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总结
1、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2)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核心内容和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3)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 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5)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6) 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
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的特征:1)现实可能性 2)实践创造性 3)多样性、层次性 4)具体历史性 5)完美超越性
信念的特征:1)稳定性 2)多样性 3)执着性 4)自觉性、亲和性
4、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1) 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
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
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5、 怎样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 坚定对中国共 产 党的信任
2)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 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
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3)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持
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7、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8、 如何实现理想?
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0、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 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 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 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1、 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
精神?
1) 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
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2)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
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临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
12、 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下弘扬爱国主义?
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尊严。
13、 民族精神的含义(概念)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精神气质的总和。
14、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5、 为什么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1)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必然要求
2)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要
3)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条件。
16、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17、 人生目的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18、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19、 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20、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
1)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
价值两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2)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
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3)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
4)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
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1、 人生价值的标准(怎样评价?)
1)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最基本
内容。
2) 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
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3)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
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22、 人生价值的评价(用什么方法去评价?)
1)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3、 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调节功能(调节功能的主要形式:道德评价)
24、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 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25、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P95—98,书中的古话
可能出选择题)
1)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
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方矜
4)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2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7、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2)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3)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28、 个人品德的一些特点
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29、 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
1) 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0、 如何锤炼个人品德/
1) 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高度的
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2) 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学思并重的方法;省察克制的方
法;慎独自律的方法;积善成德的方法;知行统一的方法
31、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32、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
展的重要意义)
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4)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3、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34、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5、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36、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1) 指引作用(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
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实现)
2) 预测作用
3) 评价作用
4) 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
法庭、监狱等)
5) 教育作用
37、《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基本原则:1)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3)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
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4) 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7、 爱情的本质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38、 恋爱中的道德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39、 恋爱问题上的处置失当
1) 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2) 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3)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爱情
4) 不能只注重过程不顾后果
40、 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1、 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1) 从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
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2) 从法律的实施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
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42、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以宪法为核心,由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43、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1) 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
的明文规定。
2) 从基本内容来看,法律通过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合
法的权益或自由;法律通过义务,使人们承受着某种约束或负担。
3) 从范围来看,两者都有明确的界限。
4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3)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5、 宪法的特征
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我
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46、 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北科大思修内容,主要考试内容是论述题。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
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树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重要意义; 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
1 / 13
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要认真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
2、要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要培育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要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学会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理想的特征 理想的形成受人所处社会关系的影响。理想应有实现的可能性。理想是多种多样的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
信念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在的,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走什么路 为什么学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这个人理想;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户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基本内容 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反对侵略,维护祖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倒退,推动祖国繁荣进步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
2 / 13
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时代精神的内涵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
(1)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内涵:改革创新是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开发展稳定地大局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1)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2)增强国防观念的重大意义
A.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c.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本质: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那天起,就从属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些社会关系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端正: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坚持 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需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人生价值包含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条件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2)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
