免疫学总结

微生物(microorganism): 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殖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免疫的三大功能 1 免疫防御(抗感染免疫,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清除作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2 免疫自稳(指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或损伤的体细胞,对自身成分处于耐受状态,以维系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 免疫监视(指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畸变和突变细胞的功能)

抗原:指能与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诱生抗体对 T细胞的依赖性1 胸腺依赖抗原(TD-Ag)TD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的辅助2 胸腺非依赖抗原(TI –Ag)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2)根据抗原与抗体的亲缘关系1 异种抗原2 同种异型抗原(血型抗原)3 自身抗原4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人类、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免疫佐剂: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该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immuogenicity)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完全抗原: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它是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基,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专一结合的特性 T细胞表位多为线性表位,可存在于抗原物质的任何部位,抗原须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才能暴漏此类表位被T细胞识别:B细胞表位可为线性或构象性表位,多位于抗原表面,,可直接被B细胞识别

交叉抗原: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称之’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交叉抗原与其他抗原所诱生抗体、免疫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被称为

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超抗原(super antigen):一类特殊的抗原性物质,在极低剂量水平(1-10ng/ml)可激活大量(2%-20%)的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的免疫应答。

丝裂原(mitogen):亦称有丝分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并增殖。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J链:一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连接单体Ig分子使其成为多聚体。

独特型(Id):指每个分子所特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其表位又称独特位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一“Y”字形四肽链结构,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将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抗体,故称之为多克隆抗体,其特点是来源广泛、制备容易。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是在充分认识Ig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应用DNA重组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重新组装成的新型抗体分子。

人--鼠嵌合抗体: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鼠源性抗体的可变区与人类抗体的恒定区重组而成的抗体。

补体(complement)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不耐热可辅助的特异性抗体介导溶菌作用

补体受体(CR):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包括CR1—CR5以及C3ar、C4aR、C5aR、C1qR、C3eR、H因子受体(HR)等。

细胞因子(CK)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活性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约8—80KDa),其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广泛参与机体其他生理功能和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

细胞因子共同特点1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2、大多数是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等刺激活化后产生,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3、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是短暂的自限性过程。4、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5、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同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6、具有高效性。7、协同效应和拮抗作用。

细胞因子的分类根据其结构与功能分类1、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3、肿瘤坏死因子(TNF)4、集落刺激因子(CSF)[粒细胞’G;巨噬细胞’M;粒细胞-巨噬细胞’GM;干细胞因子SCF;红细胞生成素EPO]5、生长因子(GF)6、趋化因子(chemokine)

细胞因子作用的共同特点:多样性,高效,局部,短暂,复杂(重叠,双向,网络)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编码

MHC分子:指的是由MHC基因所编码的基因产物,又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因为这些抗原在器官移植中代表供受双方的组织相容程度,故亦称为移植抗原或相容性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编码的抗原。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而得名。其编码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称HLA复合体

HLA复合体的遗传学特征:多基因性,高度多态性,单元型遗传,连锁不平衡

MHC--I

表面

组成由aMHC--II 活化T细胞表面 链由a链(a1a2)

B2m(a1a2a3)和组成

链组B链(B1B2)组

成 成

肽槽 a1a2结构域 a1 B1结构域

结合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抗原

抗原7-9个氨基酸 1 2-17个氨基分布 所有核细胞APC细胞和

肽 酸

抗原蛋白酶复合溶酶体和胞

处理 体 内子体

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嵌入细胞膜类脂分子中的表面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BCR的功能是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使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造血干细胞(HSC):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的原始造血细胞,它们不是固定的组织细胞,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

T细胞的表面标志:指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膜分子,它们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信号刺激并产生应答的物质基础,亦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的重要依据(T细胞抗原受体、细胞因子受体(CKR)、病毒受体、丝裂原受体、MHC抗原、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

T细胞抗原受体(TCR):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结构,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CD3分子的主要功能是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和向细胞内转导TCR特异性抗原所产生的活化信号,促使T细胞活化;其主要存在于成熟T细胞表面,是T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可用于外周血中成熟T细胞的检测。CD4CD8分子是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CD2分子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或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为跨膜单链分子,表达于T细胞、胸腺细胞和NK细胞]

