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六必选案例分析

模块六必选案例《杨老师的新评测计划》案例分析

1、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

答: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被评学生本人、其他学生、家长。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家长与学生是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被评学生与其他学生是自评与互评的关系。家长与教师参与评价目的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从而使整个评价主体具多元化,评价方式具多样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杨老师使用了评价量规和档案袋评价两种评价工具。

评价量规包括:学生使用的: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家长使用的:(1)学期初的《学生观察记录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2)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目的是观察学生本学期的家庭英语学习情况。(3)学期末终结性评价:(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讨论下完成)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以下六个原则:目标性原则、关联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答: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这一理念引导下的新课程的评价有5个方面的特点,杨老师的评价方案也体现了新课程的这些理念。

(1)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杨老师的这次的教学评价改革,正是为了促进班上学生的发展提高。

(2)评价的内容——综合化。在评价的内容中,杨老师重视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3)评价的标准——分层化。杨老师的评价标准,关注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标准结合实际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评价。

(4)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杨老师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比如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等。

(5)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评,还让同学、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答:杨老师能够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对于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优点主要有: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发挥了监督、调节、诊断、鉴定和激励作用,在最大限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家长在家完成的评价表,也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因而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要说这份方案有待改进的地方的话,我认为评价的内容在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发展方面,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我们的改革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但正如案例中的李老师所担忧的一样,真正能不能得到完全体现,还有待我们在工作中检验。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真正的改革,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素质教育”,分数几乎还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尝试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锲而不舍”的努力。

模块六必选案例分析

1.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和家长,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单向转为多向,从而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家长与教师参与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表现。

2.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评价量规:主要是发给学生的三种卡片,包括进步卡、阶段评价卡、期末终结性评价卡。每张卡都有三种形式,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还有发给家长的三张评价表,分别为学期初的观察记录表,每月的月评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表。档案袋评价:是让学生用来装卡片的。

3.你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教学评价设计的哪些原则?

答:我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设计体现了如下原则:

① 目标性原则。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②关联性原则。设计教学评价时应关联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追求不同评价方式的互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③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④客观性原则。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结果的评定,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⑤整体性原则。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为此,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

⑥指导性原则。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可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应对方案,以帮助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哪些理念?

①评价的目的——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②评价的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③评价的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④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⑤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5.你如何看待杨老师设计的教学评价方案?你认为有哪些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答:我认为,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的优点主要有:新教学评价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注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评价的内容综合化,评价的标准分层化,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但是,这份方案也有些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评价的内容,虽然杨老师也能做到综合化,但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还未做到足够的重视。又如,评价的方式,虽然杨老师已经尽量做到多样化,但还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可以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

 

第二篇:模块八可选《去春游吧!》案例分析

模块八可选《去春游吧!》案例分析

1.程老师选择了春游方案作为《百分数的应用》的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具备哪些特征?

答:程老师选择了春游方案作为《百分数的应用》的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具备以下特征:

(1)问题来自我们的生活实际,即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春游方案促进了目前需要解决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的解决;

(2)“春游方案”这个问题具有开放的、真实的特征,无论从公交车的选择,还是从游艺项目的规划,学生有自主挑选和组合的时机。

(3)“春游方案”问题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动机,鼓励了他们去探索;

(4)随着“春游方案”问题的解决,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了他们的预测和判断,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对于程老师把资料搜集好呈现给学生的作法(比如,直接呈现某公园的门票信息,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您有什么看法?如果您是程老师,您会怎么做?

答:程教师的做法是可以的,他是基于“课时有限”而自己去收集相关信息。由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还不是很高,加上时间、安全、信息的有效性等方面原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也是教师作为合作者、促进者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是程老师(假设),我可能先让学生提供他们的有效信息,不断补充,随后再总结,最后呈现,当然要安排合理时间,不能影响本节重点。

3.程老师最后把学生的春游方案提交给年级组长,你怎样看待这一举动?

答: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向年级组长汇报教学成果是可以的。其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会提出成人无法想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再者,学生春游,学生作主,体现了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的学生观,也是一个学校民主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能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成就,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一个有效的问题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答: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一个有效的问题必须具备哪些特征:

(1)选题应具有可操作性 ,能引入所学知识。(2)选题应该具有开放性 ,结构不是很合理,有讨论的余地。(3)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能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4)选题应联系实际,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动机。

5.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1)教师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与学生形成共同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如“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这类问题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照该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

(2)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动手。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相关信息,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反思性问题,比如,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

(3)教师要支持学生互动。比如,问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教师要给与他们充分自由。总之教师的角色是倡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信息咨询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