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文献的收集和研究调研,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概念, 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发展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概念界定

吴秋林[1]在界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在借鉴了同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调查研究的情况,把高校体育俱乐部界定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点

傅光磊[2]分析总结了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的6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参加俱乐部的自主性;俱乐部与成员间的互利性;维护本俱乐部成员权益的本位性;俱乐部内部事务参与的义务性;俱乐部决策民主性;经营上的非盈利性与独立性。

沈小乐,石冰[3]在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中认为尊重学生自主性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并总结了: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满足需要,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教与学的合力使团队精神得以弘扬.

综上所述,沈小乐和石冰在文章中说明了尊重学生自主性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通过研究傅光磊的论文,德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成功运作,对于我国也有一些启迪作用。

三: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学生的影响

张颖[4]“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1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3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叶敬春,张军[5]俱乐部的任务是:(1)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兴趣潜能,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去,使体育过程成为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建立锻炼身体习惯的过程;(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俱乐部的建立对学生毕业以后从事锻炼身体的终身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它能使学生有一技之长,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之余,有锻炼身体的兴趣,对一生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体育俱乐部就是培养学生健身能力,有计划、有实施、有自我测试等一整套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能力、裁判能力,掌握一套比较系统的单项活动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俱乐部对于学生在体育能力、体质、体育意识、运动技术水平、兴趣习惯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和积极的影响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的研究

1: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不利因素

张劲松,荆杰等[6]通过对15所高校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得知目前高校体育俱乐部面临的困难位于前四位的依次为场地设施缺乏、缺少资金、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和教师专项结构不

合理,虽然在不同类型俱乐部中位次稍有不同,但在不同俱乐部的选择比率都超过了50%。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课外体育俱乐部中“管理制度不健全”选项因素较高,位于俱乐部选项第四位,选择率达到76.34%说明目前在体育俱乐部中普遍缺少规范的管理,俱乐部运行组织较为松散,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

唐迅,唐成[7]认为不利因素有以下五点:俱乐部经营模式单一,定位不够准确;俱乐部缺少文化支撑;俱乐部忽视“以学生为本”;体育教师难以适应角色转换;俱乐部处境鼓励,缺乏政策扶持和社会关注。

马世坤[8]认为硬件资源不充足。这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不足。一些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提供给会员旧的器材,有的甚至无法提供。

2: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建议

欧阳萍[9]认为体育教学俱乐部要在普通高校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各高校不可简单地模仿,并提了六条发展的对策:(1)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2)完善体育俱乐部管理体系;(3)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4)确立俱乐部的类型;(5)优化教学项目;(6)以竞赛促训练。

综述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体育俱乐部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如缺乏场地设施,缺乏资金,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和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课程趣味性不足等。这些都是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结: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而在强调其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我们又应该注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秋林,茆飞霞.华东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 中国体育科技.2003.

[2].傅光磊.德国学校体育俱乐部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启示.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沈小乐,石冰.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

[4].张颖.普通高校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讨.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5].叶敬春,张军.高校组建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实施办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7)

[6].张劲松,荆杰,张淑君,杨青,张树巍.对部分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

[7].唐迅,唐成.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现状研究. 山东体育科技,2004

[8].马世坤.高校体育俱乐部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体育科技,2004

[9].欧阳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与发展对策.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第二篇:高校体育美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校体育美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校体育美育是高校体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效应,是由显露课程和隐蔽课程这两个方面产生的美育效应组成。从这两个方面对十年来关于高校体育美育的价值功能、实施途径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提出高校体育美育应包含体育物质文化和实体性体育精神文化中的美育,加强对其的研究可以促进高校体育美育的发展。

随着高校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与美育的关系成为高校体育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体育与美育的共生关系也被有力地凸显出来。正确认识和评价体育美育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校体育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体育美育内容和表现形式

1.1 毛振明认为:体育课程是在学校指导下,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和谐发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体育美育也是通过这种活动作用于学生,它是体育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效应。而体育课程包含显露课程和隐蔽课程,那么高校体育美育可以这样认为:是由高校体育显露课程和隐蔽课程这两个方面产生的美育效应组成。

