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读书笔记1

《群文阅读》读书笔记

周成霞

通过阅读《群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对“群文”阅读有了新的认识。明白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进行学习。 在这之前,我们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我们也应该要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老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领孩子的阅读生活。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

乐趣的群文阅读,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在体现《全阅读》的阅读理念的广泛性、经典性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文本的可朗读性,让儿童在朗读童韵和谐、朗朗上口的文本中获得语感,获得内心成长的能量。

群文阅读时,应该做到: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今后,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篇: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读书笔记1)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是美国著名教师雷夫.艾斯奎斯。雷夫是一个脚踏实地且富于爱心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他二十几年一直担任小学五年级的教师,独创的阅读、数学、艺术等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了无数品性优良的学生。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雷夫的阅读教学理念。

雷夫告诉我们:“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阅读教学不是为了做对一道习题,考个高分,是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仅此而已!这让我想起《朗读手册》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要让孩子喜爱阅读!原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华夏人,不管哪个民族,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者都是非常重视阅读的。任何一个用心教学的教师都知道阅读对于儿童来说有多么重要的作用——“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乐于阅读的孩子能和身旁的世界产生联系,最后具备超越现阶段想象范围的思考能力。”

“我自己每天都阅读,从来都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或是因为想用成绩单上的分数来显示我学业上的进步。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雷夫喜欢阅读,而且善于阅读,读过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他才会有这样的成就吧!如果一个人不善于读书,就不会善于思考;不善于思考,就会甘于平庸;甘于平庸、得过且过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成绩的!任何一个喜爱阅读、善于阅读、终身阅读的人,就算是起点再低,也会在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一番事业。

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孩子热爱阅读,而且还不是一时的兴趣,应该是教给孩子终身阅读的能力!如何做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呢?雷夫建议我们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喜爱阅读的文学作品,把一些伟大的书籍介绍给他们。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除了分享,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方法还有以身作则。在孩子们早读时,我

也会捧上一本书,或默读,或出声朗读,并要求孩子们遵守纪律,能够让我安心阅读。看着我认真读书的样子,孩子们也都被感染了,静下心来沉浸到故事情节中去,慢慢也就被故事本身吸引住了。爱上阅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朗读也是我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的方法之一。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识字量的问题而影响阅读质量。这时候仅仅告诉孩子们某一本书很有趣是不够的。不管老师说的有多好,孩子们得先读懂了他才能有继续阅读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心思,尽量用朗读的方法使孩子们听懂故事,听了以后再去读,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兴趣当然也就大了。

鼓励写作并给予成就感,是最能让孩子保持阅读兴趣的!当孩子们读多了以后,就会有一种倾吐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捕捉机会,让孩子写作,并对乐于表达的孩子给予极大的赞美,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当孩子们觉得阅读不仅仅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另外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世界,还可以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孩子们就会对阅读的兴趣更大。

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孩子是否热爱阅读并具备了终身阅读的能力呢?很简单,雷夫设计了这样一份“阅读能力测验卷”:是否有过不愿听课躲在桌子底下偷看课外书的行为;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凡是以上三个问题都回答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

这样的评估,是不可能出现在标准化调研测试卷子上的,也不可能在课程标准中出现,但是,教师却应该把它当做自己工作是否称职的一个标准。如果我们的学生中大部分是这样的表现,我们就足以自豪地说,我达到了我的职业良心的标准,我培养了这些终身喜爱阅读的人,我给了孩子们把他们的人生变得更美好的机会!

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在阅读着,我在思考着,我在实践着。期待我有雷夫一样的奉献精神,也期待着我有这样的能力成就孩子们,引导他们热爱阅读,终身阅读,为他们丰厚完美的“人生大厦”送上“阅读”这块基石!

这是一个普通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每年都有上千普通家庭的学生希望加入这个班级来改变人生,亦有人用百万年薪邀请这位洛杉矶的小学教师,但这位“全美最优秀教师”依然坚守在这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这位教师就是雷夫。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阅读、劳作、运动,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

谛造了56号教室的奇迹:这些大多来自贫困、移民家庭的一般孩子,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缔造奇迹的法宝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雷夫是怎么做的呢?把做法归纳为十点:激发阅读兴趣、教师指导阅读、善用图书馆、挑选文学作品、开办读书会、利用网络资源、排演剧本、观看由原著改编的电影或演出、组织实地考察、写每月读书心得。我说,雷夫做的,有的我们已经在做,而且做得相当好;有的还没有做,我们也可以做,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能否坚持,能够坚持多久。我始终坚信:这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是在为未来奠基,“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我们在一个班坚持做三年,甚至六年,我相信一定会出现奇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