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模板(本科)

实验一 雕刻的基本手法及器械的使用

[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的雕刻工具,掌握雕刻的手法,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1.雕刻器械的认识

2.雕刻器械的使用。

[试验器械]

石膏块75mm*40mm*30mm 直尺 雕刀 石膏勺 垫板 石膏切刀

[实验方法]

1、雕刻器械的认识

认识雕刀、蜡勺、石膏切刀的名称、作用及使用范围。

2.握刀的基本方法

(1)掌拇指握式:将刀柄全部握在第二、三、四、五指内,刀的根部位于食指的第二、三指间关节处。用刀时刀口向着雕刻者,对准石膏块,同时用左手握着石膏块,以握刀手的拇指顶住石膏块作为支点。此种方法多用于修牙冠各面。

(2)握笔式:最常用的一种雕刻方法,和握钢笔的方法基本相似,称为握笔式。用拇指、食指、中指握刀,无名指和小指做支点。此种握刀法用于比较细微的雕刻,也可以用中指作为主要的支点。

(3)切割式:食指按于刀背,其余四指平握刀柄,手掌的小部分压住刀柄的远侧部。此种握刀方法多在切石膏或石膏时使用。

3、根据以上雕刻的手法,利用所发石膏进行练习。

[注意事项]

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二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 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试验器械]

石膏块75mm*40mm*30mm 游标卡尺 雕刀 垫板

[实验方法]

1.石膏块雕刻

(1) 了解上颌中切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冠长 冠宽 冠厚 颈厚 根长 颈宽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数值 10.5 8.5 7.0 6.0 13.0 7.0 3.5 2.5

(2) 画出唇面外形线。

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参考唇面的外形,画出上颌中切牙外形线。

(3) 初步形成唇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4) 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从石膏块最顶端开始画出冠长,根长,按照邻面的形态结构用圆滑的曲线画出邻面的外形线。

(5) 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6) 完成轮廓外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以及远中面的雕刻,切掉各面多余的石膏,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外形。

(7) 完成牙冠个轴面外形

将各个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个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邻接点。

(8) 完成切缘、切嵴和切角

切缘平直,远中略偏向于舌侧,切嵴不宜太薄或者太厚,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园钝。

(9) 绘出颈缘曲线

完成颈部的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微园而突出,使牙冠牙根过渡自然。

(10) 雕出牙冠唇面形态

将牙冠上未雕刻出的结构按照其所在的位置雕刻出

(11) 完成牙冠舌面形态

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用雕刀雕出舌窝。

(12) 完成牙根外形

由颈缘向根尖方向刮去,注意颈部不能刮的太多,保证牙根在颈三分之一处最粗。

(13) 修整完成

仔细检查各部分的尺寸,精修完成,完成的中切牙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A、 唇面:呈梯形,表面光滑,有两条发育沟,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近中切角为直

角,远中切角圆钝。外形高点在颈三分之一的唇颈嵴上。

B、 舌面:略小于唇面,其颈部较窄,有较大的舌面窝,外形高点在舌面隆突。

C、 邻面:呈三角形,远中面较近中面小而突。

D、 切嵴:切嵴由近中向远中舌侧斜行,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

E、 牙根:为圆锥形的单根,唇面大于舌面,自颈三分之一向根尖部逐渐变细。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牙的尺寸数值进行划线,正确标出各个面的标志点。

2、 线条要圆滑清晰。

3、 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

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三 上颌尖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 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尖牙。

[试验器械]

石膏块85mm*35mm*25mm 游标卡尺 雕刀 垫板

[实验方法]

1、 了解上颌尖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冠长 冠宽 冠厚 颈厚 根长 颈宽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数值 10 7.5 8.0 7.0 17.0 5.5 2.5 1.5

2、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按照邻面的形态结构用圆滑的曲线画出邻面的外形线。

2、 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逐步切掉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3、画出唇面外形线。

在唇面上画出上颌尖牙唇面的外形线。

4、 初步形成唇面

从垂直方向沿着划线切掉近远中面多余的石膏,为便于最后修整,可以在划线整体以外1mm切割。

5、 完成轮廓外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以及远中面的雕刻,切掉各面多余的石膏,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外形。

