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

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说明文常见考点:①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把握;③对说明顺序的分析理解;二、说明文的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①事物说明文:说明实体的事物,从事物的形状、性质;③程序说明文

说 明 文 文 体 知 识

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常见考点:①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把握。②对说明方法的辨识理解。

③对说明顺序的分析理解。④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⑤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⑥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⑦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程序说明文

①事物说明文:说明实体的事物,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习性、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②事理说明文:说明抽象的事理,说明事物发展变

化的规律、事物的本质关系、解说原理,从产生的条件、逻辑特点、内部联系、原理、成因等方面进行说明。

③程序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生产中,往往有一定进程和次序,说明这些进程次序的文章,就是程序说明文。常见的程序说明文有产品使用书、工艺流程说明、工作进程说明等。

2、从语言特征的角度:平实的说明文 生动的说明文。

3、从说明内容的角度:科技性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两种说明方式:平实说明 生动说明

四、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的实体事物,是可见可感的。事理说明文往往是通过一些人、事、物的观察分析来说明事物的成因、规律及意义等。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

1、快速寻找说明对象的方法:①看标题。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物说明文的对象一般从文章的标题即可看出,,由标题快速推测说明对象,然后迅速浏览文章内容,检查核实,确定说明对象。②综合法。通读全文,迅速概括出层意,然后综合各层内容,确定说明对象。所以要寻找筛选说明对象,需快速分辨各个段落中所说明的共同问题,这样才能,找得快且准。③事理说明文的标题一般并未标明说明对象,说明对象需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判断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即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突出所说明事物及其特征。

2、判断说明对象易犯的毛病:以偏概全,以点代面,所判断的说明对象的范围比实际的说明对象范围小。如《万柴千红的花》一文,它的说明对象不是各种各样的花,而是花儿呈各种颜色的原因。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若不明确该文的说明内容就会认为该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实际上该文的说明对象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所以要寻找筛选说明对象,需快速分辨各个段落中所说明的共同问题,这样才能,找得快且准。

3、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事物说明文)?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事理说明文)?拟标语、提建议等。 ★说明对象是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个名词或名词短语,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则应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五、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认识并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阅读的考查点之一。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事物的主要标志,也是作者通过观察、思考,进而概括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与说明对象是有较明显的区别的,说明对象是用来回答“说明什么?”,事物的特征则是用来回答“说明的事物怎么样”。事物的特征,有的是外表显露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是内在的,如性质、作用、功能等;也有的既有显露的又有内在的,如结构、发展变化、分类、制

作等,阅读说明文时,要注意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

答题方法:①在标题中寻找特征;②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认真分析重点词句,在中心句、段落的关键句中捕捉特征。中心句有

时见于段首,有时见于段尾,有时见于段中,阅读时要仔细筛选。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抓表面特征,应该抓本质特征。④如果是分层次、分角度介绍的,要进行归纳综合,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点”是各段说明对象;“面”是整篇文章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进行完整表述。⑤如果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归纳时要注意说明对象在各个发展阶段具有的不同特点。 例文:白色污染 ①目前,为根除白色污染,国外科学家研制出各种类型可以自行分解的自毁塑料,即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是“白色污染”的替代物。科学家预言,它将在21世纪风靡全球。

②在新兴的无公害家庭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生物自毁材料。目前,美国、英国、德国、

日本等国的20多家公司推出了生物自毁塑料。

③除了生物自毁塑料外,科学家还研制成功化学自毁和光学自毁塑料。 ④所谓化学自毁塑料是在塑料制品上喷洒一种特制配方的溶液,使其与塑料成分发生化学

反应,从而使塑料逐渐溶解,成为可以被水冲洗掉的无害物质。

⑤光学自毁塑料是美国一家公司不久前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自毁塑料。这种塑料内含一

种遇光会慢慢自动分解的物质。在太阳下曝晒60天后,便成为泥尘。 问题:“无公害塑料”的特征是什么?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弄清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关键是要把握说明特征的关键句。本文说明对象很显然是“无公害塑料”,这种塑料的解释在第一段的前一个句子,即“可自行分解”或“自毁”。另外下文连续四段讲了不同种类的无公害塑料,而且都重在说明它们怎样自行分解或自毁,因此,可确定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可自行分解或自毁。

