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传记选读-粤教版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文言知识总结

13 项羽本纪

一、实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实词。

1.数

(1)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责备)

(2)天下匈匈数岁者(几)

(3)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细密的)

2.亡

(1)是时桓楚亡在泽中(逃亡)

(2)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

(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军队)

(5)此亦天亡秦之时也。(灭亡)

(6)复聚其骑,亡其两骑。(丢失)

3.制

(1)吾闻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控制)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3)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

(4)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

(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7)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体制)

4.举

(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取)

(2)戍卒叫,函谷举(攻取)

(3)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发动)

(4)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发动)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端起)

(7)举身赴清池。(投)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9)举世皆浊我独清。(全)

5.壁

(1)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壁垒)

(2)项王军壁垓下。(修筑营垒)

(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陡峭的山崖)

6.发

1

(1)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派遣)

(2)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射箭)

(3)成语:引而不发(射箭)

(4)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焕发)

(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头发)

(6)穷发之北,有冥海者(草木)

(7)先发制人(开始行动)

(8)发号施令(发布)

二、虚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虚词。

1.莫

(1)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没有人)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能)

(3)莫辞更坐弹一曲。(不要)

2.独

(1)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唯独)

(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3)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

三、词类活用:请解释句中活用情况和意义。

1.项王怒之。怒:意动 .

2.毋妄言,族矣。族,名-动,灭族 .

3.梁以此奇籍。奇,意动,认为??奇 .

4.使公及桓楚将。将,名-动,率领 .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苦,使动,使??受苦 .

6.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坑,名-动,活埋 .

7.东之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下,名-动,归顺 .

8.项王军壁垓下。壁,名-动,修筑营垒 .

9.项王泣数行下。泣,动-名,眼泪 .

10.田父绐曰:“左。”左,名-动,往左边走 .

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名-动,往东走 .

12.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身,名-动,亲身参加 .

13.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名-状,向东 .

14.亦足以王也 王,名-动,称王 .

1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使动,使??称王 .

四、古今异义词:请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2

1.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才能勇气) ..

2.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长江西岸) ..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

4.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 ..

五、通假字: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本字和意义。

1.老弱罢转漕 罢-疲,疲困

2.天下匈匈数岁者 匈匈-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

3.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服,佩服

六、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项籍者,下相人也。( 判断句 )

2.楚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

3.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判断句 )

4.后则为人所制。( 被动句 )

5.谕以所为起大事。(介宾后置句 )

6.慎勿与战。( 省略句 )

7.淮阴侯与战(省略句)

8.(此马)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 )

9.项王则夜起,饮帐中。(省略句, 介宾后置句)

10.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判断句)

11.长史欣亦故栎阳狱吏。(判断句 )

1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判断句 )

七:翻译: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内心里感到愧疚吗?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而使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这也足够称王了。

4.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即使是吴地中部的子弟,都已经畏惧项籍了。

5.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几年来天下动荡不安,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的缘故。

6.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谨慎地防守成皋,如果汉军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

7、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会被别人所控制。

3

14 苏武传

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

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2.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

集合。)

(11)此必及我 (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

(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

(13)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

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4

(1)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

(2)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

(3)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

(5)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

(6)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7)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

(8)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

(9)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

(10)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

(11)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

(1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

弓弩。)

(13)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

(1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

4.一词多义

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名词作动词)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5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7)非汉所望也。(判断句)

(8)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

(9)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

(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被动句)

(11)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

(1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被动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2) 何以女为见?

我为什么要见你?

(3) 子卿尚复谁为乎?

你又为谁守节呢?

(4)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

(5)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

(6)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7) 见犯乃死,重负国

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8)皆为陛下所成就

都是被皇帝陛下提拔的。

(9)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

(10)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 6

(1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

(12)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

15 马钧传

1.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

(1)天下之名巧也 ( 巧:形容词做名词,技术高超的人)

(2)此轮扁之对(对:形容词做名词,对话)

(3)此二异也(异:形容词做名词,奇妙的事)

(4)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模:名词作动词,造模具)

(5)不如试之易效也(效:名词作动词,证明)

(6)其后有人上百戏者( 上:名词做动词,进贡)

(7)其巧可益否(益:形容词做动词,改进)

(8)以机鼓轮( 鼓:名词作动词,转动)

(9)使首尾电至(电:形容词作状语,像电一样)

(10)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1)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哭:为动用法,为??哭)

(12)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动:使动用法,使??转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少而游豫(过着玩乐的生活) ..

(2)天下之名巧也(有名的技术高超的人) ..

(3)为博士,居贫(一种专门顾问性质的官) ..

(4)圣人具体备物(一身之内) ..

(5)夫同情者相妒(爱情同属一个人) ..

(6)同事者相害(工作同属一件事) ..

(7)中人所不能免(一般人) ..

(8)必以考试为衡石(考察试验) ..

(9)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事物的道理 ; 可以用) ....

(10)缘縆、倒立,出入 自在(转动 ;灵活) ....

(11)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等而下之的人) ..

(12)良可恨也(可惜) ..

3.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不自知其为巧也( 谓语前置)

7

(2)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 宾语前置句)

(3)乃皆易以十二蹑( 介宾后置句)

(4)闻贤不试以事( 介宾后置句 )

(5)取人不以一揆 ( 介宾后置句 )

(6)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介宾后置句)

(7)其功百倍于常( 介宾后置句 )

(8)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被动句 )

(9)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被动句 )

(10)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判断句 )

(11)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判断句 )

(12)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判断句)

(13)裴子者,裴秀。(判断句)

(14)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省略句 )

4.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先生就制作了翻车,叫年轻人转动它,汲来的水自己倾流到地里,翻车里外轮番转动,效率超过平常水车一百倍。

(2)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他曾经试验用个车轮挂上砖头瓦块,可以抛射到几十丈远的地方去。

(3)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机巧之类,是天下极微妙精深的事情,您并不理解还要不停止攻击,那攻击的内容,一定离题万里了。

(4)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圣人一身之中,具有各种才能德行,他选取人才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5)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尽管圣人有理解一切的明智,但如要选用人材,就一定要先加以考验 。

(6)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

对子游、子夏这些人尚且如此,何况从此算起不如他们的人呢!

(7)何者?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为什么呢?空谈理论(事物道理),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讲得清楚的,如果加以实践,难讲清楚的地方,一试验就容易得到证明了。

(8)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8

马先生所制作的,都是创新(革新)的东西,因此他开头的所说所为,不会全部都正确 。

(9)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去责难那种很容易考验出结果的事情,随便用言语去压抑别人的才能,这犹如用自己的老一套去做天下的事,固定不变地看待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事情当然就办不好了。

9

 

第二篇:《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4.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