显露课程中的美育,是研究“由学校统一安排入教学计划之中,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以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主,以构建学生体育意识为基本目标,并设定接受对象为普通学生(即非专门体育从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课”???中的美育。

隐蔽课程中的美育,是研究“在学校范围内,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相对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在主次的基础上可经过部分直接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

[1]中的美育。

1.2关于体育美育的表现形式。

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小林信次教授把体育活动中美的表现形式归纳为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身体角度,有肉体美、线条美、匀称美、姿势美、健康美、肤色美等。第二,行为方面,有协调美、团结美、道德美、忍耐美、热情美、纯朴美、勇敢美等。第三,运动方面,有形

[2]态美、跃动美、韵律美、敏捷美、刚健美、柔软美等。金大陆在《体育美学》中从身体美,

技能美,人格的美,以及最佳结构和最佳程序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丁宁、王金龙、杨文英等,将体育美育的表现形式分为:人体健康美,体育艺术美,体育心灵美,运动美,行为美,服装以及建筑设备美。可见体育美育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2 高校体育美育的功能

2.1强身健体的锻炼功能

身体美是自然美的表现,它表现在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运动美。体育运动可以从形态与机能上完美身体,使人体型达到均衡美、对称美、对比美、曲线美。使人肌肉发达,举止大方,青春焕发,使人体魄健康强壮,体形匀称健美。

2.2提升精神美的功能

体育精神的美,是“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形体美和动作美与气质、道德品质、意志力和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融合而产生的美”,是体育美的灵魂,是体育美形象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

[3]高度统一”。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可以锻炼人的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质。如长跑能磨练学生刻苦、顽强的意志;体操能培养勇敢、坚毅的性格;舞蹈和韵律操能诱发美的情感;民族传统体育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集体项目能使个体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因此,体育运

动有利于培养人们在精神上追求优胜的理想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情感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体育的认识从生理层次进入功利层次,再上升到道德层次、审美层次,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体育运动中不断超越自我、和谐身心、发挥潜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2.3创新功能

创新离不开观察、思维和想象。体育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我国学校体育现行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体育教学任务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精神和创造性”教师经常向学生灌输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创新的典型事例 ,或者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能接受新经验,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而向往体育运动的创新美,产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新动力。

2.4 增进审美的功能

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运动美、人体美、的感受能力、

[4]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美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

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产生了审美价值,因为在运动主体为自身价值的实现使得所从事的体育运动得以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同时,也使体育审美的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方法更具多样化,从而为人们提供了诸如运动美、动作美、造型美、技术美、战术美、行为美、姿态美、精神美、肌肉美等审美对象。审美主体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大脑功能与运动客体及审美对

[5]象发生审美关系,以致使其对体育审美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自觉或不自觉的也随之升华”。。

在体育实践中, 有利于加速个体审美意识的形成。它不是施教者理论说教的产物, 而是施教者凭借体育审美媒介(人的形体、技术、战术、艺术、精神等) 为受教者提供大量的审美经验材料, 从而引起相应的审美感觉、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的一再发生、多次重复, 为其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另外,“体育审美价值具有愉悦效用、宣泄效用、创造效用、

[6]精神解放效用”。 所以体育审美可以提高体育实践者的理性形象。国外美学家提出人类自

身美的三层次结构: 外在美—性格美—心灵美。体育实践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改善精神面貌, 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情操方面得到陶冶, 从而达到外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2.5 完善人的智力结构。

“在个体心理结构中, 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结构这两个子结构不是各自封闭的, 而是

[7]开放性的, 彼此双向渗透的, 因此审美教育和智力教育存在互补效应”。体育欣赏和实践

中伴随着多种心理活动、形象感知、记忆、想象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同时也伴随一定的理解和思维判断。无论是直觉对象还是创造主体,都需要这种心理活动的深入, 感知觉是对体育美感性的反应,而思维是对体育美本质规律的反映,通过思维判断,可以对体育美达到更深的理解、把握、达到理性认知阶段。所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时,要在传授体育美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要发挥他们活跃的思想,潜在的智慧,达到对体育美的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3 高校体育美育的实施途径

