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一、 考核要求

(一)、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占30分)和终结性考核成绩(占70分)构成。

1、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成绩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构成(加总平均计算):

① 形成性考核作业册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平时作业)为四次,在网上下载,打印上交。第十五周统一一次性把打印的纸质作业上交。

② 网上作业。网上作业为二次案例分析 ,题目在网上“案例分析 ”栏目里。

第一次为1—3题,第二次为4 — 6题。每题字数为1000字(每次作业为3×1000字=3000字)。每次面授课后一周内在网上“互动社区”栏目里提交(写请姓名、学号后三位)。

③ 出席率。

2、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约在第16周周末进行,纸质开卷,大连电大命题,考试时间90分钟。复习重点见《复习指导》。

(二)、期末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选择题30个,每个1分,共30分;问答题4个,其中第1、2、3题,每题7分,第4题 12分,共33分;案例分析题1个, 17分。

二、复习范围

(一)、 名词解释题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需要 经典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 性格 情绪和情感 审美 群体内聚力 领导者群体的心理结构 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 家庭生命周期

1

(二)、 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 ( ) 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 B.心理过程 C.行为过程 D.反应 E.个性心理特征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

A.实验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案例法 E.观察法

3.问卷法的问;卷类型主要有 ( )。

A.封闭式问卷 B. 随意式问卷 C. 个别问卷 D. 集体问卷 E。 开放式问卷

4.旅游知觉的特性有 (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 恒常性 D.选择性 E.多样性

5.对旅游条件的知觉有( )。

A.对时空的知觉B; 对交通条件啪知觉 C对旅大浪游目的地的,D. 对旅游风险的知觉 E. 对人际的知觉

6.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有 ( )。

A.对自我的知觉 B.对旅游风险的知觉 c.对他人的知觉 D.对人际的知觉E.对角色的知觉

7.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有(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期望效应 D.审美效应 E.刻板效应

8.旅游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旅游风险, 常见的方法有 ( )。

A.广泛收集旅游信息 B.购买名牌产品C.寻求高价格飘 D.认真比较衡量 E.采取从众消费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比较有影响的学说。马斯洛把人类多种需要归纳为 ( ) 等几大类。

2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0.旅游者需要是人们的一般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旅游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表现在 ( ) 等几个方面。

A.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B.基本智力的需要,C.探索的需要, D.追求健康的需要 E.冒险的需要

11.通过对旅游活动及各种旅游动机分类模式的研究,我们可将主要的旅游动机归纳为几大类, 即 ( ) 等。

A.健康的动机 B.追求自尊的动机 C.探索的动机

D.学习的动机 E, 社会交往的动机

12.旅游者在出游以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以此作为旅游选择的参考和依据。旅游者的学习方式通常有 ( )。

A.直接经验 B.广告 C. 间接学习 D.条件反射

13. ( ) 理论认为, 学习是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的结果。

A,认知学习 B.行为学习 C,构建学习 D.观察学习

14.旅游者的社会环境, 包括( ) 等,是其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A.广告 B,家庭 C.,朋友 D, 熟人

15.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生理学家、 条件反射学说创始人 ( ) 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 B,马斯洛 C.维台默 D,斯金纳

16.态度的组成包括 ( ),

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想象成分。

17.人们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指的是态度的( )。

A,对象性 B. 社会性 C.稳定性D.价值性 E. 调整性

3

18.心理学家H. 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几个阶段,包括( )。

A.服从阶段 B.同化阶段C.內化阶段 D.行为阶段 E. 决策阶段

19,外界影响对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 )。

A. 态度的强度 B.态度的价值性 C.信息作用 D.旅游者之间的态度 E.团体压力。

20.旅游宣传有助于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在旅游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

