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病理学     计划总学时:144      实践学时:72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制订人:邢益范           教研组:植保教研组     制订时间:2011.4

一、课程性质、任务

《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作物病害的概况、症状特点,病原特征、发生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利用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识别病害和病原物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病害的发生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已学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综合的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该门课程掌握了热带作物植物病理,既可完全用于后续课程《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之中,还与二年级开设的实践性课程《课外综合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相辅相承,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热带作物植物保护技术工作,还为学生通过热带作物植保工种鉴定等职业资格鉴定起到支撑作用,真正做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为学生走向社会指导生产和从事热带作物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特色

植物病理学有两门核心课程即"普通植物病理学"(简称"普病")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简称"农病"),"普病"为"农病"提供基本理论,而"农病"是"普病"知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植物病害问题。事实上,植物病理学的两门核心课即"普病"和"农病"是一门课程的两个部分,在欧、美许多国家就是把"普病"和"农病"作为植物病理学一门课程讲授。

    "普病"与"农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在"普病"教学中需要有"农病"的实例,而要讲清"农病"的实例要有"普病"的理论。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普病"和"农病"课讲授的内容进行选择。在"普病"中讲解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原物、侵染过程、病害循环、病害流行与预测以及病害的防治方法等时应选择"农病"重点讲授的病害。在"农病"课中讲授症状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普病"的理论来推测病原物的种类,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征推测影响发病的因素,以及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1、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全面系统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以及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各种类型病原物的性状以及它们与植物病害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病原物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群体的发病规律和病害的防治等基本理论。介绍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遗学工程技术方法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植物病理学领域。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植物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与教学实习在本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是配合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基本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植物病害的症状识别和病原生物的形态特征的观察,主要为验证性的实验项目,使学能从中学习到植物病原生物学研究的新技术及基本实验方法;二是有关病害的侵染、流行和植物病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通过实验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运用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

四、课程内容

本门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在理论教学环节,加强经典病害的介绍,同时介绍其研究背景、研究手段以及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往往植物病理学理论的提出是根据某种特定病害提出的,并不是对所有病害均适用,所以根据不同病原物侵染的特点对与病理学特性进行分析,开拓学生视野,增强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南方特别是海南省当前发生严重的病害进行介绍和分析,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与田间标本采集、鉴定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和了解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无公害生产为目标,病害综合防治为保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第一阶段:普通植物病理学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认识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植物病理学发展历史。病原的种类,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在了解病原物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类型与诊断。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及在防治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⒈   主要内容:普通植物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⒉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第二节 植物病理学简史

1.主要内容:国际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我国植物病理学简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病理学发展史及特点。

第三节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1.主要内容:植物病害对人类的重要性(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病害的为害性。

第四节  植物病理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1.主要内容: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技术及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现代农业技术及其它科学技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与讨论。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植物病害与植物病害系统 (5学时)

(一)  目的与要求

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及植物病因。掌握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类型与诊断。了解植物病害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

1.主要内容: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的原因。植物病害症状的概念、类型及其在病害诊断上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病害及其特点。病因。病状和病征。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根据症状对植物病害作出初步诊断。

第二节 植物病害系统

1.主要内容:植物病害系统的概念。植物病害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病系统。植病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实践环节:实验一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室内外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 (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性。了解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和病害循环及在防治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的基本特性

1.主要内容及基本概念:寄生性。致病性。传染性。

2.知识点:寄生性的类型及其特点。致病性的变异。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第二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

1.主要内容及基本概念:侵染过程。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知识点:侵染过程的时期及其特点。环境因子的影响。

第三节  病害循环

1.主要内容:病害循环的概念。病害循环中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越夏、传播途径等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在病害防治上的重要意义。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的关系。

2.基本概念及知识点:病害循环。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越夏和传播途径。

第四章 植物病原菌物(29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菌物的一般性状、分类及其在人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结合《菌物词典》第八、九版和安斯沃恩(Ainsworth)分类系统阐明各类群真菌的性状、形态特征、分类、检索表的应用与各类群真菌相互相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由它们引致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菌物概述

1.主要内容:菌物的概念、分布和作用。菌物的形态(营养体;细胞结构;菌丝的变态;菌丝的组织;菌物的繁殖)。菌物的生活史。菌物的遗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菌物。营养体。菌核。子座。菌索。菌物的生活史。

第二节 菌物的分类

1.主要内容:菌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菌物的分类系统。菌物的分类方法。

2.知识点:菌物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方法。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1.主要内容:菌物6个门纲目科属分类。

2.知识点:分类依据。重要属形态特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

3.具体内容:

