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第九高级中学20xx--20xx年发展自评报告

发展个性 创造成功

——萧山九中(2011—2013)年发展报告

一、学校概况

萧山九中占地140亩,投资1.43亿元,班级 43个,在校学生2100多名,每班学生名额控制在50人以内。目前正式在编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65人,其中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学校位于大江东新城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配套设施一流。教室全部配套多媒体设备。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房、综合实验楼等都按高标准要求建设。男女生公寓楼有四幢,280个学生寝室,每个寝室可住宿8个人,公寓楼为学生提供热水洗澡。篮球场和排球场有8个,食堂三个。学校拥有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和体育馆等各项运动场地硬件设施均为一流。学校还建有体现萧山围垦精神记录我校校本课程开展经历的“沙地文化馆”,学生可以随时参观游览。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教师亦师亦友、温润淳朴。

在“发展个性、创造成功,我是金子、我要闪光”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坚持“特色经营”战略,积极打造办学亮点,创造性地开发出了以“沙地文化”、“关注自我”、“聚焦社会”、“走进科学”为主干的四大校本课程群六十多们选修课程,可供同学们自主选择学习。学校有多项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级获奖。其中《走进沙地---萧山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获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萧山九中变革德育四大探索》和《萧山九中对话式德育实践研究》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百佳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实验学校、省二级重点综合高中、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卫生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学校、市先进团委、市学生会先进集体、市优秀心理辅导站、区艺术特色学校、区科技特色学校、区德育特色学校和区科研特色学校。学校高考上线率超过98%,本科率接近70%。连续六年获得萧山区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其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钱江晚报》、《教育发展研究》等知名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二、学校规划目标及发展成效分析

(一)学校办学目标及成效分析

1

1.特色办学目标。萧山九中在第一轮的发展中将目标定位在:整合校内外多方面教育资源,创设全校师生员工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通过三年的共同努力,把萧山九中办成一所“绩效管理先进,教学经验丰富,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萧山区优质品牌学校。全校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论,学习了现代教学技术,提高了职业道德境界和个人专业素养,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发展观。通过“立师德、铸师魂、炼师能”等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素质,培养了敬业、博学、创新的教风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改善了教师结构,培养了部分学科领军人物。培养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优秀的品牌教师。

2.教育质量创一流:萧山九中在第一轮的发展中,强化质量意识,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绩效管理为核心内容,以科研为引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更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学校形成了“四重发展”的战略策略,即重科研促改革、重绩效促管理、重师资提质量、重品质创品牌。逐步形成“四个一流”氛围,即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质量。

3.办学特色呈鲜明:萧山九中的沙地文化研究影响颇大,而且随着江东工业区的建设,沙地围垦文化的研究愈发显得有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我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强沙地文化的研究。学校和政府联合投资800多万建了萧山义蓬文化馆、萧山沙地文化科技馆、义蓬文体中心等,将可贵的教育资源面向萧山义蓬市民开放,真正做到教育为人民服务,形成鲜明的特色。将沙地文化的研究作为九中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选修中的必修课程,形成一个以地方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校本教育特色。

4.德育管理出品牌:我校的军训文化建设、学生自主管理、校园精神文化、和班主任特色队伍培养成为我们特色建设中的金名片。校长助理、学生自主管理、午间一刻唱歌和课间跑操活动成为萧山区德育骨干校长参观考察的必修项目,被电视台和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二)学生培养目标及成效分析

我们提出让沙地学生都能“学习在九中、追求在九中、成功在九中、发展在九中”的办学愿景下幸福成长。基于这一全新的办学愿景,学校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宽厚的人文基础,坚实的科技素养;强烈的求知愿望,高效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交往技能,干练的处事能力。”等十个方面的良好素质和技能培养为目标,充分体现“新九中人”厚实的底蕴和现代人才的素养。

2

1.学生成长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三年来学校经过实践和讨论,实施和完善了各种考评评价机制,实现了学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尝试学生自主管理和学校年级组扁平化管理机制,打造了高效的学习型团队。目前学校管理机制有效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有序完善;年级组考评管理方案有序推进。20xx年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和学校年级组管理机制成为萧山区的典型经验交流。而且还在萧山和余杭区等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2.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作用和寄宿制学校的教育优势,逐步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学生食宿自主管理。寝室文化、文明就餐等评比活动由学生宿管会参与策划、组织、管理;学生行规自主管理。校园文明检查、评比、监督等由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组织全体学生轮流负责;校园活动自主管理。学校日常跑操、午间一刻、科技艺术文化节、体育周、班团活动、学生广播站、校刊、学生社团等,交给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评价;选拔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年级组长助理和校长助理,并将这一活动形成科研课题进行研究。目前这一活动已经形成规范机制。

