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是她感动了人间,还是人间触动了她—— 王俊英

在我们与家人盘膝而坐,欢快长谈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另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身边没有家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归属,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都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来表述自己的身份。而在九江救助站,我们认识了这位有着平凡外貌却有着不平凡事迹的女子,她就是王俊英——一位以自身力量帮助了很多智障、呆傻等神经方面有缺陷的人的善良的女子。

?只要我去做了,我就一定要干到底?

王女士今年已经56 了,祖籍是山东,现在是九江救助站的会计。 1976 年和家人来到九江,这一住,就是 35 年。

记者在救助站的一间值班室等候着王女士,王女士一进门就很亲切的和记者打招呼,采访很快就开始了。王女士是一位很健谈的女士,言谈中充满着山东人独有的豪爽和耿直。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接受她帮助的人,大多是大脑受过刺激的神经病患者,他们很多是不讲话或者是讲话很少的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在外流浪了很多年的,在接受过我帮助的人中,在外流浪最长的有34 年。当他们还在社会上流浪的时候,经历的生活是我们平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所以他们越来越不讲话,越来越不爱接近人,这也就导致,我想要帮他们找家时,沟通,成了很大的难题。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这些病人交流,我开始经常去值班,自己的值班还有帮年轻的同事值班,在值班的时候,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和那些病人接触。而且我可以更多的利用值班室的电话,和相

关的人员联系,这些都为我帮他们找家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而记者问王女士在帮助别人时是什么感受时,王女士告诉记者:?在看到这些病人后,我首先认为,他们肯定是受到过什么重大刺激才会得这么个病;其次,他们有病,而他们的家人很多也是会提前离开他们的,那么那时候他们怎么办呢?所以他们需要我的帮助,不管什么时候。?而就在去年,王女士刚好满 55 ,本该是退休的,但是她选择了继续留任,王女士说,?能够留任我特别的开心,别说是领导还给我些工资,就是一点工资都不给我,我都觉得特别的感谢。我就是想要能继续帮助这些人。?

在王女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山东人的那份厚道还有带着一份坚毅。帮助这些病人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可是王女士总是坚定地对自己说:?只要我去做了,就一定要干到底。?王女士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还在这个岗位上一天,我就会一直去帮助别人,直到尽头。?

?我有个要求,就是想要你亲自送我母亲回来... ? 20xx年,这对王女士来说,是与众不同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王女士开始接触这些病人,萌生了想要帮助她们的念头,并开始付诸实施。

20xx年 9 月,九江救助站来了一位来了一位新客。这是一位全身脏乱,不说话,总是一个人蹲一旁用警惕的眼睛看着周围的中年妇女。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年龄以及其它的任何信息,这个人是郭素敏。王女士告诉记者:?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就是一个人蹲在一旁,不让人靠近,不和人说话,全身脏兮兮的,头发也是乱七八糟的。当时我就走近她,笑着问她‘你吃饭了没有啊,你叫什么呀。’她瞪着我,然

后又把头转过去,嘴里含糊不清的念着什么,我仔细细一听,听到的是‘放学了,放学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她是会说话的,那就好办了。于是我和站长说,给我一个月,我帮她找到她的家人。于是只要我一有时间,我就会来和她聊天,帮她洗澡啊,带些零食给她吃啊,久了她就开始相信我。有一天,我就问她‘你属什么的呀?’我想农村人的话,对自己的生肖应该记得比较清楚。果然,她说了‘大龙,大龙’。属龙,那么一推算,我当时觉得她可能是 56 岁。我也陆陆续续知道了她的住址。安徽阜阳的小刘庄,但是因为她说话不清楚,所以她的名字我听得很模糊,只是简单的知道叫郭什么敏。于是我开始不断地打电话,打了三个乡,十多个村,但是都没有查到一个叫郭什么敏的 56 岁的女人。我就很是烦忧啊,怎么会查不到呢?突然有一天,一位同事来和我说,‘王阿姨,你去看看,那个女人好像病了,身上有血。’我一看,知道是来身上的症状,那就不对啊,如果是 56 岁的话,不该有这个症状,我就想到我以前猜错了,那她该是 48 岁。我又开始打电话,打到地方,让他们找一个叫郭什么敏的 48 岁的女人。终于,找到了她的家人。记得那一段时间天天下雨,一个叫马文斌的退休书记,帮了我特别多的忙,他冒着大雨帮郭素敏找她的家人,她们那派出所的一个杨科长也很热心的帮助我。终于有一天下午 5 点左右,我接到了她的女儿的电话,当时她的女儿是这么和我说的:

