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病理学

目  录

实验实习规则须知                                                         1

实验部分

实验一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                                      

实验三、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                             

实验四、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                  

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实验六、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实验七、果树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实验八、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实验九、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实习部分

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实习二、园艺植物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                                      

实习三、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                                                

实 验 实 习 须 知

实验室的操作是从事植物病理工作的基本训练,所有操作均需按一定程序进行,借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学习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初步学习科学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以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鉴定病害标本的能力。教学实习将为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实验实习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各点:

一、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对实验实习指导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熟悉主要操作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准备好实验用具3H-4H绘图钢笔、橡皮、直尺或三角板、绘图纸、报告纸、记录本。

三、实习小组在实习前应仔细清点实习用具、材料,填写仪器使用卡片,如有不符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教师指导,认真完成实验实习规定的操作和观察项目,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在实验实习场所,必须保持安静;爱护仪器,珍惜标本,节约药物,实验实习用品、材料等用后要及时整理,放归原处,不得乱拿乱用或随意丢弃,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注意安全,严防着火、触电和药物中毒。

七、认真记录实验实习结果,写好实验实习报告(用统一规定的实验实报告纸)或完成其他作业,按时交批,由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评定成绩。作业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正确,反对单纯抄袭、临摹参考书。如实验实习报告不符合要求,必须退回重做。缺实验、实习时,应申请补做。

八、每次实验实习结束时,由指导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现场。

实 验 部 分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一、目的要求  本次实验目的在于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认识病害对园艺植物生产的危害性,并掌握病征和病状的一般类型,以便在田间病害诊断中加以利用。

二、仪器和用品  体视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放大镜、镊子、挑针、搪瓷盘等。

三、实验材料  蔬菜幼苗猝倒病、立枯病、黄瓜霜霉病、黄瓜花叶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白菜软腐病、茄子褐纹病、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疫病、辣椒疮痂病、菜豆锈病、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根癌病、苹果树缺素病、梨锈病、葡萄霜霉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缩叶病、枣疯病、杨树溃疡病、大豆菟丝子、花生根结线虫病、牵牛花白锈病、油菜菌核病等新鲜材料或干制标本。

以上材料为实物标本或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永久玻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录像带、光盘等影像资料)等。

四、观察内容及方法

(一)、病状类型:

1、变色:由于叶绿素发育受到破坏,而使叶片的颜色发生改变,这种变色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变色的细胞本身并不死亡。

(1)褪绿:叶片普遍变为淡绿色或淡黄色。观察苹果树缺铁病

(2)黄化:叶片普遍变为黄色。观察番茄病毒病(黄顶型)

(3)花叶:叶片局部褪绿,使之呈黄绿色或黄白色相间的花叶状。观察黄瓜花叶病

2、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引起坏死。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都能发生坏死。

(1)斑点:局部组织变色,然后坏死而形成斑点。观察芹菜斑枯病

(2)枯死:植物组织连片坏死而呈现黄白色,褐色的或黑色,形成叶斑,叶枯、环斑、条斑或轮纹斑。

(3)穿孔:叶片的局部组织坏死后脱落。观察桃细菌性穿孔病

(4)疮痂:植物体表先呈现皮包状隆起,然后表皮细胞破裂。观察辣椒疮痂病。

(5)溃疡:树木枝干的局部组织腐烂。观察杨树溃疡病。

(6)猝倒或立枯:幼苗的茎基部或根部组织坏死而使幼苗枯死,死苗倒下者为猝倒,死苗直立者为立枯。茄子、辣椒幼苗猝倒病、立枯病

3、腐烂:多汁而幼嫩的植物组织受害后植物细胞和组织易发生腐烂。根据组织分解的程度不同,有干腐、湿腐和软腐之分,比较坚硬的植物组织发生腐烂称为干腐,柔软而多汁的植物的组织发生腐烂称为湿腐,寄主组织细胞间中胶层的破坏称为软腐。观察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树干腐病、白菜软腐病。

4、萎蔫:指植物根部或茎部的维管束组织受到侵染而发生的枯萎现象,萎蔫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株性的。典型的萎蔫病害无外表病征,植物皮层组织完好,但内部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观察茄子黄萎病、黄瓜枯萎病

5、畸型:植株生长反常,促使植物的各个器官发生变态。

(1)矮化:植株生长较正常的矮小。

(2)徒长:植株生长较正常的植株生长高大。

(3)丛生:枝干的节间停止伸长而使叶片呈丛生状。

(4)卷叶、蕨叶和缩叶:叶片的卷曲和皱缩。

(5)发根:根系过度分枝而成丛生状。

(6)瘿瘤:部分组织细胞过度生长而形成的变态。

(7)剑叶:叶片发育受到控制,使宽大的叶片变为细小狭长状。

(8)菌瘿:病部变成菌的集合体,如黑粉病。

(二)、病征类型:

1、粉状物:病原真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黑色、白色、铁锈色的粉状物。观察黄瓜白粉病、菜豆锈病、慈菇黑粉病

2、霉状物:病原真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白色、褐色、黑色的霉层。观察葡萄霜霉病

3、小黑点:病原真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的黑色小颗粒。观察苹果树腐烂病

4、菌核:病原真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同的褐色或黑色颗粒。观察油菜菌核病

5、白锈:病原真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的白瓷状物。观察牵牛花白锈病。

6、菌脓和菌痂:病原细菌在植物受害部位形成的粘液和胶痂状物。观察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菌溢现象。

*注意:以上病征只针对真菌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病害和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非侵染性病害无病征表现。

五、作业与思考题

1.将上述病害标本的发病部位,病状类型和病征类型,填于下表: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表

2.植物病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症状在病害诊断上有什么作用?

4.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如何?

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熟悉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基本形态,为以后真菌病害的病原物鉴定和病害诊断奠定初步基础,并初步掌握徒手切片、制片和绘制病原菌草图技术。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灭菌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浮载剂(蒸馏水和乳酚油)、挑针、镊子、双面刀片、擦镜纸、无菌水等。

三、实验材料  南瓜软腐病菌、茄科蔬菜猝倒病菌、立枯病菌、油莱菌核病菌、梨褐腐病菌、番茄晚疫病菌、黄瓜圆叶枯病菌、苹果白粉病菌、茄黄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根腐病菌、牵牛花白锈病菌等。

以上材料为实物标本或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永久玻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幻灯片、录像带、光盘等影像资料)等。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真菌的菌丝体及其变态和菌组织

1、无隔菌丝 挑取培养皿中的南瓜软腐病菌或瓜果腐霉的少许菌丝体,用蒸馏水或乳酚油作浮载剂,制临时玻片镜检。观察其菌丝形态特点。

提示:浮载剂放得太多容易使盖玻片和观察物飘浮移动,不易镜检。一般情况下,浮载剂只需加半滴即可。

2、有隔菌丝挑取培养皿中的镰刀菌的少许菌丝体,用蒸馏水或乳酚油作浮载剂,制临时玻片镜检。观察其菌丝形态特点。

提示:对一些无色透明的病菌,显微镜下观察时,注意调节光源,光线不宜过强。挑取菌丝量尽量要少,并将其分散,以便观察。

3、菌丝变态

(1)吸器 从幻灯片或照片观察吸器形态。

(2)假根 取永久玻片,观察孢囊梗基部的假根——外表像根的根状菌丝。

(3)附着胞 从幻灯片或照片观察炭疽病的附着胞形态。

4、菌组织体

(1)菌核 观察油菜菌核病菌核的外形、颜色、大小,并镜检菌核切片,比较菌核外部组织和内部组织菌丝细胞的形状、大小及排列情况。

(2)菌索 观察幻灯片上的根状菌索,是由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的根相似。

(3)子座 切片观察苹果树腐烂病菌所形成的子座制片。

提示:切片时要注意切得要薄,观察切片时往往看到的只是菌组织体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一定要注意从局部联想其整体轮廓。

(二)、真菌的繁殖体

1、无性孢子

(1)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挑取腐霉菌培养物,制作临时切片,镜检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2)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挑取根霉菌培养物,制作临时切片,镜检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注意观察孢子囊的结构、囊轴、孢囊梗、假根及匍匐丝和孢囊孢子形态特征。