6、 完成牙冠个轴面外形

将各个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个轴面的外形高点及邻接点。

7、 完成牙尖、切嵴和牙尖角

牙尖由四条嵴和四个斜面构成,牙尖偏向近中,牙尖角近似直角。

8、 绘出颈缘曲线

完成颈部的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微园而突出,使牙冠牙根过渡自然。

9、 雕出牙冠唇面形态

将牙冠上未雕刻出的结构按照其所在的位置雕刻出

10、 完成牙冠舌面形态

将舌面雕刻成凹面,根据舌轴嵴的位置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用雕刀雕出舌窝。

11、 完成牙根外形

由颈缘向根尖方向刮去,注意颈部不能刮的太多,保证牙根在颈三分之一处最粗。

12、 修整完成

仔细检查各部分的尺寸,精修完成,完成的尖牙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i. 唇面:呈五边形,表面光滑,一条唇轴嵴将唇面分成两个斜面,每个斜面上有一条发

育沟,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牙尖角为直角,近中斜缘短于远中斜缘。外形高点在颈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的唇颈嵴上。

ii. 舌面:略小于唇面,呈菱形,其颈部较窄,有舌轴嵴将舌窝分成两个,外形高点在舌

面隆突。

iii.

iv.

v. 邻面:呈三角形,远中面较近中面小而突。 牙尖:侧面观牙尖在牙体长轴的唇侧,牙尖由四条嵴和四个斜面构成,牙尖偏向近中。 牙根:为圆锥形的单根,唇面大于舌面,自颈三分之一向根尖部逐渐变细。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牙的尺寸数值进行划线,正确标出各个面的标志点。

2、线条要圆滑清晰。

3、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四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试验器械]

石膏块85mm*35mm*25mm 游标卡尺 雕刀 垫板 酒精灯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实验方法]

1、 了解上颌第一前磨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冠长 冠宽 冠厚 颈厚 根长 颈宽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数值 8.5 7.0 9.0 8.0 14.0 5.0 1.0 0

(2)画出颊面外形线。

取石膏块一面为颊面,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标出冠长、根长、颈曲度,然后参考颊面外形画出颊面的外形线。

(3)初步形成颊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颊面的初步的轮廓。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在近中面,按照上表标出3倍值的冠厚、颈厚和颈曲度的高度,画出近中面牙体外形线。

(5)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唇面和舌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近中面的初步的轮廓

(6)完成轴面雏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而突。然后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角合适的外形高点和接触点。

(7)形成颈缘曲线

用器械画出各面的颈缘曲线,使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圆而突。

(8)雕刻牙合面

A.形成牙合面轮廓:用器械在牙合面上确定颊尖、舌尖顶的位置,使颊尖顶偏向远中,舌尖顶偏向近中,然后画出牙合面外形线,颊尖的近中牙尖嵴要长于远中牙尖嵴,舌尖的远中牙尖嵴要

长于近中牙尖嵴,颊面宽于舌面,远中边缘嵴要长于近中边缘嵴。

B.形成牙合面雏形:由颊尖顶至舌尖顶画一直线,为颊舌尖三角嵴的标志。然后在三角嵴两旁画出近远中窝及边缘嵴的位置。沿三角嵴的标志线并根据近远中窝、边缘嵴的位置,分别向近远中两侧雕刻出两个斜面,形成三角嵴。依近远中边缘嵴线形成近远中两斜面,完成牙合面雏形。

C.完成牙合面雕刻:用雕刀修整近远中窝,形成中央沟、近中沟及远中沟。近中沟要越过近中边缘嵴到达近中面上,使整个牙合面的形态比较光滑圆突。

(9)修整完成

仔细检查各部分的尺寸,精修完成。完成的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A. 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较短,颊尖偏向远中,近中牙尖嵴比较长,远中牙尖嵴比较短,

颊轴嵴两侧有浅的发育沟,外形高点在颈三分之一处。

B. 舌面:比颊面小而圆,舌尖略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处。

C. 邻面:近中面颈部比较凹陷,牙合面的近中沟突破了近中边缘嵴到达近中面上,远中面较

近中面小而圆

D. 牙合面:似六边形,冠厚大于冠宽;颊侧宽于舌侧,远中边缘嵴长于近中边缘嵴,颊尖比

较高而锐,舌尖小而圆钝。

[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牙的尺寸数值进行划线,正确标出各个面的标志点。

2、 线条要圆滑清晰。

3、 严格按照酒精灯的使用规则使用酒精灯,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 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刀滑

