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写作之佳作

关于评论写作

评论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和能力考查。它往往在初试或复试中独立构成考试科目,或者在一科目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分值。评论写作往往要求学生对文章有着敏锐的发现力与感悟力、有着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题提供的原文往往短小精湛,内涵要么蕴藉丰富,要么尖锐深刻。对于前者,考生可从中引发多种论题,可从不同的阐释角度切入文章;后者则论题较为单一,但需要特殊的阐释角度(如女性主义理论、新历史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若没有特殊理论的支撑则无法阐释作品。要写好评论文,需要平时大量的阅读,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文字功夫。此外,在备考阶段,有意识地进行专项训练也是很有帮助的。

此题为19xx年南开大学的考研真题,《绝望》(方英文)属于内涵蕴藉丰富的一类,可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如“精神胜利法”、人生态度、虚无主义、自我的匮乏、话语游戏、思维模式??等等。下面从“精神胜利法”和人生的虚无态度这两个角度,分别提供了两篇例文,仅供参考。

附原文(19xx年南开大学考研真题):

《绝望》文/方英文

甲:张三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乙:写了长篇小说又能怎样?写过长篇小说和能写长篇小说的人多了。

甲:张三的长篇小说出版了。

乙:出版了能咋?说不定是自费出版的呢?

甲:差矣!张三的长篇印了四万册,稿酬加版税赚了五万元。

乙:赚了五万元能咋?一本书赚了五十万元的作家我也见过,能咋?

甲:张三可是一地走红,名利双收了,由一个下岗工人,径直调进作家协会还当上了副主席。

乙:当了副主席能咋?

甲:据权威评论家预测,下届茅盾文学奖,张三是少不了的。

乙:获茅盾文学奖能咋?即使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又能咋?

甲:确实不能咋。问题是一个作家,活着的意义,就是要不断地写作呀!

乙:不断地写作又能咋?

甲:不能咋。但至少证明这个作家还活着吧!

乙:活着能咋?

甲:你的意思是人活着不能咋,只有死了才好?

乙:死了又能咋?

甲:你这个狗杂种!无论他人干什么,你都要问一个“能咋”,请问你这么做,又能咋? 乙:??

甲:不能这样嘛,这样就陷入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了嘛。

乙:你今天把我问得无话可说了,能咋?

评论范文一:两幅嘴脸与一种虚无[标题:精炼,点出论题]

——评短文《绝望》

[引语:引出论题]时下,当“物质”从一个外在、有形的实体演变为一种内在、无形的文化形态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人格不得不发生着某种转型,以期赋予自身一种当下历史的合理性。当然,有时这种转型是以扭曲或变形的方式存在的,短文《绝望》便是一例,

在幽默、漫画般的语言所描绘的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形象背后,深刻地揭示了一种人生存在的虚无态度,在捧腹之后让人感到齿冷。

[层次一:何谓“人生的虚无态度”]表面上看,甲与乙持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对于张三的成功,甲在令人羡慕的转述中表达了肯定性的价值判断,而乙则处处表现出否定性的价值判断;甲很容易被人理解为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乙的人生态度则往往被认为是消极和悲观的。其实并非如此,在甲乙两种不同的面具后面有着某些共同的东西:一种虚无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这种虚无的人生态度通过否定外在的“他者”,进而否定自身,从而使自身的生存现状无法得以改变。当然,这种虚无的人生态度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哲学上的虚无主义也激烈地否定“他者”(社会的、体制的、文化的),但它同时也指向一种文化建构的可能性,鲁迅、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虚无主义就很能体现这一点。然而,甲乙的否定性态度并没有体现出一种文化建构的愿望和动机,只是一种消极地、不负责任地甚至是武断的情绪反应。可以说,甲徒具虚无主义的外壳,却没有虚无主义的实质。因而,将甲乙共同的特点称之为虚无“态度”,而非虚无“主义”,做出这种界定可以避免概念的含混,益于问题的探讨。

