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专题讲座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

发表议论是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自然写好议论文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从《课程标准》来看,初中要求“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综观教材,议论文写作涉及的范围有:谈体会、认识、看法、启发,写心得、感想、分析、评论、鉴赏、专题小论文等等。教材中的这类写作要求大都和阅读相关联,体现读写一体的编辑思想。

尽管议论文写作的样式繁多,但都遵循基本的写作规律,即“观点 + 材料 + 分析”。由此可见,准确地表述观点,充分地占有材料,有力地开展论证,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路径,不可逾越。

议论往往是有感而发,那触动感想的人、事、景、物、情、理,叫触媒,俗称“话把子”。围绕话把子漫无边际地说,那叫扯谈,平时的聊天多是扯谈,质量不高,作为消遣尚可,但长久下去对于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是不利的。

以下是学生之间的聊天记录:

学生甲:昨天我看了一集电视剧,那个警察真是厉害,一枪就撂倒两个劫匪。

学生乙:(显然是不服气了)这算什么,昨天我看的一部功夫片,那个大内高手才厉害呢,一个人打倒了十几个武林高手。

学生甲:是吗?试试看!(接下来就朝学生乙亮出打斗的招式,学生乙马上接招,两个人便比划起来。)

学生的课间生活中,类似这种聊天和课间活动太平常了。从这类聊天中,我们发现,学生只是一个简单的叙事者,而且叙事的目的不是为了讲理,也不是为了探讨,而是为了在低级的比较中占有某种心理上的自我虚荣优势。在学生甲那里,仿佛那个能一枪撂倒两个劫匪的警察就是自己;在学生乙那里,仿佛那个能战胜十几个武林高手的大内高手就是自己。因为两人没有用言语决出心里的优势,自然引发了后面“打斗”的行为。

在学校低质量的聊天环境中熏陶出来的学生,成人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从成年人办公室里的聊天可见一斑。

成人甲(昨天下午看到了放假通知):5天,太长了,无聊!你准备做什么呢? 成人乙:能做什么?还是来加班,顺便上网,可惜没有加班工资。

成人甲:我给你钱吧,只要你来。

成人乙:好!真的?

成人甲: 纸钱,你要不要?

成人乙:(气愤,用杀人一样的眼光瞪着对方) ??

我并不怀疑“贫嘴”能带来“幸福生活”,但“瞎贫”“扯闲篇”,尤其是把大量时间浪费在“瞎贫”“扯闲篇”上,这无疑是生命质量渐弱的表征。更为可怕的是,它造成了一种语言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无序化的表达倾向,还制约着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应该说,这对于语言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有的人写作文容易跑题,这和“聊大天”不无关系。我们迫切地需要提高聊天的质量,聊天时要经常能围绕话把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意识地用点儿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说话,再高级一点,把说话的内容上升到情和理的高度。这样人们的表达水平会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也会提高,当然,议论文写作也就不怎么发愁了。

现在的学生,喜欢看“娱乐报道”,特别是“星闻轶事”。这倒无可厚非,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只是作为一个“纯信息”的拥有者,至多也就是一个传声筒,把那点事从这人的耳朵传到那人的耳朵。这也就难怪老师和家长们要站出来反对。结果呢,一边是老师和家长们对此大为不屑,或口训,或收缴,或盯梢,或明令禁止;一边是你们悄悄买着,小心藏着,偷偷看着。这矛盾闹僵化了,双方都得搞些地下工作。这何苦呢?其实,要看就光明正大地看。当然,得有个要求,就是不要仅仅带着消遣的态度看,而是要学会挖掘这些信息中的观点,并能就此联系你所知道的内容适当阐发阐发,形成自己对于事物、现象的认知。有这么一条信息:

《大染坊》拍摄前,本锁定了张国立、姜文等人,但是却由侯勇胜出。理由是侯勇看起来比较像个要饭的!制片晋亮说:“张国立、姜文缺少一种沧桑感,看起来不像要饭的,而侯勇脸上就有这种感觉。”

有的学生看到后,哑然失笑,“侯勇真运气!”仅此而已,一笑而过。至于这里蕴含着什么观点、自己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此学生们是不做任何的思考与延伸的。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演员的气质、个性特征与角色的匹配问题,这是话题,如果要就此议论的话,话题就成了论题。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这就要做一番分析了。

《大染坊》的主角饱经沧桑,“征于色”“发于声”,侯勇黝黑的脸膛,棱角分明的面部,瘦削而坚毅的外形,至少与《大染坊》主角“形似”。再从侯勇的演技来看,举手投足让人联想到的是一位能屈能伸的忍者,经历坎坷的过来人,承受得住打击也耐得住寂寞更消受得起荣耀的实干家,这与《大染坊》的主角“神似”。至于衣着光鲜美丽、气宇轩昂的张国立、姜文等,名声虽大,演艺也精,举手投足让人联想到的是有权有势的人,运交华盖的人,有些小幽默的人,而这与《大染坊》的主角“形不似”“神也离”,事实上这类演员在荧屏上也多演皇帝戏、大臣戏。由此再联系到以前的一则娱乐报道:

香港的一位大导演拟请谢霆锋出演金庸大师笔下的杨过,但拿不定主意,便向金老讨教,结果金老是大不悦。

看到这儿,就要问个“为什么”了。原来,金老笔下的杨过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人,而现实生活中的谢霆锋当时传闻正在搞“三角恋”。显然,这则报道所讲的道理与上面《大染坊》招聘主演所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即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秉性、表现要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行为相匹配。从这个角度看,也就不难理解金老的“大不悦”了。

