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课程设计案例参考答案

【案例1

1. 我选择C.E两个公司作为函证对象。
由题可知,C公司的销货虽只有80000元,但应收账款年末与年初没有变化,仍然220000元,有可能是有争议的货款,金额也较大。E公司的应收账款增加幅度大由年初的70000元增加到年末的350000元,增幅大且余额也最大。

2. 客户的回函结果,可能与被审计单位给予的信息有所差异,当函证结果发现差异时,注册会计师应查明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处理.以下针对三个有差异的回函进行处理。

①可能是询证函发出时,债务人已经付款,而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款项。对此,注册会计师应审查1月2日前后一段时间的银行存款日记帐、对账单,以及应收账款明细账,如果被审计单位于1月2日以后有该30000元的收款记录,则可以确认12月31日该应收账款是真实存在的。

   ②有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提前确认的销售,注册会计师应审查销货发票及销货合同,查明是否确为目的地交货,若属实,应考虑提请管理当局调整有关账户。
③可能是对退回的货物尚未做账务处理。注册会计师应审查12月15日所开的红字发票,销货退回及折扣折让通知单以及退回货物的入库单等,确认所被退回的货物是否已办理了退货手续,是否已收回入库。若属实,则应考虑提请管理当局冲销该应收账款。

【案例2】

 1. 针对情况①:注册会计师应向委托代销方函证,证实是否确实属于代销商品。如属实可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处理。

   针对情况②:向仓库和生产部门询问,该材料是否为报废的材料;如果确实为已报废的材料,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剔除这部分存货。

   针对情况③:向销售部门获取有关售给B公司乙商品的销售合同等原始文件,确认该商品的产权是否仍属于A公司,若属实,可确认A公司的处理;否则不应确认为A公司的存货。

2.  审查C公司这项长期借款,注册会计师应执行如下审计程序:

1)   向银行函证,以确定该笔长期借款的真实性;

2)   查阅有关会议记录及授权批准文件,查明借款是否经管理当局的核准;

3)   查阅长期借款合同,了解有关借款数额、条件、利率、期限等内容,并与相关会计记录核对;

4)   复核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和应计利息的计算,并检查相关的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5)   检查抵押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企业,其价值和实现状况是否与合同规定一致;

6)   计算债务和所有者权益之比,查实是否低于2:1的比例:

7)   检查借款的使用是否符合合同的规定;

8)   计算并重新分类长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部分,查实资产负债表分类和反映的恰当性及正确性,及抵押和担保是否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说明。

3.  运用的审计方法有:检查和观察,如上2)、3)、5)、7),

函证,如上1),

重新计算,如上4)、6)、8)。

           此外还有询问等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案例3】

1. 麦克公司存在错报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情况

     (1)根据所给的资料通过计算可知:03年产品单位成本=11409/828=13.779

                                    04年产品单位成本=14535/1036=14.030

                                    05年产品单位成本=15846/1163=13.625

        03到04年成本上升,而05年却比以前两年都低,这与该公司主管说的由于更新设备而使成本增加相违背。由经验可知,增加新的设备,在相较于原有折旧时,如果使用的是平均年限法,在新设备的价格变动不大时,折旧额变动也不大,产品所分担的制造费用也不会有很大波动。所以被审计单位可能错报成本。

    (2)实施新的信用政策,使信用额度增大,销售量增大,应收账款增多,但是回收期变长,应收账款质量下降,出现坏账的情况变高,被审计单位可能错报销售收入,堆积坏账。如04年10月份销售收入为1787万元,销售成本为1536万元,销售量为111件;而05年9月份同样的销售量为111件,可其销售收入为2765元,可成本仅为1520万元,销售收入增长过快,而该公司主管说:“我们不是本行业的市场主导者”,所以可能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情况。又如05年11月,12月的售价明显提高,也可能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情况。

(3)当边际贡献比历史成本低时,增加销售量所带来的结果并不明显,通过增加销售量提高收入或利润的方案是不可行,从而也间接反映了可能存在虚增销售收入的情况。

2. 针对以上情况,审查具体资料:

  (1)检查并核对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副本、发运凭证等,检查销售的真实性

  (2)检查坏账准备的记录方法是否恰当,计提金额是否正确

  (3)询问并了解企业以前的销售情况,了解本年度有无异常情况

  (4)将企业的相关资料与同行进行比较是否有异常情况

  (5)了解内部控制,有无未经信用部门审批的销售,是否存在内部管理层异常行为

  (6)检查并核对应收账款总帐,明细账,对应收账款实施截止测试,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明细账,总账比较分析

  (7)实地盘存存货的情况,检查出库单记录和存货的保管记录

  (8) 获得06年应收账款明细账检查收回情况

审计方法有:检查和观察,如上(1)、(2)、(4)、(5)、(6)、(7)

重新计算,如上(2)

分析程序,如上(3)、(4)、(6)

函证,如上(1)

询问,如上(3),一般结合其他审计方法一起使用。

【案例4】

 (一)

对于情况(1),应要求A公司重新寄出回函,直接寄到正大会计师事务所;

对于情况(2),应要求B公司将文件打印并加盖B公司公章寄往正大会计师事务所;

对于情况(3),应提请x公司尽快派人前往C公司将错发的货物转发,并特别关注是否在有效期之前办理完毕;

对于情况(4),应提请X公司向运输部门查询;

对于情况(5),应按照明细账记载的地址再次发函,同时要求X公司提供正确的电话号码;

对于情况(6),应按照正确的地址再次发函。

(二)

(三)

对于情况(1),应当确信第一次回函的真实性,并以第一次回函的金额作为X公司应收A公司的金额;

对于情况(2),应当确信X公司应收B公司款项的真实性,但应提请X公司根据诉讼情况适当调整坏账准备,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为或有事项加以披露;

对于情况(3),李民可以确认x公司发出商品一事的真实性,但应提请x公司按照期后事项予以处理,注销该笔应收账款,其中,相当于扣发有关职员一年奖金的部分,确认为“其他应收款”,其余的部分确认为“营业外支出”,相应调整20##年度的会计报表;

对于情况(4),李民可以确认该笔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但应建议X公司将该笔应收账款按承运人依据运输合同承诺的赔偿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相应调整20##年度的会计报表;

对于情况(5)、(6),均表明向E、F公司实施函证程序是无效的,应实施函证的替代程序,检查与销售相关的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出库单及货运文件,验证该笔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必要时还可要求X公司出具相关的情况说明。

【案例5】

1. 针对不同供应商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审计程序加以验证。

(1)针对A供应商,应检查前几个月的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检查付款凭单,检查是否有预付的相应金额的支出,并检查是否有预付金额的交易,也可以对A供应商函证以证实确实存在这样的交易。

(2) 针对B供应商,检查销售合同,向B供应商发询证函,确认购货折扣是否属实,并检查折扣金额是否正确,检查相关明细账,借项通知单。

(3)针对C供应商,查看销售发票和有关现金折扣的依据,销售合同,确认条件是否符合,确认属实之后,检查折扣与折扣明细账,查看折扣金额是否正确。

(4)针对D供应商,查看降低价格的依据,相关文件。询问采购人员价格过高的情况是否属实,并向供应商函证,确认是否同意降价和降价的金额,检查进货单,验收单,确认采购是否属实。

(5)针对E供应商,向E供应商发询证函,确认退回情况是否属实,并检查出库单,发运凭证,将出库单与应付账款明细账进行核对,确认金额是否正确。

2.正确的会计处理

(1)现入帐再处理

 借:预付账款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借:应付账款  300000

    贷:预付账款   300000

(2)购货折扣直接使应付账款减少,会计处理正确

(3)现金折扣抵减财务费用,使银行存款支付减少,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不变。

  借 :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170000

(4)应用红字冲销,减少应付账款

(5)退回订货根据相应的凭据应用红字冲销。

【案例6】

1. 阅读资料一,我发现其中有两个不合理之处:

⑴是20##年末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与20##年相比上升了 (9876-7045)/7045=40.18%, ,因为05年度销售状况比04年要好,因此应收账款理应下降,而如此大的上升幅度与20##年度销售情况好于上年明显不符;这表明X公司20##年度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余额可能存在严重的高估。