3.学生军训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军训及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学生校园论坛,学生“时政论坛”、“科技论坛”、“成长论坛”等活动,对国内外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论辩;对重大科技发现、科学现象进行讨论;对自我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三)教师发展目标及成效分析

认真实施年轻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造就的行动计划。强化教师团队的基地建设,打造高效的学习型教师团队;以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为抓手,着力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扎实推进“教师梯队工程”建设。

1.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走上新舞台。三年来我们以反思性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为抓手,通过“教师培养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分层培养策略,扎实推进“教师梯队工程”建设,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在学校有中高级教师160名,在校的高级教师有28名。其中区级名师、区级优秀教师、区级教坛新秀共有43名。高级教师的人数以每年10%的比例在提升。我们已经探索出我校优秀教师培养机制。

2.教学研究走上新行为。已经构建了教学常规检查系统和教学质量全程跟踪管理,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有侧重地开展教与学的研究活动和教学反思活动。完善了教学质量督查与调控制度,建立了教学开放活动制度,让教师的教学研究走上了自觉行为。

3.科研管理走上新台阶。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课题实验的过 3

程管理和终端管理,推广和应用优秀的科研成果,使教育科研成为九中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小课题研究活动,将教师的课题研讨课与公开课整合。通过公开课与课题结合起来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建立了教科研组长带动制度,把课题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将教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整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4.班主任队伍走向专业化。通过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加强德育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的研究。在九中校园内培养出了数名草根德育研究者,使之成为学校德育决策的顾问,成为德育工作的智囊团,对教师教育和实际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上的有力支持。有10多名班主任老师被评为萧山区优秀班主任、杭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两名老师被评为杭州市模范班主任和萧山区首届模范班主任,

5.校本课程开设结出特色果。建立了比较完整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教学质量全程跟踪管理机制。并及时总结提炼教学质量全程跟踪督查调控管理和教学家联制度的成功经验。目前学校开设出了以“沙地文化”、“关注自我”、“聚焦社会”、“走进科学”为主干的四大校本课程群六十多门选修课程,可供同学们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学校重视资优学生和特殊才能学生的培养,做好选材、培养辅导工作,鼓励学生冒尖、创新。我们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竞赛辅导队伍。谋划选修课、项目制课程开设的新机制,目前已经形成电子制作、建筑模型等3门学科在区以级上竞赛中取得团体优胜集体奖。在省、市有一定知名度的,并探索出了培训机制和奖励机制。

(四)后勤服务目标及成效分析

我们牢固树立服务育人思想,实施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满意度评价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育人环境,全面实现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三年来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严格,后勤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完善的防毒体系和教学辅助网站格局。规范教师多媒体使用、管理和考评制度。对校产落实专管员制度,制订各普通、专用教室财产管理和班集体校产管理考评细则。每个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53寸以上等离子电视、视频展示台、电脑)的使用率在95%以上,学校的微格教室能正常使用。学校食堂管理从吃饱向吃好转变,食堂卫生监督各项指标量化达到A级水平,被评为浙江省A级食堂。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达85%。

三、主要成绩和经验

4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学校发展不以牺牲师生的未来发展、长远发展为代价,学校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校发展的结果,而且更加关注发展过程,更加关注学校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二是强调学校教育的和谐、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不以牺牲学校某一方面发展为代价。在办学中,我们坚持守住教育底线,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一是坚守教育的本真,实施学科质量发展性评价,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坚持实事求是,做真实的教育,学科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连续六年教育局高考质量考核为一等奖,学校被教育局评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二是坚守教师的“师德教育”,群体创优和教育引导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和谐关系,逐渐形成了“关爱、责任、乐业、奉献”的教师核心价值观。学校在社会上有不错的口碑。老师安心工作、积极奉献,师德高尚。三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一起师德违规违纪现象,被萧山区教育局评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杭州市学生会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实效,增强队伍合力

