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企业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附件2

20xx年度企业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制范围

本套报表编制范围包括企业及其所能控制的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含境外子企业、金融子企业、事业单位、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项目等)。

二、录入级次

凡纳入本套报表编制范围的企业及其子企业都应逐户录入本套报表。

三、报表组成

本套报表包括:

(一)报表封面。

(二)主表: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

(三)附表:主要业务损益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主要业务经营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人工成本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专项支出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9表)、金融工具情况预算表(国资企预10表)、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11表)、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12表)、担保预算表(国资企预13表)、BT与BOT项目预算表(国资企预14表)、房地产行业预算补充表(国资企预15表)、科技创新预算表(国资企预16表)、20xx年度主要指标预报表(国资企预补01表)、20xx年度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国资企预补02表)、主要分析指标表。

四、报表封面填制说明

(一)封面左侧。

1.企业名称: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

2.单位负责人: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凡企业正在更换法定代表人,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由实际负责人签字盖章。

3.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总会计师):指按照国家规定担任总会计师职务的企业领导人员。如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由总会计师以外的其他企业领导人员负责,则此项由实际主管财务预算工作的企业领导人员签字盖章。

4.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指企业内部承担财务预算工作的专职机构的负 — 1 —

责人。

5.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报表的工作人员。

(二)封面右侧。

1.企业(单位)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企业(单位)法人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代码。尚未领取统一代码的企业(单位),应主动与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如因客观原因暂不能办理的,可参照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自编临时代码规则?及?北京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备用码规则?的通知?(京国资统发[2003]7号),向同级国资(财政)部门申领临时代码使用。企业在领取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统一代码后,临时代码即停止使用。

本代码由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三部分组成,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1)非集团型企业只需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不填。

(2)集团型企业需区别以下情况填列:

①集团公司总部(一级)在填报集团企业合并报表时,“本企业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均按集团公司代码填列,“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不填。

②当本企业为集团二级子企业时,按要求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其中“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与“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相同。

③集团公司本部视同集团二级企业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与“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相同,差额表比照集团本部填列。

④当本企业为集团三级以下子企业(含三级)时,按要求填列“本企业代码”、“上一级企业(单位)代码”和“集团企业(公司)总部代码”。 集团公司二级企业本部视同集团公司三级企业填列,差额表比照二级企业本部填列。

2.隶属关系:本代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市属企业“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均填“110000”,后3位 “部门标识代码”根据企业财务或产权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或企业集团,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T4657-2002)填报。无行政主管部门的企业,填行业对口部门(协会)的代码。机构设臵与中央对口的各地方部 — 2 —

门均应按国家标准填列。

3.所在地区:根据国家标准?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659-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选择填列。

4.所属行业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依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结合企业主要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按“小类”划分填列。

5.经营规模:按照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规定的分类标准填列。

6.组织形式:根据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类型及有关性质填列。

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填报其股票代码,为6位数字。如果企业已发行A股股票并有其他类别股票上市(如B股、H股、N股等)则填报A股股票代码;如果只发行了B股股票,则填报B股股票代码;如果只在境外发行股票,则该代码填“000000”。

7. 报表类型码:反映报表主体类型的代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列: 0单户表,1集团差额表,2金融子企业表,3境外并企业表,4事业并企业表,5基建并企业表,9集团合并表。

8.成立年份:指企业(单位)工商注册登记或批准成立的具体年份。

9.备用码:共十位。前七位应按照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北京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自编临时代码规则?及?北京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备用码规则?的通知?(京国资统发[2003]7号)有关规则进行编制。后三位各企业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填报内容,若无特殊规定,则用“000”补齐。

五、资产负债预算表(国资企预01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末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预算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 — 3 —

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表内“少数股东权益”仅由编制合并预算报表的集团企业填列。

8.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9.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2.预付款项: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明细科目的预计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存货:根据“存货”下设各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合计数,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4.其他流动资产:根据企业除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外的其他流动资产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6.持有至到期投资: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预计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7.长期股权投资: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相关“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8.投资性房地产:反映企业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和“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本项目根据“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期末预计余额填列。

