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编号:A0528  

课程代码:4021001

实验课性质:独立开设

实验课类别:专业课

实验指导书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书

面向专业:植物保护

实验总学时:4

实验学分:2

一、课程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了解和掌握农作物主要病害的发生、分布危害、病原、发病规律和病害控制方法。结合云南省农业生产实际,反映我省生产上突出的病害,具有云南的地方特色。

我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面向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本门课程一共64个学时,4个学分。其教学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实验课两部分,理论部分共分7章,主要讲授水稻、小麦、烟草、薯类、玉米、花卉、蔬菜、果树、甘蔗等作物上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特征,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等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学会识别病害症状和诊断病害,学会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物,能够制作病害实物标本;了解重要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能够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同时介绍重要病害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普通植物病理学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使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习的内容能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充分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学会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田间水稻主要病害的症状观察,病害发生分布特征、病害发生率、严重度,以及品种抗病性情况,要求掌握水稻病害,识别要点,病情记栽标准,品种抗感性评价方法。为了解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学会病害调查的一般方法,熟悉调查资料的整理、计算方法和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比较、分析能力。

三、基本原理简介

水稻病害是危害农业生产较为严重的一类病害,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和纹枯病仍是水稻上的三大病害,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正确识别水稻病害的症状,了解品种的抗性情况,是防治病害的重要基础。病害严重度和发病率的分析需要掌握每种病害的分级标准和病情调查方法,品种对某一病害的抗感性,需要正确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标准。通过对田间、温室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后症状的比较,有利于比较各种病害的症状特点,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可提高学生的综合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病害调查研究的方法,因病害的种类和调查目的的不同而异,可分为一般调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调查应遵循以下原则:明确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及要求;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方法;所获调查资料数据真实,且反映客观规律;了解调查项目的背景资料。本实验将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选择2~3种作物的1~2种病害进行一般调查(实验将分组进行)。

基本原理

1.病害调查方式

采用一般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同时进行,先进行一般调查,再进行重点调查,深入了解病害的分布、发病率、损失、环境影响和防治效果等。调查研究是深入研究某一个问题,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重点调查和调查研究很难区分开。

2.发病程度的调查

发病程度包括发病率和严重度,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记录。

直接计数法:是指计算发病田块、植株或器官的数目,从调查的总数,求得发病的百分率。

分级记数法:根据病害发生的轻重,对植物影响不同,可将病害分级,调查时记录每级发病田块数、平均发病率。依据病害性质进行分级。水稻三大病害的分级标准见附表1-1。

感染指数:分级记载,依据病情指数=∑(病级病叶数×代表数值)÷(调查总叶数×发病最重级的代表数值)× 100 计算感染指数,发病最重的感染指数是100,完全无病是0,数值的高低能表示发病的轻重。

3.取样方法

病害调查的取样方法、取样数目、取样时间、样品类别等影响着结果的准确性。(1) 取样数目和时期:样本的数目要看病害的性质和环境条件,取样不一定要太多,但一定要有代表性。调查取样的适当时期,一般是在田间发病最盛期。(2)样本类别:样本可以整株、穗秆、叶片、果实等作为计算单位,样本单位的选区,应该做到简单而能正确地反映发病情况。(3) 取样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a.随机取样法:此法适宜于分布均匀病害的调查,力图做到随机取样,调查数目占总体的5%左右。b.对角线法: 适于条件基本相同的近方形地块的病害调查。样点定在对角线上取5~9点调查,调查数目不低于总数的5%。c.“Z”形取样法: 此法适于狭长地形或复杂梯田式地块病害的调查,按“Z”字形或螺旋式进行调查。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实验方式:(1)通过调查温室人工接种试验和田间自然病田,进行田间病害识别、病情记录、室内数据分析和总结。(2)实验将份组进行,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对水稻的一种病害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综合,得出该地区水稻病害的发病总体情况,具体内容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而定。

实验地点:植物保护学院温室,以及校外教学试验基地。

调查内容:调查水稻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等。选择病害较多、发病盛期的某一地块。根据实验原理对该地块采用适合的方法取样(取样部位可以是整株、叶片、穗秆等),进行一般性调查,记录该地区水稻病害种类、病害分布情况和发病程度等,及水稻生育期等。

调查指标:

(一)水稻生育期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月/日,下同)。

2.移植期:实际移植日期,并注明秧苗期(天),行株距,每科苗数,亩基本苗(回青后调查)。

3.始穗期、齐穗期:分别指有10%和80%的稻穗顶露出剑叶叶鞘时的日期。

4.成熟期:常规稻90%以上,杂交稻8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

5.全生育期:指播种到成熟的天数。

(二)抗病性和抗倒伏性

1.田间抗病性:分别在苗期,本田苗峰期,乳熟期调查白叶枯病、纹枯病、叶瘟、穗颈瘟等病害。病情分级标准见表1-1,抗性评价标准见附表1-2。

2.抗倒伏性:记载倒伏原因,倒伏时间(注明发育阶段),倒伏面积(目测倒伏面积占试验区面积百分率)。倒伏程度分三级: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倾斜度不超过15度者)为直;茎秆倾斜度大于15度但小于45度为斜;茎秆倾斜度大于45度为倒。

实验作业:

1.完成水稻病害调查表

表1 水稻病害田间调查表

注:水稻类型是指粳稻、籼稻、糯稻和杂交稻;稻作类型指早稻、中稻、晚稻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 ∑(病级病叶数×代表数值)÷(调查总叶数×发病最重级的代表数值)× 100

2.根据调查小组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上交给实验指导老师,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

3.实验的设备、材料配置:放大镜,尺子,病害调查记载表,计算器、调查病害的分级标准。

五、实验项目与学时

六、实验教材、参考书

[1]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方中达等.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3]李宏连等.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1

大纲编写:杨艳丽  姬广海  赵明富

大纲审定:

附表1-1    水稻主要病害田间病情分级标准

附表1-2         水稻主要病害田间抗性评价标准

 

第二篇:《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目 录

1 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 2 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 3 实验三 水稻病害(三) 4 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 5 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 6 实验六 旱粮作物病害 7 实验七 棉花病害(一) 8 实验八 棉花病害(二) 9 实验九 油料作物病害(一) 10 实验十 油料作物病害(二) 11 实验十一 经济作物病害 12 实验十二 果树病害(一) 13 实验十三 果树病害(二) 14 实验十四 果树病害(三) 15 实验十五 果树病害(四) 16 实验十六 蔬菜病害(一) 17 实验十七 蔬菜病害(二) 18 实验十八 蔬菜病害(三) 19 实验十九 蔬菜病害(四)

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熟悉水稻叶部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的形态特点,重点掌握叶瘟与胡麻斑病,褐色叶枯病以及叶黑粉病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一) 稻瘟病(Rice blast)

1、症状

(1)观察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症状的特点,注意区别急性叶瘟、慢性叶瘟和马鞍形的节稻瘟。

(2)叶瘟有4种症状类型,即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在一定的条件下,这4种类型的症状可以相互转变,应掌握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

(3)用典型的慢性型叶瘟新鲜标本做徒手切片镜检,注意其层次发展、色泽、病理过程和坏死线的有无。

2、病原物

稻瘟病病菌为Pyricuiaria grisea Sacc,用挑针挑取少量霉体或培养菌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观察时注意分生孢子基部的足胞和曲膝状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单生,不分枝,有2—3个隔膜,顶端曲膝状,分生孢子梨形,通常具2个隔膜,基部有足胞,单个孢子无色,密集时呈灰绿色。

(二) 稻胡麻斑病( Rice brown spot)

1、症状

(1) 观察叶片、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症状,注意叶片、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病斑与稻瘟病的区别。

(2) 比较普通型病斑与大型病斑的形状、大小和色泽。

2、病原物

稻胡麻斑病菌为Bipolaris oryzae(Nisik. Miyake)Shoem。用挑针挑取谷粒上的黑色绒毛状霉体或培养菌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注意蠕虫状的分生孢子在不同条件下隔膜形状变化。

(三) 稻条叶枯病(Cercospora leaf spot of rice ; Narrow brown leaf spot of rice)

1、症状

受害叶片上的病斑为短条状的窄条斑,大小约为1—5cm×0.1—0.2cm,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霉层不明显。

2、病原物

稻条叶枯病菌为Cercospora oryzae Miyake.

挑取培养菌株观察病菌的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黄褐色,成束或单独从病斑正反面的表皮或气孔抽出,有2—5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棍棒状,有2—6个隔膜。

(三) 稻云形病

1、症状

初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斑点,后向下向内扩展,呈灰褐色或褐色的波浪纹,有时产生椭圆形淡褐色大斑,并有暗褐色环状晕圈排成云纹状。

2、病原物

病原物有性世态为Monogra albescens (Thumen) park siv&Booth.无性世态为Gerlachia oryzae (Hash.&Yok.)Gams。

自制片或玻片标本。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分生孢子无色大多短新月形,少数纺锤形或梭形,两端弯曲,多数双胞或单胞,少数三胞或四胞,病菌的有性时期常见。

(四) 稻褐色叶枯病(Rice brown leaf blight)

1、症状

注意椭圆形病斑与窄条形病斑的区别。

2、病原物

稻褐色叶枯病菌为Fusarium nivale(Fr.) Ces.var.oryzae Saccardo.

稻褐色叶枯病菌无性时期与云形病菌很相似,仅分生孢子稍宽,病菌的有性时期在自然界尚未发现。

(五) 稻叶黑粉病(Rice leaf smut)

1、症状

病叶的两面叶脉间产生黑色小点或短条斑,稍微肿起,此为生在叶肉组织内病菌的冬孢子堆。

2、病原物

稻叶黑粉病菌为Entyloma oryzae (H.et p.)Sydow.