1.健全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优化管理体系。2011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就学校的现有制度进行问卷调查、座谈和个别访谈。依据其科学性、民主性、全面性和可检性,重新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了教学、科研、教育、后勤等四大类10多项制度。在这些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强调了民主性和参与性。所有制度都经历了部门制定→征求意见→行政会议通过→教代会通过的程序。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把制度制订的过程转化为教师学习、内化、领会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过程。在制定制度时,我们把“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有法可依”作为基本要求,力求各项制度均形成完整的系列,可检性和可操作性体现在把政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可定性的评价。

2.抓好落实,规范过程管理,提高管理实效。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严格的操作流程,既保证了校纪校规的严肃性,又不失学校工作环境的和谐性。《萧山九中教学管理质量奖励方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制度,我们根据新课程特点,通过此项细则详细规范了全体教学人员在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项教学工作的内容、要求、评价方式及管理措施。“具体细则”部分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学习等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每个部分又细化为“要求、措施、考核、责任管理”等几个方面,目的使每个教学行为都能有标准可依,有方法可操作,有管理条款可约束,有责任人可追究,从而保证各项教学工作能落到实处。检查管理上采用集体点评和个别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一次检查结果作细致的分析和反馈,让教师能在交 5

流中相互启示,通过检查、反馈、再检查多次指导方式强化标准的到达度。在制定《萧山九中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方案》时,在遵循上级部门精神的基础上,每条要求我们都补充了量化指标。通过民主集中再民主的程序,使这项原则性很强、关系到教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不仅得以顺利开展,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制度的引导下,学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透明度增加,教工心平气顺。

3.以人为本,实现民主管理,增强队伍合力。学校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联网工作,形成了强大的教育联盟。党总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坚持“一个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两个建设”——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突出“三个抓手”——决策机制,校务公开,凝聚力工程的工作思路。党政已经形成了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常规工作的相互通气;工作中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心理相容;工作中的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台的格局。教代会参与学校工作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制定和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审议内部结构工资方案等重大事情,并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内容和程序。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精良师资队伍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建设,塑造教师师表风范。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常抓不懈、抓实抓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合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学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和考核制度。强化以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签订了严守四条禁令的承诺书;开辟了校长热线电话、公开电子邮箱地址;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信箱,多角度接受监督。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在教师中形成“廉洁从教、高尚为人、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良好的师表风范,逐步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2.强化学习教育,营造学校氛围,提升教师师德素养。我们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多途径、多方位开展学习活动。三年来,我们组织老师主要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6

(2010-20xx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萧山区教师行为“八不”规定》、《萧山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八个”严禁》等文件。与此同时,我们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师德师风学习专栏,上传了有关的学习材料,供全体教师学习。除此之外我们学校还坚持开展以“一德三新促专业发展”(师德+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学校校务公开栏、教师办公场所及其它显要位置,悬挂、张贴有关师德承诺的内容,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形成自律与他律的合力。

3.创造教师发展平台,满足教师发展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更注重实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管理。我们提出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专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实现中感受幸福”。因此我们制定了行政班子工作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实现人生自我价值”。首先使学校干部时时意识到,我们的发展意识和投入态度决定学校的发展;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自己部门的工作发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我们把学校的发展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在这种理念下,通过创设各种舞台让教师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推荐或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的各类教学大奖赛,论文、课件评比,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认定等。在教师参加各种教学评比的过程中,我们会集中全校力量,帮助教师获得成功,因此可以说,教师们的每一节实践课、研究课、公开课,比赛课和课题成果都是一个教学团队智慧的结晶。在整体提高教师待遇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优质优酬,激励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创建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制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和优秀教研组长评选奖励制度,评奖办法、操作程序、奖励内容都经教代会讨论通过,经费奖励的规范化、程序化,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也得到了教师们的信任。

(三)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校本研修,提升课堂质量

1.构建课程体系,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我们从落实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学科课程”和“学生成长经验课程”两大类,在每一类中分别设“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个方面,而后再依次细化。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将“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版块纳入课程体系。在构建自主拓展型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体现年级的差异。在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来引领课程的有效实施,目前基本完成了10多个自主拓展课程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全校65%的教师 7

直接参与了课程的实施。在基础型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中,为了保证新课程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我们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方案,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创造,做二度开发。在重组、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点从重组教材内容、拓展知识空间、适当弥补不足、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实践。

