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总结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总论

概念

[1] 临床检验:以离体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2] 实验诊断:通过临床检验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所作的临床医学活动。

[3] 床边检验: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临床检验。

[4] 参考值或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参考范围是指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其标准差。

[5] 质量控制:为保证临床检验结果质量(满足医生/客户要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Key points:

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2 .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 .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 床意义

4 .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5 .何谓核左移、核右移

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

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操作: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作 200 倍稀释,滴入血细胞计数板中静止 1-2 min,于高倍镜下

计数 5 个中方格红细胞总数,经换算即得每升血液中血红细胞数。

公式:RBC/L= 5个中方格总数×5×10?200×106

报告格式: Δ.ΔΔ×1012/L 3.81×1012 /L

参 考 值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各种红细胞的形态

3.相关检测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

[2].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 男性42-49% 女性 37-48%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MCH=血红蛋白(g/l)/ 红细胞百万数/?l 参考值:

26-32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值: 310-350g/L MCHC=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100g/L

[5].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RDW=S.D./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11.5-14.5%

RDW 的统计学实质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 CV RDW<14%

类型 MCV MCH MCHC 临床类型

大细胞贫血 >100 >32 310-350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贫血 80-94 26-32 310-350 AA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 <80 <26 310-350 慢性炎症性贫血肾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6 <300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4.临床意义:

( 红细胞增加 )

相对性增高: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尿。

绝对性增高:由于缺氧而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剧烈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红细胞可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患,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红细胞减少 )

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约 25 %,引起血液稀释;6个月~2岁的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剧增加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明显减低致红细胞减少;月经期暂时引起下降。

病理性:各种类型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贫血等。

5.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正常参考值:

[1]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在完全成熟之前的过渡型红细胞。由于胞浆中尚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用煌焦油兰等染料进行活体染色后,胞浆中可见蓝绿或蓝色的网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

成人:0.5%-1.5%新生儿(<3月):2%-6%

[2]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意义

增多:骨髓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是急性溶血性贫血(可达20%以上)、急性大失血。贫血治疗有效。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经相应治疗后1-2日即开始,1周左右达最高峰

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有再生障碍危象时

6.白细胞测定

[1]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

方法:显微镜计数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

计数法:以 2% 冰醋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然后将悬液充入细胞计数池内,低倍镜计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总数。计算原则同红细胞。

原理(显微镜计数原理):用 2 % 乙酸对血液作定量稀释,同时破坏红细胞。混匀并滴入计数室中,低倍显微镜下计数 4 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公式:WBC/L = 4 格白细胞总数 ? 4×10×20×106

报告格式:Δ.ΔΔ×109/L

参考值:成人4.0~10.0 × 109/L;新生儿15.0~20.0 × 109/L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剧烈运动、淋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

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如术后12~76h,WBC常 >10.0×109/L;急性心肌梗死后1~2d,常见WBC明显增高;急性溶血亦见WBC增多,增多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大出血:如脾脏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WBC迅速增多常达20.0×109/L。这可能是应激状态、或内出血一过性缺氧。急性中毒:如安眠药、滴滴畏中毒, WBC可高达20×109/L以上,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体症、酸中毒及慢性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WBC增多,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等肿瘤细胞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素,并能吸引骨髓储备池WBC释放。

(白细胞减少)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低至2.0×109/L;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网状细胞病 (恶组);急性非白血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破坏过多、脾素抑制骨髓生成;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核素等;服氯霉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2]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游走、吞噬 50 ~ 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致敏反应0.5 ~ 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释放组织胺、肝素0 ~ 1%单核细胞(monocyte):吞噬、清除死亡细胞及异物3~ 8%

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体液、细胞免疫20 ~ 40%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生理特性:渗出性、变形性、趋化性、吞噬性

骨髓 血液

分裂池 成熟池 储备池 边缘池循环池

4-5d 1-3d 2-3d

核左移: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杆状核分叶核/分叶核细胞核左移: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增多:6%:轻度左移;10%:中度左移;25%:重度左移或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类白血病反应 :患儿男, 2.5岁,日本籍,于10天前因受冷而发热,自测体温38℃(腋下),无畏寒、头痛、呕吐、腹泻,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 WBC 28.9×109/L,阿莫西林0.125g 3/日治疗,无明显好转,4天后患儿面、背及双上肢皮肤反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停药否无区别。19xx年7月5日急诊住我院。实验室检查,血象:Hb110g/L, WBC 23×109/L,血小板 121×109/L,幼稚型异常淋巴 56%,成熟淋巴 21%,嗜酸性粒细胞2%,中性粒细胞 21%,骨髓穿刺二次,骨髓细胞分类象同血涂片象。

细胞核右移:正常人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5% 时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一过性地出现核右移是正常现象。如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则表示预后不良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剧烈运动、热水浴;严寒、高温;午后高于清晨;饮食后高于饮食前等

病理性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病例:患者朱全妹,女性,47岁,因砖墙砸伤腰骶臀部致左下肢活动受限伴腰骶臀部皮肤发紫5天于2001—12—04由急诊收治入院。

一、贫血总论

1.贫血Anemia: 是一种症状,是指人体单位体积循环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参考值——即称为贫血

2.RBC:主要功能:携带O2、运输CO2

膜组成:膜糖、膜脂、膜蛋白

膜结构:不对称性、流动性、骨架

膜功能:物质运输、抗原性、变形性、免疫功能

Hb:是红细胞中的运输蛋白,主要功能是吸收肺部大量CO2并输送到身体各组织 Hct: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3.贫血各系统的表现:

全身软弱无力、疲乏困倦、皮肤粘膜苍白

呼吸及循环系统: 心悸、气短、心率加快、呼吸加重等,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消 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

泌尿生殖系统: 尿可出现少量蛋白,肾功能轻度减低,甚至发生尿少、尿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畏寒、反应迟钝、耳鸣、眼花

4.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缺陷、造血物质缺乏或失利用

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内在异常: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链生成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在异常:免疫性、机械性、化学与物理、感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慢性失血

贫 血 分 类

贫血发病病因分类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膜缺陷致溶贫

自身免疫性溶贫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形态分类

类 型 MCV(f l) MCH (pg)

大细胞型 >100 >32

正 常 80 ~ 94 26 ~ 32

单纯小细胞 <80 <26

小细胞低色素 <80 <26

红细胞骨髓增生特点分类

骨髓增生活跃性贫血:缺铁性、溶血性、失血后贫血

骨髓增生不良性贫血:原发性及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恶性贫血

贫血的诊断

了解贫血程度、类型、病因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诊断

5、贫血的检验诊断

血红蛋白含量Hb

轻度:成年男性<120g/L;成年女性<110g/L

中度:<90g/L 重度:<60g/L

红细胞计数

RBC(男)4.0~5.5×1012/L;(女)3.5~5.0×1012/L;(新生儿)6.0~7.0×1012/L

红细胞比积

HCT成年男性:41~ 53%;成年女性: 36 ~ 46%

周围血涂片检查

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检查;可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呈多染色性、红细胞发育成熟、中央淡染区、异型红细胞。

 

第二篇:实验诊断学

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

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

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病理性增快的临床意义:

答:病理性增快可见于:① 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加快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

细菌性感染;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慢性炎症于活动期血沉增快,病

情好转时血沉减慢,故血沉(ESR)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② 组织损伤及坏死:

见于较大范围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

常,可作为两者鉴别指标。③ 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④ 高

球蛋白血症。⑤ 贫血。⑥ 高胆固醇血症。血沉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指标,

血沉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

3.试述中性粒细胞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

答: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等;2)严重的组织损伤,如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3)急性溶血;4)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如脾破裂,肝破裂等;5)急性中毒,如代谢性中毒或化学性药物中毒;6)恶性肿瘤和白血病。

4.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粒细胞核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人周围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1%-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超过5%,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基辛溶血,急性失血及急性中毒等。核左移可伴白细胞总数增高,也可不增高甚或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和分叶过多,分叶在5 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及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

5.简述何为棒状小体及其临床价值。

答:在Wright 或Giemsa 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的杆状

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

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

现棒状小体。

6.简述白细胞增多的常见生理情况及特点。

答:饱餐,情绪激动,运动,高温,严寒等,新生儿,胎儿期,妊娠>5 个月后及分娩等可见白细胞增多。其特点:都是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变化。

7.简述中性粒细胞有那些形态异常的改变

答⑴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A.核变性B.中毒颗粒C.空泡形成D.杜勒小体E.细胞大小不均;⑵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⑶棒状小体;⑷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

8.简述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时出现细胞大小不均的可能机制。

答:可能是在内毒素等因子的作用下,骨髓中幼稚中性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

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答: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⑴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⑵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0.红细胞沉降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答: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11.按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几类

答:⑴红细胞生成减少:① 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② DNA 合成障碍;③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④ 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⑤ 不能分类或多种机制;

⑵红细胞破坏增多:① 红细胞内在异常② 红细胞外在异常;⑶红细胞丢失

12.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⑴过敏性疾病;⑵寄生虫病;⑶皮肤病;⑷血液病;⑸某些恶性肿瘤;⑹某些传染病;⑺其它,如风湿性疾病常伴有增多。

第二部分骨髓细胞学检查

名词解释

1.粒红比值:骨髓中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为2~4:1。

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 缺乏使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3.Ph 染色体: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是慢粒的遗传标志。

4.急性白血病MICM 分型:指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Morphology), 免疫(Iosmunology,I)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分型。

5.急性白血病FAB 分型:1976 年法英美血液学家在传统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制定FAB分型方案。

6.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组织中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

7. 白血病裂孔:白血病时,可见大量原始细胞伴少量成熟细胞,而缺乏中间过渡的细胞的现象。

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获得性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一系、多系细胞减少,骨髓中增生活跃伴病态造血的一组疾病。

9. Auer 小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细胞质出现紫红色棒状、针状,一根或多根。在原始细胞中出现,对诊断AML 有意义。

简述题

1.试述蓝细胞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

答:退化的淋巴细胞胞质消失,仅剩一散乱的长圆形核,或胞膜破碎,染色质被推拉成散乱的扫帚索状,形如竹篮筐,而称之为“篮细胞”这类细胞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较多见。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试述急性微小分化型髓细胞白血病(AML-M0 型)特征?

答:特征为:原始细胞>30%。髓过氧化物酶(MPO)苏丹黑B 反应阴性,B 细胞和T细胞系标记阴性,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CDl3 或CD33)以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或)电镜分析证实MPO 阳性。

3.简述巨核细胞裸核形成机制?

答: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质裂解成血小板完全脱落后,仅剩细胞核,而形成裸核。

4.简述巨幼细胞贫血血液学改变的典型特征?

答:典型特征是除出现巨幼红细胞外,粒细胞亦可出现巨幼特征及分叶过多,严重时巨粒细胞和其他系统血细胞及黏膜细胞也可发生改变。

5.简述Ph 染色体的基因分析?