‘王会计,我是郭素敏的大女儿,你把我妈放了吧,放她到社会上去逃生吧!’

‘为什么?你叫什么?’

‘我叫伟红,我家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我爸爸有癌症,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我大伯说,要是又把妈妈接回来,会把爸爸又气病的。’

我当时真的是震惊了,我回复她的女儿说,‘你听我说,我已经50 多了,但是我 77 岁的妈妈还在照顾着我的生活。如果我把你的妈妈放到社会上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在这里,你的母亲一日三餐最起码还有保障,你知不知道,你妈妈身上很脏,有一次我帮她洗澡,旁边有个垃圾桶,里面有剩饭,她看到后伸手就去抓来吃。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这说明她在外流浪的这么些年就是这样靠捡垃圾桶里的剩饭来吃而活过来的。你现在要我把她放回到社会上去,又要让她过这样的生活,那么不要怪我说话难听,总有一天,你也会走和你妈妈一样的路的。’说完我就直接挂了电话。说到后面我已经哭的说不出话来,讲的含含糊糊,也不知道她女儿听清楚没有。但是第二天,她的女儿又来电话了,这次她的女儿只是很简单的告诉我说:

‘王阿姨,我想了,你说的对,你一个外人都可以这么对我的母亲,我这个做女儿的还... 我要把我妈妈接回来。’

我当时特别的开心我告诉她‘你有困难,可以去找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我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帮助你的,但是把妈妈放在外面流浪绝对不是省钱的办法。’

‘你说的是,可是我有一个要求,我想要你亲自送我妈妈回来。’她女儿回应我说。

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直接就答应了,6 月 8 日,我送郭素敏回家。

见到她女儿后,让我更惊讶的事发生了。她女儿走到我面前,噗通一声,给我跪下了,当时她是这么和我说的,

‘王阿姨,要您亲自送我妈妈回来,就是想要当面给您磕个头,谢谢你!’?

?只要你觉得是对的,就去做,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每个人可能都是善良的,当我们看到那些弱势群体的时候,我们也许同样会有想要帮助他们的冲动,但是能像王俊英这样,一干就是8 年真的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是什么能让她 8 年以来都这么无所顾虑的去帮助这些病人呢?王俊英告诉记者,?家人和领导同事,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帮助这些病人找家人,需要面对的困难也许真的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了解。王女士说:?特别是在联系方面,真的是屡经波折。很多次,我往地方打电话,电话那头的人总是不耐心的听我讲,就算我讲完了,也不会有谁真的去帮我查。这个时候,我只有天天打,到后来打到人家都觉得烦躁了,可是我还是不愿意放弃。当然,这其中,也会有人是很热心的,比如上面说到的马文斌书记和杨科长。??而且对于我的工作,我真的很感谢站里的领导,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想我也是很难帮助这些病人的。去年我本该是要退休的,但是我们的站长知道我一直有心愿帮助这些病人,所以就允许我继续工作,还给我工资,站长还和我说‘我知道你一直在帮助这些病人,我是极大的支持你的,值班室里的电话,你尽管用,不要有顾忌。’我别提多高兴了。站里的其他同事也是一样,我经常会问他们这些病人的情况,他们都会很耐心的和我说。?

