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的写作要求

前言是正文“章”之前的一章。前言的写作应该包括研究综述,提出自己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研究综述

写作毕业论文一定要有研究综述,也叫综述报告。研究综述是梳理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并且对这些研究作出评价。确定自己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自己将要做的探讨。

在我审阅的学位论文中,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简略,缺少分析评价。有的只是开列出了别人研究的论著,没有任何分析,以开列篇目代替自己的综述。有的研究综述占了整个论文的一半内容,以综述代替自己观点的论述。

2.研究观点

前言除了写作研究综述外,还要陈述自己的研究观点,自己在本论文中将要讨论什么问题,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对涉及论文观点的关键词作出界定,自己是在什么范围讨论这个问题,怎样使用这个观点。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别人看得明白。也避免了对讨论范围和关键词的歧义。

前言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最好也有章节标题。

3.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

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分析—综合”,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综合——分析——综合”。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因此,前言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还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阐述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是对自己的论述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总体描述。这种总体描述相当于论文的摘要。便于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自己论文的论述观点和论述内容。也为下文进入第一章的论述做准备。也许有同学会说,我已经在论文摘要中谈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不必在前言中再谈论述内容。两者是不同的,前言属于学位论文的正文,在正文中应该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综合描述。读者可以不看你的摘要,但是要看你的正文。如果你不在前言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做一个总体描述,你就错过了让读者了解你的论文总貌的一个机会,增加了读者了解你的论文观点的困难。你让读者一头雾水,半天找不到你的观点是什么。读者看不明白,也许就不愿意或者不耐烦看了。

引言书写内容和格式

(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

(2)说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关领域简要历史回顾(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

(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

 

第二篇:前言写作示例

1. 前言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金属构件,会在很低的名义应力下发生断裂,Fankine(1843年)认为,重复施加的载荷通过某种方式,逐渐地耗尽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材料的“疲劳”。此后一百多年来,金属材料的疲劳,始终是一个很活跃的学术领域。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德国工程师Wohler从研究交变应力出发,通过大量试验,提出了用S-N曲线表达应力-寿命关系和在一定应力幅以下试件不会破坏的疲劳极限理论。十九世纪末,其他一些研究者论证和发展了Wohler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Goodman又在以平均应力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修正平均应力的简化理论。此后,人们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的寿命估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Gough及其同事在探讨疲劳机理方面作了重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19xx年Minet用公式表达了Palmgren于19xx年提出的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这种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在工程估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此,名义应力法已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工程疲劳分析方法。近年来,针对结构边接件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人们还提出了一个估算结构连接件疲劳寿命的应力严重系数法(简称SSF法)。

在研究应力疲劳的同时,人们又从研究应变出发,对疲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xx年Smith和Wedgwood通过试验得到了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并把循环塑性应变从总应变中区分出来,到了19xx年人们用试验证明了反复塑性应变是形成疲劳裂纹的基本原因。五十年代初期,Manson和Coffin定量地建立了塑性应变和寿命的关系式。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对应变疲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一系列控制应变的低周疲劳试验,提出了大变形下的低周疲劳分析方法。与些同时,Topper、Martin、Wetzel、Morrow、Smith和Crews等学者基于应变疲劳分析提出的局部应力-应变法,为估算裂纹形成寿命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迄今,研究者已充分揭示了金属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的机理,并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定量或定性地认识,诸多的甚至是惨重的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的疲劳破坏实例,使设计者的疲劳设计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对承受反复载荷的工程结构和机械设备进行疲劳设计,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海洋和近海工程、起重、化工、冶金、采矿、核能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材料和构件的疲劳性能的研究成果,在保护这类结构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计质量方面,已充分显示了其重要价值。

然而,据统计,有50%~90%的机械结构的破坏仍是由疲劳损伤引起的,故然,制造缺陷、运行中的过载能运行条件的改变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偏离设计条件,降低结构的实际强度,而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即使设计者对其设计对象的疲劳环境有充分地认识和足够地重视,但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恰当的设计方法 1

和正确的设计数据并不总是完全具备。设计者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和数据,来估计设计对象的疲劳性能。然而由实验定获得的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工程构件在使用环境中的疲劳性能之间,很能建立起某种普遍关系。

对设计对象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全民尺寸疲劳性能试验,当然是最可靠的方法,然而,这只能在其作用非常重要、结构又不很复杂的情况下,才允许考虑。用材料的疲劳性能来估算实际构件的疲劳性能,除个别简单情况外,目前还有困难。因为要将影响材料疲劳性能的所有因素(例如,应力状态、应力梯度、应力循环特性、表面状态等)都定量化,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对某类型的工程构件,进行代表其结构和环境特征的模型化疲劳试验研究,再把研究结果推广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不失是一种具有实用意义的研究路线。同时,用构件的疲劳行为来揭示一些因素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会更有说服力和普遍性。因此,从丰富的发展疲劳理论方面讲,这也不失是一种具有学术意义的研究路线。

