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xx014015测绘项目技术设计组织实施成果检查验收技术总结

第十二章 测绘项目技术设计

12.1 测绘技术设计基本规定

1、技术设计文件: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2、测绘技术设计过程是一组将设计输入转化为设计输出的活动,包括设计策划、设计输 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审批和设计更改。

(1)设计策划:内容包括:设计过程中职责、权限的划分,设计的主要阶段的安排,各设计小组之间的接口以及测绘项目的名称、编号、委托单位、策划依据、策划人员等。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设计验证。

(2)设计输入:设计输出必须满足的要求或依据的基础性资料。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测绘合同或任务书,顾客的要求,测区信息,测绘成果资料及踏勘报告等。设计输入由技术设计负责人确定并形成书面文件,由设计策划负责人或单位总工程师审核其适宜性和充分性。

(3)设计输出:设计输出是设计过程的结果,其表现形式为测绘技术设计文件。

(4)设计评审:确定设计输出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评审依据是设计输入内容。

(5)设计验证:通过客观证据对设计输出满足输入要求进行认定。

(6)设计审批:由测绘任务的委托单位审批。

(7)设计更改:设计技术文件确实需要更改或补充时,应先进行评审、验证和审批后,方可实施。

3、测绘技术设计的分类

(1)项目设计: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2)专业技术设计: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4、测绘技术设计原则

(1)技术设计应考虑顾客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而且应考虑未来发展。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4)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资料。

(5)应重视数据安全措施。

12.2 测绘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以及踏勘调查的内容

1、项目(专业)技术设计内容

(1)概述: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接收单位等。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已有资料情况。

(3)引用文件:说明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设计方案:软硬件配置要求,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技术规定,上交和归档成果,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数据安全措施。

(6)进度安排与经费预算。(专业技术设计没有这一条)

(7)附录。

2、踏勘调查内容:概述,自然人文情况,人力资源及后勤科保障,可利用成果资源,补充作业区信息,结论性建议。

第十三章 测绘项目组织实施

13.1 项目目标管理

1、工期目标:可以分解为各个工序的工期目标、

2、成本目标:可以分解为人工成本、设备折旧或租用成本、消耗材料成本等3大类成本。

3、质量目标:质量等级分为合格、良好和优秀。

13.2 项目配置

1、人员

(1)项目负责人:由院长担任,全面负责项目生产计划的实施,技术管理、质量控制、资 料的安全保密管理等工作。

(2)生产管理组

1)项目生产负责人:由生产院长担任,全面负责项目的生产工作。包括经费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人员管理等工作。

2)中队生产负责人:由中队长担任,全面负责整个中队的生产工作。包括经费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人员管理等工作。

3)作业组生产负责人:由各生产作业组长担任,只负责作业组的进度、质量和人员管理,一般不负责经费管理。

(3)技术管理组

1)项目技术负责人:由总工担任,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工作。

2)中队技术负责人:由中队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整个中队的技术工作。

3)作业组技术负责人:由各生产作业组工程师担任,负责全组的技术工作,也可兼做作业员的工作。

(4)质量控制组:由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

(5)后勤服务部门:资料管理组、设备管理组、安全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 13.3 项目实施管理

1、工程进度控制

(1)人员按计划落实的控制监督

1)作业现场组织机构是否齐全;

2)作业现场的人员数量、素质能否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2)仪器设备按计划落实的控制监督

1)仪器设备是否与准备使用的仪器一致;

2)仪器设备是否满足项目需要;

3)仪器设备是否经过检定;

4)软件能否满足要求。

(3)完成进度与计划的符合情况检查主要包括:

1)进度安排是否符合进度计划要求,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2)实施阶段总进度计划是否有遗漏,准备阶段的时间是否满足开工的必要条件;

3)工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4)总包、分包分别编制的进度计划是否相协调,各项分工与计划是否合理;

5)委托方提供的施工条件在测绘实施阶段进度计划中安排得是否合理。

(4)影响生产进度完成计划因素:

1)在估计项目的特点及项目实现的条件时,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了有利因素。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有关方面工作上的失误。