9.无形资产:根据“无形资产”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10.开发支出: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 4 —

11.商誉:反映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价值,根据“商誉”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减去相应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12.其他非流动资产:根据企业除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资产以外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13.预收款项: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明细科目的预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明细科目预计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预算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14.应付职工薪酬: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预计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其中“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15.库存股:反映企业持有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根据“库存股”科目的预计期末余额填列。

六、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预计实现利润(亏损)及应上交国家利润等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表内“少数股东损益”仅由编制合并预算报表的集团企业填列。

8.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9.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营业总收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活动预计产生的收入总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单列。

2.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企业各项资产预计发生的减值损失。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映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者负债预计公允价值 — 5 —

变动收益,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

4.投资收益: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预计收益,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5.政府补助:反映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6.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反映企业按照规定预计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

7.应上交国家利润(国家股利):反映企业根据有关国有资本收益收交办法,预计应上交国家的利润(国家股利)金额。

七、现金流量预算表(国资企预03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预计流入和流出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8.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除表上所列项目外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汇总数。

2.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除表上所列项目外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汇总数。

3.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除表上所列项目外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汇总数。

八、主要业务损益预算表(国资企预04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主要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及毛 — 6 —

利的预计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表内“毛利”及“毛利率”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8.本表仅由企业在集团合并层面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主要业务:按照市国资委批复的主业内容,从企业集团角度考虑,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和内部管理确定的主要业务板块分类填列。不属于企业集团主业范围内的业务,不应在此表中反映。

九、主要业务经营预算表(国资企预05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主要业务板块的预计生产经营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实际完成生产经营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实际完成生产经营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本表仅由企业在集团合并层面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 主要业务:按照市国资委批复的主业内容,从企业集团角度考虑,结合 — 7 —

企业生产经营规划和内部管理确定的主要业务板块分类填列。不属于企业集团主业范围内的业务,不应在此表中反映。本表填列的主要业务板块应与“主要业务损益预算表”一致。

2.指标名称:反映企业各主要业务板块生产经营情况的重点指标,由企业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的性质特点,挑选能突出反映各业务板块生产经营状况的指标填列。如钢铁企业可选取铁产量、钢产量、吨钢成本等指标。企业选取的指标至少应当包含财务快报“主要经营指标表”中的指标。

十、成本费用预算表(国资企预06表)

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的成本费用预算情况。

2.企业应依据本编制说明要求,按照“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分析填列。

3.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5.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7.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8.表内“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各项目合计数应与利润预算表(国资企预02表)相关指标对应一致。

9.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十一、人工成本预算表(国资企预07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 8 —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企业应依据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分析填列。

8.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企业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包括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及向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提供的福利等,但不包括劳务派遣费用。

2.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全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不含劳务派遣费用。

3.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反映企业预计的全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等劳动所得。

4.职工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预算年度内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在本单位的固定职工及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不含劳务派遣费用。

5.工资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负担或实际发放的职工工资总额,包括企业按月发放的住房补贴。

6.社会保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费用,包括企业上缴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在此费用之外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职工负担的补充养老保险(年金)以及补充医疗保险等。

7.商业保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在社会保险机构以外的各种商业保险机构为职工负担、支付的各项保险费用。

8.福利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在工资以外给职工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主要包括企业负担的职工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事业补助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企业为职工负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不在此项反映。

9.教育培训经费:反映企业预计的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的各种培训、教育费用,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 — 9 —

10.劳动保护费用:反映企业预计的为职工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负担和支付的费用,包含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

11.技术奖酬金及业余设计奖:反映企业预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净收入中预计提取的奖励给重要贡献人员的奖金和报酬。按照?关于中央企业计提技术奖酬金和业余设计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6]243号)的规定,已经纳入工资总额核算和管理的技术奖酬金和业余设计奖不在此项目反映。

