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读后感

对中医的小彻大悟 ——《思考中医》读后感

本着怀疑与揣测的态度阅读了刘力红教授《思考中医》这部书后,我对中医的理论有了不甚彻底的了解,但是对中医的态度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原本是不相信中医的。我自己是相信科学的,并且自小都接受着来自于西方自然科学的严谨教育,所以对事物的认识都讲究证据、讲究系统的认识过程;加之如今是“西医”学生中的一员,在认真学习中医理论之前,对中医难免存在诸多抵触,尽管我是中国人,尽管中西属于祖国医学,尽管我还没有认真去了解中医;身在祖国的大环境里,时常会接受各样涉及中医的信息,包括有关于江湖郎中的,关于传统秘方治百病而后来被证伪的,村里的只靠搭脉庸医。。。。。。所有这一切让我对中医充满怀疑,让我对中医的经络、针灸敬而远之,也造成了我——一个对学医充满激情的青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学习西医之路。可是《思考中医》这本书纠正了我太多的盲目认识。在刘力红教授、名老中医的带领下,我有幸轻松地去体会中医的精髓并解开心中堆积已久的这些疙瘩。

中医,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医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实践科学,有自己独立的诊治体系,作为一门科学,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并不断向前发展的一门科学,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由中国无与伦比的哲学与中国人民对人体健康的认识相互作用而发展形成的一门科学,她曾挽救了无数先人的生命,延长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否认和亵渎中医的价值,是不理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那些以中医为幌子搞迷信、随便给膏药偏方贴中医标签的人也对中医的科学性蒙上了一层阴影。什么事物,只有自己先相信,谦虚的去经历、去学习、去感受之后,给出的评论才具有可信性,关键的是自己也多了一次提升的机会。一开始就否定,注定一无所获。对中医的认识也同样如此。中医本身有丰富的玄学思维,不认真体悟,是很难去理解的,在中国尚如此,更何况西方国家对中医的抵触了。如刘力红教授所言,中医没有像西医那样系统、严谨地科学试验,但中医确实存在着一种可以被称作“内证实验”,我们无法去证明它是否存在给他人看,但我们自己确实能感受到,并且这种感觉是有共性和规律的,是为无数中医工作者证实了的。正如一个人伤心,用西医的理论怎样去证明,或许有一天科学的发展足以解释人的思维,正如或许有一天科学可以解释中医理论里现在还解释不了难题一样。阅读此书后,我常用基督教来和中医作比,没有人看到基督降生,更没有人看到耶稣为世人流血而死,但谁又能否认基督教对世界和平所产生的影响?也没有人看见中医的经络,更没有人可以解释为何中医只有五行学说,而不是六行、七行,但谁又能能够否认中医对维护中华民族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医讲究中庸之道。中医学讲究阴阳平衡,只要阴阳平衡就不会有病,所以中医注重从整体治病,调理各个脏腑与与经络之间的阴阳平衡,而不局限于某个器官。也就是说肝病可能是由肾病和肺病引起的,而肝病又有可能引起心病和脾病。中医学是和中国传统哲学一脉相承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就是这个道理。中庸是什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庸”即用,加起来,就是“用中”,意思是讲求适度,不偏不倚,适中。可以看出,中医是很贴近自然的,不刻意强求完美,适中就可以了,过犹不及!中医还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无论是中国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图,还是古埃及金字塔的狮身人面像,都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人是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生物,而从养生的角度讲,当然要顺应自然,因为人毕竟是在上百万年之久的演变过程中相互作用而成形的,忽略人的自然属性,自然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对抗!

