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课摘记

20xx年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

省教研室张伟忠老师评课要点

一、展评目的

为什么此次展评特别选取“小说”这一文体?

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向被看作是收集街谈巷语的“杂书”和“闲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汉书 艺文志》论诸子十家时,认为“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被排在最后,所谓“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明清小说成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云起。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兴起,涌现了鲁迅、老舍、矛盾??钱钟书等一批大家及其名作。及至当代,八九十年代可谓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20xx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引起了小说新的阅读高潮。

然而,受网络的影响,小说阅读的热度总体降低——当今某些新闻较之小说可以说是更加离奇曲折,譬如马航370事件,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领域,小说这一文体长期被忽视,主要表现为大家普遍没有关注到小说的特性,没有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 基于此,有必要以小说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和展评,以引起大家对小说教学的关注和重视。

二、展评标准

1.文本解读,要突出一个“深”字。

这个“深”是指教师要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贴近了学生的感受(唯此才是真正的“深刻”),而不是用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道理。

2.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

3.课程生成,要突出一个“活”字。

课堂效果要有实效,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如果讲得过多,课堂势必沉闷。 此外,特别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鉴别人的做法,我们认为,如果照搬别人的设计,尤其是全盘照搬是不好的,但如果仅是利用别人的某一环节和做法,并且有能和自己的设计融为一体,有实效,这是可以的。在这个问题上,上课与写论文有所不同(论文写作必须“诚实”,引注要清楚,别人成果不能据为己有)。(愚认为,家常课我们可以不计“彼此”,兼容并收;但是优质课还是要鼓励创新。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创歌曲有特别加分,当然这是需要实现声明并接受检验的)

三、具体点评

整体看来,此次展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要想上出精彩的课,观念和方法仍需要改变。

1.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阅读阶段。有人称之为裸读或素读(作为一个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我们常说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其实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恐怕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亲尝正常的阅读,更没有自己的自然的阅读感受了,没有自己独立阅读感受的老师何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是专业解读层面。我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了那么多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知识,要运用到解读中去。语文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如果如果你对文本的解读总和学生一样,超不过家长,怎么获得专业的尊重。我们要吸取专家学者们的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先生的作品。还有,你要上一篇课文,还要读这个作者的传记、其

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有了研究的广度,也就有了深度。

三是教学研读层面。在阅读感受、专家解读中作出切合学情的选择。比如有的老师提问,初一到初三的小说改怎么读?郑振铎的《猫》(写实主义小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散文倾向的小说)怎么读?还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感觉听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有一些“隔”?省略了自然阅读阶段,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与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合)自然产生“隔”。

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

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

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往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我们要摆脱“具体化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及解释”(我们面对一篇小说,往往或者根据作品里所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因为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习惯于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找到作品里“反映”、“批判”或者“揭露”、“歌颂”等等这些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踪迹,从而在社会历史的框架里,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不难体会到,多少年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一大路数)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就是它有意识回避了这些,或者说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很多小说家——比如莫泊桑,喜欢把写作的意图、人物的心理隐藏在作品中,“在一定的环境里”的“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同一篇小说中能够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启悟),然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采用了与小说相反的方法去解读,用生硬的“三要素、四阶段”固化了我们的阅读思维。

2.教学设计

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先说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比如《白色鸟》,这一篇文章既没有突出的人物,又没有生动的情节,教什么呢?再比如《香菱学诗》,这一课是教香菱写的诗呢,还是教曹雪芹如何写香菱的呢?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诗”上,还是放在“香菱”上?我感觉一位教师按照“识香菱”“知香菱”“悲香菱”的思路展开教学,处理得比较聪明。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很多老师是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情节三要素来教学的,然而现代小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用现在的理论去看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的确,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性格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任务、情节关系不大。这类写意小说恰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往往有大量诗词,《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的诗,并且这些诗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成为情节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史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比如这次展评的几位老师选取的《香菱学诗》,孙绍振先生称其为“诗话体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小说仅评析诗话是不对的,但是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小说不同于诗,写人并不是写孤立的人,而是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殊错位。把阅读的焦点孤立地放在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可能缘木求鱼。这一片段之所以是小说,而不仅是诗话,关键在于香菱的作诗入魔,在黛玉、宝玉、宝钗的观感中展示了情感的错位。——很遗憾这一次几位教师都没有抓住这一点展开)很多小说是“生活横断面”式的,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场景。

