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总结

病原学诊断技术

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是诊断寄生虫病的基本方法。为了取得准确的结果,送检标本需保持新鲜,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如检查肠内原虫滋养体,最好立即检查,或暂时保存在35-37℃条件下待查。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粪便中不可混入尿液和其它污染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一)直接涂片法

(二)用以检查蠕虫卵、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方法简便,连续作3次涂片,可以提高检出

1、蠕虫卵检查 滴1滴生理盐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用牙签挑取绿豆大小的粪便块,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 (三)2、原虫检查

(四)滋养体检查:涂片应较薄,方法同查蠕虫卵。

(五)包囊的碘液染色检查:直接涂片方法同上,以1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粪便涂抹方法同上。

(六)隐孢子虫卵囊染色检查:目前最佳的方法为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其次为金胺-酚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 (二)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

此方法需掌握粪膜的合适厚度和透明时间,如粪膜厚且透明时间短,虫卵难以发现;如透明时间过长则虫卵变形,不易辨认。

(三)浓聚法

1、沉淀法 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的比重大,可沉积于水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自然沉淀法 本法主要用于蠕虫卵检查,蠕虫卵比重大于水,可沉淀于水底,使虫卵浓集。

离心沉淀法:将滤去粗渣的粪液离心1-2分钟,倒去上层液,注入清水,再离心沉淀,如此反复沉淀3-4次。本法省时、省力,适用于临床检验。

2、浮聚法 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

(1)饱和盐水浮聚法:此法用以检查钩虫卵效果好,也可用于检查其他线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2)硫酸锌离心浮聚法:此法适用于检查原虫包囊、球虫卵囊、线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四)毛蚴孵化法

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短时间内可孵化出的特征而设计的方法。 (五)肛门拭子法

适用于检查肛周产卵的蛲虫或常可在肛门附近发现的带绦虫卵。 1、棉签拭子法

2、透明胶纸法 用长约6cm,宽约2cm的透明胶纸的胶面,粘贴肛门周围的皮肤,然后将有胶的一面平贴在玻片上,镜检。 (六)钩蚴培养法

根据钩虫卵内幼虫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而设计的方法。

(七)定量透明法

适用于各类粪便内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 (八)淘虫检验

为了考核驱虫效果,常需从粪便中淘取驱除的虫体进行鉴定和计数。取患者服药后24-72小时的全部粪便,加水搅拌,用筛(40目)或纱布滤出粪渣,

经水反复冲洗后,倒在盛有清水的大型玻皿内。检查混杂在粪渣中的虫体时,应在玻皿下衬以黑纸。 (九)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绦虫节片用清水洗净,置于两张玻片之间,轻轻压平,对光观察内部结构,并根据子宫分支情况鉴定虫种。

二、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疟疾、丝虫病的基本方法。涂制血膜用的载玻片用前需经洗涤液处理,再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冲洗,在95%酒精中浸泡,擦干或烤干后使用。采血针用前必须消毒或用一次性针头,1人1针以免交叉感染。 (一)检查疟原虫

1、采血与涂片 间日疟原虫宜在发作后数小时采血;恶性疟在发作初期采血可见大量环状体,1周后可见配子体。 厚、薄血膜制作过程:

1、自耳垂、手指取血一小滴滴在载玻片上; 2、用推片之端缘接触血滴;

3、推片与载片成30-45度角向载片之另一端推 进; 4、制成薄血膜;

5、再取血一大滴滴在载片的另一端;

6、用推片的一角将血滴涂成直径约1cm的厚血 膜; 7、制成的薄、厚血膜 (二)检查微丝蚴

1.新鲜血片检查 晚间9时到次晨2时取耳垂血1大滴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发现蛇形游动的幼虫后,做染色检查,以确定虫种。

2.厚血膜检查 厚血膜的制作、溶血、固定与疟原虫的姬氏液染色法相同。但需取血3滴。 三、排泄物和分泌物的检查 (一)痰液

痰中可能查见卫氏肺吸虫卵、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棘球蚴的原头蚴、粪类圆线虫幼虫、蛔虫幼虫、钩虫幼虫、尘螨等。 1、肺吸虫卵检查 可先用直接涂片法检查,如为阴性,改为浓集法集卵,以提高检出率。

(1)直接涂片法:在洁净载玻片上先加1-2滴生理盐水,挑取痰液少许,最好选带铁锈色的痰,涂成痰膜,加盖片镜检。 (2)浓集法:收集24小时痰液,置于玻璃杯中,加入等量10%NaOH溶液,用玻棒搅匀后,放入37℃温箱内,数小时后痰液消化成稀液状,离心5-10分钟,弃去上清液,取沉渣涂片检查。

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检查 取新鲜痰液作涂片。 (二)十二指肠液和胆汁

用十二指肠引流管抽取十二指肠及胆汁,以直接涂片法镜检;也可以经离心浓集后,取沉渣镜检。可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华支睾吸虫卵、肝片形吸虫卵和布氏姜片虫卵等。

(三)尿液

取尿液3-5ml,离心3-5分钟,后取沉渣镜检。但乳糜尿需加等量乙醚,用力振荡,使脂肪溶于乙醚;然后吸取脂肪层,离心,取沉渣镜检。尿液中可查见阴道滴毛虫、丝虫微丝蚴、埃及血吸虫卵等。