3.1 体育显露课程中的美育

小林信次认为,“体育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目的的一部分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体育观众,即使通过视觉上对运动的体验,

[8]他也会感受到这当中的美的因素,能够成为具有美感并能正确评价的体育观众”。我国古

代早有利用身体活动进行美育的良好传统,狭义的体育作为一种针对身体进行的教育过程,是包含着美育的因素的。

3.1.1通过教师本身具备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

黑格尔说:“通过体育锻炼塑造一种和谐发展的人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体育教师正是这种塑造人体美的艺术家。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直接感知对象是教师,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和模仿性都很强。在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教师是关键,艺术体操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 对学生影响更为突出, 对其形象美的要求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 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就成为学生形体美、仪表美和心灵美的楷模, 给学生以美的启迪。教师的品德、修养将直接

[9]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美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教师的心灵

美,人格美,会使学生在接受指导和锻炼的同时,感受到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而

[10]受到心灵的陶冶”。 “教师的语言在描述动作技术要领的过程中,轻缓诱导,使学生感

到亲切,同时应用较多的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也消除学生紧张心理,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情绪。体育教师的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结合,

[11]根据所要表达情境美,形式美的需要,使学生在美的语境中提高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体育教学大多是直观教学,教师准确、优美、熟练的动作示范,就会引起学生由衷地敬佩和赞叹,“这样在学生的知觉、意向中就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过程,欣赏 →羡慕→向往→实

[12]践”,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教育的效果。

3.1.2 利用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手段美,对学生进行美育

首先是美的教学目标,美育是体育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美的目标是获得美的效果的前提。体育追求的目标是健康体魄,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确立美的教学目标应在培养学生体育

[11]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对社会美的创造,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

然后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特质,创造出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体育教材中蕴藏

[13]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根据不同的教材选择新颖多变丰

[14]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美的感受,提高练习的情趣和练习的效果”。 利用这些

美的因素结合美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愉快地、自主地从事身体锻炼。如俱乐部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道德性等方面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和技能提高的喜悦感,以及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和他人共同学习参加体育运动的集体感,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和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目标的成就感等,使

[11]之接受美的陶冶。

其次,场地器材使用体现布置美。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运动场上进行,需要大量的器材,所以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场地与器材的布置符合美学要求,整洁、安全、方便、美观,既便于组织教学,又美术化,构成一种美的情景,可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跃跃欲试的情绪,从而

[13]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把运动场地设计的美观大

[15]方,器材的布局要雅观醒目,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3.2 体育隐蔽课程中的美育

3.2.1 运动训练中的美育

“我国的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表现得更为突出,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能够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是学校品牌战略的要素之一,同

[1]时也是学校体育的标志和窗口”。另外,高水平运动队对普通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并

且在训练比赛中借助情绪的感染进行美育,借助运动中的美进行美育,通过竞技活动中生动的运动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美感,使旁观者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激发普通学生模仿参与、亲身体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和表演,不仅可以观赏运动员的精湛技艺,而且会被运动员的青春活力和创造力所感染,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同时,运动员健美的体型,娴熟的 动作,优美的身姿,明

晰的节奏,和谐的旋律等,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运动训练中的美育,不仅在培养运动员方面有作用,也对普通的学生有很大的作用。

3.2.1.1借助形体、技术、战术等训练进行美育

在运动训练中,借助形体、技术、战术、等训练,对实践者进行体育审美教育,愉悦他

[7]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感受体育美、欣赏体育美、表现和创造体育美的能力。运动员在进行

形体训练中,可以使身体协调匀称,肌肉健美有力,是运动员对自己身体进行健美塑造的一种创造活动,通过训练中的自我感受,而获得审美体验。运动技巧的完善反映出运动的科学性,而科学的技术动作为表现运动美提供了光辉的前景。运动员在进行技术和战术训练中,在体会技术美和战术美的同时,不单纯追求体力的发展,而是更注重发展人体运动的协调平衡性,使体能以最经济的方式发挥最大的功效,在运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运动员在