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五 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试验器械]

石膏块70mm*40mm*35mm 游标卡尺 雕刀 垫板 酒精灯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上颌第一磨牙。

[实验方法]

1、 了解上颌第一磨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冠长 冠宽 冠厚 颈厚 根长 颈宽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数值 7.5 10.0 11.0 10.0 颊12.0舌13.0 8.0 1.0 0.0

(2)画出颊面外形线。

取石膏块一面为颊面,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标出冠长、根长、颈曲度,然后参考颊面外形画出颊面的外形线。

(3)初步形成颊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根尖三分之一以上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牙冠以及部分牙根颊面的初步的轮廓。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在近中面,按照上表标出3倍值的冠厚、颈厚和颈曲度的高度,画出近中面牙体外形线。

(5)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根尖三分之一以上的唇面和舌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近中面的初步的轮廓

(6)完成轴面雏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而突。然后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角合适的外形高点和接触点。同时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牙冠牙合面形成斜方形。牙合面观要求:牙合面初步为斜方形,近远中边缘直,且彼此平行,近中边缘与颊缘的联合处及远中边缘与舌缘的联合处约为锐角,其余两角为钝角。

(7)形成颈缘曲线

用器械画出各面的颈缘曲线,使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

较牙根在此处稍圆而突。

(8)雕刻牙合面

A.雕出近远中向的V形沟:牙合面画出近远中走向的两条约平行直线,再在邻面近牙合缘处画出表示沟形状的“V”形线,使沟底约位于中线上且深度不超过牙合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二长,即沟的深度约与牙尖高度相等。然后,在牙合面适当留出颊舌侧边缘嵴宽度后沿两条平行虚线,按“V”形线所示形状和深度雕出两斜面,形成一近远中向沟

B.形成牙合面雏形:首先确定四个牙尖的大小和位置,再画出发育沟的走形方向及三角嵴的标志线。然后从牙尖顶端开始,沿三角嵴标志线向两侧斜向切削雕出三角嵴的两斜面,再在近远中边缘嵴处留出边缘嵴的厚度后,向牙合面内斜向雕出近远中边缘嵴的两斜面,各相邻斜面相交即成三角嵴,发育沟和近远中窝。完成牙合面雏形。

C、雕刻牙尖:牙尖有四个斜面和四个嵴,在颊舌面分别画出四个牙尖的牙尖嵴、颊轴嵴和舌轴嵴的标志线,再由牙尖顶沿标志线斜向切削形成各个斜面。各颊尖颊面的两斜面相交即成颊轴嵴,颊轴嵴之间的凹陷处为颊沟;同样舌轴嵴及舌沟的形成也如此。至此,各牙尖初步形成。

D、完成牙合面雕刻:参照牙齿的形态结构仔细修改各尖、窝、沟、嵴的形态,并使相交的棱角圆钝,牙合面各部位圆滑,完成牙合面雕刻。

(9)修整完成

仔细检查各部分的尺寸,精修完成。完成的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A、颊面:似梯形,颈部窄,近中边缘直,远中边缘突,近中颊尖较远中颊尖宽,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比较突,远中颊轴嵴比较平,两颊尖的远中牙尖嵴都比较长。颊沟自牙合面至颊面中央成颊点隙,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B、舌面:比颊面小而圆,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舌沟止于舌面中央部,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牙尖,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处。

C、邻面:近似四边形,接触区近中位于牙合稍下偏颊侧,远中位于牙合缘稍下偏舌侧。

D、牙合面:似斜方形,近中颊牙合角,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其余两角为钝角,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斜嵴。有五条发育沟。

[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牙的尺寸数值进行划线,正确标出各个面的标志点。

2、 线条要圆滑清晰。

3、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

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六 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

[目的要求]

通过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训练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试验器械]

石膏块70mm*40mm*35mm 游标卡尺 雕刀 垫板

[实验内容]

雕刻右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方法]