四)鞘膜积液

主要检查班氏微丝蚴。 (五)阴道分泌物

检查阴道毛滴虫。用消毒棉签在受检者阴道后弓隆、子宫颈及阴道壁上取分泌物,然后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可发现活动虫体。

四、其他器官组织检查

(一)骨髓穿刺

主要检查杜氏利氏曼原虫无鞭毛体。一般常做骼骨穿刺,取少许骨髓液作涂片,甲醇固定,同薄血膜染色法染色,油镜检查。 (二)淋巴结穿刺

1、利氏曼原虫 检出率低于骨髓穿刺,但方法简便、安全。 2、丝虫成虫 同上法获取淋巴组织液,染色后镜检。 (三)肌组织活检

1、旋毛虫幼虫 从患者腓肠肌、肱或股二头肌取米粒大小肌组织一块,置于载玻片上,盖上另一载玻片,均匀压紧,低倍镜下观察。

2、并殖吸虫、裂头蚴、猪囊尾蚴 摘取肌内结节,剥除外层纤维被膜,在2张载玻片间压平、镜检。

(四)皮肤及皮下组织活检

1、并殖吸虫、裂头蚴、囊尾蚴 参见肌组织检查。 2、皮肤利氏曼原虫 在皮肤上出现丘疹和结节等疑似皮肤型黑热病患者。

3、蠕形螨 4、疥螨

(五)直肠粘膜活检

1、日本血吸虫卵 用直肠镜观察后,自可疑病变处钳取米粒大小的粘膜一块,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在两个载玻片间,轻轻压平、镜检。

2、溶组织阿米巴 用乙状结肠镜观察溃疡情况,自溃疡边

缘或深层刮取溃疡组织置于载玻片上,加少量生理盐水,盖上盖片,轻轻压平,立即镜检。

呼吸道疾病与寄生虫

在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以肺和支气管作为寄生部位,或在人体组织移行过程中途径呼吸系统而引起该系统损害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如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兽比翼线虫、丝虫、钩虫、蛔虫、粪类圆线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棘颚口线虫、血吸虫、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棘阿米巴、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及尘螨。

一、主要寄生于肺部的寄生虫

(一)卡氏肺孢子虫

肺孢子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引起肺孢子虫肺炎,该虫是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

1. 机制

卡氏肺孢子虫可以引起肺孢子虫性肺炎(PCP),其典型病变为肺泡间质浆细胞浸润。疾病多见于两种人:一种是婴幼儿、早产儿和营养不良者,另一种是任何年龄的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和长期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已有许多报道本病见于外表正常的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同性恋者。

2.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上分为乳儿型或流行型(间质浆细胞性肺炎)和儿童或成年型(低反应性肺孢子虫病)。一旦发生本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病变多局限于肺部,也可经淋巴或血播散到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心包、心肌、心内膜、胸膜、肋骨、胸骨骨髓、肝、脾、胃粘膜、胰、肾及腹膜后组织等处

3. 诊断

临床上凡是遇到任何免疫低下或者严重营养不良病人伴有不可解释的肺炎时,均应疑及本病。诊断以从呼吸道取痰、气管分泌物或行肺穿刺及开胸取肺组织活检,查获含8个囊内小体的包囊为确诊依据。血清抗体检查几乎无诊断价值

(二)、并殖吸虫

能对人致病的并殖吸虫主要是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四川并殖吸虫、异盘并殖吸虫、会同并殖吸虫、团山并殖吸虫、宫崎并殖吸虫、双侧宫并殖吸虫、非洲并殖吸虫和墨西哥并殖吸虫等,其中以卫氏并殖吸虫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1. 机制

人误食囊蚴后,囊蚴在消化道内脱囊,后尾蚴逸出。经过约2周的宿主腹腔内徘徊游走后,穿横隔至胸腔,侵入肺,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虫体在囊内发育成熟并产卵。当虫囊与支气管相通时,虫卵可随痰排出或被咽下随粪便排至外界。病人可出现胸肺型并殖吸虫病的表现。虫卵偶可随血液至心、脑、肝、脾、肾等处,阻塞小血管或随淋巴沉着

于肺门淋巴结

2. 临床表现

人感染并殖吸虫后往往无明显地临床症状,表现为亚临床型。并殖吸虫病轻症患者则可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荨麻疹等非特异全身症状。急性并殖吸虫病重者发病较急,高热、胸痛、咳嗽、气急、腹痛、腹泻、肝肿大。人体并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性,临床归纳为胸肺型和肺外型

胸肺型并殖吸虫病多见于卫氏并殖吸虫、团山并殖吸虫以及异盘并殖吸虫感染,以咳嗽、腹痛、咳烂桃样血痰为主要症状,病人发病早期咳血丝痰,逐渐变为铁锈色痰,或伴有不规则小量咳血,肺部坏死组织如随痰排出,则痰呈烂桃状,痰中有时可见并殖吸虫卵。胸部x线检查病灶多位于肺的中下部,早期可见边缘模糊、密度加深的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中期见边缘锐利的圆形或椭圆形,单房或多房,实质性或空泡性的大小不一的阴影;晚期纤维疤痕化显示大小不一的致密点状、索状阴影

