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岱山柘中建材有限公司

财务报告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企业正确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报告编制内容包括财务报告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一)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二)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三)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第二章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职责

第三条 财务报告编制的归口管理单位是企业财务部门。

第四条 企业总经理(或者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董事长)对本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集体负责。

第三章 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

第五条 编制财务报告应依据会计账簿的记录或经过分析整理的资料进行编制。如果报表内所列示的内容与以往的报表有变化不同的或过于概括不详细的,应进行说明。

第六条 财务报告无论是定期的或是临时的都要按规定的期限、份数、分别报送有关部门,并且留存副本备查。

第七条 财务报告及有关的会计资料,是企业经营的机密,除法令规定必须报送的除外,不经总经理同意,不得随意赠送任何机关或部门。

第八条 编制内部财务报告要简单扼要,通俗易懂,非专业会计人员一看就明白。

第九条 财务报告的内容应按期向经理办公会通报。定期向股东代表汇报。

第十条 企业应当于规定日期前向总经理、股份公司财会部门提交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财务报告。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事先在企业内部打印后送企业财会部门负责人、财务总监和经理审批签字后方可发出。

第十一条 已经审计人员同意的财务报告草稿,经由企业财务经理审核并签署真实性承诺后,应当及时提交总经理审议确认。

第十二条 董事会正式批准财务报告后,注册会计师方可签发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 企业编制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由企业经理、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

第十四条 要妥善保管好财务报告,保管期限为十五年。

 

第二篇: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13号——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财务报告编制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企业规范财务报告编制,防范企业不当编制行为可能对财务报告产生的重大影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第三条 企业在对财务报告编制实施控制的过程中,至少应当强

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财务报告编制的岗位分工和职责安排应当明确;

(二)准备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有关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结账等流程控制要求应当明确;

(三)起草财务报告、校验、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审核批准等流程应当规范。

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职责安排

第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报告编制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在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五条 企业董事长(或者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董事长)及全体董事对本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集体负责。

第六条 企业财会部门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一般包括:制定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案;收集并汇总有关会计信息;编制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财务报告等。

第七条 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八条 对授意、指使、强令企业编制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报告之情形,企业有关人员有权拒绝并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

企业应当建立保密通报制度,确保有关人员在隐藏身份的情况下可以向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揭发造假行为。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制定一套处理这类事项的程序和制度。

第三章 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及其控制

第九条 企业财会部门应当制定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案,明确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报告会计调整政策、披露政策及报告的时间要求等。年度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应当经企业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以下简称总会计师)核准后签发至各参与编制部门。

企业编制半年度、季度、月度财务报告,可以参照前款规定制定编制方案。

第十条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应当以真实的交易和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为依据,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进行。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业务需要设置和管理会计核算

科目和账簿。

对会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审议。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对交易或事项所属的会计期间实施有效控制。对故意漏记或多记、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情形,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制定书面会计政策,并对本期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分析、评价,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调整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及改变原先作出的判断等情形。

对会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当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审议。

第十三条 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有关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并将清查、核实结果及其处理方法向企业董事会及相应机构报告,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和资产的安全完整。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年度中间对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进行重点抽查、轮流检查或者定期清查。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在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及时进行对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记录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据充分、期间适当。

企业应当每月对所有会计科目进行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核对、调节。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应当定期检查明细科目之间的串户或使用错误,发现科目使用错误或串户,应当立即通知凭证处理人员或数据录入人员修改后审核,并根据实际差错原因及发生时间办理相应的调账手续。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账务调节制度。

企业有关人员在审核已录入但未复核过账的凭证过程中,一经发现串户、记账科目使用错误、借贷方向错误等差错时,应及时根据原始凭证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向有关制证人员等询问后办理调账。

企业有关人员在使用、审核已过账的会计记录时,一经发现串户、记账方向错误等问题,主管财务人员必须经过有相应授权的财会部门负责人和总会计师的书面批准后方可办理补充调账事宜。

第十六条 企业根据业务需要对有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合并或拆分时,必须获得财会部门负责人或总会计师的书面批准并按照会计调账要求,编制科目调整对照表。

需要另外开设新的会计科目的,必须经过总会计师的书面批准。 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结账日进行结账,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

企业必须在会计期末进行结账,不得为赶编会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得先编制会计报表后结账。

第四章 财务报告编制及报送控制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不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

属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应当根据报告对象不同,分别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不同的财务报告,以满足中外董事和股东的需要。企业应当保证两个财务报告能够调节平衡互相换算,并定期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数,列示上报董事会。

第十九条 企业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检查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重点对以下项目进行校验:

(一)会计报表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

(二)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数字的衔接关系;

(三)会计报表与附表之间的平衡及勾稽关系。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作出真实、完整、清楚的说明。

第二十一条 企业发生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

第二十二条 企业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时按照编制年度财务报告的要求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进行结账,并编制财务报告;在清算期间,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清算期间的

财务报告。

第二十三条 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集团,母公司除编制其个别会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其控制应当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对子公司的控制》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于规定日期前向董事会、集团财会部门提交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财务报告。通过电子邮件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事先在企业内部打印后送企业财会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和经理(或者总裁、厂长,以下简称经理)审批签字后方可发出。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企业应当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及时提供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资料。对审计发现的处理程序,企业应当提出明确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及其控制应当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中介机构聘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已经审计人员同意的财务报告草稿,经由企业总会计师和经理审核并签署真实性承诺后,应当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审议确认。

董事会正式批准财务报告后,注册会计师方可签发审计报告。 依法履行对外披露义务的企业,应当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第xx号——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避免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二十七条 企业编制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由企业经理、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