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作文

重建诚信

中国曾是“礼仪之邦”,而今中国陷入诚信危机,假冒伪劣似乎永远打不完,坑蒙拐骗时不时见诸报端,贪污腐化更是忙坏了纪监部门。就是在以追求真理为职业的学术界,丑闻也一波接一波,抄袭,剽窃,造假,白面书生成黑脸盗贼了。 是什么使一个礼仪之邦陷入诚信危机呢?市场经济使然,个人主义使然,儒家文化使然,社会转型使然,抑或别的什么原因呢?

一谈起诚信,我们似乎都知道,不就讲诚守信不蒙人吗?但细究起来,我们似乎又迷糊。马克思说得好,理论只有彻底,才能够说服人。总起来说,诚信就是人与人在一个有限圈内长久交往的最佳交道方式:在长久交往中,在一个有限人际圈内,谁讲诚守信,谁就获得最大化利益,谁就是最大赢家。

眼下日本在亚洲外交中陷入尴尬,正因为日本现政府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右翼势力一直企图抹掉交往的记录,乃至否定历史的评判,为军国主义翻案。日本要真正建立诚信,历史的一页是永远也翻不过去的,一切有正义感的国家也都不应该允许日本把这一页轻轻地翻过去,因为这是人类诚信相处的需要。

现在的中国社会人际圈正不断增大,人口高度流动,交往高度复杂,而相应的交往记录管理却跟不上,力量制约却跟不上,奖惩分明却跟不上,于是人就流寇化,追求短期利益,不图长久交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诚信自然盛行。更加之目前处于转型期,包括法律制度和政府体制在内的一些东西还没有定好型,也不利于形成长期博弈,从而不利于诚信的产生。这恐怕就是为什么中国社会陷入诚信危机的原因!

诚信是长久交往的最佳方式,也是最大的社会资源,我们必须重建诚信!儒家文化中有诚信重建的本,但在具体操作上,需要向西方学习一些东西,尤其是学习它们的交往记录管理、力量制约和奖惩分明——西方在诚信建构上的主要贡献和经验都在这些方面,当然,基督教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比方说,美国人的身份信息管理就值得中国学习,交通违规、犯罪前科乃至银行借贷等交往信息都会记录在案,如影随形,从而产生强大的监督作用,效果正好比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什么时候也让国人感觉到“举头三尺有神明”呢?如果我们还让国人觉得讲诚信只是个道德口号,即便是我们千呼万唤,乃至喊破嗓门,诚信也可能“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放下琵琶,拉下面纱,再不诚信一把!

【点评】

文章提出了“重建诚信”的观点,行文中主要分析了出现不诚信的原因,进而提出自己的建议,行文思路清晰!

诚信与责任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古人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人为人诚实、恪守诺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为是,要虚心。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中谈个人修养和待人之道时多次说到“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孔子在谈到治理国家大事时说:“民无信不立”,认为“信”比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时在睢阳读书,认识了一位姓李的术士。一天,那个术士得了重病,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这里有一个炼金秘方,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点金术给他,现在我把这秘方交托给你。”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

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他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还有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北宋名将种世衡到青涧城戍边时,巡视抚问境内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从不服从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谁知当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险难行,而奴讹部落又处于偏僻的山沟,众官劝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坚意践约。

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没想到他顶风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羌族相继来归。种世衡的军队秋毫无犯,深得人心,与羌民和睦相处,人称“种家军”。后来每当西夏军犯宋,羌民即先通报,并倾力相助,因此宋军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

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塑造成功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成功的人。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题记

芸芸众生,大多数人都是平凡者。我们没有西施般的倾国倾城貌,所幸也没有林黛玉般的多愁多病身。但是那个让人震撼心魂的词语--塑造,带给了我们光芒,让我们看到了生命中隐藏的希望和那平凡中孕育着的辉煌!所以我们带着那份坚定,眉宇间凝固着不屈的微笑踏上了那条不断塑造自我的征程。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今许多名人也验证了这一点,即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才能超越自我,让自己向成功迈进一步。韩信一代名将,自强不息,于草莽之中崛起,于战争之中奋进,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功高盖世的英雄形象;诸葛亮一代忠臣,鞠躬尽瘁,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塑造了一个名高天下、流芳百世的人臣楷模;司马迁一代智者,刚直不阿,于忧愁之际发愤,于郁结之时著书,塑造了一个浩然正气、史笔永存的文学巨匠形象。