黏附分子(AM):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

细胞毒性T细胞(CTL):又称杀伤性T细胞(Tc),主要为CD8+T细胞

B淋巴细胞: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式囊中的淋巴样前体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的表面标志:1、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嵌入细胞膜类脂分子中的表面膜免疫球蛋白(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BCR的功能是特异性识别不同抗原分子,是B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浆细胞,进而产生不同特异性的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2、辅助受体;3、细胞因子受体;4补体受体;5、Fc受体;6、丝裂原受体;7、CD分子(CD19,是所有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B细胞活化后亦不消失;CD21,主要表达于成熟B细胞;CD80(B7-1)/CD86(B7-2),属重要的共刺激分子,表达于活化B细胞及其其他抗原提呈细胞,分别是CD28和CTLA-4的配体)8、MHC抗原(可促进B细胞活化,还参与B细胞处理和提呈抗原)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不同于T、B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它们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在其胞浆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功能: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功能:抗肿瘤,抗原提呈作用、吞噬杀伤、免疫调节)

树突状细胞(DC)分类:淋巴组织中DC(滤泡DC、并指状DC、胸腺DC);非淋巴组织中DC(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DC);循环DC

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主要指抗原提呈细胞(APC)将抗原肽通过MHC1类分子和/或MHC II类分子提呈给CD8+ T细胞的过程。抗原提呈包括抗原的摄取(内源性抗原则在胞内

合成)、处理、运输至细胞膜表面以及供T细胞TCR识别等过程。

APC三条不同途径对抗原进行加工和提呈:内源性抗原提呈途径(MHC I类分子途径,胞质溶胶途径);外’ (MHC II类分子途径,溶酶体途径);CD1分子提呈途径,主要提呈某些脂类抗原

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此类细胞能辅助和调节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并对抗原产生应答,又称辅助细胞,简称A细胞。APC最主要的特征是能处理摄入的蛋白抗原和表达MHCⅡ类分子,还表达协同刺激分子,如CD80(B7),以充分活化TH细胞。)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 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

超敏反应分为四型(依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Ⅰ型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Ⅲ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的特点包括①I、II、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比较快、可由抗体介导,并通过血清中的抗体被动转移给正常人。 I型必须有与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高亲和的IgE参与;II型必须有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的IgG、IgM参与;III型必须有IgG或IgM与抗原形成一定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且沉积之后致病;IV型超敏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②补体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III型超敏反应③同一变应原在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型的超敏反应④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⑤有时同一疾病也可由不同型超敏反应参与。

I型超敏反应时多器官、多系统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包括休克,气道堵塞、荨麻疹、腹泻,胸痛等,其常见疾病有: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是发生于组织膜结构和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反应,其结果是导致组织膜和细胞膜结构破坏,故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凝聚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的一类反应【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现象。(玻片凝集试验,细管凝集试验)】

沉淀反应: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的一类反应。(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免疫比浊)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酶、放射性核素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标记物与抗体或抗原连接后部改变其免疫特性,并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具有快速、定性定量,甚至定位等优点

借助标记物的抗原抗体反应:1、免疫荧光法常用的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藻红蛋白(前者发黄绿色。后者红色)2、酶免疫测定常用标记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前者可测定可溶性抗原抗体,后者可测定组织中或细胞表面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其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 (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 表面,使酶标记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的游离成分洗除。常用的 ELISA 法有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前者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后者用于测定特异抗体。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类毒素(用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制成)】

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制剂,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抗毒素(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免疫血清,具有中和外毒素毒性的作用)、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新型疫苗的种类: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eg乙肝疫苗)、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病毒和抗肿瘤多肽疫苗。Eg艾滋病毒,肝炎病毒)、重组抗原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疫苗株)基因组中,接种后,随疫苗株在体内的增殖,而表达相应的抗原---载体:豆状病毒)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过继免疫治疗:取自体淋巴细胞经体外激活增殖后回输患者,直接杀伤肿瘤或激发机体肿瘤免疫效应

生物应答调节剂(BRM)指具有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

人工主动疫人工被动疫

苗 苗

抗体等免疫

效应物质

生效 输入物抗原 质 的出现出现

时间 免疫力1—4周后注入后立即

免疫力数月—数年 2 —3周

持续时

应用 疾病的特异疾病治疗或

性预防 紧急预防

免疫的类型: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亦称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为特异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为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抗原可分为---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同种异性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又称同种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5种免疫球蛋白及特性(1)IgG:IgG1、I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血清含量最高(75%~80%),也是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半衰期较长(20~23d)主要的抗感染抗体(具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和免疫调理作用),抗感染主力军。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2)IgM: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曾有宫内感染。IgM是抗原刺激后出现最早的抗体,半衰期短,故检测IgM水平可用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mIgM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的主要成分。也可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3)IgA:参与皮肤粘膜的局部抗感染作用。初乳中含有高浓度的sIgA----母乳喂养。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参与Ⅲ型超敏反应(4)IgD:血清IgD浓度很低,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0.2%。绞链区较长,易被蛋白酶水解,故半寿期很短(3d)。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mIgM,mIgD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对防止免疫耐受有一定作用(5)IgE:血清中含量最低。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FcεRⅡ分布于巨噬细胞、B细胞、嗜酸粒细胞