1、 了解下颌第一磨牙各部位的数值。(单位:mm)

冠长 冠宽 冠厚 颈厚 根长 颈宽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数值 7.5 11.0 10.5 9 14 11.0 1.0 0.0

(2)画出颊面外形线。

取石膏块一面为颊面,按照放大三倍的数据,标出冠长、根长、颈曲度,然后参考颊面外形画出颊面的外形线。

(3)初步形成颊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根尖三分之一以上近中面和远中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牙冠以及部分牙根颊面的初步的轮廓。

(4)画出近中面外形线

在近中面,按照上表标出3倍值的冠厚、颈厚和颈曲度的高度,画出近中面牙体外形线。

(5)初步形成近中面

从垂直方向逐步切除根尖三分之一以上的唇面和舌面的多余的石膏块,形成近中面的初步的轮廓

(6)完成轴面雏形

在此基础上完成舌面和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而突。然后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角合适的外形高点和接触点。同时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牙冠牙合面形成斜方形。牙合面观要求:牙合面初步为斜方形,近远中边缘直,且彼此平行,近中边缘与颊缘的联合处及远中边缘与舌缘的联合处约为锐角,其余两角为钝角。

(7)形成颈缘曲线 用器械画出各面的颈缘曲线,使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较牙根在此处稍圆而突。

(8)雕刻牙合面

A.雕出近远中向的V形沟:牙合面画出近远中走向的两条约平行直线,再在邻面近牙合缘处画出表示沟形状的“V”形线,使沟底约位于中线上且深度不超过牙合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二长,即沟的深度约与牙尖高度相等。然后,在牙合面适当留出颊舌侧边缘嵴宽度后沿两条平行虚线,按“V”形线所示形状和深度雕出两斜面,形成一近远中向沟

B.形成牙合面雏形:首先确定四个牙尖的大小和位置,再画出发育沟的走形方向及三角嵴的标志线。然后从牙尖顶端开始,沿三角嵴标志线向两侧斜向切削雕出三角嵴的两斜面,再在近远中边缘嵴处留出边缘嵴的厚度后,向牙合面内斜向雕出近远中边缘嵴的两斜面,各相邻斜面相交即成三角嵴,发育沟和近远中窝。完成牙合面雏形。

C、雕刻牙尖:牙尖有四个斜面和四个嵴,在颊舌面分别画出四个牙尖的牙尖嵴、颊轴嵴和舌轴嵴的标志线,再由牙尖顶沿标志线斜向切削形成各个斜面。各颊尖颊面的两斜面相交即成颊轴嵴,颊轴嵴之间的凹陷处为颊沟;同样舌轴嵴及舌沟的形成也如此。至此,各牙尖初步形成。

D、完成牙合面雕刻:参照牙齿的形态结构仔细修改各尖、窝、沟、嵴的形态,并使相交的棱角圆钝,牙合面各部位圆滑,完成牙合面雕刻。

(9)修整完成

仔细检查各部分的尺寸,精修完成。完成的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A、颊面:似梯形,颈部窄,近中边缘直,远中边缘突,近中颊尖较远中颊尖宽,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比较突,远中颊轴嵴比较平,两颊尖的远中牙尖嵴都比较长。颊沟自牙合面至颊面中央成颊点隙,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B、舌面:比颊面小而圆,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舌沟止于舌面中央部,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牙尖,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处。

C、邻面:近似四边形,接触区近中位于牙合稍下偏颊侧,远中位于牙合缘稍下偏舌侧。

D、牙合面:似长方形,近中颊牙合角,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其余两角为钝角,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有五条发育沟。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牙的尺寸数值进行划线,正确标出各个面的标志点。

2、线条要圆滑清晰。

3、使用雕刻工具时,应注意支点的掌握,只有支点稳定,才能有节制的用力,防止雕刻

刀滑脱误伤手和牙齿。

实验七 前磨牙牙合面的堆塑

[目的要求]

通过对前磨牙的堆塑,使学生掌握前磨牙组各牙的特点,同时比较前磨牙组各个牙的解剖形态,更有效的学习牙体解剖形态,明确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用品] 蜡条 红蜡片 红蓝铅笔 酒精灯 雕刻器械 气枪 镊子 实验用石膏牙模型