人是斯氏狸殖吸虫和四川并殖吸虫的非适宜宿主,人体感染绝大部分仅发育为童虫,这些童虫游走时可侵及肺部,但一般不停留于肺部,而是游走至胸腔,侵犯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粘连,故气急、胸痛症状较为常见

二、可侵犯包括肺部在内的多个器官组织的寄生虫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为内脏利什曼病或黑热病的病原。人感染本虫后,除脑等少数器官外,其他含有单核吞噬系统细胞的器官包括肺脏均可受到侵犯。原虫可在肺的某些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导致巨噬细胞大量增生。患者可出现发热、贫血、消瘦、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和出血倾向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可引起肺与胸膜并发症,它不仅吞噬红细胞,还能触杀白细胞 1. 机制

本虫所致的肺胸膜疾患发生机制有3种:⑴对近横隔而未破裂的肝脓肿的胸肺反应 ⑵阿米巴肝脓肿穿过横隔 ⑶转移性肺脓肿 2.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有发热、寒战、胸痛、干咳,脓肿与支气管相通时,病人还可咳出血痰和巧克力色痰。本病大多是肝脓肿穿过横隔所致,患者还可有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贫血等阿米巴病的表现。肺部病变多见于右下叶,发病可急可缓 3. 诊断

从病人的粪便、痰和脓肿抽出液中查到阿米巴原虫为可靠的诊断依据。血清学试验对于本病的诊断亦有较大的帮助 4. 治疗

灭滴灵是目前治疗各型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对于较大的脓肿还需抽取脓液

(三)弓形虫

弓形虫对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同时对组织的选择性亦不强,所以人及许多哺乳动物都可自然感染本虫 1. 机制

在先天性弓形虫病中,弓形虫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流产、早死、死胎和畸形等。后天感染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创口、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进入,似以食用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猪、牛、羊等肉类为主要感染方式,后天弓形虫感染多呈隐形感染,良性病程,一般无明显症状。后天弓形虫病仅见于少数免疫低下、缺损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弓形虫慢性感染复发或继发感染是AIDS、晚期癌症等患者的主要直接死因之一 2. 临床表现

肺部弓形虫感染多见于婴幼儿。在少数致死性婴幼儿弓形虫病患者的肺部发现本虫。肺呈红紫色。肺泡内充满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含有特征性弓形虫假包囊。肺部的弥散性病变使人推测肺脏可能是婴幼儿胎盘血行感染中第一个受累的器官。

全身性弓形虫感染波及肺部的情况较为多见,偶可引起类似于病毒性肺炎的间质性肺炎,发生间质纤维化、伴有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巨噬细胞内可发现弓形虫假包囊和繁殖形体。弓形虫病亦可和其他肺部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同时发生。急性弓形虫病除了特有的全身症状外,还可以伴有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骨髓检查可见虫体 (四)常现棘唇线虫

本虫为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常见寄生虫,中间宿主为蠓,成虫寄生于人的体腔,主要是腹腔,其次是胸腔,偶见于心包腔。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有发热、乏力、头痛、手足疼痛、腹腔疼痛、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诊断依靠血检微丝蚴,治疗可用海群生 (五)粪类圆线虫 1. 机制

该虫丝状蚴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感染性丝状蚴通过小血管、淋巴管进入血循环,损害相应器官组织而引起疾病。其次是机体原有潜在性粪类圆线虫感染,因机体抵抗力下降,促进其发育繁殖,自身重复感染,造成多脏器的严重损害 2. 临床表现

肺部该虫感染常呈亚临床状态,症状轻微,主要为侵入处皮疹,移行期和寄生期的肺炎、支气管炎、消化道症状。严重病例可并发全身主要器官功能衰竭,以至死亡

肺部的病变及症状:通常表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小叶型肺炎或哮喘。重度肺部感染可出现刺激性咳嗽、多痰、咳血、气促、呼吸困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X线呈局部性或弥漫性炎性阴影。多器官损害包括侵犯心、胃、肝、胰、脑、卵巢、胆囊、肾、淋巴结、甲状腺等部位

(六)、猪带绦虫

猪带绦虫的幼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很广,肺亦可受到侵犯,引起肺囊虫病,但极为少见。它对人体的致病情况因其数量、寄生部位而异

(七)、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以肝最多,占53.12%%,肺占30.02%%,其余分布于腹腔、脾、肾、脑、骨等处。人因误食虫卵而感染本虫的幼虫,称之为包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畜牧业地区,患者以儿童和青年人居多 1. 机制

肺棘球蚴病可以继发于肝棘球蚴破裂入肺。肝棘球蚴破裂的碎片可被肝静脉血流带至肺动脉,引起继发性包虫病。棘球蚴可以生长在肺部的任何部位,生长于靠近肺部中心并被大血管环绕的棘球蚴趋于向阻力较小的区域生长。包囊大小为1-20cm,单个或多个 2. 临床表现

症状常见有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半数病人有发热、咳血。X线见边缘光滑、界限明显的结节。棘球蚴亦常破裂通入支气管,患者可突然咳出大量液体或粉皮样的囊壁,常伴有过敏反应,患者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如棘球蚴破入胸膜则可发生严重的液气胸,亦可发展为胸膜包虫病