补体的三条途径及相应的激活物质(1)经典激活途径:是指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b)与C5转化酶(C4b2b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激活物质主要是与抗原结合的IgG1—IgG3、IgGM分子。(再次感染或感染后期与特异性免疫)(2)旁路激活途径:又称替代激活途径,不依赖于抗体。旁路途径的激活物质是为补体激活提供保护性环境和接触表面的成分,如某些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真菌以及异种哺乳动物细胞等。(初次感染或感染早期发挥固有免疫效应)(3)MBL激活途径:又称凝集素激活途径,指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的凝集素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同旁路激活途径)【经典途径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旁路途径和MBL途径以微生物为主】

细胞因子的分类根据其结构与功能分类1、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3、肿瘤坏死因子(TNF)4、集落刺激因子(CSF)5、生长因子(GF)6、趋化因子

Th的分类及功能CD4+Th细胞的亚群: 初始CD4+Th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Th0,Th0继续分化为Th1、 Th2和Th3,三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Th1细胞分泌IL-2、IFN-γ、TNF;Th2分泌IL-4、IL-5、IL-10、IL-13等;Th3分泌TGF-β。三种细胞亚群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调节其形成、扩增及效应功能。

CD4 + T细胞的效应功能 :①Th1细胞的功能: 主要效应功能是增强吞噬细胞的抗感染作用,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因此,Th1又称为迟发超敏反应性T细胞(TDTH细胞)。②Th2细胞的功能:Th2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③Th3细胞的功能 通过分泌TGF-β抑制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抑制B、CTL和N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抑制淋巴细胞合成细胞因子,拮抗TNF的生物学功能。

B细胞亚群及功能 依CD5分子的表达,可将B细胞分成B-1细胞和B-2细胞,B1功能:抗多种细菌感染。B2功能:体液免疫,抗原提呈,免疫调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呈细胞( APC )是指具有摄取、处理、加工、提交抗原信息给 T 淋巴细胞功能的细胞群。主要包括专职的单核 -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及 B 细胞,其次尚有一些兼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如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CTL杀伤靶细胞的两条途径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TNF与Fasl途径

丝裂原的种类刀豆蛋白A(ComA),植物血凝素(PHA),美洲尚陆(PWM)脂多糖(LPS),葡萄球菌A蛋白(SPA)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与轻链由二硫键连接成的四肽链结构,呈 Y 字形,为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单位。 (1 )重链与轻链 ? 重链( H 链):分子量较大,由 450 ~55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据其抗原性不同,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 IgA 、 IgD 、 IgE 、 IgG 、 IgM ,又据同类免疫球蛋白的饺链区长度、链内二硫键数目、位置等不同,同类免疫球蛋白又分不同亚类。如 IgG 1~4, 、 IgA 1 、 、 IgA 2.?轻链 (L 链 ): 分子量较小,由 214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据其将免疫球蛋白分为 κ 与 λ 两型。同一 Ig 的两条轻链 : 的型别是相同的。 (2)可变区与恒定区 ?可变区( V 区):免疫球蛋白重链与轻链中近 N 端 1/2~`1/4 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其中某些氨基酸序列更变化多端,称高变区( HVR )或互补决定区 (CDR) , VH 与 VL 各有三个高变区。之外的区域称骨架区。高变区能与抗原决定基结合,并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恒定区( C 区) : 免疫球蛋白重链与轻链中近 C 端 1/2~`1/4 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 不同 Ig 其 CL 长度基本一致,而 CH: 不

一 ,IgA 、 IgD 、 IgG 有 CH 1~3 ,IgE 、 IgM 有 CH 1~4 。 同一个体针对不同抗原产生的同一类 Ig ,其可变区各异,但恒定区基本相同。 (3) 铰链区: Ig 的 CH 1 与 CH 2 间的区域。富含脯氨酸,

易被蛋白酶水解。五类 Ig 的铰链区不尽相同,且 IgM 与 IgE 无铰链区。 (4) 结构域: Ig 的两条重链与轻链中折叠成约 110 个氨基酸形成的球形区域,其结构有同源性,但其功能各异(见后)。轻链有 CL 与 VL 两个结构域, IgA 、 IgD 、 IgG 重链有 VH 、 CH 1 、 CH 2 、 CH 3 四个, ,IgE 、 IgM 重链有 VH 、 CH 1 、 CH 2 、 CH 3 、 CH 4 五个结构域。