[实验内容]

1、确定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的位置

在均匀削去牙合面的2mm厚的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石膏牙模上,用红色铅笔在石膏模型上参考同名牙标本的牙合面解剖形态特点,点出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尖顶的位置,并画出三角嵴及边缘嵴的位置。

2、形成牙尖

在所定牙尖位置处,用蓝蜡直立堆高牙尖,形态似圆锥形体。一般先堆颊尖后堆舌尖,修去多余部分,使颊尖较舌尖高,完成锥形牙尖。

3、堆筑边缘嵴

在所定边缘嵴的位置上,由颊尖近中边缘开始堆加蜡,然后依次堆加近中、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

4、三角嵴、颊舌面轴嵴的堆塑

仔细观察同名牙颊尖三角嵴和舌尖三角嵴的厚度、方向、解剖外形后,沿所定三角嵴的位置加蜡形成各三角嵴,并雕刻完成三角嵴。完成颊舌面轴嵴的堆塑。

5、窝与沟的形成

用烧热的雕刻器沾微量红色蜡液,让其缓流到窝沟正确位置上。在中央部分形成下凹状窝,即中央窝,窝最深处即中央沟,中央沟向近中及远中有近中沟和远中沟,沟的近中与远中有小窝。参考同名牙窝、沟的走形方向,修整完成中央沟、近中沟和远中沟、近中窝和远中窝。

6、修整完成

用蓝色蜡堆加各轴面,参考同名牙的形态特点,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此时已完成牙尖、边缘嵴、三角嵴、窝、沟和各轴面的雕刻,反复检查修整,使其完全符合该牙的解剖特点。

[注意事项]

1、堆塑牙尖时,注意牙尖顶端的位置正确,在堆塑边缘嵴和三角嵴时,不要破坏牙尖顶的位置。

2、整个牙合面的聚合度要合适,过大、过小都是错误的。

3、近远中边缘嵴应有一定的高度,否则牙尖显得突兀,牙合面窝过浅。

实验八 磨牙牙合面的堆塑

[目的要求]

通过对磨牙的堆塑,使学生掌握磨牙组各牙的特点,同时比较磨牙组各个牙的解剖形态,更有效的学习牙体解剖形态,明确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用品] 蜡条 红蜡片 红蓝铅笔 酒精灯 雕刻器械 气枪 镊子 实验用石膏牙模型

[实验内容]

1、确定牙尖顶、边缘嵴和三角嵴的位置

在均匀削去牙合面的2mm厚的上颌第一磨牙的石膏牙模上,用红色铅笔在石膏模型上参考同名牙标本的牙合面解剖形态特点,点出上颌第一磨牙牙尖顶的位置,并画出三角嵴及边缘嵴的位置。

2、形成牙尖

在所定牙尖位置处,用蓝蜡直立堆高牙尖,形态似圆锥形体。顺序为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修去多余部分,使颊尖较舌尖高,完成锥形牙尖。

3、堆筑边缘嵴

在所定边缘嵴的位置上,由颊尖近中边缘开始堆加蜡,然后依次堆加近中、舌侧、远中、远中颊侧边缘。

4、三角嵴、颊舌面轴嵴的堆塑

仔细观察同名牙尖三角嵴的厚度、方向、解剖外形后,沿所定三角嵴的位置加蜡形成各三角嵴,并雕刻完成三角嵴,同时形成斜嵴。完成各面轴嵴的堆塑。

5、窝与沟的形成

用烧热的雕刻器沾微量红色蜡液,让其缓流到窝沟正确位置上。在中央部分形成下凹状窝,即中央窝,窝最深处即中央沟,中央沟向近中及远中有近中沟和远中沟,沟的近中与远中有小窝。参考同名牙窝、沟的走形方向,修整完成中央沟、近中沟和远中沟、颊沟、舌沟、近中窝和远中窝。

6、修整完成

用蓝色蜡堆加各轴面,参考同名牙的形态特点,完成各面的外形雕刻。此时已完成牙尖、边缘嵴、三角嵴、窝、沟和各轴面的雕刻,反复检查修整,使其完全符合该牙的解剖特点。

[注意事项]

