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获奖感言

挑战杯获奖感言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寄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毕业近三年。四载寒窗历历在目,在这里,各位老师以其博大的胸襟、渊博的学识、长者的风范,训我以治学之理,授我以做人之义,师之恩情永铭我心!无论我在那里,始终会铭记自已是一名工大人,始终会心系母校的每一步发展,祝愿母校明天更加辉煌!

我和我的团队共四人,历时近两年时间,完成了《谁来领跑新农村?--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考量》,在实力和运气的合力下获得了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现在想来,挑战杯留给我的最宝贵是思考问题方式的改变和做事所应具备的那种自信和激情,这些将使我终生受益。下面是我参加挑战杯竞赛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带给学弟学妹们一些思考与启发。

1.不要把挑战杯神秘化

做挑战杯就是做一件事,一件比较复杂的事而已。刚开始听说和接触到挑战杯时,总感觉做挑战杯是一件很高深、很有难度的事,更是感觉能拿到全国性的大奖有一点遥不可及。其实,挑战杯并没有那么神秘,我个人认为,简单来说挑战杯就是找一个自已有兴趣想研究的事情或者现象,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并最终形成文字报告.

2.选题很重要

选题决定着方向性的问题,方向搞错一切都前功尽弃!选题是方向性问题,重点性不言而喻,因此非常值得我们,我们也应该舍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确定选题。选题的过程也并不是只是进行简单地筛选,它需要我们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充分和导师交流和沟通,甚至请相关专家讲评。并且当我们能真正地确定下来选题时,我们已经收集到大量的相关材料,对该选题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了解,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3.要与导师积极交流

导师是我们在正常的轨道上前进的保障!由于我们都是本科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研究经验,需要导师为我们“保驾护航”。有了导师正确的指导,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可以保证我们有方向性、有序地开展研究工作。在与导师沟通方面,作为我们科研团队而言,首先要具有主动性,要积极和导师沟通。我们导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比较重,平时比较忙,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导师的安排,可以和导师约定一个周期见一次;其次是每次与导师沟通要有的放矢,重在取得实效;第三是团队组长要起到关键性作用,负责与导师定期联系,安排与导师面对面沟通.

4.经历是一种财富

做挑战杯是为了获奖,但获奖与否绝不是成败的唯一判断标准.我想每一位参与做挑战杯的同学,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但能否最终获得奖项取决于很多作品本身之外的因素.像我们的作品在河南省只得了二等奖,险些未能入围全国,很幸运的是因为我校是组委会成员,有资格直接报送作品,我们才有幸参加全国赛.做挑战杯最大的收获是在于做挑战杯的过程所得到的历练,这种经历会

1

让我们养成正确地思考问题方法,会提升我们实践沟通能力,会开阔我们视角,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坚韧,什么是合作等等,现在想来,这些才是我做挑战杯的最大收获,将更我终生受益。

5.挑战杯绝不是室内运动

挑战杯是一项最综合、最系统、最全面、最能考验和锻炼一个人的活动。刚开始我把挑战杯等同于科研,又片面地认为科研就是坐在室内查资料写字,以此推论出凭自已的性格好像不适合做挑战杯。其实挑战杯绝不是室内运动,因为本科生现在所做的作品比较偏向于调研报告性质的,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比如我们的作品,深入调研了两次,一次是去陕县,一次是去淇县,这两次是我们团队共同参与的,而我个人一年四个季节均去过陕县,每一次去调研都是以团队自已联系为主,必要时可请学院和学校出面。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想到省委组织部了解相关情况,需要学校出具相关证明,学院领导很重视这个事,亲自协调这件事,学校也很配合,很快就给我们出具了相关证明,令我们很感动。

6.挑战杯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

挑战杯需要学院、老师、组员之间的合力,组长要真正承担起总协调人的角色。挑战杯整个过程下来任务量很大,专业性较强,历时较长,一个人很难完成。组成的团队人数也不易过多,个人认为3至6人比较合适,并且组团时,要适当注意成员之间能力和性格的互补性。组长在其中要承担起总协调人、推进人的角色,要能协调处理好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组员之间的关系,要能整合大家的观点,督促整个项目的进度,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如期开展。