A.动机的激发性 B.形式多样性C.內容的针对性 D.目标的合理性 E.知觉的改变性

21.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 )。

A.兴趣 B.性格 C.能力 D.意志 E.气质

22、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

A.心理因素 B.性格因素 C.遗传因素 D.性别因素 E.社会因素

23.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将个性心理特征分为 ( )。

A.外向型 B.心理中心型 C.內向型 D. 他人中心型 E.中间型

24.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 ( ) 等几部分组成的。

A.自我 B.本我 C.真我 D.假我

25.美国运通公司将旅游者划分为 ( )。

A. 担心型 B. 探险型 C. 经济型 D. 梦想型 E. 享乐型

26,根据情绪的性质,,情绪可以分为 ( )。

A. 恐惧 B.快乐 C.激情 D.愤怒 E.悲哀

27.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包括( )。

A.肯定和否定B.积极和消极 C.紧轻松 D.快乐和悲哀 E.单纯与复杂

28.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人际距离由近及远分为 ( )。

4

A.亲密区 B.个人区 C.社会区 D.公众区 E,隔离区

29.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主要有 ( )。

A.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B.活动是否顺利 C.客观条件

D.团体状况和人际关系 E,个体因素

30、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具有 ( ) 的特征。

A.兴奋性 B. 感染性 C.易变性 D.多虑性 E.深刻性

31.审美心理要素包括 ( )。

A.感知 B.理解 C.想象 D.情感 E。距离

32.审美活动的特征有 ( )。

A.现实性 B.复杂性 C.感性 D.主体性 F .超功利性

33.旅游者审美动机的类型可分为 ( )。

A.自然审美型 B.文化审美型 C.社会审美型 D.饮食审美型 E.艺术审美型

34.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反映了在旅游过程中审美时 ( )

A. 形式与內容的统一 B. 山与水的统一 C.主客观的统一D.情感与想象的统—

35.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

A. 认识活动 B,想象活动 C.情感活动 D.价值活动

36.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

A.学校 B.家庭结构 C.消费流行 D. 社会阶层 E.社会文化

37.在现代社会中, 家庭的形态主要有( )。

A. 单亲家庭 B.配偶家庭 C.核心家庭 D.复合家庭 E.独居者家庭

38.社会阶层中的中上层作为旅游者, 其消费活动主要指向 ( )。

5

A.求廉 B.求实 C.社会接受性 D.享受

39. 文化的特征通常体现为( )。

A.无形性 B.广泛性 C.习得性 D.稳定性 E.动态性

40.消费流行的特征体现为 ( )。

A. 时期性 B.地区性 C.习得性 D.从众性 E.反传统性

41、旅游者对饭店前厅服务的主要需求心理包括( )。

A.公平心理 B.安全心理 C,求知心理 D.安静心理 E.快速心理

42.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包括。( ) 。

A.纪念性动机 B.馈赠性动机 C,新奇动机D.,求利动机 E. 实用动机

43. “在家千日好, 出门一时难”代表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之中 ( ) 的心理需求。

A.求快: B.求尊重C,求方便,,D.求卫生 E.求安全

44、旅游者在旅行途中表现特别突出,最基本、最关切的心的心理需要是 ( )。

A.安全需要 B.快捷需要 C.准时需要 D.舒适需要 E.便利需要

45.在旅游服务工作中, 应忌讳的 “四语” 是 ( )。

A.蔑视语 B.烦躁语 C.斗气语, D.否定语 E.幽默语

46、旅游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 ) 方面。

A.能力差异 B. 情感差异 C,性格差异 D.意志差异 E.气质差异

47.公平理论的提出者为 ( )。

A.亚当斯 B.弗鲁姆 C.赫兹伯格 D.马斯洛

48.旅游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式, 通常有 ( )。

A.情感激励B,目标激励 C.奖金激励D,榜样激励 E.强化激励

49.员工产生挫折的反应通常表现为 ( )。

6

A.自责 B.攻击 C.防御 D.逃避 E.兴奋

50.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主要有( )。

A.职位 B.,品格 C.才能 D,传统 E.资历

51.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主要有( )。

A.职务 B.品格 C.才能 D.传统 E.感情

52. 勒温将领导方式分为 ( ) 等几种类型。

A.平庸型 B.民主型 C.超越型 D.放任型 E.专制型

53.建立一个合理、 有效的领导班子结构, 应考虑 ( )。

A.性别结构 B.年龄结构 C.智能结构 D.个性结构 E.知识结构

54.领导群体的心理结构的优化,主要应做到 ( )。

A.心理相容 B.心理适应 C.心理安慰 D.心理互补 E.心理认同

(三)、 问答题

1. 简要说明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3. 结合旅游实践讨论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对旅游知觉的影响。

4. 简述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地知觉印象的因素。

5. 举例说明知觉对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影响。

6. 你认为旅游部门和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7. 影响旅游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8. 结合我国旅游业现状,论述如何改变旅游产品的形象, 以获得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产品积极、肯定的态度。

9. 请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研究一下你应该怎样去改变一个对该目的地评价不高的人的 7

态度。

10、 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有

何特征?

11.审美心理要素包括哪些?

12.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13.旅游者对饭店客房服务有何心理需求? 应当如何对待?

14.导游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应如何积极诱导旅游者的兴趣?

