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改反思

《课改路上》学习体会

四十四中

先进的教学理论可以有效的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育的改革,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样,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都要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其理论的可行性,促进教育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探索。高校课堂的理论,是当今教育界比较先进的理论,通过近百所课改学校的实践,证明高效课堂是可行的,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必行的,为基础教 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指明了方向。

回顾一年来,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还是比较认真的积极的参与了高校课堂的改革,从先前的迷茫到现在流畅的操作流程和清晰的教学思路,其间为高校课堂的认真贯彻执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小组建设与优化小组,导学案的设计与优化,导学案的编写,各学科的集智备课,导学案的批改和教师的个备与补备情况的检查,课改示范教学与公开课教学以及校际的教研等各项活动。

任何形式的课堂,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效课堂做到了这一点,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要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在导学案的编制方面还要做得更细致,把握更准确,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要融进教师自己的思想、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体现问题化、情境化、层次化。自研课上要体现出教师的方法指导,不能放羊式,也不能圈养式,教师应分层次指导,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导学案发下去之后,学生不能无目的的做或者抄袭。对于展示课,教师也要根

据班级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展示题目,这些题目不能只为了所谓的课堂的“活”,而应在“活”的课堂形式下,学生真正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教师甚至也要写出详细的展示课的教案或者说是预案。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展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有预案的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课改初期,教师这样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反馈课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作简单的梳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回顾,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反馈题目,明确哪些内容是自己真正掌握的,哪些内容掌握的还不够熟练,真正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由于导学案上的达标测评题目一般量都比较少,教师在课外也要精心筛选一些补充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对于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我觉得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相对偏少,待提高生相对偏多。因为这门学科,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至关重要,是所有学校的软肋。应加强我校英语教学的管理,在高校课堂的实施中要有一定的灵活度,教师多讲、学生多练还是非常必要的。要多举行一些面对中下等成绩学生的相应活动,而不是所有活动都是优秀生来参加,以激发成绩中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大面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课改任重道远,需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最终成就启明文化。我们相信,在领导的重视和执着的追求与正确的引导下,教师课改的激情一定会汇成波涛汹涌的改革浪潮,共同推进课改这只大船搏浪远航。

 

第二篇:实施高效课堂课改模式的体会与反思

实施高效课堂课改模式的体会与反思

凤鸣小学 刘霞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以模式驱动,以自学提纲为统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本学期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的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转变, 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实施高效模式以来我有以下体会: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

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反思之二:学生的预习是影响高效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这也正

是目前我教学中存在的一大弱点,来年的教学中我要准备设计三个学案:1课前预习案2、课中导学案 3、课后检测案

反思三:深入学习,扎实研究,提升自己的课改能力,平时多注意积累学习材料,写出自己的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做到在前行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反思四:多研究评价方案,采取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并且与学生的各项表现紧密结合起来,除了进行小组评价外还要对特优生以及希望生给予适时评价。

以上是自己半学期来实施高效课改模式的一点心得体会,时间关系就分析到此,不足之处难免,请同仁朋友看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