简述基因工程疫苗的种类 不含感染性物质的亚单位疫苗、稳定的减毒疫苗及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多价疫苗。

免疫球蛋白生物学活性1、IgV区的功能: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2、IgC区的功能:激活补体: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3、细胞亲嗜性(1)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的I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2)介导I型超敏反应(3)调理作用: 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Fc段受体借个,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1初次应答 抗原刺激后,抗体产生的规律分四个时段: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及下降期。 2再次应答 再次应答抗体产生规律较初次应答潜伏期短、产量高、维持时间长,抗体亲和力高,抗体类别以 IgG为主。【刀豆蛋白A(ConA),植物血凝素(PHA),美洲商路(PWM),脂多糖(LPS),葡萄球菌A蛋白(SPA)】

细菌:一类具有细胞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球菌: 1)单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如脲微球菌);2)双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子细胞成双排列,如肺炎链球菌);3)链球菌(细胞沿一个平面分裂,子细胞呈链状排列,如乳链球菌);4)四联球菌(细胞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分裂,子细胞呈田字形排列);5)八叠球菌(细胞按三个互相垂直平面进行分裂,子细胞呈立方体排列,如藤黄八叠球菌);6)葡萄球菌(细胞分裂无定向,分裂后子细胞无规则地黏附在一起,菌体堆积在一起引起化脓性感染,子细胞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多数杆菌的两端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呈竹节状排列,有的末端膨大呈棒状;螺形菌:弧菌和螺菌】

多形性:细菌在不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或培养时间过长时,其基本形态往往发生变化,常出现梨形、气球形和分枝形等不规则形态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具有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①维持细菌的基本形态②保护细菌,以免由于渗透压的变化而引起的细胞破裂③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④细胞壁是多孔性的,故有一定的通透性和机械阻挡作用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对噬菌体敏感性有关。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该成分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磷壁酸、脂多糖 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阳性菌G+(蓝紫)和革兰阴性菌G-(红) 细胞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层数 一层

(nm)

肽聚主要成分次要成分

糖 (50-90) (0-10)

般无含量较高类脂一多层 厚度厚(20-80) 薄( 10-15)

质 (<2) (0-20)

含量较高 磷壁有 酸 外膜 无 蛋白 无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1)肽聚糖(四肽侧链的四个氨基酸残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四肽侧链之间是借助肽桥连接的,肽桥由5个氨基酸组成,起连接前后两个四肽侧链的’桥梁’作用。)2)磷壁酸(根据磷壁酸与细胞壁结合的方式不同可分两种:一种是链的一端通过磷酸二酯键与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共价相连另一端伸出细胞壁外,称为壁磷壁酸,其组成以核糖醇型为主;另一种是一端与细胞膜的磷脂共价相连,另一端则穿过肽聚糖直达细胞壁表层,称为膜磷壁酸,其组成为甘油型);】

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其生理功能:①贮藏磷元素②磷壁酸中的磷酸基团可结合环境中的阳离子,特别是Mg+,可以提高细胞膜表面酶的活性③构成细胞壁的表面抗原成分④作为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⑤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⑥伸出细胞壁外的磷壁酸可以增加细菌的黏附性,与某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关

【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1)肽聚糖(外膜:主要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LSP)构成,也称外壁层;LSP是位于细胞壁最外侧的一层结构,主要由脂类A(毒性物质,一种磷酸酯,是由焦磷酸酯键连接成的氨基葡萄聚糖链,糖链上结合有多种脂肪酸链。无种属特异性)、核心多糖(位于脂类A的外层,由己糖,庚糖、KDO、磷酸乙醇胺组成,经KDO与脂类A共价相连。有种属特异性)和特异性多糖(位于LPS最外层,由数个至数十个低聚糖重复单位所构成的多糖链。有种属特异性)组成)】

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其生理功能:1、带负电荷,可吸附Mg+Ca+等阳离子

2、类脂A对机体有致热作用,又称热原质,是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3、特异性多糖又称O-抗原,细胞壁外的O-抗原决定细菌表面的特异性,可通过O-抗原的差异对一些革兰阴性菌进行血清学鉴定4、某些噬菌体吸附的特异性受体

周质间隙:革兰阴性菌中,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

青霉素和溶菌酶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1、青霉素的抑菌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2、溶菌酶的杀菌机制(破坏肽聚糖骨架,引起细菌细胞裂解,达到杀菌作用)3、细胞壁缺陷的细菌(敏感度:原生质体(G+在高渗环境中形成)>原球体(G-在高渗环境中形成。)>L型细菌(对渗透压十分敏感,油煎蛋)、支原体)