中医强调以人为本,讲究辨证施治。中医非常重视人的感受,如果你感觉不舒服,就算西医查出没有病,中医就会认为你有病。心主神明,这个感觉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治病依据。中医是从不“一刀切”的,看病非常注重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中医看来是很正常

的事情,相同的疾病可以因人、因病程而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可能因为治病阶段的不同而产生相同的症状,这将导致治疗思路的巨大变化。中医除了对药物的数量有要求外,很少用数值去衡量病人的病情,而数值正是西医诸多诊断手段孜孜以求的结果,这给西医临床医生提供里方便但同时也对误诊埋下了祸根。中医里除了一些最根本的理论基本不变外,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以病人健康为本,一切视病人病情来定。

中医有很先进的健康理念。在中医里,将医生分为两个等级,即上工与下工。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医生了。《灵枢》里讲“上工守神,下工守形”。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属于道的范畴,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上工守的 就是这个。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守持这样一个范畴的东西,能够从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就有可能成为上工。反之,如果守持已经成形的东西,从 形而下的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只能成为一个下工。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 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时候你拿掉它,不是轻而 易举的事吗!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会吃力不讨好。西医也逐渐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学西医的自己也知道,自从“预防医学”的概念被提出到现在,除了在某种程度上提示我们的医学工作者某些疾病可能的病因和要劝诫别人不要吸烟喝酒外,它在西医临床上还有被更深远的运用吗?所谓“防治”,是先防后治,治后再防,“疾病的预防”在医学活动中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医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中医历来是防治一体,以治“未病”为最高境界,所以中医的诊治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先进性的。

当然,必须承认,中医也有自己欠缺的地方。中医因为自己的基本理论是无法去证伪的,所以给中医的现代化及发展带来了很大不便,加之现在中医的医学培养模式完全也效仿西医,而现代人更急于求成,所以真正能懂得中医精髓、精通中医学问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中医的复兴可谓困难重重。另外,中医未必能治本,西医未必只治标。中西医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诊治方法、行医特点,也都是以“治本”为目标的,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是对病情轻重缓急的调整。中西医应相互尊重、相互借鉴,设想有一天,发展成熟的中医和西医并行不悖,共同存在,在疾病时来临时,人们总是有多一种选择,无疑是对人类健康的多一重保障。西医学生不可妄自尊大,中医学生更不可妄自菲薄,中西医的和谐、成熟、健康发展是人类所共同需要的!

作为西医学生,我将会尊重中医;作为中国人,我更支持中医的发展。希望中医能够快速发展成熟,和西医相互为用,共同在维护人类健康的医疗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第二篇:思考中医

思考中医

近百年的中国,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其结果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被西方现代科学文化所取代。在科学的副作用日益显现的今日,人们开始呼吁保护传统文化,但此时,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传统文化的死去——理解、传承、应用都存在问题,这样的境地离文化的消亡还算远吗?中医由于与传统文化及传统哲学渊源太深,很多哲学概念直接参与了构建中医理论,所以中医的命运也就无可避免地被卷入这百年争论的围困之中。百年来的几次废医运动,包括最近网上某大学教授还在发起的废除中医的签名活动,中科院某院士对中医理论的批评,无不因于此。所以现在谈保护中医,发展中医,首先应当谈保护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前不久《新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医的生存环境不能再透支了》的文章,但什么才是中医的生存环境呢?

中华民族依靠了中国传统文化,依靠了中医学几千年之久,就是现在,对一些现代医学来说束手无策的疑难病,中医依然不失为一种希望。《思考中医》的写作正是出于作者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及对中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书,切实地为中医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认识上的问题,因为《思考中医》非常明确地指出,中医问题不在理论,而在对理论的认识。同时正如《思考中医》所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分支领域,因此,《思考中医》在解决对中医的认识问题时,自然也澄清了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本文试就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思考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在勾勒中国传统文化大线条的同时,引发深层的哲学思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中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医》很明确地赞成梁漱溟先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皆系人类文化之早熟品。”基于此,《思考中医》首先以不无代表性的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文化不元代表性的理解为例,对比地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点认识。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理,治玉也”的解释,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或一种境界。她不仅在寻求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上毫不逊色于近现代科学,更进一步的是,她已经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了要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顺应自然规律去解决问题的高超思想。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历来是引起争议的焦点之一。《思考中医》从《说文》:“理,治玉也。”的解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大的特点——整体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与现代科学文化的最大分歧所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这个整体,既是精神的,又是物质的;既是器质的又是功能的,既是体,又是用。总之是方方面面的统一。这也是与唯心论最大的不同。《思考中医》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理”的涵义的揭示,引发了对这两种哲学差异的深层思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结合。《内经》中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话,《思考中医》认为术数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推演的一面。