(1)根肿菌门

①概述

②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

A.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B.粉痂菌属(Spongospora),引致马铃薯粉痂病。

③壶菌纲(Cytridiomycetes)

节壶菌属(Physoderma)。内生集壶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引起马铃薯癌肿病。

(2)卵菌门(Oomycota)

①概述

②卵菌纲

卵菌纲的特征,水霉目,腐霉目和霜霉目的主要区别。霜霉目的分科检索表。

水霉目--绵霉属(Achlya)及其代表种稻绵霉(A.oryzae)。腐霉目--腐霉属(Pythium)及其代表种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腐霉目—疫霉属(Phytophthora)及代表种致病疫霉(P. infestans)。霜霉菌科的分属检索表及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duoperonospora)、盘梗霜霉属(Bremia)、单轴霉属(Plasmopara)、指梗霜霉属(Sclerospora)、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的病原形态和致各种霜霉病的病例。白锈菌科的白锈菌属(Albugo) 及代表菌: 十字花科植物白锈病菌。

③卵菌引致的病害特点及防治原则。

(3)接合菌门(Zygoingcota)

①接合菌的基本特征。

②病原接合菌的分类。

接合菌纲(Zygomycets)的特征。

A.毛霉目(Mucovales),根霉属(Rhizopus)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fer)的形态特征及引起的薯类、水果的软腐病。

B.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

(4)子囊菌门(Ascomycota)

①子囊菌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与分化上的特征。子囊形成方式,子囊果的类型。

②病原子囊菌的分类

A.分类的依据

B.半子囊菌纲Hemiascomycetes,没有子囊果。

外囊菌目,外囊菌科,外囊菌属(Tapharina)及代表菌畸形外囊菌(T. deformans)桃缩叶病菌。

C.不整囊菌纲Plectomycetes。子囊果是闭囊壳。

散囊菌目的特征。散囊菌科散囊菌属的无性阶段—曲霉属 (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

D.核菌纲Pyren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壳。

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分类依据及主要属的检索表。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白粉菌属(Erysiphe)、球针壳属(Phyllactinia)、叉丝壳属(Microsphera)、钩丝壳属(Uncinula)的病原形态和致病病例。

小煤炱目的特征。小煤炱科小媒炱属(Meliola)及代表菌小煤炱病菌。

球壳菌目的基本特征,球壳菌目的的分类。

长喙菌属(Ceratocystis) 及甘薯黑斑病菌或甘蔗凤梨病形态甘薯黑斑病和甘蔗凤梨病。

赤霉属(Gibberella) 及代表菌,藤仓赤霉—水稻恶苗病菌(G..fujikuroi)。

黑腐皮壳属(Valsa) 代表菌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形态、苹果腐烂病。

认识虫草属(Cordyceps)及经济意义。

E.腔菌纲Locllloasc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座,子囊双层囊壁。

多腔菌目的特征。痂囊腔菌科痂囊腔菌属(Elsinoe)及代表菌有引起葡萄黑痘病的痂囊腔菌(Elsinoe amplina)。

座囊菌目的特征。共中重要的植物病原物有球座菌属(Guignardia)、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

格孢腔目的特征。黑星菌(Venturia)—梨黑星菌(V. Pyrina)的形态、梨黑星病。

F. 盘菌纲(Discomycetes)子囊果是子囊盘。

柔膜菌目的特征。核盘菌科核盘菌属(Scerotinia)及代表菌油菜菌核病菌(S. sclerotiorum)。

(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①担子菌的基本特征,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担子孢子形成的方式。

②生活史的类型。

③担子菌的分类

A. 冬孢菌纲Teliomycetes

锈菌目

锈菌目的特征、分布、危害及生活史和病原的多型现象,5种孢子的形成、结构、性质。

单孢锈菌属常见病原菌蚕豆锈病菌;柄锈菌属(双孢锈属)(Puccinia)及常见病原菌禾谷类杆锈病菌(P. graminis)。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病原的多型性和转主寄生现象。梨锈病菌(G. asiaticum)的生活史和梨锈病症状、专性转主寄生的生活史。单胞锈菌(Uromyces)及引起的豆类锈病、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及引起的玫瑰锈病、栅锈菌属(Melampsora)及常见病原菌亚麻锈病;层锈菌属(Phakopsora)和枣树锈, 柱锈菌属(Cronartium)及常见病原菌松柱锈病。