细胞膜生理功能:1、选择性控制细胞内、外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运输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3、借助膜上含有的与呼吸有关的酶直接参与细菌的产能代谢,它是细菌的产能基地4、是合成细菌细胞壁及壁外各种附属结构的场所5、是鞭毛着生点,并为鞭毛运动提供能量

中介体:又称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结构,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囊泡

细胞质及内含质:①核糖体【是游离于细胞质中的亚微颗粒(10-20nm),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②胞质颗粒【PHB(被尼罗蓝或苏丹黑着色)、异染颗粒(被美蓝或甲苯胺蓝染成红紫色)糖原粒与淀粉粒】

核质:是原核生物特有的无核膜、核仁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又称原核拟核类核(细菌的遗传物质,实质是一条双链DNA分子,经过高度折叠盘绕形成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形式)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某些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向其细胞壁外分泌一层疏松、透明的粘液状物质),鞭毛(某些细菌从细胞内向外伸出一根或数根细长、波浪弯曲的丝状体),

芽胞(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能够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厚壁对不良环境有极强抗性的休眠体(壁厚,通透性差,难染色;内向外:核心-皮质层-芽孢衣、胞外壁-芽孢囊)),菌毛等

伴胞晶体:少数芽孢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个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

荚膜的主要功能:①保护菌体:增强菌体抵抗干燥能力,免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作用,免受溶菌酶和补体等杀菌物质的作用②贮藏营养③堆积某些代谢产物(荚膜与某些细菌的致病性有关)④附着作用

固体培养法:实验室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主要是在平板或斜面培养基上接种培养,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保存、计数、等研究和选种、育种等实际工作

液体培养法:通常在容器中进行培养,主要用于收集细菌、获得发酵产物及菌种的鉴定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由单个细菌大量繁殖所形成的细菌群体

热原质:泛指那些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按其来源可分为内源性热原质和外源性热原质(蒸馏除去)

细菌的两种毒素:外毒素:产生后可以分泌到胞外的毒素,其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毒性强;内毒素: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物质如脂多糖中的类脂A,该毒素不能向胞外分泌,只有在细胞死亡或崩解后才能释放出来(毒性较弱)

类毒素:一些经变性或经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的毒素,如将细菌外毒素用0.3%~0.4%甲醛处理脱去其毒性,保存其免疫即为’

感染:又称传染,是指病原体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导致不同程度病理过程

致病性:指病原菌能引发机体产生疾病的能力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机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未在血液中繁殖或繁殖量极少且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如伤寒早期可发生菌血症)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中毒症状,如高热、白细胞增多和肝脾肿大。如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败血症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或由于细菌死亡、崩裂所释放的大量内毒素能进入血液并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白喉毒血症和破伤风毒血症 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可引起多发性的肝脓肿、肾脓肿和皮下脓肿

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2)湿热灭菌法:煮沸法(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孢)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利用常压下的流通蒸汽进行灭菌、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法】2、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波长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其以260-266的杀菌作用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是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3、超声波(可引起微生物细胞破裂,内含物逸出,导致细胞死亡)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微生物因素、温度与作用时间、PH值的影响、介质的性质

质粒:(螺旋体、放线菌、酵母菌均有)质粒的三种构型:CCC型(螺旋状)、OC型(圆形,最快)、L型(直线,最慢)

噬菌体(phage):是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或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因为噬菌体能引起

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①个体微小,可通过滤菌器②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③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和溶菌:毒性噬菌体在敏感的菌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引起宿主菌裂解,过程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温和噬菌体有溶原周期和溶菌周期,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周期)

噬菌体免疫状态:溶原性细菌具有抵抗同种或近缘噬菌体重复感染的能力。溶原性转变:溶原性细菌可同时伴有相应性状的改变。

基因转移:外源性的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菌细胞的过程;

基因转移与重组:转化:受体菌直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接合:供体菌和受体菌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遗传物质自供体菌转移入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通过交换重组使受体菌获得部分供体菌的遗传性状。(这种基因的转移方式为转导。)

转化【转化因子:转化过程中,被转化的DNA片段。转化成功的因素:游离的DNA片段、DNA片段分子量在10^6~10^8时转化率高、同缘的、未变性的双链DNA分子、受体菌处于感受态;转化子:经转化后,稳定地表达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重组子。感受态:受体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外源DNA分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转化的两种类型:①自然转化:细菌可自发地出现感受态而发生转化。②人工诱导的感受态而发生转化。人工诱导的方法:、Cacl2处理、电穿孔】