15.结合现实分析领导群体心理结构建立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6.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17. 结合《中国最美的地方》(大连电大课程网上资源)谈谈旅游的视觉审美体验

18.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四)案例分析:

1. 富有表现欲的游客

骆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且颇有威望的“老导游”。某年,骆先生在北京接待了德国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旅游团, 北京是他们的最后一站。这个团的领队奥先生曾三次来华旅游,据“全陪”反映,奥先生十分 “挑剔”, 与各分支社的导游人员都配合不好,不是发脾气, 就是强行代替地方导游人员讲解。

骆先生与奥先生在机场见面时,也感到奥先生的确比较傲慢:骆先生想:“要搞好这个团的接待工作,能不能与奥先生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打开局面,在接待中首先要做到耐心细致,主动热情。”

为了给旅游团和奥先生留下一个美好印象,骆先生决定:第一,下工夫把故宫导游 8

搞好;第二,主动接近奥先生,尊重他,并适当发挥他的特长。骆先生了解到奥先生对东方历史和佛教史有一定的研究,所以,在去碧云寺和卧佛寺的路上便主动邀请奧先生为全团讲述佛教史。奥先生非常感动,在讲了一段佛教史以后说:“谢谢骆先生给我这个机会! 至于碧云寺和卧佛寺的具体情况,请朋友们听骆先生讲吧,我相信,他肯定比我讲得生动,更好!”骆先生接着奥先生的话说:“我从奥先生的讲述中学到了不少有关佛教的知识,对此表示感谢!”

由于默契和配合,在北京期间,全团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奧先生的心情也比较舒畅,最后全团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中国。

请运用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2. 你怎么知道我爱喝清茶

某天,八位客人在郑州丰乐园酒店宴会厅刚一落座,服务员小刘就热情地奉上了迎客茶。突然,坐在主宾席上的张先生吃惊地问小刘:“你怎么知道我爱喝清茶?”原来,小刘给其他七位客人上的都是菊花茶,只有张先生的是清茶。小刘微笑着说:“您是第二次来用餐了,我们知道您喜欢喝清茶。”张先生非常激动,连连赞叹:“没想到我只来过—次,真地让我感到意外,谢谢你!”小刘说:“不用谢,现在整个餐厅的人都知道您爱喝清茶。另外,我还知道您在吸烟的时候爱在烟灰缸里倒些水。”说着,就给张先生到上了。张先生再一次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直到用餐结束,宴会厅里都谈笑风,同时也对丰乐园的服务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原来,每一位客人,尤其是贵宾,只要在丰乐园消费一次,酒店就会记录下客人的档案材料,并通知每一个部门。只要客人再次踏进丰乐园,服务员都会按客人的喜好和习惯为其提供周到而满意的服务。

请运用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9

三、复习重点

复习阶段可以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不同程度地把握学习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旅游心理学、心理、行为的基本概念;

2.熟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掌握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旅游者的知觉

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了解知觉的心理定式;

3.掌握旅游知觉的定义及特性;

4.熟悉旅游条件知觉的内容及其对旅游活动的的影响;

5.掌握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

第三章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1.熟悉玛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人的需要与旅游的关系;

3.掌握最基本的旅游需要;

4.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5.掌握需要、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第四章 旅游者的学习

1.掌握学习的概念和作用;

10

2.熟悉学习理论;

3.掌握旅游者学习的内容;

4.掌握学习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影响。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1、熟悉态度的概念、构成及其特性;

2.了解态度形成的阶段;

3.熟悉旅游态度的概念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4.掌握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5.掌握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

1.掌握个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了解个性倾向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 熟悉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4.掌握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第七章 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两极性及其分类;

2.熟悉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

3.熟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特征;

4.掌握情绪和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5.掌握对旅游者情绪和情感进行激发和调控的措施。

第八章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1.了解审美的基本原理;

11

2.熟悉审美的心理要素及审美愉快:

3. 熟悉旅游者审美的特点和审美态度;

4.掌握旅游者的审美动机;

5.掌握旅游者的审美体验。

第九章 社会因素与旅游者的行为

1.了解社会角色的有关常识;

2.掌握家庭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 掌握不同社会阶层的划分及其相应的旅游行为;

4.熟悉社会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熟悉消费流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第十章 旅游业服务心理

1.掌握旅游者对饭店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的需求;

2.掌握饭店服务心理对策和导游服务心理对策;

3.熟悉旅游者对接待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的需求;

4.熟悉接待服务心理对策和购物服务心理的对策;

5.了解交通服务心理需求及对策。

第十一章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与管理

1.熟悉员工的个体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的相互影响;

2.熟悉员工群体心理与旅游企业管理的相互影响;

3.掌握旅游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的相关理论及方式;

4.了解员工的挫折心理及管理措施。

第十二章 旅游企业领导心理

1.熟悉领导的概念和功能;

12

2.掌握领导影响力的构成;

3.了解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4.熟悉领导者群体心理结构的内容、优化的要求。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