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体会

读《论语》心得体会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短短的句句言论颇具哲理,暗藏智慧的光芒。《论语》中的言论近乎常识,逐句品来,简短中显高远,平凡处见伟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教育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只有勤学善思,才能学有所成。正如后世程子对其的阐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个人在收获新知的同时,切莫生懒惰之心,要学会不间断地温习旧知识,这样才能获取新体会、新发现,更好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像皇侃《义疏》所释的“月无忘其所能,日知其所亡”那样,相信成长定会终日相随,成功亦会及早而至。

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这句话从另一角度彰显了孔子的自由精神,同时也告诫我们: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作为一个人,应该尽自己所能挖掘自身的潜能,使自我得到全面发展。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一连串的反问引人深思,同时也督促着我们不管是在学习中、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善于思考,勤于反省,在为别人做事时一定要尽心竭力,和朋友相交一定要以诚相待。

子曰:“朝问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从这可看出,作为一个人一定要具备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品格;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要常为学生思,常解学生惑,常答学生疑。

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以此教育君主在统治过程中要施行仁政,要懂得民心所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如今,鱼水之联犹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紧密相联的关系,管理者一定要寓仁爱之措于管理过程中,否则一切行动将举步维艰。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这个浮沉幻世中,面对周遭的浮躁和喧嚣,看着眼前的熙熙攘

攘,能存这样一种精神弥足珍贵,也是以利为往之人理应效仿之处。

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人一定要懂得谦虚,善于取长补短。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靠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不管是见“贤”或“不贤”,要学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读《论语》犹如穿越千年和一代圣人孔子对话,一部《论语》,简短的言行带给我很多触动。粗看之,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它语录没什么差别。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处世、治国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丹的《论语心得》,虽然从其独特的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这也只是一种被部分受众认可的个人独特感悟。每个人想要在《论语》中找到生活的触动、人生的智慧,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但它却以最简单的言论向我们呈现了一条条伟大的真理,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第二篇: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心得体会

万雪芳

反复研读《论语》,行走在孔子的《论语》的字里行间,让我受益匪浅。

《论语》中对于教育思想方面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非常尊重学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触类旁通,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本学期我所教的课文中,讲的就是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再次重读孔子的《论语》,让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读孔子的《论语》,让我想到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发现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被继续沿用,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

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了,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阐明了学和思的辨证关系,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学思结合。再如今天的因材施教、写作参考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这些教学原则、方法在《论语》中都能寻找到痕迹,除了教学,孔子关于做人也有自己的独树见解。他强调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他还强调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做人还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

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总之,《论语》博大精深,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将继续行走在《论语》的字里行间,工作总结寻求教育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