7.用心做,才会有收获

无论是否获得奖项,只要用心去做挑战杯的人才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挑战杯而言,对于我们做任何事而言是一样的。用心做与不用心做是两个境界,其实可以说,不用心就等于没有做,没有做也就很难有什么收获了。只有用心做了,才会竭尽全力想办法去解决所要面对的困难,才能品尝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才能获得人生的历练和成长。

最后我想以学弟学妹经常问我的问题结尾,问题是“挑战杯到底值不值得做?”我的回答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也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做。但是大学四年结束后我有一个感悟,就是大学期间不要闲着没事干,白白浪费时间。可以负责地说,我们学校所提供的做挑战杯的平台已经很成熟了,如果目前你没有更好的锻练平台,我会优先推荐挑战杯

挑战杯获奖感言

敬爱的校领导,各位老师,同学: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所有获奖同学发言。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其中的一名参赛者,青春的激情、切身的经历以及最为真实的挑战,是我们最大的感受,同时也带给我们从未有过的收获。从报名到准备,从初赛到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

2

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的最好见证。回首那段团结奋战、挥洒汗水的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挑战杯”一路走来的坎坷,心中充满感激,脑海中铭刻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古训,心中充满信心。望着被我们修改了无数次的方案,不禁热泪盈眶。勇于挑战,超越自我,过去的奔波疲劳、课题研究记录着我们的艰辛和快乐;过去的驻足迷茫、成功喝彩见证了我们的挑战与成长。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周志祥教授和吴海军副教授,从方案的优化到论文修改,再到申报书的填写,无不凝结着导师的一片心血。大到学习研究,小到生活细节,都给予我们很多实用的建议和帮助。周教授和吴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的生活作风、忘我的工作精神,我将铭记在心,终生受益。值此作品获奖之际,谨向恩师表示衷心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陈骐,吴垠和邹自然同学,是你们的自信与负责,不畏困难,不怕吃苦的态度成就了我们项目今天的成绩。我们一起走过了大学最宝贵的年华,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在一起经历了很多。细细想来,有过争论,有过欢笑,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我们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这注定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样一次机会,也要感谢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好的条件,让我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实践自己的理想。比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包括结构的设计,论文的撰写,团队的协调等。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这些都将成为我本科四年的宝贵财富。

第十一届“挑战杯”大赛已经结束,但未来的路还长,“挑战杯”的精神应该永远传承。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够激发全校同学的激情,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努力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争取在今后的“挑战杯”大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校争光!

谢谢!

第一点体会:我对大学生做科研的熟悉

通过做科研活动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深进实际,深进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题目,学习新经验,开阔视野,以小见大,创新熟悉,增长才干,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

3

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能够为我们以后参加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做基础,有助于增强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大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不但是学生拓展视野、锻炼自我的最佳平台,也是学生走出机械教学的课堂、更好的把学科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深进理解相关知识体系。我的课题项目从20xx年4月份开始,直至20xx年结束,这两年多来和我的指导老师一起做实验,记录相关实验数据,讨论实验中的一些题目等等。在做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灵敏的思维、独到的观察、乐观的态度、雄心的抱负、善良的心灵以及对新知识永不满足的探索欲看,时时刻刻在感动和鞭策着卧痘而我也能够积极主动的把自己所理解的实验的方法、逻辑思维的方式、文献阅读分析的方法等等配合好科研工作。

第二点体会:实验过程中需精益求精,眼位置,达到一览无余的效果。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无论是展板还是宣传单页都要在明显的位置突出学校和指导老师或推荐人。假如学校的名气不是太大,可以找在作品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家来做为作品的指导老师或推荐人,由于在全国评选的时候很多评委首先关注的就是作品代表的学校。当学校的名气不大时,评委就会看你的推荐人或指导老师。这两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委的打分,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作品获奖的关键。有些学校在布展时使用上了投影仪和液晶电视来播放作品的视频,这更能吸引观众和评委,使作品表现的更充分。这些方式可以值得鉴戒。