(3)分生孢子  其色泽、形态变化较大,从无色至深色,单胞到多胞,并具多种形态。采用挑、刮或切片的方法,取黄瓜圆叶枯病菌、苹果白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病害标本,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分生孢子形态。注意观察其分生孢子的颜色、分隔及其形状。

(4)厚垣孢子  挑取镰孢霉菌的培养物制片、镜检。菌丝中或孢子中个别细胞膨大、细胞壁加厚的孢子即厚垣孢子。

2、有性孢子

(1)休眠孢子囊  挑取玉米褐斑病菌,镜检观察休眠孢子囊形态。

(2)卵孢子  取谷子白发病病穗,制作临时切片,镜检卵孢子形态。

(3)接合孢子  取永久玻片观察接合孢子形态。

(4)子囊孢子  取山楂白粉病病叶,用解剖针将白粉上的小黑点(闭囊壳)仔细拨至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加盖片并轻轻压破闭囊壳,镜检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和附属丝的形态,特别注意子囊的数目和附属丝的特点。

(5)担孢子  观察梨锈病冬孢子萌发形成的担子及担孢子的形态

五、作业及思考题

1.绘制有隔菌丝、无隔菌丝、营养体变态结构、各类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态图。

2.针对不同的病征类型在显微观察时应采用何种制片方法?

 

实验三、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了解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为病害诊断打下初步基础。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蒸馏水、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通草、酒精灯、无菌水等。

三、实验材料  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致病疫霉菌、霜霉菌菌、牵牛花白锈病菌、根霉菌等。

以上病害有标本、新鲜材料、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1.腐霉属  观察瓜果的腐烂病病果上的白色菌丝体,将生长旺盛的小块菌丝体移至清水中培养24~48h,菌丝顶端即形成大量游动孢子囊,用针挑取在清水中培养过的菌丝,观察腐霉菌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丝状、姜瓣状或球状等,顶生或间生,无特殊分化的孢囊梗。孢子囊不脱落,萌发时在其顶端产生一管状物,原生质经管状物排出而形成泡囊。游动孢子产生在泡囊内。

2.疫霉属  取马铃薯或番茄晚疫病标本制片观察。孢囊梗2--3支成丛,自气孔伸出,假轴状分枝,小梗基部膨大,多次产生孢子囊,使孢子囊梗上部呈节状;孢子囊近球状、卵形或梨形等,具乳突。

3.单轴霉属  观察葡萄霜霉病标本,注意为害部位及症状特点,挑取葡萄霉病病叶病斑上的霉层制片镜检孢子囊梗的形态,注意分枝特点及分枝末端的特征。

4.霜霉属  观察十字花科霜霉病和大豆霜霉病标本,注意为害部位的症状和特点,然后挑取少许霉层制片镜检孢囊梗和孢子囊,注意孢子囊的梗分枝特点。

5.假霜霉属  观察黄瓜霜霉病标本,注意为害部位和病状特点,挑取霉层制片或取制备片镜检孢囊梗和孢子囊,注意孢囊梗的分枝特点,与霜霉属形态有何异同。

6.白锈菌属  镜检牵牛花白锈病菌组织切片,或取以上病叶徒手切片制成临时玻片镜检。孢囊梗平行排列在寄主表皮下,短棍棒形,孢子囊串生。白锈菌为害症状是在寄主表面产生乳白色或粉状的疱斑,这是病菌在寄主表皮下形成的孢子囊堆,白色粉状物是成熟的孢子囊。

7、接合菌亚门根霉属  用挑针仔细地从培养的匐枝根霉菌中挑取少许连有培养基的培养物,制成临时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孢囊孢子、孢囊梗及囊轴、假根、匍枝状的菌丝。

五、作业及思考题

1.绘黄瓜霜霉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孢囊梗、孢子囊、卵孢子图。

2.绘匍枝根霉菌孢子囊、孢囊梗、孢囊孢子、假根、匍匐菌丝形态图。

3.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和分类依据是什么?

4.接合菌亚门真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与鞭毛菌亚门有何区别?

实验四、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为病害诊断及病原鉴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浮载剂(蒸馏水)、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通草、酒精灯、无菌水等。

三、实验材料  桃缩叶病、瓜类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丁香白粉病、苹果白粉病、葡萄白粉病、茄苗立枯病、茄褐纹病、苹果炭疽病、小麦白粉病、菜豆锈病、油菜菌核病、苹果腐烂病、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等。

以上病害有标本或新鲜材料、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一)子囊菌亚门

(1)外囊菌属  挑取桃缩叶病病部表面灰白色霉层,观察子囊及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

(2)白粉属  挑取瓜类白粉病病部白色粉状物和小黑点制片,镜检闭囊壳的形态,注意附属丝的性状和长短,然后用解剖针轻压盖片,挤压闭囊壳使之慢慢破裂,注意观察其内子囊的数目及形态,能否看到子囊孢子。

(3)叉丝单囊壳属  取苹果白粉病标本,挑取小黑点制片镜检闭囊壳和附属丝,注意附属丝刚直,顶端一次或数次整齐的叉状分枝,闭囊壳内产生一个子囊特点。

(4)黑腐皮壳属  取苹果腐烂病带小黑点的小块病皮组织切片镜检子囊壳的形状,颜色,着生部位及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形态

(6)核盘菌属  取油菜菌核病,观察菌核萌发形成的子囊盘,平行排列的棍棒状的子囊和单胞纺锤形的子囊孢子,子囊间是否有侧丝。

(二)担子菌亚门

(1)单胞锈菌属  取菜豆锈病病叶标本,观察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的大小、颜色,是否穿破表皮?用解剖针挑取病叶上的冬孢子制片镜检,注意锈菌的形态特征。

(2)胶锈菌属  取梨锈病标本,观察性孢子、锈孢子形状、大小、颜色,用解剖刀切取病叶上的性孢子、锈孢子制片镜检,注意该属锈菌的形态特征。特别注意在转主寄主柏树上的症状,哪种孢子发生在柏树上?该菌是否有夏孢子阶段?取梨胶锈菌冬孢子电镜照片,注意该属上述特点。

(三)半知菌亚门  (1)丝核菌属

菌核褐色或黑色,内外颜色一致,菌丝褐色多直角分枝,在分枝处有缢缩。取茄苗立枯病标本观察症状特点,挑取培养皿中培养的立枯丝核菌制片,镜检菌丝颜色,分枝和分隔的特点。

(2)粉孢属  取小麦白粉病标本观察症状特点,,镜检白粉病菌,注意观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的形态特点,分生孢子梗是否分枝?是长还是短?分生孢子是否单胞?是否链生?孢子成熟的顺序如何?

(3)葡萄孢属  挑取番茄被害部位的灰色霉状物制片镜检番注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菌落颜色和木霉有何不同?

(4)褐孢霉属  取番茄叶霉病病叶,自叶背病斑处挑取褐色霉层制片,观察分生孢子梗分枝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

(5)链格孢属  挑取大葱紫斑病叶病斑上霉层制片,镜检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注意有无颜色?分生孢子是否有纵横隔膜?孢子顶端是否有喙状细胞?