12.非货币性福利:反映企业预计的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非货币性支出。

13.辞退福利:反映企业预计的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其中:内部退休人员支出指符合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国资厅发评价[2007]60号)规定条件能够确认为预计负债的内部退休人员支出。

14.股份支付:反映企业预计的为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激励或补偿。

15.其他人工成本:反映企业预计的不包括在以上各项项目中的对职工的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16.在岗职工人工成本总额:反映企业预计的预算年度内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在本单位、并在工作岗位上的固定职工及劳动合同制职工的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不含劳务派遣费用。

17.从业人员:指预算年度在本企业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的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工及其他聘用、留用的人员,不包括与法人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人员。

18.职工:指预算年度人事关系或工资关系在本单位的固定职工及劳动合同制职工,不包括离休、退休人员等,但包含内退下岗人员。

十二、专项支出预算表(国资企预08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的专项支出预算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 10 —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20xx年预算完成情况(%)”、“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决算数”、“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7.企业应依据编制说明要求,按照“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分析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折旧费用:反映企业预计列支的折旧费用总额。

2.利息支出总额:反映企业预计发生的利息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3.差旅费用:反映企业预计列支的差旅费用总额。

4.节能减排支出:反映企业预计因节能减排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支出。

5.安全生产支出:反映企业预计因完善和改进安全设施建设、增加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等发生的各项费用和支出。

6.信息化支出:反映企业预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十三、对外筹资预算表(国资企预09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对外筹集资金及筹资费用的预算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本年增加数”、“本年减少数”和“20xx年预算数”等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7.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本年增加数:反映企业20xx年通过该融资渠道对外筹集资金的预计发生额,其中:长期筹资有关项目本年增加数包括按?企业会计准则?预计计入相关账户余额的利息费用。

— 11 —

2.本年减少数:反映企业20xx年通过偿还或回购等方式减少的该类对外筹资的预计发生额。

3.筹资费用:反映企业20xx年度通过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预计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包括预计的筹资手续费用和当年发生的股息、利息支出等。

4.短期债券: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或者其他短期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

5.一年内到期的带息非流动负债:反映企业长期借款、中期票据、应付债券、融资租赁应付款等带息非流动负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金额。

6.应付债券: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包括企业债、普通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中期票据及各类资产证券化债券等。

7.融资租赁:反映企业预计通过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方式筹集的资金,根据“长期应付款”项目分析填列。

8.股权筹资: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及其他股权性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

十四、金融工具情况预算表(国资企预10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预计金融工具投资所占用的资金规模及获取的投资收益等情况。

2.表内“20xx年决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填列。

3.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填列。

4.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填列。

5.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6.表内未作解释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准。

7.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平均资金占用额:反映企业预计安排该类投资平均占用的资金金额。某类投资的平均资金占用额=所有单笔该类投资的平均资金占用额之和。单笔投资的平均资金占用额=投资金额*实际占用天数/365天。投资金额按照投资时的成本计算。实际占用天数按照当年占用资金的实际天数计算。当年投资并收回的,按照该笔资金划出企业资金账户到资金返回企业资金账户的天数计算;年初持有本 — 12 —

年处臵的,按照年初到处臵资金返回企业资金账户的天数计算;当年投资年末持有的,按照资金划出企业资金账户到年末的天数计算;年初持有至年末的,按照365天计算。企业资金保留在为投资专门设立的账户中的时间应视同于该项投资资金占用时间。

2.投资收益:反映企业预计通过该类投资获取的投资收益总额,包括实际交易收回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投资收益。

3.投资回报率:反映企业预计该类投资的投资回报水平,根据“投资收益”占“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4.股权投资:反映企业预计持有的股票投资等股权性投资,不含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权投资汇总填列。

5.债权投资:反映企业预计持有的债券投资及其他债权性投资,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权投资汇总填列。

6.基金投资:反映企业预计持有的基金投资,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基金投资汇总填列。