⑵是20##年末2-3年及3年以上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之和为2454万元+1525万元=3979万元,比20##年末3年以上应收账款的余额3980万元还要小。说明05年2-3年及3年以上应收账款远远高于04年,通常在公司05年度没有发生并购分立和债务重组等行为前提下是不可能的。 这表明X公司的20##年末3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可能存在高估。

另外,我通过计算发现,资料二与资料一相比,有一个可能的矛盾之处:

资料二显示,20##年度与20##年度相比,甲产品的销售量上升了(5800-5600)÷5600=3.57%,乙产品的销售量上升了(70500-55000)÷55000=28.18%,这说明甲、乙两种产品的总销售量上升的幅度应介于3.57%到28.18%之间, 但X公司两年间与甲、乙两种产品相对应的1年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的余额上升了(9876-7045)÷7045=40.18%。从逻辑上讲,在20##年甲、乙两种产品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上年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销售量的上升幅度,而X公司的资料显示的情况的恰好相反,所以这里是一个极明显的矛盾。

针对以上发现的不合理之处,我计划实行进一步审计程序:

(1) 检查应收账款帐龄分析是否正确,了解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2) 函证应收账款,函证对象为: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项目;交易经常但期末余额较少甚至为0的项目;

(3)检查异常应收账款的明细账,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副本;

(4)将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有无异常。

2.资料三中可能存在六个不合理之处:

⑴是X公司将“土地使用权”计入固定资产项目中,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规定,“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项目。

影响:这一不合理之处将导致X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净值的虚增和无形资产摊余价值的虚减。

⑵在本年土地使用权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项目的年初余额与年末余额均为472万元,属于明显的不合理之处。 按规定,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应采用分期平均摊销的方法予以摊销。如果按规定进行了摊销,土地使用权的年末余额应小于年初余额。

  影响:土地使用权做为无形资产未按期摊销的,减少了无形资产的摊销,使无形资产摊余价值虚增。

⑶按国家规定,土地使用权不提折旧,而应按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进行平均摊销,而资料三中,“累计折旧──土地”的本年增加数为15万元,违反了国家的规定。

影响:这一问题可能并不影响当年的净资产,因为无论是摊销还是折旧,都将减少当年的净资产。

⑷材料中,“固定资产原价──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为21万元,“累计折旧──房屋及建筑物”的本年减少数为31万元,两者相差10万元。根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率这一因素后,即便这些减少的房屋及建筑物已提足折旧,其累计折旧数也应小于相应的固定资产原价。

影响:可能是房屋及建筑物中存在账存实亡的现象,低估了房屋、建筑物当年的减少数额,将导致本期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的增加,也可能是估了此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减少额,将导致本年费用的增加或利润的减少。

⑸是20##年X公司各类固定资产原值合计数为59550万元, 但表中资料的合计数为59850,两者相差300万元。这一问题可能属于错误,也可能属于舞弊。

影响:其后果是虚增本年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净值。

⑹是20##年X公司累计折旧本年增加数合计应为3134万元,但资料中的数额为2134万元,两者相差1000万元。

影响:导致累计折旧年末数减少1000万元,当年净资产增加1000万元,净利润增加1000万元。

总的来说,不合理的存在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项目主要是以下几个项目: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利润项目、成本项目、总资产、费流动资产、现金净流量等。

3.根据资料二可以得出:

甲产品20##年产量 =20##年期末余额-20##年期初余额+20##年销售量=600-200+5600=6000件;

甲产品20##年产量 =20##年期末余额-20##年期初余额+20##年销售量=400-600+5800=5600件;

乙产品20##年产量=20##年期末余额-20##年期初余额+20##年销售量=4500-3000+55000=56500件;

乙产品20##年产量=20##年期末余额-20##年期初余额+20##年销售量=2500-4500+70500=68500件。

根据以上结果,资料四中存在或可能存在以下七个不合理之处:

⑴20##年,X-型固定资产原值÷甲产品产量=3350÷6000=0.56,20##年,此比率上升为=3450÷5600=0.62,这表明X公司20##年度闲置的X-型固定资产有所增加,或存在X-型固定资产账存实亡情况。