答: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基因分析发现其9 号染色体3 区4 带的癌基因c-abl 易位至22 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簇区组成abl/bcr融合基因,与慢粒的发病机制有关。

6.试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 型)特征?

答: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占>20%,易见胞质中多条棒状小体, Auer 小体,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强阳性,t(15;17)( q22;q11-12)易位形成的PML-RARA 融合基因。

7.试述急性红白血病(AML-M6 型)分期:红血病期,红白血病期,白血病期

8.试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 型)特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单核细胞占<21-80%,可见幼稚及单核细胞,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弱阳性。

9.试述急性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白血病(AML-M2 型)特征: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原粒细胞占21%-90%,单核细胞占<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增多。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不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阳性。

10.试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征: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粒+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增多、Ph 染色体阳性。

11.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表现: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明显,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且兰,边缘不齐,常有核质发育失衡,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粒系增生相对减低,巨核细胞无变化,外铁染色消失

12.骨髓穿刺的适应症:造血系统疾病,血液病及相关疾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类脂质沉积病,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13. 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对严重的凝血因子缺陷病,如血友病等禁忌骨穿。

第三部分止血、凝血障碍的检查

名词解释

1.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2. 二期止血缺陷:指凝血和抗凝血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

3. 一期止血缺陷:指血小板和血管壁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

4. 外源性凝血途径:当组织和血管损伤后,TF 释放、Ⅶa 激活形成复合物(TF-FⅦa),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

5.内源性凝血途径:当血管壁损伤后,Ⅻa 激活到形成复合物(FⅧa-Ca2+-FⅨa-PF3),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

6. 凝血共同途径:指激活FX 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7.抗凝血系统:指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它们对血液中被激活凝血因子能进行灭活。

简述题

1.简述DIC 的实验诊断标准?

答:同时有下列3 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100X109/L(白血

病,肝病<50X109/L);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1.8g/L)或4.0g/L 或呈进行性下降;3)3P 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60mg/L)或血浆D 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增高4 倍以上(阳性);

4)PT 延长或缩短3 秒以上(肝病>5 秒),APTT 延长或缩短10 秒以上;

5)AT-Ⅲ活性<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性降低。

2.何为INR,试述其临床意义?

答:INR 为国际标准化比值,即PTR(凝血酶原比值),指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与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的比值,参考值1.0±0.1,是监测口服抗凝

剂的首选指标。国人以INR 为2.0-3.0 为宜。

3.简述正常的止血机制?

答:有效的血小板,完整的血管壁,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以

及血液流变学等功能完整性和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和生理性调节。

4.简述血管的止血作用:

答: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2)激活血小板(3)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4)局部血粘

度的增高。

5.简述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答:血小板作用: (1)血小板粘附作用(2)血小板聚集作用(3)释放反应(4)

促凝功能(5).维持血管的完整性血小板GP Ib-Ⅸ经VWF 介导粘附于胶原;

血小板GPIIb/IIIa 经Fg 介导相互粘。

附;白色血栓形成等血型鉴定

名词解释

1.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

2.何为交叉配血: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一管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液相配的一管为次侧;两者合称为交叉血。

第四部分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

名词解释

1.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

2.酮体: 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3.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 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4.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称为细胞管型。

5.颗粒管型:是由肾实质性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 糖蛋白中形成的,颗粒总含量超过管型的1/3。

6.本-周氏蛋白(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

7.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3 个,称镜下血尿。

8.血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

9.透明管型:主要由Tamm-Horsfall 组成,尚有少量清蛋白和氯化物参与,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

10. 蛋白尿:当尿蛋白含量〉100mg/L 或〉150mg/24h( 小儿)4mg/m2/h),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即成为蛋白尿。

11.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成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

12.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 时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13.肾小球源性血尿: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

伤,其后在各肾小管中受到不同酸碱度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

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此种血尿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各类肾小球疾

病。

14 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

致,即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15、多尿:尿量多于2500ml/24h,称多尿。可见于肾脏疾病和某些内分泌疾病。

16.肾清除率:系指双肾于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

加以清除而言,用m1/分或L/24 小时表示。

17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18 肾性糖尿:血糖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而尿糖阳性,就称为肾性糖尿,系由于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所致。

19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

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20 少尿:尿量少于400ml/24h 或17/h,称少尿。可见于休克、肾实质性改变及

肾路梗阻等。

简答题

1.病理情况下尿中形成哪几种管型?

答: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

2.肾小管性蛋白尿形成机理?

答: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弱所致。

3.病理性尿液外观有哪些改变?

答: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菌尿、乳糜尿

4.尿蛋白产生的机制?

答:当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中、低分子量的蛋白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终尿中。

5.如何鉴别混浊尿?

答:①尿酸盐沉淀:加热或加碱可溶解;②磷酸盐或碳酸盐沉淀:加酸后可溶解;

③脓尿和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浑浊消失。

6.尿糖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血糖升高性糖尿;②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③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应激性糖尿);④假性糖尿(药物性)。

7.简述尿管型形成的条件?