例文:电子印鉴 传统图章安全性差,目前刻章行业人员复杂,管理混乱。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只要有人肯出高价,就连国家重要部门的大印也敢刻。如果采用电脑系统伪造图章,其精度可以控制在微米以内,真假印鉴的差别只有千分之一,非经专门的尖端仪器难辩真假,这无疑给正常的经济活动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其次是传统图章信息含量少,又很难通过计算机顺利传递。在经济活动日益电子化的今天,图章印鉴的识别、传递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这就成了计算机运行中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化设备效率的发挥,特别是大大降低了银行间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的速度。

问题:从原文中找出能体现本段说明对象的三个特征:

解析:此题是对说明对象的多个特征的识别判断题。一个事物可能有多个特征,有的显露,有的内藏,一定要抓住关键句子去分析事物的特征。本选段中“其次”一词是关键词语,在此前仍有一个特征相照应,那就是“安全性差”“其次”后面再无其它要点可概括,那第个三要点在哪儿呢?“其次”一项中有一个“又”字,暗示此项有两个特征,即“信息含量少”“很难通过计算机顺利传递”。可见,抓住这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不难找出事物的众多特征。

六、准确概括说明文内容:阅读说明文,除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文的主体,它有时与说明中心和说明对象是一致的,有时与说明对象特征相一致的,有时又

各有差别,应联系具体文章内容来辩别判断。 答题方法:①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②事理说明文:介绍了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对象+内容)。③程序说明文:??的操作或实验、制作的过程 例文:啄木鸟“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院未肯归。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这首诗已写尽啄木鸟的功绩,虽然这只是一千余年前的一位诗人一时感兴之作。树木的害虫中,有吉丁虫和天牛等,潜伏在树皮下或木质中,破坏组织,吸食树汁,不仅妨碍了树木的发育,而且影响了木材的价值。这些害虫生育既繁,隐藏又密,决不是人的能力和时间所能除灭的。惟有啄木鸟终日不辞辛苦往来树林间,能为人类尽除虫的责任。啄木鸟的形态,有好几点特异的地方。第一,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趾端生有长而钩曲的爪,便于攀住树皮,所以在分类

上属于攀禽类。第二,尾羽有坚硬的羽轴,当它身体直立在树干上时,可用尾羽抵住树干,使两脚和尾羽合成个三角架,支撑身体。第三,嘴刚直坚硬,好像锥子,适于啄洞。第四,舌柔软细长,尖端生有逆刺适于钩取食物。它的捕食方法,先止于树干上,用嘴敲击树干,柝柝有声,侦察树干内有无害虫潜伏,犹如内科医生诊察病人的时候用手敲击患部,听取声音辩认病状。这时候,它假如听到某部分有低浊的声音,知道内部潜伏着害虫,就用嘴在树干上啄一个洞,通到害虫垫居的隧道内,然后把舌头伸进去,钩取害虫做它的食物。有时钩不到虫,随即到树干的背面去敲击几下,大概它以为虫子已逃到背面,这样可以使虫子跑到前面来被它捉住。 对本文的说明内容准确概括的一项是( )

A、啄木鸟的功绩和形态特点。 B、啄木鸟的形态特点和捕食方法。

C、啄木鸟的功绩和捕食方法。 D、啄木鸟的功能、形态特点和捕食方法。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对说明内容的概括,常常要弄清文段的层次结构,注意中心句和总结句,这一语段没有中心句,也没有总结

句,而是并列地介绍了啄木鸟的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它的功绩,一个是形态特点。关键在于形态下面的捕食方法到底是形态特点之中所包含的内容,还是与前面内容并列的?若能清楚三方面应是并列的关系,那么就能准确地选出正确的一项是D。

七、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介绍工作程序或制作过程的文章,科学观察记录等,常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说明顺序。如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先后顺序、程序顺序。要注意表明时间变化的词语。

2、空间顺序: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就需要按事物的空间位置顺序,即按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空间顺序包括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等。要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介绍事物特性、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是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内在的逻辑关系,或人们对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等顺序进行。逻辑顺序一般包括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以及先总后分、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部分事物说明文和所有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结构的

辨析方法: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如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科技说明文,多为事理说明文,故多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说明建筑物、景点,一般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一般用时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

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 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方法: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八、判断说明方法及辩析其作用:判断说明方法,可根据说明方法的定义和前后提示词语,如“举例子”常用“例如”“比如”等,做比较的句子往往会出现“比??多”“相当于”或者“是??的几倍”之类词语。有时文中只将两种情况并列以示对比,可能还以分号相隔。另外 “作比较”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之分,“列数字”有“概数”和“确数”之别。每篇说明文或一段文字往往不只用一种说明方法,常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需仔细分辨。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特别关注它前后的语句,它们往往是运用说明方法的目的所在。如举例子要说明的对象一般总出现在它之前,回答例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要讲清它具体说明了什么。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增强说明力。★一般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子往往是因为文中说明的事物特征或事理,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或是人们对这一事物的常识性认识与事实不符,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子读者就会确信无疑了。