噬菌体转变:由于温和噬菌体的感染,前噬菌体整合入宿主菌的染色体而使其溶原化的同时,使得宿主菌的表型特征也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

以白喉棒状菌产生白喉毒素为例说明噬菌体转变,白喉棒状杆菌之所以产毒是由于它被带有毒素基因的B棒状杆菌噬菌体感染所致。当产毒素株一旦失去B棒状杆菌噬菌体时,就不再产毒,表明白喉毒素是由B棒状杆菌噬菌体基因组所编码。这种由于细菌溶原化而致的噬菌体转变也被称为溶源性转变

重组(遗传重组):是指两个或以上不同的核酸分子进行重排,产生新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的过程

重组DNA技术:是指将一种生物的DNA片段或人工合成的基因,通过载体在体外重组,转移并插入到另一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使生物细胞表现出新的性状

脓性球菌: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格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格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单链多肽,能与细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产生SPA。SPA可与人类IgG1,IgG2,IgG4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

葡萄球菌属致病物质:酶(凝固酶:是能使含有枸缘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毒素【细胞毒素、表皮脱落毒素、杀白细胞素、普通球菌溶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肠毒素(一组热稳定的蛋白质,具有超抗原活性。通过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链球菌属分类:1、根据溶血现象(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或不溶血性链球菌)2、根据抗原结构(按链球菌细胞壁中C多糖抗原不同,分A~V20群)

链球菌属所致疾病有: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内膜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性变态反应疾病

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作用;肺炎链球菌溶素O:类似SLO;脂磷壁酸:具有黏附作用;神经性氨酸酶:具有定植、繁殖、扩散作用

脑膜炎奈瑟菌---1、形态与染色(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平坦或略向内凹陷。在患者脑脊液中,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血琼脂培养基,专性需氧,在在37℃5%CO2条件下生长更佳,形成直径1.0-1.5mm无色、圆形、光滑透明似露滴状的菌落,不溶血)

淋病奈瑟菌致病性:人类是淋病奈瑟菌唯一宿主。成人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母体患有淋病时可通过生殖道传给新生儿,引起淋病性结膜炎

肠道杆菌—大肠埃希菌 致病性:肠内感染(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型大肠埃细菌—EIEC、肠致病型’—EPEC、肠出血型’—EHEC、肠集聚型’—EAggEC)

志贺菌属(其细菌统称痢疾志贺菌,本属包括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分别为ABCD4个群,共44个血清型,我国主要BD群流行为主)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

沙门菌属:性状(格兰阴性杆菌,有菌毛鞭毛,无荚膜芽孢,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S型菌落)抗原【O抗原(细胞壁脂多糖中多糖部分,耐热,100℃不被破坏)、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中,不耐热,60℃30分钟即被破坏)、Vi】所致疾病【肠热症、肠胃炎、败血症】

肥达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杆菌O抗原、鞭毛H抗原和引起副伤寒的甲、乙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受检血清做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价效,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弧菌属霍乱弧菌(致泻毒素中最强烈)致病物质:一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B亚单位可结合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使CE分子构型改变,A亚单位与B亚单位解离后进入细胞膜。胞内cAMP浓度的升高,抑制内皮细胞对N a + 、Cl-等的吸收,导致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引发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厌氧性细菌:破伤风梭菌(破伤风痉挛毒素,神经毒。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面容)、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特征:汹涌发酵现象)、肉毒梭菌(最毒,神经外毒素,不耐热,抗酸强。0.1ug致死,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导致迟缓性麻痹)

分支杆菌属(特点,含大量脂质。不易着色,着色后能抵抗强酸乙醇脱色):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布鲁菌属、鼠疫耶氏菌(甲类、黑死病)、炭疽芽胞杆菌(竹节排列;致病物:荚膜和炭疽毒素)、猪链球菌

卡介苗:(BCG):是毒力变异的典型例子。他是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广泛用于结核病的预防接种。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性、能通过细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生殖支原体---油煎蛋状)

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1、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裂法繁殖2、含DNA\RNA两种核酸3、呈多形性,主要为球杆状,格兰染色阴性,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大小为0.3~0.6μm×0.8~2.0μm;4、大多为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也兼为寄生宿主或储存宿主5、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立克次体所致疾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或鼠疫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外斐反应:用与立克次体有共同菌体抗原的变形杆菌OXl9、OX2、OXK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抗体。外斐氏反应亦称变形杆菌

凝集试验。

衣原体:是一类严格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的共同特征是:①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②有细胞壁但无肽聚糖;③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④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⑤有核蛋白体;⑥具有代谢所需的某些酶类,但缺乏能量来源,需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产物作为能量来源;⑦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衣原体所致疾病有: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肿、呼吸道感染 螺旋体(Spirochaeta):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对人和动物的螺旋体:疏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属)