而谈到自己的家人时,王俊英激动的留下了眼泪。讲起来她的一段回忆,?记得有一次,站里来了一位穿着简单,头戴草帽的中年男子。男子告诉他们,他的钱包被偷了,现在他不能回家,他只需要13 块钱就可以坐车回家了,来救助站求助,但是因为中间手续问题来来回回饶了好多个圈,男子变得很火爆。其他的同事后来甚至觉得他可能是个骗子。当时我想,就 13 块钱嘛,就算是骗子,也不会只骗 13 块钱啊。于是我就走到那个男子面前,对她说‘我给你 13 块钱’,因为没有零钱,所以我给了他 20 ,可是后来同事们有点责备我,说我不应该这么做。这样是纵容这些欺骗行为,搞得我后来心里一直不舒服。回家后,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的女儿,问她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结果我的女儿的话给了我极大地鼓励,女儿和我说,‘妈妈,只要是你自己觉得对的,就去做,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有了女儿这句话,我就更加坚定。我知道,不管我做什么,我的女儿她都支持我。还有就是我的母亲,她已经 77 岁了,但是她知道因为我在下班后还会要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她很愿意来照顾我的生活,帮我买菜,煮饭给我吃,帮我洗衣服。平时,也会听我讲我和这些病人的故事,一直的鼓励我。?

在和病人接触时,因为这些病人他们的神智不是正常的,有时候可能会对人造成一定的人身攻击,这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来说,真的是时刻存在着危险。但正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家人和领导的支持,王俊英才能一直坚持的去帮助这些需要救助的人员,即使这个过程是那么的艰辛。

8年,她的事迹慢慢的出现在各大报纸和媒体上,然而王俊英却说

?我做这些并不是说我想得到什么或者想让多少人知道什么,我这么做,纯粹就只因为我想做点好事,说坦白了,我只是想为我的子孙积点福。?正是这样一个坦率、耿直的女子,重新为那么多的人塑造了一个家。到目前为止,九江救助站接收的那些神经有问题的人,已全部找到了家,全部都有了家!

 

第二篇: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做好人物专访的几个要素

如何做好人物专访,依笔者浅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熟悉对象。由于人物专访具有与采访对象接触时间短、包涵容量大的因素,记者在介入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就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个人经历、性格兴趣、成就建树等)。已故著名戏剧大师曹禺在谈到他出访美国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道,他几乎天天要接受采访,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但有时间限制,而且很严格,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即便在这样苛刻的条件下,《纽约时报》一位记者只提了几个问题,事后却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这说明这个记者在采访前已将采访对象“吃透”。反之,如果记者对采访对象情况不了解,只凭与采访对象的简单谈话,甚至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仅耽误时间,遗漏重点,有时还可能使对方反感从而造成采访渠道的阻滞。据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19xx年为采访邓小平,在采访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阅读了几乎所有可以找到的有关邓小平的文字材料,还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提供邓小平的有关影视资料。正因为他未雨绸缪,充分准备,熟谙采访对象,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华社也分两次详尽地向世界披露了这次专访的内容。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巴巴拉·沃尔斯特说过:“人物专访成功的关键在于事先的周密研究。”

采访前的准备还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访问提纲,明确专访的主题,以及对采访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等。总之,采访的准备越充分,访谈中记者越能够掌握主动权。

表现个性。个性,是人物的心理与精神特质。个性,表现在人物的言谈、举止、气质、观点等方面。人物的内在精神,正是通过其个性化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抓不住人物的个性,就会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抓住了个性化的言语、动作,就会形象凸现,使人物活起来。个性,是人物形象的生命所在。 怎样才能在专访中写出人物的个性呢?从一些优秀的人物专访来看,必须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着力刻画人物的典型形象,使其具备具体、可感的特点,给予读者以生动的感觉。要着力写出具体的、立体的,能让读者感觉到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从而以其鲜明的个性,将读者紧紧吸引,并和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第二,必须写好细节。细节虽然很小,但很重要,尤其要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因为它是文章感人因素中的精华。而要写好细节,记者就必须在采访中深入细致地观察,手、眼、耳、口、鼻、脑一起用,那怕是瞬息即逝的动作。只有这样做才能在专访中刻画出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新闻人物形象。 掌握分寸。掌握分寸,就是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表现专访人物。不要人为拔高,不要极端化。优秀人物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华,他们的成长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社会大背景,包括改革的机遇、氛围以及政策和舆论的支持等。人物专访要正确反映人物成长或生活的“土壤”和“氛围”。当然,不是靠贴标签或图解政策,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如实地理解人物,反映人物。优秀人物的成功与失败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人物专访必须要掌握分寸,褒抑得当。

