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说课稿

初中生物说课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黄雪梅

一、教材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 1

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引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蠖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这点很重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 2

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

(三)、作业练习:(见教材)

1、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组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两道开放性题,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又能煅炼思维,体现知识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有所用。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

3

 

第二篇: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柳海涛

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

桃村中学 柳海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而实验课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计划, 精心准备

开学初就要把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做完,并把实验分类,根据实验的内容和性质将有关的实验分为探究实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等。

由于课时有限,做计划时,有些实验可以合并成一课时完成,例如《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下表皮》这几组实验放到两三个课时里完成,这样可以缓解课时紧张的问题。

有的实验受到季节影响,可适当做些调整,《观察花的结构》这一实验,一定要放在十月x日放假前就要完成,若按教学计划,要等到冬天做。

做计划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准备实验,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个组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以及预先考虑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设想的解决办法,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以及实验科学性,安全性及实验效果。

生物学科的实验仪器材料与化学、物理的学科有所不同,生物实验所需的仪器实验室有,但实验材料几乎都是现实生活中要随用随取的鲜活的动植物,所以,实验室中几乎没有,而学校基本上是不能及时的给予解决的,这样要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自己解决或者是提前要求学校做好准备。

有些实验材料,如洋葱、菜豆种子、玉米种子、黄瓜、菠菜、酒酵母等,必须要自己准备。而有些生物材料根本无法买到,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所需的是鼠妇和水蚤。由于鼠妇是活体不好保管,样子让人感觉恐怖丑陋,有些学生害怕,根本不敢去捉鼠妇,鼠妇的准备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难题。所以在上本实验前的休息日,教师和学生就要做好收集鼠妇的准备,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花坛里一般都能找到鼠妇。但是要尽量不改变它们的生活环境,带回实验室饲养备用。水蚤也是这样。

在上实验课前,不但要准备好实验仪器和材料,还要准备好实验报告单,每次实验前,都要提前打印一份实验报告单,这样学生完成起来快,节省时间,大部时间用在实验上,实验报告单的填写要既能考察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又要便于实验器材的管理。

二、精心设计最佳方法。

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科学素质,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目前,推广的教学方法为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即教师可以讲解、示范、也可以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如《观察玉米种子》的实验,教材中是将玉米种子泡软后用解剖刀沿中线纵向剖开,这样切时就已经将胚芽、胚轴和胚根切坏了,学生很难分清胚的结构,如果先让玉米种子萌发长出小芽来,让同学们用指甲轻轻去掉果皮和种皮,在长有胚的那侧,将白颜色的胚用指甲

轻轻一撬,整个胚就与胚乳分离了,这时同学们观察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就非常清晰了

总之,上好生物实验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运用和总结表达能力。真正的发挥了生物实验课的作用和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