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制作考试中影评写作的四大要求

编导制作考试中影评写作的四大要求 来源:吾爱视频教程网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名师点评:

有很多人认为看电影就看电影呗,评什麼?论什麼?但事实上,在你写影评的同时,也是让自己回溯在这一个半小时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烂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员,他们又是用什麼眼光来看?没人愿意制造一部人人唾弃

的大烂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烂片是否有可取之处,是否制片.导演.演员们用著不同的想法来拍摄?

这些,当你开始用心写影评时,你的思路会愈来愈清明,想的范围愈来愈广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体会,也能将你的体会带给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评中,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文笔进步了,看电影时能看到更多的细微末节,能感动到心灵的深处,那麼,你成功了

当然,没人是一蹴可矶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学创作者外),当我自己回顾一开始写的文章,也觉得自己的文笔生涩,眼光不够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发现自己很自然的就长篇大论了起来,当然,现在依然不够好

最好的一句话是----

“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

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的写影评,正面.反面.侧面的见解都是很独到

化简为繁,化繁为简,字字都是精采

 

第二篇:编导 影评写作 影评与影评的常识

编导 影评写作 影评与影评的常识

影评与影评的常识

到底什么是影评?什么样的影评才是好的影评?这种讨论总间歇性发作,在网上或者朋友圈里,甚至经常是在心里。这问题我也琢磨一段时间了,我也说过类似的看法。

首先,影评就是一种写作,而不是一种“文体”,文体的限定对于影评反而是一种束缚,不像小说、诗歌,什么专业的,不专业的,懂行的、不懂行的。比如电影的学术写作,有规范,但那是一种职业写作,电影报道,也有规范,也是职业写作,西方书的Review,也有规范,也是职业写作,这些都是不必要的限定。试图限定影评体式和规范的行为都是“权力行为”,与写作自身没有关系。

写作的范围可大了,从古人用甲骨文记录祭天内容,到教会写圣经,都是写作。我觉得,这种“大”反而给影评提供了更高的地位,既然是写作,就可以抵达所有写作的极点。换句话说,恰恰是“写作性”才使影评实现了“不可能的自足”。经常有这种事,某人写了一个影评,好赖不说,专业与否不说,有人没看过这电影,但文章读着很激动,是写作性在起作用,而不是电影。

但影评终归是有限定的,不能写什么都是影评。阿城说,自由不是乱写,只有找到了限制,才能自由。这话说的好,小说家只有找到了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写作才能天马行空,看不到边界。以电影为限定的写作就是影评。我觉得再没必要继续限定了,比如“影评是一种XX写作”,用什么风格、体式、语言、角度,都无所谓。这又不是说取消标准,写作是有标准的,有高低好坏的。好的影评,坏的影评,高明的影评,粗俗的影评,市面上无论流行哪一种影评,都至少追求一个字:信。希望别人相信你的观点,信任你的判断,信从你这个作者。其实,写作最高的追求,是信仰。人类最早的写作产生时,不是为了跟人交流,而是跟神交流,用文字对上帝说话,所有很多作家说,写作是一种信仰。当然,拿这种标准要求影评,看起来有点荒谬了,扯淡了,写影评的有个劳什子信仰?但只要影评还是一种写作,就不能否定“信仰”这个维度。读过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的文学主流》吗?文学批评,我读着就像一部作品。读过波德莱尔的画论吗?艺术评论,我读着也是作品。他们都是激进的写作者,最反对文体限定,是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给他们的写作提供了自由。如果影评有个高标准,那就是像勃兰兑斯评文学那样评电影,像波德莱尔评绘画那样评电影。徐霞客是写地理游记的,司马迁是写历史的,无论写什么,后来他们的东西都成了“文学”。 我不敢说我写的那些东西就是这样的影评,但我认识到了这个标准,写作的标准。

说到信,就要真实,不真,谁能信?这“真”才是影评的难点。什么是真?事实(八卦范畴:电影内幕、影人访谈、导演阐述)是不是真实的?道理(电影学原理范畴:镜头语言、光影构图、剪辑规律)是不是真

实的?情感(电影阅读观感)是不是真实的?环境(体制问题、制片和发行的现实问题)是不是真实的?可能都是真的,也可能都不是真的,问题是,人们要用一种不能确定为真实的东西,打倒另外一个也不能确定为真实的东西。

我感到现在的影评求真之难啊!其实很简单,真就是尊重常识,明明这最简单的事总被影评忽视。权力、体制、利益都在限定我们认识常识,坚持常识的事反而是被压抑的、被禁止的。影评人就像挫澡巾,用一段时间就脏了,就不能再要了。

用常识思考,才是思想。我不喜欢说学术,学术是一种工作,不是说从事学术的人就一定有思想,任何一种工作都有思想。好比知识分子这个词,其实来自西语的“脑力劳动者”,其实是一种职业划分,到现在成了荒谬的阶层划分。官僚、企业主,哪个不是“脑力劳动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工人中都有脑力农民、脑力工人。而在中国,知识分子这个词成了“话语权力人群”。90年代末,《新周刊》还提出了“知道分子”,说样样通,其实样样不灵的人。其实是那些占有资源、并把资源变成话语权力的“知识的二道贩子”,“知本家”。这些人不一定有“思想”的,但他们有权力、有资历、有资源。在戴新伟的博客上,读到韩东写的《快是艺术的敌人》,其实快也是影评的敌人,这个“快”其实就是对违背常识的概括。所以?胄醋詈玫挠捌溃?鹇胧且?鹬爻J叮?白龈龀J斗肿印薄0盐樟顺J叮??缶陀辛说赖隆⒘⒊ ⑸竺篮托叛觥?

所以我提“思想”,我觉得思想不是虚的,思想是个有形有质的东西。在我看来,存在有思想的小说家(诗人、影评人、工人、政客……),也存在没思想的小说家(诗人、影评人、工人、政客……)。思想不是哲学,哲学还是学术,还是学科,思想面对的是生活,说白了,就是面对存在(这又根存在主义哲学没什么关系)。思想的形质可以“凝成”写作,人死了,但写作,不论什么体式的,写什么无所谓,小说、戏剧、哲学著作、散文、传记………却可以昭悟别人。这种人,读一篇剩过读别人十篇。现在,到处是有资源(资料)的影评,有话语权的影评,有感情的影评,有效益的影评,有多少是有思想的影评呢?

记得有人问周黎明,你编了一本书,那些电影你都看过么?又一次在卫西谛的博客上,他写到某位日本学者每天看5部电影,而他根本做不到。这就有个问题,写影评到底需要看多少电影呢?我觉得人是活不过电影的,这就是常识,每年全世界出品的电影几千部,用一年时间连续看,也看不完。是不是把所有的电影都看了,才能有资格写影评?才能写出高明的影评?不述常识、不懂常情,不论常理,看一百万部电影,也不是好影评。这跟对电影学者的要求不一样,对教授的要求是职业的要求,与写作没有必然联系,没有一定数量的电影阅读属于不合格。

有人批评一些影评人写的不专业,没受过专业电影教育。这种要求还是“职业写作”的要求,其实还是要掌握常识,但没必要限定手段,很多科班出身的人反而不自由,他们的思维是盖房子,把用墙壁把空间圈起来,在房子里才能找到自由。其实是变成气球,只要自己足够结实,想飞多高就飞多高。问题是,写影

评的这堆人里,结实的人不多,有质量的人不多。

掌握到这一层,影评是什么的问题,就卸下了多余的、没用的包袱,而明确了本质的限定,无论面对什么电影,都可以达到“自由”,而不是沦为电影的附庸,成了有个人立场和自足价值的写作,才可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