(6)拟茎点菌  属切取茄褐纹病叶片制片镜检分生孢子器及器孢子形态,能否见到钩形和卵圆形两种器孢子?能否见到孢子器周围的子座组织。

(7)壳囊孢属  用刀切取带小黑点的病皮制片,镜检分生孢子器及器孢子的形态,注意分生孢子器着生在瘤状子座组织中,分生孢子器腔不规则地分为数室,分生孢子梗极细,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蕉形或腊肠形等特点。

五、作业与思考题

1.绘番茄叶霉病菌形态图。

2.绘菜豆锈病菌冬孢子形态图。

3.绘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形态图。

4.为什么说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关系极为密切?试就营养体,繁殖体形态以及为害植物的症状特点等方面加以分析。

5.植物白粉病发生的条件与霜霉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6.白粉病为害植物的特点如何?分类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一、实验目的  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营养需要,培养基即人工培养微生物、为其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营养的基质。培养基配好后必须经过灭菌方能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试验,因此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植物病理实验室中最基本的工作,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植病实验室中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二、内容、材料和方法 

(一)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按组成成分及对这些成分了解的程度分为天然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和组合培养基三类,从物理性质上又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两类,培养基的种类不同,配制方法也有差异,限于时间,本次实验仅配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

这是植病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简称PSA),主要用于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有时也用于植物病原细菌。

成分:马铃薯:200克   蔗 糖:10克    琼 脂:20克    加水至1000毫升

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加水煮沸半小时,用双层纱布滤去薯块,补足水量,加入琼脂,加热熔化,再加糖,待完全化后,乘热用双层纱布过滤分装,塞好棉塞高压灭菌。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略带酸性,培养真菌无需调节pH,培养细菌则调节pH至中性,此培养基留作下次实验分离培养病原真菌用,故不必调节pH。

5人分作一组,1、2组各作此培养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装试管,每管约10毫升,灭菌后摆成斜面;其余300毫升,分装在3个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装100毫升左右,灭菌后妥善保存,留待下次实验使用。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  这种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成分:牛肉浸膏:3克    蛋白胨:10克    蔗糖:10克

酵母浸膏:1克    琼脂:  20克    加水至1000毫升

方法:先将琼脂加热熔化于大部水中,再将其它各成分用少量水化开加入,调节pH至7,趁热用双层纱布过滤,分装,塞棉塞高压灭菌。

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十分粘稠,不易称重,称重时用小烧杯盛装,以玻璃棒沾取,故要先称好杯和棒的重量后,再开始沾取浸膏称重,称后将杯和棒上粘着的浸膏洗净于锅中。

调节培养基pH至中性的方法如下:配成1N的HCl和NaOH,并另分别稀释配成1/20 N的HCl和NaOH。取培养基2毫升,加蒸馏水7.5毫升,加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指示剂5滴,这时如培养基的测样呈黄色则用有刻度吸管加入1/20 N的NaOH若呈蓝色则加入1/2O N的HCl,使培养基最后呈草绿色即调节到中性,此刻所加酸或碱的毫升数的25倍即等于在1000毫升培养基中所需要加入lN 的NaOH或HCl的毫升数(注意这次是作500毫升培养基),加蒸馏水稀释的目的防止调节过程中培养基凝固。

调节pH至中性的简便方法是用石蕊示纸。也可以用多孔白色瓷板,在孔中加少量培养基和溴百里酚蓝或其它指示剂1—2滴,根据颜色反应,在所配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lN的NaOH或HCl,然后再取样测定,如此反复多次,达到所需求的反应为止。

5人分为一组,3、4两组各作此培养基500毫升,其中200毫升分装试管,每管约100毫升,灭菌后摆成斜面,其余300毫升分装在3个250—300毫升的三角瓶中,每瓶装100毫升左右,灭菌后妥善存放,留待下次实验使用。

此外,1、2、3、4各组均制备15管试管装和2瓶三角瓶装的无菌水。

(二)、培养基的灭菌  为了得到某种病原物的纯培养,配好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才能使用,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完全杀死器物表面及其内部的所有微生物,灭菌与消毒的概念不同,消毒则是指消灭器物或植物组织表面的某些微生物(能常称杂菌),而不是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灭菌的方法很多,植病实验室常用的有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两种方法,一般培养皿、吸管等玻璃仪器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而培养基和实验用的土壤,则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具体灭菌方法和步骤如下:

1干热灭菌法

(1)将培养皿、吸管等玻璃器皿洗净干燥后,用旧报纸包好,或装入特制的铁筒中(每个吸管用纸包好后装入铁筒),包纸时应将吸取的一端放在取时先折开的一端,以便取用时手勿触及要求灭菌的一端。

(2)将包装好的玻璃仪器摆入电热烘箱中,彼此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流通空气。

(3)关紧箱门,打开排气孔接上电源。

(4)待箱内空气排出到一定程度时,闭上排气孔,继续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用定温固定温度,灭菌温度一般165℃—175℃保持1小时即可。

(5)待自然降温冷却后(60℃以下)才能开门取出玻璃器皿,避免由于温度突然下降而引起玻璃器皿碎裂。

2、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又称湿热灭菌,它的原理是利用高压来提高蒸汽的温度,达到灭菌的目的,其操作步骤如下:

(1)关好排水阀门放入清水至标度为止,注意水量一定要加足,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2)将要灭菌的培养基、灭菌水等装入铁丝笼中,并用牛皮纸盖好后放入灭菌锅中,关上器盖,旋紧螺旋时,先将每个螺旋旋转到一定程度(不要太紧),然后再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旋,以达到平衡旋紧,否则易造成漏气,达不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3)通电加温,同时打开排气活门,排尽锅内的空气,即活门冲出的全部是蒸气时则表示彻底,此时可关闭排气活门,如果过早关闭活门,排气不彻底,也达不到彻底灭菌的目的。通常当压力表指针升至5磅时,打开排气活门放气,降至零点,再关闭活门。

(4)压力表的指针上升时,锅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压力表指针升至15磅时,蒸气温度相当于120℃—121℃(等于一个大气压),此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控制热源,使处于15磅压力保持30分钟,即能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然后停止加温。

(5)稍微打开一点排气活门,使锅内蒸气缓慢排除,然后逐渐开大活门,气压徐徐下降,注意勿使排气过快,否则会使锅内的培养基沸腾而冲脱或沾湿棉花塞,但排气太慢又使培养基在锅内,受高温处理时间过长,这样对培养基也是不利的。一般从排气到打开锅盖以10分钟左右为好。

(6)当压力表指针降到零、锅内蒸气完全排尽时,打开锅盖取出培养基,如需制备固体斜面培养基时,则应趁热将试管斜放在桌上,上面盖上报纸以免落灰尘,冷却后便可收起。

(7)最后将高压灭菌器内的剩余水排出。

(8)抽取上述灭菌的培养基,放入25℃温箱中,48小时后不见杂菌生出,便证明培养基已达到灭菌目的,可以使用。

此外,有些培养基在经高压灭菌后,其营养成分容易分解而失去使用价值,此时可采用间歇蒸气灭菌法,即将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器内,加热至100℃,保持1小时,每天灭菌一次,连续进行三次,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又不至使营养物质分解。

三、作业与思考题

1.培养基有哪几种类别? 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怎样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3.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法适用范围如何? 电热烘箱和高压锅如何操作? 各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六、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一、实验目的  在研究病原菌的形态、生理、生态以及病原菌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等多种试验中,常常需要病原菌的纯培养物。然而,在自然情况下,病原菌通常是与其他杂菌混生在一起的,从受病组织或其他基物中将病原菌单独分选出来,叫作分离。分离和培养是植病实验室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的原理和常用的方法。

二、内容、材料和方法

(一)分离材料的选择  分离材料的选择对分离培养的成败有着决定的影响,因为在感病植物受害部位的内外,要有多种腐生菌,为减少腐生菌的污染,分离所用的病害材料应尽可能新鲜,并且最好在病、健交接处选材取样。病、健交接处,除材料新鲜,污染的可能性小外,病原菌的生活力强、比较活跃,容易分离成功。

(二)分离方法  病原菌分离的方法因材料不同而异,植病实验室最常见的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两种。

1、组织分离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病菌的分离,此法又分为小块组织分离和大块组织分离两种方法。分别以黄瓜圆叶枯病、苹果炭疽病、茄子黄萎病和梨褐腐病为试材进行。

(1)叶斑病类病原菌的分离(黄瓜圆叶枯病菌的分离)

取黄瓜圆叶枯病叶,在病、健交界处剪取2—3毫米长的病组织。用10%漂白粉(次氯酸钙)溶液消毒(漂白粉溶液现用现配)3-5min,时间长短依病组织不同而异,然后直接移至PSA平板培养基上(为防止细菌污染,可在培养基中加入1000ppm链霉素10毫升),倒置于20—25℃室温下,待菌落长出后挑取前缘菌丝,回接于PSA斜面培养基上,在25℃温箱中培养,待菌落颜色变深后,在无菌条件下镜检是否是黄瓜圆叶枯病菌,若仅有黄瓜圆叶枯的孢子,则说明已获得了纯培养,否则,则需要继续转至斜面培养基上进行纯化,直至获得纯培养。