3)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

2、资金控制

(1)含义:

1)资金控制是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同步进行的;

2)资金控制应具有全面性,监理应该将项目的全部费用纳入控制范围;

3)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措施。

(2)资金控制内容:

1)分析测绘项目资金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2)检查资金预算执行与工程进度的符合性。如测绘项目计划调整较大,预算资金需要进行调整时,可将调整后的预算资金方案上报项目委托方,经项目委托方批准后,按新的资金预算方案执行。

3)核查资金预算执行内容的完整性。

3、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质量控制是项目委托方投资得以最快收益的前提。

2)质量控制是保证生产单位提供满足项目委托方要求成果的有利保障。

3)质量控制有利于生产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4)质量控制是目标控制的核心。

(2)质量控制的依据:测绘合同,经审批的技术设计书或作业指导书,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有关测绘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3)质量控制方法:

1)试生产实验;

2)工序成果质量控制,工序能力是受控状态下工序对加工质量的保证能力,具有再现性 或一致性的固有特征。

3)二级检查:作业员自检,作业员之间互检,不同工序之间交接检查,设置专职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进行专检,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要有相应的整改记录。

4)一级验收。

第十四章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

14.1 检查验收一些概念

1、概念:

(1)批成果:同一技术设计要求下生产的同一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单位成果集合。

(2)质量元素: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即成果满足规定要求和使用目标的基本 特性。质量元素的适用性取决于成果的内容以及成果规范。

(3)质量子元素:质量元素的组成部分,描述质量元素的一个特定方面。

(4)检查项:质量子元素的检查内容。说明质量的最小单位。

(5)详查: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的全部检查项进行的检查。评定四级质量等级。

(6)概查:对单位成果质量要求中的部分检查项进行的检查。合格品、不合格品两级。如发现A类错漏或B类错漏大于等于3个,概查为不合格。

(7)错漏:A类,极重要检查项的错漏;B类,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严重错漏; C类,较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较重错漏;D类,一般检查项的轻微错漏。 14.2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

1、二级检查、一级验收:成果应依次通过测绘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测绘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和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的质量验收。具体要求如下:

(1)过程检查采用全数检查和详查。

(2)最终检查一般采用全数检查,涉及野外检查项的采用抽样检查,样本以外的应实施内业全数检查。应编写检查报告,随成果一并提交验收。

(3)验收一般采用抽样检查。质量检验机构应对样本进行详查,必要时可对样本以外的单

位成果的重要检查项进行概查。

(4)最终检查应审核过程检查记录,验收应审核最终检查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资料质量错漏处理。

2、验收的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设计书,测绘任务书、合同书和委托验收文件等。

3、提交验收的成果资料: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总结);文档簿、质量跟踪卡等;数据文件等;原图或二底图;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其他文件资料;检查报告。

4、数学精度检测:图类单位成果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每幅图一般各选20- 50个。按单位成果统计数学精度。 同精度检测:中误差的2√2倍以内(含)的应参与精度统计,超过的视为粗差。

高精度检测:中误差的2倍以内(含)的应参与精度统计,超过的视为粗差。

5、检查验收记录与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包括质量问题及其处理记录、质量统计记录等。

6、质量问题处理:经验收判为合格的批,测绘单位要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查。不合格的批,要将检验批全部退回测绘单位,然后再次申请验收。再次验收时应重新抽样。 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判定存在有分歧时,由测绘单位总工程师裁定;验收工作中,当对质量问题的判定存在分歧时,由委托方或项目管理单位裁定。

7、测绘产品验收中详查的比例(项目类别,单位,比例)

大地测量计算,项目,20%;航空摄影,张,100%;地图集,本/品种,2;工程测量,项目, 5%;表示埋设,座,3%;其他,幅或点或测段,10%。

14.3 抽样检查程序

1、确定样本量:

样本量不小于批量时,则全数检查。

2、抽取样本

下列资料按100%提取样本原件或复印件: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生产过程中的补充规定,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及检查记录,仪器检定证书和检验资料复印件,其他需要提供的文档资料等。