三、经肺移行的寄生虫

这类寄生虫所致的病变主要是由于幼虫穿破组织引起出血、炎症及过敏反应 (

一)蛔虫

1. 机制

蛔虫是最常见的人体肠道寄生线虫。当其幼虫移行至肺时,它要穿破肺部微血管,并在肺内脱皮两次,以致在肺部形成小出血点,炎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若感染很重,还可出现肺水肿和肺实变 2. 临床表现

重度感染者可有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咳粘液痰或痰中带血,同时伴有轻度发热,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蛔虫性哮喘、荨麻疹等症状。肺部有干罗音、捻发音 3. 诊断

X线见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肺功能检测示导气管阻塞。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数病人在发病后4~14天上述症状消失 (二)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这两种钩虫幼虫移行期间也可引起肺部点状出血及白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患者可有咳嗽,痰中带血丝,并有低热等全身症状。重者有剧烈干咳和哮喘。同时感染的虫数越多,症状越重。呼吸道症状多在感染后1~3周发生,亦可自行消失。一般认为钩虫幼虫引起的肺部病变不及

(三)旋毛虫蛔虫严重

1. 机制

旋毛虫所致的肺部病变是由于幼虫移行至肺部引起的肺部局灶性或广泛性出血、水肿,发生支气管肺炎,甚至胸腔积液。X线所见的呼吸道病变多为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浸润,其病理基础为幼虫移行所致的肺

内血管及毛细血管床扩张充血及肺内的出血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胸痛、肌痛、皮疹及浮肿等 3. 诊断

可查患者吃剩的余肉中有无旋毛虫幼虫囊包或于发病2周后,取二头肌、三头肌、腓肠肌查囊包。病原检查方法因受取材限制,检出率不高,故往往采用免疫学方法来进行诊断 4. 治疗

阿苯达唑、甲苯咪唑

四、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并侵及肺部的寄生虫

幼虫移行症主要是指一些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其他动物后,在组织中长期移行所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病变,其特点是幼虫在这类宿主体内停止发育,但能较长期的存活,并且在组织中移行,造成损害;而宿主则出现明显而持久的症状,表现为长期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幼虫移行症可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种类及临床表现如下

(一)犬弓首线虫和猫弓首线虫

这两种线虫是犬和猫常见的蛔虫,在欧美国家是常见的幼虫移行症的病原 1. 机制

人误食感染性虫卵以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组织移行期,幼虫窜至肝、肺、脑等器官,刺激组织形成由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包绕幼虫的肉芽肿。病程可长达半年至数年 2. 临床表现

弓首线虫病患者80%有肝肿大,50%有肺部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甚至呼吸困难。胸片呈短暂性肺浸润。高度和持久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

(二)棘腭口线虫

棘腭口线虫幼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幼虫在体内移行不定向,可在人体胸腹腔组织器官或体壁中移行达10年以上,因而临床症状情况多变,有时被误诊为肺结核、急腹症。多数病例可在体表检获虫体而确诊。对已确诊的病例用成虫或幼虫抗原作对流免疫电泳,结果呈阳性反应。本病尚无特效治疗

(三)巴西钩虫和犬钩虫

这两种钩虫的幼虫侵入人体后主要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同时伴有暂时性肺部浸润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五、致肺部变态反应性病变的寄生虫

(一)恶性疟原虫

四种疟原虫中仅恶性疟原虫可以引起急性肺水肿。肺水肿通常发生于严

重感染的晚期 1. 机制

基本病变是弥漫性肺毛细血管损伤,随后发生肿胀,通透性增加,水肿液渗出。肺呈充血性水肿,肺膜下及肺切面均可见到小出血灶,并充满含疟原虫的红细胞。肺泡壁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2. 临床表现

恶性疟原虫所致的肺部疾病病情较重,病人常有因神经错乱或呈半昏迷状态而不能诉说感染史。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困难和血痰,心力衰竭或胸膜渗液

(二)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1. 机制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寄生于人的淋巴系统内,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中,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液。丝虫的微丝蚴均可引起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 临床表现

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特征表现有倦怠、低热、食欲低下、淋巴结肿大。典型病例有干咳、夜间加重,以及阵发性哮喘,听诊可闻哮鸣音,粗干罗音

(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

血吸虫童虫穿过肺部可使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但患者大多无症状 1. 机制

肺血吸虫病并不罕见。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期由于肝毛细血管网充血和扩大,虫卵可能通过这条路进入循环,沉积于肺部 2. 临床表现

虫卵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有咳嗽、血痰、胸痛、呼吸困难、干、湿罗音等。亦有人无明显症状

(四)支睾吸虫病、后殖吸虫病和篮氏贾第鞭毛虫病在这些寄生虫感染的侵入过程中可见支气管梗阻,尽管随后寄生虫已离去,仍会转成支气管哮喘。抗寄生虫治疗可以消除篮氏贾第鞭毛虫病性支气管梗阻症状 (

五)螨类

尘螨:主要的种类有屋尘螨和粉尘螨等,前者孳生于枕头、被褥、软垫等家具中,后者除孳生于人居住处外,米厂、面粉厂、棉纺厂及食品仓库中亦有大量孳生 1. 机制

尘螨是强烈的变应原,其死后尸体等亦为变应原。尘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尘螨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2. 临床表现

尘螨性哮喘往往初发于幼年期,病程迁延不愈,其特点为突发性,反复发作,发作前有干咳或连续打喷嚏等前驱症状,随后咳出大量白色泡沫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呼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有缺氧症状。症状重而持续时间短,并可突然自行缓解