比如《孔乙己》。这时,我们再用原先的三要素理论解读,自然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上,而要放在学生(乃至教师)不懂不会的文本意脉层和审美层。

因此,我们提倡两个转变:从内容到语言的转变,从主题到形式的转变。扣住文本讲,回避空泛的“批判”。比如,李卫东老师在讲《故乡》的时候,就是抓住人物的话语方式展开的: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而中年闰土则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不自然。杨二嫂是“颠语”,我是“无语”。失语,颠语,无语,透过这样的话语特征、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启发学生思考这种言语交际方式背后的意味。还有李先梅老师曾在《〈变色龙〉的三种教学思路》中提到了自己三次执教经历,第一次是“幽默”版,第二次是“变色”版(这是大家普遍的做法),第三次是“对话”版;最后的“对话”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研究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变色龙》就是一篇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我们舍弃了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有可能产生隔靴搔痒之憾。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很多老师往往忽视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如果是我,可能会从此入手。《社戏》大家一般是从前往后讲,如果是我,我会关注结尾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今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教师关注到了“骊歌”一词,并且从追寻词源切入,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意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读得很不够,如果能够再多读一些就更好了。

其次,说说“怎么教”。我认为我们要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一天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学生关于景物描写的问题入手,从景物到人物的心情,然后推开到人物的心理??这个切入就很好,而且我为学生的问题之深刻叫好。

着力点要放到语言和语言的形式上面。

怎么解决“隔”的问题呢?在上一赛区讨论课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就是要“贴着学生教”。

我们要避免三个偏向:一是填空式教学,就像测验式的让学生填空;二是结论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结论,整堂课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证明这个结论;三是摘录式教学。这个问题在这一次比赛中表现尤其普遍,比如速度X—Y段,寻找??把课文都肢解了;还有的老师整堂课让学生跳读,跳读??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情来确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水平等,要使学生有所提高。

3.教学效果

课堂的生成,要讲究效果、讲究效率,讲究效益。

注意:非语文的不能拿进来,譬如环保,此其一。不要总在内容上打转,如主题,小说作者故意回避的东西(王荣生教授认为,说是小说的主题不如说是小说的意蕴,越是经典的作品小说的意蕴越丰厚,越有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教小说的主题——其实是教师对小说的一种研读成果——不如教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此其二。其三关于拓展教学问题,注意拓展不要变质,“骊歌”的拓展很好;拓展要有度,比如“对爸爸说几句话”放在主题班会上去做会更好;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要点到穴位上;合作的问题,不要热闹而不当的合作、无效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实效的方式教小说,教出“小说味儿”,小说的艺术性。特别要注意用小说的方式读小说,教小说——为什么要按照不同文体的特征去解读和教学,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散文的诗意和诗歌的诗意,是两种不同的血型”,输血血型不对是要出人命的,不按小说读小说,教小说,只能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了。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个教师问,能不能解决小说答案唯一的问

题。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找你们地区教研员解决。其实自从我开始命题以来,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也有教师问,怎么解决影视剧先入为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先入为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譬如《红高粱》,可以先让学生读莫言的小说。还有老师问,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有一些解读是不是太随意了?我感觉我们要避免不符合人性、人道、人情的解读(任何经典小说的阅读都是一部“成长史”,都在不断地吸纳着、丰富着)。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与教学中不断思考,解决。

评委组长、济宁教研室马正友老师评课要点

一、亮点:

1、讲课教师素质高,教学理念、思想都努力向新课标倡导的方向靠拢,较好地体现学科特点,上出了语文味。

2、注重教学设计,讲课教师努力通过教学设计达成目标,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 来设计教学。

3、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读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等。

4、努力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注重了学法指导,教师重视朗读指导,教出了语文味。

5、体现了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如学生配合表演、分角色读等。

二、不足:

1、小组合作讨论随意性太强。不需要讨论的乱讨论,讨论是有层次的,简单问题不需要讨论,太难的问题也不需要讨论。

2、随意拓展,脱离文本和文本语境。如“喂,出来”,拓展环保、人性占用了10分钟;“爸爸的花儿落了”,拓展自己与爸爸的往事占用了8分钟。拓展要有利于文本的语言环境,一般不超过5分钟,以3分钟左右为宜。