黑粉菌目

黑粉菌目的概况及主要特征、重要病原菌属生活史,黑粉菌属科的特征及常见的病原菌黑粉菌属(Ustilago),及病例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玉米黑粉病,轴黑粉菌属(Sphacelotheca),高粱坚、散、丝三种黑穗病菌。腥黑粉菌属(Tilletia),小麦腥黑穗病;条黑粉菌属(Urocystis),及常见病原菌菌(小麦杆黑粉病菌); 叶黑粉菌属(Entyloma)的病原形态及常见致病病例稻叶黑粉病。和实球黑粉菌属(Doassansia)及引起的慈姑叶黑粉病。

B. 层菌纲Hymenomycetes

层菌纲的特征。有隔担子亚纲(Phrasmobasidiomycetidae)和无隔担子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担子果的类型和重要属。

     隔担菌目

    隔担菌科,木耳目:卷担菌属(Helicobasidium),紫卷担菌(H. purpureum ), 引起各种果树根部紫纹羽病,隔担耳目的隔担耳属(Septobasidium)及其常见病原菌茶桑膏药病。

 外担菌目

外担子菌科外担子菌属(Exobasidium)及常见病原菌茶饼病菌—坏损外担菌(Exobasidium vexans)引起的茶饼病。

 胶膜菌目

亡革菌属(Thantephorus)中的瓜亡革菌(T. cucumeris ), 寄主范围广,为立枯丝核菌的有性阶段。

 座担菌目

 非褶菌目

韧革菌属(Stereum),紫韧革菌(S. purpurem), 引起苹果等银叶病。

C. 腹菌纲 Gasteromycetes

腹菌纲的特征,担子果的类型和重要属。

马勃目

④植物病原担子菌所致植物病害的主要特点及防治原则。

(6)半知菌门(Deuleromycota)

①半知菌的由来与前述四个门真菌的关系

②植物病原半知菌的重要性及基本特征,半知菌的繁殖体与变态。无性生殖的孢子类型与子实体类型。

③半知菌的分类

A.一般概况

B.芽孢纲  Blastomycetes 

C.丝孢纲Hyphomycetes

无孢目:无孢目的特征,无孢科丝核菌属(Rhizoctinia)和小核菌属真菌的主要区别。(Sclerotium),立枯丝核菌(R. solani)引起的基腐病。

丝孢目:丝孢目的的特征。

重要病原菌及常见的病原菌:梨形孢(霉)属(Pyricularia)形态、引起的稻瘟病菌。青霉属(Penicilium)及柑桔青霉病菌(P. italicum)引起的青霉病、粉孢属(Oidium) 及引起的白粉病。轮枝孢属(Verticillium)及引起的棉花黄萎病。葡萄孢属(Botrytis)及引起的灰霉病,介绍目前设施栽培条件下灰霉病的危害,发生规律和及其防治。

重要病原及常见病原菌凸脐蠕孢属(Exserohilum)及其引起的玉米大斑病菌、得氏蠕孢属(凹脐蠕孢属)(Drechslera)及其引起的大麦网斑病菌、离蠕孢属(平脐蠕孢属)(Bipolaris)的玉及引起玉米小斑病,水稻胡麻叶斑病。黑星孢属(Fusicladium)及引起的梨黑星病。链格孢属(Alternarina)及引起的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菌、尾孢霉属(Cercospora),及其引起的甜菜褐斑病菌、黑星孢属(Fusicladium)及引起的梨黑星病、拟棒束孢属(Isariopsis)及引起的常见病葡萄褐斑病。

瘤座菌目:瘤座菌科的特征,主要属:镰孢菌属(Fusarium)及引起的多种植物根腐病, 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及引起的稻曲病。

D.腔孢菌纲Coelomycetes

黑盘孢目:黑盘孢目的特征。重要属:痂圆孢属(Sphacelom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盘二孢属(Marssonina)、柱盘孢属(Cylindrospor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及常见病原菌茶轮斑病菌。重点讲炭疽菌(Colletotrichum)引起的菜豆炭疽病、烟草炭疽病等重要病害。

球壳孢目:球壳孢目的特征及重要属:大茎点霉属(Macrophom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茎点霉属(Phom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及常见所致病害棉花褐斑病、茄子褐纹病。壳二孢属(Ascochyta)、色二孢属(Diplodia) 及常见所致病害高粱粗斑病。壳囊孢属(Cytospora),及常见所致病害梨树腐烂病。壳针孢属(Septoria)及常见所致病害芹菜叶枯病。重点是壳二孢(Ascochyta)引起的蚕豆褐斑病和壳针孢(Septoria)引起的芹菜斑枯病。

④病原半知菌所致植物病害的特点。

第三节  菌物所致病害的诊断要点

1.主要内容:真菌性病害的常见病状、病症表现和常见的诊断方法。

2.知识点:菌物所致病害的特点及诊断方法。

(三)实践环节:

实验二 根肿菌、接合菌和卵菌分类检索

实验三 子囊菌分类检索

实验四 担子菌分类检索

实验五 半知菌分类检索(一)

实验六 半知菌分类检索(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五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5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认识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特征。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病害诊断的基本方法。原核生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病原细菌的分类方法,识别其代表病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概述

1.主要内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菌种保存。细菌的培养性状,格兰氏染色反应,生理特性。

2.知识点: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营养,繁殖,变异,菌种保存方法,培养性状等。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侵染性与传播

1.主要内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

2.基本概念及知识点:寄生性。致病性。侵染途径。传播途径。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主要内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属和种。薄壁菌门的主要属和代表种,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布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欧文氏杆菌属(Erwinia)、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劳尔氏菌属(Ralstoi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红球菌属(Rhodococcus)、芽孢菌属(Bacillus)、链丝菌属(Streptomyces)、木质部小菌属(Xylella)和韧皮部杆菌属(Liberobacter)及其病例。厚壁菌门,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及其病例。无壁菌门,植原体属(Phytoplasma),螺原体属(Spiroplasma)及其病例。软壁菌门,植原体属,螺原体属及其所致病害。庇壁菌门。

2.基本概念及知识点:植物病原细菌重要属的特征。

第四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

1.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特点与其他侵染性病害的区别。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2.应用能力:能诊断植物细菌病害。

(三)实践环节:实验七 植物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

(四)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六章  植物病原病毒(5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毒的一般特征和分类。认识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类型。掌握病毒病的诊断、鉴定的基本方法。分析病毒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病毒病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了解植物病毒与植物病毒病学研究近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病毒概述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病毒的一般性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与表达。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种类及其功能。

第二节  植物病毒的侵染与增殖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复制,基因组信息的表达和植物病毒的增殖。

第三节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的概念,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病毒在植物体内的移动。介绍病毒传播的机理。

第四节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主要内容:最新病毒的分类系统,世界第6次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提出的分类系统, 实现了病毒按科、属的分类。介绍植物病毒科和属的分类图。认识植物病毒的命名法则。

第五节  植物病原病毒的主要类群

主要内容: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TMV, CMV, TRSV, PVY, TLCV, SWMV、SBMV、BYDV、RDV等引起的病毒病害、诊断和防治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  植物类病毒和类似病原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亚病毒的概念,类病毒,卫星RNA概念和主要特性。类病毒引起的病害病例,类病毒的诊断、鉴定方法。

第七节  植物病毒病的诊断和鉴定

1.主要内容: 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的特点,常见的植物病毒病及诊断、鉴定方法,生物学方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方法、PCR及分子杂交等分子诊断方法。病毒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在诊断鉴定中的应用。

2.应用能力:能诊断植物病毒病。

(三)实践环节:实验八 植物病毒的传染及所致病害症状观察

(四)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七章  植物病原线虫( 6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危害与症状;掌握线虫分类并识别其代表病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线虫概述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和结构:体壁和体腔,体腔内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等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二节  植物线虫的分类及主要类群

1.主要内容: 植物线虫的分类特点、分科、分属的特征及其重要线虫属:粒线虫属(Anguina)、茎线虫属(Ditylenchus)、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伞滑忍线虫属(Bursaphelenchus)、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剑线虫属(Xiphinema)、和长针剑线虫属(Longidorus) 的特征、危害方式和所致病害。

2.知识点:重要线虫属形态特征。

第三节  植物线虫性病害的诊断

1.主要内容: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线虫的鉴定。

2.应用能力:会诊断植物线虫病害,能鉴定线虫属。

(三)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八章  寄生性植物(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性、类型及其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寄生植物概述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寄生植物的一般性状,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第二节  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点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的重要属及寄生性藻类。

第九章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 (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非侵染性病害造成的原因,症状与诊断及其防治要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化学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介绍营养失调、环境污染以及化学药害等因子。他们造成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和对植物的危害。

第二节  物理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主要内容:介绍温度不适,水分和湿度不适,光照不适等因子。他们造成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和对植物的危害。

第三节  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规律和诊断及两者的关系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非侵染性病害田间发生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了解两者间的关系。

(三)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与讨论结合。

(四)实践环节:实验九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所致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症状及寄生植物形态观察

第十章  植物病诊断的原理与方法(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基础,依据,程序和要求。掌握植物病害诊断和鉴定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害诊断的基础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介绍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条件,依据,程序和要求。 

第二节  植物病害经验验诊断法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症状学诊断。病原物常规检测和鉴定。综合推断和试验推断法。疑难病害诊断。