3、质量评定: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样本质量评定和批成果质量评定。

4、质量检验报告内容:检验工作成果慨况、检验依据、抽样情况、检验内容及方法、主要质量问题及处理、质量统计及质量综述、附件。

14.4 质量评分方法

1、数学精度评分方法

数学精度采用分段直线内插的方法计算质量分数;多项数学精度评分时,单项数学精度得 分均大于60分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

2、成果质量错漏扣分标准

差错类型 扣分值

A类:极重要检查项的错漏 42

B类: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严重错漏 12/t

C类:较重要检查项的错漏,或检查项的较重错漏 4/t

D类:一般检查项的轻微错漏 1/t

一般t取1,以困难类别进行调整。

3、质量子元素评分方法

将质量子元素得分预置为100分,对相应质量子元素中出现的错漏逐个扣分。

4、质量元素评分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质量元素得分。

14.5 成果质量评定

1、测绘单位评定单位成果质量和批成果质量等级。

质量得分 质量等级

90≤S 优级品

75≤S<90 良级品

60≤S<75 合格品

60>S 不合格

位置精度检查粗差比例大于 5% 不合格

单位成果出现A级错漏 不合格

(1)不含权:以各质量元素其中的最小值最为最终的单位成果质量得分。

(2)含权: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单位成果质量得分。

2、样本质量评定

当样本中出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时,评定样本质量为不合格。全部合格后根据单位成果的质 量得分,按算术平均方式计算样本质量得分。

3、批质量判定

(1)最终批成果质量评定:

优:优良品率达到90%以上,其中优级品率达到50%以上;

良:优良品率达到80%以上,其中优级品率达到30%以上;

合格:未达到上述标准的。

质量等级 判定条件 后续处理

合格批 样本中未发现不合格的单位成果或者发现的不合格成果的数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且概查时未发现不合格的单位成果 测绘单位对验收中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均应修改 不合格 批 样本中发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或概查中发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或不能提交批成果的技术性文档和资料性文档 测绘单位对批成果逐一查改合格后,重新提交验收

(2)验收批成果质量核定

验收单位根据评定的样本质量等级核定批成果质量等级,当测绘单位未评定批成果质量等级,或验收单位评定的样本质量等级与测绘单位评定的批成果质量等级不一致时,以验收单位评定的样本质量等级作为批成果质量等级。

(3)批成果质量判定

以下情形均判为批不合格:

1)生产过程中使用未经计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器的;

2)详查和概查未同时合格的;

3)当详查或概查中发现伪造成果现象或技术路线存在重大偏差的。

14.6 质量检查验收方法

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参考数据对比,野外实测,内部检查(自动检查,人 机交互,人工检查)。

2、质量检查结果:检查记录不得删改,内容填写完整规范,应有检查和复查人员签名。

3、质量元素表:

质量元素 描述 子元素

空间参考系 空间参考系使用的正确性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地图投影

位置精度 要素位置的准确程度 平面精度,高程精度

属性精度 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和准确程度 分类正确性,属性正确性

完整性 要素的多余和遗漏 多余,遗漏

逻辑一致性 数据结构,属性和关系的逻辑规则的遵循程度。

概念一致性,格式一致性,拓扑一致性

时间精度 时间属性和时间关系的准确性 现势性

影像栅格质量 影像栅格数据与要求的符合程度 分辨率,格网参数,影像特征

表征质量 几何形态,物理形态,图式和设计的符合程度 几何表达,地理表达,符号,注记,整饰 附件质量 各类附件的完整性,准确程度 元数据,图历薄,附属文档

14.7 质量元素检查汇总

1、传统测绘及工程测量:

(1)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数据质量(数学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点位质量(选点质量,埋石质量),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2)光电测距:数据质量(数学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3)大地测量计算成果:成果正确性(数学模型,计算正确性),成果完整性(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4)水下地形测量:数据质量(观测质量,观测仪器,计算质量),点位质量(观测点位,观测密度),资料质量(观测记录。附件及资料)。