3、多媒体使用有些过头。部分课把课文大段大段搬上大屏幕,多媒体的使用不是雪中送炭,应是锦上添花。

4、教学设计过于复杂,问题过于零碎,探究质疑不够。

5、设计内容太满,学生接触文本太少。

三、建议:

1、要体现“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论教”的理念,教师是组织者,应帮助学生拓宽加深理解,扩大阅读量,养成阅读的习惯。部分教师提前写课题,说明心虚,板书体现基本功,要重视板书,教师板书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小说教学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如“香菱学诗”抓住“笑”字牵出思路;“泥人张”抓住“奇”字展开。

3、小组合作质疑、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度,要恰到好处。

 

第二篇:20xx年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专家点评

20xx年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专家点评

肥城片区

专家点评:

本次优质课的主题是小说教学,小说相对其他文体,文本较长,给老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如何有效时间内解决众多问题,教师必然面临取舍问题,尤其还涉及到几个长篇节选小说,文章前后衔接关连问题,给节选小说带来难度,在备课时要花心思。要使教学有深度,如作家创作背景,思想状况的多重性,写作意图的多样性,都给讲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性。

这十五节课从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效果三方面综合考虑,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上乘的表现成就老师的教学。

肥城市龙山中学的学生语文素质较高,学习状态饱满,投入度较高,使小说阅读教学课堂出现活力。如:学生的读,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范进中举》中学生主动要求用方言读;《变色龙》中学生提出和老师一起读。学生的写,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拓展文本,要求通过观看视频,透过眼神写一段内心独白,学生写得感人,融入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二、教师的教:很好地处理长文短教的问题,初步形成小说教学新的思路: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较好的设计:《孤独之旅》,反复要求学生抓住杜小康四句简短的话,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杜小康

的成长经历。评委们认为这一点很好。

三、大多关注学生,突出个性化阅读,以学为主的意识得到加强。如《变色龙》设计问题很巧妙,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奥,听出了一个怎样的奥,内心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奥,问题通过学生读,对语言描写的倾听,加上自己的感受来充分认识主人公,突出人物的特点。 四、15节课大多立足于文本,适时的延伸,有效的拓展。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放视频,让学生透过英子的眼神,写一段内心独白,这是基于文本的拓展。注意拓展不能脱离文本,要基于文本,回到文本。

五、大多注重品读细节,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品读文本是把握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芦花荡》抓 住老头子三个“不怕”反复让学生揣摩心理。《爸爸的花儿落了》提出主问题,“在这些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呢?选择其中的一个,可以品读词句,可以评价人物,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受。”这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六、注重教学设计,出现创新设计。如《杨修之死》,在整体设计上有亮点,建立了一个模拟法庭审判,探讨修之死原因,设计与从不同。

七、注重板书设计,简约、清晰表现教学思路、重点。多数课注重多媒体运用倾向实效,以前花里胡哨,这次课件运用是辅助手段,更多是教学资料的链接和教学问题的提示。

存在的问题:

一、故事性强的小说,只注重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对作者写作意图不关注,难领会作家良苦用心,不能鉴赏小说的精妙之处。

执教之前,如何确立教学目标很重要。课标的要求是制定小说阅读课目标的出发点。课标中对小说教学是这样描述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 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有的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哪方面能力,没有体现,只在梳理内容,这是浅层次的教学,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有的文本解读跑偏了,如《范进中举》,前面处理较好,后边三分之一的时间引导学生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这个解读非常传统,到现在还用过时的解读,这是偏了。如《我的叔叔于勒》,后面也的探讨哪一个身上集中了对金钱的崇拜,引导到如何克服拜金主义,还有老师设计了一个情节:“老师做了一个梦:菲利普可怜兮兮地说:你们把我当成冷酷无情的人,可我们也是有苦衷的,你们猜猜看,他会说什么,为他申诉一下。”进行这一系列思想教育挖掘、拓展,这是跑偏了。

有的文本解读过浅,只停留在读懂故事的层面,作品后面的东西,解释的东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挖得不够。

三、整个教学设计不如诗歌、散文设计得新颖、活泼,有些呆板,

设计上出现画蛇添足。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有一活动:写一写、讲一讲父母影响自己成长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你的“龙山旧事”,这一活动游离了文本。

