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初中作文之学写提纲

第一讲    不列提纲,不写作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提纲的内容和特点。

2.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3. 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盖楼房要先绘出“图纸”。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是“楼房”,写作提纲就好比是建房的“图纸”。有了写作提纲,文章就有了一个轮廓,写起来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中考作文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环境中写作的,通常在1个小时左右完成600字以上的文章。加上考场心理紧张,往往平时有的感悟不知道去了哪里,平时已经积累好的写作材料也会不翼而飞,甚至有的写到了一半,发现偏了题只得中途折返;还有的是边写边改,往往词不达意,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着急泪”……像这种状态下写出的考场作文绝对是要吃亏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了控制作文写作中大的失误,让自己的考场作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让每一位同学充满自信的走出考场,拟定作文提纲就很必要了。

二、揭示课题    板书 “不列提纲,不写作文”。

 


开玩笑

    开玩笑,没有分寸不行!

    有一次,企鹅弟弟从冰面上走过来,企鹅哥哥一伸腿,把企鹅弟弟拌倒了!冰面很薄,企鹅弟弟一下就砸破冰面,掉进了河里!冬天的河水太凉,企鹅弟弟在水中扑通了几下,就沉到了河底,差点淹死。

    还有一次,企鹅弟弟拿着一条小鱼刚刚咬了一口,企鹅哥哥从背后走过来,一眼看到了企鹅弟弟。企鹅哥哥想吓唬一下弟弟,从背后一把搂住了企鹅弟弟的脖子。鱼刺正在企鹅弟弟的嗓子眼儿,结果企鹅弟弟被鱼刺卡住,险些住院。

    那天,企鹅妈妈叫企鹅哥哥帮助弟弟铺床,企鹅哥哥来到企鹅弟弟的床前。床边有企鹅妈妈的针线包,企鹅哥哥就从里面拿出一根绣花针竖在了弟弟的褥子上。企鹅弟弟一躺,正好被绣花针扎中。绣花针折了,半截儿嵌进了企鹅弟弟的屁股,医生开刀才取了出来。

    开玩笑,一定要把握分寸!

 


三、强调目标

1.了解作文提纲的内容和特点。

2.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四、 知识讲解(结合范文,侧重学生悟道、动笔)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成这样的:

v  1、事情的开始;

v  2、事情的经过;

v  3、事情的结果。

(一) 提纲就是要把我们之前乱如麻的作文思路,清晰化,条理化,是我们不至于在考场作文上犯迷糊。

(二)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拟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炼主句(主要内容和中心)。即在题目下面,简要地用一句话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作文要写什么)

3、排结构(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

向大家推荐三种结构模式:

(1)纵向直线

题目:舅舅家的门

主句:门,是舅舅家生活日渐富裕的见证

结构:

v  最初,舅舅家是一扇寒碜的小门;

v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v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2)横想成面

题目:《十年以后返校来》

主句:十年后的学校,处处都是新的

结构:

v  1.宣传窗有声有色;

v  2.陈列室硕果累累;

v  3.图书馆书多人满。

(3)多面立体

题目: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

主句:美妙的自然,多彩的生活,成长的人生,一切都很美好。

结构:

v  1、在我的世界里,四季是美好的。

v  2、在我的世界里,味道是美好的。

v  3、在我的世界里,人生是美好的 。

五、 课堂练习

(一)题目:

1、诸葛亮的智慧,林黛玉的忧愁,孙悟空的猴性,李逵的鲁莽,这些人物的形象已在我们脑海中深深地扎根。你心中也一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吧,请你也为他们描上几笔吧。请以“印象深刻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请一二两组的同学为这篇作文列出提纲作文。

2、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哪一个“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请以《第一次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在600字以上。

请三四两组的同学为这篇作文列出作文提纲

(二)审题立意  分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交流审题心得,老师提示注意事项。
思路导引:

确定自己印象最深的人(家庭,学校,社会……),整理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行为,事件”中的哪些因素来表现他?

脑海里的第一次,最先跳出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它独特在哪儿?你喜欢,向往哪些第一次?它们能怎么样?
(三)列提纲  巡视指导点拨法
根据文章立意快速列出提纲。板书明确提纲格式如下:

题目:

主句:

结构:

(四)学生进行口头交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当堂评定法。
1、评析题目是否新颖,有深意

2、评析主句是否概括了题目所要表现的中心。

3、评析结构是否有条理清楚,能否表现主句所强调的中心。
4、指出优点,表彰鼓励;指出不足,改进提高。

六、范文欣赏

范文1《撒在心灵上的一缕阳光》

范文2《第一次真好》

七、小结本课:

1、要写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写作文。

2、提纲要做到拟题目,炼主句,排结构

3、简单,快速,实用。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更要这样。要重视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练习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纲直接成文。

 

第二篇:怎么写初中作文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要怕写不好,一定要多练,然后拿给老师评价,再修改再评价,直到满意为止。我相信老师不会烦的。这还有几点。

一、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1.说什么就写什么

2.要说真话,写真话

3.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学会留心周围事物

“内容”(写什么)决定“形式”(怎么写),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作文时,无话可说,没的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出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生活,无非是一堆细小情况,而最伟大的热情就受这些情况管制。”

有人可能会抱怨说,现在的生活很单调,自己生活的周围更是枯燥、乏味,没有什么可观察、留心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充满七彩阳光。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简而言之,生活中有写不尽的内容。可以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紧自己的耳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学会留心周围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迈好“三步”:第一步,学会跟踪观察;第二步,学会定向观察;第三步,学会随机观察。

4.学会跟踪观察

5.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因为,作文中的材料,决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

这就要求我们,不管什么时候(在家或是在外),也不论走到哪儿、干什么(上学,遛商场,走市场,串亲戚,看电影,外出旅游,参观等),时刻注意着耳(听)、着眼(看)、着手(触)、着心(想)。总之,自己生活的领域有多大,就把随

机观察的范围扩展到多大;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把随机观察纳入生活,使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彻底丢掉为了眼下作文才去观察的急功近利的作法。

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三、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在学会积累素材。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可以加强记忆,同遗忘做斗争。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获取、积累的材料越多,作文时,对材料进行优选、筛选的余地才越大。脑海空旷如野,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另外,加强积累,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认识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6.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7.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8.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