如果有了这一番的思考和联想,如果是带着分析的眼光和学习的态度,我想老师和家长们是不会反对看娱乐报道的。相反,看得多了,思考多了,分析多了,也就更会讲道理了。

说话是这样,课堂上回答问题也经常是这样。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说话一套一套的!这起码说明两点:一是这个人说话有理据,不凭空说话,如果这个人说的都是空话,大概人们就该说这人是骗子了。二是这个人说话有条理,逻辑性强,如果不是这样,大概人们就该说这人东一句西一句了。无论是从哪点看,都有利于议论文的写作。所以,课堂上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也要学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所以,训练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训练有理有据地说话和答问。有的人可能就说了,“我积累的素材少,要讲的道理我明白,但是证明材料不足”。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做积累素材的工作,一方面我们也要做“搜肠刮肚”的工作,把和论点有关的材料一股脑儿地搜出来,哪怕只是钻点边的也要刮出来。其实,就个人来说,即使知之甚少,只要搜刮一遍,其证明材料都足够用的。且看一个小学生的一篇议论文。

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很多人在渴望幸福,但他们不知道,幸福就在他们身边。

失明的人见到光明,是他的幸福;饥饿的人吃到东西,又是一种幸福;听到一种美妙的声音,是幸福;初次学会了弹钢琴,是幸福??我也有我的幸福,拥有一

个完美的家:爱睡懒觉的爸爸,做得一手好菜的妈妈,还有一个爱闯祸的我。

许多幸福都被人们忽视,人们常常抛下眼前的幸福,去追求遥不可及的理想,其实幸福就是一个家,一桌菜,一句话,一首歌这么简单。俗话说:“知足常乐。”只有知足,幸福才会降临。幸福,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去注意生活里的小细节,就会感觉到幸福的存在,幸福,是一种你摸不到,但可以用心去体会的感觉。

有一次,我解一道数学题,可是算了半天,也算不出正确的答案。终于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幸福。

幸福不是虚无飘渺的。

有几个星期,表弟寄住在我家中,可表弟哭着闹着要回家去找舅舅舅妈,但只能用电话哄一哄表弟,让他在电话里听见爸爸妈妈的声音。真不巧,有一天表弟病了,舅舅和舅妈知道了以后,连夜从上海赶到福建来陪表弟。——表弟生病时见到爸爸妈妈,或许幸福爱和你捉藏,但是我相信,你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因为幸福就在你身边,只是你没有发现。

这位学生的论点就是题目,即“幸福无处不在”,而论据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和作者的现身说法,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积累。比如:

概括性例举的论据有:

失明的人见到光明,是他的幸福;饥饿的人吃到东西,又是一种幸福;双耳失聪的人,听到一种美妙的声音,是幸福;初次学会了弹钢琴,是幸福。

现身说法类的论据有:

我拥有一个完美的家,我幸福;我绞尽脑汁算对了一道数学题,我幸福。

身边人的典型论据有:

表弟生病时见到了一段时间不见的从外地赶回来爸妈,是幸福。

俗语类的论据有:

俗话说:“知足常乐。”

作为一个小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和积累充分调动起来了,写成了一篇较好的议论性文章。作为初中生,有着更为丰富的经历和积累,议论时只要围绕论点充分调动“已知”素材,

写出一篇理据充足的文章是不难的。

还有人可能说,“我掌握的材料倒是不少,但一时间不能和论点勾连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就更要通过平时有意识的训练了。这里有一个由“生搬硬套”式的“ 瞎白活 ”到“信口拈来”式的“脱口秀”的过程。所以,平实的说话、答问、聊天,就要有意识地“摆事实,讲道理”,长此以往,熟能生巧,巧能生智。

有了这个口语训练的初步,再做起议论文来就会驾轻就熟。下一个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求其严谨。具体来说,可以分如下几步推进:

一、认准论题,明确观点

论题,就是议论的话题,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作者想要“就什么跟读者谈点什么”的第一个“什么”。它可以是某种现象,如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也可以是某种风气,如形容学雷锋走过场的“三月里来四月走”;也可以是某句流行语,如小议“别理我,烦”;也可以是曾经看过的某部书、某篇文、某种影视作品等;还可以是某种关系,如“想和做”“怀疑与学问”。把握住论题是写作议论文首先要做的事。一般来说,议论文在开头部分常常是引出论题。引出论题的方式很多,比如:

1.开门见山式

如《心存感激》一文的第一段:

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作者针对今天的人们“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自我封闭现实,直接切入到“学会感动,心存感激”的论题上来,不枝不蔓,简洁明快。

2.提出悬疑式

如《不要让城市失去记忆》一文的第一、二段:

①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尊重中国文化,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

② 20年后的今天,这个意味深长的警告不幸被言中。

作者在第一段借 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的一段话,提出了警告,也表达了一种期许。至于这警告和期许实现没有,在第一段不说,留下悬疑,第二段则用“不幸言中”释疑。第一、二段共同引出“城市建设与文化遗存”的论题,可读性强。

3.名言导出式

如《读书》一文的第一段: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

作者借对古人(黄庭坚)的名言前后理解上的变化,导出“读书”的论题,让人信服。

4.陈述故事式

如《偶然?必然!》一文的开头部分:

当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美的证明时,举世震惊。但年轻的他却十分平静,他早已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他深知自己为此付出的心血。

当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时,整个工厂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他却平静地说:“这一切源于我几十年的积累。”

是啊,有的人成功看起来只是源于运气,但在那出人意料的成就背后,却是多少辛勤的努力。这样看来,一切又是在情理之中了。

作者借助欧拉和斯坦梅茨两个小故事开头,既引出了“偶然与必然”这一关系型论题,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5.事实引导式

如《善于用人短变长》一文的第一段: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

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作者例举美国柯达公司将暗室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的事实,将议论引导到“如何善于用人”的话题上来,自然贴切。

6.自说自话式

如《凹凸的启示》的第一段:

初学写字时,便觉得“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寓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

作者自话写“凹凸”二字前后不同的感受,引出“凹凸的启示”这一论题,从题目看,题目即论题。

7.再现图景式

如《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的第一段:

【 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 】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作者将一幅漫画的主体内容描述出来,形象且不失凝练,自然地引出“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这种自然现象,从而生发议论。

8.类比排沓式

如《学会拒绝》一文的第一段:

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撒下点点星辉??

