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 总结报告

蛸科(Octopodidae)是头足纲中最大科,其种类通称章鱼,广泛分布世界各海域,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真蛸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它们的产量急剧下降。与此相反,世界消费者对它们的需求却有增无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自然资源严重衰退的尖锐矛盾要求应该尽快进行蛸类的育苗与养殖工作,因此为恢复和发展该种资源,开发新的海水增养殖品种,开展人工繁育与养成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海水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养殖技术相当成熟和先进。真蛸养殖可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出口创汇。另外,人工繁育可以大大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增加放流量,更有效地补充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对真蛸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已开展许多研究,其中《真蛸人工育苗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2005NZ1011)、《福建沿海真蛸种质遗传性状与繁育研究》(2006J0363)得到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我公司在该所项目负责人林祥志博士的指导下,于是20xx年开展真蛸育苗与养殖工作, 20xx年,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经多次现场调研、专家论证下,承担省星火计划下达《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区域重点项目(编号:2010S0024 )。在省科技厅、市、区科技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林祥志博士和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帮助下,项目组成员共同努力,经过二年实施,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研究内容。将其项目总结如下。

1

1 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 研究开发内容

1.1.1研究室内真蛸亲本暂养技术。

在蓄养池中亲体采用暂养,遮光,充气;投喂鲜活或人工运动饲料。

1.1.2掌握真蛸性腺调控、促熟和产卵技术。

将亲体移至产卵池中;向产卵池投放采卵器,亲体雌雄同池放养,促进亲蛸性腺成熟交配;

1.1.3幼蛸的生态环境适应性和适宜饵料研究。

雌雄亲体交配后收集受精卵,将受精卵放入培育池中采用流水充气培养;孵化出膜的头足类幼苗在培育池中流水培育,投放饵料,至幼苗进入伏底栖息。

1.1.4成蛸饲料制作与投放次数和数量,研究真蛸环境与投饵量的关系。

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1.2. 主要技术指标

1.2. 1 采卵50万粒,培育1-1.5 cm 小真蛸10万只。

1.2. 2 1-1.5cm 小真蛸经10个月饲养,培养0.75kg真蛸2万头。

1.2. 3 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1.2. 4 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0人次。

1.2. 5 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以上信息。

2 组织实施内容

2.1人工育苗

2

2.1 种蛸来源

种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每年1月份取自莆田的海捕真蛸,该季节真蛸已经成熟,二是6月份和10月份取自连江渔排养殖的真蛸,也已经性腺成熟。这些真蛸已经在海区或者渔排完成交配,只需要将雌真蛸运到实验场所,经过促熟培育就可以产卵。

2.2 培育条件

采用多种规格的种蛸和幼体培育设施,各种水产苗种培育的设施齐全。海水经过沙滤处理,海水比重1.018以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加温。

2.3 幼体盐度耐受实验

本实验温度25℃,盐度设置为18,21,23,25,27,30,33,38和41,每个盐度组设三个平行。采用孵化后第二天的真蛸幼体作为实验材料,在27个5L塑料圆桶中进行,每桶150只幼体,初始盐度为27.8,充气培养,调节盐度采用海水晶和冷开水。缓慢将各盐度组的海水盐度调节到设定的盐度,每小时调节一次,每次盐度变化不超过1.5,10h内可将实验盐度调节到位。每隔数小时检查死亡个体并计数。

2.4室内工厂化规模化养殖

从自然海区购买规格100克/头左右的幼蛸500斤和自已培养的幼蛸进行成蛸培养试验。自配幼蛸饲料,根据自然水温变化,调节饲料投喂次数和投饵率。主要实现内容:①真蛸笼设计:因章鱼具有相互残杀的特性,章鱼养殖必需一笼一只关好。项目养殖笼设计是每笼规格30*30*20cm,5个笼与笼重叠为一串,它们之间完全隔开;笼的四周钻出许多小洞,便以水流畅通;笼旁边留一个可以自由开启的小门,便以饵料投喂和捕捉。每串笼相隔10cm形成一排,每排相隔20cm,便以水流畅通和防止互相残杀。②工厂化集约养殖章鱼,采用全天流水方式,大约每隔一星期冲洗养殖池一次,还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水温 3