7.委托贷款:反映企业预计通过金融机构(受托人)发放的贷款。

8.委托理财:反映企业预计通过委托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的投资。委托理财填列委托投资资金总额,不区分具体投资项目填列。

9.期货(权):反映企业在境内、外期货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或场外市场从事的自营、代理、委托期货经纪公司等形式的期货(权)交易的情况。

十五、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11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长期股权投资预算情况。

2.表内相关指标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长期股权投资预算情况填列。

3.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被投资企业性质:按照国有独资、国有控股、集体、私营、外商、其他选择填列。连续持有的投资此项内容不填。

— 13 —

2.投资类别:企业应分别按新设企业投资、并购投资、参股投资、其他选择填列。

3.被投资企业所属行业:企业应按被投资企业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选择填列。

4.预算投资总额:反映企业对该项投资的计划投入总额。

5.本年预算投资额:反映企业20xx年度该项目预计投入金额。

6.年末预计累计投资额:企业应按20xx年末预计对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投资金额填列。

7.年末预计持股比例:企业应按20xx年末预计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填列。

8.年末预计账面余额:反映企业20xx年末该项投资的预计账面余额。

9.预计当年投资收益:反映企业20xx年度该项投资的预计投资收益。

10.投资依据:填列该项目实施的主要批准依据,如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董事会决议、投资意向等。连续持有的投资,如当年无新增则不用填写此项。

十六、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国资企预12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体预算情况和20xx年度固定资产实际投资情况。

2.本表所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油气资产等的投资。

3.本表由负责管理年度投资计划的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关情况填报,财务部门负责审核。

4.对于单项投资金额低于50万元且不超过当年固定资产总投资金额5%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合并列报。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 20xx年开工且竣工项目:指在20xx年度开工建设并且在20xx年度内已经竣工的项目,包括20xx年度购臵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2.20xx年开工未竣工项目:指在20xx年度开工建设但将在20xx年度以后竣工的项目。

3.20xx年续建且竣工项目:指在20xx年度以前开工建设并且在20xx年度内已经竣工的项目。

— 14 —

4. 20xx年续建未竣工项目:指在20xx年度以前开工建设并且将在20xx年度以后竣工的项目。

5. 20xx年新开工项目:指预计20xx年度内开工建设的项目,包括预计20xx年度购臵的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6.开工年月:指项目预计或实际开工时间。

7.竣工年月:指项目计划完成时间。对于企业购臵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以购买日作为竣工年月,不需填列开工年月。

8.项目所属行业:企业应按项目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代码选择填列。

9.项目计划总投资:反映项目建设规模的指标,指项目立项时计划的总投资额。

10.自有资金:指项目计划总投资中企业的经营积累资金。

11.20xx年末累计完成投资额: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完成的投资额。

12.对外贷款: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向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借入的各种借款。

13.其他:指在投资额中除自有资金和贷款以外的其它资金来源。“其他”部分超过本年计划投资额10%的,须在“备注”中具体说明。

14.主业:指市国资委批复确认的企业主业,反映在投资额中属于企业主业范围的投资额。

15.非主业:指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不属于企业主业范围的投资额。

16.备注:简要说明项目建设内容、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等事项。本栏合计行填写预算年度固定资产减少金额。

十七、担保预算表(国资企预13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预计为集团内、外单位提供担保的情况。

2.企业应根据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计为集团内、外单位提供担保情况、被担保单位企业资料,逐笔逐项填列,企业之间的互保不得抵消。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担保企业:指履行担保合同、承担担保责任的集团所属企业,应填列企业全称。

2.担保对象:指接受担保的债务人,应填列单位全称。

— 15 —

3.担保企业与担保对象的关系:指担保单位与担保对象的关系,按集团内企业和集团外企业选择填列。

4.担保决策:指担保行为的最后决策者,应按企业自主、市国资委、市政府、其他选择填列。选择企业自主以外选项的,应在预算情况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