取病叶切片镜检观察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近圆形或多角形,有二层壁、暗褐色。

三、思考题

1、稻瘟病、稻胡麻斑病和稻褐色叶枯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2、稻瘟病与稻胡麻斑病在穗颈上的症状有何区别?

四、作业

1、绘稻瘟病(慢性型病斑)、胡麻斑病(大型病斑)、褐色叶枯病(初期病斑)何条叶枯病病斑分析图。

2、指出稻瘟病的下列3种情况病斑类型在什么条件下从一个症状转化成另一个症状类型。

(1)急性型→慢性型

(2)白点型→急性型

(3)慢性型→急性型

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熟悉水稻4种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和细菌溢的检查方法;掌握水稻纹枯病、菌核秆腐病、稻恶苗病、稻叶鞘腐败病与水稻叶鞘网病斑的症状及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1、症状

观察普通型(叶枯型)、急性型、凋萎型(枯心型)等症状。注意:A、病健交界是否明显:B、在病斑前端有无灰绿色或灰黄色的断续短条斑。

2、病原物

稻白叶枯病菌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 (Ishinama)Dye.。

切取病叶病健交界处组织一小块(约0.3—0.5cm)放在有水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立即在低倍镜下镜检,观察切口处,细菌呈云雾状从切口喷出,此为“细菌溢”。

(二)细菌性条斑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1、症状

病斑褐色,细窄短条状,对光半透明状,叶面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菌浓多而少。

2、病原物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为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 zicola(Fang et al)Dye.

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病。

(三)稻细菌性褐条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ipe)

1、症状

叶片上病斑多从叶枕处开始发生,然后沿叶脉向上、向下发展成为深褐色长条斑。

2、病原物

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为Pseudomonas panici (Ellioitt)stapp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

病。

(四)水稻细菌性基腐病(Rice bacterial foot rot)

1、症状

危害水稻茎基及根部;茎基呈褐色至灰黑色,渐腐烂有恶臭,茎节上有倒生根,重病株心叶青卷,后枯黄,似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枯孕穗”或“白穗”。挤压病株基部有乳白色菌溢。

2、病原物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为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s (sabet) victoria, Arboleda et Munoz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病。

(五) 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

1、症状

观察叶鞘、叶片、茎秆上的症状,注意病部菌丝、菌核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病原物

水稻纹枯病菌的无性态为立枯丝菌Rhizocitonia solani K<hn,有性态为Thanatephoru cucumeris(Frank) Donk。

从病部或培养菌株上挑取少许菌丝体制片。观察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菌丝体除为无色,后变淡褐色,主枝或分枝近似于直角,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扁圆形或不规则形,内外颜色一致,褐色,表面粗糙。担子无色倒棍棒状,顶端有4个小梗,各产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

(六) 稻菌核秆腐病(Rice sclerotium stem rot)

1、症状

稻菌核秆腐病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球状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病部位和症状很相似,主要危害稻株基部,致使茎秆腐烂。其中以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最常见。

小球菌菌核病与小黑菌核病的症状相似,合称为稻小粒菌核病,侵染稻株下部叶鞘合茎秆,造成茎秆腐烂倒伏,后期茎基部和叶鞘内可见许多细小的黑色菌核。

2、病原物

稻小黑菌核病菌为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ara var.irregulare

Crakkey et Tullis.稻小球菌核病菌为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ara。

挑取病部的菌核于低倍镜下观察,注意两种菌核病的形状、大小和光泽区别。

(七)稻恶苗病

1、症状

病株徒长,茎秆淡黄绿色,茎基部节上倒生许多不定根,枯死茎秆表面可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层。

2、病原物

倒恶苗病菌无形态为Fusarium monilifome sheld . 有性态为Gibberlla fujikuroi(Saw) Wo.

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基部有足胞,有3-5个隔膜。

(八) 叶鞘腐败病(Rice sheath rot)

1、症状

观察叶鞘上产生的虎斑状大型斑纹,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浅褐色,严重时病斑遍及整个叶鞘,形成包穗或半包穗。

2、病原物

稻叶鞘腐败病菌为Acrocylindrium oryzae Sawada.

分生孢子梗主轴圆柱形或椭圆形,分枝1-2次,每次分枝3-4根,顶枝细长呈轮生状,分生孢子单生于顶端枝端部,单胞,无色,圆柱形或椭圆形,很细小。

(九)稻叶鞘网斑病(Rice sheath net-blotch)

1、症状

观察稻株基部近水面叶鞘上产生的黄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边缘不明显,在近中心部有褐色或深褐色网纹。剥开叶鞘,可见病组织内生有白色菌丝块、后变淡褐色圆形小颗粒即病菌菌核。

2、病原物

稻叶鞘网斑病菌为Cylindrocladium scoparium Morgan。

三、思考题

稻纹枯病菌无性时期的形态有何特征?

四、作业

1、绘稻纹枯病菌菌丝图,稻恶苗病菌大小分生孢子图。

2、稻纹枯病、叶鞘腐败病何稻小粒菌核病在症状上有何区别?

3、在田间如何诊断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和细菌性基腐病?

4、稻普通型白叶枯病与生理性枯黄有何区别?

实验三 水稻病害(三)

一、目的要求:

识别稻普通矮缩病,稻黄矮病和稻赤枯病的病状,熟悉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稻谷枯病、稻棉腐病的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稻普通矮缩病(Rice dwarf)

1、症状

病株矮缩,叶色浓绿,叶片僵硬,分蘖增多,叶片和叶鞘的叶脉间有排列成虚线状的黄白色条点。

2、病原物

水稻普通矮缩病毒为Rice dwarf virus(RDV)

(二)稻黄矮病(Rice yellow stunt)

1、症状

发病初期,病株顶叶或其下1、2叶叶尖褪色,出现碎绿斑,后自叶尖渐向叶基变橙黄色,叶脉保持绿色,叶肉变黄,病叶平摆,株形松散,分蘖减少,最后病叶枯卷,此病有“隐症现象”和“恢复现象”。

2、病原物

稻黄矮病毒为Riee yollow stunt virus (RYSV).

(三)稻赤枯病(Rice akagare disease)

1、病状

此病多发生在排水不良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料的田块中,移栽后2-3周出现病状。植株下部叶尖产生 铁锈状斑点,或不产生斑点而全叶呈红褐色,并逐渐向心叶扩展,最后病株生长停滞,严重时全株枯死。观察标本的病状,注意病叶斑点的颜色。

(四)稻生理性条斑病(Rice white stripe)

1、病状

此病自秧苗到大田的植株均可感病。主要病状是在叶片上形成1至数条黄白色的长条斑。病害由遗传因素引起,防治此病的最好办法是换种。

(五)稻曲病(Rice false smut)

1、症状

病粒内形成菌丝块,菌丝块逐渐增大,从内外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块状孢子座,后包裹颖壳,同时色泽转为墨绿色,表面龟裂,布满墨绿色粉状的厚垣孢子。孢子座中的黄色部分常形成菌核。落入土中的菌核,越冬后,其上可长出1至数枚锣锤状子座。

2、病原物

稻曲病菌有性态为Claviceps orzae –sativae Has.无形态为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

用挑针挑取病粒表面的黑绿色粉末,制片镜检,厚垣孢子墨绿色,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状突起。

(六)稻粒黑粉病(Rice kernel smut)

1、症状

病粒外表污绿色或污黄色,内部隐约为黑色,成熟时内处颖壳缝开裂露出黑粉或在裂缝处伸出白色或黑色的舌状物。

2、病原物

稻粒黑粉病菌为Tilletia barclayana(Bret.)Sacc.&Syd.

挑取颖壳内的黑粉制片镜检,冬孢子球形,暗褐色,表面密生无色或淡色齿状突起,外围常有一透明的尾状残余物。

(七)稻谷枯病(颖枯病)(Glume blight of rice)

1、症状

发病初期,在谷粒尖端侧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至谷粒的大半部或全部,病斑边缘不清晰,后期病斑中央变成灰白色,上生许多黑色小点。

2、病原物

稻谷枯病菌为Phoma glumarum Ell.et Tracy.

切取病斑中的黑色小点制片镜检,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

(八)稻棉腐病(Seed and seeling rot of rice plant)

1、症状

观察谷牙和胚根部破口处长出的放射状或棉絮状菌丝体。

2、病原物

稻棉腐病菌主要为Achlya spp.

用镊子镊取少许棉絮状病原物镜检,观察病菌的游动孢子囊和多卵球的藏卵器。

在观察时,也可以看到水霉菌,注意棉霉菌与水霉菌在形态上的区别。

三、思考题

稻粒黑粉病的“舌状物”与病菌的“尾状物”是怎样形成的?

四、作业:

1、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赤枯病的病状有何区别?