作者用拟人和类比的表现手法,将溪流因为拒绝而拥有活力的个性、小草因为拒绝而展现坚强的品格、繁星因为拒绝而播撒点点星辉的三种自然现象,排比而出,引出“学会拒绝”的论题,生动形象,写作意图不言而喻。

当然,引出论题的方式还不止这些,也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但要注意两点:一是简洁明了。议论文重在讲理,一般少铺陈。同时,论题要清楚,避免纠结。二是有点趣味。议论

文就文体特点看,容易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如果开头就让人觉得“呼吸困难”,就更难吸引读者了。从这个角度看,“浅出深入”最重要。好比初学游泳,先在浅水区扑腾扑腾,再一步一步引向深水区。写议论文也是这个道理,所讲的道理即使再深也不怕,但要能够从浅处落笔。这个“浅处”,其实就是读者熟悉的生活、现象、事实等。

前面提到过一句话“作者想要‘就什么跟读者谈点什么'”,这第一个“什么”的问题回答了,即论题。第二个“什么”是什么呢,很好理解,就是作者对于论题的看法,这看法集中所指便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有时是一种观点,有时是某种道理,有时是某类看法。它是议论文的灵魂。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认识水平高,往往说:“ xxx 很有见地!”这是说这个人对同样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见解、对问题的主张,比一般人深刻,或者比一般人独到。这是议论文写作确立论点所要追求的目标。前面提到的有关《大染坊》的娱乐报道,有的学生读了只能得出“侯勇真运气”的看法,但有的学生就要聪明得多,即从追因的角度进一步追问:侯勇为什么这么运气呢?得出来的结论是:演员的气质、个性特征要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匹配。显然,这一结论就要深刻一些。使论点深刻而独到,这是写作议论文的关键之一,主要做法除了追因外,还有如下几种:

1.求新。写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新;选别人没有立过的意,新;以前有人写过,但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变化,你再写,也算新。求新,就要跳出原有的思维,跳出一般人的想法。像京城的水价一涨再涨,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的反应,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一般人的反应是:(无论有钱的没钱的)又涨呀?!还让人活不活呀?不一般人的反应是:国家又在调整对资源的利用政策,这是为子孙后代修福呀!显然,后面的反应要新。

2.辩证。辩证地看问题,往往比较准,相对客观,富有哲思,特别是能发现普遍认识下的特殊现象、非一般的本质。当然,在辩证认识之后,还要把那些很难被人们认识到的特殊现象、非一般的本质放大,做深入详细的论证。

3. 逆向。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将琵琶反弹,在反弹中体现你的思维水平。当别人都说不能班门弄斧的时候,你却倡导“弄斧就得到班门”;当别人认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你却大呼“星星之火不能燎原”。当然,逆向思维并不是矫情,也不是无理取闹,更不是挑战合理的价值观,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在限定的条件下承认另一种可能性存在。试想,谁都不班门弄斧,怎么知道自己的差距呢,不知道差距就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努力的方向都不对,问题就严重了。再试想,在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星星之火,岂容在草原、森林地带燃烧?

找到了深刻独到的论点,还有一个呈现的问题。怎样呈现才更严谨呢?

首先,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具体来说,要注意三点:

一、它不是一个疑问句。例如,你想说“语文阅读需要创新”,结果却用“语文阅读如何创新呢”来呈现,很显然,这就不明确。

二、它不是一个表推测的句子。同样的立意,如果表述为“语文阅读可能要创新”,则表意模糊,也不能作为中心论点。

三、它一般也不以明喻句的形式出现。还是这个立意,如果表述为“语文阅读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意思虽然可以意会,但严格意义上讲,这和“语文阅读需要创新”还有不完全吻合的地方,自然也有悖“明确”的要求。

其次,它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论点要能概括文章或文段的主要观点,不要断章取义,不要节外生枝,更不要无中生有。一个完整的陈述应当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论题,二是作者对这个论题的看法。这样一个完整的陈述,在写作之前一定要成竹在胸,固化下来,最好将之写在草稿纸上。有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结果写着写着就偏了,比如将上面确定的“语文阅读需要创新”的论点,写成了“阅读要创新”,作者的看法是有了,但是话题没抓准。“阅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这次写作只需要谈“语文阅读”方面的问题,显然这位仁兄是“#7@j钻草丛——顾头不顾尾”了。

再次,具体可以用“中心论点 + 分论点”的形式呈现。第一步,定好中心论点,即能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观点的论点。第二步,从不同角度或层面确定几个分论点。例如,《怀疑与学问》一文便是这种形式: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者“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

分论点1:(消极方面)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分论点2:(积极方面)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种呈现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证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只有一个。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出现“ 转折论证、循环论证” 的现象,就是确立了几个中心论点,忽而证明这个,忽而证明那个。二是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有的学生写议论文,出现“分论点比中心论点论证的范围要大”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中心论点兜不住分论点了。这就好比当兵的抢了将军的饭碗,上下关系乱了。