和养殖状况进行调整。投喂:每天投喂二次,投喂量根据上一次摄食情况和水温变化而定。主要饵料品种有杂鱼、杂蟹等。

2.5 组织培训推广

通过收集真蛸育苗、养殖和加工的视频资料进行整合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利用平海镇举办科技兴海、渔业安全生产时期,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的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信息。

3 完成情况

3.1 现场测产验收情况

20xx年10月15日,受福建省科技厅委托,莆田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莆田市平海海水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承担的省星火计划项目《真蛸育苗与规模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0S0024)进行现场测产。专家经现场考察,随机取20只真蛸进行体重测定,结合查阅试验有关资料,意见如下:

1、20xx年7月,采卵51.3万粒,至10月4日测定共培育真蛸幼苗10.9万只,个体平均全长3.1cm。

2、幼苗经12个月饲养,平均体重达1.055kg/只。

3、制作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操作VCD片一份。

4、举办真蛸育苗与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32人次。

5、提供农村科技实用知识问答数据库5条信息。

综上所述,项目组基本完成合同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

3.2 种蛸培育与繁殖生物学特性

3.2.1 真蛸的繁殖季节与种蛸挑选

不同海区的繁殖季节有很大的区别,如福建莆田海区真蛸的繁殖季节是每年1-2月份,而浙江南麂岛海域的繁殖高峰为每年5-6月。海区养殖真蛸性成熟季节与海捕真蛸又有不同,如连江海区养殖的真蛸每年6月份-11月份均可达到性成熟。

4

种蛸挑选是真蛸人工育苗中的重要步骤。挑选的标准是性腺成熟度好,体色健康、红润,腕齐全,无外伤,活力强的雌蛸。实验表明,强壮的种蛸产卵量和孵化率高,孵出的稚蛸活力较好。

3.2.2 种蛸的培育

在产卵前,种蛸还需要2周至1个月的培育。培育池以15平方米以上为宜,水深1-1.5米。培育期间投喂缢蛏和冷冻鳀鱼,在鳀鱼中可以添加DHA含量高的裂壶藻粉。由于真蛸摄食量大,需要加大换水量,每3-5天清池一次。

3.3 产卵与孵化

3.3.1 产卵与护卵

真蛸喜欢黑暗和安静的环境,通常会躲藏在洞穴或角度中。可以用石头、陶瓷、水泥砖、PVC管、橡胶等营造栖息环境。既可以作为栖息场所,也是产卵的附着基。通过对比,发现使用陶瓷罐的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真蛸产卵在附着基以后,基本停止摄食,并保护卵群直至孵化,但偶尔也会离开。如果一个池中用多只种蛸,护卵的种蛸离开后卵群可能被其它种蛸“霸占”,并被摄食。因此当发现种蛸开始产卵时,将种蛸及卵附着基一起放入直径40-60cm、高50cm、孔径1-2cm的聚氯乙烯网笼中,然后吊养于培养池中,既可以避免池底部杂质的影响,又易于搬池。

3.3.2 胚胎孵化

种蛸护卵是胚胎孵化的关键。如果种蛸体质较弱,在孵出之前死亡,即使直接对卵充气,孵化率也会很低。没有种蛸守护的卵的表层大多会受到丝状菌等病菌的侵袭,严重时胚体成紫红色,受到感染的胚体会停止发育并死亡。在白疣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同样会发现这种情况(郑升阳,2005)。因此在胚胎孵化过程中海水处理要更加严格,必要时用0.2-0.3ppm聚维酮碘消毒。发现受感染的卵及时取出隔离, 5

防止传播感染。

3.3.3 胚胎发育

真蛸受精卵呈椭球形,大小约2mm x 1mm,受不同个体影响会有所变化。受精卵排出后较长时间才开始卵裂。卵裂发生自不带卵柄的动物极(图1)。胚盘与卵黄的界限逐渐向卵柄端移动,前端形成胴腹部,随后8个腕分化出来,吸盘逐渐清晰,稚蛸的轮廓基本形成。胚胎眼球的颜色由浅红变为暗红色,此时称为“红珠”期。随着胚胎发育,胴体部体积扩大,色素在胴体和腕部沉积更多,吸盘发育迅速,眼球由暗红色逐步变成黑褐色,此时称为“黑珠”期,可以观察到心跳和胴体缩动,体色随色素收缩和扩散而改变。随后卵膜变得更加透明,幼体运动加剧,已经接近孵出。孵出时游离端的卵膜出现裂缝,并继续增大,胴部先冲出卵膜,带动头部挣脱出膜。