5.担保方式:应按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抵押、质押选择填列。

6.担保种类:指担保方为担保对象提供担保的品种,按贷款担保、履约担保、贸易融资担保、其他担保选择填列。

7.贷款机构:指担保对象的债权人,应填列单位全称。

8.担保期:指担保人对担保对象债务的担保期限。

9.担保对象现状:应按照正常经营、关停并转、清理整顿、已进入破产程序、拟近期出售、资不抵债非持续经营、其他选择填列。

10.反担保:反担保是指担保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要求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向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应按照无反担保、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抵押、质押选择填列。

11.是否逾期:逾期担保是指超过担保合同规定的期限仍未解除担保责任的担保事项,应按是、否选择填列。

十八、BT与BOT项目预算表(国资企预14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BT与BOT项目投资预算情况。

2.本表由预计20xx年度建设或者运营BT或BOT项目的企业(合同投资方)填列。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BOT项目。企业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BOT)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合同授予方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进行招标的企业。(2)合同投资方为按照有关程序取得该特许经营权合同的企业(以下简称合同投资方)。合同投资方按照规定设立项目公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项目公司除取得建造有关基础设施的权利以外,在基础设施建造完成以后的一定期间内负责提供后续经营服务。(3)特许经营权合同中对所建造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工期、开始经营后提供服务的对象、收费标准及后续调整作出约定,同时在合同期满,合同投资方负有将有关基础设施移交给合同授予方的义务,并对基础 — 16 —

设施在移交时的性能、状态等作出明确规定。

2.BT项目。BT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BT没有BOT固有的运营期,但是会有项目回购期。BT项目的确定参照BOT项目的确认条件进行。

3.新开工项目:指预计在20xx年度开工建设的BT或BOT投资项目。

4.续建项目:指以前年度开工建设或者运营、预计20xx年度继续建设或者运营的BT或BOT投资项目。

5.建设期间起止:已经建设完成的按照实际建设期间填列,在建或者计划建设的按照预计建设期间填列。起止期间精确到月份。

6.经营期间起止:按照合同确定的经营期间填列,如合同未约定,按照预计的经营期间填列。起止期间精确到月份。BT项目不填此项。

7.经营年限:按照合同确定的经营年限填列,如合同未约定,按照预计的经营年限填列。BT项目不填此项。

8.剩余经营年限:按照合同确定的经营年限和已经经营的年限计算填列,如合同未约定,按照预计的经营年限和已经经营的年限计算填列。BT项目不填此项。

9.项目计划总投资:反映项目建设规模的指标,指项目立项时计划的总投资额。

10.自有资金:指项目计划总投资中企业的经营积累资金。

11.上年末累计完成投资额:从项目开工到上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完成的投资额。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

12.本年计划投资额:指本企业计划在20xx年度安排的所有BT和BOT项目投资的总投资额。

13.对外贷款:反映企业20xx年度BT和BOT项目投资总额中向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借入的各种借款。

14.其他:指在本年计划BT和BOT项目投资额中除自有资金和贷款以外的其它资金来源。“其他”部分超过本年计划投资额10%的,须在“备注”中具体说明。

15.备注:简要说明项目建设内容、工程效益等事项。

十九、房地产行业预算补充表(国资企预15表)

(一)编制方法。

— 17 —

1.本表反映房地产行业企业20xx年度建设项目预算情况。

2.本表由经营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填列,集团按照合并口径填列。

3.本表中的竣工项目、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以20xx年12月31日作为区分的时间点。

4.合作建房项目应按照本企业分成比例计算填写相关项目。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建设性质:按照一级开发、商业地产、商品住宅、保障性住宅和其他选择填列。

2.建设起止年月:已经建设完成的按照实际建设期间填列,在建或者新开工的按照计划建设期间填列。

3.土地情况:在建项目和竣工项目填写占用土地面积,新开工项目选择是否已经取得土地。

4.建设规模:已经建设完成的按照实际建设规模填列,在建或者新开工的按照新开工规模填列。建设规模精确到平方米。

5.总投资:已经建设完成的按照实际总投资填列,在建或者新开工的按照计划总投资填列。

6.累计完成投资: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完成的投资额。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