作用:这里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实例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说明

了??事理),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据: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特征。不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数字一般不能认为是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确数和约数都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

作用:这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了??事理)使读者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 作用:这里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了??事理),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增强了说明效果。同类事物类比是为了突出共同点,不同类事物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点。

④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相似之处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 作用:这里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了??事理)事理, 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更加形象可感,易于被理解接受 ⑤分类别: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避免产生重复交叉的现象。

作用:这里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对??事物(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突出强调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突出了事物??特征(或??事理) ⑥下定义:运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对被定义概念作简明扼要周全严密的规定,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讲求科学性、严密性,多用于介绍科学知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作用:这里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准确简明科学的语言揭示说明对象(或科学事理)的本质特征(或本质内涵)。 ⑦作诠释:是说明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简要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这里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状况、性质、成因等(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要求完整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作诠释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不像下定义那样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⑧摹状貌: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作用:这里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⑨画图表: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辅助文字说明事物。

作用:这里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用??图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也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引资料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作用:引用??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5)引用说明用在文章开头:引出说明对象。引用古诗文:增强文学性,吸引阅读兴趣

九、说明文常见结构方式:“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 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三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

(2)阐述说明对象;(3)总结说明对象。这种结构我们常称为“总---分---总”结构。这是说明文或说明段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

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段落结构,概括段意。还要关注每段总起、归纳的句子,段内、段落

间的过渡句,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十、体会说明语言:准确、严谨、周密。准确,是对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的说明在用词造句上是准确无误的,常设的考题大多是从时间、空间、范围、数量、频率等方面去分析。 分析说明文语段中一句话,要紧扣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1、整篇文章语文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①准确严谨 ②形象生动 简明平实 幽默风趣 ①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②是从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另外还可以结合说明方法、修辞方法来分析。 答题方法: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幽默风趣)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幽默风趣)地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说明文中词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容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质地、数量、程度、范围、时间、条件、性质加以限制。

①表范围的,可正面也可侧面理解,(主要,大多、只有、唯一等)②表程度的:1)程度深的从正面理解(极其、简直、最、特别等)(极其精巧,说明精巧的程度,制作技艺高超);2)程度浅的侧面巧解(比较、不大),形式上肯定的用否定句作答,形式上否定的用肯定句作答,如 “比较早”说明不是最早,“不大喜欢”说明仍有喜欢的成份。 “几乎到处都有”即差不多,接近于,极言其多,但又不是到处都有;3)表推测估计的,从揭示原因作答,如“在当时可算”;表估计,作者有一定资料依据,但掌握不全,故留有余地,不绝对。③表时间的,从侧面理解:“当时可算是最长的“从时上限制,不排队后来有更长的。

3、语言品析类题型:①加点字词作用: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②词语能否替换,并说明理由。1)表明态度,是否可以。

2)解释原词意思及作用。 3)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及作用。4)分析替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是否符合实际。

③??词语(多为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1)表态,删或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表程度;“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分析作用。用了??词,准确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等。4)若删去,原来??意思就变成??意思了,删去后太绝对了,或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原文内容不符(与客观事实不符)。 5)??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④代词指代的内容——“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 (或其他的:如这、其、此、之、那、他、它、这些、这样、是等代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方法:1)代词指代的内容主要在前,多为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话;少数在后(常在冒号后,起总括作用)。2)代词指代容量的大小:有的指词,有的指短语、句子、段、小节、全文。、有时可能不是整句话,只是其中一部分。

3)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看是否适合。 ⑤某句话中加点词语为何使用的好?答题方法: 1)词语表示什么?范围、限制、估计等;

2)联系本句内容回答加点词表达效果 3)好是因为用了什么修辞的,首先回答运用了什么修辞,再回答其作用。如果是比喻或是拟人必须要回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内容?