展示风格。展示风格有两层涵义,一是表现采访对象的风格,二是表现记者的风格。首先,专访的主

要方式是访问交谈。采访对象身份各异,谈话风格、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各具特色。采访者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的个性风格,访问和写作要尽量保留谈话的本来面目,特别注意不可歪曲对方谈话本意,防止强加于人。注重纪实性不仅关系到专访的真实性,还体现了记者的职业道德。其次,可以说专访这种新闻样式给予记者宽阔的展示个性风格的天地。当然,这里指的是记者素质的全面发挥,绝非喧宾夺主的自我表现,如,有的记者专访偏重理性思考;有的则风趣幽默;有的热情洋溢;有的委婉细腻等等。记者的个性风格是记者多年采写实践的积累和升华,逐渐锤炼而日臻完善。法拉奇的体会是:“每当我经历一次重大事件,或进行一次重要的采访时,往往深感苦恼,就像隐藏在历史丛林中的小虫子那样,害怕缺乏足够的眼睛、足够的耳朵、足够的脑子,去看、去听、去理解这些人物。我说在每次采访活动中我都耗费许多心血,这一点也不夸张。”以访问世界风云人物而著称的法拉奇的这一体会,道出了专访的难度和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专访的开头

专访通常不能劈头就是谈话,需要安排一个开头自然而然地引出访谈的内容来。

开头有这样一些常见写法:

介绍采访对象的概况;

介绍采访对象的某一突出成就;

由一个读者普遍关心的事件或问题引发;

对采访现场进行描绘;

直接引用对方的某句精彩的原话;

交代访问的意图和目的。

还有一些,但已不必一一列出。总之,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写得新颖,有吸引力,这是专访 开头的写作原则。

专访的主体 专访主体的写作要注意两点:

一是写好语言。

在专访写作中,可以对采访对象的语言作一些必要的选择和谨慎的加工。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对方的话语一股脑全撮进文章中去。对那些重要、深刻、清楚、有较高新闻价值的语言,我们要写进作品之中,其它的语言则应舍弃。有些明显辞不达意的地方,可以在不违背对方原 意的前提下作一些调整,但一定要谨慎。 二是要写出现场感。

专访是一种现场采访,整个对话过程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进行的,有着特定的氛 围和特定的人物对应关系,有具体的表情和口吻。这些虽不是专访的核心内容,但是缺少了这些内容,专访就会枯燥而且缺乏真实感。像下面这样的句子为专访增添了不少生动性和真实感: 她微微叹了口气,稍稍沉思之后告诉我:?? 她性情特别开朗。她和我交谈时,闪动着机灵的大眼睛,滔滔不绝地讲述她的信仰和崇拜? ?