(5)管线测量:控制测量精度,管线图质量(数学精度,地理精度,整饰质量),资料质量(资料完整性,整饰完整性)。

2、不动产测绘:

(1)地籍控制测绘:数据质量(起算数据,数学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点位质量(选点质量,埋石质量),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2)宗地图:数学精度(界址点精度,面积精度),要素质量(地籍要素,其他要素),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3)地籍图:数学精度(数学基础,平面位置),要素质量(地籍要素,其他要素),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4)地籍细部测量:界址点测量(数学精度,观测质量),地物点测量(观测质量,数学精度),资料质量(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

3、航空摄影和遥感:

(1)航摄:飞行质量,影像质量,数据质量,附件质量。

(2)遥感:影像质量,数据质量,附件质量。

(3)航摄扫描:影像质量,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附件质量。

(4)像片控制测量:数据质量(数学精度,观测质量),布点质量,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5)空三:数据质量(数学基础,平面位置精度,高程精度,接边精度,计算质量),布点质量,附件质量。

(6)像片调绘:地理精度,属性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4、地图制图:

(1)普通地图:数学精度,数据完整性及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2)专题图:数据完整性及正确性,地图内容适用性,地图表示的科学性,地图精度,图面配置质量,附件质量。

(3)地图集:整体质量(图集内容思想性,图集内容全面完整性,图集内容统一协调性),图集内图幅质量(数据完整性及正确性,地图内容适用性,地图表示的科学性,地图精度,图面配置质量,附件质量)。

(4)印刷品:印刷质量,拼接质量,装订质量。

(5)地形图:数学精度(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数据及结构正确性,地理精度,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5、地理信息系统:

(1)GIS:资料质量,数据质量,运行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系统管理和维护。 6、4D产品:

(1)DLG: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时间准确性,元数据质量,表征质量,附件质量。

(2)DEM: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逻辑一致性,时间准确性,栅格质量,元数据质量,附件质量。

(3)DOM: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逻辑一致性,时间准确性,影像质量,元数据质量,表征质量,附件质量。

(4)DRG:空间参考系,逻辑一致性,栅格质量,元数据质量,附件质量。

7、导航电子地图: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图面质量,附件 质量。

第十五章 测绘项目技术总结

15.1 测绘技术总结目的和分类

1、测绘技术总结为用户对成果的合理使用提供方便,为测绘单位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同时为测绘技术设计、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定制提供资料。

2、测绘技术总结的分类:

(1)专业技术总结:项目中各专业活动在其成果检查合格后,分别总结的技术文档。

(2)项目总结:项目在其最终成果检查合格后,在各专业技术总结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所作的技术总结。

(3)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直接把专业技术总结合并到项目总结里。 15.2 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与审核

1、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项目总结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专业技术总结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通常由技术人员编写。

2、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对技术总结的客观性、完整性等进行审查并签字,并对技术总结编写的质量负责。

3、技术总结的编写依据:

(1)任务书或合同的有关要求,顾客要求的记录,市场的需求;

(2)技术设计文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3)质量检查报告;

(4)以往测绘技术设计(总结)提供的信息以及现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和有关数据;

(5)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15.3 测绘技术总结的编写要求和组成

1、测绘技术总结的组成:

(1)概述:任务来源、目标、工作量等,任务的安排与完成情况,作业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等。

(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1)依据的技术文件:

1 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2 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2)说明各专业技术总结。

3)项目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设计书的技术更改情况。

4)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及其达到的效果。

5)说明项目实施中质量保障措施执行情况。

6)当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时,应总结其应用情况。

7)总结项目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和遗留问题,并对今后生产提出改进意见。

(3)成果质量说明评价:评价测绘成果的质量情况并说明其质量检查报告的名称及编号。

(4)上交和归档的成果:

1)测绘成果:当上交成果的数量或范围有变化时需附上交成果分布图。

2)文挡资料:项目设计书及其有关的设计更改文件、项目总结,质量检查报告,必要时也包括项目包含的专业技术设计书及其有关的专业设计更改文件和专业技术总结,文档簿(图历簿)以及其他作业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