1、堆塑牙尖时,注意牙尖顶端的位置正确,在堆塑边缘嵴和三角嵴时,不要破坏牙尖顶的位置。

2、整个牙合面的聚合度要合适,过大、过小都是错误的。

3、近远中边缘嵴应有一定的高度,否则牙尖显得突兀,牙合面窝过浅。

实验九 上、下颌骨及相关的颅骨、关节

[目的要求]

1.掌握上、下颌骨、颧骨的结构特点,骨孔和重要标志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2.掌握颅底骨结构特点

3.掌握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用品] 头颅骨 包括上下颌骨、颧骨、颅底外面

颞下颌关节标本

本章内容的部分图谱

[实验内容]

1.观察上颌骨一体四突的形态结构(眶下缘、眶下孔、眶下管、眶下沟、牙槽突、尖牙窝、颧牙槽嵴、上颌结节、后上牙槽孔、鼻道、上颌窦裂孔、翼腭管、腭大孔、鼻腭孔、鼻腭管的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了解上后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

2.观察下颌骨体与下颌支的结构特点。认识一下结构的位置意义:颏孔、外斜线、上下颏棘、内斜线,下颌舌骨线、舌下腺窝、下颌下腺窝、牙槽缘、下颌下缘、喙突、髁状突、乙状切嵴、下颌孔、下颌小舌、下颌隆突、翼肌粗隆、咬肌粗隆、下颌管、下颌角)

3.颧骨体及三突的观察

4.观察颅底有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内容及意义(翼突、翼内外板、翼切嵴、翼突窝、锥突、翼突钩、翼突上颌裂、颞下嵴、翼腭窝、圆孔、软圆孔、棘孔、眶下裂、破裂孔、内耳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茎突、茎突孔、颞下颌关节窝、乳突、乳突切迹)

5.观察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

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关节面和关节头的结构特点,认识颞下颌关节负重面所在的位置。

[实验方法]

1. 两人一套颅骨,每人按本实验内容要求,对照颅骨和图谱,阅读教科书有关章节内容,使所学

内容感性化、条理化。

2. 两人对讲学习的内容,要求边讲边指出其在颅骨的具体位置、条理化、形象化的描述。

实验十 口腔颌面颈部肌肉层次展示

[目的要求]

1.掌握面部表面肌、咀嚼肌的位置、附着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腮腺的境界、解剖层次、内容、导管等特点及临床意义。

3.掌握颌面诸间隙的解剖范围、层次内容、交通及临床意义。

4.掌握面侧深区的境界和内容。

5.掌握颌下三角的解剖特点。

[实验用品]

头颈部尸体或解剖标本一套

图谱一套

[实验内容]

1.观察面部表情肌、咀嚼肌的位置及附特点。(主要观察口周围肌上组、口周围肌下组、口轮匝肌、颊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等)

2.观察腮腺位置、外形及腮腺筋膜(由浅到深观察腮腺咬肌区的层次关系以及其中的内容物)。

3.观察颌面诸间隙位置、交通以及内容物

4.由浅到深观察面侧深区、舌下区的层次关系以及其中的内容物

[实验方法]

观察瓶装标本,学习瓶装标本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掌握各部分结构的层次关系。

实验十一 头颈部血管神经展示

[目的要求]

1.掌握颈动脉三角区与颈外动脉结扎有的解剖内容

2.掌握面部动脉、颈内外动脉及静脉的走行。

3. 掌握翼静脉丛、颌内动、静脉的走行及临床意义

4. 掌握面神经的走行及分布,与腮腺的关系,面神经与面后静脉的关系

5.掌握三叉神经上颌支及下颌支的走行、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实验用品]

头颈部尸体或解剖标本一套

图谱一套

[实验内容]

1.观察面部颌外动脉、面动脉、面前静脉的走行。注意观察各血管的分支,熟悉各分支的位置(特别是颈外动脉的8个分支的走向)。

2.观察面神经主干、分支及与腮腺的位置关系。

3.观察三叉神经的各个分支的走向以及控制的牙位.

4.观察翼静脉丛的位置以及相邻的结构。

[实验方法]

观察瓶装标本,要求认清瓶装标本中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掌握各神经、血管的走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