⑵20##年,X-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2680÷3350=80%,在20##年末,这一比率为上升为2970÷3450=86%,在X公司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的情况下,考虑到至20##年X-型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已达到9年,如不存在新增X-型固定资产,20##年X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应为90%;在20##年存在新增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年初新增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与原值的比为0.1,故整个X-型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占原值比率的加权平均应当为3250×0.9+200×0.1)÷3450=85.3%,两者相差90%-85.3%=4.7%,折合为绝对额,相差4.7%×3450=162.15万元。 这一金额超过了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300万元的50%,无论是对固定资产还是对累计折旧来说都属于重要的错报。 这一错报可能导致20##年资产和利润的双重虚增。

⑶X-型固定资产本期减少额一项中,注销的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 而相应的累计折旧仅为10万元。这是不正常的。其可能原因有三:一是这些注销的固定资产中可能存在严重少提折旧的情况,二是注销了近一、两年来新增的固定资产,三是将尚可使用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出。这一问题可能导致当年利润的虚增。

⑷Y-型固定资产的原值自购买后一直没有发生变化。20##年,Y-型固定资产原值÷本期产品产量=5350÷56500=9.47%;20##年,这一比例为5350÷68500=7.81%,下降了(0.0947-0.0781)÷0.0947=17.5%。 在20##年Y-型固定资产已达到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X公司20##年度的这一比例继续下降是不正常的。可能的情况包括X公司虚报产量、增加了Y-型固定资产后未及时入账或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入Y-型生产设备。其后果是,可能导致当年利润的虚增或费用的虚减。

⑸Y-型固定资产20##年末累计折旧余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为2229/5350=41.67%,与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基本吻合。事实上, 按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的要求,Y-型固定资产在20##年末的折旧比率应为(8+7)÷36=41.67%,这与其实际的累计折旧余额相吻合;但Y-型固定资产在第三年末,即在20##年度应计提的折旧为5350×6÷36=891.67,而X公司20##年度实际计提的折旧为591,两者相差达到300.67。这说明Y-型固定资产存在着严重少提折旧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资产和利润的双重虚增。  

⑹X公司生产甲、乙产品的固定资产原值(3350+5350=8700万元)占公司固定资产设备类固定资产(包括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原值(28582+10008=28590万元)的比例仅为30.4%,这与X公司以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为主营业务的情况具有重大的不一致;这意味着X公司除X-型及Y-型生产设备外的其他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可能存在严重的虚增,这将导致X公司资产总额的虚增。

⑺X公司设备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本年增加数为865+1041=1897万元, 占设备类固定资产原值28590的比例仅仅为6.67%, 这说明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平均预计使用年限1÷6.67%=16年, 如果考虑Y-行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按资料推测的设备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还将更高。这与X公司的主要生产设备预计使用年限均不超过10年的情况矛盾。这种情况将可能意味着X公司20##年存在着严重少提折旧的情况,它将导致资产和利润的生产虚增。

进一步审查:(1)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用的折旧方法是否合理分摊成本。

(2)检查固定资产买入相关的凭证,发票,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3)对累计折旧实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4)了解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的试用情况。

(5)检查产品出库发运凭证,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必要时函证,若存在差异,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案例7】

1.根据题意得,该公司发出产成品按先进先出法,所以发出结存余额计算不正确。正确的计算结果为(2500+2040+7360+3150)—(2500+300*5.1+100*5.1+300*4.6+800*4.6)=5405.

        这个过程中使用到的方法主要为重新计算、检查。

2.在存货监盘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亲临现场,注意企业的盘点现场以及盘点人员的操作过程和程序。,并在盘点标记尚未取下时进行复核抽点 。考虑公司存货的特殊性,应作如下处理:

(1)对于国内冷冻库以及返港的6艘近海渔轮的存货进行监盘,并将其记入审计工作底稿。

(2)对于外海的3艘远洋渔轮,可以选择日期重新盘点并实施监盘或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公司盘点结果,或实施替代程序。

(3)对于储存在国外的AD公司的海产品存货,可以委托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监盘,也可以函证AD公司进行确认。