2、绘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和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图。

3、绘稻棉腐病菌游动孢子囊或藏卵器图。

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三种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粒线虫病等病害症状及病原物特征,掌握小麦条锈病菌、叶锈病菌夏孢子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锈病:

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 rust)

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

小麦秆锈病(wheat stem rust)

1、症状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具体的症状比较,见附表1

2、病原物

小麦条锈病菌为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条形柄锈菌)

小麦叶锈病菌为P.recondita Rob.ex Desm.f.sp.tritici Erikss et Henn(隐匿柄锈菌)。

小麦秆锈病菌为P.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s et Henn.(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1)制片镜检三种锈菌的冬孢子,比较其顶壁厚薄,形状、颜色、柄的长短,其特征见附表2。

(2)镜检3种锈菌的夏孢子。

①秆锈菌的夏孢子长椭圆形,褐色,表面有微刺。

②条锈菌和叶锈菌的夏孢子均为近圆形,芽孔都是散生,难于判别,可用盐酸等法处理鉴定,见附表3

(二)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blight )

1、症状

初在小穗颖壳上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到整个小穗,病穗呈枯黄色,在病部初期产生粉红色霉层,后期出现黑色小点,病粒皱缩干瘪。

2、病原物

小麦赤霉病菌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 (Schw.)Petch (玉蜀黍赤霉):无性态为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

(1)取病穗上的粉红色胶粘状物镜检,注意大型时分生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数目。

(2)切取病穗或稻桩上的黑色小点制片镜检。注意子囊壳的形状和色泽、子囊内子囊孢子的排列、子囊孢子的形状、色泽和分隔数。

(三)小麦白粉病菌(wheat powdery mildew)

1、症状

叶片表面初生白色霉点,后扩大呈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白色霉斑。霉斑表面的白粉即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最后白粉霉层渐变淡褐色,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

2、病原物

小麦白粉病菌有性态为Blumeria graminis(Dc.)Speer(禾本科布氏白粉菌);无性态为Oidium monilioides Ness(串珠粉状孢)。

病菌的菌丝体生于叶表正面,吸器椭圆形,两端呈灰褐色;子囊长圆形,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分生孢子梗直立,从菌丝体垂直长出,其顶端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挑取黑色小点镜检,注意闭囊壳、附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形态特征。刮去白粉,再撕下寄主表皮镜检,观察吸器的形态。

(四)小麦叶斑病菌(Leaf blight of wheat)

1、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也可受害,病斑椭圆形或梭形,边缘黄褐色,中央黄白色。在叶鞘上形成大型黄色病斑,使叶片或叶鞘枯死,天气潮湿时病班上可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在病斑上形成黑色小粒点(子囊壳)。

2、病原物

小麦叶斑病菌为Fusarium nivale(Fr.)Ces

分生孢子镰刀形,一端钝,一端稍尖,无色,刚形成的孢子无隔膜,成熟后可产生1-3个隔膜,不产生厚垣孢子及小型分生孢子。子囊壳球形,黄褐色,有孔口,子囊筒形,稍弯曲,双壁,内含8个子囊孢子,排成两行;子囊孢子无色,梭形,多数有一个隔膜。

(五)小麦粒线虫病(wheat nematode disease)

1、症状

病株叶片皱缩,扭曲成畸形,节间短,节部青肿,茎秆弯曲,植株矮小,病穗的子房变成虫瘿,病穗比健穗短。

虫瘿比健粒短而圆,小而硬,顶部有小钧,挤开颖壳外露,深绿色,后变栗褐色。

2、病原物

小麦粒线虫病病原线虫为Anguina tritici (steinb)Fillip.et stekn.

线虫有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卵长椭圆形,雌雄虫体均为长圆筒形。

三、作业:

1、田间如何诊断小麦三种锈病?

2、绘小麦秆锈病菌夏孢子、冬孢子及经盐酸处理后的小麦条锈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夏孢子形态图。

3、绘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子囊、小囊孢子及大、小型分生孢子图。

附:

1、结晶紫配法

(1)、取结晶紫2克,溶于20毫升95%酒精中,即成结晶紫饱和酒精溶液。

(2)、加入1%草酸铵水溶液80毫升于上液中,混合即成。

2、注意事项:

盐酸腐蚀性很强,镜检时必须加盖玻片,切勿把盐酸沾在皮肤和衣物上。

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四种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物形态特征。熟悉小麦颖枯病,大麦网斑病,小麦全蚀病的症状。

二、实验内容:

(一)麦类黑穗病

1、症状

(1)小麦秆黑粉病(Wheat flag smut)

叶片、叶鞘和秆上产生黑粉状的冬孢子团。

(2)大、小麦散黑穗病(Wheat and Barley loose smut)

全穗被破坏,成为黑粉,外膜易破,散出黑粉。

(3)大麦坚黑穗病(Barley covered smut)

全穗被破坏,变为黑粉,外膜难破裂,不易散出黑粉。

(4)小麦腥黑穗病(Wheat common smut)

穗部颖正常,籽粒变为黑粉,并有鱼腥味。

2、病原物

(1)小麦秆黑粉病菌为Urocystis tritici korn (小麦条黑粉菌)

冬孢子团由1-4个单胞、球形、深褐色有光泽的冬孢子及其外围若干个无色的不孕细胞组成。

(2)大麦散黑穗病菌Ustilago ruda .(Jens)Roster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6-8*4.5-5um.

(3)小麦散黑穗病菌为Ustilago tritici(Pers)Jens.

冬孢子青褐色,球形,表面具细刺,大小为5-6*5-7um

(4)大麦坚黑穗病菌为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

冬孢子绿褐色,球形,表面光滑,大小为6-7*6-8um

(5)小麦光腥黑穗病菌为Tilletia foetida (Wallr.)Lindr.

冬孢子表面光滑,淡褐色,球形或近球形。

(6)小麦网腥黑穗病菌为Tilletia caries (Dc.)Tul (小麦网腥黑粉菌)

冬孢子表面具有网纹,淡褐色至褐色,近球形。

(7)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为Tilletia controversa.k<hn.

冬孢子淡黄色至浅棕色,呈球形,表面也具有网纹,但网脊要高些,网目要阔些。

(二)小麦颖枯病(Glume boltch of wheat)

1、症状

颖枯病主要危害颖壳,大多数在颖壳尖端先发病,初产生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病斑,其上散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病原物

小麦颖枯病菌为Septoria nodorum Berk

分生孢子器扁球形,暗褐色,顶端有孔口,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圆筒形,直或略弯,初为单胞,成熟时有3个隔膜。

(三)大麦网斑病(Barley net blotch)

1、症状

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斑点,后呈黑褐色,因病斑上有纵横交织的深褐色细线,而色泽深浅不一,略呈网状,故称网斑病,病斑上霉层不明显。

2、病原物

大麦网斑病菌为Drechslera teres(Sacc) Shoom.

分生孢子梗褐色,直或弯曲,基部较膨大,大多数是单生,也有2-3枝丛生的,分生孢子圆筒形,无色或淡黄褐色,有2-10个横隔。

(四)小麦全蚀病(Wheat take-all)

1、症状

叶片、茎、穗褪色,根部及茎基部干腐变黑,叶鞘内侧有褐色菌丝层(俗称黑膏药)内生有突起的小黑点(子囊壳)

2、病原物

小麦全蚀病菌为Gaeumannomyees 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子囊壳褐色梨形,具须、四周有栗褐色的毛茸状物,子囊棍棒状,无色透明,子囊孢子丝状稍弯,无色透明,有3-7个分隔。

三、作业

1、绘小麦秆黑粉病菌冬孢子团图。

2、绘小麦光腥、网腥、散黑穗病菌冬孢子图

3、田间如何诊断小麦散黑穗病与腥黑穗病?

实验六 旱粮作物病害

一、目的要求;

掌握甘薯黑斑病、根腐病、甘薯瘟、软腐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症状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甘薯黑斑病

1、症状

薯块病斑浅黑褐色,稍凹陷,坚实,薯肉黑褐色,周缘略带绿色,味苦,有刺鼻的臭味。薯苗受害,多在幼苗茎基的白嫩部分产生黑色病斑,潮湿时在病斑上可产生黑色刺毛状物(病菌子囊壳的长喙部分),病重的种薯和幼茎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观察时注意病斑的形态,颜色和气味。

2、病原物

甘薯黑斑病菌为Ceratocystis fimbriata(甘薯长喙壳)。子囊壳烧瓶状,具长颈,基部膨大呈球形,子囊壁在子囊成熟时溶解;子囊孢子无色单胞,钢盔状,圆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杆状,厚垣孢子黑褐色,圆形。

(二)甘薯根腐病

1、症状

根、茎、叶、薯都可受害,但根是主要的受害部分,须根受害,产生褐色的病斑,严重的整个须根变褐枯死。根茎受害,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斑表皮疏松,病株节间缩短,叶腋处可现蕾开花,薯块呈柴根状,形似腊肠。

2、病原物

甘薯根腐病菌无性态为Fusarium solani f. sp. batatas(腐皮镰孢甘薯专化型)。有性态为Nectria haematococca(血红丛赤壳菌)。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杆状,多数单胞,少数有一分隔;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有3-7个分隔,多数5个隔膜;厚垣孢子近球形,无色或淡黄色。

(三)甘薯瘟

1、症状

苗期感病,全株迅速萎蔫。茎基感病,呈黄褐色水渍状,茎剖面维管束变黄

褐色,有细菌溢出。薯块感病,横断面维管束呈褐色分散小点,纵剖薯块有黄褐色条纹,乳汁少,有恶臭味,多数不能抽芽。

观察病株和病薯块的症状特点,主要茎基部剖面维管束和病薯横断面维管束的颜色。

2、病原物

甘薯瘟病菌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青枯假单胞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双鞭毛。

(四)甘薯紫纹羽病(Violet root of sweet potato)

1、症状

此病只发生于大田,主要为害薯块和地下蔓。在薯块表面缠绕着白色的线状物(根状菌索),根状菌索后期变成红褐色或紫褐色,薯肉变褐色腐烂。

2、病原物

甘薯紫纹羽病菌为Helicobasidium mompa,担子筒状,无色;担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至肾形。

(五)玉米大病斑

1、症状

病斑大而少,长纺锤形,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病斑大小5-10?1.2-1.5cm。潮湿时病部可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2、病原物

玉米大斑病菌无性态Exserohilum turcicum(大斑病凸脐蠕孢),有性态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玉米刺梭孢假壳)。分生孢子梗青褐色,单生或丛生,不分枝,直立或顶部有膝状弯曲,2-8个隔膜;分生孢子圆筒形,直或向一侧弯曲,淡浅褐色,2-8个分隔。

(六)玉米小斑病

!、症状

病斑小而多,椭圆形,边缘紫色或红色,中央色淡,病斑大小10-15?3-3mcm。病斑相互愈合后使叶片枯死,潮湿时病部可见黑褐色霉层。

2、病原物

玉米小斑病菌无性态Bipolaris maydis(玉蜀黍平脐蠕孢),有性态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异旋孢腔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褐色至黄褐色,有3-12个隔膜,直或膝状弯曲,不分枝;分生孢子椭圆形,向一侧弯曲,浅褐色至深褐色,2-15个分隔。

三、作业:

1、绘甘薯黑斑病菌子囊壳、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图。

2、绘甘薯根腐病菌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以及厚垣孢子图。

3、如何快速诊断甘薯黑斑病?