7.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完成的土地开发面积。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二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8.累计土地开发收入: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取得的土地开发收入。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二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9.累计竣工面积: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建成竣工的房产面积。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0.累计销售面积: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销售的房产面积。销售面积统计应以财务收入确认的口径为准。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1.累计销售金额:从项目开工到20xx年年末止,该项目总计已完成的销售额。销售额统计应以财务收入确认的口径为准。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不需填列此项。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2.计划投资:指本企业计划在20xx年度安排的该项目的投资额。

— 18 —

13.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指本企业计划在20xx年度完成的土地开发面积。二级开发项目可不填此项。

14.土地开发收入:指本企业计划在20xx年度完成的土地开发收入。二级开发项目可不填此项。

15.新开工面积: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新开工面积。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6.竣工面积: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房产竣工面积。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7.销售面积: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房产销售面积。销售面积统计应以财务收入确认的口径为准。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8.销售金额: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房产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统计应以财务收入确认的口径为准。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19.预售面积: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房产预售面积。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20.预售金额:指本企业计划的20xx年度房产预售金额。一级开发项目可不填列此项。

二十、科技创新预算表(国资企预16表)

(一)编制方法。

1.本表主要反映企业20xx年度的科技创新支出预算情况。

2.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决算和统计报表分析填列。

3.表内“20xx年实际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和统计报表分析填列。

4.表内“20xx年预算数”: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和统计报表并结合20xx年度预计情况填列。

5.表内“2012比2011增减率(%)”、“2013比2012增减率(%)”等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实际数”、“20xx年实际数”和“20xx年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得出。

(二)表内有关指标解释。

1.科技人员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包括参加科技项目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

2.研发人员数: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数量,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三类项目的管 — 19 —

理和服务人员。

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

4.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给外单位的经费。

5.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研究开发费用:指报告年度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的费用支出。

7.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数,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制工作已告失败的科技项目,但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制的科技项目。

8.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进行的全部科技项目中,属于新产品研制开发的项目数。

9.企业办科技机构数:企业办科技机构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者单独核算的专门科技活动机构,如企业开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开发部、实验室、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等。企业办科技机构经过资源整合,被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的,可按一个机构填报。企业科技管理职能科室(如科研处、技术科等)一般不统计在内;若科研处、技术科等同时挂有科技机构牌子,视其报告年度内主要工作任务而定,主要任务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可以统计,否则不统计。

10.高新技术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报告年度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且证书仍在有效期内的企业。

二十一、20xx年度主要指标预报表(国资企预补01表)

(一)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主要指标的预计情况,由企业根据20xx年财务快报及20xx年业务发展等预计情况编制,并于20xx年11月15日前上报市国资委。

(二)表内“20xx年预计完成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快报相 — 20 —

关指标及预计情况填列。

(三)表内“20xx年初步预算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20xx年度财务快报相关指标并结合企业20xx年业务发展等情况预计填列。

(四)表内“增减率”有关指标依据表内“20xx年预计完成数”和“20xx年初步预算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五)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十二、20xx年度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国资企预补02表)

(一)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预算主要指标的调整情况。当企业面临的市场、政策等环境发生较大变动或因不可抗力的发生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时,可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市场、政策的变化或不可抗力的预计影响等调整财务预算,并根据调整情况填列本表,于20xx年8月5日前上报市国资委。

(二)表内“本年预算上报数”有关指标根据企业已经上报的20xx年度财务预算报表相关指标填列。

(三)表内“调整后本年预算数”有关指标反映预算调整结果情况,按预算调整后相关指标填列。

(四)表内“调整数”、“调整比例”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五)编制合并报表的,以合并口径填列。

二十三、主要分析指标表(计算机自动生成)