六、已有报告可侵入肺部的寄生虫

这类寄生虫可侵入肺部,有时甚至可造成较严重之损害,但由于人体病例报告较少,因而对其致病、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了解均不够完全

(一)布氏嗜碘阿米巴原虫

本虫寄生于结肠内,一般不侵入组织,但曾有报告在肺及脑组织损害中查到。治疗可用灭滴灵

(二)口腔毛滴虫

本虫寄生于口腔齿垢蛀穴等处。可在胸水中查到。患者有胸痛、高热、呼吸困难、X线见右肺大量胸水,经穿刺得脓性胸水,于胸水中查到大肠杆菌及大量运动活泼的口腔毛滴虫。经头孢菌素合并灭滴灵治疗后痊愈

(三)隐孢子虫

可在AIDS和血友病患者有难治性腹泻与发热,粪中与乙状结肠活检发现隐孢子虫。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及缺氧,经用巴龙霉素吸入剂治疗有效

(四)蛲虫

蛲虫通常寄生于人的盲肠、回肠、结肠,但有时可发生异位寄生,从而引起以虫体或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病变。报告一例男性患者其X线检查见右肺下叶有一非钙化性疑为肺癌的病变,经病理检查为一条已经崩解的雌性蛲虫并有许多典型的蛲虫卵。蛲虫侵入肺部的途径不明,有人认为可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性虫卵而获得感染

(五)犬恶丝虫

本虫主要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及肺动脉,偶可寄生于人肺 1. 机制

人体犬恶丝虫病的发生是由于感染性蚊吸血导致幼虫侵入人体,幼虫随血至肺血管引起栓塞而发病。人非本虫的适宜寄主因而寄生虫很快死亡 2.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以咳嗽多见,也有人有低热,胸闷不适,胸痛症状,偶有咳血。这些症状多是由于较小范围内的肺部梗塞所致 3. 诊断

X线见肺部有钱币状孤立结节影,结节直径多在2cm之内,结节中有1~2条虫体

(六)乳单翼属线虫

乳单翼属线虫是热带动物的呼吸道的常见寄生虫。该属线虫寄生于人体时虫体吸附于气管壁,并引起剧烈地咳嗽,直至虫体被摘除方至。 (七)美洲重翼吸虫

本虫在人体引起变态反应和肺气肿症状。病人有发热、呼吸和脉搏增快,颜面部和躯干、腿部出现小紫癫,胸部X线示弥漫性结节浸润。在死者的肺及其它组织中发现本虫的中尾蚴。可用硫双二氯酚、吡喹酮等治疗

(八)猫后睾吸虫和麝猫后睾吸虫

猫后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猫、犬及人胆道内。急性猫后睾吸虫病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像变态反应性疾病,体温升高并表现为各种综合症。约34%患者表现为支气管肺综合症

麝猫后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猫、犬的肝胆管内。在东南亚地区人的感染率也很高。本虫的肺部感染较少见,据报道肝右叶感染可以扩散到右肺底部。注射不透X线的物质至肝的胆道系统内,可见许多指状突起,其中的某些突起进入右肺下叶

七、结语

寄生虫所致的肺部病患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它们除了可引起肺局部损害外,宿主还可出现全身性反应。临床表现往往为常见症状而无特征性病症出现,并且变化多。由于一般对寄生虫引起的肺部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有可能将寄生虫病误诊为其它疾患而延误病情

寄生虫感染与急腹症

外科急腹症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起病急骤、腹痛剧烈、病情发展快,有时需要紧急手术治疗。转归:如能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可转危为安;若延误诊断和治疗,将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程,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外科急腹症的原因甚多,寄生虫感染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所知能致外科急腹症的寄生虫虫种有多种。如: 胆道蛔虫病:蛔虫

肠梗阻:蛔虫、血吸虫、包虫、并殖吸虫、姜片虫、蛲虫、鞭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牛带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粪类园线虫、猪吻棘头虫 急性阑尾炎:蛔虫、血吸虫、蛲虫、鞭虫、牛带绦虫、猪带绦虫、包虫、微小膜壳绦虫、并殖吸虫、兰氏贾第鞭毛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溶组织阿米巴

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蛔虫、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兰氏贾第鞭毛虫、肝片形吸虫、猫后睾吸虫、包虫、粪类圆线虫、双腔吸虫、阔节裂头绦虫、牛带绦虫

急性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出血:血吸虫、多房棘球蚴 胆道出血:同“ 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 其他类型:血吸虫、钩虫、溶组织阿米巴、恶性疟 急性胰腺炎:同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

一、胆道蛔虫病

由于肠道蛔虫钻入胆道所致,系蛔虫感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胆道疾病的8-12%,有高达25%。80%的患者是儿童和青壮年 1、蛔虫窜入胆道的机制 蛔虫喜碱恶酸有钻孔癖性