四、教为主导,有的课理性太多,感性的少。

五、教师调控方法单调,无更多方法去引领、点拨、评价。 针对小说教学提建议:

一、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要重情节,更要重细节的品味。通过朗诵、涵泳,把握人物形象。

三、小说教学切忌把三要素截然分开,把这三者在品读过程中要统一起来。品读人物形象,带出对情节的理解、赏析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还应遵循小说创作的规律,在条分缕析中小说内容支离破碎、索然无味。

张伟忠老师点评:

优点:

1、个人素质高

2、注重文本解读、语言体会。

3、课件设计讲实效,字比画面多。

4、体现敢于挑战,选长篇节选课文。

问题:

总的感觉,距离理想的课堂有点差距,没有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课,没有高大上、游刃有余的课。

1、亮点少。浪费学生教师素质,没有从更高层面上利用素质。课堂上应该让生、师动起来,这点要引起深刻反思。

2、独到的解读少。大部分解读不出所料,自己对课文没有新的挖掘。作家在文中一些精彩之处应品读,如《变色龙》中商店张开嘴巴,《故乡》中“仿佛嗤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一样“,《芦花荡》中结尾“在密密的苇叶下,还有一双眼睛”《于勒》中“一刀把牡蛎撬开”这到底练多长时间,这些细节应挖掘。

3、面上无广度,点上无深度。

长篇节选应先把书读读,把相关材料读一遍,像《爸爸的花儿落了》把林海音的自传体读一读,教孙犁的小说,把他的代表性小说读一读,名师上的课堂实录看一看。

4、文本解读陈旧,上纲上线。要把作者提倡的东西挖出来。

5、知识理念要更新。有些课还是70、80年代的解读,现在应从人性,人情,美学,心理等角度出发解读。一定要有理论先行、贴标签的做法吗?

6、教学模式死板:有的老师简单套用新课程模式;教师讲、分析得太多,小说妙处在哪里,没提到;最让人伤心绝望的是没有一个老师让学生去质疑,没有一个问题有挑战性。

反思:

1、填空式模式,偷懒的方法。

2、多元主题,个性挖掘不够。

3、问题比较琐碎,讲解太多,有的抓主问题,跑偏了。

4、多给学生机会。

建议:

让学生上课动起来,手、口、眼、脑全动起来,这才是一节好课,要让学生体验、思考、活动,希望看到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活动式、表演式、讨论式的课堂。

如《变色龙》、《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可以进行课本剧表演。

恒台片区

B会场单波主任评课:(我在B会场讲课)

肯定的方面:

一、教师素质是高的。体现在三个方面:

1、文本解读有深度。

2、教学设计有创意。

3、教学效果有生成。

二、文本解读的优点

1、准确解读文本,引领正确解读文本。如《范进中举》、《最后一课》。

2、关注文本特质,从最该教的地方入手。如《最后一课》、《芦花荡》。

3、文本解读有独到的见解。如《范进中举》、《最后一课》。

三、教学设计有创意,环节上有层次感。如《范进中举》、《热爱生命》。

四、重视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如《范进中举》

五、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

思考:

1、在某些地方的解读还存在过度解读。

2、教学设计逻辑性不强,内容无序,课堂庸肿。

3、对小说文体关注度不够,对文体个性关注不够。

4、缺乏基于目标的设计。

张伟忠评课:

一、展评目的

为什么此次展评特别选取“小说”这一文体?

在中国历史上,小说一向被看作是收集街谈巷语的“杂书”和“闲话”,不能登大雅之堂。(《汉书 艺文志》论诸子十家时,认为“可观者九家而已”,小说被排在最后,所谓“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唐代“始有意为小说”,明清小说成集: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侠义小说、谴责小说云起。五四之后现代小说兴起,涌现了鲁迅、老舍、矛盾??钱钟书等一批大家及其名作。及至当代,八九十年代可谓小说创作的又一高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新写实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20xx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又引起了小说新的阅读高潮。

然而,受网络的影响,小说阅读的热度总体降低——当今某些新闻较之小说可以说是更加离奇曲折,譬如马航370事件,极大地吸引

了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领域,小说这一文体长期被忽视,主要表现为大家普遍没有关注到小说的特性,没有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 基于此,有必要以小说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和展评,以引起大家对小说教学的关注和重视。

