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翻转课堂,本质语文——“中国教育梦——小学名师高效课堂、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观摩”听课心得

李叶妮

20xx年12月27日星期六,今天的桂林,气候开始进入湿冷的冬季,格外的“楚楚动人”。但是有幸参加“中国教育梦——小学名师高效课堂、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观摩”的学习活动,聆听到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语文课,可谓如沐春风。

今天魏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两篇古诗《清平乐·村居》和《墨梅》,我将从一下三个方面谈谈魏老师的这两节精彩的古诗课。

(一)突出工具性

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语文工具性,应构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回环上升的教学模式,从语言文字人手,品词、品句、品读,领悟文本的思想内容,再回头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所谓工具性就是指语文作为表情达意工具的特性。所以,语文课应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技能。在强调剥(bāo)字的读音时,魏老师先讲清“用手把皮去掉”就是(bāo),再举一反三地说“把香蕉皮去掉叫——(bāo)香蕉,把花生壳去掉——(bāo)花生,把苹果皮去掉——”这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bāo)苹果”“你们的苹果皮是用手剥的啊?”魏老师善意地问,这时全班恍然大悟,哈哈的笑起来,魏老师幽默巧妙的引出把果皮去掉的另一个动作“削(xiāo)”并加以区别:借助工具把皮去掉叫“削(xiāo)”,那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读——“剥(bāo)削(xiāo)”全班回答,台下听课的老师被同学们的天真逗笑了,魏老师立刻纠正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念“剥(bō)削(xuē)”,在巧妙的设计引导下,魏老师让学生轻轻松松感受了汉字的魅力。

阅读教学应注重“感悟一积累一运用”。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为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读。为了学生初步整体感受《清平乐·村居》的意境,魏老师通过让学生自读,然后“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你还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把诗人的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品味理解环节,魏老师抓住“最能体现这首诗感觉的一个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有的小组汇报“喜”,有的认为是“媚”,还有的认为是“溪”等等,教师认真听了学生的阐述后,相机引导学生说出了“醉”这个词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此基础上,魏老师以点带面,“每个诗人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字眼。”为学生打开一扇古诗词的窗户,在唐诗宋词里畅游。

语文是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所谓运用就是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语言材料,进行遣词造句、构段谋篇和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墨梅》一诗时,魏老师让学生仿写诗人借物抒情的手法,选择课前听写的一个词来写一首古诗,有学生写下了《榕树》“······独木已成林”这样像模像样的诗句

(二)突出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扫清课文难读易错字时,魏老师不是整板出示教师认为的易读错的字,而是让个别学生指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再指名读的过程中检查正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和释疑解难,引导学生种形式合作学习,在寻找《清平乐·村居》词眼时,全班学生分小组讨论,全员参与,发言积极,配合默契,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假如把‘茅檐低小’放到桂林的街头合适吗?”。引导展开创新思维,学生畅所欲言。

(三)突出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过程中应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份值观”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教育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魏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人文教育,恰似杜甫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老夫妇坐在清清的溪水边做什么呢?学生畅谈后,魏老师点评:希望现在什么的我们也能像老夫妇这样容易沉醉。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语言文字的训练离不开具体的思想内容,应渗透人文教育。

2.魏老师在讲读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在引导朗读中充满感情,“这墨香,淡淡的,淡淡地——”生读,“池边的梅花淡淡的清香,淡淡的,淡淡的,流进了心间——”生读······“像叶圣陶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3.在板书设计中渗透人文教育。在理解“相媚好”的“媚”时,魏老师用课件演示了媚字的由来演变,还原汉字形象性和艺术世性,反映课文的特点,帮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人文教育。

 

第二篇:听课心得4

观摩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改观摩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老师于秋存、李香芝老师及刘悦老师的课。之后,聆听了教研员对两位老师三堂课的分析,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走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老师于秋存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电影片段,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怀。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于秋存老师在《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不仅仅烘托了人物的语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更深入的了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于秋存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带着学生有声有色地学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于秋存老师所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

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

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如在第一阶段自读感悟时,老师于秋存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于秋存老师在出示了一组组以课文线索重新排列的词语后,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读读这组词语,这些词语在你脑海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由这些词你又能想到什么词?第三个阶段的自读感悟,于秋存老师让学生边读边想,读了全文后看看板书,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于秋存老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于秋存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xx老师在处理课文时分别采用了“说”、“读”、“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画船的授箭步骤。充分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理解课文。老师于秋存则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

展开讨论:“是什么使他们深深感动?”从而也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此外,于秋存老师还善于开发课程资源,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联想与欣赏,适时进行迁移。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