(2)深层组织内病原真菌的分离(苹果炭疽病或梨褐腐病的分离)

选择典型的苹果炭疽病或梨褐腐病,用70%的酒精中擦洗果皮表面,通过火焰烧去多余酒精,重复进行2~3次,达到表面消毒。用灭菌的解剖刀将病皮翘起,在病健交界处切取小块变色的带菌组织,直接移入已倒好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倒置在25℃温箱中培养,待菌落长出后,挑取前缘菌丝于马铃薯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培养3-4天后,无菌条件下镜检是否获得纯培养。

(3)为害维管束组织的病害分离(茄子黄萎病菌的分离)

取病茎秆,先将表面消毒,用灭菌的解剖刀剥去表皮,然后切取其中小块的维管束组织,移置于培养基表面上培养。消毒方法可视材料情况,先在70%酒精中浸,然后将酒精烧去,或用0.1%升汞液消毒5分钟,用无菌水冲洗,其它方法步骤均同上。

2、稀释分离法:稀释分离法适用于细菌、土壤菌及产生孢子多的真菌等病原菌的分离,本次实验以白菜软腐病作为材料进行分类离。

白菜软腐病最易伴生腐生细菌,分离时需以病组织接种健康菜帮上,经数次转种予以纯化,其纯化方法是将菜帮经多次换水冲洗后,再用无菌水洗三次,切成适当大小,放在15厘米直径的培养皿中,菜帮下衬以吸水纸保温。用无菌解剖刀挑取病组织少许抹在菜帮的人为伤口上,培养在20—25℃下,经1天左右呈现腐烂,如此反复转种几次,至病斑纯净为止。

分离时,在新的水烂斑边缘挑取少量病组织在无菌水试管中配成菌悬液,取灭菌培养皿3付,标好次序,其内各置无菌水1毫升,用移置环移取菌悬液一环,放在第1皿水中混合均匀,从中挑取一环稀释液至第2皿,再以同法稀释成第3皿,取熔化后冷至45℃左右的(一般将化好的培养基瓶靠近鼻尖,以不烫为度)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每皿倒约15毫升,沿着桌面轻轻摇匀,凝固后倒置于26—28℃的温箱中培养,1—2日后可见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直径为1—2毫米的菌落,从中选典型菌落用移植环(划线法)移入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每组转4—5管,注意过早出现的大型菌落多为腐生细菌。

以上分离实验也可以划线法进行,方法是先取两付灭菌培养皿,每皿倒入约15毫升熔化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沿桌面轻轻摇匀,制成平板,然后用移置环沾取一环稀释好的菌悬液,在第一个培养皿平面培养基的左方长方形区内划平行线5—7条,再以此移置环继续向右(和左方小区内的几条平行线成一定角度)划5—7条平行线,依此法划两皿,倒置于26—28℃温箱中培养,1—2日后挑单个典型菌落移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用。

如果因季节关系难得白菜软腐病试材,则可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叶作试材进行分离培养实验。方法是取新鲜病叶,在病、健交接处取几小块病组织,以无菌水经多次换洗表面消毒后,放在比色板或凹玻片的凹窝内(凹窝要经两次酒精火焰消毒),以吸管吸取无菌水滴入窝,并以灭菌的玻璃棒捣碎病组织,静置几分钟可得菌悬液,之后以上述划线法进行分离,注意葡萄糖对稻白叶枯病菌有抑制作用,故分离稻白叶枯病菌不能用葡萄糖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三、实验准备

(一)清洁环境:分离工作严格说应在无菌条下进行,无菌室或无菌箱是分离不可缺少的设施。若限于条件实验只能在普通房间进行时,必须对房间进行彻底扫除,清洁环境、搞好卫生。地上多洒些水,以消除室内尘埃,分离开始前准备好一切用品,避免工作过程中频繁走动,以破坏环境带来杂菌,工作台上铺好湿毛巾,点燃酒精灯。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准备

本次实验3-5人一组,请认真检查好下试材和用品是否齐备。

1病组织材料

黄瓜圆叶枯病叶1片。

白菜软腐病病帮3块(相邻两组共用);

苹果炭疽病或梨褐腐病病果1个(相邻两组共用)。

2用品准备

0.1%升汞溶液(广口瓶盛装);

95%酒精(广口瓶盛装);

1000ppm链霉素;

瓶装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瓶装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此外,还有以下备品,无菌水1瓶,灭菌培养皿6付,灭菌1毫升吸管2支,解剖剪、解剖刀和镊子各1把,移植环,移植钩、酒精灯、珐琅盘和试管架各1个,毛巾1条,玻璃铅笔1支及火柴等。

四、作业与思考题

1.每人交分离到的纯菌种一支。

2.分离植物病原菌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这些方法适用于分离哪类病原菌? 怎样分离

3.分离植物病原物时,为什么要选择新鲜病材料,并且在病健交界处取样? 没有新鲜病材料怎么办?

4.试分析分离工作成败的原因。

实验七、果树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对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苹果树腐烂病、苹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苹果褐斑病、苹果干腐病;梨锈病,梨轮纹病,梨黑星病;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褐腐病能独立诊断鉴别,对其他病害能识别其典型症状。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幻灯机、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浮载剂(蒸馏水)、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无菌水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柑桔病果标本,注意病斑形状、颜色、表面特征,病组织腐烂情况,表面霉状物颜色,两种病有何不同,病部与健部交界处特点。

2.病原鉴定:用刀片从标本上刮取霉层制片镜捡,注意分生孢子梗分支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形状,是否单孢,注意两种病原菌形态有无区别。

(二)苹果树腐烂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树主干、大枝及分叉处注意溃疡性与枝枯性病斑有何不同。

2.病原鉴定:观察苹果树腐烂病菌玻片标本,注意外子座内分生孢子器是否多腔室,各腔室是否相通,注意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内子座每个子座内有几个子囊壳,子囊孢子形状,单或双孢。

(三)苹果炭疽病(苦腐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果病斑,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同心轮纹,注意果肉腐烂情况,有无苦味,病斑有无轮状排列黑色小粒点及粉红粘质物.

2.病原鉴定:镜检病菌玻片标本,注意分生孢子盘形状,有无刚毛,分生孢子形状,有无颜色,单或双孢。

(四)苹果轮纹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果病斑,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同心轮纹,注意果肉腐烂情况,病斑上黑色小粒点是否呈轮状排列。

2.病原鉴定:镜检病菌玻片标本,注意分生孢子器形状,分生孢子形状,有无颜色,单或双孢。

(五)苹果褐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标本,注意有几种症状类型,每种类型病斑有什么特点。

2.病原鉴定:取病菌玻片镜检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注意分生孢子形状,有无颜色,单或双孢。

(六)苹果银叶病

1.症状观察:观察苹果银叶病病叶标本.注意叶片是否成银灰色,主脉和侧脉两侧的颜色,枝干的木质部及根部有何特征,是否变色。

2.病原鉴定:取病菌子实体标本,注意病菌子实体质地,形态特征等。

(七)苹果干腐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树发病部位、腐烂情况,与腐烂病有何不同。

2.病原鉴定:观察苹果干腐病玻片标本,注意外子座内分生孢子器是否多腔室,各腔室是否相通,注意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内子座每个子座内有几个子囊壳,子囊孢子形状,单或双孢。

(八)梨锈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特征,有无小粒点,病斑背面绣子堆特征。观察幼果,新梢病部有何特征与叶部进行比较。观察转主快柏针叶,小枝上有无圆锥形角状物。

2.病原鉴定:去梨锈病镜检,注意叶正面表皮下性子器的形状,有无颜色单胞或双胞,再观察下表皮部分,注意锈子器形状护膜细胞形状,绣子器类锈子孢子形状有无颜色,表面有无疣状细点。