10月28日到30日是作品展示。其中28日为省级团委和高校负责人专场、嘉宾专场,29日为评审专场,30日为评审专场/人才推荐与作品洽商专场。在此期间,丁明副院长和院团委负责人以及各系党总支书记亲临比赛现场的慰问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使我们感受到学校对我们的殷切关怀,振奋了我们的士气。三天的作品展示也是比赛最为重要、最为激烈的阶段。由于经济类作品数目多、时间紧、评委数目少,因此每当评委一进展区的时候,各学校参赛队员就会蜂拥而上,竭尽全力邀请评委来点评本学校的作品,这既要求参赛选手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求灵活机智,擅于捉住每个机会来吸引评委。整个评审专场有两个评委对我们作品的问询特别值得一提。其中一个评委点名要看合肥大学的作品,等我们千方百计把他迎到展位后,他忽然问:"怎么是合肥学院,我要看的是合肥大学啊",显出一副茫然的表情。参赛队员陈跃告诉他我们以前就是合肥联合大学,正在评建合肥大学,请您对我们的作品给与指导。评委听后有种被忽悠的感觉,没说了几句就离开了我们的展厅,让我们感到很郁闷。花了那么长时间好不轻易请来了一位评委就这样走了,多么渴看合肥学院早日被评为合肥大学啊。

30日上午11点许,经济类作品总评委席教授在我们坚持不懈地邀请下终于莅临了我们的展位。在向他详尽的先容过我们作品的亮点、重点、创新点和实际应用价值后,席教授点评说合肥学院的作品很好地立足地方性、应用型,以小见大,通过对典型城市的调查,进而推及整个夏热冬冷地区城市,相关建议很实用,并已经得到当地政府部分的应用,作品很务实,值得大家学习。这样的评价是很高的,令当时在场的其他高校参赛学生和观摩代表对我们刮目相看,使我们在严冷的北京感到了一股热和。先前我们还顾虑与我们展区相邻的其他参赛高校选手学历高(全部是研究生学历)、学校名气大,现在看来我们更自信了,由于我们的作品不比别人差,尽管我们是本科甚至是专科学历,但是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在我们全体成员的刻苦钻研下,我们的作品不论科技含量、创新水平、实用价值,都与众不同,

4

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可!维尼夫妇中文网让我熟悉到只要作品做得好,91porn其他一切都是纸老虎。越是像我们这样非重点的地方性院校,就越要有志气、零分作文有勇气和名牌高校比拼。在与其他高校参赛队员的交流之后我发现,很多大学对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的鼓励机制是十分健全和诱人的。比如将保研与挑战杯挂钩,只要是在省级比赛取得二等奖,就给予参赛学生直接保研的资格。再比如将进党、选调生、选聘生的推荐与挑战杯挂钩,重点推荐在学校挑战杯获得第一名的学生。还有的高校对在学校挑战杯比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作品,直接给予1万元的立项资金,以保证项目能够更好地进行,诸如挑战杯高额奖金等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挑战杯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激励,各高校应该尽快摸索一套适合本校情况的激励机制,合肥学院在挑战杯方面的投进和支持还有很大完善的空间。只有充分的保障和大力的投进,才能保证合肥学院挑战杯竞赛水平的进步,否则光靠精神鼓励和宣传引导很难有优异的成绩和持续进步。