最后,中心论点呈现的位置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要与全文的整体结构相协调。这里分几种情况:

一是将标题作为论点。例如《俭以养德》《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两个标题都可以作为中心论点。

二是在开头提出论点。例如《谈骨气》一文,在第一句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三是在末尾归纳出中心论点。例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在文末小结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四是在行文中提出中心论点。例如《想和做》一文,在第一部分的后边提出了“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的观点。

当然,你也可以将中心论点蕴含在论证中。一般来说,初中生写作文,不宜采用这种形式,因为这对于驾驭材料的能力要求太高,同时,这样处理容易偏移论点,甚至写跑题。

二、理清关系,选好论据

俗话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议论文写作中要找的论据。你拿出的观点要让人信服,就要选好论据。这和打官司是一个道理。你要证明你是无辜的,或者证明对方有过错,你就得拿出证据来,别人不会凭空认为你是清白的,你也不能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是论据呢?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就叫论据。这句话也点出了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即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据有两种,一是事实论据,二是道理论据。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初学议论文写作,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一则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则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要真实可靠,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二要有代表性,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最后官司是不能定性的。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说服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把“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换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一类人,他们如何如何”,这种做法就是将“普遍的个体行为”概括为“类的行为”,让读者在生活中加以比照和确认,从而产生认同感,这样你的文章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名人名言,革命理论,格言俗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社会公理等。能够作为论据的这些道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被社会和人们公认的,靠得住,信得过,用它们来证明论点,说服力强。要注意的是,引用这类论据,要求准确无误。有的学生在引用名人名言上容易张冠李戴,在引用数据上不精确,在直接引用时出现丢字现

象,这些都要避免。当对引用的具体内容能知其大意但不知其详时,就不要用引号引起来;当确实能记起那个人说的某句话但人名记不住的时候,可以用“古人说”“一位哲学家说”等等的方式规避,切不可胡诌一个人名来代替。

找到切合论点的论据,这是写作议论文的一门硬功夫。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训练对材料的内容和中心的概括能力,需要训练从多则材料中提取共性的能力,也需要训练从一个中心出发聚合不同材料的能力。前一项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比较多,后两项相对要少,更要多训练。下面这道题涉及到第二项训练。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 1 )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 2 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 3 )北宋词人晏殊14“这个题目 10 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 4 )去年,金坛、建昌、社头、薛埠等地300余农户面对市场的高价不动心,仍把自己的蚕茧低价卖给了当初与他们签订订单的江苏晨风集团。

( 5 )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但还是打电话把中奖消息告知了吴先生。吴先生开始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多次打电话,吴先生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以上五则材料都是关于“诚信”这一论题的,很典型,可以先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核心价值:

第一则概括为:即使只是心里答应对方要求,即使对方不在人世,也要允诺。 第二则概括为: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违约。

第三则概括为:即使有利可图,也不因利而占便宜。

第四则概括为:即使遭受损失,在金钱面前也不动摇。

第五则概括为:即使再大的金钱诱惑,也要以诚信为本。

由此可以归纳出“重诚信”的共性,即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

反过来,给出“人与人之间交往要重诚信”的论点,让学生迅速聚合相关材料,也是训练“观点统率材料,材料说明观点”的一种好方法。

适合论点的论据找到了,还有一个统筹安排使之发挥更好的说服效果的问题,即论据排列问题。列举几个事实论据,次序的排列要合理。例如,《事业篇》第四段,列举了很多在人生中立起了不朽丰碑的例子,其中每一组例子所涉及的人物都是按这些人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的。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又如《说“勤”》的第三段列举了“勤出成果”的5个例子,这5个例子就是按从“古”到“今”的次序排列的。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除此之外,论据的排列还与中心论点、分论点,或领起句的表述次序有关。例如,《理想的阶梯》第5段第三句有一个领起句“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紧接着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的例子,这一次序就是按领起句的表述次序来安排的。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富兰克林有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许多科学家、文艺家都是同时间赛跑的能手。 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学艺术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他一生留下为人民深深喜爱的巨著《人间喜剧》,共94部小说。这些血汗的结晶不正是时间与生命的光辉记录吗?

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的文章,也要从有利于增强说服力的角度做先后次序的排列。比如在诸多事实论据的基础上,再来一两个道理论据,将观点着实,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比如,林家箴的《说“勤”》便是典型的例子。作者在用了大量的事实证明“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后,又用高尔基和卡莱尔关于“勤”的名言,进一步证明“只要勤就一定有事业上的建树”,非常有说服力。

说“勤”

林家箴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

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

议论文要求严谨,有序就是严谨的一种表现形式,希望老师们要在这方面多加引导。

三、选好角度,分析论证

确定好了论据后,还有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这是议论文写作的难点。什么叫论证呢?所谓论证就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在这一点上,学生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加以解决。

一是转述材料,照搬照抄,不会取舍。

能够作为论据的原始材料好比毛坯房,要想适合自己住,还得按照适合自己的风格,进行装修。同样,对于论据原始材料,要紧紧围绕论点,做一番取舍。比如,有的学生写论点为“读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议论文,将下面的两则材料一字不落地录下来。

材料一: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 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 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 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忙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老婆婆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婆婆问道。 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最后,富兰克林成为了一位知识渊博的人,不仅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而且还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了避雷针。

材料二:

宋濂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在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他小时候就爱读书,可是家里买不起书,他就到别人那里去借。借来了书,他总是用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天很冷的时候,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僵硬了,可是他还是抄书不停。他用这样的“笨”办法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宋濂读书时,遇到疑难,自己不能解决时,他外出求学的时候,背着沉重的书箱,穿着破烂的衣服和鞋子,脚冻裂开了,自己都不知道。他吃着粗糙的饭菜,而且每天还只能吃两餐。和他一起求学的一些同学,穿着华美的衣服,身上挂着精美的装饰,可是穿着破旧衣服的宋濂一点都不羡慕他们,因为他的乐趣都集中在读书上了。 正是因为宋濂年轻时候的勤奋努力,使他日后成为了彪炳史册的大学问家。他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任命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他奉旨编撰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朱元璋推崇他是“开国文臣之首”。

很显然,这种大段的记叙不符合议论文写作的要求,需要剪裁和缝补。

剪裁的原则是:

1 .论据之于论点,不离不弃。

2 .论据精要好懂,不枝不蔓。

先看论点,“读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三个关键词,即“读书”“影响”“一生”,其中,中间的“影响”将前后的“读书”“一生”联系起来,是最核心的信息。再看材料一,富兰克林与白发老婆婆的一个小故事,重点不是谈读书的影响,需要裁减掉;“ 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一句,重点谈的是富兰克林少年开始独立谋生的事,也与读书的影响关系不紧密,亦可以删去。材料二中,宋濂克服家贫之苦、抄录之苦、天寒之苦、求学之苦等诸多苦难勤奋读书的详细经历,不是读书产生的影响,不必大段录用,只需要提炼成一个精练的句子即可。

缝补的办法是:将原始材料删减后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然后用关联词语连缀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以下是两个学生对材料一剪裁、缝补后的论证:

学生一:

①我们都知道富兰克林吧,这可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伟人。

创办报纸,建立图书馆,而且还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发明了避雷针。‖③为什么他的人生如此辉煌呢?这与他酷爱读书是分不开的。‖④富兰克林自幼家贫无钱上学,但他喜爱读书,甚至常常饿着肚子省钱买书读。⑤只要能读书,他把仅有的面包送给别人也毫不吝惜。‖⑥正因为不断地读书才使他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学生一的这段论述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①②两句,先说结果,即读书的影响;第二部分是④⑤两句,再说原因,即读书。这两部分构成“先果后因”的因果关系。剩下的第③句是过渡句,连缀因和果,第⑥句概括句,得出结论。

学生二:

①其实有许多的人和事都印证了读书能影响人的一生。

②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自幼就酷爱读书,甚至认为读书比面包还有滋味。

③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废寝忘食的读书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让他有能力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创办报纸,有能力发明避雷针,并在研究大气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④所以说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二的这段论述也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②句,先说原因,即读书;第二部分是第③句,再说结果,即影响。这两部分构成“先因后果”的因果关系。剩下的第①句是领起句,表述论点;第③句的前半句是过渡句,连缀因和果;第④句是段尾句,重申论点。

二是堆砌论据,分析论证不到位,或者没有分析。

有学生说,“事实胜于雄辩”,摆明了事实,真理不辨自明,不需要再掰开揉碎了分析。这种说法,貌似有理,但真究起来,是有问题的。因为同样一桩事实,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说,“公”引用它,能说“公理”,“婆”引用它,能说“婆理”,如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不好办了。仅就这一点来说,议论文写作就要避免简单地罗列事实。

怎样分析论证呢?途径很多,分述如下:

1 .一事一议。也就是写一件事,议论一番,再写一件事,再议论一番。从表达的角度看,应以议论为主,叙述为辅,叙述的内容为议论张本,议论的内容要将材料和论点勾连起来。 从议论的基本架构来看,是现象,就要究其本质;是结果,就要追其原因;是条件,就要抓其结论;是普遍,就要上升到类属。从论证的方式看,要围绕论点,会对材料进行逻辑推理、基本假设、归因归类、联系衍生。从表述来看,要有关联材料的引导语,如“正如”

“正像材料中的??一样”“的确”“就是因为??”“正因为”等等 。

2 .两事对议。也就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能够鲜明突出地论证观点,收到“一比就明了”的效果。要清楚的是,所列的两件事或两种现象,其“质”是一样的,只是向度不一样,一个正面说理,直接支撑观点,一个反面说理,分析不这样会造成什么不好影响。比如,下文中《做一只生命的“候鸟”》的第四段,首先用俗语“树挪死,人挪活”,从正面肯定候鸟式生存的人因为不惧怕动荡不安的生活而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会,接着用大多数人惧怕动荡而踌躇不前的事例与之对比,两者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照,强有力地证明了“改变生活方式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的道理。

做一只生命的“候鸟”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的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3 .多事概议。这种论证方式主要是从更多的类属、更宽的视角、更多的层面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普适性。如果在比较充分地证明中心论点之后,再追加一段概括性事例,则能收

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以下这段是从文化名家、爱国典型、革命者、发明家等不同类属的角度证明“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从而使论证更全面。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谁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树了一座人生的不朽丰碑。

——选自《事业篇》(作者:柳斌杰)又如,以下这两段中的第二段则是从时间(“古今”)和空间(“中外”)这两个维度上证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从而使论证更严密。

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选自《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再如,以下这篇文章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追加概括性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从而使论证具有不可抗辩的说服力。

挖掘自信的清泉

北京一考生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

西方有句名言:“这个世界是由自信创造出来的。”没错,力量是成功之根本,自信是力量之源泉。它是人生的一盏明灯,照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古代卞和献玉的故事大家也许很熟悉。卞和为让美玉光耀人间,先失去左脚,又失去右脚,却始终不悔初哀,终于遇到慧眼识宝的人,使和氏璧这一稀世珍宝得以面世。倘若卞和献宝被砍左足后,对宝玉真伪产生怀疑和动摇,将其抛在深山峡谷拉倒,纵然宝玉再好,也只能与乱石为伍。但令人们敬佩的正是卞和的自信,是这份自信造就了他的成功!

