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

期刊论文读书笔记格式(初稿)

一、 期刊论文概述

可以用表的形式:题目、作者(包括作者单位)、主要观点、主要研究方法、个人评论

二、 主要观点及其论证过程

选择1-3篇个人认为观点好的论文进行深入阅读,总结、分析其论证过程(可以用图)。

三、 重要方法及其运用

选择1-3种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法或数量分析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做如下小结:

(1) 研究方法概述

(2) 研究方法在论文中的运用

(3) 研究方法述评

四、 尚待学习的问题

列出一些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或者其他问题

五、 思考与启发

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引起的思考,比如:某些论文的延伸研究思路、某些方法的借鉴、某些观点的深化思路等,这些可以成为将来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期刊读书笔记1

读书报告

戴慧芳

一、文章相关信息介绍

1.题目:《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作者:郑小萍,刘盛华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9)

2.题目:《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成金华

来源:《世界经济》2005(11)

二、主要内容

本次阅读的两篇文章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出发,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具体表现为贷前的逆向选择与贷后的道德风险问题,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用风险一定程度影响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借贷。信息经济学被广泛运用于金融经济研究的各个领域,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在信息经济学上又可被称为“信贷配给”,是指在借款人愿意接受更高的利率,同时银行也有继续提供信贷能力的情况下,银行还是不愿意提供信贷的现象。

《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 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机理, 并从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入手提出了适当的缓解之策。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现状,作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内经济面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扩大内需的紧迫形势,中小企业由于其特殊性质,成为促进内需增长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进一步提出现今中小企业融资中呈现出以下特点:地位凸显但获得的信贷支持较少,融资渠道增多但直接融资困难,发展速度极快但自由资金缺乏导致对银行贷款高度依赖。文章第二部分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引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形成机理。首先,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偏好规模较大企业的原因;然后,作者构建

了一个金融缺口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信用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担保抵押机制不完善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对资金的过度需求都将使“金融缺口”不断扩大,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最后,作者提出商业银行基于对放贷资金安全的要求,一般需要中小企业提供抵质押品才能获得融资,这就进一步造成了其融资困难。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建议措施,这需要以下三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宏观调控;银行提供多渠道融资方式,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并鼓励发展社区银行模式;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企业集群关联策略进行信息传递。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一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框架,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现阶段政府应首先通过建立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手段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文章第一部分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述评,国外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时比较典型的有“融资次序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该问题的的核心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贷配给理论,它主要分析了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信贷配给问题的形成机制。中国学者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多种金融制度安排, 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就需要从它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来综合考虑。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首先,根据信息不对称相关理论分析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作者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出下述结论:企业违约的可能性(与项目的风险性有关)、抵押品价值的大小和贷款的利率是商业银行进行放贷时关注的重点,商业银行偏好通过使用抵押品进行信贷配给,这样导致无法提供抵押品的中小企业退出信贷市场,转而向民间资本市场、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非正规金融寻求帮助。其次,基于信息不对称分析了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市场,文章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从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说明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其中,在资金的需求方面,构造了企业

的期望利润函数并分析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资金的供给方面,构造了银行提供贷款的预期利润函数并分析使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引进政府监管后,进一步得出市场均衡的条件,提出在此均衡下中小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市场和国有商业银行相互竞争, 作为资金供给方, 他们与企业形成均衡利率。文章第三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认为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本质上是金融交易中的市场失灵, 其解决方案主要有完善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信贷市场的竞争性,而以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和银行的监督成本为目的的信息披露制度, 可以帮助信息披露更为充分, 避免虚假信息和误导性陈述。

三、研究意义

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我们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且典型的视角。一方面,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有效地解释了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佳出现的原因;另一方面,信贷配给的相关理论也分析了银行为何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品,缺少抵押的中小企业易被驱赶出信贷市场的原因。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对当今经济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但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在缺少银行资金支持的情形下中小企业发展受到阻碍,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帮助政府、银行、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达到三赢的局面。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分析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阻碍以及原因,帮助银行考量借贷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基于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议题。

四、研究方法

《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一文以定性分析为主,运用了博弈论以及构建“金融缺口”经济模型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在现状分析部分中,收集了较多数据材料,并通过图表法给读者信息,简单明了,论据充实,论点深刻。在形成机理分析部分中,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数量模型与图形分析相

结合的分析模式,深层次地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在政策建议部分中,作者援用金融缺口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完善信用担保制度的方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以定量研究为主,采用了文献综述法与模型构建法,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通过对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与述评的方式精炼地概括了已有研究,并进一步提出现行研究的缺失,指明写作意义,然后通过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的两个数学模型,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市场均衡的条件,论述过程详细,推理严谨。

五、评价及启示

这两篇文章都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的分析,第一篇文章的模型较为简单,在运用博弈论解释为什么银行偏好大型企业的原因时,分析深刻性不够,博弈论模型假设不够全面,忽视了诸如贷款抵押品、借贷成本(包括贷前成本和贷后管理成本)等诸多因素,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本文的亮点在于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的“金融缺口”,探讨了影响这一缺口诸多因素。全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有一定创新,但缺乏深度。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较为出彩的文章,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作者在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述评,指出了该领域已有研究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便是可行性分析中多角度模型的构建,严谨地揭示了问题症结所在,具有借鉴意义;最后,结论部分也跳脱传统的成文模式,简洁精练地总结了全文分析重点。这两篇文章对我们进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课题小论文写作中,我就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通过构建博弈论模型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的分析,但这种分析框架与结构具有较大的模仿痕迹,创新性不够。为此,可以考虑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融资难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某一区域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对理论部分加以验证,使理论分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实地调研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