在三天作品展示的时间里,我们除了做好作品的展示,空闲之余还和其他高校参赛学生相互交流作品和参赛经验,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参赛师生,并建立了友谊。这些参赛学生都是每个高校的精英,与他们相处你会发现自己身边萦绕着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大家年轻朝气、热情活跃、勇于探索创新。轻轻松松的聊天中,你就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那种端正和踏实的态度。可以领受到北方人的大度、南方人的细腻、东部人的精明、西部人的豪放拥有的东西的好,只会羡慕别人,却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人,最可悲的本性之一就是,不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无论所拥有的是人还是物,当自己拥有的时候,从来不会珍惜,不到它失往的那一刻都不知道它的珍贵。但是,当我们意识到的那一刻,已经晚了!hdu acm我们总习惯忙着未来,总想着以后我要怎么怎么做,眼睛总是看着前方,但是从来没想过要珍惜眼前的人和物,从来没想过,有些东西,假如我们现在不珍惜的话,可能等不到以后了。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不应该那么挑剔,苛求那么多,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珍惜眼前的人和物!我们应该学会往接受本来自己不喜欢的,说不定你还会喜欢上它呢!呵呵呵呵。。。。。

现在想想,大一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无知!呵呵呵呵呵。。。。。

“挑战杯”获奖感言:挑战?收获

关键词:挑战杯 发布时间:20xx年12月13日 查阅次数:1101

由我们学校承办的湖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于落下了帷幕。由我、肖浩、李倩三人一起创作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北京奥运会安全保障问题研究》获得了特等奖。回顾我们参加“挑战杯”前后的那些个日日夜夜,感慨万千。虽然准备的时候有些辛苦和单调,但现在想来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对我们而言,这次比赛无疑是人生路上又一次宝贵的经历,是我们挑战自我的一次重要尝试。这不仅是一次学术写作上的极大锻炼,同时也是一种合作精神的高度考验。

5

当初参加比赛的目的是想获得一次锻炼的机会,事实也证明我们参加这次比赛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至于获得这样的大奖,我们有些惶恐,其实我们做的还很不够,也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改进。总结这次能获奖的原因,具体有这么几点:

第一,选题是关键。“挑战杯”比赛的宗旨就是注重实用性,注重科技创新向生产力的转换。所以选题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实用性。在开始选题时,我们紧紧围绕了这一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国人民都关注和熟悉的事件,而奥运会的安全保障工作又是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个研究很有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样的主题。

第二,创新是前提。作为社科论文,比起自科发明创作来讲,要创新似乎更难一点。但如何能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与众不同。于是我们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优势,主要将体育学与法学结合起来,并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来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图表、大量数据,引用最新的外文资料,使论文更有说服力,更有直观性。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量做到富有新意。

第三,合作是基础。这一万多字的内容,凝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血。从开始确定主题到形成思路,大体框架直至最后变成文字;从搜集资料到整理资料,从内容上的加工到形式上的完善,无不是我们一起合作的成果。一遍一遍,反复地讨论,反复地读,反复地改,尽力争取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

第四,态度是保障。从参加比赛填写申请书,到论文的写作,到提交论文,做宣传资料,准备答辩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认真、细致地去做。在整个从准备到参赛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如一,丝毫不放松。所以认真的态度是我们能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

当然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无论是内容和形式上,都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完善。我们的构想可能还是有些理想化,某些措施可能现实操作性还不太强,与我们最初的设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获奖并不是最重要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而更大的挑战还

6

在后头。对学术挑战,对人生挑战,我相信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自信于未来,带着挑战的梦想前行!

7

 

第二篇:挑战杯团队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

2013“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赛团队,它带给我们了巨大的收获。对我们而言,它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我们团队辛苦奋斗一年多的成果的肯定。毫无疑问,它将是我们人生当中一笔宝贵的经历,也是我们对自我挑战的一次重要尝试。对此次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我们首先感谢母校对此次“挑战杯”比赛的重视,其次,我也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齐世清教授和陈艳军老师的精心指导。此外,还有在参赛过程当中,悉心照料我们的校团委的各位老师。

这是一次青春的激情活力与艰难的挑战过程。从报名参加到开始准备,历经学校初选再到省级“挑战杯”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回首那段团结奋战、洒满汗水的日子,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对我们团队来说,在整个课题的制作过程当中,我们学习到的东西才是作重要的。团队精神、科学的研究态度、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思维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将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这只是个美好的开始,我们将勇往直前,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