[17]体会动作协调平衡美的同时,内心产生流畅、合乎节奏的美感体验”。同时也能唤起运动

者本人内在的审美体验。在训练中,教练和队员之间,队员和队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使运动员体验到,感动、愉快、和谐等情感体验为基础的行为美。运动员们在提高技能和技术的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要进行的相互之间心理和体力方面的合作,互相给予对方帮助,在协作和互助中共同提高,这种充满诚挚友好和相互信赖的协作,也是一种值得诊视的美。

3.2.1.2 借助比赛竞技进行美育

任何一项身体运动,只有当身体最本质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时,才能显示其特殊的美。在比赛竞技中,运动员通过运动实践表现出自身的美,并通过动作来显示和创造美。在显示和创造美的过程中,通过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人向自身阻力的挑战,增强对体育精神美、道德美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运动员对运动技术有意识正确使用的能力,显示出真正的运动美。

3.2.2 各种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中的美育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存在着分散性、随意性、不定性、兴趣性、氛围性和一定程度的规范性等特点,能够在其中通过参与和感受发展不怕困难、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团结互助

[1]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培养美感和正确的审美观点等”。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竞赛中,

有一种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来源于体育审美心理结构。体育审美需求是从体育实践中获得审美愉悦。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体育实践者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身体结构和身体运动具有美学特性。也就是说, 个体体育审美心理结构对身体结构和身体运动实施调控, 从而实现美育对运动技术的调控。调控的结构是完善运动技术和塑造体育美。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和竞赛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融合到大众体育运动中去,这时体育美感的对象是由学生自身的动作和行为所构成,有一个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的过程,逐渐培养其优良品质,形成对各项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中理解体育精神,在感受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2.3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实体性体育精神文化中的美育

通过CNKI对近十年发表的关于高校体育美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有107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其中有30篇在体育教学的美育中提到场地器材布置美,而大部分则忽略了体育物质文化和实体性体育精神文化中的美育。但物质文化和实体性精神文化中的美育事实存在并且作用于学生。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学校体育场馆建筑、布局,体育教学工作的设施设备条件,体育雕塑,体育宣传标语、条幅,师生的体育运动服装等等。

校园体育实体性体育精神文化包括:学校图书馆的体育类图书,报纸,期刊,以及社会传入学校,经教师指导、选择的体育图书、报纸、期刊等。

客观物体本身没有生命和感情的,但通过教育工作的精心设计和创造,体育物化环境就变得“活”了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一所[16]

体育环境建设的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充满着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蓬勃的青春活力,深

[18]刻的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和思想”。体育场馆等体育建筑,也具有多方面

的社会美的意义,体育建筑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外,还具有审美价值,即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场所,也是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物质条件,是一种带有实用

[19]性的艺术品。体育建筑也是构成体育艺术美的内容之一。

学生在借阅一些关于体育类图书、报纸、期刊,会提高学生体育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生对规则,技术,战术,等一系列的了解,学会欣赏体育美,刺激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或观看比赛,在实践中充分理解体育美的内涵,满足自身审美情感,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价值观。

物质文化和实体性体育精神文化主要以不明确的内隐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影响学生。学校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活动,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体育文化的熏陶,把体育思想,体育知识和体育价值观念等间接地传授给学生。 [1] 庞元宁.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72.195.196

[2] 小林信次.体育美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54.

[3] 周伟.论体育美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4).

[4] 王云平.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4).

[5] 张少云.论体育审美价值及其效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

[6] 张少云.徐振兵.论体育审美价值及其效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

[7] 吴庆华.体育的美育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1).

[8] 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199.

[9] 王晓.李宁.美育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2.(4).

[10] 田珊.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美育素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5.

[11] 蒋玲.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体育美育势在必行[J]. 体育科技,2003.

[12] 马红玲.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

[13] 丁宁.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学[J].体育科技,2002,(2).

[14] 杨宝玉.浅谈体育教学与美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 ,(3).

[15] 滕玉凤.浅谈高校体育中的美育[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

[16] 席冲.论体育与美育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00,(2).

[17] 杜卫.美育与体育关系论[J].浙江师大学报,2000,(3).

[18] 张自力.陈飚.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19] 柳克奇.浅谈体育与美学的关系[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