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

《国学经典导论》学习心得

今年大一下学期应学校要求,学生都要选修《国学经典导论》,刚开始时觉得没啥意思,可是后来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让我感受到国学的那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细品《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是要牢记不忘。而且《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

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 阅读《国学经典导论》,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并且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个祖国的可造、可用之才。

201410414319--软件工程三班--王六平

 

第二篇:《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

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省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搞好省级精品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建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组拟制了这套综合练习题,以供同学们在全面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一、背诵、默写(含名句填充)以下篇目,并将其翻译为白话文:

(一)《论语》

1.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政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里仁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雍也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述而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罕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12.颜渊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子路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4.宪问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5.卫灵公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9.子张

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二)《孟子》

2.梁惠王上

1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梁惠王下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公孙丑上

3·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滕文公上》

5·3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滕文公下

6·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七、离娄上

7·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8.离娄下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2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1.告子上

11·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告子下

12·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尽心上

13·13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4,尽心下》

14·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老子》

第1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4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12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第19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

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36章: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45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

第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76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80章: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二、单项选择

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________。

A.孟母三迁 B.断织劝学 C.杀猪取信 D.孟子去妻

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________。

A.宋国 B.魏国 C.滕国 D.齐国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________。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是在_______。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告子

6.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________。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国学大师是________。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章太炎

8.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思想家是________:

A.陆贾 B.司马迁 C.董仲舒 D.司马相如

9.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________: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0.表达对苛政、暴政痛恨,感叹“苛政猛于虎”的思想家是________: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11.朱熹是________ 的集大成者。

A.文学 B.史学 C.哲学 D.理学

12.在中国历史上是朱熹首次把《四书》编辑在一起,并予以集中注释。《四书》是指________: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诗经》、《礼记》、《春秋》、《大学》

C.《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D.老子》、《庄子》、《墨子》、《孙子》

13.《道德经》一书总共有________。

A.80章 B.81章 C.82章 D.83章

14.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的是________。

3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15.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庄子应以________为主。

A.内篇 B.外篇 C.上篇 D.下篇

16.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_______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7.《道德经》一书,是一部________体系。

A.自由主义 B.存在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18.美洲《纽约时报》曾将________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鲁迅曾说:“不读________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0.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还是________。

A.有为而治 B.无为而治 C.有为有治 D.无为无治

21.老子主张“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因此强调________。

A.以柔克刚 B.以刚克柔 C.阴阳调和 D.阴阳对立

22.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________。

A. 孟子 B. 孔子 C.庄子 D.老子

23.《庄子》一书的首篇文章是________。

A.齐物论 B.逍遥游 C.秋水 D.人间世

24.《庄子·至乐》篇里,记载的“鼓盆而歌”,所反映的是庄子的________。

A.道德观 B.价值观 C.生死观 D祸福观

25.佛教的起源地是________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中国 D、古埃及

26.比丘的含义是________。

A、爱心 B、施舍 C、慈悲 D、乞士

27.大乘佛教的“乘”代表的意义是________。

A、相乘 B、罗汉 C、运载 D、修行

28.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所形成的派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汉传佛教 B、藏传佛教 C、上座部佛教 D、苯教

29.因佛教而形成的中国石窟艺术不包括以下的________。

A、敦煌 B、云岗 C、龙门 D、嵩山

30.中国禅宗的六祖是________。

A、慧能 B、道信 C、神秀 D、弘忍

31.清朝皇室基本信仰的是________。

A、汉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藏传佛教 D、基督教

32.巴蜀文化首次辉煌于________。

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33.汉武帝时蜀郡太守________创办了“石室精舍”,这是全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

A.李冰 B.班固 C.文翁 D.司马相如

34.“汉赋四大家”中,不是蜀人的是________。

A.王褒 B.杨雄 C.司马相如 D.枚乘

35.严君平的哲学思想系统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_______中。

A.《易经》 B.《老子指归》 C.《潜书》 D.《鹤山集》

4

36.狭义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宗师是________。

A、梁漱溟、马一浮 B、张君劢、熊十力

C、冯友兰、贺麟 D、梁漱溟、熊十力

37.现代儒学三圣是指________。

A、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 B、马一浮、冯友兰、贺麟

C、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 D、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

三、多项选择。

1.国学的主要文献分类有____________。

A.经 B.史 C.子 D.集 E.书

2. 国学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 。 A儒 B道 C墨 D法 E释

3. 孔子政治思想的的核心是_______ 。 A仁 B义 C礼 D智 E信

4.孟子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_______ 。 A大丈夫精神 B杀身成仁 C舍生取义

