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讨论习惯研究开题报告

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讨论习惯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类型:定边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

课题负责人:许世海

课题参与人:许世海

课题组所在单位:定边县安边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已经从实验阶段走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各项改革目标正在有计划的逐步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自主讨论的前提下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讨论学习。”“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受益。

尽管课程改革是全面铺开,但是我们认为:目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依然存在着方式过于单一、被动和陈旧的问题。这与课程改革是不相符的,同时也是影响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陈旧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把学习过程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与依赖性的一面上,而限制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它不利与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自然,也不利于为新世纪创造大量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分析,我们提出了《生物课堂培养学生自主讨论习惯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转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活动,最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我校教育能够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界定

1.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主要特点有: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讨论、突出探究。

11

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从广义来讲是学习主体通过他人的指导或自身的努力,有计划、主动地在完成学习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或潜在可能性上的一种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本课题牵涉到的学习能力是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必需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3.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即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课程改革的目标”部分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讨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关于“教学课程”改革部分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作为实施教育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之一,已经明确指出了对原有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也是我们的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坚定不移地贯彻我党教育方针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历史任务。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 12

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既有客体性,也有主体性,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一方面,学生要扮演被动的学习者的角色,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被动的色彩;另一方面,学生也扮演主动的学习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独立学习的个体,具有能动性和启主性,因此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学习的方式与学习的效果有这密切的关系,学习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强迫的、让学生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已受到众多学者和世人的辞病。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往往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也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往往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这种学习是学生从心底里愿意去进行的,是由学生自己发起而不是被教师要求去做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临科技挑战的中等教育》中做过如下论述:科学的首要目标是增加知识,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索未知世界;科技教育意味着开展更多的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并强调指出: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会学习”,应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注入生本教育的先进理念,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这对在目前教育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关注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鼓励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培养,这是一场学习观的变革,学习将成为一场学生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研究本课题,就是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寻求一种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力求从培养学生的自主讨论学习习惯能力着手,以便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能够有科学而合理的应对措施。本课题对我校学生自主讨论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培养学生自主讨论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措施,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正确实施生本教育、更好的将 13

生本理念真正地融入到学校课堂中并且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参考和促进作用。最终寻求一种适合普通中学学生实际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学子,使我校的发展更具生机和活力。

本课题研究对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将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可以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新举措。同时,该课题研究将引发对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深度思考,为决策部门提供相应参考。

<二>研究内容

1、分析我校学生课堂自主讨论习惯的现状。

2、探究培养学生课堂自主讨论习惯的有效途径。

3、总结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讨论习惯的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xx年—20xx年的所有在校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验目标确定之后,要用“研究—行动—监察—反馈—思考—调整”的过程去进行实验研究,称为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与行动过程中的实践者是共同参与、结合为一体的。他们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践活动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发现新问题,然后以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再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研究。这是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研究方法。

2.教育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比较适合。要求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搜索研究对象关于学习方式的信息和资料。

3.文献法 搜索、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科学的界定,对课题的目标作具体的描述,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4.经验总结法 各学科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反思,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研究策略的效度和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4

1.准备阶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开展本课题启动前的调查、考查工作,收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初始资料、数据,完成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xx年8月-20xx年4月):按照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期间将进行阶段总结,写出有关论文与报告。并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的成效。制定和实施各年级与各学科的课堂改革的目标与方案。借鉴其它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措施、成功经验,开展实验活动。

3.总结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写出结题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分类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并准备开展更深入的、大面积的推广研究。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本课题由负责人(许世海)独立完成。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学生自主讨论习惯情况的改善及分析、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研究报告等。

<二>研究论文、学生反馈信息调查、相关教学研究活动方案、经验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活动实录等。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人是现2013级学生的代课教师,能够深入一线课堂,我校成立了校园网,每个教师都配有电脑,便于上网查资料和完成课题的研究。学校图书室有大量的书籍可供参考,阅览室也有各类相关资料可供参阅。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