钩体的致病物质:溶血素、细胞致病变作用物质及细胞毒性因子、内毒素样物质(ELS)、黏附素(定植因子)

真菌孢子分类:1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2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关节孢子)

3孢子囊孢子

真菌菌落类型:酵母菌型菌落、类酵母菌型菌落、丝状菌落

真菌的致命性:致命性真菌感染、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真菌毒素与肿瘤(引起深部感染的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等条件致病菌)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种真菌:酵母菌、毛霉菌、跟霉菌、曲霉菌、青霉菌、头孢霉菌

病毒的基本特征: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繁殖、对抗生素不敏感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核衣壳=核心+衣壳

病毒分类:卫星病毒(拟病毒)、类病毒、朊粒【朊粒主要侵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渐进性退化,最终导致死亡,其引起的疾病包括人的克-雅氏症,羊、猴子和老鼠的瘙痒症,牛的海绵状脑病(疯牛症)】

病毒的复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和代谢系统,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进行增殖,由宿主细胞为其提供酶系统、能量、原料、和生物合成场所,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再装配成子代病毒体,病毒的这种增殖方式称’

病毒的复制周期:(一)吸附:1、静电结合:非特异性的,可逆的2、真正的吸附:病毒吸附蛋白(VAP)、受体,特异的(二)穿入:1、胞饮:无包膜病毒(腺病毒)2、融合;有包膜病毒(流感病毒)3、转位:直接进入(噬菌体)(三)脱壳:在细胞溶酶体酶的作用下使衣壳蛋白水解

(四)生物合成:隐蔽期【部位:DNA病毒(除了痘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RNA病毒(除了正粘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细胞浆内。早期蛋白合成阶段:酶类、非结构蛋白;晚期蛋白合成阶段:核酸、结构蛋白(类型: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单负正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五)装配与释放【部位: DNA病毒(除了痘病毒)在细胞核内、RNA病毒和痘病毒在细胞浆内。释放方式:1、破胞释放(一次大量):无包膜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2、芽生(少量陆续):有包膜病毒(流感病毒)】病毒复制周期的长短与病毒种类有关,如腺病毒:25h;小RNA病毒:6~8h。

病毒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自然条件下,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的粘膜是病毒侵入机体的三大重要门户。(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其导致的感染为水平感染;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导致的感染为垂直感染)

病毒的感染类型:据有无临床症状分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按病毒在体内滞留时间分为急性

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干扰素特点:1、高活性的多功能糖蛋白2、可由病毒经某些干扰素诱导产生3、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4、作用早于抗体

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形式(1)抗原性漂移: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是核酸序列的点突变,致使血凝素或神经氨酸酶抗原决定簇发生某些改变,可引起中小流行(2)抗原性转变: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是由核酸序列不断的突变积累或外来基因片段重组所致

肝炎病毒形态与结构:1、大球形颗粒,又称 Dane颗粒:有感染性的完整HBV颗粒,呈球形,直径42nm,具双层衣壳。(核心的表面为病毒衣壳:HBcAg、 HBeAg;内衣壳蛋白为HBV核心抗原)2、小球形颗粒:22nm,是病毒组装过程中过剩的衣壳,不含DNA和NA多聚酶,无传染性;3、管形颗粒:22nm,长50~70nm由小球形颗粒串连而成;

逆转录病毒三个亚科:RNA肿瘤病毒亚科、慢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

微生态平衡(microeubinsis):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以及菌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这种主要通过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建立的平衡称为“微生态平衡”。

菌群失调症: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伴随有临床表现的现象称为菌群失调症。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感染细胞后引起不同的细胞变化,其中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所引起特有的细胞病变。

红细胞吸附(Had):流感或副流感病毒等感染细胞后,由于细胞膜上出现了血凝素(HA),具有吸附脊椎动物红细胞的能力,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吸附,常用来测定具有HA的粘病毒与副粘病毒的增殖。

细菌细胞的化学组分: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

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螺旋对称型,20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和包膜对称型。 细菌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简单扩散(主要是借助细胞内外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使营养物质通过细菌细胞的壁膜屏障结构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水、脂肪酸、乙醇、甘油、某些氨基酸及一些气体分子),促进扩散(借助细胞内外营养物质的浓度梯度和载体蛋白,使营养物质通过细菌细胞的壁膜屏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氨基酸、单糖、维生素、无机盐),主动运输(在特异性渗透酶的参与下,逆浓度差运输所需营养物质至细胞内的过程,是细菌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大多数氨基酸、糖类和一些离子)和基团转移(特点是被运输的营养物质在由细胞膜外向膜内运输中发生了化学修饰)。