D浩然正气 E安贫乐道

5.根据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佛教形成了_______ 。 A大乘佛教 B小乘佛教 C藏传佛教

D南传佛教 E北传佛教

6.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 。

A.《公冶长》 B.《公孙丑》 C.《告子》

D.《尽心》 E.《为政》

7.下列名句出自《孟子》的有________。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E.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9.20xx年,全球130多万华人通过网上投票选出了“十大国学大师”。下列属

于“十大国学大师”的是________。

A.梁启超 B.陈寅恪 C.鲁迅 D.季羡林 E.冯友兰

10.下列成语典故出自《孟子》的有________。

A.五十步笑百步 B.始作俑者 C.出类拔萃 D.率兽食人

E.尽信书不如无书

11.董仲舒先后担任过两个国王的相,一个贵盛,一个骄横,但他们都很尊敬董

仲舒。他们是________。

A.吴王 B.赵王 C.齐王 D.江都王 E.胶西王

12.以下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涵的正确表述是________。

A.对其他学派及其学说并未禁止

B.但在官学里只尊崇儒家学说

C.只有研究、传播儒家学说的人才会在政治上得到重用

D.既有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继承、弘扬,也兼容杂糅了其他学派(如法家、

5

名家、阴阳家等)的合理成分。

E.是为了束缚劳动人民的思想,不利于汉朝的长治久安。

13.在我们的教材上,专门提到了朱熹对南宋的两个名人的重大影响。这两个名人是________。

A.文天祥 B.辛弃疾 C.程颐 D.苏轼 E.胡宏

14.以下名言,哪些是朱熹表达的________。

A.君不仁而求富,是以有司知重敛而不知恤民。

B.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C.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

D.富而不教,则近于禽兽。

E.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作“三玄”的著作是________。

A.《论语》 B.《道德经》 C.《周易》 D.《庄子》 E.《孟子》

16.道家核心学说就是“道”,“道”的含义主要有________。

A.构成世界的本体 B.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C.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D.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E.揭示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17.下列成语中,哪些属于《道德经》中的成语________。

A.紫气东来 B.天网恢恢 C.上善若水

D.上德若谷 E.和光同尘

18.下列成语中,哪些属于《庄子》中的成语________。

A.望洋兴叹 B.坎井之蛙 C.庖丁解牛

D.薪尽火传 E.庄周梦蝶

19.老子“无为”思想被用于企业管理的模式主要有________。

A.“天道自然” B.“事无巨细” C.“上善若水”

D.“有为而治” E.“无为而无不为”

20.庄子提出修养心性的方法有________。

A.安时 B.处顺 C.坐忘 D.心斋 E.异化

21.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的是________。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E.《易经》

22.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核的主要包括________。

A.道家思想 B.犹太思想 C.儒家思想

D.基督思想 E.佛家思想

23.老子提出治理天下的四大中心价值是________。

A.“无为” B.“好静” C.“尚贤” D.“无事” E.“无欲”

24.老子在《道德经》第29章中,主张圣人要“________”。

A.尚俭 B.知止 C.去甚 D.去奢 E.去泰

25.请指出下列哪些是老子的名言________。。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D.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E.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6.请指出下列哪些是庄子的名言________。。

A.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6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D.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E.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27.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包括以下哪几种_______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梵天 E、首陀罗

28.佛教教义中的“四谛”指的是________。

A、苦谛 B、集谛 C、灭谛 D、道谛 E、怨谛

29.宋代,蜀学是中国三大学术主流之一,其中代表人物有________。

A.苏洵 B.苏轼 C.苏辙 D.张栻 E.魏了翁

30.下列是蜀籍作家的有________。

A.陈子昂 B.司马相如 C.杨慎 D.郭沫若 E.陶渊明

31.被称为当代新儒家的有________。

A、熊十力、梁漱溟 B、杜维明、成中英、余英时

C、蒋庆、康晓光 D、刘述先、蔡仁厚

E.鲁迅、郭沫若

四、简答:

1.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大丈夫精神”?

2.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

3.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

4.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

5.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6.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的。

7. 简述道家文化的精髓。

8.如何理解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9..简述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

10.简述佛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11.试述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12.儒学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五、论述:

1.举例分析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

2. 举例分析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3. 举例分析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4.为什么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普遍具有民本主义情怀?请论述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5. 举例分析民本主义思想在朱熹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中有何鲜明体现

6.试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现代管理意义。

7. 举例分析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中主要蕴含了哪些哲学、史学内容?

8.试述汉代巴蜀文化的辉煌成就

9.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分析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趋势。

六、理解、发挥、运用题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