实验七 棉花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棉花苗期和成株期病害,掌握下列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棉苗病害(cotton seeding diseases)

1、炭疽病(cotton anthracnose)

(1)症状

子叶受害,在叶缘产生半圆形黄褐色病斑,子叶中部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外缘呈红褐色,茎基部病斑褐色,凹陷呈纵条,边缘红褐色,根受害后呈褐色腐烂。

(2)病原物

炭疽病菌无性态为Colletotri chum gossypii southw,Glomerella gossypii(southw.)Edg.

挑取病斑表面的桔红色粘质物制片镜检,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棍棒状;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卵圆形,一端稍尖,内含1-2个油球,刚毛褐色0-2个隔膜。

2、立枯病(Cotton soreshin)

(1)症状

子叶中部产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病斑常穿孔脱落。茎基发病,往往变褐色腐烂,病部明显缢缩,病苗枯死,根部呈褐色腐烂,皮呈易脱落,仅留中间的木质部。

(2)病原物

棉立枯病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挑取少许菌丝制片镜检,观察菌丝的形态特征。菌丝有三个特点:主枝与分支近似直角分支;分支基部有缢缩;离分支不远处有个隔膜,老菌丝褐色。

3、红腐病:(Fusarium rot of cotton)

(1)症状

在叶缘产生褐色、黑褐色或灰绿色不规则形病斑,干燥时病部皱缩易碎。根部感病,变褐腐烂,近土面变粗,有时产生短条状的褐斑。

(2)病原物

红腐病菌主要为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串珠镰孢菌)和F.graminearum schw.(禾谷镰孢菌)。

挑取病部粉红色或白色霉呈制片镜检,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或梭形,无色,多单胞,少双胞;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直或弯曲,足胞明显或不明显,无色,多数有3-5个隔膜,少数有6-7个隔膜。

4、黑斑病:(Cotton Alternaria spot)

(1)症状

叶片上产生褐色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表面可产生黑色的霉呈,病斑多时,常使整片叶子枯焦。

(2)病原物

黑斑病菌主要为细链格胞菌Alternaria tenuisness.

刮取病部表面的黑色霉呈制片镜检,分生孢子梗深褐色,有1-4个隔膜,分支稀少;分生孢子纺锤形,基部圆,黄褐色,嘴胞短,成串着生,有1-9个隔膜,纵隔0-6个,隔膜处缢缩。

5、疫病:(Phytophthora blight of cotton)

(1)症状

受害子叶呈灰绿色失水状,后呈青褐色或黑褐色,病斑迅速扩展而使全叶枯焦。

(2)病原物

疫病菌为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苎麻疫菌)。

挑取病部表面白色至黄白色霉状物制片镜检,孢子囊无色至淡黄色,单胞,卵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

(二)棉苗病害的简便诊断方法

江西棉苗病害主要为炭疽病和立枯病,这两种病害有时较难判别,可用保湿法进行诊断。

取病株数棵,洗净后置培养皿(或其它具盖的容器)中,培养皿底放两层滤纸,加少许无菌水,盖上皿盖,保湿12-24小时后,立枯病在病部可长出白色放射状的菌丝体,炭疽病在病部可长出橘红色的霉体以此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三)成株期病害:

1、棉角斑病:(Cotton angular leaf spot)

(1)症状

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叶片上病斑褐色,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多雨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形成黑褐色长条状病斑。

病部常见一层淡灰色薄膜,此即为菌膜,枝条、叶柄和基部也可受害。

(2)病原物为棉角斑淡胞杆菌

pv.malvacearum(smith)Dye.

取病叶切取病健交界处组织一小块,制片后立即检查,有细菌缢出。

2、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

(1)苗期症状:

1黄色网纹型:子叶或真叶的叶脉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呈黄色网纹状,后呈○Xanthomonas campestris

褐色,叶枯萎脱落。

2紫红型:子叶或真叶变紫色。 ○

3黄化型:叶片变黄色,逐渐枯萎,枯死脱落。 ○

4青枯型:叶色不变而全株或半边失水萎蔫,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

(2)成株型症状:

成株期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矮缩型,即植株矮小,叶片皱缩不平,节间缩短弯曲。

以上各种症状的病株,剖杆观察,可见木质部呈黑褐色或墨绿色。

(3)病原物

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num f.sp vasinfectum(Atk.)synder and Hansen(尖镰孢萎蔫专化型)。

挑取培养菌株制片镜检,注意大型分生孢子和后垣孢子的形态和色泽。

3、棉花黄萎病(Vericillium wilt of cotton)

(1)症状

一般在棉花中下部叶片的叶缘和叶脉变黄,叶片变硬,变厚无光泽,最后变褐色干枯呈掌状斑驳,叶缘稍向上卷,在大雨后可出现急性黄萎,即在叶脉间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斑块,叶片很快萎蔫,病株根茎或叶柄导管变浅褐色。

(2)病原物

棉花黄萎病菌为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大丽轮枝菌)。分生孢子梗轮状分支,每轮3-4个分支,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菌核黑褐色,细小,表面呈瘤状,不光滑。

三、作业:

1、田间如何诊断棉苗立枯病与炭疽病?

2、绘棉立枯病菌菌丝图或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刚毛图。

3、绘棉枯萎病形态图。

实验八 棉花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棉铃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疫病、曲霉病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1、棉铃炭疽病(cotton boll anthracnose)

(1)症状

棉铃上病班绿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略皱缩凹陷,边缘暗红色,表面生有桔红色粘物质,铃尖、铃壳合缝处最易感病。

(2)病原物

同棉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

2、棉铃红腐病(Fusarium boll rot of cotton)

(1)症状

病斑初呈水渍状小点,后扩至全铃呈黑褐色腐烂,在病部生有粉红色、黄白色或白色的霉层,霉层较薄,较粘结。

(2)病原物

棉铃红腐菌主要为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串珠镰孢)和F.graminearum Schw。(和谷镰孢)等。

3、棉铃红粉病(Trichothecium boll rot of cotton)

(1)症状

病铃褐腐,表面生有较厚而疏松的粉红色霉层,后期铃内絮上也产生许多红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病原物

红粉病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 (pers ) link (玫红单端孢)。

分生孢子梗直立,较细,有2-3个隔膜,分生孢子簇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梨形或卵形,无色或淡红色,双胞大小不等。

4、棉铃黑果病(cotton diplodia boll rot)

(1)症状

病铃黑色而僵硬,不易开裂,铃壳表面密生许多黑点状的分生孢子器,内外生有黑色烟煤状物(分生孢子),有时可见少量白粉状物。

(2)病原物

棉铃黑果病菌为Diplodia gossypina cooke .(棉色二孢)

挑取少许病铃表面的小黑点状物制片镜检,分生孢子器近球形,黑褐色,顶端有一小孔口 ,内生许多分生孢子,分子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初为无色单孢,后呈褐色双孢。

5、棉铃疫病(phytophthora boll rot of cotton)

(1)症状

受害棉铃,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迅速扩展后呈黄褐色或青褐色,病铃表面生有白色至黄白色的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

(2)病原物

棉铃疫病菌为Phytophihora boehmeriae sawada(苎麻疫菌)。

挑取少许病原物制片镜检。孢囊梗无色,单生或呈假轴状分枝,顶生孢子囊,孢子囊淡黄色,单孢,卵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

6、棉铃曲霉病(Aspergillus boll rot of cotton)

(1)症状

在铃壳缝隙处或虫孔处产生黄绿色、黄褐色或褐色的粉状霉层,严重时可深入棉絮使其变质。

(2)病原物

棉铃曲病菌为Aspergillus spp.

挑取少许病原物制片镜检。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球形,其上生出许多小梗,小梗上串生黄褐色圆形的分生孢子。

7、棉红叶茎枯病(红叶枯病、黄叶枯病)

(1)症状

一般在初花期以后开始发病,病叶除叶脉及支脉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为紫红色或红褐色,病叶边缘向下卷曲,叶片自下而上干枯凋落,最后全株枯死。发病后期,茎杆及叶病基部常发生褐色至黑褐色的条状或不规则病斑,同时在叶片边缘也可产生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2)病原:生理性病害

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主要是棉花在开花结铃期受高温干旱影响,棉株不能获得足够的肥,水,以致光合作用产物(糖类)的运输受阴,在叶片内积累,有部分转变为葡萄糖苷(花青素一类)所致。氮肥不足时,叶绿素的形成少于分解,糖类用于合成氨基酸的数量显著减少。也会形成花青素,有人认为缺镁、缺钾也可引起此病。使叶片变红。

三、思考题

1、棉铃炭疽病与棉铃红腐病在症状上有何区别?