第三节 植物病原物的检测方法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病原物分离培养技术。电镜技术。生物学方法。生物化学反应法。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四节 植物病害诊断专家系统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介绍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概况。植物病害病原鉴定计算机辅助系统。

(三)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十一章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 (4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原物致病的物质基础;染病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寄主与病原物的识别类型和机制。植物抗病性的生化基础和分子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原物致病的物质基础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毒素。胞外酶。病原物激素。病原物胞外多糖。

第二节 染病植物的主要生理学反应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的变化。酚类物质和相关酶。水分生理。

第三节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识别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植物与病原物识别类型和机制。

第三节   植物抗病性的生化基础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病程相关蛋白。植物保卫素。富羟糖蛋白。木质素。

第四节   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专化抗病性信号传导的主要环节。细胞程序化死亡与植物过敏性细胞死亡。植物抗病防卫基本信号通路。交叉保护与基因沉默机制。NO与活性氧介导的抗病防卫。抗病防卫信号传导的调控与交叉对话。

(三)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和导致流行的因子。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了解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概念,类型,依据和预测方法。掌握植物病害调查和损失估计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害流行概述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植物病害的流行学类型。

第二节   植物病害流行动态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及影响因子。

第三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病原物致病性的遗传基础。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遗传互作。植物病害流行的群体遗传分析。

    第四节 植物病害预测预报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害预测预报概念,类型,依据。植物病害流行预测方法。植物病害调查和损失估计方法。

(三)方法与手段:采用多媒体课堂讲授。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控制原理与方法(6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在树立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经济观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和各种控制技术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

第二节   植物病害控制的经济观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经济受害水平。经济阀值。

第三节   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植物病害控制原理。植物病害管理策略。

第四节 植物病害控制技术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1.植物检疫

(1)基本内容:植物检疫的概念,必要性。植物检疫的体系和法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和检疫对象的确定。植物检疫和检验处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要的检疫性病原微生物的识别特征及主要的检测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法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检疫对象。植物检疫和检验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检测和识别重要检疫性病原微生物。

2.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1)基本内容: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抗性鉴定。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合理利用抗病品种防治病害。

3.农业防治

(1)基本内容:农业防治的概念和病害防治的农业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农业防治。病害防治的农业措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合理应用有效的耕作和管理措施防治病害。

4.生物防治

(1)基本内容:生物防治的概念和生物防治的技术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机理和技术措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合理应用生物因素防治病害。

5.物理防治

(1)基本内容:物理防治的概念和物理防治的技术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物理防治。物理防治的技术措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合理应用物理的方法和措施防治病害。

6.化学防治

(1)基本内容:化学防治的概念,化学农药的种类和剂型,化学农药的施药方法。合作使用农药的原则和措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化学防治。化学农药的类型和施药方法。合作使用农药的原则和措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合理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

第五节 生物技术在植物病害控制中的应用

基本内容和知识点: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重组微生物技术与生物源基因农药工程。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讨论。

第二阶段:农业病理学

第一章  水稻病害

(一)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水稻的主要病害症状特点,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2、选取生产上重要、在病害类型上又具代表性的病害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白叶枯重点讲授。

3、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病害的深入分析和比较,导出防治策略和措施;同时评价这些病害目前应当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稻瘟病 (Rice B1ast)

1、分布与危害

2、症状

2.1苗瘟    2.2叶瘟    2.3节瘟、颈瘟和谷粒瘟

3、病原菌

3.1分类地位    3.2形态特点    3.3分生孢子产生、萌发

3.4病菌产生的毒素    3.5生理分化问题    3.6寄主范围

4、病害循环:越冬  初侵染  再侵染

5、水稻的抗病性问题

5.1生育期与抗病性    5.2抗病机制    5.3抗病性遗传

6、预测预报

6.1影响流行的因素    6.2预测预报问题

7、防治策略与方法

7.1防治策略    7.2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节  水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

1、分布与危害

2、症状

3、病原菌

3.1关于学名和分类问题    3.2形态特征

3.3生物学特征    3.4寄主范围与生理分化

4、病害循环

4.1越冬和初侵染    4.2再侵染    4.3扩展和传播

5、大发生条件:菌核基数、气象因素、水稻品种抗病性

6、防治策略与措施

6.1策略    6.2综合防治措施    6.3关于水稻纹枯病防治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水稻细菌性病害

1、细菌性白叶枯病 (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1.1概述    1.2症状    1.3病原菌    1,4病害的发生发展

1.5防治策略与方法

2、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细菌性褐斑病与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的症状比较