(九)梨黑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果实标本,注意果面病斑形状,颜色,是否凹陷,有无龟裂,有无霉层。观察叶片,病斑形状,颜色,有无轮纹,有无霉层。新梢上症状有何特点。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尖刮取黑霉(或撕下病部表皮)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是否分隔。分生孢子形状、颜色,有无纵横分隔。咀孢情况。

(十)梨轮纹病

1.症状观察:注意枝干病斑是否隆起在隆起周围是否凹陷,有何特点,病斑上有无黑色小斑点。果实病斑和叶上病斑有何不同。

2.病原鉴定:观察轮纹病菌。切片(或徒手切片)。注意分生孢子器形状,颜色;分生孢子形态。有无颜色,单或双胞。

(十一)梨黑星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果,注意果面病斑特点。病果是否畸形。观察叶片,新梢,果梗。病部有何异同特点。

2.病原鉴定:观察病菌玻片,注意分生孢子梗有无颜色,梗壁上有无瘤状突起。分生孢子形状,单或双胞。观察子囊切片。注意子囊壳形状、颜色,孔口有无刚毛,子囊形状、颜色,是否双胞。两细胞大小有无不同。

(十二)葡萄白腐病

1.症状观察:观察葡萄病果实标本,病果为何颜色,有无突起,小粒点。观察枝蔓标本,皮层有无小粒点,皮层与木质部是否分离。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同心轮纹。病斑上有无灰白色小粒点。

2.病原鉴定:取葡萄白腐病菌组织切片,镜检病菌分生孢子器。注意分生孢子器形状。分生孢子形状,颜色,单或双胞,有无油球。

(十三)葡萄霜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葡萄叶片标本,注意叶片正面病斑形状,颜色,病斑近缘特征。病斑反面有无霉层。注意枝梢,幼果被害情况。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尖刮取病部白色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孢子梗缺枝特点,豹子囊形状。有无颜色,单或双。

(十四)桃细菌性穿孔病

1.症状观察:观察被害叶片标本,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孔洞。

2.病原鉴定:取病菌切叶镜检,注意分生孢子形状,有无油球。

(十五)桃褐腐病

1.症状观察:观察初发病及严重发病的病果,注意病斑形状,颜色,病果面有无灰褐色霉层,病果失水干缩情况。观察嫩枝条病斑,有何特点。

2.病原鉴定:观察僵果及僵果萌发的子囊盘,注意子囊盘的形状,子囊盘大小,柄长度。取病菌切片镜检子囊盘,注意子囊,子囊孢子形态,子囊间有无侧丝。另取无性时期玻片标本,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形状,排列情况,注意孢子单或双孢。

(十六)桃缩叶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叶是否卷曲,皱缩成畸形,病叶色泽,有无灰白色粉状物,病枝梢症状特点。

2.病原鉴定:取病菌切片镜检,注意病叶切面子囊层着生情况,子囊形状,有无足胞,子囊内孢子数目及子囊孢子形状等。

四、作业与思考题

1.绘梨锈病菌冬孢子图。

2.绘苹果树腐烂病菌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图。

3.绘葡萄霜霉病孢囊梗和孢子囊图

4.梨锈病菌的生活史有何特点?

5.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有何区别?

实验八、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对番茄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叶霉病、晚疫病、茄褐纹病、绵疫病、黄萎病;辣椒疫病、黄瓜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菜软腐病、蚕豆赤斑病、豇豆煤霉病等能独立诊断鉴定,对下述其他病害能识别典型症状。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浮载剂\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无菌水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番茄青枯病

l.症状观察:首先观察病株的整株成何形状?叶片萎焉否?再看有何特点?切断病茎,用手挤压,从切口处挤出的汁液呈何状态和颜色?剖视茎部,髓部和木质部看有何病变表现?

2.病原鉴定:本实验只观察青枯病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形态和色泽等特征。

(二)番茄病毒病

症状观察:观察花叶病病株(参看彩色图片)。注意植株高度,叶片有无花叶病状以及叶片变形情况。

观察蕨叶病株(参看彩色图片),注意病株是否矮化。叶片各部位症状特点。特别注意上部叶片及侧枝叶变病状。

观察条纹病株茎杆上中部叶脉叶柄病状,注意果实是否变形,有无坏死斑,叶片症状特点。

(三)番茄早疫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轮纹病斑,上有无霉层,霉层颜色。观察果实及茎部病斑,注意与叶片上病斑有何不同。

2.病原鉴定:用镊子撕取病斑处表皮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颜色,有无隔膜,分生孢子形状,颜色,隔膜特点。

(四)番茄枯萎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株外部症状,注意病株枯萎情况。病株近地面茎部以及叶柄,果梗是否变色。茎基有无菌丝缠结及粉红色孢子堆。切断病茎,注意维管束是否变色,有无白色汁液溢出(注意与青枯病的区别)。

2.病原鉴定:挑取少许病菌培养物或病株、消毒保湿培养的材料(粉红霉状物)镜检,注意病菌孢子形态颜色。

(五)番茄叶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部有无霉层,霉层颜色。

2.病原鉴定:用用挑针挑取病斑处霉层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颜色,有无隔膜,分生孢子形状,颜色。

(六)番茄晚疫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上有无霉层,霉层颜色。观察果实病斑,注意与叶片上病斑有何不同。

2.病原鉴定:用挑针挑取病斑处霉层制片镜检。注意孢囊梗颜色,有无隔膜,孢子囊形状,颜色。

(七)茄褐纹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症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中央颜色与边缘有何不同,有无小黑点,病斑是否穿孔,观察茎杆、果实病斑,注意症状。

2.病原鉴定:取病菌切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器的形状。分生孢子有几种类型,形状有何不同。

(八)茄绵疫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果,注意腐烂情况,叶片病斑特点。

2.病原鉴定:取病菌玻片镜检,注意孢囊梗是否有分枝,孢囊梗形态,取有性时期玻片,检视卵孢子,注意形态颜色等。

(九)茄黄萎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植株萎焉情况,注意维管束的颜色变化。

2.病原鉴定:取病株培养的病菌玻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的分枝有什么特点,分生孢子形态、颜色等。

(十)茄科蔬菜白绢病

症状观察:观察病茎基部标本(或照片)。注意病部颜色,有无白色菌丝,菌丝着生处有无菌核,菌核形态等。同时观察此菌培养物。注意菌丝及菌核生长情况。

(十一)茄科蔬菜幼苗猝倒病

1.症状观察:观察幼苗茎基部。

2.病原观察:观察此菌培养物。注意是否缢缩,是否变色。

(十二)茄科蔬菜立枯病

1.症状观察:幼苗茎基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扩大后凹陷,绕茎一周,以后病部缢缩。病部有淡褐色蛛丝状霉,但不显著。病部无白色棉絮状菌丝。这一点可与猝倒病区别。

2.病原鉴定:观察此菌培养物。注意是否缢缩,是否变色。

(十三)辣椒疫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病茎、病植株基部,注意植株萎焉情况,基部病斑特点。

2.病原鉴定:取病菌玻片镜检,注意孢囊梗是否有分枝,孢囊梗形态,取有性时期玻片,检视卵孢子,注意形态颜色等。

(十四)黄瓜霜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正面病斑特点,背面霉层特点。注意孢囊梗分枝情况及颜色,孢囊梗着生位置,形状颜色,有无乳突,单或双胞。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刀尖刮取病斑反面的紫灰色霉状物镜检。

(十五)黄瓜枯萎病

1.症状观察:观察黄瓜病蔓标本(或彩色照片)。注意病蔓纵切面维管束是否变色,并注意病蔓叶部萎焉情况,枯萎病蔓茎基部是否缢缩。

2.病原鉴定:从培养的黄瓜枯萎病菌菌落上挑取少数分生孢子镜检,注意大小型分生孢子形态,同时注意菌落的特征。

(十六)黄瓜疫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菌(或照片)。注意近地面茎基部,节部的症状特点。病叶萎焉情况。注意叶片及果实病斑特点。

2.病原鉴定:取病菌玻片镜检,注意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形态。

(十七)瓜类白粉病

1.症状观察:观察黄瓜,南瓜的病叶。注意白色粉斑在叶面发生情况。

2.病原鉴定:挑取病叶上的小黑粒点镜检,注意病菌闭囊壳外面附属丝形状。轻压盖玻片。可看到子囊从破裂的闭囊壳压出,注意病菌两个种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子囊内孢子数目。

(十八)黄瓜炭疽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外围有晕圈否?病斑内有无小黑点,小黑点为何物?观察病果。病部呈何颜色?凹陷否?其上有无小黑点?病果变形否?