3、棉铃黑果病病铃上的黑色煤状物上面,有时可见白色的粉状物,这是何物?

四、作业

1、田间如何诊断棉铃红腐病与棉铃红粉病?

2、绘棉铃黑果病菌、红粉病菌、疫病菌形态图。

实验九 油料作物病害(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油菜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细菌性软腐病、白斑病、黑斑病和芝麻茎枯病的症状及病原物形态特征,观察白菜型与甘蓝型油菜病毒病的病状。

二、实验内容:

(一)油菜菌核病菌(Rape sclerotiniose)

1、症状

茎部初期病斑浅褐色水渍状,后期病斑呈灰白色软腐,易折断,皮层破裂如麻丝状,茎杆内有黑色鼠屎状菌核(少数在茎杆外)。

叶部病斑,初呈圆形水渍状,后变青褐色,略有轮纹,有时有灰白色的霉层。

荚果受害变白色,内生有细小黑色菌核,种子腐烂或瘪粒,观察茎、叶的症状和菌核上抽生的子囊盘。

2、病原物

油菜菌核病菌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一个菌核可产生一至九个子囊盘,子囊初为淡黄褐色,后变褐色,其上生有平行排列的子囊和侧丝构成的子实层,子囊棍棒状,无色,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在子囊内大多呈斜向排列。观察子囊、子囊孢子、侧丝,注意排列情况及其形态特征。

(二)油菜霜霉病菌(Rape downy mildew)

1、症状

叶片正面病斑黄绿色,叶背病斑黄褐色,在病部有白霜状的霉层,霉层往往叶背多于叶正面。

茎苔感病,肥肿弯曲,形成“龙头状”,上有白色的霜霉,观察叶片及茎苔的症状,注意“龙头”的形状。

2、病原物

油菜霜霉病菌为Peronospora parasitica(Pers.)Fries.

孢囊梗呈二叉状分枝4-8次,单生或丛生。分枝末端尖细,孢子囊椭圆形

或卵圆形,卵孢子球形,壁厚,黄褐色,表面光滑或略带皱纹。

挑取少许霜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孢囊梗的分枝和分枝末端的小梗的特点。在“龙头”的皮层内挑取卵孢子镜检。

(三)油菜白锈病(White rust of Rape)

1、症状

叶面呈黄色斑点,叶背呈白色疱状,最后表皮破裂反卷,散出白色粉末状孢子囊。茎部被害,茎苔肥肿弯曲呈“龙头”状,上生有疱状物,观察时注意疱状物特点。

2、病原物

油菜白锈病菌为Albugo candida(Pers.)K<ntze.

孢囊梗单胞无色,棍棒状,孢子囊无色,单胞近球形,串生在孢囊梗的顶端,卵孢子球状,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的疣状突起。

取病斑切片镜检,注意孢囊梗与孢子囊的形态特点。

(四)油菜白斑病菌(Rape white spot)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形或近圆形,初为灰褐色,后变灰白色或黄白色。 观察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显著的霉层。

2、病原物

油菜白斑病菌为cercosprella albo--maculans(Ell.et Ev)Sacc.

菌丝纤细: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细长,线状或鞭状,直或弯曲,无色。

用刀片沾水后,轻刮病部的分生孢子镜检,注意其形态特征。

(五)油菜黑斑病(Rape black spot)

1、症状

初期叶表生暗紫色小点,扩大后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褐色或灰褐色,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有黑色霉状物。观察时注意病斑形状,颜色,有无轮纹及黑色霉状物。

2、病原物

油菜黑斑病菌为Alternaria brassicae (Berk.)Sac.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束生,丝状,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顶端有细长的嘴胞,具有纵横分隔,横多纵少,黄褐色至深褐色。

挑取黑色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形态特点。

(六)油菜病毒病(Rape virus diseases)

1、症状

(1)白菜型油菜,感病后表现典型的花叶症状,新叶的叶脉基部初期沿叶脉间叶肉形成绿相间的花叶,重病株矮缩,叶片皱缩,卷曲,畸形。

(2)甘蓝型油菜,感病后一般表现黄斑和枯斑两种症状,少数可形成坏斑。

A 黄斑型:病株初在新叶上产生近圆形的黄色病斑,后在病斑中央(大多在叶片背面)产生褐色的枯点。

B 枯斑型:初在新叶上出现在褐色枯斑,枯斑正、反面组织明显枯死。 黄斑型和枯斑型的症状,在茎、叶柄、花梗和果荚上都可产生黑褐色的条斑。

C 环斑型:在叶片或茎杆上产生环状病斑,初期环斑内外叶组织仍保持绿色,只是环斑的环上为黄色或黄绿色,后期环斑内的绿色部分也变褐枯死。

2、病原物

病原物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以TuMV为主

(七)油菜细菌性软腐病(Bacterial soft rot of crucifers)

1、症状

植株感病,在靠近地面的茎上产生水渍状软腐,有强烈的臭味,叶片及植株萎蔫枯死。

2、病原物

油菜细菌性软腐病菌为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es)Holland. 菌体短杆状,鞭毛周生,能流动,无荚膜,菌落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呈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稍带荧光,边缘清晰。

观察时注意:病部是否呈水渍状,有无臭味,切取一小块病组织镜检,有无细菌溢?

(八)芝麻茎枯病菌(Sesame charcoal rot )

1、症状

茎基部受害,皮层呈水渍变褐腐烂,植株萎蔫枯死,后期病部变灰白色,其上密生许多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

2、病原物

芝麻茎枯病菌为Macrophomina phaseoli (Muabl.)Asbhy.

削取病部有黑色小点的病组织一块,切碎后制片镜检。

分生孢子器黑褐色,有孔口,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内含有1-3个油球。

三、作业:

1、在田间如何区别油菜菌核病和细菌性软腐病?

2、绘油菜菌核子囊盘(包括子囊、子囊孢子及侧丝)图

3、绘油菜霜霉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图。

4、绘芝麻茎枯病菌形态图。

实验十 油料作物病害(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花生、大豆主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花生病害

1、花生青枯病(peanut diseases)

(1)症状

病株叶片自上而下迅速凋萎下垂,叶片仍然保持绿色,纵剖根基部,维管束变为浅褐色或黑褐色的条纹,用手指挤压病株基部切口,有混浊的乳白色细菌黏液渗出,当地上部呈现症状时,根部已霉烂变黑。

(2)病原物

花生青枯病病菌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假单胞青枯杆菌)。 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有1-3根极生鞭毛。

2、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

(1)症状

主要病斑形状、大小,黄色晕圈,子座着生的位置。

褐斑病(Brown spot of peanut):受害叶片,病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叶正面颜色为深褐色,叶背面颜色为深褐色,叶背面浅褐色或黄褐色,病斑四周有较宽的黄色晕圈,子座初期不明显,后期可见,着生于叶片病斑的正面。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褐色霉层。

黑斑病(Black spot of peanut):地上部均可受害,叶片病斑圆形,病斑正反两面均为黑褐色,黄色晕圈不明显,子座明显,着生在叶片背面的病斑上,排列成同心轮纹状。潮湿时,病斑上有一层灰褐色的霉层,病斑较褐斑病的病斑小,病斑互相愈合,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叶柄及茎上病斑椭圆形。

(2)病原物

切取一小块病斑,作徒手切片后镜检,注意区别两种病菌的子座及分生孢子的特征。

花生褐斑病菌:无性态为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花生尾孢),有性态为

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ari(花生球腔菌)。分生孢子梗丛生或散生,褐色,无隔膜或有1-2个分隔,直或稍弯,分生孢子鞭状或倒棍棒状,无色到淡黄褐色,有4-14个隔膜,一般5-7个隔膜。

花生黑斑病菌:无性态为Cercospora personata(球座尾孢),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berkeleyi(伯克利球腔菌)。

子座半球形,分生孢子梗丛生,粗短,圆筒形,暗褐色,无隔或有1-2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或黄褐色,棍棒形或圆柱形,有3-5个隔膜。

3、花生锈病(peanut rust)

(1)症状

叶片上初生褪绿斑点,不久变黄色隆起,最后变褐破裂,成为锈粉状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多数出现在叶背面,而在叶正面相应部位变黄,夏孢子堆中散出的锈状粉末,为病菌的夏孢子。

(2)病原物

花生锈病菌为Uredo arachidis(花生夏孢锈菌)。

挑起锈状粉末制片镜检,注意夏孢子的形态特征。夏孢子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表面有细刺,中部有两个排列对称的发芽孔。

(二)大豆病害

1、大豆白绢病(Sclerotium blight of soybean)

(1)症状

主要为害大豆苗,病菌近土面茎基部周围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病株生长发育不良,变黄枯死,最后在病部产生褐色小米状菌核,观察时注意病部的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

(2)病原物

大豆白绢病菌(Corticim rolfsii)。一般只产生菌丝和菌核。菌核球形,初期为白色,后变黄褐色或深褐色。

2、大豆菟丝子病(Soybean dodder)

(1)症状

被害大豆在茎部与叶柄处缠绕着许多菟丝子茎,后者产生吸器,吸取前者的水分和养分,使大豆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发黄,结荚少,瘪荚多,或提前枯

死。

(2)病原物

病原物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菟丝子为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没有根,叶片退成鳞片状,茎细丝状,黄色呈螺旋状缠绕在大豆茎上。