第四节  水稻病毒病 (Rice Virus Diseases)

1、概况:危害、种类、传播介体   

2、水稻病毒病的症状特点

3、水稻病毒病的防治特点

第二章  玉米病害

目的要求:

玉米病害种类很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主要以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为重点介绍玉米病害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应对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穗部和籽粒病害作概括性评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Northern and Southern blight of corn)

1、玉米大斑、小斑和圆斑病症状比较    2、三种病原物形态特征比较

3、关于大小斑病学名的变更            4、病害循环

5、发病条件                          6、综合防治

第二节  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

1、症状与病原菌

1.1症状特点    1.2病原菌形态    1.3病原菌的种以下分类

1.4关于禾谷丝核菌侵染玉米的问题

2、综合防治问题

第三章  柑桔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柑桔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柑桔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裙腐病以及贮藏期病害,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柑桔黄龙病 (Citrus  Huanglongbing)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重点掌握黄龙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寄主的主要症状特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传染媒介、抗热性及抗药性。

3、病害循环:越冬、侵入、传播。

4、发病条件:媒介昆虫、品种抗病性、栽培管理、生态条件。

5、防治方法:植物检疫、无病苗木、栽培管理、媒介昆虫的防治。

第二节  柑桔溃疡病 (Citrus Canker)

——附柑桔疮痂病 (Citrus Scab)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以叶部症状为例,了解其典型症状特点,并与柑桔疮痂病的叶部症状相较,以区别两种相似症状的病害。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理分化。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寄主生育期、寄主抗病性。

5、防治方法: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生物防治。

第三节  柑桔炭疽病 (Citrus  anthracnose)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了解叶片、枝梢、花果实以及苗木症状,了解普通型炭疽病(包括急性型、慢性型)、落叶型炭疽病、次生型炭疽病。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及生理特征、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入、传播。

4、发病条件:气象条件、植株长势和栽培管理、柑桔品种和生育期。

5、防治方法:栽培管理、化学防治。

第四节  柑桔树脂病 (Citrus  Melanose)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重点了解该病在树干上的危害状及其特点,了解该病因发生部位不同具多种名称及症状特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3、病害循环:越冬、侵入、传播。

4、发病条件:气象因素、栽培管理。

5、防治方法:栽培管理、化学防治。

第五节  柑桔贮藏期病害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citrus fruits)

概述:病害种类、为害基本情况。

1、症状:重点掌握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症状特点及比较其异同。

2、病原:分类地位、两种病原的形态比较、生物学特性。

3、病害循环,越冬、侵入、传播。

4、发病条件:伤口、温湿度。

5、防治方法:

5.1防止果实受伤    5.2采前喷药    5.3药剂浸果

5.4贮、用具消毒    5.5贮藏温、湿、气的控制

第四章  香蕉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香蕉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香蕉束顶病、花叶心腐病、巴拿马枯萎病、炭疽病、叶斑病、黑星病,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香蕉束顶病(Banana bunchy top)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香蕉束顶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以及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入、传播。

4、发病条件:病毒与昆虫介体的相互关系、气候因素与交脉蚜的发生和发病关系、品种抗性和生育期、蕉园生态及水肥管理。

5、防治方法:选种无病吸芽,采用无病试管苗、及时清除病株,减少侵染来源、大面积适时统一开展治蚜防病、健身栽培,增强植株抗性。

第二节  香蕉花叶心腐病 (Banana heart rot mosaic)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幼苗,抓住花叶和心腐这两个最主要的症状来鉴别本病害。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气候、品种与树龄、田间生态条件。

5、防治方法:严格实行检疫,保护新植区、种植无病吸芽,培育种植无病试管苗、及时清除病残株,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治虫防病,防治病害传播扩散、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性。

第三节  香蕉巴拿马枯萎病 (Banana fusarium wil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本病是个维管束病害,根茎和假茎内部病变明显,叶柄与假茎连接处也是识别病害的一大特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分化、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品种抗病性、环境因素。

5、防治方法:严格实行检疫、种植抗病蕉类、加强栽培管理、治虫防病。

第四节  香蕉炭疽病 (Banana anthracnose)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本病是采前病害,也是采后病害,青果、熟果、果轴、果柄、苞叶。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温度、湿度、品种、气候。

5、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采后果实处理。

第五节  香蕉叶斑病 (Banana leaf spo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实际上是发生在蕉叶上的各种叶斑类病害的统称,从蕉株基部老叶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有灰纹病、褐缘灰斑病、煤纹病、叶缘枯斑病、大灰斑病、长形斑病等。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越冬菌源、品种、气候。