厚壁圆筒是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承受高压、超高压的构件结构形式。在许多场合下其所承受的压力是波动的,例如,泵、压缩机及液压设备的压力缸和管线(件)、超高压聚乙烯生产中的管式反应器、粉末冶金、静液压挤压筒等,厚壁圆筒形式构件的疲劳性能,一直是设计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性能的研究,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频繁发生的大炮炮筒的脆性炸裂,成为威胁陆军和海军生命的潜在“杀手”。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针对脆性材料(铸铁)的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正是这些研究成果导致了大炮炮筒的新的制造工艺(例如采用浇铸时的冷却技术,使炮筒内壁形成残余压应力),新材料(如韧性材料)和新结构(如绕丝结构)。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50~70年代。金属粉末冶金和静液压挤压成形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使厚壁圆筒形构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降低承受反复作用的高压、超高压(数百至数千兆帕)厚壁贺筒形构件的疲劳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借助于大量的关于材料的疲劳性能的研究成果和可利用的应力分析手段,研究者对厚壁圆筒形构件这种典型的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疲劳问题,进行了充分地研究。用脉动内压疲劳试件(厚壁管)获得了各种低合金高强钢的疲劳试验数据;形成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方法(准则);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厚壁圆筒形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和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低合金高强钢制厚壁圆筒形构件,在工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为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理论奠定了基础。J.S.C.Parry(19xx年)在第二届国际高压工程会议上,对已发表的50篇关于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和断裂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综述。N.E.费罗斯特(英)以及张康达教授(19xx年)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一时期针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性能的研究成果也作了专门的论述。

工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向材料工程提出新课题:发展新材料,以满 2

足工业生产的特殊要求。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体、铁素体类不锈钢等不再适应于海洋和近海工程发展的需要。于是具有优良抗蚀特性以及同时具备较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新型不锈钢种——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等问世了。使用实践证明,这类新型不锈钢还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抗腐蚀、抗疲劳强度高、塑性好等一系列优良品质,使这类新型不锈钢在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它们来制作承受反复载荷(流体压力)的厚壁圆筒形构件,便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然而,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这类材料的厚壁圆筒形构件进行疲劳设计,过去针对铸铁和低合金钢的研究成果,是否也适用于这类新型材料。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无道理。表1.1给出了本文研究中的一些实验数据,从这些实验数据,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

(表1.1略)

由表1.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新型不锈钢的强度比低合金高强钢低很多(例如对于双相不锈钢,屈服点仅为合金高强钢的57%,抗拉强度仅为其67%),而前者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疲劳极限压力。用现有的适用于低合金高强钢的厚壁圆筒形构件的设计方法,来对这类新型不锈钢的厚壁圆筒形构件的P0和脉动内压疲劳强度?v进行设计计

算,其误差可达34%~37%(详见第2章第2.3节)。

造成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什么?这类钢的厚壁圆筒形构件具有哪些独特的疲劳特性?过去的一些研究结论是否还能适用?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这类新型不锈钢制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性能进行全面地研究。

表1.1中的数据反映出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即对于像铁素体一奥妙氏体双相不锈钢,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等这类材料制成的厚壁圆筒形构件,在疲劳极限应力下,筒体内的的当量应力(按第四强度理论)均大于材料的屈服点。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制成的厚壁筒形构件在发生疲劳破坏时,其内壁已处于塑性状态。或者说,只要将这些材料的厚壁圆筒形构件内壁应力水平控制在弹性范围内,其疲劳强度使会自己满足。显然,这种现象是有工程实用价值的,然而,问题是,这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用现有的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必须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疲劳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这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它反映了包括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和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在内的一大类材料的厚壁圆筒形构件的一种疲劳特性。这类材料的厚壁圆筒形构件在循环内压作用下,会在筒体内壁逐淅地建立起一定的水平的稳定的残余压应力。该残余压应力与循环压力引起的机械应力迭加后,使筒体内壁的应力水平降低,从而提高了筒体的疲劳强度。由于这种残余压应力是由动态载荷(循环内压)引起的,故称之为动态残余应力。同时由于这种动态残余压应力的建立及其对厚壁圆筒形 3

构件疲劳强度过程,是在循环压力作用下自动完成,为与厚壁圆筒形构件的人工自增强处理区别起见,称前者为厚壁圆筒形构件的动态自增强。与人工自增强的效果相同,动态自增强会使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强度得以提高。因此,上面提出的需要深入研究问题是:厚壁圆筒形构件的动态自增强原理和动态自增强条件是什么?

如何在疲劳设计中利用厚壁圆筒形构件的这一特殊性能——动态自增强效应,充分发挥材料的动态承载能力,这也是一个很有实用意义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状况,本文拟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强度及其动态自增加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内容:

① 建立一套适合于本文研究工作的脉动内压疲劳实验系统;

② 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

③ 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动态自增强效果、动态自增强原理以及动态自增强条件进

行深入研究;

④ 对厚壁圆筒形构件的疲劳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在上述四方面工作中,第①和第②项是基础性工作,第③项是对实验结果的理性分析,第④项是对分析结果的应用性探讨。基础性工作—理性分析—应用性探讨,构成了本论文的总体框架,也是本文研究工作的总体技术路线。

应该指出,疲劳破坏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裂纹的形成阶段(裂纹的萌生与长大)和裂纹的扩展阶段。本文研究重点放在裂纹的形成阶段,裂纹扩展阶段属于以断裂力学为基础的损伤容限分析范畴,本论文工作不打算扩展到该领域。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