(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实验,而且,很可能是更高超的实验——内证实验法。因此,中医理论既不是单纯的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也不是仅凭思考得出来的结果,而是两者结合的产物。

关于实验,人们每每会想到科学的种种成就、种种作为。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到现在常规的各种实验室,生物学中的大白兔,小白鼠……,《思考中医》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实验方法——内证实验法,这是一种与科学实验截然不同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很可能与中国特有的文化及哲学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大量的文字记载上都显示了这种内证实验方法存在的可能性,在《新编中医基础理论》一书中也同样明确地提出了这种观点。《思考中医》认为,正是这种特殊的实验使得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理论完全可以信受。但遗憾的是,这两种实验由于机理不同,传统文化的内证实验不能被现代科学再现,我们没有直接相信她的可能,只有通过其产生的理论结果反作用到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来印证,这是

造成现代人接受中医的困难所在。但总之,不管你个人信与不信都不应当否认中医理论的产生与实验有关。

(四)有无中介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在应用上的最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传统文化在应用和传承上的客观难度,使其在应用和传承上无法逾越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揭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研究方法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与别的文化差异明显,而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文化的核心——哲学。所以钱穆先生有言:讨论文化要自其汇通处看,不当专自其分别处寻。若研究文化问题,不能从其汇通处看,不能从其总体上求,则最多仍不免是一种文化之偏见。

《中医学导论》中指出中医学的危机与不足,共八条,其中第二条是:独特理论体系的封闭结构阻碍了学科的顺利发展。为此,突破原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第四条:中医学的许多认识和思想正确性高、准确性差;且大多无法用现代科学手段加以研究。如不对这些人类认识的“粗产品”加以科学提炼,中医学将永远踏步不前。

第五条:方法论和方法虽有某些特色,但却与现代科学方法论存在着时代的差距。 还有第八条:最为关键的是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许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有不少是无法证伪的哲学术语的移植,对这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若不清晰地予以确定,发展中医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明确概念是共同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

《当中医遇到西医》引中国中医研究院的研究员陈小野的观点:倡议彻底革新,尤其强调方法学的现代化。他指出,中医只应用现代技术并不足够。他在《中医理论现代化概述》中断言:“中医传统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其非实证性和非逻辑性。” 种种这些认识大都是抓住了文化之异,大多最终集中在了方法论的不同上。《思考中医》很鲜明地指出:“现在大家身边所感受的都是现代文化的气息,都习惯了用一种文化视角去看待问题,去思考问题……我的意见,中医至少不是局限在科学文化这一层面的东西,所以光从这一层面去看待它,研究它,就难免会出问题。” (P4143)“中医是这样的一门医学,它整个地是偏向于形而上的一面,是以形而上统形而下,是以治未病统治已病,而我们现在却在完完全全的用形而下的眼光去看待它,把它当作一门完完全全的形而下的学问,治已病的学问。我们提倡科研,提倡现代化,提倡现代中医教育,完全就是用现代科学这个形而下的筛孔去对中医进行过滤,滤过去的是精华,是可以继承的东西,滤不过去的东西,就是糟粕,就要扬弃掉,大家想一想这个通不过筛孔的部分是中医的哪一部分呢?必定是形而上的这部分。对上述问题我们思考清楚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所采用的现代教育方式,我们所采用的现代中医教育路子,只是一条培养造就下工的路子。”