5、防治方法:杜绝菌源、加强肥水管理、药剂防治。

第六节  香蕉黑星病 (Banana Macrophoma spo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及青果。叶片、叶柄上症状,果实上主要为害青果,果实成熟时一般不造成烂果,但可致表皮变黑、不均匀地软熟,病部组织略下陷,商品价格降低。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病残叶片、温度、湿度、品种。

5、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做好清园工作、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喷药防治。

第五章  番木瓜、菠萝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番木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番木瓜炭疽病、菠萝黑腐病、菠萝病毒性凋萎病、菠萝苗疫霉心腐病、菠萝果实黑心病,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Papaya ring spo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以及鉴别寄主。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毒介体昆虫。

4、防治方法:培育抗耐病品种、利用PRSV弱毒株进行交互保护、防虫网内种植番木瓜、适当调整播植期。

第二节  番木瓜炭疽病 (Papaya anthracnose)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为害果实、幼果、叶片和叶柄。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三节  菠萝黑腐病 (Pineapple black ro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不同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各异,主要有果腐、基腐、叶斑。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以及寄主范围。

3、发病条件:病残体或土壤越冬、低温、高温、高湿。

4、防治方法:清除菌源、选用壮苗、农事操作进减少及保护伤口、安全贮运。

第四节  菠萝病毒性凋萎病 (Pineapple viral wil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主要发生在成株期。不同品种发病症状有一定差异。注意叶片、维管束、根系。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传播煤介。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发病与凤梨粉蚧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与土壤条件相关。

5、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虫种苗、及时喷药治虫及预防二次寄生菌感染、加强栽培管理。

第五节  菠萝苗疫霉心腐病 (Pineapple Phytophthora heart ro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本病主要为害苗期,尤其刚移栽的幼苗易遭侵染。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规律:越冬、入侵、发病。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六节  菠萝果实黑心腐 (Pineapple black hear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注意黑心病、黑腐病、酸腐病和酵母病的区别。

2、病原学。。

3、发病条件:品种、果实采收时的成熟度、温度、栽培条件。

4、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栽培防病、适时采收,及时加工、安全运输。

第六章  荔枝、龙眼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荔枝、龙眼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龙眼鬼帚病,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荔枝霜疫霉病 (Litchi downy blight)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荔枝霜疫霉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重点注意在果实、果柄、结果小枝及花穗上的为害。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以及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湿度、品种与果实品质。

5、防治方法:清洁果园、加强栽培管理,短截花穗,果穗套装、药剂防治。

第二节  荔枝炭疽病 (Litchi anthracnose)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尤其是幼苗、未结果和初结果的幼龄树。在叶片上有急性型和慢性型,在嫩梢、幼果上均可发病。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理。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品种及树龄、气候、伤口。

5、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清除菌源、药剂防治。

第三节  龙眼鬼帚病(Longan witches’ broom)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周年发生,以春梢盛发期出现的病枝、病叶和病花穗最多。注意掌握叶片、枝梢以及花穗的症状。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寄主范围。

3、病害循环:越冬、侵染、传播。

4、发病条件:品种及树龄、栽培管理、传毒昆虫。

5、防治方法:严格检疫、培育无病良种壮苗、治虫防病、加强栽培管理。

第七章  蔬菜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蔬菜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蔬菜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根肿病、茄科青枯病、姜瘟病;蕃茄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等病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蔬菜真菌病害

概述:常见蔬菜真菌病害类型及危害情况。

1、症状:掌握蔬菜常真菌病害类型的症状特点,从而了解由不同类型真菌病害的症状特征。

2、病原:形态特征。

3、病害循环:掌握真菌病害的病害循环特点。

4、发病条件:掌握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特点。

5、防治方法:掌握真菌病害的常规防治方法。

第二节   蔬菜细菌病害

概述:常见蔬菜细菌病害及危害情况。

1、症状:掌握蔬菜细菌病害类型的症状特点,从而了解细菌病害的症状特征。

2、病原:形态特征。

3、病害循环:掌握细菌病害的病害循环特点。

4、发病条件:掌握细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特点。

5、防治方法:掌握细菌病害的常规防治方法。

第三节   蔬菜病毒病害

概述:常见蔬菜病毒病害类型及危害情况。

1、症状:掌握蔬菜病毒病害类型的症状特点,从而了解由病毒引起蔬菜病毒病害的症状特征。

2、病原:形态特征。

3、病害循环:掌握病毒病害的病害循环特点。

4、发病条件:掌握病毒病害的发生、流行特点。

5、防治方法:掌握病毒病害的常规防治方法。

第四节   蔬菜线虫病害

概述:常见蔬菜线虫病害及危害情况。

1、症状:掌握蔬菜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从而了解由线虫引起蔬菜病害的症状特征。

