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高中阶段的《世界地理概况》

如何学好高中阶段的《世界地理概况》

庐江三中 肖育树

区域地理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试题的最终落脚点。鉴于初中阶段对此部分的学习要求与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有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这部分知识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认识学习《世界地理概况》的重要性

《世界地理概况》的学习是考好地理的前提。世界海陆概况是了解和认识世界面貌的基础;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与环境的纽带和桥梁;居民和人口是有关人类自身的一些人文地理的概述。

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因其既有

如何学好高中阶段的世界地理概况

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既能考查记忆,理解,应用的

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试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二、充分认识学习《世界地理概况》的难度

《世界地理概况》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同学们普遍认为这部分知识是好学但不好考,就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曾经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因此当高中阶段重新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与初中阶段不一样,初中阶段要求同学们了解区域特征,而高中阶段要求同学们具备分析区域特征的形成和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例如:在初中阶段,通常是已知区域让同学们说出位置,而在高中阶段是未知区域,只给一些相关的信息,要求同学们分析出位置,关于这个区域定位的问题就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大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沿用旧的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事实上,此时我们的学习方法需要转换(应以理解为主)。以至于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而对于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却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无法进行延伸分析,例如,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分析欧洲西部地区

河流的水文特征,同学们基本上都很难分析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三、怎样指导同学们学好《世界地理概况》

1、学会善于使用地图:

任何一种地理要素最后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空间上,因此,地图是学习《世界地理概况》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世界区域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同学们的学习就会轻松、有趣。

2、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高中阶段使用的世界区域地理教材是初中教材,因此,这部分教材不可能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世界区域地理的全貌,而我们的高考是会就某一个细节要求同学们加以分析,因此仅就教材的内容加以处理是远远不能适应高考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不断补充丰富地理知识。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信息,如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媒体网络、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经常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如果我们善于总结和收集,将会充实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点非常多,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世界热点问题,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

世界热点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特定的地理位置,一定的地缘关系,围绕资源和能源的争夺,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出现的。通过对世界热点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人文特征。

4、学会思考世界区域地理问题

学习世界区域地理不仅要认识和记住一些必要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还要善于通过分析综合,对比判断,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懂得学会思考分析地理问题。

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内,降水有干湿季之分,径流的季节变化大,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降水比较均匀,径流的季节变化小。这样,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判断地理事物,比较异同,认识本质,形成鲜明而准确的印象。

当然,学习世界区域地理,同学们还要学会记笔记,以便课后复习提高和丰富完善知识体系,还要学会归纳总结,图文转换,知识迁移等,这有待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和积累。

 

第二篇:世界地理总结

一、 名词解释:

自然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P5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一般而言,最基本的差异包括纬向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此外,还有由上述两者派生出来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

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由热带种类组成的,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高大茂密而终年常绿的乔木植物群落。为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它分布的地区水热条件充沛,且全年分配均匀,常年湿润,无明显的季节区分;土壤类型为砖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壤,生物循环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10°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绝大部分地域。这里地处低纬,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同时位于赤道低压带,南北半球的信风在此辅合上升,多对流雨。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xx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mm。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

地带性:广义的地带性包括:①纬度地带性②经度地带性③垂直地带性;侠义地带性主要指纬度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 地域格局: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特点。

二、简答

1、非洲贫困的原因:①殖民主义掠夺是造成非洲国家贫困的重要的历史因素②生产资料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形成贫困的结构性因素③政治和社会的不安定是造成非洲贫困的又一大因素④非洲的人口增长过快给国民经济带来沉重压力⑤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加剧了非洲的贫困⑥艾滋病病毒的肆掠使非洲大陆愈加贫困

2、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①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延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这是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地表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全球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②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前述呈纬向地带性分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结构,因受海陆位置、地形结构、地势起伏、洋流性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破坏,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大陆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气候类型引起的气候差异。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表现为:同一气候带内分异出若干不同的气候型(如同属亚热带纬度的亚欧大陆部分自西向东依次可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气候型);同一个气候型跨越不同的气候带(如亚欧大陆内部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③气候的垂直差异性。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 不同纬度的高地,如果海拔相同且达到一定的高度,则赤道地区的高地具有最完整的垂直带谱,垂直分带也最多,即从赤道多雨气候向上最终达到永久积雪带。

3、全球地表有那些分布规律?

4、亚洲气候特征: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类型的复杂性、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

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的耗竭与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地退化(森林退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正在加速。P109

6、为什么德国是欧洲的火车头?

①德国位于欧洲大陆中部,正处于西欧通往东欧,北欧抵达南欧的陆路交通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②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经济力雄居欧洲首位,在世界居第三位。战前,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战后的恢复和重建也是非常快。③德国强大的工业经济、稳健的经济增长、坚挺的货币和繁荣的国内市场一直是德国领先地位的保障。④与西欧的英法等国相比,德国保持着稳定的经济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