3 / 13
贡献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1.社会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试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合理调控情绪。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提高人的道德知识、认识道德规律、树立道德理想信念。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1)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2)对社会成员起教育作用(3)对社会秩序起稳定作用1)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一般本质,道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上产生并受其制约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特殊本质,道德区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特殊方面,即道德是一种特殊的非强制性的调解规范体系 更深层次上的本质,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现实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航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共同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
4 / 13
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其他优秀道德传统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见义勇为、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等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变化气质。
《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具有两重性
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表现出了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善于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一般性道德要求,对今天仍然有意义的积极内容。
在对待传统道德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注意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③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思想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凝聚力 ④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层次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 产 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不等于国民公德)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到十五大对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五爱” 当前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 慎独自律 积善成德 长期坚持,知行合一,不断完善,达到较高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
5 / 13
不同利益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正确的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④向道德模范学习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善于思索,辨别善恶,以涵养良好的德行;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二恣意妄为;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是指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实践优良的品德;其五,知行统一的方法,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同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例如,商场对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使网络不仅成为人们通讯、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
6 / 13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指导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xx年8月28日通过,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
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4)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与创业观。
择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创业: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尊老爱幼 则。 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征 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具体的内涵不同; 调控手段不同; 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1、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32. 《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 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 3. 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 《公》: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e实行计划生育f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规定:一是必须南农村双方完全自愿; 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爱情的基本构成要素 性爱——–主要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是人自然属性的表现。是以男女双方互爱为前提,具有专一、强烈和持久性。 理想——–表现为男女双方思想感情与生活目标的一致与和谐。 责任——–爱情的核心是责任。男女双方自觉自愿地为对方付出感情,担当责任。 爱情的本质具有二重性 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 表现为人的性欲满足,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在一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约束下, 通过婚姻的形式来实现。 婚姻——是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家庭关系具有二重性:
7 / 13
自然属性——生物学、生理学 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 婚姻家庭的形式、内容和价值是随社会发展而相应变化的。 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大学生学习婚姻法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念;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提高道德修养。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1)法由国家创制;创制的两种方式。 a、制定: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b、认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2)法律由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的强制性体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如对犯罪行为要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也体现为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合褒扬,如正当防卫就是合法的,即使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伤害,也不承担刑事责任。 (3)国家强制力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也促使人们遵守法律,保证法律得以遵守和执行。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法律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3)法律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统治者不仅要求被统治阶级遵守法律,而且统治阶级的成员也要尊守法律。 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规则,这种规则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内容决定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我国法律体现的是工人阶 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从法的实质内容看,我国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比如我国合同法的制定积极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我国证券法的制定就受到了英国、美国和香港的证券法律的很大影响。 (3)我国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改革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如《立法法》的制定;制定法律过程中公开征求专家学者及公众的意见,前段时间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就向社会公开了《劳动合同法》的草案,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从而使立法内容更能反映公众意见,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 3、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我国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作用体现在多方面,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对外方面等。
(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家机构及公民基本权利。
(二)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 1、一般行政法:指有关行政主体、行规范的总称。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一般规定的法
8 / 13
律法规。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
2、特别行政法:指适用于各专门行政
职能部门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民商法:是调整民事和商事活动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目前尚无一部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则》为核心法律, 辅之以其他单行民事法律
(四)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
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维护市场竞争与秩序的法律:《反
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
2、国家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方面的法
律:《预算法》、《会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五)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六)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
得以实现或职权和权责得以履行的法律规法的总称。我国的程序法目前主要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
(一)法律的制定: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在我国,不同的机关有不同的立法权限,所制定出来的法律规范的叫法也不同。 1、立法的机关和权限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5)、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 (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以上的法律法规的效力依次降低,下一级的法规不得违反上一级的法规的规定。另外,还有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些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在本区域内生效。例如广西区人大最近正在就《广西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及《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地方性单行条例征求意见或审议,这些条例对“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城乡同命不同价”、“消费者能否自带酒水”等老百姓十分关注的问题作出了比较进步和合理的规定。 2、立法的程序: (1)法律案的提出 (2)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4)法律案的公布
(二)法律遵守: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一起履行职责与义务的活动。《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犯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三)法律执行
1、含义:一般而言,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不包括权力机关(即人大机关)和司法机关(即法院和检察院))执行法律的活动,也成为行政执法。在我国,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