3、大豆炭疽病(Soybean anthracnose)

(1)症状

病苗在子叶中部或边缘产生近圆形或半圆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中央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在其上产生黑色小点。豆荚上病斑不规则形,淡褐色,后期病斑上的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

(2)病原物

大豆炭疽病菌为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病斑上产生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盆盘状或半球形,黑褐色,刚毛褐色,有1-2个分隔,分生孢子梗短棍棒状,无色,单胞,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新月形,无色,单胞。

4、大豆紫斑病

(1)症状

叶、茎、荚、种子均可受害,叶部病斑紫红色,圆形,后变多角形,茎上病斑梭形,红褐色至灰褐色。荚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在天气潮湿时,病部都可产生白色的霉状物。种子受害,在种脐周围产生淡紫色斑块,或整个种子变深褐色,种皮龟裂。

(2)病原物

大豆紫斑病菌为Cercospora kekuchii。分生孢子梗丛生、褐色,分枝或不分枝,有隔膜;分生孢子无色,线状,稍弯曲,有1-20个隔膜。病菌的菌丝能产生红色或紫色的色素,而使病斑变紫色。

三、作业

1、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2、绘花生褐斑病菌、黑斑病菌形态图。

3、绘花生锈病菌夏孢子图。

4、绘大豆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盘图。

实验十一 烟草、糖料作物病害

一、目的要求:

识别烟草青枯病、赤星病、黑胫病、病毒病、甘蔗凤梨病的症状与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内容:

(一)烟草病害(Tobacco diseases)

1、烟草青枯病(Tobacco bacterial wilt)

(1)症状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最典型的症状是叶片失水萎垂,枯萎,叶片仍保持绿色,病株维管束变黑色;随着病情发展,病菌侵入皮层和髓部,外表出现黑色条斑,将病斑茎基部用力挤压,切口处有黄白色的乳状黏液流出。

(2)病原物

烟草青枯病菌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青枯假单胞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具1-3根极生鞭毛。

2、烟草赤星病(Tobacco brown leaf spot)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四周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大,反之病斑小,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色的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脉、花梗、塑果上也可产生深褐色至黑色的小斑纹。

(2)病原物

烟草赤星病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褐色的分生孢子,串生成链状,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有1-3个纵隔,3-7个横隔,有时弯曲,嘴胞长短不一。

3、烟草黑胫病(Tobacco black shank)

(1)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成株的茎基部和根部,叶片也可受害,茎基感病后,可扩展到髓部,有下列几种症状;

穿大褂:茎基部受侵染后向髓部扩展,影响水分运输,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

黄,大雨后突然转晴高湿,全株叶片突然凋萎,然后枯死,农民称之为“穿大褂”。 黑膏药:在多雨潮湿情况下,中、下部常发生圆形大斑,直径达4-5cm以上,病斑初期暗绿色水渍状,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具有深浅不同的同心轮纹,形状如膏药。

腰漏:由叶部发展到主脉,经过叶柄蔓延到茎部,造成茎中部腐烂,呈腰漏状。 笋节状:纵剖开病茎,可见髓部变为黑褐色,干缩成碟片状,从整体看象笋节状,笋节之间生有稀疏的棉絮状物,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孢子囊。

(2)病原物

烟草黑胫病菌为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 nicotianae(烟草疫霉烟草变种)。菌丝体无色,无隔;孢囊梗1-3根,从气孔伸出;孢子囊梨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色,顶端有一乳状突起;厚垣孢子圆形或椭圆形,深黄色或褐色。在我国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卵孢子。

4、烟草病毒病

(1)烟草普通花叶病(Tobacco mosaic)

症状:最初在嫩叶上沿叶脉组织变成淡绿色,对光呈半透明状有明脉现象,后叶片上形成黄绿相间的斑纹,呈花叶症状,病叶缘向背卷曲,叶片厚薄不均,皱缩扭曲。

病原物:TMV(Tobacco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体杆状。

(2)烟草黄瓜花叶病(Tobacco infection of cucumber mosaic virus)

症状:症状和烟草普通花叶病相似,也出现花叶症状,不同之处是病叶缘向上翻卷。

病原物:CMV(Cucumber mosaic virus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球形,直径30nm,致病力强。区别TMV和CMV引起的花叶病,除根据症状外,还需要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表现,CMV侵染心叶烟和曼陀罗呈系统花叶,在苋色黎和中国豇豆上产生枯斑,TMV侵染心叶烟和蔓陀罗时表现褐色圆形的枯斑。

(3)烟草蚀纹病毒病(Tabacco etch disease)

症状:茎、叶均可受害,初期在叶面上形成小斑点,然后呈白色条纹及多角形病斑,严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受害组织枯焦脱落,叶脉虽仍残留,但主脉已成焦枯条纹,支脉变黑而卷曲。

病原物:TEV(Tobacco etch virus)。病毒粒体长而弯曲,平均大小为750?12毫微米。

(二)甘蔗病害

1、甘蔗黑粉病(Sugar cane smut)

(1)症状

主要黑穗鞭的形态、色泽。甘蔗感病,茎的顶端产生一条黑色鞭状物,称作黑穗鞭,其内含许多冬孢子。

(2)病原物

甘蔗黑粉病菌为甘蔗鞭黑粉菌(Ustilago scitaminea),冬孢子近球形,单胞,表面有细刺。

2、甘蔗赤腐病(Sugar cane red rot)

(1)症状

茎、叶片、叶鞘都可受害。茎部受害,初期外表症状不明显,而病茎内部组织变红或产生赤色小点,病斑上下扩展,红色病部长圆形横向白色的斑点;后期病茎表面失去光泽,产生赤色病痕,蔗皮皱缩,外部长出黑色粒状物,严重时整株枯死,有酒香味。

叶部常在中脉上发病,初产生红色小点,后沿叶脉伸长、扩大成长形赤斑,中央枯白色,并有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部后期破裂,叶片折断。叶鞘受害后也产生赤色病斑,后期中部为灰褐色,多数病斑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块。

(2)病原物

甘蔗赤腐病菌为Colletotrichum falcatum,分生孢子盘有刚毛,肛毛褐色,0-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镰刀形;厚垣孢子暗色,近圆形。有性时期少见。

3、甘蔗凤梨病(Sugar cane pine apple disease)

(1)症状

主要为贮藏期病害。茎切口处初呈淡红色,后变褐色,上生黑色霉层和黑色刺毛状物,髓部变黑腐烂,有凤梨香味。

(2)病原物

甘蔗凤梨病菌有性态为Ceratocystis paradoxa(奇异长喙壳),无性态Thielaviopsis

paradoxa(奇异根串珠霉)。分生孢子长方形或长椭圆形,无色,单胞、连生;厚垣孢子黑色,椭圆形,球形或卵圆形,比分生孢子大;保湿后易看到黑色刺毛状物(子囊壳),子囊壳有长颈,黑色;子囊壁易溶解;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单胞。

三、作业

1、在田间如何区别烟草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及烟草蚀纹病毒病?

2、绘烟草赤星病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图。

3、绘甘蔗凤梨病菌图。

实验十二 果树病害(一):柑橘病害

一、目的要求

观察和识别柑橘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柑橘溃疡病、疮痂病、树脂病、炭疽病、青绿霉病、黑腐病标本及常规制片用具和显微镜。

三、内容和方法

1、柑橘溃疡病(Xanthomonas citri)

症状:主要危害叶、果,亦危害树梢。叶上病斑近圆形,黄褐色,叶两面隆起,病斑中央凹陷,木栓化,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环,枝、果上的病斑同叶,但无黄色晕圈。

病原:为短杆状细菌,具有一根极生鞭毛。

2、柑橘疮痂病(Sphaceloma fawcettii )

症状:主要危害叶和果实。叶上病斑圆锥形,顶端木栓化,病斑一面隆起,另一面凹陷,灰白色,病叶畸形,果上病斑同叶。

病原:此病是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柑橘所引起的。分生孢子盘生或多数聚生,近圆形,分生孢子梗圆筒形,单胞,有时偶生1—2个隔膜。分生孢子着生于梗的顶端,无色,单孢,长椭圆形。

3、柑橘树脂病(Phomopsis citri)

症状:主要危害枝干,也危害叶、果。枝干病斑暗褐色,皮层凹陷开裂,木质部外露,形成四周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叶、果上生漆黑小粒点,粗糙,有砂皮病之称。

储藏其果实被害,在近蒂部腐烂形成褐色波纹状病斑,故称蒂腐病。

病原:常见为无性时期。孢子器内具有两种类型孢子,一为卵圆形,单胞,无色;一为丝状或钩状,单孢,无色。

4、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症状:危害叶片、果实和枝梢。叶片上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常于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

其上生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的粘质物(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挑取病叶上的小黑点镜检,分生孢子盘周围生有刚毛,深褐色,1—2隔,分生孢子单胞,长椭圆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弯或一端稍细。

5、柑橘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

症状:果实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污黄色,后扩展腐烂,并在其上生白色菌丝层,最后在菌丝层中形成青绿色孢子层。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引起。用挑针挑取菌丝层与孢子层交界处的病菌制片镜检,可看到分生孢子梗具1--3次分枝,层扫帚状,分生孢子无色,单孢,椭圆形,链状,着生于分生孢子梗上。

6、柑橘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 )

症状:与青霉病大体相似,子实层橄榄绿色,白色菌丝环较宽,水浸状边缘不规则。

病原:与青霉病同属不同种。从病部挑取霉状物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与青霉菌的区别。