3.(1)在盘点前和盘点过程中均应检查磅秤的精确度,并留意磅秤的位置移动与重新调校程序。

(2)将检查和重新称量程序相结合

(3)检查重量尺度的换算问题。

问题探讨:

1.   在先进先出法下,期末存货多记会使企业利润升高,使主营业务成本少计;

而少计存货则会使企业利润减少,使主营业务成本多计。

准备工作:

(1)制定存货监盘计划的基本要求

(2)制定存货监盘计划应实施的工作:

A.应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的重要程度及存货存放场所;

B.考虑实地查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C.评价与存货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和重要性;

D.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E. 了解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

F.考虑是否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会的工作;

G.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其它存货监盘计划。

实地盘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册会计师监盘时间应与被审计单位实施的存货监盘的时间相协调;

 (2)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要明确,,加强监督;

 (3)应特别关注存货移动情况,存货的状况和截止;

 (4)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对特殊类型存货的监盘程序,如使用磅秤测量的存货,应注意磅秤的准确性;

 (5)注意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

【案例8】

1.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

       (1)请购单未经过批准,采购部门直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的人员应分离,对于大额的项目,应通过竞价来确定。

       (2)验收单一式两份,由仓库验收到货的存货,不符合职责分工的要求;验收单应一式三份,一联交给请购部门并得到签字的收据。

       (3)在将收货单与采购发票进行核对时,应检查凭单的签字,并检查余额和数量是否正确。

      (4)付款凭证未经审批就由出纳付款;付款凭证应经过审批后由出纳付款。

      (5)仓库保管员登记存货明细账:不相容职务要分离,应另设一人登记存货明细账;

      (6)领料单应是一式三联,另外一联交会计部门。

      (7)领料单未送财务部,而由仓库月底报送,容易发生舞弊;应及时将领料单报送财务部;

      (8)对存货的使用、结余情况不定期核对;应定期核对。

2.涉及的主要活动: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已经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确认与记录负债,付款,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编制日记账。

      关键的控制环节:

      (1)适当的职责分离,如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合同签订与审批,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等。

    (2)审批制度是否健全,如请购单是否经过审批,付款凭单有没有进行审批等

    (3)各种凭单是否连续编号,比如验收单是否连续编号,这种控制有利于发现多记或漏记的款项。

    (4)授权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5)有无独立稽核制度,内部核查制度。

    问题探讨:

       1 . 调查题设计:

1)使用部门的请购单是否经过审批?

           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只能是否分离?

           3)验收单是否实现连续编号?

           4)是否单独设立验收部门?

           5)应付凭单部门开具应付凭单时是否已将发票与订购单,验收单进行核对?

           6)仓库保管员是否与存款明细账记帐职能分离?

           7)领用存货时领料单是否一式三联并连续编号?

           8)是否进行存货定期核查?

           9)会计部门人员对购货的处理是否具有独立性?

          10)应付凭单是否经过授权人的签字才有效?

          11)对大额采购项目是否通过竞价确定供应商?

     2 .  (1)“购货与付款循环”一般涉及的部门有:

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仓库,使用部门,应付账款部门,会计部门。

(2) 传递的凭据主要有:

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付款凭单,卖方发票。

(3)程序如下:

a)   使用部门把经授权审批的请购单交给采购部门,

b)   采购部门编制订购单,

c)   验收部门编制一式多联、预选编号的验收单,一联交给仓库,一联交给应付凭单部门,一联交给使用部门,

d)   应付凭单部门编制付款凭单,交给会计部门,

e)   根据已经审批的付款凭单付款,付款后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

【案例9】

1.(1)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在建工程”帐户中;

(2)托儿所人员工资应由福利院开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应付福利费”;

(3)将未摊销的工具费应摊入甲产品;

(4)月底办理假退料9000元是虚假的,应增加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167600+9000-15000=161600

直接人工=38000-5200=32800

制造费用=76400+800=77200

直接材料分配率=(28800+161600)/(400+200*80%)=340

产品成本=340*400=136000

直接人工分摊率=39100/(400+200*50%)=78.2

产成品成本=400*78.2=31280

制造费用分配率=(8000+77200)/(400+200*50%)=170.4

在产品成本=100*170.4=17040

产成品成本=400*170.4=68160

成本计算表如下:

2. 发出成本计价不正确,成本偏高,虚增利润,将工程用材料计入生产成本,虚减利润,少计税金:

发出的单位成本=(500*120+500*130)/(500+500)=125

3.(1按加权平均成本计算的成本=450*125=56250

按130每吨来计算成本=450*130=58500

多记了生产成本为58500-56250=2250

调整:

   借:原材料  2250

      贷:生产成本  2250

   借:在建工程  65812.5

       贷: 生产成本  5625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9562.5 (56250

*0.17)

 (2)在建工程领用的原材料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调整:借:在建工程 17550

        贷:生产成本—材料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3)托儿所人员工资应由福利院开资,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应付福利费”;

     调整:借:应付福利费 5200

             贷:生产成本 5200

(4)未摊销的工具费应摊入甲产品

调整: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800

        贷:低值易耗品  800

      (5)月底办理假推料9000元是虚假的,应增加产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

           调整:借:生产成本——材料 9000

                   贷:原材料  9000

4. 运用的审计方法:检查、重新计算、核对法等

问题探讨:

存货余额的正确性主要通过存货计价测试来完成。审查的主要内容:

(1)样本的选择,从存货数量中已经盘点,单价和金额已经计入存货汇总表的结存存货中选择;

(2)计价方法的确认,是否存在合理性与一贯性,没有合理的理由,计价方法在一个会计年度内部的变动;

(3)计价测试,对存货价格组成内容予以审核,按所了解的方法对所选择的存货样本进行计价测试,编制对比分析表,若差异过大,则扩大范围,考虑是否提出审计调整意见。重点考虑各种存货的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集体,计入当期损益的存货情况;

(4)存货成本的计价测试。

资料:存货明细账,总账,或成本计算单,耗用数量,领用数量,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领料单。

方法:检查、重新计算、询问、观察等。

【案例10】

1.对公司的投资后续计量要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1)对甲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确认资本公积一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0000

         (2)对乙公司投资取得时的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0

                贷:股本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

               贷:银行存款   20

          对乙公司,应享有的份额为9150*20%=1830,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的份额,属于通过投资作价提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若投资成本小于应有的份额,则多余的部分记“营业外收入”。

      2.应审查的内容:

1)长期股权投资种类及说明,检查明细表,年初余额,年末增加减少额,年末余额,投资收益等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

       2)盘点有价证券,核对数量,是否账实相符

       3)函证有价证券,检查股票种类、序号、股数,面值及取得成本

       4)审查合法性,审阅管理当局或董事会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记录和决议,确认投资业务是否经过审批

       5)审查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6) 审查投资收益,核对被审计单位有关货币帐户和投资收益帐户

       7)检查长期投资收益的入账价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的规定

       8)审查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9)检查长期股权投资与短期投资的相互划转

运用审计方法:函证、检查和观察、重新计算、分析程序。

 3.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0+30-(45-8)】×10%-1=-0.7(万元)

所以正确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  7000

            贷:投资收益   37000

    4. 正确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它权益变动  800

问题探讨:

     1. 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与其它投资者协议,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50%以上表决权资本的控制权

        2)根据章程或协议,投资企业有权控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权利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2)投资企业对被审计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权益法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1.共同控制(合营企业)

         1)任何一个合营方均不能单独控制合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设计合营企业董事经营活动的决策需要合营方一致同意

         3) 各合营方可以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成任命其中的一个合营方对合营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但其必须在各合营方已经一致同意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范围内行使管理权。

         2.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2) 参与被投资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包括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制定

         3)与被投资单位发生重要交易 

         4) 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2.初始投资成本和确定:

 同一控制下:

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为合并对价的,应当那个在合并时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现金、债务、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额调整资本公积,当不足冲减时,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方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按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      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

控股合并中,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如发行权益性证券投资为其公允价值,投资者投入的应按合同或协议定价值等

1)宣布发放股利但尚未发放时,应收股利单独列示

2)发放股利时,成本法下,当年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冲减成本账面价值,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为备有子弹为累计实现净损益的,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案例11】

1.到10月份止,专门借款已经全部用完,11月份,12月份动用一般借款.