4)答题方式:用了??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等)。

例题: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A、这个地区是地球上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地球上”限定了距离太阳最近的空间位置,如去掉就不准确了。 B、气温也明显下降,一些树木也一样落叶。

“一些”说明“一样落叶”的只是部分树木,并非全部,如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不准确。

C、叶黄、叶落,发芽、成叶,前后仅两个星期。“仅”强调时间之短,删去不能表达这一意思。

说明文文体知识二

一、 说明文的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把握住说明的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短语),说明对象的特征往往用形容词来概括(或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

说明文的中心句由说明的对象加上说明对象的特征来构成。说明文的中心句有全文的中心句和自然段的中心句之分。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全文或整个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

中心句又叫总说。除了中心句之外的句子叫支撑句。支撑句又叫分说。 支撑句是以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的方式对中心句进行说明的。

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二、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1、总说――分说

2、分说――总说

3、总分――分说――总说

三、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的对象来分,说明文分为实体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说明文就是实体说明文。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的就是事理说明文。

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平实语言的说明文和生动语言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四、说明方法

1、下定义:就是用准确的、简明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这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1)笑是反映内心活动的一种面部表情。

2)石拱桥就是用石头做拱圈的一种桥梁。

3)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的格式:××是××

2、作诠释:就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1)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是四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的“死”的含义:没有生命

2)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

这段文字解释了死海不死的第二个“死”的含义:淹死。

3、分类别: 就是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的说明方法。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统一。

1)文学作品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四种: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文学。

2)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两种:一种可以称之为阵地战;另一种称之为游击战。

4、举例子:就是用实际的事例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的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石拱桥》通过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5、作比较: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的一种说法。

1)新疆建设兵团在天山南北建立国营农场,开沟挖渠,种麦种棉,那里原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俨然一片绿洲。

分析:以前是“不毛之地”同现在的“俨然一片绿洲”,进行 比较,表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6、打比方:就是以比喻的方式将进行说明的一种方法。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还可以认为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是采用明喻,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简明生动,通俗易懂。

1)石拱桥的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2)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成挑台象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

3)燕子一会儿象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的直冲云霄。

7、引用:用有关的资料、名言、俗语、谚语来进行说明的一种说明方法。

1)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 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分析:引用谚语说明霞和天气的关系。

8、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可以采用确数、约数、倍数、百分比等。运用数字进行说明,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注意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表示约数的“大约”“上下”“左右”“多”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表示推测语气的“可能”也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成了肯定语气。

1)一只青蛙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吃2000只,一年吃掉害虫15000左右。

分析:“多”“约”“左右”等词不能去掉,去掉的话,就使约数变成了确数,不符合实际。

9、列图表:就是用绘图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10、摹状貌:就是把说明的事物进行描写的说明方法。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能同时还会带有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是描写的表达方式。

1)雾像轻纱,扑朔迷离,充满浓厚的艺术氛围。轻轻的薄雾,使山城显得格外亲切。

11、拟人法:把说明的对象当作人来写,使说明的对象具有人的特点。

1)(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五、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文章。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成长过程,说明物品的生产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绍人物传略常常采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等静物一般按空间方位的顺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确定观察点,或俯视、或仰视,或远眺、或近观,按一定方位,从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内外中心来说明事物。

3.逻辑顺序:按事物内部的联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说明文多用这种顺序。如因果关系、由现象到本质的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说明文三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以知识教人的目的。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训练要求为:

(1)能写简单的说明文,说明对象明确,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和平实。因此,对于初学写作说明文的同学,要牢记这几条要求。

1. 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写说明文,一定要对说明对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即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象征和标志,即该事物所特有的个性。它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显性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

间位置、形状、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

怎样把握事物的特征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认真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二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抓住了“异处”,就把握了该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说明的重点。三要重视积累、扩大生活视野,阅读范围,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2. 要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写作说明文时,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当然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有时出现了说明顺序的并用与交叉的现象。如:《中国石拱桥》在说明赵州桥的构造特点时采用了逻辑顺序,而在说明中国石拱桥辉煌成就时,又采用了时间顺序对其修建时间做了逐一说明。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一要考虑所说明的事物的结构特点(上下、左右、内外各部分的组成情况)和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三要考虑说明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说明事物时的顺序安排一般有这样的几种:

(1)如果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

(2)如果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

(3)如果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

3. 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把事物说得更清楚明白,便于读者理解。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是衡量说明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比如要说明沙漠地区的日照时间长,说“那里日照时间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就能形象地突出了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的特点。再如,要说明水不是白色的,就可以拿水同豆浆比较一下。水同豆浆一比较,白色的是豆浆而不是水。水,什么颜色都没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写作中应根据要求灵活地选用。

4. 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事物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比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些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既可平平实实,,也可生动活泼。如,写作时采用比喻、拟人、对话、自述、讲故事等说明方法都可增强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认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要领,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说明文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