在真蛸胚胎孵化过程中出现两次胚体掉头翻转。第一次出现在“红株”期,将头部由卵柄端转到游离端;第二次发生在“黑株”期,将头部由游离端转回到卵柄端。但嘉庚蛸在胚胎发育中只有一次翻转(焦海峰等,2005)。

3.4 稚蛸培育

3.4.1 饵料

与嘉庚蛸(焦海峰等,2005)和短蛸(张学舒,2002)不同,真蛸幼体要经过浮游幼体阶段,经过变态后才能营底栖生活,而嘉庚蛸和短蛸孵出后可迅速附底,并且进退游动灵活,主动摄食的能力强。由于真蛸浮游期运动较缓慢,因此提供充足的幼体饵料极为重要。如果饵料供应不足,3-5d内会发生死亡,与横纹乌贼相似(Marion等,1998)。

一般认为饵料是影响真蛸幼体发育生长和人工繁育的关键因素。从浮游期开始投喂天然甲壳类以及蟹幼体,至底栖阶段存活率仅8.0%或8.9%。卤虫作为有效开口饵料已被大量采用,但依靠单一饵 6

料,无法让幼体顺利渡过浮游期(Hamasaki,et al.,1991; Hamasaki & Takeuchi, 2000)。我们采用室内培养蒙古裸腹蚤作为浮游期的饵料,在投喂前使用DHA含量高的裂壶藻进行营养强化,在前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稚蛸的生长,适口性变差,需要更大型的活饵料来替代。

3.4.2 盐度对稚蛸存活的影响

真蛸对盐度的耐受范围比较窄,通常分布在盐度35左右的海区,一般不低于27(Mangold,1983)。本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图2),稚蛸最适合的盐度范围为30-35,高于38或者低于27 对稚蛸均有较大的影响。

4 经费使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开发总投资50 万元,承担单位负责落实经费 10 万元,省科技厅资助经费 10万元,已全部到位。经费支出预算应严格按照《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支出科目相关费用和标准执行,主要用于项目购置材料费、差旅费、会议费等,详见《科技项目经费总决算表》。

5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1、培养0.75kg商品蛸2万只,每公斤40元,产值60万元。亲蛸200对*300元=6万元,成蛸饲料2万只*0.75*5(饲料系数)*2元/kg=15万元,工人工资14万元,水电费等5万元,合计成本40万元。可利润20万元,投资回报率1:1.67。

社会效益: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带动了我国蛸类捕捞业, 但是开发处于盲目状态而且产量不稳定,通常在10,000t左右,严重供不应求,资源迅速衰退。真蛸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市场前景好,有较大的养殖开发潜力,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真蛸人 7

工育苗、养殖、加工、出口的产业链中,人工育苗是产业的瓶颈。突破真蛸规模化人工育苗,将使真蛸养殖迅速实现产业化。如果预计我国的真蛸养殖将达到年产10,000t的规模,养殖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经过加工后产值可以达到7-8亿元。

在目前海水池塘养殖低迷的情况下,蛸类育苗与养成技术的突破,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头足类养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化,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其成果必将促进我国游泳型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增养殖的发展,推动我国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自然资源恢复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真蛸具有高营养、生活史较短、生长快和分布广等特点,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海水养殖种类和海洋中深具潜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

6 项目实施选择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6.1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6.1.1营造安静的亲蛸培养环境,保证亲蛸顺利产卵;

6.1.2选择幼蛸的适口饲料,投放足量饲料,防止幼蛸自相残杀。

6.2项目的特化和创新之处

6.2.1 丰富人们的菜篮子, 对改善人们的“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2. 2、人工繁育增加幼体数量,保护生态平衡和种质资源方面具重大的应用意义。

7 知识产权获取情况

总结一套真蛸规模育苗技术,参见附件《真蛸生产性大规格苗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8

8 项目成果应用与转化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已有多家企业或养殖户在课题组人员技术指导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参见应用证明附件。