专访的结尾

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下列几种主要方式:

以作者的抒情和评论作结;

以采访对象的希望和要求作结;

以一个难忘的小小镜头作结;

以对采访对象情况的补充交代作结??(来自互联网,作者不祥)

善于观察,凸现个性 ——人物专访写作漫议 ○王伟华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善用眼睛采访人物 观察是记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写人物专访,观察细致,从人物的服饰、举止神态,到周围的有关事物,都应在记者视线之中,尽管在特定的场合采访,可能会受到不少限制,但是只要记者善用眼睛,还是会获得丰富而翔实的材料。

1992年5月22日,已故的原国家领导人刘少奇的夫人、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抵石。当她一踏上革命圣地西柏坡,我发现王光美同志的眼睛湿润了。她深情地说:"我熟悉这里的山山岭岭,今天我是旧地重游,探亲访友,来看望老区父老乡亲的。"

穿过松树林,眼前是少奇同志当年旧居。圆桌、方凳,依然安放原处。壁上,一帧少奇和光美同志结婚照悬挂正中,睹物思人,我听到王光美同志激动地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和少奇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这个木箱,是少奇同志在西柏坡使用的,《论共 产 党员的修养》和有关土改问题的报告等重要文献的手稿,当年就存放在这里面。"从任弼时旧居出来,眼前是一个晒谷坪,我发现王光美同志异常兴奋,她向陪同人员回忆起她当年结婚时的情景。她说,1948年夏天,我和少奇同志在西柏坡结婚。那天是个周末,中央军委外事局的女同志为我缝制了一件衬衣,她们还赶集买来鸡蛋,拿来奶粉,给我们制做了一个蛋糕。主席和总理都吃了我们的结婚蛋糕,就在这个晒谷坪上,我还请主席和总理跳了舞。

在撰写《王光美重访西柏坡》的人物专访中,我将用眼睛观察到的这些新闻细节都一一写入文中。我认为,一篇好的人物专访,对于人物的刻画要有血有肉、形象丰富。写与众不同的人物更应该这样。写人物花一点笔墨写肖像是必要的。我是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光美同志时的印象:"上午9点,已届71岁的王光美同志,来到千年古刹隆兴寺。她一身简朴的黑色衣衫。领系藕荷色飘带,平易近人,风采依然。她不时向过往游人微笑致意。" 我体会,记者要善用眼睛捕捉新闻细节,只有这样才会使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二、关于突出个性 写人物专访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写谁像谁,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要想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个性,特别是注重抓取典型事例,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采写《南极寻梦一巾帼》--访世界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时,我注重了典型事例的挖掘。为了心爱的事业,金庆民的三个孩子都是在满月后,扔在浙江绍兴的姑妈家。当她回浙江看望孩子时,孩子喊她"舅妈"时,她流下了眼泪。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她不觉得失去的太多了吗﹖在采访中,金庆民对我说:"我是学地质学的。报效祖国和人民,匹夫有责,'匹妇'也有责啊我信奉缺憾美。人生正是有所失,才显得更悲壮美丽。"这些属于哲人和诗人的语言,从她的口中吐出,是那么的朴素,潜藏着一种内在的激情。

风沙飞舞,黄土没膝,20天才送一次淡水,多次死里逃生。就是在这茫茫戈壁滩上,金庆民度过了20个春秋。她如同一棵美丽的胡杨树,在光秃秃的戈壁大沙漠上顽强地生长着。 南极腹地文森峰终年冰雪覆盖,夏季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是没有生命的世界。至今,世界上尚无一位女性踏上这块土地,在地质科学领域,它也是块处女地。如今,金庆民是涉足这块死亡地带的第一个女性。在采访中,她告诉我,在探险考察时,她的脚曾掉进了冰裂缝,但她拼命用冰镐扒住冰块,奋力向上。她说,我知道,此时生命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祖国,我要把在这里的发现奉献给祖国。金庆民终于将一面微型五星红旗插在矿体上,让它向全世界宣告:这一矿藏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发现的 如今,金庆民的名字,已列入《国际名人大辞典》。她对我说,她欣慰,她和祖国的名字一同载入史册。