(一)编制方法。

1.本表反映企业20xx年度主要财务分析指标预计情况。

2.表内各项指标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二)表内有关指标说明。

1.净资产收益率(含少数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平均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上年数+所有者权益本年预算数)÷2

2.净资产收益率(不含少数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平均数×1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平均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上年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年预算数)÷2

3.营业收入增长率

— 21 —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本年预算数-营业收入上年数)/营业收入上年数×100%

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本年预算数-主营业务收入上年数)/主营业务收入上年数×100%

5.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本年预算数-主营业务成本本年预算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预算数)/主营业务收入本年预算数×100%

6.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上年数、本年预算数>0时成立)

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本年预算数-利润总额上年数)/利润总额上年数×100%

7.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上年数+资产总额本年预算数)÷2

8.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

平均资本=(实收资本上年数+实收资本本年预算数+资本公积上年数+资本公积本年预算数)÷2

9.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1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11.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1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3.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

成本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收入×100%

14.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

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15. 人工成本利润率

— 22 —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总额×100%

16.资产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资产总额本年预算数-资产总额上年数)/资产总额上年数×100%

17.总资产周转率(次)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总额上年数+流动资产总额本年预算数)÷2

19.存货周转率(次)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存货上年数+存货本年预算数)÷2

2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上年数+应收账款本年预算数)÷2

21.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2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100%

25.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本年预算数-所有者权益上年数)/所有者权益上年数×100%

26.固定资产投资占营业收入比率

固定资产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计划投资额/营业收入×100%

27.职工人均利润(元/人)

人均利润=利润总额/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 23 —

28.人均职工工资(元/人)

人均职工工资=全年职工工资总额/全年平均职工人数

29.人均从业人员人工成本(元/人)

从业人员人均人工成本=从业人员人工成本总额/全年平均从业人员人数

30.技术投入比率(%)

技术投入比率=科技支出/主营业务收入×100%

表间公式:

2行=国资企预02表2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77行(20xx年实际数+20xx年预算数)÷2]×100%;

3行=国资企预02表24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75行(20xx年实际数+20xx年预算数)÷2]×100%;

4行=国资企预02表1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国资企预02表1行20xx年实际数×100%;

5行=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实际数×100%;

6行=(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6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6表4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100%;

7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实际数×100%(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实际数、20xx年预算数>0时成立);

8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6表44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39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2]×100%;

9行=国资企预02表2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68行(20xx年实际数+20xx年预算数)÷2+国资企预01表69行(20xx年实际数+20xx年预算数)÷2]×100%;

10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6表44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6表44行20xx年预算数;

11行=国资企预03表11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22行20xx年预算数;

12行=国资企预02表16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1行20xx年预算数×100%;

— 24 —

13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6表(1+3+5)行20xx年预算数×100%;

14行=国资企预06表(1+3+5)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1行20xx年预算数×100%;

15行=国资企预07表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100%;

16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7表2行20xx年预算数×100%;

18行=国资企预01表39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国资企预01表39行20xx年实际数×100%;

19行=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39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2];

20行=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15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2];

21行=国资企预02表6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10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2];

22行=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5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2];

23行=(国资企预01表15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10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56行20xx年预算数;

24行=国资企预01表15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56行20xx年预算数;

25行=国资企预01表66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39行20xx年预算数×100%;

26行=国资企预03表11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1表56行20xx年预算数×100%;

27行=国资企预01表77行(20xx年预算数-20xx年实际数)/国资企预01表77行20xx年实际数×100%;

28行=国资企预12表合计行13栏/国资企预02表1行20xx年预算数×100%; 30行=国资企预02表20行20xx年预算数×10000/国资企预07表27行20xx年预算数;

— 25 —

31行=国资企预07表5行20xx年预算数×10000/国资企预07表27行20xx年预算数;

32行=国资企预07表2行20xx年预算数×10000/国资企预07表26行20xx年预算数;

34行=国资企预16表3行20xx年预算数/国资企预02表2行20xx年预算数×100%。

— 2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