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地理研讨会学习心得

20xx年高考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李洪锋

我有幸于20xx年3月28-30日在兰州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了20xx年高考数学备考研讨会。聆听了来自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老师、兰州外国语学校鱼建英老师的讲座,收益匪浅。

在上午的讲座中,张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备考辅导:

1、 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测试的相关变化

2、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下午的报告,兰州外国语学校鱼建英老师结合去年高考数据统计情况重点交流了今后的复习策略。

在张老师所讲第一点中,使我认识到要迎接高考,首先要明确高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备考的效率,不做无用功。其次是认识到了解高考分值分布。通过张老师将近3个小时的报告,使我有了一些高三地理在复习的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地理高考复习应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不能回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年来初中地理一直重视不够,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到高一学生已基本淡忘,初、高中知识间形成断层。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当时机将初中地理知识渗透穿插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其次,加强图表教学,重视图文转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文科综合考试的考试说明中提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这一要求。各类地图和图表,其本身就是知识载体,又是知识的综合体,还是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训练基地。加强图表教学,一是要求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地理图象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如在这两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等值线图、统计图、区域分布图、示意图等,种类较为齐全。二是要求不断进行地理图象的取舍、转换设计训练,包括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分布图取舍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绘图技能和应变能力。平时教

学中就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时空的局限来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再次,加强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由于学生长期受“分科教学,单科考试”的传统习惯影响,一开始时对综合考试不适应,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从一个学科跳跃到另一学科,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在综合考试中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单科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来,但三科一综合,成绩就差得多。这些说明了学生对跨学科综合思维不习惯,习惯于传统的一维纵深思维,而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低下,学科知识干扰明显,学科跳跃思维不适应,增大了综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综合考试的成绩。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划学科为牢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搞好本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应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重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结合点,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教师可挑一些典型的综合题作分析,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综合的切入点,以提高对知识由横向联系渗透向纵向深度发展的网络思维能力。

最后,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综合卷中应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复习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有关专家强调,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过去是文科类高考的热门话题,今后仍然是文综高考的主旋律。

因此,在复习中要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要求学生掌握“全球性问题”的概念,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另外,我们还应树立学生信心,加强答题规范性。信心,是考试的隐形分数。许多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平时都具备一定的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也是能力的体现。高考既是知识能力的测试,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平时模拟考中就应较多地对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心理原因,树立他们下一次考试的信心,这一点对部分学生来说极为迫切。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能抓好基础,加强图表教学,强化综合意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考试能力,取得理想成绩。

 

第二篇:20xx高考地理要点

2014中国热点地理 新丝绸之路的复兴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丝路能源带桥头堡

编者按: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省级行政区,166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在如此辽阔的土地上,有着长达5600多公里的边境线,从蒙古高原到南亚次大陆,这里自古以来便成为了中国与外界交往的陆上桥头堡。作为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南亚以及俄罗斯等国的口岸所在地,新疆这个古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战略要冲,依然会在丝路能源带上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国家的几大战略性工程,西气东输、西油东调、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等,其源头都是这个处在亚欧腹地的新疆。决定其桥头堡地位的关键因素除了产业战略外,其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亦是不能忽视的要素。

逐鹿新疆

在这块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土地之下,蕴藏着难以估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稀有矿产,甚至核工业的原料铀等能源和资源。 新疆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克拉玛依,是一座石油之城。而克拉玛依油田从五十年代开采到现在,原油产量依然不断攀升,

国家战略工程,西油东调、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都位于新疆境内。其中,西油东调的起点位于独山子,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位于轮南,二线和三线的起点都是霍尔果斯口岸。西气东输一、二、三线的建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除油气外,新疆还有占全国40%的煤炭资源,丰富的煤炭资源也使新疆成为了西煤东送的起点。

如今,随着内地煤炭开采不断暴露出来的各种环境破坏,水土流失,节能减排等问题,新疆这块煤炭开发的处女地,成为了各大煤炭、电力企业纷纷逐鹿的场所。

据悉,新疆将在准东、伊犁、库车、拜城等地发展煤化工产业;在准东、伊犁河谷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产业;在库车、拜城发展煤焦化产业;在伊吾县、克拉玛依市等地适度发展一定规模的煤化工产业。

随着中国核工业的不断发展,核电也成为了中国电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预计20xx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作为核工业的原料铀矿,在新疆也有了新的突破。20xx年,新疆就发现了万吨级超大铀矿,在新疆的伊犁盆地又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铀矿矿床。这使得新疆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铀资源大基地的计划进一步突显。

能源基地的挑战

尽管有着如此丰富的能源,但新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也面临着与内地相比更加复杂和艰难的挑战。是新疆的经济总量却一直在全国排名倒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疆区域发展不平衡,例如克拉玛依这样的石油工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首府乌鲁木齐不相上下,而如南疆昌吉等沙漠地带,可耕种的面积极少,工业发展严重欠缺,其经济发展水平则相对落后。

另一方面,则是新疆的交通条件仍然落后,北疆铁路和南疆铁路是新疆仅有的两条铁路,地区之间相隔遥远,公路动辄上千公里,沙漠戈壁以及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导致了新疆各地区之间发展存在差异。尽管两条铁路几乎连接了新疆大部分城市,但是由于运力有限,国际班列与国内班列之间存在巨额差价,致使国内物资运往新疆的运费比运往中亚的运费还要昂贵。这不仅导致了新疆区内物价比内地要高,更使得新疆的煤炭、棉花、玉米等大宗物资无法运往内地。