专门借款资本化全额为利息费用=800*6%+400*8%=80万

所占用的一般借款资本化率=500*4%/500=4%

一般借款资本化全额=(120*2/12+240*1/12)*4%=1.6万

应付总利息=800*6%+400*8%+500*4%=100万

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 在建工程  81.6万

        财务费用   18.4万

贷:应付利息   100万

2.账务处理错误,股本应是对方实际投入的5000万,前进公司应视为购入产成品,

正确的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 库存商品          415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万

贷: 股本             5000万

3.审计方法:检查,观察,函证,重新计算

问题探讨:

1.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应满足三个条件: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需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应审查的资料: 借款合同,包括日期,利率,借款金额等,大楼的完工进度;

承包合同,记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金额是否正确;

2.  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1)专门借款的利息资本化金额= 利息费用—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收益后的金额

(2)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步骤:

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 /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所占用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 * 每笔一般借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写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3.存货投资的入账价值应以实际收到的价值入账,包括税费计入股本或实收资本。

查证:1) 检查入库单,收到的进项税发票;

2) 实地盘点存货,获取明细账,检查金额,数量是否正确;

3) 获取股本账簿,检查入账金额是否正确以及入账后是否有较大的变动。

【案例12】

1.本案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不相容职务不分离,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支票管理、记录和支票印鉴管理的职务分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保管支票的职员不能担任印鉴的保管工作,因为如果两种职务由同一个人担任,那么该职员就可以在没有人批准的情况下随意填写支票,加盖印鉴,从银行用支票提取现金。因此,对于该教育局来讲,正是由于支票管理和印鉴管理全部由陈某一个人承担,才导致陈可以自由提取现金而无需经过领导批准。

其次,职务分离制度要求,银行对账单的保管人和负责现金支出的职员两者分离。现金的提取在银行行账户上是有反映的,只有两者分离的情况下,如果负责现金支出的职员在支出业务中有任何差错或者舞弊行为的话,就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清楚地揭露出来,如果两者没有分离,那么负责现金支出的人就可以通过篡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来掩盖舞弊和犯罪行为。因此该教育局的管理漏洞主要就是职务分离制度设计的缺陷。

最后,会计同出纳对账的时候忽视了明细帐的核对;陈利用了会计仅仅核对总账而不核对明细账的漏洞来舞弊。

2.建议:

不相容职务分离: 1) 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2) 银行对账单保管人员与现金支出人员职务相分离

                    3) 对账时应核对总账和明细账,要定期核对,全面核对

                    4)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以外的人员编制

问题探讨: 必需的内部控制:

1)      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的岗位分离

2)      货币资金收支要有合理,合法的依据

3)      全部收支及时准确入账,并且支出要有核 准手续

4)      控制现金坐支,当日收入现金应及时送存银行

5)      按月盘点现金,编制很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

6)      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

            具体来说:

1)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监督

            2) 健全授权审批制度

            3) 货币资金管理,支出核对,签发支票,签发支票,签字盖章等

            4)监督检查,定期核对检查,完善.

【案例13】

1.黄某舞弊产生的原因是:

(1)黄某会计兼任出纳;

(2)缺少定期审核制度;

(3)授权批准制度不健全;

(4)内部审计部健全。

2. 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的措施:

1)会计与出纳职务应分离,应另聘请一名会计;

 2)审核批准制度要有效执行。每个签署者必须独立地审核该事项,否则这种会签有更大的风险。因为每个签署者都会认为其签署者会审核而草率地签字。结果可能是每个签署者均没有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案例中,黄某就是利用了这个漏洞。如果每个签署者都尽到了职责,在签署之前都仔细地审核,那么黄某假冒经理签名、涂改工程付款就不会得逞;

3)案例中还反映出该公司内部审计薄弱,如果工程公司有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财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则类似黄某这样的案件,就能防范于萌芽之中。

【案例14】

1.                        库存现金盘点表

库存限额1500元    20##年3月15日上午8时     (单位:元)

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①超过限额781. 60元(2281.60-1500),应及时将超额现金送存银行。