说到哲学,《思考中医》没有过多地涉及,但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精要还是提到的,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基于此,《思考中医》得出一个结论:现代科学讨论的领域,实际上是气聚合以后的这个领域,对于气聚合以前即“夸克”之前是什么样,现代科学还无力回答,甚至难有希望回答(P2223)。《思考中医》总结性地指出:“传统文化,传统中医,虽然的确是道器合一的统一体,虽然它强调要形气相依,形神合一,但总的侧重却在道的一面、神的一面、气的一面,所以她是一门以道御器,以神御形,以形而上御形而下的学问。”(P24)

如此看来,制约中医发展的瓶颈在哲学。中医这个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察人体生理、病理的学问,果真换了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就可以得到“科学的中医方法”进而解决人体生理、病理的问题了吗?我可以想见,那样的唯一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从理论到方法的全面消亡——中医有可能成为当代的哥白尼、布鲁诺!

这么说并不是承认中医不讲科学(广义的),只是大家在争论和指责之前应先就“什么是科学”达成必要的一致,进而再谈论方法问题。但很肯定的一点是,中医不同于现代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实际印证,这

一点不在此文中展开,但有必要一提的是:正是其自身的这一特点给迷信以可乘之机,但科学不应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一时证明不了的全部否定。

三、倡导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

提到认识,自然需要概念、需要解释。《思考中医》所解释的内容中,有两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一是时间。解释方法的特点是:突出以字释义,特别注重借助字形及《易经》的卦象做解释。

对于中国的语言文字,《思考中医》也是充满了感情,它深深感悟了汉字独特的释义能力的魅力。

先看“病”这个字。现在的中医教材如《中医基础理论》(19xx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并没有见到对病的明确定义,而《思考中医》从病的造字角度对中医 “病”的含义做了解释,指出“疒”本身已代表“疾”的意思,那么下面为何用“丙”呢?《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丙”为南方,为火,为心,这样一来,发掘出中医“病”这个概念的三重含义:第一,人出现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状态,所谓“疾”的状态;第二,疾的相关性问题;第三,相关性中最重要的是疾与心与神明与精神的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对“病”这样一个概念大体把握的同时会惊讶发现这样一个概念的内涵与现代世界教科文组织提到的健康概念有着很大的重合。 再来看“脉”。《中医基础理论》(19xx年版)的定义:脉,即血脉,又可称经脉,为血府,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道的通利与否,营气和血液的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血液的正常运行。故《灵枢决气》说:“雍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而《思考中医》同样从造字上解释:脉为“月”+“永”;月者,太阴之精也;永,长也,象水坙之长;所以脉的概念一下非常直观:象水之长,为阴之精,最关键的是脉象“月”反映“日”一样,反应人体之阳。 对中医里的重要概念“证”更是从古代写法到现代简化字等多个角度予以解释。在解释“证”这个字时,《思考中医》连带性地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语言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语是语,言是言,是两个不同的含义。“论难为语。”“直言为言。”又有“言,心声也”之说。通过这种重新的解释工作,一方面使文字从单纯的抽象概念落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初意象,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另一方面,还纠正了以往很多概念的错误。如对“肝者,罢极之本”中的“罢极”的理解,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极”概念的探讨得到“罢极”这个概念指促使年与年、岁与岁之间交替的功能;“肺主治节”中的治节《中医基础理论》(19xx年版)作治理调节讲,但《思考中医》从《素问》中“节”的含义,联系肺的生理功能得出“肺主治节”应从天人相应、人体与外在节气的关系去理解。病机一词,《说文》有“主发谓之机。”从而用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的解释取代了《中医基础理论》(19xx年版)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的解释。同时对“十九病机”中的数字“十九”从《周髀算经》找到:“十九岁为一章——”的解释,从而提示了《内经》成文的严密性,正如作者感叹中国的汉字是 “一字之安,坚若盘石;一义之出,灿若星辰。”对“小肠者,受盛之官”中受盛的理解,更是一改从唐王冰以来一直作复词的解释,挖掘出了小肠作为重要营养吸收场所供养五脏的重要功能。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通过上面提到的例子,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回归经典,探寻回归传统解释法的思路。首先,对其中个别字的解释是否有迁强之嫌,先不细究;其次,也不应将其看作一种简单的回归,应当看到,这样的思路第一,直接沟通串联了古今,使今天每人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而并不自觉的文化找到了根基;第二,这样的做法与海德格尔对文字的痴迷大有相似之处,而海德格尔的痴迷源自语言与其希望建立的不同于以往知识论的新哲学的密切联系。那么这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方法的暗合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 再来看一看“时间”。作者从造字上发现“时”表达的是日地关系,时间直接反映一种日地关系下的阴阳的状态,所以中国先圣非常聪明的将时间这个一直困扰着西方的概念直观为一种“象”,这个象即可轻松地纳入五行系统从而非常方便使用。这一点只有《思考中医》如此明确地给予揭示。以往也有注意到的,所以有不少关于中医与时间医学的文章,但《思考