2、行政执法的主体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2)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主要有工商、公安、税务、物价、环境保护、食品卫生、技术监督、国土资源管理、城建、农业、水利、交通、海关、金融、计量、统计、审计、劳动、人
9 / 13
事、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计划生育等部门。
(3)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如《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防疫部门、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检查监督。
(四)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审理进入法院的各种纠纷。 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主要是对犯罪行为提起国家公诉、侦查国家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批准公安机关的逮捕行为、对法院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的判决提起抗诉等。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了宪法,标志着我们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二)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法制是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总体,是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相对应的概念。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和人治相对立的概念,其核心是法律至上;所谓依法治国,就是用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使国家管理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而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对法制这种实际存在东西的完善和改造。 2、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产生和发展却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3、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4、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一般讲,法治所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至少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一是这个国家要具备完善而良好的法; 二是这种法要得以普遍而自觉的遵守;
三是已建立健全完备的使这种法得以正确适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而且这种权力体系是以权力的互相制约、监督为前提条件的。
法治就是在法及其司法体制健全的情况下,在完全地服从于和体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与群体意志的前提条件下,能最大限度而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意志与行为的自由的一种社会状态。
在明确了法制与法治的基本含义之后,就会看出二者有许多区别。诸如法制所讲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通遵守的法律制度;法制社会中的法与民主的关系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一、体现了民众意志的法,也可以是与民众相对立、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法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民主; 法制社会中法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是所有的人和一切国家机关,也可能是在法的约束和规范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独裁者或权力机关,也就是说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拆人治。
而法治社会中法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却是完全的、绝对的,包括一切的权力机关和所有的个人,法治必然地排拆人治,法在法治社会中至高无上,除此之外不存在绝对的个人或权力机关的至上权威,而且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予合理配置和划分,并相互制约。
在经过上述简单分析之后,就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单纯的法制。法制可以存在于奴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任何的社会形态之中,而法治只能存在于民主政治的社会形态中。因此,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建立健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
法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她的理论基础之中可以得到一些说明。法治与人治截然对立,她强调社会中单个的所有的人的自由、独立与平等,反对迷信和个人崇拜。
10 / 13
法治坚决反对社会中存在着无与伦比的智慧超群、道德高尚的圣人贤哲,强调群体的智慧和道德高于个人。既强调和尊重个体的自由、独立与价值,又以群体的意志对个体的行为加以有效限制为基础。显然,她远远优越于以个人专制独裁为根本特征的人治。
法治的基本原则以良好的法的制定与遵守以及确保法的适用与遵守的完善的国家权力机关体系的存在为主要内容。要实现这一原则,达到法治的目标,尚需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然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的建立健全,却已是必然趋势。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A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B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C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D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六)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七)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对立统一。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1,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2,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互相包含。权力的范围是义务的界限,反之亦然。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义务是特有约束机制,帮助建立社会秩序,权力是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一)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性质 1、从来源看,权力和义务都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或未明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后者可以称为默示的或推定的权利和义务。 2、从内容看 法律权利:是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自由。 法律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所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 3、从范围看:权利和义务是有界限的。 首先,权利和义务的种类和范围受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政治文明程度等因素。例如现在我国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权利只有城市居民才享有,而农村居民基本上不享有,这就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保证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社会保证权。 其次,法律权利和义务都是有界限的。无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都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之内行使,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二)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权利和义务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权利表征利益,义务表征负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义务的履行。 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从总量上看,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秩序和自由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法律的价值目标。法律义务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而法律权利更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所以权利和义务在功能上各有所长,相互补充。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原理
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 1、学习法律知识: 只有了解法律规定的和法律规定背后的原理等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 2、掌握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的过程。法律方法相当专业和复杂,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漏洞填补、认定事实等方面的方法。每一中方法又有许多更详细的规则。应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11 / 13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3、参与法律实践: 只有参与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合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e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f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特征: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原则:a党的领导 b人民主权 c公民权利 d法制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扶住父母等)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12 / 13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可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A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B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特定行为的权利) C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D继承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E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合同由当事人约定,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依法就合同内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方式为要约、承诺) 订立合同时民事法律行为。(P194)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法按合同所反映交易关系的性质,将合同分为买卖合同、赠送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等15种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超过明显限度的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条件:目的:保护合法权益,包括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起因:存在不法侵害
时间:正在进行的
对象:只限于不法侵害者本人
限度:不能明显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行为为紧急避险行为。
条件:目的: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
起因: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时间:正在发生
对象:第三者
限度: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或大于所避免的损害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核心内容。
13 / 13
思修学习总结《思想道德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也要马上接近尾声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明白了…
思修(法律部分)笔记——法律的背后是文化,法律的背后是政治。一、法律的概述:(P119)(原物?资息)1、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是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思想道德修养课学习总结说实话,大学过了一个学期才开始上思想道德修养课让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总觉得这样一个可以为大一新生扫清迷茫的课…
思修心得体会.txt10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思修学习总结《思想道德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已经学了一个学期了,也要马上接近尾声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明白了…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这让我们这些还有点迷惘的新生感到新鲜却又不知所措。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突然出现太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去…
如何成为时代的先锋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在就业压力那么高的今天、在智能化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需要肩负着祖国的伟大复兴,以“为中华崛…
思想道德修养课学习总结说实话,大学过了一个学期才开始上思想道德修养课让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我总觉得这样一个可以为大一新生扫清迷茫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