二、展评标准

1.文本解读,要突出一个“深”字。

这个“深”是指教师要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是结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贴近了学生的感受(唯此才是真正的“深刻”),而不是用一些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说谁都懂的道理。

2.教学设计,要突出一个“新”字。

3.课程生成,要突出一个“活”字。

课堂效果要有实效,学生有收获,有提高。教师如果讲得过多,课堂势必沉闷。

此外,特别谈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借鉴别人的做法,我们认为,如果照搬别人的设计,尤其是全盘照搬是不好的,但如果仅是利用别人的某一环节和做法,并且有能和自己的设计融为一体,有实效,这是可以的。在这个问题上,上课与写论文有所不同(论文写作必须“诚实”,引注要清楚,别人成果不能据为己有)。(愚认为,家常课我们可以不计“彼此”,兼容并收;但是优质课还是要鼓励创新。比如青年歌手大奖赛,原创歌曲有特别加分,当然这是需要实现声明并接受检验的。)

三、具体点评

整体看来,此次展评,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要想上出精彩的课,观念和方法仍需要改变。

1.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自然阅读阶段。有人称之为裸读或素读(作为一个正常读者的正常阅读,我们常说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其实我们也要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恐怕很多老师已经很久没有亲尝正常的阅读,更没有自己的自然的阅读感受了,没有自己独立阅读感受的老师何谈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

二是专业解读层面。我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了那么多文学史、文学理论等等知识,要运用到解读中去。语文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如果如果你对文本的解读总和学生一样,超不过家长,怎么获得专业的尊重。我们要吸取专家学者们的好的研究成果,比如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先生的作品。还有,你要上一篇课文,还要读这个作者的传记、其他作品、相关研究论著。有了研究的广度,也就有了深度。

三是教学研读层面。在阅读感受、专家解读中作出切合学情的选择。比如有的老师提问,初一到初三的小说改怎么读?郑振铎的《猫》(写实主义小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传体小说,散文倾向的小说)怎么读?还有的老师问为什么感觉听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有一些“隔”?省略了自然阅读阶段,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没有与自己和学生的心贴合)自然产生“隔”。

三个层次:

一是内容层,即写了什么。这往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地方,可很多老师就在这一个表面滑行,在一望而知的地方下功夫。

二是意脉层,即文章思路。抓住意脉,才能设计出主问题。 三是审美层。这是学生一望无知、再往也无知的地方。(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在学生不会的地方教会学生学)。

我们要摆脱“具体化的社会历史的读法及解释”(我们面对一篇小说,往往或者根据作品里所涉及的历史时空,或者依据作家写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或者就因为我们读者所在的现实环境与关心的问题,习惯于把阅读重心落在小说的具体内容和社会、历史的关联性上,关注的焦点也在于找到作品里“反映”、“批判”或者“揭露”、“歌颂”等等这些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踪迹,从而在社会历史的框架里,寻求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解释。——不难体会到,多少年来,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上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一大路数。)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就是它有意识回避了这些,或者说把自己的意图隐藏起来(很多小说家——比如莫泊桑,喜欢把写作的意图、人物的心理隐藏在作品中,“在一定的环境里”的“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里,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在同一篇小说中能够获得种种不同的体验、感受和启悟),然而我们却恰恰相反,采用了与小说相反的方法去解读,用生硬的“三要素、四阶段”固化了我们的阅读思维。

2.教学设计

这里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先说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比如《白色鸟》,这一篇文章既没有突出的人物,又没有生动的情节,教什么呢?再比如《香菱学诗》,这一课是教香菱写的诗呢,还是教曹雪芹如何写香菱的呢?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是放在“诗”上,还是放在“香菱”上?我感觉一位教师按照“识香菱”“知香菱”“悲香菱”的思路展开教学,处理得比较聪明。

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很多老师是按照传统的小说三要素、情节三要素来教学的,然而现代小说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而且用现在的理论去看我们中国很多传统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的确,比如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性格单一、类型化,情节上也无新奇可言,却有大量的风物描写,而且粗看还与任务、情节关系不大。这类写意小说恰是最有中国味的小说。还有中国古典小说中往往有大量诗词,《红楼梦》中就有大量的诗,并且这些诗与人物性格、命运紧密相关,成为情节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这在世界文学史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比如这次展评的几位老师选取的《香菱学诗》,孙绍振先生称其为“诗话体小说”,并且认为:这样的小说仅评析诗话是不对的,但是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小说不同于诗,写人并不是写孤立的人,而是写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特殊错位。把阅读的焦点孤立地放在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上,不但不得要领,而且可能缘木求鱼。这一片段

