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 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 一词, 中国人历来就有“ 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 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 张老、王老、李老更是尊崇有加; 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 和别人谈话时, 年龄越大, 资格越老, 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姜还是老的辣”, 在我们看来, 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 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 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 old 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 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 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 尤其是女士, 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 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 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 而此时, 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的年龄小, 是多么地年轻。

2、社交礼节用词的不同

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 或Hi 如果不理解其涵义, 美国人会认为, 这种打招呼是说“: 没有吃的话, 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 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再如, 汉语中的上哪去啊?到哪儿去啊?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 它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以 plea“se 请”为例 ,但是在某些场所却不宜用英语please 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 不说please, 一般说: After you , 但是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 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 一般用Help yourself( to sth.) , 也不用please。

3、导致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逾越语言规约致使语用失误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在词汇层面使用者“误将汉英词汇一对一等,认为英语词汇在文化内涵、外延上完全同于汉语,误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相应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蒲小君)。例如颜色词就是如此。一些颜色词为不同语言或文化共有,然而他们的文化内涵却截然不同。如,在西方,人们习惯用红色一词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但在中国文化中却被用来表示革命。同样,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表示纯洁、天真无邪,人们在结婚时穿上白衣裙,white day 是吉祥日,但在中国白颜色被用来象征恐怖,象征死亡;在句法层面“不懂得英语的表达方式,套用母语的表达结构,滥用完整句,忽视完整句在特定场合下可能带来的特殊意义,混

淆同一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何自然)。如表示答谢的礼貌用语。当要向对方表示谢意时,人们有必要做出适当的回答。但是中国的学生经常会说“Never mind”,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母语中的“不用谢”,“没关系”在英语中正确的表达方式是“You are welcome”, “My pleasure”, “Don’t mention it.”等;在语篇层面,叙事顺序不符合所使用语言规约(向二兰),“会话参与者在许多英语会话活动类型不够熟悉,不恰当地将汉语会话活动类型中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简单地照搬到英语会话活动中去。”(俞洞明)试看一位中国学生写的请求函:

Dear Helen,

How are you!

A friend of my sister’s, Alice, is planning to go to London for a year and looking for a job. I would be very much obliged if you are kind enough to take the trouble to help me in that matter.

这封请求函表面看无语法错误,简洁明了,是典型的“问候-叙事-请求”式的结构。但是英语请求函叙事顺序并不和汉语一样,一般要求开门见山提出要求,在陈述情况。由此可见,该语篇用的是英语语言,行文结构却依照汉语习惯,其原因是套用母语模式。

二、跨文化交流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的原则( Respect)

尊重是有效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正如上文所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礼貌系统。你若想与之进行有效跨文化交际, 你首先要尊重人家的文化。比如说, 中国人送客人喜欢送出大门口, 有时甚至送出好几条街, 以此来表明对客人的尊重。而在美国, 人们一般不会把客人送出门口, 他们只是站在门里跟客人讲再见然后随手把门关上,他们认为这才是对客人尊重, 因为在他们看来客人在家里与自己相处多时, 耽搁了人家许多宝贵时间, 此时也许会有些不愿被人看到的私事需要处理, 比如剔牙、打嗝等不雅观的行为举止等。因此当有美国人到你家做客时, 你如果以中国人的送客方式来对待人家, 人家不但不会觉得被尊重, 反而会觉得很尴尬。因此我们该尊重人家的习惯, 不要把我们的习惯强加给别人。只有先尊重别人, 才有可能被人尊重。

2、保持自己的个性( Identity)

这里所说的个性主要指自我, 包括自己的个人形象、道德品质、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等等。在对外交往中, 我们有的人只看到一些外国留学生和不拘礼仪的某些游客身上的某些

表现, 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举止都很随便, 就盲目效仿, 结果犯了既不了解别人又忘了自己行为规范的大错。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 就是十分看中“ 面子”或者说“ 体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自己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这种自豪感使中国人富有浓烈的民族情感、宏放的气魄和极强的爱国之心, 这对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交际中不能单纯的信奉“ 外国的月亮是圆的”。上文所提到的、尊重的原则是有前提的, 即保持自己的个性。

3、文化适应( Enculturation)

所谓“ 文化适应”是指狭义上的社会化。当今有一种说法, 就是认为今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上七、八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 今后世界的冲突是文化冲撞, 而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冲撞则成为焦点, 甚至有人预言, 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战, 必定是“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战争”。文化适应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 When you are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比如说一个雇员新到一家公司工作, 第一天上班他发现他的着装方式与公司其他同事不同, 那么很有可能他会考虑这件事儿并在第二天上班时做出改变。这种观察其他人行事并使自己与之协调、适应的行为的过程就是文化适应。要实现有效跨文化交际你需要学习共享文化( shared knowledge) , 并对对方的文化背景有很好的了解。

 

第二篇:中西方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1)

中西方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

(商务英语专业082班,孙静)

摘要:汉语与英语中有大量的日常对话,由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的不同,日常交际中也呈现出诸多文化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密切。但是, 由于缺乏对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交际障碍和误解,本文主要就日常交际中容易引起误会的中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daily dialogue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owever,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background, history,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story’s culture, there exists lots of culture differences in daily convers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s becoming closer. Yet, due to the lack of culture background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re exists some barriers and misunderstandings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eople. And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are more likely causing misunderstandings.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日常交际;差异

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日常交际中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

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方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 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 “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 “T

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8](P71) 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

[9](P71),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 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 . 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 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 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 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

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 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 (“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 、“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 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

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think I should go now. 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

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 “Well, it’s just so so.” (“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又如,一次,一个中国人带着妻子去一位美国朋友家里用餐,一见面,那位美国朋友夸奖他的妻子说“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这个中国人心里很高兴,但嘴上却说“Where,where.”这个美国人一愣,犹豫了一会儿说“Eyes,nose,mouth?? .”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对方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同样,当西方人受到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他们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

“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 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 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

主人:Thank you. I’m glad you like it. (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

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 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及隐私方面的差异

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而在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的西方人眼里,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应当得到尊重,忌讳别人问及,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询问这些私人性质的问题,等于冒犯了别人的尊严。如果你和西方人第一次见面,像和中围人见面那样问起这些问题的话,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在英美国家,陌生人之间的谈话内容多以天气状况为主,如“fine day, ins’t it?”、 “It’S really cold today,ins’t it?”两人经人介绍相识后,也从不询问对方的隐私问题。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 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七)时间观念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结语: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日常交际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