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消费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需求的调查报告

                            ——张云霞

一、调查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超前,消费实力滞后。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潜力,我们电信学院辩论协会小分队特展开这次“关于大学生消费需求”问卷调查活动。 我们小分队从生活费数量、来源、生活费的消费构成情况以及用途,大学生的消费理财观念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情况。

二、调研对象及相关情况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江苏科技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以及淮阴师范学院的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50份,回收率达96%。

三、调研结果与分

我们响应学院的号召对大学生消费需求在江苏科技大学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同学中展开了调查。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我们的调查中,调查对象中,61%的同学是男生,39%的同学是女生;75.6%的同学来自农村,24.4%的同学来自城市;其中约15.6%的同学生活费300~500元;41.2%的同学有500~800元的生活费;28.8%的同学有着800~1000元的生活费;

其中仅14.4%的同学,拥有1000元以上的生活费。

(二)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80.8%即绝大多数的同学的生活费是由家庭提供;而单纯靠勤工俭学的同学仅有4%;12.8%的同学是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靠勤工俭学的;还有2.4%的同学是其他情况,比如说是助学代款,奖学金等等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特性,大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学业或家庭减轻压力。

在生活费的分配问题中,同学们每个月花费在伙食上的钱占生活费的一半及以上;同学们每个月花费在电话费的钱占生活费的20%,同学们每个月花费在上网等娱乐活动上的钱占生活费的10%,但是,同学们每个月花费在学习资料,上辅导班的钱只占了生活费的10%。调查显示同学们的生活费中除了必要的伙食外,娱乐性的用途占了40%,而学习方面占了极少的10%。

 

综上,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

(三)大学生生活费的其他来源——勤工俭学

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以知道大学生有4%的同学是靠勤工俭学来获得生活费;也有12.8%的同学是部分由家庭供应,部分由勤工俭学来获得生活费;还有2.4%的同学是用奖学金或者助学贷款等方式获得。

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44%的同学有过校内外打工或其他兼职的经历;56%同学没有校内外打工或其他兼职的经历。

在有校内外打工或者兼职经历的同学中发现,他们打工的目的大相径庭:42.7%的同学是为了补贴日用;39.1%的同学是为了增长社会经验;4.55%的同学只是为了赶时髦而已;5.45同学是渴望独立;8.18%的同学闲着没事就干了。

综上,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有42.7%的同学是为了补贴日用,说明现在的有一部分的大学生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了良好的消费。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同学不是因为生活费的问题,为了增长社会经验、渴望独立的理由而勤工俭学。

(四)大学生的消费倾向

在关于买衣服的调查数据中显示:22%的同学接受20~80元的价位,31.2%的同学接受80~100元的价位;27.2%的同学接受100~120元的价位;19.6%的同学可以接受120元以上的价位。而其中,15.2%的同学注重品牌;45.6%的同学注重质量;22.4%的同学注重外形美观;10.4%的同学注重价格;6.4%的同学注重其他。

调查数据显示,41.6%的同学赞同消费应该以经济实惠为主;其次36%的同学赞同应该兼顾实惠和高标;还有16.4%的同学认为应该尽量追求高标;还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在实际的消费过程中,60.8%的同学考虑最多该商品的实用性;20.4%的同学考虑最多的是够不够,12.8%的同学考虑最多的是该商品的档次,只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好看就行。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外形等诸多影响消费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品牌因素,但更注重质量和外形美观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五)大学生的消费理念

调查数据显示,10.8%的大学生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账的习惯;18.8%的大学生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账的习惯;34.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35.6%的大学生向来就没有记账的习惯。从中可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消费状况并不是很了解,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

在学校里,大学生们如果得了奖学金的话,10%的同学会请客送礼;9.6%的同学会给父母;71.6%的同学会存起来,备用;8.8%的同学还有其他的打算。而对于每个月生活费的余额,一般的情况都是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用光或者不够用。在有余额的假设情况下,19.6%的同学选择存入银行以后再用;24.4%的同学选择转入下月生活费;32.4%的同学会用于投资;8.4%的同学会马上花光;而11.2%的同学没有余额。

 


这些都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意识不够,在经济条件逐步提升的提高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家庭背景,教育条件都比较好,导致大学生不能够养成绿色合理消费的健康的意识。

四、调研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中国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消费心理和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2) 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做法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培养的加强理财能力。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学校应该要开设相关的课程、讲座、研究课题等让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树立是一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4)加强对大学生的言行教育。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自爱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第二篇:大学生消费需求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需求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需求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需求调研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