答:①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 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②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使蛋白变性聚集;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的时间生成管型。当该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肾管型随尿排出。

8.简述各种病理性蛋白尿形成原因及常见疾病。

答: 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原尿中蛋白超过肾小球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早期;2) 肾小管性蛋白尿: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尿中蛋白重吸收所致,可见于肾盂肾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重金属对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3)混合类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发生病变所致。上述可产生肾小球性或肾小管性蛋白尿的疾病进一步发展,均可形成混合性蛋白尿;4)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的蛋白所致,一般仅为轻度蛋白尿;5)一过性蛋白尿:以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所致,常见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凝溶蛋白尿。

9.简要说明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常用指标及评价。

答:肾小球滤过功能常用指标有:1)血肌酐(Cr):临床常用,但严重损伤时才会出现改变,敏感性差;2)生肌酐清除率(Ccr):在严格控制外源性肌酐,内生肌酐相对稳定的条件下,Ccr 与GFR 有较好的相关性,能相对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3)血尿素(BU):体内尿素的生成不如肌酐稳定,且受肾外影响因素大,特异性,灵敏性均差;4)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in C):灵敏性高、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可靠指标,比其他指标均敏感。

10、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

答: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主要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

性血尿时,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

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 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

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

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

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

肿瘤等。

11.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如下: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50

%时Scr 正常;②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期依据;③指导治疗:

临床常用指导利尿药,抗菌素的使用等。

12 肾脏的主要功能及肾功能检测方法。

答: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 等,调节血压、钙磷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等。

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方法包括:

(1)肾小球功能检查:①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②血BUN 及Cr 浓度测定。

(2)肾小管功能试验:①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包括浓缩稀释功能试验和尿渗量测定;②近端肾单位功能试验:包括对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功能测定和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③尿酸化功能测定。

第五章临床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查

名词解释

1. 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的血糖即可降至空腹水平。

2. 血清C—肽: C-肽(C-peptide)是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裂解出来的肽类,胰岛B 细胞在分泌胰岛素的同时,释放等克分子的C 肽,测定C 肽可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代谢和胰岛B 细胞的储备功能。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血红蛋白ß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而成的酮氨化物,一旦形成不再解离。它可以反映2-3 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指标。

4.OGTT :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

明显的可疑糖尿病。

5. 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的催化活性,但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存在一定差异的一类酶。

6. 糖耐量异常:是指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但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空腹水平。

7. 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进行OGTT 的同时,于餐前、餐后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180 分钟各抽一次血,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借以了解胰岛B 细胞的基础状态和储备功能。

简述题

1.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诊断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答:诊断糖尿病:①如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当随机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ralglucosetolerancetese,OGTT) ,

2 小时血糖值>11.1mmol/L。以上3 条单独符合1 条,即可作为诊断依据和标准,

但要求在第一次测定后,隔一段日期,再用以上方法再复查一次,若结果仍符合

诊断标准时,诊断即可确立。

2.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①.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指标。②.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

血糖:前者升高,后者正常。③预测血管并发症。

3. 简述血清脂蛋白分类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

答:各种脂蛋白因所含脂类及蛋白质的不同,其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的不同等,可将其分为四类,根据密度从低到高分别为:CM、VLDL、LDL、HDL。脂蛋白电泳时可脂蛋白分为CM、ß脂蛋白、前ß脂蛋白、a 脂蛋白。与冠心病发病率成正相关的有CM、VLDL、LDL。与冠心病发病率成负相关的有HDL。

4.简述血清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及其检测方法?

答:载脂蛋白A1(APO-A1)由肝脏和小肠合成,是HDL 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它

可催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T)将组织细胞内多余的胆固醇酯运至肝

脏处理,有清除组织内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极为重要。载脂蛋白B(APO-B)有APO-Bloo 和APOB48 两种。前者由肝脏合成,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后者在空肠合成,主要含于CM 中。ApoB 有调节肝内、外细胞表面LDL 受体与血浆LDL 之间平衡的作用,对肝脏合成VLDL 有调节作用。

APO-A、、APO-B 均可采用ELISA 检测,并且据此可计算出APO-A/B 值,是诊断冠心病的危险度常用的指标之一。

5. 简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学指标有哪些,特异性、灵敏度如何?

答: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LDI)、(TnT)、肌钙蛋白I(Tnl)、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均有升高,其中Mb、CK-MB 亚型出现最早

改变,CK-MB,CK-MB 亚型、TnT 灵敏度高,CK-MB、CK-MB 亚型、TnI、TnT 特异性高。

6.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几类?血清TC 和TG 测定标本采集有何要求?

答: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五类:

① CM(乳糜颗粒);②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③ IDL(中间密度脂蛋白);④ LDL(低密度脂蛋白);⑤HDL(高密度脂蛋白)。

测定TC 和TG 的血标本,要求:在空腹12h 后静脉采血,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

进行测定。

7. 试论述OGTT、血清胰岛素、C 肽同时测定的临床意义?

答:OGTT 是检查患者是否有糖代谢紊乱的指标,当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

偶有尿糖,而糖尿病症状又不明显时,常用OGTT 来明确诊断。胰岛素由胰岛B 细

胞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控。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可能准确在反映胰岛B 细胞的储备能力。C—肽是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由31 个氨基酸组成的片段。血清C—肽水平可以反映胰岛素的分泌、代谢和胰岛B 细胞功能。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的浓度曲线呈分离现象;糖尿病伴胰岛B 细胞瘤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浓度均升高;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B 细胞瘤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胰岛素/血清比值>0.4;胰岛B 细胞瘤术后血清C 肽仍升高提示肿瘤未完全被切除或有复发。

8.评述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通过酶法可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通过脂蛋白电泳可测定血

清CM、HDL、LDL、VLDL 的相对含量;通过沉淀法可测定血清HDL-C、LDL-C的水平;通ELISA 可测定血清LP(a)、APO-Al、APO-B 含量和APO~A/B 比值。

9.试论述心肌酶谱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答:CK-MB、CK-MB 亚型、Mb、CTnT、CTnI 在发病后2~6 小时出现,8-20小时达峰值,消失也较快。对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LDH、AST 峰值出现迟,消失也迟,不宜选用。

10.何谓糖耐量试验?有何适应症?