我们都知道“红叶经霜而赤,腊梅沐雪而馨”。世间万物,人生百态,低俗的,丑陋的,高雅的,美丽的,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生命的心和一份理智的思维去判断是非,并从中感悟些什么,塑造一个更加成功的自己。我们从搏击巨浪勇救人的魏青刚身上,看到了一个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的英雄,我们从此塑造着勇敢无畏的自己;我们从十五年铸成倚天剑的黄伯云身上,看到了一个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的能者,我们从此塑造着坚韧不拔的自己;我们从无声世界创造美丽的邰丽华身上,看到了一个克服残疾、创造奇迹的朴素女子,我们从此塑造着顽强不息的自己。这些都是感动中国的人物的事迹,它们感动着中国,震惊着亿万个炎黄子孙的内心,也激励着每个人心底的良知,就是这份感动,这份激励,促使我们塑造着更加成功的自己。

让我们学会从一点一滴中,发现其优点,并塑造一个成功的自己。我相信只有懂得塑造自己的人,才能得到那盈盈春水中最清的一捧,才能得到那灼灼红叶中最暖的一枚,才能得到那萋萋芳华中最美的一束。因为,最美好的事物注定是为成功的人准备的,而“只有懂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成功的人!”

我的时间

未来是白纸,时间便是墨水,等待我们去涂抹。不论白描,还是细描,是工笔花鸟,或是水墨山水,是中国风骨,或是中西合璧,都等着我们去创造。 记得有一本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争论颇多。的确,万事万物都在改变,时间在向前奔跑,看似在“我”的时间里,强行插入别人的“子丑寅戊”,显得那不搭调。但同时,许多事并未随时间而褪色。百人之道可益人,千人之道可成人,万人之道可大人。在我们的时间里,我们有个性,有自己的色彩,但并不排斥于我们有益的经验。前人之见,后人之师,这并不相悖。这便如春有桃,夏有莲;秋有菊,冬有梅一般,虽然花有千般娇容,但却总归在合适的季节。方才会盛,总遵着些常理,这桃不会有莲的模样,便是如此。由此可见,成功可以复制,也不可复制。

我们的时间,我们任意涂抹,也总归要有几分规矩,几点约束的。画梅有梅的风骨,画桃有桃的娇媚,总归是要有的。

但时间在向前奔跑,我们也不能落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时代也要有新气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人便要向着目标前进,不可为一些“常理”拉了后腿。适度师古,中庸之道不正是如此?

人生之路,有各种色彩,也不能为了成功,而执念于此,画些梅兰,也要有些鸟兽虫鱼,方显得生动。无心插柳柳成荫,踱步林中,找几些闲适,说不定,更另有几番所得。我们的时间,很长,很久,也很短,很急。有太多需做之事。但若只是这样,为了一些目标,而放弃,忽视一些外物,又与鸟兽何异?欣赏那莲花之盛,也不可脱了那叶;脱了那湖,否则便会显得苍白。

未来是一张白纸,任时间任意涂抹。我宁愿步行,也不会去做火车,汽车。我要任意遨游,不要有轨道,不要有道路。但有时,坐上一段汽车,火车,也是好的,那不断向后的风景,也是好的。要渡江海,便要有船,要飞上天空,也需借力飞机。跻而望矣,不若登高之博见。在那美丽的图画中,有些属于过去,有些属于现在,有些属于未来,更有些,属于永恒,这便是生活。属于我的时间,不一样,也有些一样。

 

第二篇:专升本语文作文例作文

我的财富

从前有两位富翁是邻居,各有一座自家的豪宅。有一天,一场大火席卷街道,烧毁了整条街的房屋,这其中也包括这两幢豪宅。大火烧毁了豪宅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自此以后,他们中的一个便成了穷光蛋,而另外一个却依旧富裕,他并没有因此丧失所有的财富。因为他是位高端技术人员,掌握着好几项技术的发明专利,所以,他能用他的知识继续创造财富,几年以后又变成了富翁。那么我想,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并不是他现有物产的价值,而是他创造财富的能力,于我而言,我想,我的财富也应该在于我创造财富的能力吧。

拥有对学习的热情是我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我真正的财富。我需要不断学习课内知识,同时也要广泛地了解社会的动向,掌握世界发展的进程。在这一个经济全球化,甚至文化全球相融的世界里,终身学习将成为亿万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和事业道路的共同途径。读梁启超的《论毅力》,“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我学习他的刻苦勤奋,锲而不舍。读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学习他的开朗豁达与积极进取。读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明白了人需要不断敲响警钟,才能防微杜渐,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想,不论出身农民的新东方的创办者俞敏洪,还是蒙牛的总裁牛根生,他们多元集纳的学习能力促成了他们事业的巨大成功,是我学习的榜样。