7 . 观察室饭桌上的柑橘高腰病、油斑病、黄斑病、煤烟病、黑腐病、黑星病、黄龙病等标本,注意其症状特点。

四、作业

1、列表比较柑橘溃疡病和疮痂病的症状区别。

2、绘柑橘炭疽病症状及病原。

3、绘柑橘青霉病原图。

实验十三 果树病害(二):梨病害

一、目的要求

观察和识别梨树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梨锈病、轮纹病、黑星病、黑斑病、炭疽病等标本及已经制好的病原玻片,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及方法

1、梨锈病(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叶片正面病斑橙黄色,稍凹陷,其上有许多黑色小点(性子器),病组织肥厚,叶背面隆起,并在隆起部位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锈子器)。

冬孢子角发生于桧柏上,黄褐色,雨后膨胀层粘胶状。

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锈菌引起。

先挑取桧柏上半透明状的冬孢子制片镜检,可看到淡黄色、双细胞、椭圆形、具有胶质长柄的冬孢子。注意冬孢子有无萌发形成担子及小孢子。

再取制好的玻片镜检。叶正面有烧瓶状、半埋在寄主表皮下的性子器,在叶下表皮可看到圆筒形的锈子器,其内生有近球形的锈孢子。

2、梨轮纹病(Macrophoma kuwatsukai)

症状: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其次危害叶片。枝干受害,病斑圆形,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疣状突起,四周凹陷,病部边缘开裂起翘,其上产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果实及叶片上形成轮纹状病斑。果实酸质,上散生黑色小点。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球壳目真菌。用刀片刮取病部黑色小点制片镜检,可看到黑色近球形的分生孢子器,器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纺锤形。

3、梨黑星病(Fusicladium pirinum)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及新梢。一般在叶背沿主、侧脉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部有黑色霉体(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果上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硬,龟裂粗糙,上长黑霉,幼果畸形。

病原: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挑取病叶上的黑霉制片镜检,可见单胞、

淡黄色、纺锤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短,稍弯曲。

4、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fructigenum)

症状:果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水浸状,后渐扩大腐烂,病不中央下陷,其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后期突破表皮,而产生粉红色的粘质物。注意与轮纹病的区别。

病原:有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真菌引起。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梗密集成栅栏状,孢子单胞无色,长圆柱形,一端稍小。

5、梨黑斑病(Alternaria kikuchiana)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果实受害常呈横裂,裂缝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产生许多黑霉(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成果受害易腐败脱落。叶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绘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稍有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生黑霉(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新梢上病斑为椭圆形,稍凹陷,淡黄色,病健部常产生裂缝。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分生孢子深褐色,有纵横隔膜,棍棒状串生。

6. 观察示范桌上梨白粉病、灰斑病、黑腐病、褐斑病的标本,注意其症状特点。

四、作业

1. 绘梨锈病冬孢子及锈孢子图。

2. 比较梨黑星病和黑斑病在果上、叶上的症状特点。

实验十四 果树病害(三):桃病害

一、目的要求

观察和识别桃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桃褐腐病、缩叶病、穿孔病、疮痂病、炭疽病等标本及有关病原的玻片,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及方法

1、桃褐腐病 (Monilia laxa)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亦能危害花和新梢。果实病斑为圆形,褐色。当病斑迅速扩展后,病部果肉褐色软腐,但果皮仍保持完整,最后干缩变成僵果,常挂在枝上或脱落。潮湿时病果产生灰色霉体。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胞目真菌。挑取病部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无色、单胞、柠檬形得分生孢子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梗较短。

2、桃细菌性穿孔病(Xanthomonas pmni)

症状: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上病斑多发生在叶尖和叶缘,油浸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有黄白色的菌脓,最后病部形成穿孔,但不易脱落。试比较与真菌性穿孔病的不同点。枝条上形成油浸状溃疡斑,后变为褐色,长开裂分泌菌脓。果实上形成油浸状褐色圆斑,干燥时常发生裂纹。

病原:短杆状细菌,单极声1-6根鞭毛。试切取病叶上组织做成切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其细菌溢活动的情况。

3、桃缩叶病 (Taphrina deformans)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嫩梢、花、果也可受害。病部肿大,呈畸形。病叶肥厚,皱缩,叶缘向后卷曲,初为暗红色,后变紫色,并在病部表面产生白色粉状物(子囊及子囊孢子)。

病原:属子囊菌亚门外囊菌目真菌。观察切片,可见多数子囊呈珊状排列成子实层,子囊圆筒形,顶端平削,无色,内生八个或不足八个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圆形或椭圆形。子囊孢子在囊内外都可以芽殖法产生芽孢子。

4、桃疮痂病 (Cladosporium carpophilum)

症状:果实发病多在果肩部,病斑圆形2-3mm,暗褐色,仅危害果皮(严重时可连成片,果皮开裂)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刮取病部黑色霉体制片镜检,可见褐色单胞或双胞的分生孢子,孢子梗暗褐色,具分隔,弯曲。

5、桃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症状:幼果受害,发育停滞,干僵,果稍大时受害,形成凹陷病斑,潮湿时产生橘红色胶质状粒点,作轮状排列,病果畸形脱落。成果受害症状同上,但凹陷更明显,并呈同心环状皱缩,病果软腐脱落。新梢受害,形成凹陷长椭圆形斑,病梢多向一侧弯曲,叶片纵卷成筒状下垂,叶片受害形成淡褐色圆斑,病斑易脱落穿孔。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真菌,病部所见橘红色小粒点为病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单孢,无色,线状,分生孢子单孢,无色,长椭圆形,内含两个油球。

6..观察示范桌上桃流胶菌,木腐菌,白腐菌,白粉病,锈菌,李囊果病等标本,注意症状特点。

四:作业

1. 绘桃褐腐病的症状及病原菌。

2. 叙述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症状。

3. 绘桃缩叶病的病原菌。

实验十五 果树病害(一):葡萄及其他果树病害

一、目的要求

观察和识别葡萄及其他果树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葡萄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枇杷癌肿病、枇杷灰斑病、板栗白粉病、柿园斑病、柿角斑病、枣疯病等,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和方法

1、葡萄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

症状:凡绿色部分如叶、叶柄、果实、果饼、穗轴、卷须和新梢等都能受害,特别是果实受害最严重,过上病斑圆形、褐色、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外有紫色的环,整个病斑似鸟眼,故又称鸟眼病。病果硬化,味酸。潮湿时病部出现乳白色粘质物。

幼嫩果实、叶柄、卷须、新梢和穗轴等受害形成圆形或长圆形、黑色、凹陷、痘状斑。叶片病斑褐色圆形,后期破裂呈穿孔。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真菌引起。病部形成的乳白色粘质物为病菌分生孢子盘形成的孢子团。孢子梗短小、无色、单胞。孢子卵形,无色,单胞,稍宽。

2、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病斑为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在病斑背面生霉状的霉体(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囊梗)。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从病斑背面挑起白色霜状的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孢囊梗近直角,分枝3--6次,分枝末端有2--3个小梗,小梗顶端稍钝,其上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3、葡萄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症状:主要危害着色后的果实,也能危害果梗和穗梗及穗轴。果实被害形成圆形赤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有时呈轮状排列,潮湿时上生粉红色粘质物。病果软腐易脱落或干缩成僵果。

病原:与梨炭疽病相同。

4、葡萄褐斑病(Phaeolsariopsis vitis cercospora roesleri)

症状:仅危害叶片。

大褐斑:病斑大3—10mm,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后期在病斑背面产生深褐色的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小褐斑:病斑大小2---3mm,多角形,深褐色,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较明显的黑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真菌引起。刮取大褐斑病叶上霉体制片镜检、孢子梗褐色,呈束状,分生孢子棍状,暗褐色,稍弯曲,7—11个分隔。

5、枇杷癌肿病(Erwinia eriobotryae)

症状:取病枝观察,可见病部粗肿,皮层易脱落,逐年扩大形成轮状癌肿。 病原:为短杆状的细菌,周生鞭毛。

6、枇杷灰斑病(Pestalozzia funerea)

症状:病害发生于叶片上。病斑为圆形,褐色,周围褐色,后中央呈灰白色,其上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

7、板栗白粉病(Phyllactinia corylea)

发生于叶片背面,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产生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小点(闭囊壳)。

8、柿角斑病(Cercospora kaki)

症状:叶片上病斑黑色,多角形,扩大后中央褐色,周围黑色,病部有绒状黑色小粒点,蒂上发病多在蒂的四角,症状同叶片。

9、枣疯病

症状:嫩叶明脉,枝叶丛生,节间短,叶变小卷曲成畸形,果受害着色不均匀,后期根部腐烂。

10、观察示范桌上的葡萄锈病,黑腐病、房枯病等标本,注意症状特点。

四、作业

1. 叙述葡萄黑痘病病果和病枝上的症状。

2. 绘葡萄霜霉病的病原图。

3. 绘葡萄褐斑病的病原图。

实验十六 蔬菜病害(一):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一、目的要求

认识并掌握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

十字花科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根肿病、菌核病、炭疽病、白斑病、黑斑病、黑腐病等标本,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及方法

1、白菜霜霉病(Peronospra parasitica)

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其次是花梗、茎、种荚等。叶片正面病斑为多角形,黄褐色。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的霉体(孢子囊及孢囊梗)。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真菌。将病部白色霜状霉体用挑针挑下制片镜检,可见孢囊梗呈二叉分枝,小梗顶端尖锐,其上着生无色、单胞、长椭圆形至卵圆形的孢子囊。有性时期产生卵孢子、黄褐色、圆形,厚壁(见示范镜)。