19世纪之前的300年间,数学家们一直为证明一元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而忙碌着,可惜他们不是望而怯步,就是半途而废,没有一位能揭开这个谜。1818年,挪威的阿尔贝,在研究了前人的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量资料后,坚定地对他的老师说:“让我来解答这一历史难题吧,我能证明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他凭着自信、聪明和勤奋,花了六年的时间,给了历史一个圆满的回答:一般高于四次的方程没有代数解。这就是著名的阿尔贝—鲁菲尼定理。

是啊,一旦有了坚定的自信心,人也许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怎么会有赤壁大捷?如果罗斯福没有自信,怎能连任两届总统?如果盖茨没有自信,怎能达到事业的顶峰?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说过:“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

当生命的轨迹固执地向前延伸之时,请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挖掘自信,他将成为你无法摧毁的信念,成为你茁壮成长的土壤,成为你生命中一股永恒的活水,不息地寻找前进之路。

选自《中学生作文指导》初中版4 .以理论理。也就是运用道理论据说理,目的是借助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深刻、透彻、有说服力,收到“理直气亦壮”的效果。

作者在处理道理论据时,可以将之作为文章的论点,同时又是道理论据。比如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开头两段独立成行,分别亮出程颐和张载的名言:

“学者先要会疑。” ——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张载

开头引用古人的名言作论点,说明这一观点并非己见,早在几百年前的古人就认识到

怀疑是治学的重要条件,既简洁有力,又显示了坚实的根基。

前面提到的北京一中学生的考场作文《挖掘自信的清泉》,也仿用此法,在开头引用莎士比亚和西方关于自信的名言,立论稳稳当当,不可撼动。文章收尾部分,在一连串的基于事实的假设推理后,作者又引用拿破仑关于自信的名言,夯实了论证的高楼大厦,使之坚不可摧。

挖掘自信的清泉

北京一考生

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莎士比亚

西方有句名言:“这个世界是由自信创造出来的。”没错,力量是成功之根本,自信是力量之源泉。它是人生的一盏明灯,照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

古代卞和献玉的故事大家也许很熟悉。卞和为让美玉光耀人间,先失去左脚,又失去右脚,却始终不悔初哀,终于遇到慧眼识宝的人,使和氏璧这一稀世珍宝得以面世。倘若卞和献宝被砍左足后,对宝玉真伪产生怀疑和动摇,将其抛在深山峡谷拉倒,纵然宝玉再好,也只能与乱石为伍。但令人们敬佩的正是卞和的自信,是这份自信造就了他的成功!

19世纪之前的300年间,数学家们一直为证明一元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而忙碌着,可惜他们不是望而怯步,就是半途而废,没有一位能揭开这个谜。1818年,挪威的阿尔贝,在研究了前人的有关这一问题的大量资料后,坚定地对他的老师说:“让我来解答这一历史难题吧,我能证明四次以上的方程是否有解。”他凭着自信、聪明和勤奋,花了六年的时间,给了历史一个圆满的回答:一般高于四次的方程没有代数解。这就是著名的阿尔贝—鲁菲尼定理。

是啊,一旦有了坚定的自信心,人也许就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怎么会有赤壁大捷?如果罗斯福没有自信,怎能连任两届总统?如果盖茨没有自信,怎能达到事业的顶峰?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说过:“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奇的发源地。”

当生命的轨迹固执地向前延伸之时,请在你人生的道路上挖掘自信,他将成为你无法摧毁的信念,成为你茁壮成长的土壤,成为你生命中一股永恒的活水,不息地寻找前进之路。

选自《中学生作文指导》初中版

5 .以喻明理。也就是运用比喻的方式来说理,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目的是生动形象地阐明观点,达到“ 喻巧而理至 ”的效果。

比如: 富兰克林的名篇《哨子》通过自己误买哨子所得的教训入题,借“哨子”比喻许多人所追求的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价的事物,接下来通篇以此为喻,例举了人们对权势、名望、财产、玩乐、虚荣、依从父母之命或贪图荣华富贵这一类“哨子”的过分追求而付出了太高的代价,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设喻,使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能说服人,打动人。

哨子

富兰克林

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半路上,我却被另一个男孩手中的哨子的叫声吸引住了,于是用我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回到家里,我非常得意,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却打扰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们知道我这个交易后便告诉我,为这个哨子我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他们还使我懂得,用那些多付的钱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啊。大伙儿都笑话我傻,竟使我懊恼得哭了。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

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却对我很有用处,它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因此,当我打算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时,我便常常对自己说,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于是便节省了钱。

我长大了走进社会,观察人们的作为,感到我遇到的很多很多的人,他们都为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当我看见一个人过分热衷于猎取恩宠荣禄,把自己的光阴牺牲在伺候权贵、谋求接见之中,为了得到这种机会,他不惜牺牲自己的自由、品德甚至于自己的朋友,我便对自己说,这个人为他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当我看到另一个人醉心于名望,无休止地投身于政界的纷扰之中,我说,他的确也为了他的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如果我听说有个守财奴为了积累财产,宁愿放弃各种舒适的生活,为别人做好事的一切乐趣,所有的同乡们对他的尊重,以及慷慨无私的友谊的快乐,我说,可怜的人啊,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而仅仅为了达到肉体上的享受,为了这种追求,损坏了自己的身体,我就说,误入歧途的人啊,你真是有福不享自找苦吃;为了你的哨子,你付出了太高的代价啊。