拥有博爱的之心也是我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我真正的财富。只有一颗博爱的心装得下世界,因为你心的宽度成就了世界的宽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特大洪水来袭时,当汶川地震来临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甚至是全世界,都团结一致对抗这灾难的时刻。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亲临现场参与救助,抗洪战士,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则一直坚守着灾区,奋斗在最前沿,精神令人敬佩与喟叹。我应该不断发展我的博爱之心,物质财富消逝的时候,亲人真挚的爱,和朋友真挚的友情,以及社会的关爱却是永恒的。在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真情更宝贵,因为相互支撑与关爱,人类才得以发展生息,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精神及物质财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丰富人生经历,为社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只有不断的充实内心世界,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周遭的人和事才能拥有隽永的爱,而这些,才是我真正的财富!

种下心灵之树

生命是一条长河,水波滔滔,激流勇进;生命是一片旷野,清泉喷涌,绿色蔓延;生命是一座高山,花繁叶茂,静水深流。生命是一座宝藏,宝藏里有应有尽有的珍宝,等待人们去开垦与挖掘。如果生命是一片轻盈的羽毛,我们是要在天空飞舞,还是掉落地上变成垃圾?有的人把时间花在阅读上,因为他想收获才智;有的人把时间花在思考中,因为他想收获力量,有的人把时间花在想象中,因为他想收获创新。我们栽种下了自己的心灵之树,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之中,等它慢慢地茁壮成长,结出饱满香甜的果实。

如果我们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会不会停滞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不幸失去了一只眼睛,会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失去了双手,还能不能有力量托起明天的希望?而,如果当一个人同时失去一条腿,一只眼睛和双手,他却坚强地生活着,用嘴叼着画笔挥洒着自己的一片浓墨淡彩。传奇画家谢坤山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的强者,他家境贫穷,在正值壮年的年纪却意外失去了一双手和一条腿,又在后来的摸索与学习中再一次被不幸夺去了一只眼睛。然而,生活没有打败他,他靠着乐观和毅力不断学习创作,在学业和艺术上取得了双收。谢坤山经常笑着说:“我不会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想着自己还拥有什么。”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人的潜力无限,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世界大了,我们种下的心灵之树才能展开茂密的枝叶,开枝散叶,蓬勃生长,耸入天际,撑起生命的蓝天。

最残酷的并不是身体的缺陷,而是心灵的障碍。心有多多窄,同时世界也就有多狭隘。许多优良青年,体格健壮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整日斗殴,低俗地享乐虚度光阴。当光阴被掷入了无底深渊,再不复返时,才有人为自己的虚度而哀叹悔恨。还有人因为心理上的挫折而染上了毒瘾,将自己献身给了致命药物,堕入恶性循环,不仅崩裂了家庭的安宁平和,也亲手摧毁了自己生活的希望。真挚的友情,亲情,爱情,从未耕耘,哪来收获,虚度光阴浪费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宝贵时间,也剥夺了他们奉献社会的机会。他们的心灵之树瘦弱枯黄,无法展开枝叶,即使结出了果实,也只有酸涩的苦果。

我们种下了心灵之树,悉心照料呵护。所以,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上吧!青春转瞬即逝,生命的时间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长远。心灵之树正是我们心灵健康的象征,一颗健全的心能创造出所有意想不到的奇迹。踏入沃土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园丁,那熠熠的美丽将由我们一手铺就,青翠绿叶,醇美果实,和我们安宁幸福的生活。

用时间浇灌参天大树

生命是一条长河,水波滔滔,激流勇进;生命是一片旷野,清泉喷涌,绿色蔓延;生命是一座高山,花繁叶茂,静水深流。生命是一座宝藏,宝藏里有应有尽有的珍宝,等待人们去开垦与挖掘。如果生命是一片轻盈的羽毛,我们是要在天空飞舞,还是掉落地上变成垃圾?有的人把时间花在阅读上,因为他想收获才智;有的人把时间花在思考中,因为他想收获力量。我们栽种下了自己的心灵之树,花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树木就会慢慢地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如果我们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会不会停滞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不幸失去了一只眼睛,会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失去了双手,还能不能有力量托起明天的希望?而,如果当一个人同时失去一条腿,一只眼睛和双手,他却坚强地生活着,用嘴叼着画笔挥洒着自己的一片浓墨淡彩。传奇画家谢坤山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的强者,他家境贫穷,在正值壮年时却意外失去了一双手和一条腿,又在后来的摸索与学习中再一次被不幸夺去了一只眼睛。然而,生活没有打败他,他靠着乐观和毅力不断学习创作,在学业和艺术上取得了双收。谢坤山经常笑着说:“我不会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想着自己还拥有什么。”这种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花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吧,人的潜力无限,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世界大了,我们种下的心灵之树才能展开茂密的枝叶,撑起生命的蓝天。

