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

论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11级 广播电视新闻学

摘要:传播活动起源于古代的群居生活,远古时代的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因此信息的分享就很重要了。出于本能的需求,传播也就产生了。然而由于时代的限制,当时没有电,信息传播的手段是十分落后的。到了古代,人们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信息的传播主要掌握在执政者手中,但并不意味着民间没有信息的传播活动。随着时代

的发展,信息传播活动也日益广泛,手段日益先进,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生产力 统治者 小报 进步

正文:人类从远古一步步进化,从开始的结绳记事到后来的报纸的出现,中间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这之中的变化是人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当然也是出于发展的需要,使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传播自始至终是一脉相承的,传播的手段也非取代式的—即非新的传播手段出现就取代旧的传播方式。因此,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还是有一些共通的特点的,在这里我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总结。 1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是得益于生产力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意味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同时也迫使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的范围和规律。因此,社会的新闻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决定了新闻的需要,新闻的需要决定了新闻活动的发展。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需要与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象征。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用了“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这一切。

远古时期,人们收到交通的限制,口头传播缺乏可保存性,人们便通过一些图画、结绳等手段进行交流与信息传播。同样的,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在文字出现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也更多样化。从甲骨和金石,到后来印刷手段的成熟,无一不显示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才推动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根据需要,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借用一切手段把信息传递出去,从而是信息传播活动不断发展。然而,同样的,也正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显示了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也使社会多了一个新的职业领域,信息的更快速的传播也使社会更高速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2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统治者掌控

在封建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也日益完善。由君主制的社会形态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一切活动必然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皇帝面向全国臣民发布政令,将上级的决策传达下去,自然而然的信息的传播就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喉舌。统治阶级利用自身的阶级权利,掌握了传播活动的领导权。

在唐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报纸——“进奏院状”。它其实就是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各藩镇在京城设立办事机构,任派进奏官,即使向各地方通报他们所搜集到的来自首都的各项朝廷政治消息。其内容包括皇帝起居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奏章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内容,它发行不定期,有一定官文书的痕迹,主要为朝廷政事活动,由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筛选。自唐朝以后,京报发行制度不断完善,宋代还增加了“定本”制度,加强连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元代虽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制度,但驿传制度非常发达,而且元代等级制度森严,言禁更加严厉,不允许信息的随意传播。明代的官报发行主要有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和提塘,通过层层筛选和复制,将信息传向全国各地。到清代时,通政使司的主管,由满汉官员各一人担任,特别是其中的满员,历来是皇帝宠臣。清代官报的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一般平头百姓于官报无缘。充分体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和统治阶级的无上性。

3民间的“小报”与官方的查禁

“小报”始现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小报”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非官方报纸。“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使臣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世家。“小报”的特点是信息比较灵通,另外,“小报”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朝廷机事,但难以做到十分准确。“小报”的读者范围很广,有京官,也有地方官和一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但是“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尤其“小报”在传报一般消息的同时,也经常被政府官员中在野的一派所利用,看在一些对当权者不利的消息和实事性政治材料,这其中对封建统治集团内外政策及其当权者人物所进行的指责和攻讦,更使他们难以容忍。因此“小报”一直被指为非法出版物,受到各个时期封建政府和当权派官员的查禁。

但“小报”的生命力极强,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这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不仅如此,到了明代,政府还允许了民间自设报行,翻印部分“邸报”稿件,公开出售。虽然这时的“小报”实际上仍是为封建的经济基础服务,但对报业的发展来说,仍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清代由于文字狱极强民间小报的发展也颇受限制,但在内容上,出现了一些社会新闻和广告等,有了较强的新闻性。可以说“小报”在政府的严令禁止下缓慢发展着。

4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和传播体系的形成

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以及其他像结绳、图画等辅助传播。在文字出现以后,传播的载体主要变成了文字,接下来,记录文字的载体变成了关键。最早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和金石。到了汉代,就变成了竹简木简和绢帛。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

事,伺候,文字的记载就转移到了纸上。大大增加了文字的可保存性,为现在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材料。唐代已发明了印刷术,但主要用于印刷佛经。唐代还没有印刷的报纸。宋代的部分“邸报”是由雕版印刷的。中国的印刷术发展到元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印刷的内容也有了丰富,如书籍、科举信息、广告等。明清时期的民间报房发展迅速,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使信息传播活动不断壮大。

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并非取代式的,即旧的传播手段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新的传播手段并存下来。例如古代的烽烟、旗鼓、旗报和告示等。烽烟和旗鼓主要用于军事,为突破远距离的限制,人们一直采用这种方法来传递信息。然而,事实也证明,在没有电和网络的古代,这也的确是最快传递危险信息的方法了。而告示和旗报,也是一直为统治者利用,向百姓传达政令和发布工作,是百姓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传播手段的丰富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深入到各个方面,到了近代之前,我国的信息传播活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体系初步形成。

总结:20世纪初的一百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现如今,新闻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现在学习的《中国新闻传播史》,通过对过去的了解,加深对现在的认识,看到我们的发展与成就,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准确地把握未来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我想,这也是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初衷。

 

第二篇: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传播活动溯源和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官报的讲解,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中国传播活动的缘起和早期报纸的出现与发行的情况,同时能够重点掌握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以“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为主。