新闻人物常常是知名人物,但不知名人物也往往有新闻因素。关键是要在他们平凡的事迹中发现不平凡的闪光点。近几年来,我还注意采访了一些凡人。我想,凡人总是大多数,凡人也可以写出个性。莎士比亚说过:"真有它的本色,不用彩饰;美,真正的美,也不用着色。"用到人物专访的写作上,亦然。 专访兼有访问记、人物特写、人物通讯的性质,所以在写作方法上,必须兼有三者的特点,如同写人物特写一样,人物专访也需要生动的开头、巧妙的结尾。在介绍被访问者的一些必要背景材料时,叙述要生动、简洁。表达被访问者发表意见时,要用白描的手法,将采访过程中捕捉到的对方的表情、动作以至采访中发生的情节穿插进去。

由于各种人物的身份、职业情况不同,人物专访的写法也应因人而异。专访作者应力图从思想深度写作技巧都有所变化,或借专访纪念某位名人,或借专访请某一方面的人士阐述观点,给以启迪等。

人物专访虽属新闻写作范畴,也应该赋予它艺术的魅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应该写得活,写得美,写得生气勃勃,富有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被采访者一出现,记者就应迅速进入角色,进入忘我的境界: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一片浮云,一声鸟鸣,一束阳光,将它们收集起来便是一捧五光十色的可以装点和美化文章的雨花石。前不久,我去采访著名女作家叶文玲,她一边干家务,一边简单地回答我提的问题,如果单纯地把一问一答写出来,充其量只是一篇硬邦邦的“答记者问”。于是我放开自己,把自己深深地融进角色,帮她摘菜,为她穿针引线,看她下厨炒菜??该看的看了,该问的问了,心中也有“谱儿”了,回到报社后,一气写了两篇专访。《她以真情绘人生》一文从她书架上的“骏马”写到她的创作经历及成果;而《她心中的太阳》则写她的家庭、她的子女、她的菜、她的针线活。专访见报后,叶文玲打来电话,夸我散文写得很

美。我尝到了采访时进入角色,投入自己的甜头。

实现专访上的散文美,关键在写作,过去我对人物专访的概念是:形式———你问我答;内容———今天的成果、昨天的奋斗、明天的愿望“三部曲”。这样的文章构思生硬,没有表现力,读起来如同嚼蜡。

大胆去构思、去表现,写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诗的时空交替,电影的蒙太奇,音乐的旋律、节奏,绘画的透视??赋予作品春天般的美感和生命力,这是我在写作时最关注的。我写《倪伯伯的心愿》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传统的专访形式,从写“我”入手,以“我”的活动为线索,把几天的所见所闻串起来,看似一篇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文,但字里行间、一草一木都在写倪树根。我把他融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把他融进了大自然之中,在阵阵青草气、野花香中展现他的心魂,衬托他的精神境界。专访发表后,有人称它是“一首散文诗”。我很高兴,因为写这篇文章实现了我的追求。

新闻写作最忌的是华而不实,作为有强烈新闻性的人物专访对此同样忌讳。在时间仓促、现场混乱的情况下采写,很容易把文章搭成水多肉少的“花架子”,而巧用背景材料,可以防止出现这种情况。那年,三毛来了,然而采访远不如我所想的那么容易,三毛始终被人簇拥着无法接近,记者招待会也只能提几个惯例性的、礼节性的问题。这一天既匆忙又混乱。

是夜,我抱来一大叠三毛的书,细细地读。书里的三毛变成了白天的三毛,白天的三毛又变成了书里的三毛,我把两个三毛融合在一起,一直写到天亮,一篇《好雨时节仙客来》赢得了称赞声。我觉得写好这篇专访是巧用背景材料的结果。看张乐平电报时三毛哭了,我立即把她小时候如何迷上《三毛流浪记》及休学回家苦读书的故事引了出来。欣赏艺术壁画时三毛吻作者,我立即把她喜爱自制衣裙、崇尚艺术创造的故事引了出来。当她告诉我她将继续周游世界时,我立即引出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写她在沙漠时的快乐和痛苦??当这些背景材料出现在读者面前时,我自信它们是能够表现真正的三毛,也能打动和感染读者的。

我觉得人物专访的美在于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个记者,应该有这样的热情,那就是:去捕捉美,去表现美,去深化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