2、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症状:一般柔嫩多汁组织开始受害时呈浸润的透明状,后变褐色,随即变为粘滑软腐状,具恶臭味。比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害时也先呈水浸状,渐腐烂,后患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

病原:为细菌。菌体短杆状,周生鞭毛。

3、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

症状:病株叶片呈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斑,叶片皱缩不平,植株生长矮化,畸形,后期在病部产生黑色的坏死斑点或条斑。叶片变硬而脆。

病原:主要由下列几种病毒所致:

(1)芫菁花叶病毒(TUMV)

(2)烟草花叶病毒(TMV)

(3)黄光花叶病毒(CMV)

4、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症状:本病危害根部,病菜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受害严重时地上部整株枯死。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目真菌。病菌产生细胞内形成休眠的孢子囊,散生,密集呈鱼卵块状。休眠孢子球形,单胞,无色或略带灰色,胞壁光滑(看玻片标本子)

5、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Cercosphorella albomaculans

症状:白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为圆形或近圆形,灰白色,周缘有淡黄色的晕圈,病斑连片后引起大片枯死,潮湿时病部产生淡灰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本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真菌。用刀片刮取病部淡灰色的霉体制片镜检,可见到无色、线状或鞭、直或稍弯曲的分生孢子有3-4个横隔。

6、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原体Alternaria brasicae

症状:本病能危害叶片、叶柄 、花梗及种荚等各部,叶片上的病斑为圆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和有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本菌为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真菌。用刀片刮取病部黑色霉关物制片镜检,可看到长条形至倒棍棒形、棕褐色、有3-10个横隔、少数纵隔的分生孢子。

7、观察白菜炭疽病、黑腐病、菌核病等标本。

四、作业

1、绘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病原图。

2、绘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病原图。

3、绘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病原图。

实验十七 蔬菜病害(二):茄科蔬菜病害

一、目的要求

认识并掌握茄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番茄青枯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炭疽病、辣椒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等到标本。

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和方法

1、番茄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症状:属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根茎的维管束,便导管变褐,后期病茎上出现褐色的斑块,病茎下端表面粗糙不平,常生大而长短不一的不定根,用手挤压病茎,有乳白色的粘质物流出。病株到发病后期凋萎枯死,但仍保持绿色,色稍比健株淡。

2、番茄病毒病

症状:

(1)花叶病 常见症状有两种:一种是在番茄叶片上引起轻微花叶,叶不变小,不变形,植株不矮化。另一种是叶片明显变小,花叶明显,叶脉变紫,叶片细长,植株矮小,下部多卷叶。

(2)条纹病 植株茎杆上、中部形成深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

(3)蕨叶 叶片十分狭小,形成蕨叶。

病原:

(1)花叶病:本病由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引起。

(2)条纹病:本病由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另一个株系侵染所致。

(3)蕨叶病:本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所致。

3、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症状:本病危害叶、茎和果实。叶上病斑暗绿色,近圆形,无明显边缘。茎和枝上病斑为黑色,形状不规则,多呈条斑,其上端枝叶枯萎死亡。 病原:由鞭毛菌亚门辣椒凤霉侵染所引起。

4、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igrum

(1)黑色炭疽病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叶上病斑为褐色,水浸状,长圆形或不规则形,下陷,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其上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

病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新月形。自制片镜检。

(2)黑点炭疽病

症状:果上病斑很似黑色炭疽病,但病部的黑色小点较大,色更深。 病原: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自制片镜检。

(3)红色炭疽病

症状:果上病斑圆形,黄褐色,下陷,病斑上着生橙红色小点略成同心环状排列,潮湿时病部产生淡红色粘质物。

病原:分生孢子盘无刚毛,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自制片镜检。

5、茄子褐纹病Phomopsis vexans

症状:叶片、茎杆、果实均可发病。叶上病斑近圆形,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其上轮生许多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果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黑褐色,其上生黑色小点。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将病部上的黑色小点挑下制片镜检,可看到两种分生孢子,一种为椭圆形,另一种为丝状,直或一端稍弯曲,均为无色单胞。

6.马铃薯晚疫病原体Phytophthora infestans

症状:本病发生于叶、茎及块茎部分。时片上的病斑大多先从叶尖和叶缘开如发病,病斑为暗褐色,边缘学科不明显,空气潮湿时,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霉,雨后或有露水时,叶背上最明显。

病原:本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用挑针取病叶上白霉制片镜检,可看到时孢囊梗3-5根成丛,上部常驻机构有3-4个分枝,其顶端膨大形成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顶端有乳状突起。

7、观察番茄早疫病、辣椒白绢病、辣椒疮痂病等标本。

四、作业

1、绘辣椒炭疽病病原图。

2、绘马铃薯晚疫病病原图。

实验十八 蔬菜病害(三):葫芦科蔬菜病害

一、目的要求

认识并掌握葫芦科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及用具

黄瓜霜霉病、黄瓜炭疽病、南瓜白粉病、黄瓜疫病等标本。

显微镜及常规制片用具。

三、内容及方法

1、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多角形,黄褐色,病健部交界处不明显,潮湿环境条件下,叶背部病斑长出紫黑色的霉层(孢子囊及孢囊梗)。

病原:本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用挑针取病部紫黑色的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假二叉分枝的孢子囊梗,顶端着生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淡紫褐色、单胞的孢子囊。

2、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m lagonrium

症状:叶上病斑近圆形,红褐色,有黄色的晕圈。果上病斑凹陷,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

病原:病菌为半知菌亚六黑盘孢目真菌。从病部冰镇取黑色小点制片镜检,可看到分生孢子梗为无色,单胞,圆筒状,其上着生无色、单胞、长圆形或卵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上着生一些暗褐色的刚毛。

3、瓜类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正面或叶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班,似撒上一层白粉(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原: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的真菌引起。从病部刮取白粉制片镜检,可看到时圆柱形、不分枝、无色的他生孢子梗,并形成串生的、椭圆形、无色、单胞的分生孢子。

4、黄瓜疫病 Phytophthora melonis

症状:以蔓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较多。病部缢缩,造成枝叶枯萎,近地面

的瓜发病,病部出现暗绿色凹陷斑块,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的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病原:本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菌目真菌。

用挑针取瓜上的 白色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五隔菌丝体。

5.观察瓜类枯萎病、黄瓜细菌性斑点病、瓜类病毒病等标本。

四、作业

1.绘黄瓜霜霉病原图。

2.绘黄瓜炭疽病病原图。

3.绘南瓜白粉病病原图。

实验十九 蔬菜病害(四):豆科及其他蔬菜病害

一、目的要求

观察和识别豆科及其他蔬菜主要病害的症状及病原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豇豆锈病、豇豆煤霉病、豇豆花叶病、豇豆轮纹病、菜豆炭疽病、蚕豆赤斑病等、莴苣霜霉病、蔬菜根结线虫病、莴苣菌核病、菠菜霜霉病、等标本。显微镜及常规用具。

三、内容及方法

1、豇豆锈病(Uromyces vignae)

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生暗褐色疱状病斑(夏孢子堆)。疱斑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红褐色粉状物(夏孢子),发病后期在夏孢子堆上或在七周围产生与夏孢子堆形状相同的冬孢子堆,内含黑色粉状物(冬孢子)。

病原: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真菌。

用挑针取红褐色的粉末制片镜检,可以看到黄褐色、椭圆形或卵形、单胞、表面有细刺的、夏孢子。挑取叶片上黑褐色的粉末制片镜检,可看到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单胞,顶端有乳头状突起、下端有长柄的冬孢子。

2 .菜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indemuthianum)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豆荚。豆荚上形成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略下陷的病斑,病斑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为黑褐色。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真菌。

用针取黑色小点制片镜检,可看到分生孢子盘黑色,其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及数根黑褐色针状、有分隔的刚毛。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短杆状,其上着生、单胞、椭圆形的分生孢子。

3. 豇豆煤霉病(Cercospora vignae)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正反两面生紫褐色的斑点,扩大后呈褐色,圆形病斑,在病斑上产生一层煤烟状的霉体(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的真菌。

用刀片刮取病部黑色的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分生孢子为鞭状,淡褐色,有3--17

个分隔,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

4、豇豆花叶病

症状:感病植株叶片呈浓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症状,病叶变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病原:本病原病毒为豇豆花叶病毒(cowpea mosaic virus)。

5、莴苣霜霉病(Bremia lactucae)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为多角形,淡黄色,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的霉体(孢囊梗及孢子囊)。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

用挑针取叶背白色的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孢囊梗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膨大成盘状,上生小梗,小梗上着生近球形的孢子梗,顶端有乳状突起。

6、莴苣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症状:要危害茎基部。病部呈褐色,水浸状,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后期在病茎内外产生不规则的菌核。

病原: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引起。观察菌核的外部形态。

7、蔬菜根结线虫病(Melaigyne sp)

症状:本病仅危害根部。主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地上部生长衰弱,菜株常矮小,叶变黄。

8、菠菜霜霉病(Peronospora effuse)

症状: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淡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背面产生淡紫色的霉体(孢囊梗及孢子囊)。

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的真菌。

用挑针取叶背面淡紫色的霉体制片镜检,可看到孢囊梗二叉状分枝,分枝顶端尖锐,其上着生椭圆形、顶端有乳突起的孢子囊。

5. 观察芋污叶病、芹菜斑枯病。蕹菜白锈病等标本。

四、作业

1. 绘豇豆锈病夏孢子、冬孢子图。

2. 绘豇豆煤烟病病原图。

3. 绘菜豆炭疽病病原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