胆道有病变(如胆囊炎、胆管炎或胆管结石)时,奥狄括约肌丧失功能而收缩力较差,便于蛔虫窜入

当全身及消化功能紊乱时,蛔虫受到周围环境改变的影响而盲动,易于

向上窜入胆道

一旦1条蛔虫通过12指肠乳头开口时,其他蛔虫则更易于随之通过,因此,胆总管内可进入数条蛔虫,最多可达100余条,蛔虫在胆总管内可存活1个月

2、临床表现

蛔虫带菌,钻入胆道后可导致胆道系统细菌并发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急性胆囊炎、败血症、胆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胆管和胆囊坏死、穿孔:由于胆管和胆囊炎症、梗阻和缺血 肝脓肿破裂:引起胆汁性或细菌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二、肠梗阻

(一)蛔虫

蛔虫性肠梗阻是指因蛔虫聚结成团并引起局部肠管痉挛而致的肠梗阻,多见儿童,以5-20岁多见,占急性机械性和血运性肠梗阻的5.1%,

可发生于小肠各部

1. 机制:诱因多为服用剂量不足的驱虫剂,发热、饥饿而引起的蛔虫聚集成团和肠痉挛。肠内虫数多,可堵塞很长一段肠管,并引发肠扭转、肠套迭及索带状粘连性肠梗阻

2. 临床表现:阵发性腹痛、呕吐、吐出蛔虫,腹部出现条索状包块 3. 诊断:症状+体征+钡餐或钡灌肠可显出蛔虫的条状阴影

(二)血吸虫

血吸虫性肠梗阻在流行区常见,临床上将血吸虫性肠梗阻分为结肠肿瘤型、腹部包块型、小肠粘连型三种,入院时病像均为急性肠梗阻 1 机制

小肠:引起梗阻的原因大都是肠袢间弥漫性或索带状粘连 结肠:多因肠壁形成了肉芽肿、肠袢高度增厚,肠腔狭窄

有时尚可因肠内病变影响肠蠕动,或产生增生性肠息肉并发肠套迭、肠扭转等 2 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肠梗阻症状肝脾肿大

(三)并殖吸虫

并殖吸虫可在腹腔内游走,引起刺激,产生慢性渗出性腹膜炎,虫体还可直接侵入肠系膜及肠系膜淋巴结处,产生腹部肿块;有时肠壁上的并殖吸虫囊肿为其它肠部包绕,产生肠与肠之间的粘连,并发急性肠梗阻

(四)其它虫种

蛲虫可经女性患者的生殖道而移入腹腔和盆腔,造成肉芽肿和肠梗阻 细粒棘球绦虫可在腹腔、盆腔形成多发性包虫囊肿,可合并机械性或粘连性肠梗阻

姜片虫大量感染时,虫体成团,堵塞肠腔,可致肠梗阻

阔节裂头绦虫、牛带绦虫成虫扭结成团可致机械性肠梗阻,粪类圆线虫

可致麻痹性肠梗阻,猪巨吻棘头虫可因肠粘连而引起肠梗阻。 鞭虫感染有时可引起肠梗阻、肠套迭

溶组织内阿米巴肠病变深入到肌层及浆膜层,可能累及肌层中的神经装置,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三、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本病如能早期诊治,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健康。若延误治疗,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有多种寄生虫感染的刺激可导致急性阑尾炎

(一)蛔虫

1 机制

阑尾蛔虫症多发生于肠蛔虫感染较重的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诱因为驱虫方法不当,以致蛔虫乱窜而钻入阑尾

一般仅1条蛔虫钻入阑尾,至多至10余条,蛔虫进入阑尾腔后可自行退出,也可由于阑尾受刺激后痉挛,阑尾腔阻塞,阑尾粘膜损伤,继发感染而发生急性阑尾炎 2 临床表现

蛔虫以头部向前移动,一旦头部钻入阑尾孔,则虫体将继续向前移动,直至阑尾腔不能再以容纳时为止,通常直达阑尾尖端。引起阑尾区、上腹部或胆周区绞痛,以及阑尾区压痛 3 治疗

手术取出蛔虫并切除阑尾,注意术后两周内不宜进行驱虫治疗,术后检查阑尾,阑尾粘膜往往无炎症

(二)血吸虫

阑尾血吸虫病在急性阑尾炎中占10-40%,有70%的阑尾血吸虫病并发急性阑尾炎 1 机制

大量新鲜虫卵在阑尾壁的沉积可引起单纯的血吸虫性急性阑尾炎,钙化虫卵的沉积可能是一种引起急性炎症的诱因。阑尾壁各层由于大量虫卵沉积可行成虫卵结节和肉芽肿,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并发急性炎症反应,影响阑尾的正常功能,使阑尾失去了正常蠕动,造成阑尾腔内容物的淤积。以致狭窄、栓塞、阑尾局部血运障碍,常发生急性炎症 2 临床表现

本病较一般阑尾炎症状重,病情进展较快,切口愈合时间较长,阑尾穿孔或坏死的机会较多,死亡率较高 3 诊断与治疗

在流行区血吸虫病患者发生阑尾炎时应考虑为阑尾血吸虫引起,应早期手术以免穿孔,术后并发局部脓肿及肠瘘的机会较多,死亡率达3-6% (三)蛲虫

蛲虫进入阑尾可引起阑尾蛲虫病和蛲虫性急性阑尾炎,同时也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占儿童阑尾炎患者的10% 1 机制

