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1)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勇于实践。

答:此命题正确。实事求是就是要把握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获得关于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此,认识主体必须通过实践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运用理性思维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源泉,更没有检验自身真理性的标准,实事求是就会落空。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解放思想

理由:第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相互一致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都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用这种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两者在目的和归宿上是相互一致的。第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相互区别的。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会受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如果不通过解放思想破除这些思想束缚,就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二者有相互区别的方面。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是既相一致又相区别的。因此,把它们完全等同起来或完全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

点都是错误的。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存在原则区别,所以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存在原则区别,但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相同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它不在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解析: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它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由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这种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而且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的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一般的保护私有财产,具体的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以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原则和优越性所在;但是,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理解为同步富裕,它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鼓励部分个人、部分地先富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

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 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标志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改善,政治清明,道德水平有巨大提高,而这些指标都需要以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前提,因为实践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不是社会主义,不公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政治素质是首要的。而一个中心正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发展经济,必须改革国内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改善政治状况作为保障,而这个改革和改善有不能乱来,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条件下进

行,否则,我们的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将与我们的奋斗目标背道而驰。

●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①相对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我国的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②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个意义上说的;③把改革称为革命,是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的;④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改革是革命,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等,不能改变,而其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什么意义?

答:(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实事求是地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脚踏实地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灰心丧气。

●简述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思想。

.答:(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程度的富裕,只能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手段和目标、途径和目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2)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包含三层含义: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②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 产 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

答: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这是因为: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 产 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3)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什么?

答:(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

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改造的方式

●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

术基础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的历史进程,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更长的时期。现代化的内容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以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起点的。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总之,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1)二十多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生命线,

是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基础。(2)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今后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否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个中心。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没有政治稳 定,社会和谐,什么经济建设,什么改革开放都搞不成。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1)、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它们和

现阶段的国情有什么联系?

答: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们都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外的分配方式(个体经济)2投资分配(投资资本分配)3按经营效果分配(多种实现形式)4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资本主义性质任何的劳动者)

5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种方式并存的原因

1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是由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决定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决定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一)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1 公有制经济:(1)内涵:指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社会群众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经济形式(2)外延: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主体地位(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因 社会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1公有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承担者

4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

(三)公有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资本运行,承包租赁

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制经济(股份制:无限——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有限——有限连带清偿责任)

●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一)坚持的原因:1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现实依据(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理论依据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

(三)作用:1发展生产、活跃市场、保障生活 2有利于就业安置 3吸收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经验 4有利于弘扬民间传统工艺

●我国实现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一)按劳分配及其客观必要性

1涵义:在社会做了必要扣除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其基本要求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客观必要性:(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3)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按劳分配的历史进程

1反对不劳而获,是人类分配制度的一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在公有制领域的体现

2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3反对贫富悬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1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不同 2劳动性质和计量方式不同 3地位不同 4分配主体不同 5实现形式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框架

(一)一般特征 1经济运行市场化 2企业经营自主化 3宏观调控间接化

4经济管理法制化 5保障体系社会化

(二)基本特征: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适应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现代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行基础)

3建立完善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运行信号)

4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5建立完备的法制体系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有哪些?

(1)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三个步骤?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第三步主要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改造取得的成就: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3)正确认识:成就第一,失误和偏差第二,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三大改造坚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针对我们走好人生之路有什么启发?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其次,中国共 产 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