②短缺280元(2281.60-2001.60),应查明原因。

③3月11、12日凭证未及时入账,应做到日清月结。

④不能以借条抵充库存现金,应及时催促有关人员报销或做其他应收款处理。

问题探讨:

(1)现金收、付不按时登记入账容易产生舞弊和贪污的风险;

(2)不及时入账会造成管理人员或出纳人员挪用现金,暂用现金的情况,造成资金混乱;

(3)若实际收现,付现时间和入账时间刚好跨越了资产负债表日,则对会计报表使用者会产生影响,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者作出经营决策;

(4)库存现金超额留存使发生现金短缺或现金不明的可能性增加;

(5)库存现金超额留存还不利于现金的有效利用。

【案例15】

(1)审计人员向开户银行函证,不仅可以查明B公司银行存款、借款的存在及金额,还可能发现企业未登记入账的银行存款、借款。

(2)在询证函内,指明回函请直接寄至审计人员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直接收回开户银行询证函回函的目的是防止B公司截留或更改回函。

(3)审计人员应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 的入账情况。

(4)审计人员索取开户银行20##年1月31日的银行对账单,可以证实列示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的在途存款和未兑现支票的真实性。

【案例16】

1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与对账单金额不一致,一般产生于“未达账”;可通过编制“调节表”调节一致;不一致再进一步查原因。

2上述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购货发票上金额比实际支付的多,银行存款收入虚假,出纳人员采用虚存、虚付的手段,贪污现金7000元。

3审查的关键点:

1)该业务得以揭露,在于审计人员注重原始凭证的核查,即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核对;

2) 0251号记账凭证所附“现金进账单”,未盖“银行收讫”印章,说明出纳员并未将7000元现金存入银行,应对没有加盖“银行收讫”印章的记账凭证重点审核;

3)0013号记账凭证虽然附有4张凭证,但实际金额比记账凭证的金额要少,应注意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金额是否相同。

问题探讨:

1.这种说法不对。日记账余额和对账单余额核对总额相符,但中间可能存在同一笔款项日记账的交易金额与银行对账单不符事后调节的现象.先虚增再虚减再虚增.但最终金额也会一致。

2.“银行对账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原始凭证的核查.包括入账日期,金额是否一致,凭证后所附原始凭证的金额是否属实等。

   2)还应关注在收现或付现时,账单上有无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印章以确定收付款的真实性。

【案例17】

     1.

                        

2、审计告存在以下问题:

①范围段中遗漏了已审计会计报表反映的期间,会计责任和已实施的审计,应改为“我们审计了贵公司2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该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些会计报表由贵公司负责”应改为:“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

②意见段中,公允性的表述不正确;应改为“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贵公司2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该年度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③说明段的第二段无需说明。

④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少一人;应补“注册会计师赵诺”。

⑤审计报告日不正确;应改为“20##年3月6日”。

【案例18】

【案例19】

(1)  会计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的计算:

按总资产的标准:2800 ×1%=28(万元)

按净利润的标准:240万元×10%=24(万元)

所以,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会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为24万元。

(2)对于第(3)种情况,属于未决诉讼结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需调整的事项处理,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00000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100000

同时,将该事项提请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对于第(4)种情况,存货已经毁损,应转销其存货的账面价值,即提请被审计单位调减存货,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0万元

贷:存货      30万元

(3)

【案例20】

(1)计算确定重要性水平
按营业收入  15000 * 0.5% = 75(万元)
按净利润   (2500+0)/ 2 * 5% = 62.5(万元)
按资产总额  19000 * 0.5% = 95(万元)
按净资产   9600 * 1% = 96(万元)
所以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为62.5万元

(2)针对3个事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建议
对事项(1)提请Y公司调整并披露该关联方交易
借:主营业务收入    400万元
 贷:资本公积      400万元
对事项(2)提请甲公司调整
借:资产减值损失 270万元

  贷:坏帐准备    270万元

借:坏帐准备  270万元
           贷:应收帐款——光明公司  270万元
        对事项(3)建议甲公司调整
        借:投资收益        36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360万元

(3)注册会计师应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甲公司同意(1)的披露与调整,(2)的以修正,但是拒绝(3)的调整,而(3)

     影响的金额360万大大超过重要性水平62.5万,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