答:正常情况下,由于血糖调节机制的协调作用,人体血糖维持在5.6mmol/L

左右,即使一次摄入大量的糖,血糖含量也暂时升高,约2h 后即可恢复到正常

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根据此原理设计了糖耐量试验,即被检查者依次是用

以大量的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以了解其血糖调节机制是否健全。该试验可用

于辅助诊断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肝脏疾病,以及用作可疑糖尿病患者的确诊。空腹

血糖已明显增高的重症患者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做此试验,以免一次食

用大量葡萄糖,加重病人的症状。

第十九章临床病原学检查

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人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

的感染,包括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2.性传播疾病:是一组通过性行为传播的侵犯皮肤、性器官和全身多脏器损害

的疾病。

简述题

1.简述做血、尿、粪细菌培养时,各自标本的采集、运送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做血培养时应在病人发热初期和高峰期采血,如已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者,则在下次用药前采血。采样以无菌法肘静脉穿刺,成人每次10~20ml,婴儿和儿童每次0.5~5ml,血液置于盛有抗凝剂的培养基内送检。做尿培养时采集尿液应注意无菌操作,常用清洁中段尿作为送检标本。对于厌氧菌的培养,采用膀胱穿刺法收集,无菌厌氧小瓶运送。排尿困难者,可无菌操作导尿采集尿样。做粪培养时应取带脓、血或黏液粪便,或直肠拭子标本置含少量生理盐水无菌容器中送检。若疑为副溶血弧菌感染应置粪样于碱性蛋白胨水或卡一布运送培养液中送检。

2.简述留呼吸道标本、脑脊液标本、泌尿生殖道标本、创伤、组织和脓液标本

做病原学检查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鼻咽拭、痰,通过气管收集的标本均可作为呼吸道标本。通过气管收集的标本是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较理想的标本。鼻咽拭子和鼻洗液可作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学诊断标本。鼻咽拭子应置含有少量生理盐水或培养基的无菌容器中送检,以防标本干燥。脑脊液标本若疑为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样菌感染时立即应保温或床边接种。泌尿生殖标本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征及检查目的采集不同标本。创面标本的收集应先消毒皮肤,然后多部位采样;开放性脓肿应用无菌棉拭从病灶深部采样;封闭脓肿则用无菌干燥注射器穿刺抽取标本;疑为厌氧菌感染者取脓液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针头立即插入无菌橡胶塞送检。

3.简述直接显微镜能检出哪些病原体?

答:分泌物、痰、粪便标本直接涂片、干燥、固定后染色,或经离心浓缩集菌涂片染色直接显微镜检查对奈瑟菌、分枝结核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寄生虫虫卵等的检测快速、特异;借助暗视野或相关显微镜对螺旋体的检测有效。培养标本直接涂片、干燥、固定后染色观察细菌形态、染色性或观察宿主细胞内包涵体的特征,可初步定性或提示进一步鉴定的方法。

4.简述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测可采用哪些试验方法,适用于哪些病原体的诊断?

答:用已知特异性抗体,借助免疫荧光技术、酶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胶乳凝集等技术可检出未知标本中的病原体抗原。适用于检查在活细胞内增殖的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

5.简述病原体核酸检测可采用哪些方法,适用于哪些病原体诊断?

答:其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DNA 探针杂交技术。适用于检查目前尚不能分离培养或很难分离培养的微生物。

6.简述病原体的血清学诊断有哪些方法,其临床意义如何?

答:其方法有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利用已知病原体抗原检测特异性IgM 抗体有早期诊断意义。检出特异性IgG 抗体,双份血清动态观察有诊断意义;对于乙肝、结核、梅毒感染单份血清亦有重要参考意义。

7.简述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

答:其常见临床类型是:①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吸人咽部的定植菌是主要发病机制;②尿路感染,多因器械操作、保留导尿致上行性感染所致,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为主要致病菌;③手术切口感染,医务人员手指皮肤的接触传播是主要感染方式;④胃肠道感染,主要是由于使用抗生素致肠炎;⑤血液感染,主要是由于静脉输液、血透、外科手术等引起;⑥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由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褥疮、烧伤感染等。

8.简述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检查时标本采样和送检基本原则?

答:其原则是:①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标本做病原学检查;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正常菌群污染;③立即送检,床边接触可提高检出率;④对混有正常菌群的污染标本应作定量(或半定量)培养,以判断是感染菌或定植菌;⑤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应作药敏试验,提倡“分级报告”和“限时报告”。

9.简述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

答:其危险因素是污染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留置的导管、内镜等消毒不严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0.简述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

答: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非性行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也能传播;胎盘和产道传播可造成先天性感染;血源和医源性感染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性乱行为或性乱行为者的性伴侣、长期接受输血疗法者均是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其病原体种类繁多,如淋病奈瑟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解脲脲原体、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白色念球菌,、阴道毛滴虫等。

11.简述艾滋病病原体诊断的程序?

答:疑似病人先抽血检测HIV 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再用Western 印迹试验确证。

12.简述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答:①K-B 纸片琼脂扩散法,该方法简单、实用,但影响结果准确的因素较多;②稀释法,该法简单、实用,还可测最低抑菌药物浓度,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③E 试验,具有上述两种方法的特点,但试剂成本较贵。

论述题

1.试述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答:病原体来源于住院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陪住人员,医院环境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免疫力低下状态的住院患者是易感人群,同时住院期间接受不同种类药物治疗和某些治疗措施为病原体感染创造了人侵和繁殖条件。细菌为最常见的病原体,如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耐甲氧西林葡萄

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厌氧菌、深部真菌等。

2.试述医院感染病原体检查方法?