9 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组织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组成员不定期进行考察学习、技术交流、系统培训,项目组全体成员及生产操作员工进行良好沟通、交流与配合,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配合密切,有高凝聚力、强生产力的团队集体。在技术依托单位福建省淡水养殖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技术人员指导下,认真完成各自承担任务,并对周围海区养殖户进行示范。

10 存在问题及经验总结

真蛸,俗称章鱼全身都是宝,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肉的功能。近年来日本科学家还在其墨汁中发现了含有抗癌物质,被誉为新兴的“黑色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章鱼干”。章鱼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活环境可塑性强,正常情况下,体长10-13mm的章鱼6-8个月可长至体长可达140mm左右。饵料多以低值的杂鱼、虾、蟹类为主,养殖成本低廉,并且不易发生病害。章鱼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问题,不仅对缓解因过度捕捞而日趋衰竭的章鱼资源,改善及恢复自然资源量、增加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个问题:

1、耐温耐盐范围较窄,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而失败。

2、育苗成活率适宜饲料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9

 

第二篇: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项目工作总结(20xx)

“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项目

20##年度工作总结

 “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 项目在我市实施以来,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与支持,以及有关镇、街道农业服务部门的积极配合。按照项目实施的总体技术路线,项目组认真组织相关调研,集中骨干力量,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技术路线,建立项目运作机制,经过项目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20##-20##年,顺利完成了项目合同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任务,取得了预期进展:

1、建立完成项目试验示范基地面积5.35万亩。其中,网围养蟹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3.76万亩,示范农户948户;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1.59万亩,示范农户487户。20##年,示范区河蟹总产量2488吨,亩均产量46.5公斤。其中,网围养殖总产量1609吨,亩均产量42.8公斤,平均规格140克/只,150克/只占41%;池塘养殖总产量879吨,亩均产量55.3公斤,平均规格137克,150克/只占37% 。均达到或超过项目合同的要求。

2、以++最大的蟹种培育基地----++中华绒螯蟹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的蟹种培育基地为基础,通过技术辐射,对++、++二地的蟹种培育形成带动,建立了5368亩优质蟹种培育示范基地,示范农户279户。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1123亩,位于++现代渔业示范区内。20##年,项目蟹种基地取得重要进展,五期幼蟹育成扣蟹成活率达39%,基地当年培育优质蟹种5500万只,规格120-150只/公斤,核心示范区当年培育蟹种1010万只,规格80-120只/公斤。基地对示范区良种应用推广覆盖率达81%,覆盖面积4.3万亩。

3、以省级出口河蟹生态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为基础,对3862亩网围养蟹进行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出口河蟹养殖基地的典范。基地已与香港老三阳等几个老牌香港出口商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基地成为全区河蟹出口境外市场的一个示范窗口。20##年,基地实现出口河蟹586吨。

4、发展了++牌、++牌等几个知名品牌。其中,++牌还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牌也是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主要品牌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20##年,项目组在总结前二年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的目标任务与要求,围绕品质、产量、规格这三个关键点,深入推广河蟹套养技术、种草养蟹技术以及微管增氧高效养蟹技术,继续组织大规格优质蟹种培育技术试验、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试验、优质饲料养蟹技术试验等。同时,以产地标识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河蟹质量的溯源跟踪,确保上市质量得到把关,综合效益得到提升。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实施技术培训

今年以来,项目组围绕关键技术,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入户培训与现场培训、专家讲座与放映技术光盘、典型经验交流与发放技术资料“四结合”的形式,切实将关键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4月份以来,就相关内容组织集中培训4352人次,编写发放《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河蟹生态防病技术》、《河蟹高温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等技术手册2万余册(份),订购发放《水产养殖》杂志400本、《科学养鱼》杂志1200本,放映技术光盘17次,市电视台还专题播放了 “河蟹生态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讲座。使得项目的关键技术得到深入贯彻与实施。

2、组织技术指导

针对今年持续高温以及受台风影响等气候特点,项目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员深入到乡镇、村户和塘口,实地调研,现场指导,全面开展投饲、调水、防病、免疫等管理技术措施的帮扶。面对后期寄生虫害发生严重的++光明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召集专家组成员进行会商,3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在最佳防治时期,指导动员示范户开展统防统治,大力推行统一时间、统一措施、统一防治,极大提高了防治效果,消除了病虫危害。