最残酷的并不是身体的缺陷,而是心灵的障碍。心有多窄,同时世界也就有多狭隘。有一些青年 他们虽然拥有健壮的体格 却不务正业,整日斗殴,游手好闲,低俗地享乐虚度光阴。当光阴被掷入了无底深渊,再不复返时,才有人为自己的虚度而哀叹悔恨。还有人因为心理上的挫折而染上了毒瘾,将自己献身给了致命药物,堕入恶性循环,不仅崩裂了家庭的安宁平和,也亲手摧毁了自己生活的希望。真挚的友情,亲情,爱情,从未耕耘,哪来收获,虚度光阴浪费了他们自我实现的宝贵时间,也剥夺了他们奉献社会的机会。他们没能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之中,心灵的树木瘦弱枯黄,苦涩凋零。

我们要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或是思考,或是沟通,或是耕耘。心灵之树正是我们心灵健康的象征,一颗健全的心能创造出任何意想不到的奇迹!让我们做一个勤勤恳恳的园丁,用时间来浇灌参天大树,创造出那熠熠动人的美丽吧——高大的枝干,绿叶硕果,和我们安宁幸福的将来。

刀刃磨好了吗

如果成功是一条长河,积累就是河里追逐的一朵朵浪花;如果成功是一座高楼,积累就是筑成它的一块块砖瓦;如果成功是一把利刃,积累就是刀刃与石块的每一次摩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其他人一次能成功的事情并不代表他百分百掌握了做此事的诀窍,也并不能表示他下一次也能成功。所以,只有不断熟练完善,对一件事驾轻就熟,才能百分百地掌握成功的诀窍,让成功的基础更加稳固,坚不可摧。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当我向一个目标行进时,我都会先问问我自己:刀刃磨好了吗?

中国古代有善于积累的纪昌,他向卫飞学习射箭,卫飞让他先练习视物不眨眼睛,纪昌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坚持了两年。之后,他再练习“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将一个虱子系在牛毛上挂在窗前,练习了三年以后,虱子在他眼中像车轮一样大。最后他用一箭射穿了虱子,牛毛没有断。卫飞对他说,他这才算是掌握了射箭的诀窍。原来所谓射箭的诀窍就在于技巧和能力的积累,在于一步步打好坚实的基础。若是纪昌只是一般人,他也许隔天拿起弓箭射上几次,或者好几天荒废,这样下来他练习的成果必定不好。而纪昌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人十能之,己百之,他不断地熟练完善,打好基本功,才最终将刀刃磨得锋利,在五年后掌握了学射的诀窍。外国历史上有科学家爱迪生,他的发明总是需要经过千百次乃至上万次的实验,最后才完全达到成功。因为他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只有将了各种材料运用到实验,才能明白用各种材料实验的效果,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研制出最完美的科研成果。 历史上也有因荒废才学而导致最后埋没才能的例子,古代历史上曾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他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但因方仲永长久荒疏学业,没有再进行积累与提高,到了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才能严重退化,到三十岁时他已完全沦为了普通人。他非但没有将刀刃磨得更加锋利,更让刀刃一天天地钝化了,直到最后生锈变了形。

当我们向每一个目标前行时,都需要扪心自问:刀刃磨好了吗?只有不断熟练完善才能对一件事驾轻就熟,百分百地掌握成功的诀窍。我们所要的并不是昙花一现的成就,而是坚实的成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成功的捷径就是勤奋与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将刀刃磨得锋利,才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习惯