当我看到一个人沉迷于外表,或者是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他的收入的水平,为了得到这一切,他借债,最后以被投进监狱而告终,我说,天哪!为了他的哨子,他付出了太高太高的代价。

当我看到一个漂亮温顺的姑娘嫁给一个生性恶劣、人面兽心的丈夫,我说,多么遗憾呀,她为了一只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总之,我认为,他们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再如弗兰西斯·培根的名篇《论求知》的第四段将“人的天性”比作“野生的花草”,将“求知”比作“修剪移栽”,这样“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的这一比较深奥的观点就不难理解了。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知识本身的真伪而修正。

当然,一篇文章的分析论证,一般会综合且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证明其中心论点。

四、搭好框架,条理清楚

议论文写作的框架相对记叙文要少变化。一般来说,基本的框架结构是三段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叫引论、本论、结论。在这种大的结构体系下,有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之分。

纵式结构,又叫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它又包含几种情况:

其一是“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像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一文,在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从三方面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首先谈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据此引出对于传说的话和对于书本的态度——辨伪去妄,即要求做学问尊重事实,这是怀疑在消极方面的作用和引发怀疑的必要步骤;不仅如此,作者继续挖掘怀疑在积极方面的作用——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其二是“起承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议论的对象;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就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写读后感常用的“引议联结”的结构方式也是如此。马南邨的《从三到万》一文,从“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这一疑问入手,引出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问题,提出学习要循序渐进的看法;然后作者从文化在外国文里的意思、我国古代读书人的做法证明论点;接着作者又用明清笔记中“从三到万”的故事分析应该如何对待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问题,进一步证明论点;最后重申“从三到万”这一故事的启示。全文首尾圆合,中间论证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结论自然让人信服。

从三到万

马南邨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这是许多初学的人时常提出的问题。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要按照实际情况分析。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 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 ,很早就重视 循序渐进 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 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人们大都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 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 A 、B 、C 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 这也好像学打拳 ,刚学会几个动作,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了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 越

是没有本领的就越是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谦虚谨慎。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 ,不管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帖,他就闹笑话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经过了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像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

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 虚心学习 。但是,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吧。

横式结构,又叫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它也包含几种情况:

其一是“总——分——总”式。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文,开头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对待学业的态度——宜“勤”不宜“懒”;中间举同学们、鲁迅、爱迪生、瓦特等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并运用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进一步证明“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结尾用“总之”一词再次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中心论点。

业精于勤荒于嬉

要想精通学业,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不能稍稍懈怠;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有的同学无论是课堂听讲,还是课后做作业,都很认真、一丝不苟 ,结果学到了很多知识。而有的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做作业不认真思考,专抄别人的,上课不认真听讲,贪玩好耍,结果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只能望着辛勤劳动的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累累果实感叹。这难道不是勤与懒的两种结果吗?

古往今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奋者。以我国的大文学家鲁迅来说,人们都说他是天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他却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从19xx年起,无论生病、避难,他始终未停止过和反动文人的斗争,直至生命停止前的几分钟。又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他一生有1300多种发明,人们称赞他是天才。可他却

说:“天才,就是一份灵感加上九十九份的汗水。”

瓦特在23岁时就发明了蒸气机,对人类的生产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成名以后,当了老板,成了百万富翁,就不再勤奋了,不仅在科学上止步不前,甚至还压制别人的发明创造。土地虽然肥沃,但不勤于耕种,便不会得到丰收。俗话说得好:“最香甜的蜂蜜酒,辛勤劳动才能酿成。”

总之,人们想精通学业,就离不开辛勤劳动。只有辛勤劳动,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埋头苦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那种走捷径,图省事,怕艰苦的懒汉必将一事无成,望洋兴叹。

其二是“总——分”式。如《谈骨气》,总说什么叫有骨气,并从三方面概述,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分说部分从以上三个方面一一举例论证。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

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xx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其三是“分——总”式。如《读书和行路》一文,第一段引用古人的话道出“读书与行路”有关系;第二段集中论述行路的内容和好处;第三段举古代学者、作家漫游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写出不朽的作品的例子,印证第二段的内容;第四段引古人的话和举郦道元的例子说明读书与行路同等重要,这是分说;最后一段总结中心论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我们应取的学习方法”,这是总说。

读书和行路

古人曾说:“行路三千里,胜读十年书。”这不但说明读书与行路的关系,而且也说明古人并不都赞成读死书。

“行路”的内容应该是很广的。今天看来,它应包括旅游。旅行能够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行路”也包括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民间习俗、逸闻轶事,这对丰富我们的知识,了解我国地理、历史、物产、资源、民族关系都有极大

的好处。 又能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的情况,从而增长我们的社会知识,使我们更加热爱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徐霞客自不必说,李白、杜甫的经历也足以说明问题。李白2026攀泰山,南游安徽、江苏,北至幽燕。晚年流放途中遇赦,又从湘、鄂东游吴、越。他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旅途中,所以他的诗篇充满浪漫主义,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杜甫是河南人,早年也在齐、鲁、吴越一带漫游。中年由陕西、甘肃到达四川。“安史之乱”时他更是颠沛流离。他亲眼看到生灵涂炭,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国亡家破的痛苦,所以他不但写出了充满爱国感情的《三吏》、《三别》,更写出了被称为“史诗”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人还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把读书与行路相提并论,就是认为理论与实践是同等重要的。南北朝的郦道元发现古代流传下来的《水经》中有很多错误,于是他经过亲自调查,参阅其他著作,写出了一部《水经注》。这部书文笔优美,内容丰富,语言流畅,不但是一部地理专著,也是一部游记,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水经》。