2.抓实流程管理,推进新课程实施。我们在前几个学期的试点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备课的分层目标制度。帮助教师梳理一条比较清晰的教学思路。为了促进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有效地付诸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以“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为主题系列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立足实践,自下而上,逐步形成“一堂好课的标准”。在围绕课堂进行探究的实践层面上,我们积极开展了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磨课、赛课、评课等活动。在备课、上课、评课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强了课后的教学反思活动,一方面,我们强调通过对照学科教学评价表细目标的反思。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教师反思的过程和反思的要点,突出从目标出发,反思过程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我校自行组织每学期对各个学科的质量监控的教学质量导向机制。我们从“执教教师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研组长根据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分析教学中的优势薄弱;教学处结合日常教学管理,分析知识技能掌握度背后的教师教学行为” 这三个层面进行质量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监控,学生的优秀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3.倡导有效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文化。我们以实施新课程标准及工作中的问题解决作为学习的根本。我们采取“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邀请专家“专题辅导学”;“教师论坛相互学”;“读书交流体验学”的学习形式,努力建设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文化。我们依据不同教师的需求,聘请区内外专家、特级教师先后举办讲座。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解读新课程方案”、“撰写课题报告”、“解读教师幸福”等。在这种充满学习气息的环境里,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投身教学改革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三年来,全校有60多名教师论文获奖或发表(其中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4篇);学校目前正在整理编辑计划出版一本汇集教师课题研究论文及案例的两本专著——《微格教学理念下教师课堂行为转化实践研究》和《萧山九中与沙地文化》。教师们逐渐将被动的学习过渡到自我需要的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一种自我需求。

4.立足校本研修,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机制。通过专业引领+团队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科研课题组研究,学科教研组研究,年级组德育研究,学校研究课,示范课,竞赛课,教师梯队个性化培养制度,形成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机制。教师们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变 8

化着,成长着,89.65%的教师在区级以上教学评比中获奖。在今年刚刚开展的三个学科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优竞赛中我校一名教师获得一等奖,4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去年,有10名教师在教研组织的教学评比中分别获得市级一二等奖。

四、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改进策略

1.课程开发还需着力。主要表现在课程开发、开设以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涉及面不是很广,铺得不是很开,更多的教师是安于现状,不能或是不愿将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开发成选修课程或者开发成科研成果。

2.品牌发展还需锤炼。学校在管理机制上要继续创新,扩大区内外的影响力。

3.师资培养还需努力。存在新分配的教师比较多,名师比较少的矛盾。由于是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部分优秀教师又流向城区,使得本校名教师、高级教师比例偏少。

4.三点改进策略。①强化培训,更新教育理念。领导和全体教职工要继续学习和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手册》等重要文件精神,更新理念,积极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特色创建工作。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县关于新课程的培训活动,任教高一年级的教师全员参加市组织的新课程学习培训,把握新课改精髓。同时,学校注重课改工作校本培训,开展研讨、论坛活动,经常性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学习提升活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保障深化课改工作和特色创建的有效深入。②加强科研思想引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完善“四组四层次”教师培养模式,抓好教师发展规划工作。立足教师队伍实际,有效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落实,制定教师发展规划,要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工作。同时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基础上建立学科中心组、同伴互助组,完善领导机制、评价体系和实施机构,逐步构建以“四组四层次”为特色的校本教研和师资培养基本模式,不断完善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引领教师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能力,促进学校教育发展。③打造精品,助力学校课程特色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扎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在深化课改选修课程建设全面铺开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并结合学校特点和综合优势,学校逐步而多途径地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以点带面,整体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优质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五、学校今后四年发展基本定位

9

1.教师全面培养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比例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培养出更多的市、区级名教师。积极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支由名师领衔的高层次优秀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力度,提高教科研水平。

2.校园文化以人为本高品位发展。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办出学校特色。坚持现代化、高质量、创特色的办学目标,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建设成为设施现代化、办学有特色、师资素质高、教育质量好的萧山区名校,并创建成杭州市和浙江省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校。

3.多方力量支持协调发展。完善校内设施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物质保障。从学生家长中选出数十名教育有方、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家长分别组成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工作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以学校为辐射点,构筑德育教育的社区网络。

新的四年,将是我校发展史上又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让我们以十倍的勇气,百倍的信心,顽强拼搏,携手前进,用团队的力量推进学校工作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20xx年5月15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