答:标本涂片,干燥,固定后染色,直接显微镜检查痰、尿沉渣;尿(阴)道分泌物对分枝杆菌、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可做出简便、快速初步诊断。血、尿、粪分泌物细菌分离培养、鉴别、药物敏感试验,不仅能确定病原菌,还能指导临床用药。

(1)艾滋病(AIDS)是HIV 经性接触、静脉吸毒、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而传播的

严重疾病。(2)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亚种所致的慢性疾病,主要经性接触、接吻、哺乳、胎盘等方式传播。(3)淋病由淋病奈瑟菌所致的最常见性传播疾病,主要由性接触而感染,亦可经胎盘、产道感染胎儿。

(4)非淋病性尿道炎是由于通过性接触被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所致,常与淋病同时发生。(5)生殖器疱疹与尖锐湿疣经性接触感染HSV、HPV 所致。

3.试述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类型?

答:各种细菌产生的耐药机制各不一样,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生化机制:

(1)药物渗人细菌减少;(2)细菌产生灭活抗生酶(如6—内酰胺酶)和钝化酶(如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3)细菌抗生素结合蛋白改变以至不能和抗生素结合(如青霉素结合蛋白);(4)细菌靶结构改变;(5)代谢拮抗剂产生或代谢旁路产生。

4.试述细菌耐药发生的生化机制?

答:(1)p—内酶胺酶检测可检出细菌是否产生p—内酶胺酶;(2)超广谱p—内酰胺酶检测可检出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耐药的菌珠;(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筛选试验可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4)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试验可检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5)氨基糖苷类高耐肠球菌检测试验可检出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肠球菌

第六部分: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名词解释

1.旁路胆红素:由非血红蛋白物质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的血红蛋白所形成的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

2.维生素K 依赖因子:肝脏在合成Ⅱ,Ⅶ,Ⅸ,X 因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 的促进作用,当维生素缺乏时,这些因子合成减少,因此这4 种因子称为维生素K 依赖因子。

3. 同工酶:指具有相同催化活性,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反应等都不相同的一组酶,又称同工异构酶。

4.胆酶分离:急性重症肝炎时,病程初期转氨酶升高,以AST 升高显著,如在症状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5.血清蛋白电泳:在碱性环境中(PH8.6),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在电场中均会向阳极泳动,因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颗粒大小、等电点及所带的负电荷多少不同,它们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也不同。白蛋白分子质量小,所带负电荷相对较多,在电场中迅速向阳极泳动;r 球蛋白因分子质量大,泳动速度最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为白蛋白、a1 球蛋白、a2 球蛋白、β球蛋白、r 球蛋白五个区带。

6.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胆红素与配体结合蛋白分离,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存在时,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作用,形成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和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

7.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游离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非结合胆红素。

8.前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分子量为62000,比白蛋白小,醋酸纤维素膜电泳上向阳极的泳动速度较白蛋白快,在电泳图谱上位于白蛋白前方可以看到一条染色很浅的区带。是一种载体蛋白,能与甲状腺素结合,又叫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并能运输维生素A。

问答题

1.简述肝脏对胆红素代谢的主要过程?

答: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主要有摄取,结合和排泄三大过程。摄取过程包括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物在肝脏窦状隙分离,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及在肝细胞内与配体蛋白结合并运送到光面内质网。结合过程系非结合胆红素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过程。排泄过程指结合胆红素在胞浆内转运到与小胆管相连的肝细胞膜表面直接排人小胆管的过程。

2.简述同时进行胆红素测定和胆汁酸测定的意义?

答:胆红素和胆汁酸是胆汁的共同组成成分,但意义有不同。同时进行该两种代谢产物的测定时,有助于对黄疸的鉴别。如单纯血清胆红素增加说明系胆红素产生增多所致,临床提示可能为溶血性黄疸。由于胆汁酸测定对肝细胞功能反映较敏感,因此单纯胆汁酸轻度增加即可能提示肝细胞轻度受损。当胆红素和胆汁酸均增加时,则反映黄疸多为肝细胞性或胆道梗阻性黄疽。

3. 试述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检查异常的几种情况及其意义?

答: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检查异常的情况包括:单纯尿内胆红素增加,单纯尿内尿胆原增加和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均增加3 种情况。单纯尿内胆红素增加说明胆红素经胆汁排泄受阻,结合胆红素不能或较少进入肠道经细菌还原作用生成尿胆素原,故尿内尿胆原不增加,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肝内外胆管阻塞。单纯尿内尿胆原增加说明经肝细胞产生并排人胆道的胆红素增加,经肠道经细菌还原作用生成的尿胆素原亦增加,故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过程加速,逸人体循环的尿胆原增加,导致尿内尿胆原增加,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情况,如溶血。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均增加3 种情况反映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障碍和肝细胞本身的破坏,主要见于肝细胞损害的情况,如各种类型的肝炎。

4. 简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对肝脏损害的主

要诊断意义有哪些?

答:血清TP、ALB、GLB、及A/G 比值测定对肝脏的诊断意义:1)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2)是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或至一定病程后才出现改变;3)主要反映慢性肝损害(急性或局灶性损害时正常)肌酐是指细胞的储备功能。

5. 简述肝脏疾病有关的酶及其主要临床意义?