2、病原:形态特征。

3、病害循环:掌握蔬菜病害的病害循环特点。

4、发病条件:掌握线虫病害的发生、流行特点。

5、防治方法:掌握线虫病害的常规防治方法。

第八章  茄科病害

目的要求:

茄科则以茄子褐纹病、茄科青枯病、茄科枯萎病、番茄叶霉病、辣椒炭疽病最重要。围绕这几个病害讲深讲透。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茄子褐纹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  茄科青枯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三节  茄科枯萎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四节  番茄叶霉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八节  辣椒炭疽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九章  葫芦科蔬菜及西瓜病害

目的要求:

重点讲解瓜类(西瓜)霜霉病、西瓜(瓜类)枯萎病、瓜类(西瓜)蔓枯病、瓜类(西瓜)病毒病、瓜类(西瓜)疫病、西瓜、甜瓜(瓜类)炭疽病、瓜类白粉病、瓜类猝倒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瓜类霜霉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二节  瓜类枯萎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三节  瓜类蔓枯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四节  瓜类病毒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五节  瓜类疫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六节  瓜类炭疽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七节  瓜类白粉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八节  瓜类猝倒病

1、症状特点    2、病原菌    3、病害循环    4、防治策略与方法

第十章  豆科蔬菜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豆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豆类枯萎病、豆类锈病、豆类白粉病、豇豆煤霉病、菜豆细菌性疫病,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豆类枯萎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二节  豆类锈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三节  豆类白粉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四节  豇豆煤霉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五节  菜豆细菌性疫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十一章  油料作物病害

目的要求:

掌握油料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重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花生褐斑病、花生锈病、花生青枯病、花生根结线虫病,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病原所致病害的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花生褐斑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二节  花生锈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三节  花生青枯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第四节  花生根结线虫病

概述:分布及为害情况

1、症状:掌握此病的典型症状及鉴别要点。

2、病原:分类地位、形态特征。

3、发病条件:侵染来源、传播扩展。

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药剂防治。

㈢实践环节

一、一般性实验

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

目的要求:

1、认识掌握水稻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  2、掌握主要病害病原物形态特征;

3、比较几种易混淆病害的特点;4、通过水稻种子带菌检查,了解种子检验的常规法;

5、结合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简易诊断,学习和巩固病害简易玻片标本制作和简易诊断方法。

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及玉米病害

目的要求:

1、掌握稻曲病、稻粒黑粉病、水稻瘤矮病以及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纹枯病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形态;

2、认识玉米穗部病害和玉米其它病害,

实验三  柑桔病害(一)

目的要求:

1、认识柑桔黄龙病、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2、掌握柑桔这些病害的症状特征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3、了解不同类型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4、比较相似病害(如溃疡病、疮痂病)的症状特点。

实验四  柑桔病害(二)

目的要求:

1、认识柑桔树脂病、柑桔青绿霉病、柑桔黑星病、柑桔日灼病的症状特点;

2、掌握柑桔这些病害的症状特征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3、了解不同类型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4、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

实验五  香蕉番木瓜病害

目的要求:

1、认识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枯萎病以及香蕉叶斑病、香蕉炭疽病、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番木瓜炭疽病的症状特点;

2、掌握这些病害的症状特征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3、了解不同类型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4、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

实验六  荔枝、龙眼及杂果类病害

1、认识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炭疽病、荔枝龙眼鬼帚病、荔枝龙眼毛毡病以及桃缩叶病的症状特点;

2、掌握这些病害的症状特征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3、了解不同类型病原物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

4、比较相似病害的症状特点。

实验七  蔬菜病害

目的要求:

1、认识蔬菜常见真菌病害的症状特点和主要病害病原形态特征。

2、认识蔬菜常见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3、认识蔬菜常见病毒病害的症状特点。

4、认识蔬菜常见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

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实习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综合性实验和课程实习(1周)。

其主要内容为:

1、病害调查(种类、发病率、严重度)

2、生产上防治现状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制订。

3、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

4、病原物鉴定、分离和培养(包括培养基的制作)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图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生产上新鲜的病害标本,加辅以多媒体光盘,组织学生们采取分组讨论、分组竞争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验教学。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六、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岗位技能的掌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过程考核、综合评价”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评价指标的系统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操作、答辩等考核方法;确定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 张荣意。热带园艺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

1.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王金生。植物病原细菌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谢联辉。林奇英。植物病毒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冯志新。植物线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