如果生活是落入水中的一片树叶,习惯就是微风,吹动它向着某一个方向前行;如果生活是茫茫大海里的一艘小船,习惯就是它的舵,引领着它的航向。如果生活是一片旷野,习惯就是它的土壤,它孕育着绿草,花朵和树木的生长。若是土壤贫瘠,旷野上的草木就会枯萎荒芜,反之若是土壤肥沃,旷野上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遍地花繁叶茂,清香四溢。习惯主导着生活,改变着生活,影响着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叫做习惯。古人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夜贫灯烛绝,月光照吾书”,有人习惯苦读,为了在学问上更上一层楼在夜晚爬上屋顶映月读书。还有人捉来萤火虫放入袋子,夜晚借萤火虫之光读书。有人想办法凿壁借光,还有人冒着严寒映雪苦读。这些都是上进良求知的良好习惯,他们习惯与客观环境的束缚相对抗,坚持自己的志向,用坚强的意志超然而上。现今也有励志的典范谢坤山,他在正值壮年时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却靠着顽强的毅力学习艺术绘画,取得了事业与学业上的双收。面对自己严重的残疾,他的心态积极乐观,他说:“我不会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想着自己还拥有什么。”谢坤山习惯独自面对困难,习惯依靠自己的能力战胜所有艰难险阻,以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我的朋友习惯教育我,良好的心态和好的习惯互相促成,不要荒废时间,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

我有一个敌人,叫做习惯。古代有神童方仲永,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但他习惯于闲适的生活,长久荒疏学业,年复一年,闲散不学的习惯让他的天资消失殆尽,到最后成为了极为平庸的普通人。要是方仲永能坚持勤学苦读的习惯,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也许他能流芳百世,也许他的诗句还能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供后人赏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李存勖完成了父亲嘱托的志向,天下安定,他的心也安定下来,整日沉溺于享乐,与伶人做伴,最后国家灭亡,自己也被射死在乱箭之下。就如温水青蛙安乐死的事例一样,将青蛙放入锅中慢慢加热,青蛙习惯了温暖的水温,直到最后温度持续升高,它却再无挣扎的力量,最终被自己的习惯与懈怠逼到了绝境。

习惯即是朋友,也是敌人。而它也是一位教育我的良师,教育我要要养成独自战胜困难的习惯,让我明白许多伟大和人和平庸的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的习惯不同,造就胜者与败者的成因也在于习惯。习惯这两个字中蕴含着无数的道理,它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指引着生活的道路。若习惯是一垠土壤,就让它滋育我们生活的花朵,开出一片灿烂,一片辉煌,一片美不胜收!

模仿,借鉴,创造

学习绘画的人都知道,素描临摹是基础,学会了模仿才能构成对物体的清晰认识,从中借鉴,继而用自己的画笔创造。学习乐器的人都知道,指法练习是基础,熟练前人谱写的曲目才能寻找到乐曲的真谛,从中借鉴,继而用自己的领悟谱写新的曲目。不止绘画与乐器,任何学习都是模仿,借鉴,创造的过程,前两者是基础,创造则是整个过程的目的与精华所在,是高楼光彩熠熠的穹顶,是人们到达的成功的彼岸。然而,所有的成功创造都是个人的辉煌吗?不,我认为只有建立在社会利益与道德的基础上发挥的创造力才值得肯定。

中国人在食品安全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银耳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猪肉里我们认识了瘦肉精;从海鲜里我们认识了孔雀石绿;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今天的三鹿又让同胞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将苏丹红运用到食品之中何尝不是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却是消极的,着色后的食品虽然看上去颜色鲜艳,秀色可餐,但却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将三聚氰胺运用到牛奶中增加产量何尝不是一种创造?而这种有毒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只增加片面的利益,对人们的不利影响却长远存在。此类的模仿,借鉴,创造,在上依靠着科学技术,在下却狠狠将道德踩踏于脚下。我们不能认可这些与社会利益与道德背道而驰的创造,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发展与提升只有负面消极的影响。

然而,在中外的历史上也有着许许多多依靠模仿,借鉴,创造出的优秀成果。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就是对雕版印刷术的模仿与借鉴,火药则是从炼丹术中吸取爆破原理进行的创造,造纸术的发明更是经历了许多岁月,由把文字写在甲骨上到竹简,再由绸布到纸张,沉淀着前人无数的智慧与经验。在外国,哥白尼继承发扬了托勒密的地心学说,开创了自己的地心学说,他不顾教会的严刑酷法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学说,秉持着唯物主义的真理,推动社会进步。这些都是模仿,借鉴,创造的光辉成果,他们积极地吸取前人经验,在模仿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为社会提供了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那些改造了苏丹红,瘦肉精的人也许也是高端的科研人员,但他们却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了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方面,而不是进行真正有益于社会的科学研究。以维护社会的利益与道德为前提,我们承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模仿,借鉴与创造,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