答:1)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标志;2)GDH(谷氨酸脱氢酶)为肝细胞线粒体损害的标志,增高反映肝小叶中央区坏

死;3)AFU(α—L—岩藻糖苷酶)用于岩藻糖蓄积症的诊断,和肝癌及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4)ALP(碱性磷酸酶)、Υ—GT(Υ—谷氨酰基转移酶)为胆汁郁积的指标,骨骼疾病时ALP 可增高,酒精性肝损害时Υ—GT 增高;

5)MAO(单胺氧化酶)、PH(脯氨酰羟化酶)为肝纤维化的酶学指标;

6)ChE(胆碱酯酶)为肝实质损害致肝功不全时及有机磷中毒时减低。

6. 为对黄疸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应选择胆红素代谢检查的哪些项目?

答:为对黄疸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胆红素代谢检查的项目主要是:① 血清总胆红素;②血清结合胆红素;③血清非结合胆红素;④尿胆红素;⑤尿胆原

7.试述肝酶的生成部位?

答:反映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的酶:这类酶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反映肝细胞胆汁淤滞的酶:这些酶属于胆道系统的酶,位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一侧的微绒毛及上皮细胞上,如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反映肝细胞酶合成功能的酶:与胆碱酯酶等,由肝细胞合成后,释放入血保持一定浓度。

8. 如何根据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黄疸类型的诊断?

答:指标正常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CB 0-6.8mol/L 明显增加轻度增加中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UCB 1.7-10.2μmol/L 轻度增加明显增加中度增加CB/STB 0.2-0.4 大于0.5 小于0.2 >0.2,<0.5尿内胆红素阴性强阳性阴性阳性尿胆原0.84-4.2μmol/L 减少或缺如明显增加正常或轻度增加。

第七部分临床常用的免疫学检验

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由浆细胞产生,

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某些细胞的膜上。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

功能,但抗体必须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才能启动效应功能。

2.M 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它是一种单克隆B 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片段。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中。

3.补体:是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糖蛋白,它由传统的9 种成分C1(C1q、Clr,、C1s)一C9,旁路途径的3 种成分及其衍生物,B、D、P、H、I 等因子组成。补体、体液因子与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灭活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也参与破坏自身组织或自身细胞而造成的免疫损伤。

4.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为主分泌产生的免疫调节性小分子多肽。细胞因子发挥效应需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以非特异性方式发挥作用。其生物学活性常表现为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效应和协同效应。按其生物学功能分为白介素、

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六大类。

5.自身耐受:正常情况下,机体能识别自我,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

6.器官移植:用健康的组织或器官来替换功能衰竭的组织器官,借以维持和重

建机体生理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7.供体和宿主:器官移植中提供健康组织或器官的个体称供体,接受者称受者或宿主。

8.超急性排斥反应:指血管化移植器官在血液循环恢复后短则几分钟至几小时,长则24 至48 小时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

9.肿瘤标志物: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可反映恶变各阶段表型及基因特征性,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肿瘤普查、辅助诊断、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10.抗核抗体:ANA 是指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这种抗体无器官和种族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有4 种图像,可反映不同的自身抗体类型,提示不同自身免疫病的可能性。

11.流式细胞术:是应用激光技术、计算机、流体力学、单克隆抗体技术、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等综合技术,对流动细胞群体以大小、内部结构、DNA、RNA、蛋白质、细胞抗体等进行快速测量,并可进行分类收集的多参数检测细胞分析技术。FCM 的最大特点是能在保持细胞及细胞器或微粒的结构及功能不被破坏的状态下,通过荧光探针的协助,从分子水平上获取多种信号对细胞进行定量分析或纯化分选。

12.自身免疫:泛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某些内因、外因或遗传因素作用产生针对自

身正常或变性的组织、器官、细胞、蛋白质等自身抗原发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出

现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自身免疫病(AID):因自身免疫招致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所致疾病。按受累器官组织的范围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非器官特异性及中间型三类。对其诊断主要做自身抗体的检查

问答题

1.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答: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产物,检测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判

断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辅助诊断其相关的疾病。

2.补体检测的意义

答:补体系统可看作是一个严格控制的含有免疫分子的系统,主要参与启动和协

调宿主对入侵异物的分子应答和细胞应答,检测血清补体对评估自身免疫疾病,

肝病、先天性不足的免疫应答状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试论述TGAb,TMAb 的临床意义

答:TGAb 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b 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若血清水平升高,提示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等。

4.NK 细胞检测的意义

答:NK 细胞的活性是判断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肿瘤、

病毒感染者、移植排斥反应者可检测NK 细胞活性,指导临床诊治。

5.试论述CRP 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CRP 是由肝脏合成,能与肺炎双球菌C 多糖起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CRP 能结合多种细菌、真菌、原虫以及核酸、磷脂酰胆碱等,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调节免疫作用。广泛存在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化脓感染、组织坏死、恶性肿瘤、

活动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急性排斥等疾病时血清CRP 升高;而病毒感染、自

身免疫病稳定期、功能性疾病时,血清CRP 不升高。测定CRP 有助于上述疾病的

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6.试论述评估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实验指标有哪些?

答:①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初步从α、β、γ球蛋白的相对含量判断是否有严重的

体液免疫缺陷,或者发现异常的球蛋白(如M 蛋白等);②血清免疫球蛋白(1gG、

A、M、E)定量测定可以判断体液免疫的功能状态;③B 细胞数量的检测可以判断

体液免疫缺陷或增殖等。

7.试论述评估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实验指标有哪些?

