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数与式 知识点

第一章  数与式 

知识点

一、实数的有关概念

1、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即a的相反数为-a.注意:0的相反数为0;两个相反数和为0.

2、 倒数:两个数的积为1,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即a的倒数为.注意:0没有倒数.

3、 绝对值:a的绝对值为|a|,|a|=

4、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 实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7、 实数分类:实数

8、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的形式(其中1≤ a<10,n是整数)

9、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0、  非负数:指 a≥0,非负数有|a|,.注意: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一个非负数为0.

二、实数的有关计算

1、 六种基本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同级运算应从左到右;如果符合运算律,可以变更运算顺序,简便计算。

3、 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

(4)   乘法结合律:(ab)c=a(bc)

(5)   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

三、代数式有关概念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注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

3、 代数式分类:代数式

四、整式

1、 整式定义: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2、 整式运算:

(1)整式的加减法:实质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②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注意: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③去括号法则: a+(b+c)=a+b+c     a-(b+c)=a-b-c

④添括号法则:a+b+c=a+(b+c)      a-b-c=a-(b+c)

(2)整式的乘、除法:

①幂的运算法则:

      (a≠0)                 ( b ≠0)           (a ≠0)      (a≠0)

②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③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

④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⑤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五、因式分解

1、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多项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方法与步骤:

一提(公因式):

二用(公式):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三试(十字相乘)

四查:检查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六、分式

1、 分式;除式中含有分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2、 分式基本性质:   (m≠0)

3、 约分和通分:约分,通分

4、 分式运算

①分式的加减法:同分母    异分母

②分式的乘除、乘方:      

注意:分式运算时先把分子和分母能因式分解的都因式分解,然后进行约分和通分。

七、根式

1、 方根的有关概念

(1)   平方根: a的平方根(a≥0),注意:负数没有平方根

(2)   算术平方根: a的算术平方根(a≥0)

(3)   立方根: a 的立方根(a为全体实数)

2、 二次根式

(1)式子(a≥0)叫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①(a≥0)    ②|a|=

     ④(a≥0,b>0)

(3)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2,并且被开方数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4)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同类二次根式

3、 二次根式的运算:

(1)   加减法:把各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   乘除法:(a≥0,b>0)

(3) 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根号去掉叫分母有理化:

,   

 

第二篇: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分类:数与式

数与式

一、有理数及其运算(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1. 数怎么不够用了

①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⑴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像5,1.2,1/2,…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在正数的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与负数的引入,是为了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不仅仅表示“没有”了,它还是“正数”“负数”的分界线,是“基准”。

⑵有理数的意义: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与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 数轴

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②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③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⑴数轴: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数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它使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可以用它提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⑵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是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零的相反数是零。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⑶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3. 绝对值

①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②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⑴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例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绝对值是0。

⑵负数大小的比较: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负数大小的比较,除了用绝对值的方法比较以外,还可以运用数轴进行比较。

4. 有理数的加法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②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⑴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⑵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仍然成立。

为任意有理数。

加法的交换律:

加法的结合律:

5. 有理数的减法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②能熟练进行整数减法的运算。

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①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②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7. 水位的变化

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8. 有理数的乘法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律简化计算。

⑴有理数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⑵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仍然成立。

为任意有理数。

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9. 有理数的除法

①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②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有理数除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于这个数的倒数

10. 有理数的乘方

①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②能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③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1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得很快。

乘方的概念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①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②在运算中合理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以合理地运用加法律、乘法律简化运算。

12. 计算器的使用

①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②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③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计算。

二、字母表示数(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1. 字母能表示什么

①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②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③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如,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的运算律;在面积公式中,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宽高等。

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从具体数向字母过渡的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形式简单,使用方便。

2. 代数式

①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②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③在具体情境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代数式:像4+3(x-1),a+b,ab,2(m+n),a3,s/t等式子都是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根据问题的要求,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就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

注意代数式的书写要求:字母与字母相乘,数字与字母相乘(数字应写在前面),乘号通常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如x·y,2a,ab等。但为避免误会,数与数相乘时仍用“×”号,不宜用“· ”号,更不能省略。

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书写,如3ab÷5写成。带分数与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实际问题中需用单位时,若代数式的最后结合含有加、减运算,则要将整个式子用括号括起来,再写单位。如(x+y)天。

3. 代数式求值

①会求代数式的值;②会利用代数式求值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③能解释代数式值的实际意义。

4. 合并同类项

①在现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

在代数式1.5v 中,字母前面的数1.5叫做它的系数。代数式ab-mn-3πn2,是ab,-mn,-3πn2三的和,系数分别是1,-1,-3π。

代数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 去括号

①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②总结去括号的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不改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6. 探索规律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算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三、整式的运算(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1. 整式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了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数。

等,都是数与字母的乘积,这样的代数式叫作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 整式的加减

①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②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3. 同底数幂的乘法

①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②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①经历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②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的乘方的积。

5. 同底数幂的除法

①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②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我们规定:

6. 整式的乘法

①经历探索整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②理解整式乘法运算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率的作用和转化的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方表达能力。

⑴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⑵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⑶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7. 平方差公式

①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②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③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

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父的平方差。

8. 完全平方公式

①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②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③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完全平方公式:

9. 整式的除法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②理解整式除法运算的算理,发展有条理思考及表达能力。

⑴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的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相除,可以用类似于分数约分的方法来计算。

⑵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四、实数(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②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意思;③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事实上,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无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2. 平方根

①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运用互逆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平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记作;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3. 立方根

①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②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记做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就叫做被开方数。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4. 公园有多宽

①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能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并能通过估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②掌握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5. 用计算器开方

①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②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6. 实数

①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②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③能利用化简对实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⑴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还可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⑵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⑶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⑷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⑸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五、分解因式(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1. 分解因式

①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②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③感受分解因式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是互逆的关系。

2. 提公因式法

①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并在具体问题中,能够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②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并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

我们把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提公因式法的依据是逆用乘法分配率。即

3. 运用公式法

①经历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逆向得出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②会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形如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六、分式(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1. 分式

①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符号感;②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掌握分式的性质,分化简分式。

⑴分式的概念: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注意:化简分式时,通常要使结果成为最简分式(即化简结果中,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或者整式。

2. 分式的乘除法

①经历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其合理性;②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除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③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⑴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⑵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3. 分式的加减法

①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②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③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模型的作用。

⑴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⑵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分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为了计算方便,异分母分式通分时,通常取最简单的公分母(简称最简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4. 分式方程

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分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根的合理性。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由于解分式方程的时候,我们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了一个可能使分母为零的整式,因此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