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见习总结

见习小结:

内外科见习两个月以来,想必同学们对于内外科见习一定有所收获,对于医院有了很深地了解,对于医生这个职业也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下面我们就大家两个月以来的见习生活进行一下小结,具体的汇报形式如下:

1. 论文

可以用一种疾病的形式来反应一个主题,也可以说一下目前某种疾病的研究进展或者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具体内容不限,与临床医学相关,格式是参照综述的具体格式写)

2. 见习收获

总结一下见习收获(格式:标题 黑体三号 正文 仿宋 四号 字数 2000字以上)

3.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感悟

(格式:标题 黑体三号 正文 仿宋 四号 字数 2000字以上)

要求:1. 本周末之前交到各班副班长处

2. 按照上面具体要求写

3. 我们将对优秀的论文进行评比,优秀论文请老师修改,争取发表。

其他形式总结遴选优秀的进行表扬

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

 

第二篇:实习总结(妇产+外科)齐鲁篇

实习总结(妇产+外科)齐鲁篇

xwzj20xx

级别: 渐入佳境

显示用户信息

关注Ta

发消息 只看楼主 更多操作

楼主 发表于: 20xx-10-27 , 来自:山东省济南市 山东大学西校区3#或4#宿舍楼 — 本帖被 g.c.dr. 从 :: 临床讨论 :: 移动到本区(20xx-10-28) —

产科:

老师都不错,师姐也都不错。动手机会相对比较多,只是不让实习同学管病号。产科每个月都有一个组是重病号组,三个组轮流。所谓重病号组就是急症来的都规这个组管,所以重病号组的病号相对多一些,各种情况见的也相对多些。

我当时是跟着二组,刘锡梅教授,马玉燕教授,还有刘海英老师。刘锡梅老师总是面带微笑,跟着她上台会有很多动手机会。我第一次切皮,第一次皮内缝合,第一次接孩子(据说实习同学不准接孩子的),都是在她的指导下完成的。刘老师的手术做的不错,喜欢做腹膜外,不伤元气(刘老师原话)。她的病号很多,即使不管重病号,病号数也少不到哪去。马玉燕老师看上去风风火火,其实脾气很好的,做手术按部就班。刘海英老师很喜欢讲东西,只要愿听,她就会给讲很多。三个老师各有特点,但是都对学生很好。

妇科:

研究生比较多,进修医生也很多。除非自己想学妇科,或是很想管病号,否则的话学不到多少东西,上台机会也不多,即使上了台,动手机会也不多。

我当时在中三,曾经尝试管过几个病号,虽然不会的太多,但是虚心求教,学长还有进修的老师们都会帮忙的。从入院到出院,每一步都需要注意什么,都要写什么查什么,手术时怎么消毒,在台上注意什么。刚开始可以先找那种手术简单的病号管,熟悉流程,然后循序渐进。几个之后就好了。

如果不管病号,像抽血、换药、开化验单、写病程、打首页之类的活还是不少的。前提是自己愿意干。

普一:

外科之中我最忙的科室,也是自己真正管过病号的科室。当时跟着戴勇、姜金波组,直肠Ca、结肠Ca、胃Ca见了不少。他们组没有研究生,对实习生很放手,其实整个普一都很放手的。

每天都很充实,早上查房换药拆线,换过几次粪袋,擦过几次肛门,去之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几乎每台手术都能上,但是只能拉钩吸引剪线,偶尔打个结。他们组常规用订皮机,所以没有缝皮的机会。手术之余,忙里抽闲记个病程,不是自己的病号也要写,因为他们组干活的太少了,分工不是很明确。

普二:

相比之下,普二轻松的多,老师及师兄们都很照顾我们,很少让干活,除非自己积极要求。我当时混了两个周,只上了两台手术,没管病号,没记病程,干的最多的就是抽血。

普二的抽血很特别,往往早上抽血的数量比前一天晚上通知的要多出七八十来个。 骨外:

张元凯老师不错,很喜欢带实习同学,经常被他叫去手术室,被叫上台,他曾说:上来看的多清楚。呵呵……还有就是只要跟他进了手术室,到点就有手术餐,即使有时候不上台。张老师还鼓励实习同学写手术记录,参加手术交班。骨外的手术交班是先中文后英文,虽然一开始很打怵,但是慢慢锻炼就好了。

骨创:

骨创跟骨外的病号差不多,祈磊老师、侯勇老师、还有孙鹏飞博士都不错。每周二四六张达教授看门诊,门诊上的病号大多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去一次就能见得差不多。好处是张教授老伴会给学生送饭,呵呵……

泌尿外、胸外、儿外、急诊外:

每个科只转一周,感觉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就出科了。不过如果认准一个组,跟在屁股后面,还是会学到很多东西的。如果不干这个科,这些基本的了解就差不多了。急诊外动手机会比较多,第一天去就独立清创缝合了,虽然有点手忙脚乱,多处理几个就好了。另外还会遇上很多紧急状况,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很有帮助。急诊上纠纷也很多,说话做事都要学会保护自己。

先想到这么多,流水账式的,希望各位指正、补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