此外,新疆生态脆弱,塔克拉玛干沙漠横亘南疆,新疆境内的河流均为内流河,环境保护的压力同样严峻。因此,在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抉择也成为了新疆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挑战。西气东输管道建设时期,为了避免破坏草场,管道开挖之前,要将草皮进行移植,管道掩埋之后,要将草皮重新恢复。为保护湿地,管道甚至要绕行避开湿地区域。

除了以上种种问题,新疆近年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亦为其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如 1

何保证社会稳定运行也是关键所在。

能源外交

无论从5600多公里漫长的边境线上,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国接壤,还是那166万平方公里土地下蕴藏的资源。新疆在这条丝绸之路上都有着绝对的战略优势。

如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铺开,新疆作为中国向西通关的首站和进关的末站,除了要加大铁路运输的运力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加快铁路的建设。

现今,从新疆出国的铁路都是经过中亚到达俄罗斯和西亚、欧洲。而在20xx年,伊朗方面就提出了要修建一条从伊朗经阿富汗到中国的铁路。如果这条铁路得以成形,那么中东的油气资源将不再经过海上的风浪,直接从陆上运到新疆。届时,新疆作为境外能源进入中国最大的通关口岸,其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将尽显无遗。

另外,中国与中亚在能源合作中日趋紧密,贸易往来也日趋频繁。中国的物资出口中亚需要在霍尔果斯口岸清关,新疆应该利用好霍尔果斯这个中转站的作用,开发边境口岸城市,以边境城市的物流、贸易来发挥桥头堡作用。

新疆不缺能源,也不缺资源,缺的是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以及带动经济发展的投资。只有一个稳定的新疆,才能带动这条丝绸之路走向繁荣。同样,一个安宁富足的新疆,才能在这条丝路能源带上确立起桥头堡的地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能源大省的艰难转身

提到甘肃,人们或许第一个想到的是深藏于大漠之中的飞天壁画,以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绝唱。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区域,除了大漠孤烟,还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中国第一座油田玉门油田就坐落在甘肃省玉门市。而今,甘肃作为中国能源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上遭遇瓶颈,生态环境的脆弱又导致了能源产业受到限制。经济落后加上人口与环境的制约,使得甘肃成为这条丝路能源带上,亟待转型的能源大省。

能源枯竭

甘肃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传统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河西的玉门和陇东的庆阳两大区块。但是长期的石油开采,耗尽了河西一带资源。甘肃的煤炭储量和生产能力均不及陕西,

此外,甘肃也是中国最早利用水利资源开发电力的省份之一。著名的刘家峡水电站就位于甘肃省临夏县境内,然而,随着黄河水利资源的逐渐萎缩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甘肃尽管有着居全国第10位的水能蕴藏量,可绝大部分地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其开发利用率却十分低下。如今,随着黄河来水量的不断减少,发电量不能保证。

尽管有着丰富的传统能源,然而开发利用的难度和受环境的影响,。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以及环境污染严重、沙尘暴等因素的影响,煤炭的开发与政策的矛盾,成为甘肃能源开发紧箍咒。

甘肃不得不寻找替代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成为另一个选择。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根据甘肃省的官方信息,目前在甘肃酒泉,正在建设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千瓦级的超大型风电基地,酒泉也将成为甘肃重点打造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甘肃也是中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尽管新能源丰富,但最终如何开发利用,仍是未知数。

转型困境

2

坐拥河西走廊,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资源的甘肃,却在其经济总量甚至不及贵州,这也使得甘肃在面对资源枯竭和工业转型过程中举步维艰。

甘肃日益恶化的环境与工业产能之间的矛盾。作为甘肃重要煤炭产区的靖远,多年来,小煤窑开采十分严重。小煤窑的过度不仅破坏了该地区的植被土壤,还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甚至导致了当地煤炭资源濒临枯竭。

陇东堪忧,靠近新疆的河西地区局面同样不乐观。甘肃是中国沙尘暴肆掠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那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带,可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土地非常有限。然而在这里,却又有着敦煌莫高窟那样的千年文物。因此,在环境本已欠佳的情况下,这一地区如果再进行工业开发,无疑要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这也使得甘肃省在酒泉、张掖一带明令禁止上马大型工业项目。如同玉门这样的老石油基地,在面临油气资源枯竭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其工业转型。

此外,甘肃在水能资源的利用也遇到问题。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肃省就在黄河上建立了多个梯级水电站。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曾经在黄河上游那些梯级电站却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黄河断流。如今,为了保证黄河来水的流畅,这些建立在黄河上的水电站早已动力不足。甘肃能够利用的水能只集中在了东南部嘉陵江上游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这里山高谷深,尽管水能丰富,但是要开发利用,难度太大

新能源之路

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门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非同一般。今天,它又作为中亚、新疆的能源通往内地的必经通道,在这条丝路能源带上所承担的使命同样重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势已成,甘肃只能抓住这次机会,实现自身的工业转型。

然而,在环境与资源枯竭的双重困难之下,转型的压力十分巨大。在传统能源领域的路已经越走越窄的情况下,甘肃不得不充分利用好新能源这一有利的优势,从而摆脱受资源环境的制约。

甘肃就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配套电网工程的认可。20xx年,酒泉风电的总装机容量就到达了550万千瓦。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工程的启动,新能源电力入网的难题将得到解决,这将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开创出良好的局面。

甘肃作为在这一领域率先发力的省份,不仅已经建成了具有规模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基地,同时也建立了拥有华锐风电、东方电气等一大批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在内的新能源配套产业园。伴随丝路经济带的作用,甘肃要力争成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新能源带动传统能源,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