在网围养蟹区,项目组按照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技术要求,编写了网围生态健康养蟹技术标准,对相关的技术细节进行科学规范,以适应太湖环境综合整治的需要,推动网围养蟹的技术升级和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的不断提升。

3、开展专题试验

3.1优质蟹种培育技术试验

在蟹种培育核心示范基地,建立独立的进排水系统。采取池塘原位修复技术,对蟹种培育池进行环境改造与修复。即池塘经充分曝晒1个月左右后,进水20公分左右,3天后排出,经曝晒后再次进水,如此反复几次。曝晒后的淤泥干裂松软,增大了土壤分子结构间距,使土壤中空气成分增加,经微生物氧化使有机物及有害物质析出,再经进水,溶解于水体,通过再次排水把总氮、总磷等污染物质随水体带出,有效地改善了养殖底质,增强了池底的“呼吸”功能。

 同时,从五个方面着手,提升蟹种培育的规格与起捕率:(1)延迟放苗时间。实践表明,培育一龄优质蟹种,蟹苗放养的最佳时间为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2)增加放养密度经验。培育一龄优质蟹种,每亩蟹种池的放苗数量可加大到1公斤~1.5公斤,必要时还可增加。由于蟹苗适宜群居生活,只要饲养管理得法,实行蟹苗高密度养殖,不仅出池的蟹种规格可以达到要求,而且蟹种的起捕率可以达到20%以上,甚至更高。(3)适量投饵。培育优质蟹种应通过施足基肥、栽好水草、培育好基础饵料来满足蟹种摄食的需要,同时根据蟹种生长速度和基础饵料状况,适时、适量投喂。蟹苗放养10天内,用熟鸡蛋黄和鱼糜按1∶3~1∶5的比例经60目筛绢过滤,加水泼洒全池,日投喂8次以上,日投喂量按在池蟹体重的20%;当幼蟹长至Ⅱ期以后,饵料品种改为破碎的鱼肉与豆饼糊按2∶1的比例全池泼洒或沿池边浅水处投喂,日投喂4次~6次,日投喂量按池蟹体重的10%;7月~9月饵料以水草和粗饲料为主,如小麦片、麸皮、瓜果、蔬菜等,日投喂1次~2次或隔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按池蟹体重的5%~10%;越冬前要适当增加肉食性饵料的比例和投喂量,如螺蛳、蚌、野杂鱼等,利于保膘越冬。(4)注重水质调节。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培养好基础饵料,水深宜保持在0.5米左右,以后逐步将水位增加到0.8米~1米,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使水质清新。7月~9月高温季节,定期冲水或换水,通常每7天~10天换一次,每次换水1/3。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漂白粉等,调节水质。(5)认真栽种水草。水草既是河蟹的优质饵料,又是河蟹蜕壳、栖息、隐蔽的良好场所,栽种好水草是搞好一龄优质蟹种培育的一项基础工作。适宜蟹池栽种的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水蕹菜等为主,这些水草生命力强、易栽种、生长快、嫩芽多,特别适宜河蟹摄食与栖息。通常采用无性繁殖法栽种水草,在蟹苗下池前20天~30天,选取上述水草的茎、根连同池泥一起插入池底,待到5月上旬,水草通过生根、发芽、生长,很快布满池塘。平时要加强对水草的管理,如水草被河蟹吃的过多,还要及时补种,做到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水草的覆盖面始终占到蟹池面积的1/3~2/3。

3.2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试验

池塘养蟹是我市的主要养殖模式。由于经过多年的发展,不少池塘出现淤泥堆积、年久失修等现象,致使养殖产量不高,规格小,回捕率低。对此,从20##年开始,我市开展了现代渔业发展推进计划。利用5-8年的时间,对全市老化池塘改造,以提升养殖的基础设施水平。20##-20##年,共完成改造面积12500亩。并在++镇建立了5000亩现代渔业示范区,集中探索适合全区推广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同时,对++网围养蟹进行了优化整治,选择++湖一类水源地带,按照 “拉框成方,隔距成行,立桩成线,围区成景”的标准重新建造,面积缩减四分之三。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结合项目实施,对原先的养殖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开展了相关的技术试验。测产情况表明,河蟹生长状况良好,整体规格好于去年。

