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研究

——以****小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为例

自20xx年《****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学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办学思想日益精炼,教师素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色建设焕发异彩,教育科研不断深入,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基于已有发展条件分析,为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制定学校内涵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xx年,初名“震泽小学”。20xx年3月,学校易地新建,,20xx年8月,整体搬入新校。目前,学校占地,87亩,配备标准教室38个,各类专用教室40个,现有教师97人,学生1980人,班级36个。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 “绿色学校”、“德育先进学校”、“体育特色学校”等几十项荣誉。社会满意度较高。

第二部分 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

一、理念与目标的提出

(一)办学理念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润德 和谐 成长。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因此,关注生命,不仅是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通过探索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的课程、生命化的德育,塑造生命化的教师和学生,来建构生命化的学校。 “和谐”既是我们工作的导向,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从学校层面讲,就是要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共生,从生命个体讲,就是要实现学生的人格塑造、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发展目标

1、办学目标

1

我们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办成“适合生命成长的绿地”。通过生命化的教育活动,润泽生命,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校园生活的生命质量。

2、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健康、有生命意识、有人文情怀、有鲜明个性、有创造精神的学生生命个体。

生命意识——尊重生命,知晓自护知识,掌握自护技能,学会自护。

人文精神——敬畏生命,懂得珍爱自己,善于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身心健康——激扬生命,掌握运动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学会健身。

二、理念与目标的来源

我校以上理念目标的提出,鉴于以下三点原因:

1、时代呼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坚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

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六年的小学生涯里主动地、活泼灿烂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价值,把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为之提供生命化的教育生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身的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使之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行为,对新型学校的创建有着重大意义。

2、形势要求

当前,“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但还没有走进日常的学校生活,没有体现在课堂,更没有落实在行动,以至于学校存在的“只重知识不重人”的现象越演越烈,割裂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割断了教育与生命的互存。学生的生命发展的目标高位运行,缺乏实践的低位推进。我们的实践,正是对“逆生命”、“伪教育”的一种批判。

3、实践体现

2

我校已有与生命化学校研究和实践相关的项目,初步探索出了生命课堂的实践意义。

生命化学校这一目标的提出,将使我校站在生命化教育的高度,统领和涵盖上述特色项目,并能延伸至学校工作的其他方方面面,推动生命化教育研究的校本深入。

三、理念与目标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实施优势

(1)管理班子有思想。校级领导办学思路清晰,锐意改革,措施得当,中层干部各司其职,充满智慧,洋溢活力。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齐全、规范运作;各部门、条线的管理网络清晰明确;年级组一级的管理功能得到强化,具有一定的独立管理操作功能。

(2)教师队伍有活力。学校教师凝心聚力,勤恳工作,敬业奉献,潜心育人,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重,涌现了一大批领导放心、学生欢迎、家长拥护、社会满意的师德高尚好园丁;学校通过实施新教师的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的希望工程、骨干教师的名师工程、名师的示范工程,使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3)德育特色有品牌。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围绕每月活动主题,不断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途径,并在自护维权、爱心教育方面形成了特色品牌;

(4)实现过程有路径。总的设计路径是:以德育特色为基础,在“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基础上,关心自然,关注社会,打造生命化德育课程;以生命课堂教学研究为切入点,探索“趣、实、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智慧和创造;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拓展,打造生命化校园、生命化课程和生命化教师。

2、实施制约因素

(1)文化建设亟需跟进。生命化学校的环境建设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但制度建设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学校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意愿。转变观念,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无疑是一场凤凰涅槃般的革命。既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更要有不断探索前行的步伐,因此,要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生命潜能,进一步提升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工作的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须进一步强化。

3

(2)德育特色有待升级。特色建设还没有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缺乏系统的特色项目的创建计划,争取在特色建设工作的管理和考评机制的构建下,能尽快培养一批教有所长、学有所长的特色教师和学生。

(3)课程实施期盼完善。学校领导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实施能力都不强。要在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前提下,总体设计学校生命化校本课程,修订“自护”校本课程、开发社团活动课程,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其次是要提高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要以“生命课堂”研究为总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提升课堂有效性;第三是要进行生命课程的评价探索。

第三部分 分项实施目标与措施

一、教师:唤醒生命自觉

总体目标:

引导教师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理解儿童的生命成长,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文化,培养一支具有“主动、内省、追索、永新”的自觉精神的教师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力争再培养数名市级名师或市级名师后备人选,市级骨干教师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40%。

具体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学校将把“促进每位教师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让教师进行自我发展规划设计,建立层次性培养目标,激发每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原动力”,制订并完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逐步形成自主合作的管理文化。

2、推进崇德尚能的师德建设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师德规范要求,使之更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这一生做一个怎样的教师”等活动,激发教师的职业警醒意识。并扎实开展师德实践活动,不断给教师注入“精神动力”,形成一批师德典型;做好师德典型的辐射作用,成立宣讲团,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整体提升;构筑本校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3、组建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