“读书”与“行路”的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我们应取的学习方法。对于文章总体结构的把握,需要在列提纲环节有所盘算,不宜写到哪儿算哪儿。同时,在分析问题部分,还要关注段与段之间、自然段内部的关系,安排时思路要清楚。一般来说,议论文常见的段间、段内关系有四种:

1 .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或者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点在前,论据在后,它们之间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相反则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2 .并列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有分论点的文章中。如《说“勤”》的第三、四段,第三段的论点是“勤出成果”,第四段的论点是“勤出智慧”。又如《事业篇》的第三、四段,第三段的论点是“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第四段的论点是“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再如《理想的阶梯》第四段、第五六段与第七段的论点分别是“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它们之间是典型的并列关系。作为初中生,安排这种段间关系,容易学会,结构层次也清楚,可以多用用。

3 .层进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纵式结构的文章中。如前面提到的《怀疑与学问》就是典型,本文第六段第一句话“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表明前后两个内容是递进关系。

4 .对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文章中。比如前面提到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一文,第三、四段就构成对比关系:第三段例举鲁迅、爱迪生因为终生勤奋而成就大业,为人们时代传诵;第四段讲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不再勤奋,不仅在科学上止步不前,还压制别人的发明创造。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照,观点不言自明。

此外,在构思文章时还要注意论证的严密性,有时候为了突出论点,会使用一些含有绝对意味的词语。为了避免引发争议,需要在文章结尾处就例外的情况做一说明,或者给论点加个限制条件,这样论证就会辩证客观,无懈可击。例如以下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文,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对于强者而言,逆境能助人成功”,为了避免给人“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的诸如此类的误会,作者在第 ⑧ 段用“当然”一转,表示并不反对在优越条件下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情况,从而打消读者的顾虑,使论证更加严密。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这句话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成为很多名人发愤努力的座右铭,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③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明智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了。

④“多难兴才”曾一度被认定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流放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洗雪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搏斗中,成为杰出人物的 !

⑤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实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失火,被车长打聋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早年丧父,靠兄长养大。由于他发愤治学,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们哪个不是同不幸命运搏斗的强者 ?

⑥作家老舍早年丧父,3岁还不会说话,条件可谓差矣,但由于他的刻苦磨练,终于写出了蜚声世界的《骆驼祥子》。

⑦李燕杰说:成才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贫寒的穷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应利用这种条件,更努力学习才是。

玉汝于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五、字斟句酌,无懈可击

写完文章后,除了在以上诸方面进行检视外,还要注意文词的斟酌。议论文语言的总体要求是概括凝练、准确严密、鲜明生动,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严密。

概括凝练,主要是针对议论文中的叙述语言而言,要求精括事例,为“议”所用,避免添枝加叶。白求恩同志的事迹,按理说洋洋万言不足以叙其全,但毛泽东写《纪念白求恩》一文,包括标点在内仅用83字,就将白求恩的国籍、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经历和牺牲情况等方面内容 一一作了交代,可谓 精练之至。为什么要如此处理呢?因为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不在于叙述,而是要议论。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 产 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 产 党和美国共 产 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选自《纪念白求恩》准确严密这个语言特点,是由议论文多概念表述、逻辑推理、分析论证的文体特点决定的。既是多概念,就要求其准确,不可迁移不定,还要修饰恰当,增一分、减一分都会可能导致疏漏或错讹;既是逻辑推理,就要使语句关联严密,不可因果错置、条件缺失、假设不当、循环论证。既是分析论证,就要析透、析准,可丁可卯,过渡自然,引用合理,示例恰当。

鲜明生动是高一级的要求,议论文往往给人板着脸孔说话的味道,容易让人生厌,鲜明生动的议论文肯定颇受人欢迎。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求作者态度鲜明,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观点正确,这样遣词造句就会富有

感情色彩。鲁迅先生的驳论文章《“友邦惊诧”论》便是很好的一例,其愤激之语源于其忧国忧民之心。

“友邦惊诧”论

鲁迅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12月18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1800 万的军费,400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21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则云:“中公死2人,伤30人,复旦伤2人,复旦附中伤10人,东亚失踪1人(系女性)上中失踪1人,伤3人,文生氏死1人,伤5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其次,灵活引用、化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成语、俗谚、歇后语、流行语汇等,于形象中求其鲜明,于变化中求其生动。

再次,借用比喻、类比加强论证,化抽象为具体;动用排比、反问等修辞增强论证的气势,化枯燥为律动。

此外,在句式上求变化,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相杂;在语言风格上有所改变,添加点幽默、讽刺等艺术元素。

如此这般,反复训练,文章就会鲜明生动起来。以下是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 一文中的一段话,融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 多种手法于一体,说理明晰而又生动形象,情趣和理趣兼顾,很有意思。

一千个0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空话比不上一次实践。0 ,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 ,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语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 ??

总之,议论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困难但又简单的事情。说其困难,是因为它对于理性思维、语言锤炼的要求甚高;说其简单,是因为把握住了内在规律、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并能灵活运用后相对于记叙文要容易些。无论困难也好,简单也好,该做的功一定要做到位,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理”,说话、做事、为文都要以理服人,否则是很难学好议论文的。因为,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生活中,理直气则壮,理屈词亦穷,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