2.病原鉴定:挑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

(十九)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症状观察:观察大白菜、萝卜等病株。注意其腐烂部位症状特点。

(二十)白菜白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及霉层情况。

2.病原鉴定:分生孢子梗是直还是弯。分生孢子形状、分隔及颜色。

(二十一)白菜黑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叶柄。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周缘有无晕圈。

2.病原鉴定:由叶片病斑挑出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病菌孢子形态。

(二十二)豆类锈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注意夏孢子堆及冬孢子的特征,颜色。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刮取少许夏孢子及冬孢子制片;注意夏孢子与冬孢子有何区别。

(二十三)菜豆炭疽病

1.症状观察:注意叶片病斑发生部位,病斑特征。观察未成熟豆荚,注意病斑形状颜色。

2.病原鉴定:挑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

(二十四)豇豆煤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症状。注意叶片正反面是否都产生病斑,病斑上有无霉状物。

2.病原鉴定:从病斑表面刮取少量煤烟状霉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的形状颜色。

四、作业与思考题

1.绘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绘.茄褐纹病菌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3.绘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梗及孢子囊

4.绘黄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

5.番茄早疫病与晚疫病有何区别?

6.黄瓜炭疽病与圆叶枯病有什么不同?

7.蔬菜萎蔫有哪些病原可引起?如何诊断?

实验九、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要求对月季霜霉病、月季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玫瑰锈病、海棠锈病、花木煤污病、橡皮树炭疽病、兰花炭疽病、杨树溃疡病、月季枝枯病、月季黑斑病、冬青褐斑病及各种根癌病等能独立诊断鉴定,对下述其他病害能识别典型症状。

二、仪器与用品  显微镜、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载玻片浮载剂(蒸馏水)、吸水纸、解剖刀、挑针、镊子、纱布、刀片、无菌水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月季霜霉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花梗等部位,注意病部病斑特点,霉层特点。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刀尖刮取病部白色霉状物镜检。注意孢囊梗的分枝情况,有无颜色,孢囊梗着生位置,形状颜色,有无乳突,单或双胞。

(二)月季、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观察:观察月季、瓜叶菊病叶。注意白粉斑在叶面的发生情况。

2.病原鉴定:挑取病叶上的小黑粒点镜检,注意病菌闭囊壳外面附属丝形状。轻压盖玻片。可看到子囊从破裂的闭囊壳压出,注意病菌两个种闭囊壳内子囊数目,子囊内孢子数目。

(三)玫瑰锈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注意夏孢子堆及冬孢子的形态特征,细胞数目,有无柄,颜色。

2.病原鉴定:用解剖刀刮取少许夏孢子及冬孢子制片;注意夏孢子与冬孢子有何区别。

(四)海棠锈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斑特征,有无小粒点,病斑背面绣子堆特征。观察幼果,新梢病部有何特征与叶部进行比较。观察转主桧柏针叶,小枝上有无圆锥形角状物。

2.病原鉴定:取海棠锈病镜检,注意叶正面表皮下性子器的形状,有无颜色单胞或双胞,再观察下表皮部分,注意锈子器形状护膜细胞形状,绣子器类锈子孢子形状有无颜色,表面有无疣状细点。

(五)花木煤污病

1.症状观察:取扶桑、含笑煤污病标本观察症状,注意病部表面的霉层颜色及厚薄程度,有无坏死斑。

2.病原鉴定:挑取病叶上的霉状物镜检,注意病菌分生孢子梗的颜色、分枝及分隔情况。

(六)橡皮树炭疽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外围有晕圈否?病斑内有无小黑点,小黑点为何物?

2.病原鉴定:切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

(七)兰花炭疽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外围有晕圈否?病斑内有无小黑点,小黑点为何物?

2.病原鉴定:切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与橡皮树炭疽病的病原有何区别?

(八)仙客来灰霉病

l.症状观察:常引起花、茎、叶灰霉病,观察仙客来灰霉病(B.cinerea)标本,注意腐烂状及被害部位的灰色霉状物。

2.病原鉴定:挑取病叶上的霉状物镜检,注意病菌分生孢子梗的颜色、分枝、分隔及分生孢子着生情况,菌落。

(九)月季黑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叶片。注意病斑形状颜色。

2.病原鉴定:切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单胞还是双胞?

(十)香石竹叶斑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轮纹病斑,上有无霉层,霉层颜色。

2.病原鉴定:用镊子撕取病斑处表皮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颜色,有无隔膜,分生孢子形状,颜色,隔膜特点。

(十一)向日葵褐斑病

1.症状观察:取向日葵褐斑病观察叶片标本,注意有几种症状类型,每种症状类型病斑有什么特点。

2.病原鉴定:取带小黑点的向日葵褐斑病叶切制片,镜检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注意分生形态、分隔、颜色。

(十二)郁金香碎色病、仙客来病毒病

1.症状观察:观察花叶病病株(参看彩色图片)。注意植株高度,叶片有无花叶病状以及叶片变形情况。

观察蕨叶病株(参看彩色图片),注意病株是否矮化。叶片各部位症状特点。特别注意上部叶片及侧枝叶变病状。

观察条纹病株茎杆上中部叶脉叶柄病状,注意果实是否变形,有无坏死斑,叶片症状特点。观察花、叶、茎的颜色变化

2.病原鉴定:观察病毒的模式图及电镜照片

(十三)橡皮树炭疽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外围有晕圈否?病斑内有无小黑点,小黑点为何物?

2.病原鉴定:切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分生孢子盘有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呈何形状颜色?

(十四)杨树溃疡病

1.症状观察:观察病树主干,大枝及分叉处,注意溃疡性病斑

2.病原鉴定:观察杨树溃疡病菌玻片标本,切取病部小黑点镜检,注意子囊腔室,分生孢子形态.,单或双孢,小黑点为何物?

(十五)冬青褐斑病

症状观察:观察病株图片,注意叶片病斑形状颜色

(十六)各种根癌病

症状观察:观察图片,首先观察病株的整株成何形状?叶片萎焉否?再看有何特点?观察病株根部肿瘤,切取病部,有无菌溢。

四、作业与思考题

1.绘月季白粉病分生孢子图

2.绘杨树溃疡病分生孢子器图

3.绘月季霜霉病菌孢子囊梗及孢子囊

4.杨树溃疡病的的症状有何特点?

5.观赏植物灰霉病病部霉层什么颜色?与青霉病有何不同?