由于蛲虫也有蛔虫那样的钻孔习性,一旦钻入阑尾腔,则多钻入粘膜深

处导致炎症反应 2 临床表现

蛲虫成虫可引起阑尾出血和溃疡,少数病例被蛲虫侵犯的阑尾组织没有显著的炎症变化,属阑尾蛲虫病,但能引起与急性阑尾炎完全一致的临床症状

3 治疗手术切除

(四)绦虫

牛带绦虫、猪带绦虫、短膜壳绦虫、包虫等均可引起急性阑尾炎 1 机制

大多带绦虫性阑尾炎有1或2个孕节侵入阑尾,可达4节;有单纯虫卵聚集在内,还有头节等。包虫性阑尾炎是由于包虫囊肿侵入网膜内,致网膜扭转,囊肿压迫阑尾,阑尾呈急性炎症状态 2 临床表现

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能以区分绦虫性阑尾炎和非寄生虫性阑尾炎。似乎在阑尾腔中或阑尾附近,绦虫节片或包虫囊肿所产生的创伤 、毒性、压迫和阻塞作用激发了细菌对阑尾的侵袭而导致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3 治疗

剖腹检查,手术治疗

(五)其它虫种

鞭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盲肠内,严重感染时亦可侵入阑尾,引起阑尾炎。在儿童阑尾炎患者中有鞭虫寄生占13%

并殖吸虫在肠系膜所形成的囊肿,可以产生长期的右下腹发作性疼痛或右下腹压痛,类似慢性阑尾炎症状。腹内囊肿也可在阑尾周围产生肠与肠的粘连,出现急性阑尾炎症状

兰氏贾第鞭毛虫患者,有10%的患者表现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症状,手术切除的阑尾呈炎症病变,粘膜可见溃疡,绒毛空间可发现大量滋养体 结肠小袋纤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亦可引起阑尾炎,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

四、急性腹膜炎

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与实质性脏器破裂均可引起继发性腹膜炎,而寄生虫引起空腔脏器穿孔与实质性脏器破裂者并不罕见

(一)蛔虫

阑尾蛔虫症常引起阑尾穿孔,这种穿孔阑尾本身多无炎症,仅尖端或根部形成局限而整齐的周孔,大量带菌的活蛔虫进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 1 机制

由于急性阑尾蛔虫症致使阑尾尖端坏死,蛔虫进入阑尾周围的腹腔。由于蛔虫一旦进入阑尾腔,达到阑尾腔尖端后,可顶着阑尾尖端向前窜动,阑尾尖端因此伸展而损害了阑尾尖端的血循环,导致坏死,一旦尖端坏死,蛔虫头部继续向前推进,通过坏死的尖端而逸入腹腔

当第一条蛔虫通过后,可导致阑尾腔向回盲部的开口扩张,从而使其他蛔虫易于钻入。观点为:1、这类患者除阑尾尖端坏死外,阑尾其他部分粘膜均正常。2、这类患者的阑尾腔内没有脓液

2 临床表现

阑尾蛔虫症如继发感染则可引起充血、水肿,严重时阑尾化脓、坏疽 ,坏疽 的阑尾更易穿孔而引起局部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蛔虫性阑尾炎穿孔继发腹膜炎死亡率高,予后差

胆道蛔虫症可并发胆管或胆囊坏死、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如蛔虫深入肝,可发生单发性或多发性肝脓肿,败血症;肝脓肿向腹腔内破溃亦可引起局部性或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 脾内蛔虫并发脾脓肿破裂亦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腹腔内蛔虫可存活2周,死亡后,虫体可分解消失。但雌虫体内的受精卵可集聚存留,可行成巨大肉芽肿团块。。散播的虫卵可呈囊化,形成类似于粟粒型结核的肉芽组织,从而导致肉芽肿性腹膜炎

(二)血吸虫

血吸虫性阑尾炎可并发穿孔或脓肿的病例占46.3%-55.6% 1 机制

血吸虫卵沉积所引起的阑尾壁纤维组织增生与循环障碍,阑尾腔的瘢痕收缩与狭窄梗阻,不但能引起阑尾腔内物淤滞发炎,且易造成管壁的坏死穿孔,从而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2 临床表现

在胃血吸虫病患者,可能发生血吸虫性胃溃疡急性穿孔,虫卵沉积在肠,穿孔部位多见于结肠 ,均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三)溶组织内阿米巴

阿米巴性结肠炎穿孔发生率为0.5%-6% ,坏死性肠炎伴穿孔死亡率占10%-30% ,儿童的死亡率更高,暴发性肠炎伴穿孔死亡率更高,成人和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5%和100% 1 机制

急性重度肠阿米巴病可并发肠穿孔和阑尾炎穿孔。但有学者认为,严重的病变虽可累及肌层及浆膜层,使肠壁变薄,组织脆弱而导致微小的穿孔,但一般能经过纤维增生而修复,或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而封闭。故除引起局限性腹膜炎外,很少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若合并严重细菌感染或混合性痢疾时,穿孔可能性加大 2 临床表现

穿孔多发生于暴发性阿米巴肠炎患者,好发部位为结肠,此时病人常处于危急状态,可出现弥漫性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以及肠扩张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3 诊断

肠阿米巴并发穿孔和阑尾炎穿孔,可根据症状、体征确诊。多达32% 的肠阿米巴病伴穿孔患者可有肝脓肿,肝扫描或肝超声波检查在严重肠阿米巴患者应作为常规检查,以确定有无阿米巴肝脓肿的合并存在。