答:①血常规及淋巴细胞计数可以初步判断白细胞,淋巴细胞的相对数量的多少;

②T 细胞数量的检测可以判断细胞免疫降低或升高等状态;③T 细胞功能检测(如T 细胞转化试验)能反映细胞免疫的功能状态。

8.试论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答: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者是

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可反映细胞恶变各阶段表型

及基因特征性,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可用于肿瘤普查、辅助诊断、

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但并非特异,一定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有价值。

9.试论述评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原则?

答: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某一肿瘤,有利于提高肿瘤的检

出率。另外,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示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用于预后及疗效判断。

10.疑为SLE 的患者可做那些自身抗体检测?

答:SLE 患者血清中可测到ANA、抗ds—DNA、Anti—Sm、Anti—URNP、Anti—

SSA、Anti-SSB、抗组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在疾病活动期,ANA 的检出率为95

%以上, dsDNA、Anti—SM 的检出率为20%~30%左右。

第八部分体液检查、粪便检查

第二节痰液检测——简述题

1.简述痰液标本检测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避免混入唾液和鼻咽部分泌物;②一般检查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③做细菌学检查时应将痰液留于无菌容器中,并及时送检;④作细胞学检查时,需要收集上午9~10 时的新鲜痰液;⑤作浓集法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时,最好留12~24 小时的痰液送检;⑥观察痰液量及分层时应留24 小时痰液,必要时加人防腐剂;⑦对无痰或少痰者,可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⑧为避免痰液经口腔或咽部的细菌污染,可作环甲膜吸取痰液送细菌学检查。

第三节浆膜腔积液及脑脊液检查

名词解释

1.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②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③淋巴管阻塞。

2.浆膜腔积液: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及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生理状态下,腔内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病理情况下,腔内液体增多成为浆膜腔积液。

3. 潘氏试验: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石炭酸结合生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混浊或沉淀,为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

4. 李凡他试验: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后,可产生大量浆膜粘蛋白,粘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等电点为3~5,因而可在酸性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漏出液多为阴性,渗出液多为阳性。

5. 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①感染性:由各种病原体引起;②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③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恶性肿瘤;④其他原因:可见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外伤等。

6. 血性脑脊液:由出血引起,主要见于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由穿刺损伤引起。

7. 黄变症:血液在脑脊液中停留时间过久,红细胞破坏、溶解,使血红蛋白溶解,胆红素增加而产生黄色。

简述题

1. 简述心衰病人胸腔积液形成的机制?

答:胸腔积液形成的机制如下: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减

低③淋巴液回流受阻。

2. 简述浆膜腔积液的分类和发生机制?

答: 根据浆膜腔积液的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将其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②毛细血管静脉压增高③淋巴管阻塞。

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①感染性:由各种病原体引起;②非感染性:如外伤、化学性刺激③淋巴回流受阻:见于恶性肿瘤;④其他原因:可见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外伤等。

3. 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答: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非炎症             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

外观         多清晰、透明、淡黄色   浑浊、可呈黄色、血性、脓性、乳糜性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            不自凝            能自凝

粘蛋白定性        阴性              阳性

总蛋白            <25g/L           >30 g/L

积液/血清蛋白比值   <0.5           ≥0.5

LD 活性              <200IU         >200IU

积液/血清LD 比值    <0.6           ≥0.6

有核细胞计数         <100×106/L   >500×106/L

有核细胞分类      以淋巴、间皮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或

                  细胞为主          风湿以淋巴为主

病原体检测        阴性              可找到病原体

4. 简述几种常见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

答:化脓性、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的鉴别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外观      乳白色、混浊       毛玻璃样混浊       透明

凝固        凝块              形成薄膜         (-)              

细胞数(×106/L) >200       <200             轻度增加

主要细胞   中性粒细胞      早期为中性粒细胞    早期为中性粒细胞

                           中晚期为淋巴细胞    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     明显增高         中度增高           轻度增高             糖         明显降低         中度降低           正常                 氯化物     中度降低         明显降低           正常

5. 简述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答:1)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协助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

6.试述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标本的实验室检查所见?

答:标本为浆液性,也可能为血性,量少或中等,易有纤维膜形成。WBC 多为5000-

100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和间皮细胞增多,急性期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葡萄糖含量相当于血清中水平,偶见小于3.33mmol/L 者,pH为7.0-7.3。蛋白质大于40g/L,乳酸脱氢酶在腹水中和血清中的比值大于0.6。

可用涂片、培养及PCR 等方法检查分支杆菌的存在。

第四节粪便检查

名词解释

1.隐血便: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

2.柏油样便:稀薄、粘稠、漆黑、发亮的黑色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

3.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少量出血时,因红细胞已被消化液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显微镜下也不易查见红细胞,这种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微量血液称为隐血,而靠化学方法检出就称为隐血试验。

简答题

1. 简述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答: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有重要诊断价值:

(1)阳性反应,可见于:①消化道溃疡,阳性率40-70%,呈间歇阳性;②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阳性率可达95%,呈持续阳性,因此粪便隐血试验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指标;③其他,如急性胃黏膜病变、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粪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2)假阳性反应,进食动物血、肉类及进食大量蔬菜均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2. 粪便检查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答:①用干燥洁净盛皿留取新鲜标本;②粪便标本有脓血时,应当挑取脓血及粘液部分涂片检查;③对寄生虫卵的初筛检测,应采取三送三检;④检测阿米巴滋养体等寄生原虫,应在收集标本后30min 内送检,注意保温;⑤粪便隐血检测,病人应素食三天。

3. 梗阻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粪便有何变化??

答:梗阻性黄疸:粪便为白陶土色,粪胆原定性试验阴性;

溶血性黄疸:粪便深黄色,粪胆原定性试验阳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