实 习 部 分

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实物性记载。有了病害标本,就可以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在室内进一步对病害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于系统地学习植物病原真菌来说,提供大量的实物标本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鉴定,是病理实验室不可忽视的基本建设工作。

一、目的要求  学习采集和制作植物病害标本的方法;通过标本采集能识别当地园艺植物主要病害种类及症状特征和发生情况,为积累病害标本和开展植保工作奠定基础。

二、仪器及用品  标本夹、标本纸、采集箱、剪刀、小刀、纸袋、塑料袋、标签、麻绳、记载本、镊子、体视显微镜、扩大镜、标本瓶、大烧杯、酒精、蒸馏水、量杯等。

三、实习地点  野外及实验室。

四、实习内容和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

1、采集标本的要求

根据标本使用的目的,决定采集的数量和部位。为了提高标本的使用价值,对标本采集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症状应具有典型性,标本应有典型的病状和病症,最好有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这样才能使标本起到帮助人们正确识别病害的作用。例如苹果腐烂病在不同时期的症状更是截然不同,即形成"孢子角"、"溃疡"、"裂皮"、“小黑烂点”等各种症状。所以采集不同阶段的症状,对正确识别病害也是很重要的。

(2)真菌病害标本应采集有子实体的。对于真菌病害来说,鉴定病原物是正确诊断病害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真菌病害标本必须有病菌的子实体。

(3)每种标本上的病害种类应力求单纯。如果一份标本上同时有几种病害,就会混淆视线,影响鉴定,这样就没有适用价值。

(4)采集时应进行必要的记载,以辅助标本不足。记载的内容应包括:寄主名称、发病情况、环境条件、以及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姓名等。附表

                       植物病害采集记录

采 集 号:                    采集时间:               

寄主名称:                    病原名称:                     

采集起点:                    发病情况:                     

发病率(%):                  环境条件:                     

采 集 人:                    鉴 定 人:                     

(5)寄主的鉴定也很重要,有些病害如锈病,不知道寄主是无法鉴定的。对于不认识的寄主植物。应将寄主鉴定所必需的部分,如枝、叶、花及果实等部分都采集齐全。

2、采集标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于干制的标本,应随采随压于标本夹中,尤其容易干燥卷缩的标本如水稻、小麦的叶片,最好立即夹在厚书本中,否则叶片失水卷缩后无法展平。

(2)柔软多汁或腐烂的标本,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然后置于标本箱中,以免污染和挤坏标本,妨碍鉴定。

(3)黑粉病类标本由于病菌孢子极易散落,所以采集时应用纸袋或标本纸包好后,再置于采集夹中或采集箱中,以免混杂妨碍鉴定。

(4)每种标本采集的数量不宜过少,以便在制作和应用中留有余地。

3、采集标本的用具

(1)标本夹:是用来翻晒、压制标本的木夹。由两个对称的一些木条平行钉成的栅状板组成。

(2)采集箱:在野外用于临时收存新采的果实等柔软多计的标本。是由铁皮制成的扁园箱,内侧较平,外侧较鼓,箱门设在外侧,箱上设有背带。

(3)标本纸:用于吸收标本的水分使标本逐渐干燥,一般用吸水性较好的草纸。

此外,采集标本时还要扩大镜、绳子、采集记录本和采集标鉴等。有时根据采集标本的对象不同,还需要修枝剪、高枝剪、手锯、手铲等工具。

(二)标本的制作

1、干标本制作法

通常所说的腊叶标本就是经过压制的干标本。把适于压制的标本如植物的茎、叶以及去掉果肉的果皮等,分层压在标本夹中,放一层标本纸(每层3-4张)放一层标本,每个标本夹的总厚度以三寸左右厚为宜,用绳子将标本夹压紧后,经日晒使其干燥,干燥愈快愈能保持标本原有的色泽。夏季气温较高标本容易发酵变色,换纸宜勤。一般前三、四天应每天换纸一次,以后每二、三天换纸一次,至完全干燥为止。在第一次换纸时,同时将标本整形,使其达到既美观又便于观察的要求。

压制干标本,除了自然干燥外,必要时可用人工干燥法,在烘箱中或土炕上进行烘干。其温度可提高到35-50℃,进行快速干燥,但换纸要勤,至少两小时换一次。幼嫩或多汁的标本如花、嫩苗等可夹在两层脱脂棉中再压制。

2、液浸标本制作法

有些标本如多汁的果实、块茎、块根及多肉的子囊菌和担子菌的子实体等,不适于干制,而且有些标本还需要保持原色,须用浸渍法保存在标本瓶中。浸渍液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普通防腐性浸渍液:只适于防腐没有保色的作用。

福尔马林 50毫升

酒精(95%) 300毫升

水 2000亳升

保持绿色标本的浸渍液。

(1)醋酸铜浸渍法

以结晶醋酸铜逐渐加到50%的醋酸中,至饱和为止,(大约1000毫升50%醋酸加入15克醋酸铜既可达到饱和程度)然后将饱和溶液稀释3-4倍后使用。

醋酸铜液处理标本分热处理和冷处理两种方法。热处理法是将稀释后的醋酸铜液加热至沸、投入标本。标本的绿色最初会被漂去,经3、4分钟至绿色恢复后,将标本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液中。由于热处理标本易使茎、叶变软,果实破裂,因此,亦可采用冷处理法,即将标本用2-3倍醋酸铜稀释液冷浸,经3小时绿色退掉,再经72小时又可恢复原来的绿色,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液中。

(2)硫酸铜及亚硫酸浸渍法

将标本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冷浸6-24小时,当绿色恢复后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亚硫酸溶液中(以含5-6%SO2的亚硫酸溶液15毫升加水1000毫升)。亚硫酸浸渍液也可用下法配制:取无水亚硫酸钠16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将20毫升浓硫酸慢慢加入上述溶液中即成。

或以3%的硫酸铜溶液加热至80℃,将绿色标本浸入,不久绿色渐变成褐色,等其绿色恢复后立即取出用清水洗净,保存于5%的福尔马林液中,效果也很好。

保持黄色和桔红色标本的浸渍液

用亚硫酸浸渍液保存杏、梨、柿、苹果、柑桔、红辣椒等标本效果较好。但亚硫酸过浓,有漂白作用不能保色;亚硫酸过稀达不到防腐作用,因此,对各种标本的适宜浓度需要通过试验才能确定。在需要用较低浓度时,可加入少量酒精以增加防腐能力。如果溶液中加入少许甘油,可防止标本开裂。

亚硫酸浸渍液的浓度,一般用市售的亚硫酸(含SO2 5-6%的水溶液)配成4-10%的稀释溶液(4-10%溶液含SO2为0.2%-0.5%)即可。

保持红色标本的浸渍液

保存红色相当因难,因大部分的红色是水溶性的花青素形成的,而花青素又能溶于水和酒精中。常用的浸渍液为瓦查红色浸渍液:

硝酸亚钴 15克

氯化饧 10克

福尔马林 2.5毫升

水 2000毫升
将标本洗净后冷浸在上述溶液中(完全浸没)14天,然后取出保存于下列浸渍液中:

福尔马林 10毫升

酒精(95%) 10毫升

亚硫酸(饱和溶液) 30-50毫升

水 1000毫升

保持真菌色素的浸渍液

真菌色素不溶于水者,可采用以下两种浸渍液:

(1)硫酸锌福尔马林溶液

硫酸锌 25克

福尔马林(40%) 10毫升

水 1000毫升

(2)醋酸汞冰醋酸溶液

醋酸汞 10克

冰醋酸 5毫升

水 1000毫升

真菌色素溶于水中者,可采用下述浸渍液:

醋酸汞 1克

中性醋酸铅 10克

冰醋酸 10毫升

酒精(95%) 1000毫升

标本瓶的封口方法

上述保存标本的浸渍液,多由易于挥发和易于氧化的药品配制,因此,很容易挥发或氧化而丧失其作用,所以,只有将标本瓶密封以后才能长久保持药液的效用。封口的方法如下:

(1)暂时封口法

以蜂蜡及松香各一份,分别熔化混合,加入少量凡士林调成胶状物,涂于瓶盖边缘,将盖压紧。亦可用明胶四份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溶化,拌入一份石蜡,融化混合后成胶状物,乘热使用。

(2)永久封口法

以明胶及硝石灰各一份混合,加水调成糊状物,用于封盖,干燥后由于明酸钙的硬化而密封。亦可用明胶28克在水中浸数小时,将水滤去加热熔化,再加入0.324克的重铬酸钾,并加入适量的熟石膏使其成糊状,即可用于封口。

3、标本的保藏

制好的标本,除保存在标本瓶中的浸渍标本外,绝大部分是干制的腊叶标本。保存腊叶标本,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般是把标本装在标本盒中,主要适用于教学示范标本和展览用标本。标本盒为具有玻璃面的纸盒、盒的大小可根据标本决定,一般以20×28×2-3厘米为宜。装标本时,先在盒底撒一层樟脑粉,以防止虫蛀食标本。然后铺一层适当厚度的棉絮(或棉絮下面铺适量的纸屑可节省不少棉絮),在棉絮上摆好标本,并在左下角或右下角(位置应统一)放上标签,最后盖上盒盖,在标本盒的上端和下端侧面中部,各插入一枚大头针,将标本于以固定。并在下端侧面的右面加以标签注明标本的名称。