简单扩散特点:1、不消耗能量2、不需蛋白载体—渗透酶的参与3、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4、扩散速率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胞内外浓度相等时达动态平衡

主动运输特点:1、消耗能量2、需载体蛋白—渗透酶参与3、运输方向是低浓度向高浓度4、对被运输的营养物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温度(影响最大)、PH(6.8~7.4)、气体 细菌批量培养的生长曲线:特点1)延迟期:又称适应期。(R=0)①生长率为零。(细胞数不增加。)②胞内RNA和蛋白质大量增加。③细胞体积变大。延迟期的长短可以反映细菌的生长条件是否适宜。在工业上,延迟期越短越好。影响延迟期的因素:菌种、菌龄、接种量、接种前后培养基成分的差异(加入酶激活剂,如Mg2+能缩短延迟期)2)对数期:又称指数生长期。(R最大,G最小)代时(G):细菌增殖一代所需的时间。对数期细菌细胞的代谢最强,酶活性最高并且稳定。故:①研究菌体细胞形态、大小、染色性和基本代谢。生理的良好材料。②噬菌体吸附的最适菌龄③发酵生产用作“种子”的最适菌龄。3)稳定期:

又称平衡期、恒定期、最高生长期。(R=0)

①细胞开始贮存糖原、异染颗粒、脂肪等贮藏物。②多数芽孢杆菌在此形成芽孢,利于芽孢的收集和菌种的保藏。③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始积累,如:抗生素、外毒素等。延长稳定期的方法:补充营养物质、调节pH、移去代谢产物4)衰亡期:①细胞形态多样,出现畸形或衰退型。②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现象。③释放出氨基酸、抗生素、酶、内毒素等。

细菌的产能方式:呼吸(指用于生产能量的生物氧化过程)、发酵(指电子(氢)的供体和受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作用,有时最终电子(氢)受体就是供体的分解产物)、无机物氧化

几种针对不同病原细菌的测试方式:①糖发酵试验,②甲基红试验【G-短杆菌:大肠埃希菌(PH<4.5,甲基红,红色,阳性);产气肠杆菌(PH>4.5,甲基红,橘黄色,阴性)】③VP试验

【大肠埃希菌(分解葡萄糖不能产生甲基甲醇,不变色,阳性);产气肠杆菌(红色,阴性)】④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大肠埃希菌(阴性);产气肠杆菌(碱性,使BTB绿色变为蓝色,阳性)】⑤吲哚试验⑥硫化氢试验。总称IMViC实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 细菌的毒力包括侵袭力【荚膜,黏附素,侵袭性物质(常见的侵袭酶: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酶、链激酶、胶原酶)】和毒素(外毒素,内毒素)两面

真菌的主要结构细胞壁(几丁质与B-葡聚糖),细胞质,核膜,核仁,细胞质内等细胞器。菌丝与孢子

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灭菌条件:103.4kPa、121.3℃、15-20min

流感病毒的包膜子粒类型: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变异的方式:抗原性漂移,抗原性转变。 乙肝病毒的抗原类型: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传播途径:经血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沙眼衣原体的两种形式:沙眼生物变种,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鼠亚种。

1,详细说明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及生长曲线的意义。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可以用生长曲线来描述,其可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生长期限。延迟期:细菌细胞不分裂,菌数步增加,但细胞内合成代谢旺盛,胞内RNA和蛋白质大量增加,细胞体积变大,为分裂做准备;对数期:细菌数目按几何级数递增,处于这一时期的细菌繁殖速度是最快的。该期代谢活性,酶活性高且稳定,大小比较一致,生活力强;稳定期:分裂增加的细胞数等于死亡数。该期活菌数相对稳定,芽孢多在此期形成,次级代谢物如抗生素,外毒素等也开始积累;衰亡期: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或菌数减少,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细菌的生长规律对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在工业生产上可通过控制菌龄,接种量以及接种前后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缩短延迟期,延长对数期和稳定期,以提高菌体细胞核代谢产物的产量。由于对数期的细菌在形态,结构及活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而广泛地在生产上用作“种子”和在科研上作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5,试述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相应的类型。(1)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某一代谢环节,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或致死。其作用主要是影响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细胞膜的功能和细胞的能量代谢,电子传递等。(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抑制核酸的合成,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电子传递体系。)(2)类型:根据产生的来源分类:细菌,放线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产生的抗生素及人工合成的。根据化学结构分类: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类,多肽类抗生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