之所以是小说,而不仅是诗话,关键在于香菱的作诗入魔,在黛玉、宝玉、宝钗的观感中展示了情感的错位。——很遗憾这一次几位教师都没有抓住这一点展开)很多小说是“生活横断面”式的,没有连贯的情节,只有几个场景。比如《孔乙己》。这时,我们再用原先的三要素理论解读,自然格格不入。所以,我们不应该停留在一望而知的层面上,而要放在学生(乃至教师)不懂不会的文本意脉层和审美层。 因此,我们提倡两个转变:从内容到语言的转变,从主题到形式的转变。扣住文本讲,回避空泛的“批判”。比如,李卫东老师在讲《故乡》的时候,就是抓住人物的话语方式展开的: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而中年闰土则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不自然。杨二嫂是“颠语”,我是“无语”。失语,颠语,无语,透过这样的话语特征、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启发学生思考这种言语交际方式背后的意味。还有李先梅老师曾在《〈变色龙〉的三种教学思路》中提到了自己三次执教经历,第一次是“幽默”版,第二次是“变色”版(这是大家普遍的做法),第三次是“对话”版;最后的“对话”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研究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变色龙》就是一篇以对话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对于这样的小说,我们舍弃了对话,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有可能产生隔靴搔痒之憾。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很多老师往往忽视被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如果是我,可能会从此入手。《社戏》大家一般是从前往后讲,如果是我,我会关注结尾的那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

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今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教师关注到了“骊歌”一词,并且从追寻词源切入,既丰富了课堂的文化意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是读得很不够,如果能够再多读一些就更好了。

其次,说说“怎么教”。我认为我们要找到“切入点”和“着力点”。

第一天一位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学生关于景物描写的问题入手,从景物到人物的心情,然后推开到人物的心理??这个切入就很好,而且我为学生的问题之深刻叫好。

着力点要放到语言和语言的形式上面。

怎么解决“隔”的问题呢?在上一赛区讨论课的时候,有一位教师说得很好,就是要“贴着学生教”。

我们要避免三个偏向:一是填空式教学,就像测验式的让学生填空。二是结论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个结论,整堂课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证明这个结论。三是摘录式教学。这个问题在这一次比赛中表现尤其普遍,比如速度X—Y段,寻找??把课文都肢解了;还有的老师整堂课让学生跳读,跳读??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这要根据学情来确定,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水平等,要使学生有所提高。

3.教学效果

课堂的生成,要讲究效果、讲究效率,讲究效益。

注意:非语文的不能拿进来,譬如环保,此其一。不要总在内容上打

转,如主题,小说作者故意回避的东西(王荣生教授认为,说是小说的主题不如说是小说的意蕴,越是经典的作品小说的意蕴越丰厚,越有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所以教小说的主题——其实是教师对小说的一种研读成果——不如教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方法),此其二。其三关于拓展教学问题,注意拓展不要变质,“骊歌”的拓展很好;拓展要有度,比如“对爸爸说几句话”放在主题班会上去做会更好;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要点到穴位上;合作的问题,不要热闹而不当的合作、无效的合作。

总之,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有实效的方式教小说,教出“小说味儿”,小说的艺术性。特别要注意用小说的方式读小说,教小说——为什么要按照不同文体的特征去解读和教学,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散文的诗意和诗歌的诗意,是两种不同的血型”,输血血型不对是要出人命的,不按小说读小说,教小说,只能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了。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个教师问,能不能解决小说答案唯一的问题。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找你们地区教研员解决。其实自从我开始命题以来,我一直认为,小说的阅读没有,也不欢迎“标准答案”。也有教师问,怎么解决影视剧先入为主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让小说的语言先入为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方面有所作为,积极作为),譬如《红高粱》,可以先让学生读莫言的小说。还有老师问,任何解读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有一些解读是不是太随意了?我感觉我们要避免不符合人性、人道、人情的

解读(任何经典小说的阅读都是一部“成长史”,都在不断地吸纳着、丰富着)。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阅读与教学中不断思考,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