(四)包虫

肝包虫囊肿穿破入腹腔,临床上占包虫囊肿穿破组织的第二位,后果严重,可导致激烈的、甚至致死性的过敏性反应,原头蚴播散、继发感染可行成多发性包虫囊肿以及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1 机制

促使破裂的主要因素为囊肿继发感染、外伤或对误诊病例进行穿刺,而

所谓自发性破裂则比较少见 2 临床表现

如果囊肿与胆管相连,囊液含有胆汁,一旦破裂后,含有胆汁的囊液流进腹腔,极易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五)猪巨吻棘头虫

本虫是猪的一种常见肠道寄生虫。亦可在人体肠道内寄生。辽宁、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先后多次发现本虫有地方性流行 1 机制

由于本虫吻突刺入肠壁颇深,在人体寄生可使附着处肠粘膜出血,形成溃疡;且虫体可借助吻突不断向肠壁深层侵犯,累及浆膜层,每易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等严重外科并发症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有季节性,高峰在6-11月份之间,病人多为学龄儿童,病人多有生食或半生食甲虫或其幼虫的饮食史。一般于食后1个月左右发作,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消瘦、贫血、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等。腹痛、发热常为就诊时的主诉。腹痛多位于脐周,次为右下腹或全腹性;发热一般在38度 左右,热型不规则,病中突然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发冷高烧,为发生肠穿孔及腹膜炎等外科并发症征象

(六)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在人的结肠,乙状结肠、盲肠和直肠是最常见的和最严重的病变部位,偶尔也可侵及回肠末端,本病的病理学特征酷似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在早期,肠粘膜呈现数毫米大的火山口状溃疡,数目随感染轻重而异。偶尔也可延及全部结肠粘膜。以后溃疡逐渐扩大并融合,在粘膜下向四周蔓延形成口小底大、边缘不整的溃疡,其表面覆盖粘液和坏死组织,在其四周常可检出滋养体。肠粘膜呈现水肿、充血、有时呈针尖状出血,严重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结肠炎,可以引起肠穿孔、腹膜炎

(七)其他虫种

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亦可引起肠穿孔、腹膜炎 五、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

急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在外科急腹症中甚为多见,而多种胆道寄生虫感染包括蛔虫、华支睾吸虫和肝包虫等均可导致这类常见外科急腹症

六、急性消化道出血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已知多种寄生虫感染可导致不同种类的消化道大出血

(一)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血吸虫感染可导致干线型肝硬化、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猫后睾吸虫感染可导致门脉周围性肝硬化。此外,肝片形吸虫、麝猫后睾吸虫以及多房棘球蚴感染等亦可引起不同表现型的肝硬化 1 血吸虫性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食管下端或胃底部的曲张静脉破

裂,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临床表现有大量呕血和黑便。这是晚期血吸虫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很严重。出血引起的死亡率国外报告为50%-70% ,国内数字较低,也在40%-48.5%之间

2 多房棘球蚴病 主要见于肝,症状类似肝癌,常因肝功能衰竭导致肝昏迷、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致死亡

(二)胆道出血

胆道大出血是肝胆系统疾患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溃疡病出血和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7.5%,多由于胆道寄生虫病,特别是胆道蛔虫病及胆石症等引起

凡过去有胆道寄生虫感染或胆石症病史的患者,如在突然发生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同时具有明显的上腹部绞痛,应考虑到胆道出血的可能;如在出血后不久即出现寒战、发热,之后发生黄疸和胆囊肿大等症状者,更可确定是胆道出血。胆道出血量较少者应先试行非手术疗法,可使部分出血病例出血停止,对出血量较多或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三)其他类型的消化道大出血

胃血吸虫感染可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出血原因可能为胃粘膜下层大量虫卵沉着引起不断机械刺激,结缔组织随之增生,而有碍局部血运,致粘膜表浅溃疡,以致糜烂出血。钩虫的口囊非常的发达,食管肌肉非常坚韧,其向背面仰屈之头部有助其坚强的口囊与内中切器对宿主肠粘膜作强有力的切咬与吸附,以使部分粘膜被吸入其口腔内;加之钩虫吸血时,能分泌抗凝素,使伤口不易凝血,以及虫体经常更换吸附部位,这样新、旧伤口同时出血可引起小肠肠壁的大量出血

急性重度阿米巴病可并发出血,一般常见的是少量渗出性出血,但在溃疡底大血管坏死和腐蚀的情况下,可引起大量出血,有血便发生,在右下腹常有压痛

七、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易误诊为其他腹部急症。在诊治急性胰腺炎时,必须同时注意胆道情况,要考虑到引起胆道疾患的各种寄生虫感染亦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蛔虫进入胆管后并发急性胰腺炎者更为多见。蛔虫不仅引起壶腹部梗阻括约肌痉挛,细菌上行感染,且部分肠液也可能由此而侵入胆道和胰管,因而引起急性胰腺炎

蛔虫阻塞十二指肠乳头可致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患者突然起病,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冷汗、甚至发生休克

总之,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外科急腹症颇为常见,引起外科急腹症的原因很多,除寄生虫感染外,各腹腔脏器的其他许多疾病也可导致外科急腹症。诊断往往比较困难,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参考必要的化验和X线检查等,进行细致的分析,故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诊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以挽救患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