中医》最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医是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时间(时相)医学。而绝不是部分的时间医学。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中医》对中医得出一个精辟的比喻:开方就是开时间。时间这个问题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数问题和相关性问题。可能这一思路也会对当今哲学及现代医学极具启示的。

汤一介先生一直在倡导创建中国的解释学,《思考中医》在这方面的大胆实践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四、系统地阐明了《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这一部分应当是《思考中医》主要的工作——导论《伤寒论》。

六经辨证一直是公认的来自于《伤寒论》的中医重要辨证方法之一。但历来对此争论颇多,且现代的中医教科书上也没有见到对于这种辨证方法及六经这一概念的清晰解释,像《思考中医》这样系统地解释,恐怕还是头一次。

《思考中医》从六经的本义、经义、府义、运气义全方位地阐述了六经,并对六经病的欲解时、欲剧时、脉证提纲和治法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使六经辩证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将脏腑,经脉,时间,治法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思考中医》揭示出中医中时间作为“象”的一种,进而用五行使之与反映生理、病理的六经相联系,让人大有开千古疑窦之叹,《思考中医》真可称得上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通过这样的导读,让人们清晰了对《伤寒论》这部经典的认识,它绝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它用六经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考中医》细致地阐发了其间的联系,使《伤寒论》为万世立法垂方的雄浑姿态跃然纸上。

五、提出了很多疑难病的治疗新思路

由于《思考中医》揭示了很多崭新的对传统文化、对中医的解释,因此,自然而然对一些疑难病提出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如高血压,颈椎病,老年性痴呆等等,非常值得临床关注、验证。

六、收集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神奇医案

用清肺剂配理中汤加砂仁外敷神阙穴治愈老年重症肺炎;天津盲医仅用不同数目的绿豆、葡萄干等治病;小柴胡汤化截止住了吗啡无效的癌痛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中西之争的积极意义,恐怕就应当是其促进了文化的反思。从《医林改错》的思想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后来的中医遇上西医,中医也好、中国传统文化也好,也会从自身中出现这种反思的局面。两种文化,两种文化下的医学的相遇,大大加速了这种反思。《思考中医》让这种反思增添了很多的理性成份,增添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题目,当然,诚如《思考中医》所说,他还仅仅是针对一部《伤寒论》,中国的文化经典还很多,中国文化更是浩如烟海,真正对其做客观深入的反思自然不是简单之事,怕是要几代人的努力。《思考中医》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的与当今哲学潮流的暗合更是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无比的信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使其在表达上永远存在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究写意,《思考中医》抓住了这一个大特点,很好地运用了“象”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工具,使我们在“意”上空前地接近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的精髓,其间一些逻辑上的失误在所难免,但从上述文化之特点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想看《思考中医》还是需要一些写意的。

《思考中医》的历史功绩有多大,就留待历史做答吧。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

[2] 陈勇:《钱穆传》,人民出版社,20xx年

[3] 区结成:《当中医遇到西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

[4] 何裕民 刘文龙:《新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社, 19xx年

[5]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xx年

[6] 何裕民:《中医学导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