[层次二:乙的虚无态度]文中,乙鲜明地体现出人生的虚无态度。对于张三的成就,乙缺乏任何正面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而是表现出一副自以为是的嘴脸和蛮横跋扈的强盗逻辑,并在精神深处闪现着阿Q式的影子。乙拒绝认同张三,也就表明他拒绝了改变自己的任何可能,而且他还像阿Q那样从不利的情势中获得一种想象性的精神满足:当甲提出一种情况后,他并没有拿自己和甲相比,而是通过一个“他者”形象——一个比张三更强大他者形象——来比较;乙没有任何比较的资本(价值)可言,但他能让甲在更强大的“他者”面前遭到相对的价值贬值,于是乙便在甲的“价值贬值”中获得了一种“价值增值”的幻觉,从而也就获得了一种虚假的想象性满足。这里,乙的拒绝行为具有双重性:既拒绝了与“他者”的联系,也拒绝了自身任何改变的可能性。鲁迅也能拒绝过“他者”和自己,但鲁迅的文化人格是个高大的“强者”形象,而乙的鄙俗和变态的奴性使他缺乏文化批判与反抗的根基。因此,乙的这种否定,使他彻底失去了改变生存处境的可能。以“他者”形象来壮自己行色,是乙惯用的伎俩,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下草根一族的精神状态。当下社会是个急剧膨胀的物质社会,现代文明已经向不少人们展示了她迷人的外衣和灿烂的面孔,但贫富差距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并没有享受到物质盛宴的果实。文中的“张三“,是个名利双收的成功人物,他可以是个实体,也可以是个被甲的话语所建构的虚体人物,其实质在于他是当下物质社会的重要表征,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也无处不在地隐藏在人们的内心之中,既给人希望,也给人以焦灼与痛苦。乙对张三的态度,就是当下草根一族对于富裕阶层的文化态度,从张三这种不以为然甚至略带仇恨般的语气中,我们可以隐约触摸到当下草根一族中的社会心态和文化心理,这为我们在当下的物质社会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好人与自我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警示。

[层次三:甲的虚无态度]剥开甲那层所谓上进、积极的虚伪外衣,其本质还是一种虚无的人生态度。首先,在甲与乙的争论中,两人的伎俩如出一辙。如果说乙是通过莫须有的“他者”来壮自己行色,而甲同样是以张三来壮自己行色。甲的陈述并非是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在与乙的对话中获得一种心理优越感,这同乙是一样的。其次,两人都表现出主体性的匮乏。在争论中,甲同乙一样,尽管也获得了 “价值增值”的虚拟感受,但也相对性的遭到了价值贬值。甲在羡慕的语气中陈述张三的形状时,其实他自身的价值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他越是例举张三的成功,自身的价值越是遭到相对性贬低。他们都表现了主体的虚弱与匮乏。当然,甲与乙也有不同之处。从某种意义上,乙反而具有些许的独立性,其独立

性就表现在对张三的否定性态度上,正是由于他拒绝了“他者”也就变相地肯定了自己。反之,正是甲在迷恋性的认同“他者”中就丧失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甲更具有欺骗性与迷惑性,他往往披着所谓的“上进”、“积极”、“精神”等外衣实施这一欺骗。对于甲们,我们需报以清醒的认识。

[层次四:虚无与犬儒主义]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甲乙都体现了一种的犬儒主义。犬儒主义产生于民间,是一种扭曲的反抗形式,要么表现为一种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乙),要么表现为一种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甲);它把对现实的不满要么转变为一种粗暴的拒绝与不理解(乙),要么转变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和不反抗的清醒(甲),这都是一种错误的文化反抗形式。民间的犬儒主义和文化的虚无主义相互影响与碰撞,共同塑造着当下人的精神世界。甲乙两人对张三的态度,很能体现草根族对物质世界的态度,在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下,现在社会往往被塑造为一个物质的盛事乌托邦图景,里面充斥着一个个现代神话与传奇故事,这极大地刺激了全民对物质财富的想象与热情。而对于远离财富或物质贫乏的草根一族来说,这种刺激往往更为剧烈,甚至是以一种扭曲或变形的方式存在着,甲乙便很好地说明了这点。面对这种差距和鸿沟,面对自身的软弱无力,草根一族除了欲望和焦虑之外还有什么?也许唯有这人生的虚无所产生的痛苦、无奈和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层次五:话语世界中本质的虚无]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张三”身上,问题会变得更为微妙和深刻了,也许我们会发现另一种更大的虚无。从话语符号角度看,“张三”其实是一个被话语建构的符号,他不具备更多的现实指涉意义。在文中,“张三”一直处于一个充满张力、甚至分裂的话语场域之中,甲要做的是努力建构和修复“张三”这个形象,而乙则是不断地解构和拆散这一形象。在这种话语争论中,“张三”作为确定性的“所指”已不复存在,而成为一个“漂移的能指”。这样,作为本质性的“张三”便不复存在,而留下一个个被话语建构的“张三”。于是,“张三”的本质与真相便被严重地忽视与遮蔽了。这种本质的缺失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化,也体现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当下文化的影响。在众声喧哗的多声部中,现代传媒对当下精神的塑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日益离不开传媒的影响。但是,现代传媒作为一种话语形式而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遮蔽存在真相的功能。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当代的传媒世界时,我们惊奇地发现或是愚蠢地忘记:现代传媒象一个变戏法的人,他将真相隐藏起来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真相,而是将一个个道具花样百出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会如何感想?

[结语:总结全文,发人深省]若那样,我想这才是最大的虚无,《绝望》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正在这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