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标本封在适当大小的普通油光纸夹中,再将其置于牛皮纸袋或牛皮纸中。牛皮纸袋或牛皮纸夹的大小视标本大小而定,一般以40×30厘米为宜。然后在牛皮纸袋或牛皮纸夹面上贴上标签,标签上的项目应包括,寄主、病害名称、病原学名、采集人、鉴定人,采集日期及地点,采集编号等。

标本应放在专用标本柜中、标本柜应能防鼠。其内部结构以层式的为好,各层以活动板相隔,每层放一种标本。柜的扣壁内侧,应留有间距,使上下贯通,以便于熏蒸杀虫时毒气上下流通。柜的最下一层应作成抽屉式,以便于盛装熏蒸杀虫的药剂,标本室的防虫工作很重要,除经常注意外,应定期普遍检查,发现标本有虫应彻底消灭。防治标本虫通常用氯化苦、溴甲烷等药剂熏蒸,效果很好。标本室应设在阴凉干燥的房间,以防止标本受潮霉变。

五、作业与思考题

1.采集标本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采集当地主要园艺植物病害标本。

3.制作干制标本和浸渍标本。

4.记叙主要病害标本的症状特征。

5.制好的植物病害标本如何保存?

实习二、园艺植物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

一、目的要求  通过田间病害发病率、严重率、病情指数、损失率及防治效果的调查,了解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发展情况,提高分析问题和从事调查研究的能力。

二、仪器用品  扩大镜、记录本、铅笔。

三、实习地点  学校实习农场或附近当地果园或菜田。

四、实习内容和方法

(一)、一般调查当一个地区有关病害发生情况的资料很少,可先进行一般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当地病害发生的一般情况。调查的面要广,要有代表性,例如调查附近果农的果树病害发生的一般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果园。调查病害种类,统计发病率。将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果树病害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地点                 果树种类              调查人         日期      

病害   地势   果园   土壤   水肥   品种   苗木   调查时   发病率   备注

种类          名称   性质   条件          来源   生育期

 


(二)、重点调查(专题调查)  经过一般调查发现的主要病害,可作为重点调查的对象,深入了解它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率、环境影响和防治效果等。调查某一具体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效果等,其调查项目、次数、时间和要求则因调查目的而异。

(三)、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解决病害中的怀疑问题,如侵染循环、发病因子和防治方法等。调查的区域不一定要广,但要深入,除田间观察外,更要注意访问和座谈。

植物病害田间调查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的时间和次数  要根据调查目的来确定。对于一般发生的病害和为害情况的调查,以在病害发生的盛期为宜;若一次调查几种植物或一种植物的几种病害,则应选适中的时期。

2、取样要有代表性  应根据病害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定。气流传播而分布均匀的病害舅黄瓜霜霉病,样点数目可以少些,土传病害如黄瓜枯萎病,样点要多,几在地形、土壤耕作不一致的地区,应分别取样。为了使调查样点具有代表性,一般采用如下几种取样方法:

(1)棋盘式(图A、B)  此法的正确性较大,但所用的时间也较多。

(2)对角线法(图C、D、E)  正确性不如棋盘式,但比较省事。

(3)分别取样法(图F)  即在田间每隔若干行取一行(或数行)调查。

         A                       C                      D

         B                     E                         F

取样单位应随植物种类和病害特点而相应变化。一般以面积(用于高杆宓植植物)或长度(用于密植条播作物)。取样数量是在每一调查点上取100~200株或20~30张叶片。叶片病害,根据分布情况,每点可检查20~30张叶片。叶片取样,可随机取样,也可在一定部位联系一定情况来确定取样单位。

3、注意田间记载和统计  进行田间调查,必须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对所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记载和统计,一般性病害调查要随时记载调查日期、地点、作物种类和品种名称、病名、发病程度(发病率和严重率)、病害分布情况、栽培情况等。

作物病害调查记载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调查人          作物          

品种                   种子来源                 病名                         

发病和在田间分布情况                       施肥情况           栽培方式      

当地温度和雨水                                                               

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                             当地群众经验                  

(四)、病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估计作物损失所用的数据,一般有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损失率,也可根据目测估计。

1、发病百分率(发病率)代表发病多少,用于记载发病百分率就是等于损失率的病害,计算公式为

                   发病样本数

发病率(%)=                       ×100

                 调查样本总数

2、病情指数(感染指数)  病情指数是指严重度,是以分级计数的方法来估计病情的,适宜于多种斑点类病害。根据病害轻重程度,人为地分为几个便于计算的级别,而以数值来代表各级严重度,常以“0”级代表无病,以最高值代表最严重的发病程度,然后再以一定的间隔,定出其它级别,级别不需太多,一般3~5级即可。级间差异要明显,容易判断。分级可以叶片、果实、全株或一个田块做单位,采用哪一种方法,要由病害种类决定,例如黄瓜霜霉病的分级标准:

在叶片上随机取9cm2的面积,计算其中的斑点数目(斑点不认大小,明显的联合斑都应分别计算)共分五级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发病级值×各级病株或病叶数)

病情指数=                        

                      样本总数×最高发病级值

黄瓜霜霉病的分级标准

病级           发病程度                        代表数值   调查株数

一级           无病                               0         8

二级         每个单位面积中少于4个病斑           1         15

三级         每个单位面积中少于4个病斑           2         20

四级         每个单位面积中有5~9个病斑           3         40

五级     每个单位面积中有10个以上病斑或叶片枯死  4         30

 


                  0×8+1×15+2×20+3×40+4×30

病情指数=                                              =63.5

                      (8+15+20+40+30)×4

至于各级严重率与损失率的关系,亦不能直接计算,应通过药剂保护和人工诱变等对比试验估计。

(三)普遍率和严重率 普遍率即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通常用病叶占总病叶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但在发病很不普遍时,也可用病株占总株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但应加以说明。

严重率是表示植物叶片或整株的受害轻重按叶片受害面积或植株受害叶片的多少划分等级,一般可分五级。例如:黄瓜霜霉病病叶严重程度分组标准

0级    叶片无病斑

1级    病斑占叶面积1/10以下;

2级   病斑占叶面积1/10-1/5;

3级   病斑占叶面积1/5-1/2;

4级   病斑占叶面积1/2以上或叶片枯死;

大白菜霜霉病病株严重程度分组标准

0级    叶片无病叶

1级    全株仅一片叶有少数病斑;

2级   全株有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

3级   全株有1/4-1/2的叶片有病斑;

4级   全株有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

病情指数是表示总的病情。计算公式如下:

              调查有病叶(杆)数

普遍率(%)=                       ×100

               调查总叶(杆)数

                      ∑(发病级值×各级病株或病叶数)

病情指数(%)=                                         ×100

                       样本总数×最高发病级值

                         喷药区病情指数

相对防治效果(%)=(1-                          ×100

                         药区病情指数

三、作业与思考题

1.植物病害调查应注意那些问题?

2.一种病害调查,当没有现成的调查分级标准时,怎样自行设计调查分级标准?

3.讨论发病率、病情指数和损失率之间的关系?

实习三、园艺植物病害的诊

一、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熟悉植物病害诊断的一般程序,了解病害诊断的复杂性和必要性,从而为病害调查研究及防治试验提供依据。

二、仪器与用品  记录本、手持扩大镜、标本夹、采集箱、剪枝剪、小手铲、小手锯、标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小滴瓶、乳酚油、新刀片、徒手切片夹持物等。

三、实习材料 结合当地情况,选择1-2种普遍发生、介不太熟悉的已知病害作为调查和诊断对象。

四、内容与方法  结合教学实习,依照教材5.2节的要求和程序,对所选择的植物病害作出正确的诊断。

五、实习作业

1.当你遇到一种不熟悉的植物病害时,应该采用哪些程序和手段来诊断这一病害?

2.结合当地情况,就你所调查和诊断的某一种病害提出总结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