4

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名师团队,开展研训结合的多层次校本活动;建立“层次化推进、个性化培养”的校本培训机制,为青年教师培养和名师群体培植提供制度支持;加大“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青年教师三年发展工程”等的建设力度,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优秀班主任工作室”,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协同发展,激发教师个体的竞争活力,多层次打造教师团队领军人物和“三手”的后备梯队。

4、营造开拓创新的科研文化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草根化科研活动,搭建教师教与研的实践平台,开展立体化多形式的读书活动,以及教学反思、案例评比等学习交流活动;积极倡导教师实行草根课题研究,开展立足课堂实践的课题活动,引导在主题科研中深度观察,在主题沙龙中深度对话,提升教师的内在素养,展示教师个人生命的成长,使教师真正提升职业幸福感。

5、建构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

通过设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完善绩效考核,,并通过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从而激发教师个体的竞争活力,激发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导向力”。

阶段任务: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制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完善师德规范;

2、制订并完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设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

3、修改完善“教师评比规则”,深化教师读书活动,开辟教师博客网页;

4、开展“这一生做一个怎样的教师”等“心灵对话”活动;

5、启动“名师工程”“名班主任工程”的建设;

6、举行教师论文会诊活动。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进行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卡评比;

2、组建 “教师发展共同体”,成立“名师工作室”;

3、开展基于生命自觉的的教学反思、案例评比等学习交流活动;

4、开展“班级建设之我思”等主题性的沙龙研讨活动;

5

5、完善《绩效考核》;

6、举办“年度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评选出一批感动学校教师。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举行青年教师三年达标比赛,表彰三年中自觉成长起来的青年标兵;

2、年级组督导活动,表彰年级组自主合作先进团队;

3、成立师德典型宣讲团,完善师德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4、“我研究,我成功”教师课题阶段成果展示会;

5、总结三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二、课程:开发生命潜能。

总体目标:

从生命教育观点出发,秉承我校“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的教育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构建以“开放、选择、综合”为课程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系统,真正做到“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人生尽责”,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具体措施:

1、实施校本化的国家课程

渗透“润德 和谐 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优化学科课程教学;以1—2个学科为突破口开展教材研究,合理统整教材,拓宽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整合课外教育资源,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开展学科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科特长生。

2、研发生命化的校本课程

一是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围绕“学生成长的绿洲,教师发展的乐园”的学校发展目标,构建“自护教育”“爱心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维多元的德育校本课程。以实践德育校本教材为突破口,以建设爱心教育、自护教育等基地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校本活动来延伸德育校本,让爱心教育渗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有爱心的学子;普及最基本的自护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二是开发学科拓展校本课程。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归宿,以体现学 6

校办学特色为宗旨,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的学科拓展课程。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中,各选择一些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以课程单元的形式进行校本开发,实现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三是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差异,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俱乐部”为依托,独立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分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实践体验类四大活动课程。活动类校本课程突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的校本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生本化的研发与实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以校本课程教材为内核,以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为支柱,以校本课程研究为抓手,以校本课程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评价为保障,五者相辅相成,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阶段任务: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开发和完善社团活动校本教材;

(3)建设自护教育馆;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制定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方案;

(2)举办“校本课程实施”研讨活动;

(3)编印《爱心教育案例集》。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总结生命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

(2)展示学校学爱心教育、自护教育的校本实施成果。

三、课堂:激发生命智慧

总体目标:

以生命教育理念和儿童学习观为指导, 以儿童生命成长为中心,把“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突 7

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生命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最适宜、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三年中,力争完成生命课堂理念的建构、彰显生命课堂的特征、形成生命课堂的一般模式。

具体措施:

1、树立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为前提,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互动交流活动,充分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让每名学生都自由而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努力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全新教育理念。学校将组织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观摩研讨,以及对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深入剖析反思等途径,提升对生命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生命课堂的三个本质特征,即人文性、动态性、和谐性,真正建构起以人为本的,以尊重人、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生命课堂理念,引领和推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逐步形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和价值追求。

2、探索生命课堂的操作体系。

在生命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定期开展“生命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开展课堂行动研究,结合专题研究课例,确立生命课堂教学的“四维”,探索具有各学科特点的生命课堂的操作样式,构建生命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形成一批各学科生命课堂的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认真反思,撰写案例,并及时交流与提升,调整完善生命课堂操作体系,真正实现由“知识定位”到“生命定位”的课堂教学转型,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充分地涌动,让智慧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

3、制定生命课堂的评价标准。

围绕“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从五个维度出发,重新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将师生情感交流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生命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使之成为生命课堂教学的目标导向、行为导向和教师自我评价导向。

阶段任务:

20xx年9月—20xx年8月

8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生命教育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生命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2)成立构建生命课堂活动领导小组,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3)组织全体教师研讨“生命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4)开展“生命课堂教学”校内研讨展示活动。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制订“生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举行首届“生命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3)开展“生命课堂”论坛;

(4)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组织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 开展“生命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论文、课件评选活动;

(2) 总结不同学科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

(3 )组织“生命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4)开展“生命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

四、德育:引领生命成长

总体目标:

以尊重生命发展为前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生命化校本德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引领,培养热爱祖国、尊重生命、珍爱自我、关爱他人的我校学生,在与学校生命化德育的互动中实现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

具体措施:

1、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支持系统

分层次进行德育管理,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德育处操作执行、各年级组密切配合的德育管理机制,每个德育管理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德育管理无死角;完善德育网络,开设“心理教育”、“队旗飘飘”、“家长学校”专题网站,及时向社会、家长汇报信息,用网络架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合一的 9

教育桥梁;创建家校互动项目优秀学校,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家校沟通零距离,老师、家长一起更全面、细致地关心学生生命成长。

2、营造全方位的校园环境氛围

以打造“生命化校园文化”为核心理念,依托学校特色资源,发挥全体师生的创造力和参与性,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引领。完善六条特色长廊:书香长廊、科技长廊、文化名人长廊、自护长廊、古诗长廊、环保长廊;创设标语文化,在水龙头、楼梯口、花坛里设置学生创作的温馨标语;更换师生书画展示作品,及时更新教室走廊、楼梯、年级组展橱的师生作品;完善德育基地,对科技馆、 爱心文化馆的内容进行更新,建设自护教育馆,开设国学教育基地。

3、打造特色化的“三爱”德育品牌

开启“热爱祖国、珍爱自我、关爱他人”的“三爱”特色教育,着力打造学校爱心教育、自护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德育品牌,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生命素养。

一是开展“启德明智”工程,以“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国粹”为理念,培养热爱祖国、知行合一的我校学生。组织骨干教师力量,确定各年级的国学诵读、学习的内容,成为国学校本。以“国学大讲堂”为弘扬国学的基地,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国学诵读、践行活动,把学生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并借助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诵读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华夏文化,热爱伟大的祖国。

二是开展“珍爱生命”的自护教育特色工程,以“自护教育,撑起儿童生命成长的保护伞”为理念,培养懂得珍爱自我的我校学生。聚焦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深入开展自护教育研究;建设融知识技能为一体、贴近儿童生命的自护教育基地;新编一套更实用的分阶段的自护教材,更好地落实自护课程;开展多层次的自护教育活动,建构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生自护教育实践模式,使每个我校学子在小学六年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继续开展爱心文化品牌工程,培养懂得关爱他人的我校学生。把爱心教育化入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以重大节日和偶发事件为宣传点,大力弘扬 10

精神,激发全体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创生主动性的养成教育模式

在学校原有的行为养成教育经验上进行提升,以积极心理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启申报—实践—评比的流程,创生集体个人自觉主动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模式。学校拍摄文明礼仪示范视频,鼓励中队集体和队员个体主动申报学校文明礼仪小标兵,每月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颁旗颁章,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营造凝聚力强、团结、文明的中队集体,在校园内形成人人争做文明礼仪的示范者和传播者的良好氛围,使我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5、形成系列化的德育活动课程

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发一月一主题的德育特色活动和主题活动,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挖掘生命潜力、完善生命品格、提升生命质量,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使活动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活动课程体系,让难忘得有意义的活动伴随着学生快乐成长。

阶段任务: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

(2)完善校园长廊文化、标语文化的版面设置;

(3)开展主题月特色活动和其它主题活动;

(4)确定各年级的国学诵读内容;

(5)开启家校互动项目;

(6)开设“心理教育”、“队旗飘飘”、“家长学校”专题网站;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中队文明礼仪展示;

(2)举行自护技能大赛;

(3)开展“献爱心”活动;

(4)举行经典诵读活动;

(5)完善专题网站内容;

(6)申报五星级队室。

20xx年9月—20xx年8月

11

(1)出台特色的活动课程体系;

(2)举行一次面向全市的自护展示活动;

(3)举行经典诵读比赛;

(4)对主动性的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总结、反思、完善。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办学思想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只有将办学思想内化为教师的共识,并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师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本职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部门、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是完成规划的可靠保证。管理小组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努力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条理清晰。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不断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划不断修订、完善、提高,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和改进。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绩效,实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用足、用好人员经费的分配。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12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六)实施保障

一年奠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共同制订三年规划,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年拓展——扎实运行,调整提高。

重点向内涵建设、有效研修、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校本特色等方面发展。 三年成效——体现成效,酝酿发展。

重点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培养、学生养成教育上、学校文化形成上再作努力。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