●基本要求:

1、掌握中国古代传播活动的各种手段 2、了解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3、熟练掌握最早的官报的出现和发行制度 4、重点掌握“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的情况 5、了解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本次课是全书的起始部分,主要就是使同学们能够对中国古代传播活动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无难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有关“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的内容。

●授课内容:

一、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1、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

口头传播,如谣谚;木椟(如图);秦始皇四十字诏书(秦始皇四十字诏书,被许多新闻史家认为是秦朝官方第一次以文字形式向全国发布的新闻。)“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制,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其他的还有甲骨文和金文。

2、两汉和三国魏晋时代的传播活动

汉代纸片、木简、烽火台;布告。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1、早期政府官报的出现和唐代官报的发行制度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节度使办事机构:邸->进奏院;负责人:进奏官、邸吏;进奏院传发报状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皇帝的起居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臣僚们的奏章,其 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

特点:不定期;有官文书痕迹;信息属朝廷政事活动;自行采集、筛选信息。

2、“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

3、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官方的传播活动:除“报状”、“进奏院状”外,还有烽燧、露布、檄文、榜 文和告示等;

非官方的传播活动:士人之间的传播活动;民间的传播活动。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始于什么时间?都有哪些传播手段?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3、唐代的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通过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试题考核方式

以填空题为主,名词解释“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 ●参考资料:

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李彬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对宋代官报“邸报”和民间“小报”的讲解,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基本要求:

1、掌握宋代官办的“邸报”和其发行制度 2、掌握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它的查禁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问题是“邸报”和“小报”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概念、性质、特点、内容等。并且由于内容繁多,因此也属于记忆难点。

●授课内容:

一、宋代官办的“邸报”和“邸报”的发行制度

1、“邸报”产生的背景

2、“邸报”的内涵、特性

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都进奏院;宋代邸报特征和内容。

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邸报”名第 一次出现。

3、“邸报”的别称、内容

内容: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军事情报;刑罚。

4、“邸报”的发行和其他相关的问题

二、宋代的“小报”和官方对“小报”的查禁

1、“小报”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脉络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2、“小报”的内涵、特性

特点: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性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无固定报头、名称;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发行人广泛;内容复杂;既有手写也有印刷;读者广泛。

3、“小报”的查禁

三、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众多传播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榜”;“榜”的特点和作用。“榜”是

一种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以张贴的形式公布信息的新闻传播手段,公布法令等。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其编发工作中的作用?

2、什么是“邸报” 、“小报” 、“定本”?

3、宋代的“小报”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屡禁不绝?

●试题考核方式

以填空题和名词解释为主

●参考资料:

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李彬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能够对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要掌握明代的抄传和发行制度、明代“邸报”的一些问题以及明代的报房。 ●基本要求:

1、了解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 2、掌握元代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3、简单了解一下元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4、掌握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的三个环节

5、了解明代“邸报”的别称、内容、特性等。6、了解明代报房的基本情况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元、明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并不是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重点问题,因此学生们要对其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相对重要的问题是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的环节。

●授课内容: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元代官方的信息传播

驿传制度

2、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小本”的特点和“言禁”。

“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

3、元代社会上的其他传播活动

二、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1、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制度

通政司 通政使为主官

六科 吏户礼兵工刑

提塘 提塘官 提塘报房

2、有关明代“邸报”的几个问题

明代“邸报”的别名;

明代“邸报”的内容。

皇帝谕旨、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家的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奏章;社会新闻。

3、明代的民间报房和抄报行

何甥: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和“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 民办报房很可能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什么是“小本”?

2、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

●试题考核方式

以填空题为主,名词解释“小本” 、报房,简述明代官报的抄传和发行的三个环节。

●参考资料:

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李彬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尹韵公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能够重点掌握《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的有关情况,简单了解一下明王朝对“邸报”的限禁及其他传播活动。进一步了解清代官报的情况,让同学们能够掌握清代民间的一些列办报活动,以小报、京报、辕门抄等为主内容,从而使同学们能够在整体上把握清代民间的新闻传播活动。

●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的有关内容2、简单了解明王朝对“邸报”的限禁及其他传播活动 3、对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认识4、掌握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的有关内

容 5、掌握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的情况 6、了解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问题是《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的有关内容,清代的提塘报房、小报和民间报房、京报的有关内容。

●授课内容:

一、《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

1、《万历邸抄》、《天变邸抄》的内容、特点

2、《急选报》的内容、特点

二、明王朝对“邸报”的限禁

三、明代的其他新闻传播活动

属于官方的有塘报和告示;官方体制以外的有竹筹、揭帖、旗报和牌报 等。

四、清代的官报和官方的新闻传播活动

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渠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清代官报的内容: 宫门抄、上谕、臣僚奏章。

清代的提塘报房和提塘报房出版的小报

京塘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省塘是指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提塘所办 的报房有时也被称为抄房。小报又称小抄;何遇恩、邵南山与文字狱。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的情况

清代的民间报房以公慎堂为最早;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之通称京报; 京报的内容: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京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清代的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其他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天变邸抄》和《急选报》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2

2、名词解释:《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

3、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4、名词解释:提塘(京塘、省塘)、辕门抄。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万历邸抄》、《天变邸抄》和《急选报》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李彬 《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 尹韵公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