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型

河蟹网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型

3.3颗粒饲料养蟹技术试验

长期以来,河蟹养殖继承了传统的养殖技术与模式,特别是饵料方面,以野杂鱼为主要。这种方式带来直接影响就是容易导致水质恶化,诱发河蟹肠道方面的疾病。为此,项目组开展了人工配合饲料生态养蟹技术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重点是把握三个方面的技术环节:(1)投喂时间。河蟹不耐饥饿,必须定时足量投喂饲料才能达到快速生长的效果。在幼蟹阶段日投喂次数应为4次;至养成蟹阶段,日投喂为3次。按早、午、晚三个时段进行投喂,具体时间为6:00~7:00、11:00~12:00、16:00~17:00、20:00。河蟹有善于夜间取食的习性,因此傍晚的最后一次投喂量,应占日投饲量的2/3;(2)投饲量。蟹苗至扣蟹阶段投饲量为100~300克/日·万只。从每日万只100克起始,逐日递增至每日万只300克;幼蟹阶段按投饲率计算,应为5~6%;养成蟹阶段应为3~4%。(投饲率为每100斤河蟹重量,与投饲数量之比的百分数);(3)投饲地点及方法。白天投喂地点应以养殖水面遍撒为主,并重点兼顾水体中河蟹喜栖息的水草地区;傍晚入夜投喂地点应在水体离岸边1.5米左右的四周,在底质较硬地段多投些;底质污泥较多地段少投喂或不投喂。遇有阴雨或暴雨天气,应减少停喂;蟹体大批蜕壳阶段及时减少投喂量;天气晴好或换水后水质良好情况下,应增加投喂量。每日检查吃食状况,并根据吃食后剩饵的数量多少,调整次日的投喂数量。

4、培育生产典型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加大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更新,形成了“大力发展示范区,全力发展核心区,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思路,20##年,新增培育22户优质蟹种规模化典型养殖户,实现亩产优质蟹种9800只,亩均效益超过3000元;同时,培育新增55户网围良种化养殖示范大户,亩均产量超过47公斤,亩均效益达到3200元以上。这些典型示范户为项目建设提供很好的技术示范,其生产经验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项目建设。

5、发展合作社

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还从推进组织化、促进标准化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以进一步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到目前为止,发展了“++蟹业合作社”、“++鱼场专业股份合作社”、“++蟹业专业合作社”等近10家合作社组织,养殖面积达到6万亩,参股农户1000多户。合作社的组成,实现了养殖的生产的统一苗种、统一投饲、统一管理、统一防病、销售的“五统一”管理,大幅提升了项目实施成效。20##年,新南鱼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亩产河蟹85公斤,亩均效益近3000元。

6、实施品牌战略

继续推广“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利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蟹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带动作用,促成示范户与企业达成供销意向,促进产销一体化。

开展++蟹产品质量的溯源跟踪,7000亩++蟹率先启用++湖蟹产地标识,通过标识编码,可查询到生产者姓名,手机号码,以及养殖地点及具体网围编号等。

充分运用++蟹中国名牌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谋划开展2009++蟹品牌直销等系列推介活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进一步打响太湖品牌,推动精品太湖蟹的发展。

7、项目存在的问题

新技术集成应用与开发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从实施成效来看,项目的技术指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技术有待进一步应用推广。

8、项目的下一步打算

1、继续加强技术开发。总结存在不足,进一步调优养殖模式,进一步开展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提升养殖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提升河蟹品质。继续研究河蟹生态防病技术,开发河蟹均衡上市技术,研究分析网围养殖生物多样的变化规律,完善大规格优质蟹种培育技术与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继续开展技术示范。以优质、生态、安全为核心,重点针对水质生物调控技术、水循环利用技术、微孔增氧养蟹技术以及环保型饲料开发利用技术等开展试验、示范与推广。

3、继续以发展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为杠杆,提高河蟹养殖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个体养殖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增强河蟹产品竞争力。

4、继续以发展河蟹品牌为动力,进一步扩大现有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品牌拉动,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