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新闻广播稿的要点

清晨之音-期待您的聆听清晨,我们用音符唤醒您的耳朵,用节奏激活你的细胞,陪你一起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带你穿越历史时空,畅游音乐海洋.

自2007年10月2日起,由广播站全新打造的音乐知识类节目开始试播.我们将以最真诚的心期待你的关注。

写新闻广播稿的要点

广播新闻稿的特点可归纳为“短、平、快”,其中“平”的二层含义:一是语言必须平实、朴素、通俗;二是报道要求客观叙述事实。平实的广播新闻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的感受。如何把广播新闻稿写得平实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语言准确、通俗易懂

广播新闻稿要求准确传递出事物、人物的状态和特征,语言用词必须确切。首先,要注意词义的差别。写广播稿遣词造句要恰如其分,有时只有一字之差,就会谬之千里。如“批评”和“批判”、“改革”和“改变”等,前后均有性质上的不同。其次,要力戒各种消极性的歧义。所谓歧义是指一句话、一段文字可以有不止一种的理解。再次,要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

广播语言是口说耳听的,广播新闻稿还要求通俗易懂,使人易于接受。通俗化要求是指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报道事实、评价事实,在广播新闻稿中忌用空洞的说教、艰深的政治和技术术语,要尽量用听众熟悉的语言来表达新闻事实。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多用口语、少

用书面语。要多用大众话、少用行话。此外,还要多用白话、少用文言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用说出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入耳、透心的语言,才使人喜闻乐听。如果广播新闻稿写得晦涩冗长,只能让人“听而却步”。

二、文风朴实、亲切自然

广播新闻稿要表达得朴实自然,要尽可能本着事实本来的面目叙述。新闻报道中反映事实的环境细节、过程、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必须真实,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1、如实显示,避免夸大、渲染。

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叙述要尽可能避免有意识的夸大。如:“今天是5月1日,医疗器械公司加班加点生产呼吸机,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非斗争”。这种表述就是一种夸大,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生产呼吸机,是对抗非斗争的支持,但该厂规模不大,生产的也不是科技含量极高的设备,很难谈得上“有力支持”。还有一些记者在会议新闻中喜欢用“全体同志表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等等模糊概括的表述,给人一种不实的感觉。

2、用笔自然,避免虚构情节、合理想象

广播稿件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感人、形象,在写作时增加一些不真实的东西,甚至将新闻当小说来写,虚构情节,添枝加叶,或进行所谓合理想象。如“由于惊吓和激动,三天来未进饭的女教师已说不出话,但这三天的经历一定会成为她今后经常向学生讲述的内容。”新闻报

道讲求立足事实,这一句中的后半部分内容明显属于记者个人的主观推测,是合理想象的内容。

三、具体形象、避免抽象

新闻报道的是事实,客观世界中的事实是具体的,表达也应该是具体的,准确的,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广播新闻稿更应写得具体,形象,因为听广播不象看报纸,读到抽象概念,可以调动脑子里的潜在信息进行联想、再现,而听广播则难以做到边听边思索。 1、多用具体实例,少用空话套话

广播稿要用能够说明问题的实例来取代抽象、笼统的概念,这样才能避免新闻报道给人以抽象、空洞、模糊的感觉。当前,抽象笼统、空话、套话过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闻报道强调用典型具体事实说话,如报道中谈到讲话、决议受到欢迎就说掌声热烈、长时间热烈鼓掌,这比仅仅写“广受好评”要好。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的句子“在什么指导下”、“为了什么”、“他们认为”,这种句式称为新闻腔。事实上,这是典型的公文语言,政府布告、汇报,都用“为了……”来说明自己的目的、意图,直截了当,它不必考虑可读性。广播稿要讲究开门见山,但开门见山写的是新闻事实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宣传意图。

2、多用动词、名词,少用成语、形容词

稿件的力量在于名词和动词。只要名词动词使用得当,不需要多少形容词。形容词比较抽象、空泛,用多了会使信息模糊不清。象“五颜六色”、“非常高兴”、“非常激动”等等,这些词传递的是一种主观感

受,至于客观事实到底如何,并没有清晰地体现出来。不同的人对这些词有不同的认知。

还有,在广播稿中成语使用频率极高,成语使用得当,可以使事物生动活泼。但多数成语与具体事物对照起来,存在着内涵、外延偏大的问题,因此不宜多用。

3、做到概括与具体相统一

广播稿要写得平实简洁就少不了概括性语言,但概括要具体,避免抽象概念。当然稿件不能只有概括性语言,也不能只有具体语言,应该既具体又概括,对重要的事实要具体,一般的事实,一笔带过。

四、言必有据、免于失实

言必有据指的是稿件中应该交代清楚信息来源。记者获悉信息一般来自采访对象、亲眼所见、相关资料以及其他媒体的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写广播稿时要注明出处,因为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可信性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信任程度。当然言必有据并不意味着事实都有出处,例如,某些事件和活动,在现场的记者本身就是消息来源。但是在谈到GDP、工业产值等数据时,如果不注明信息来源,受众难免有疑问。

记者有选择事实的自由,选什么不选什么,显示出记者的倾向性。然而,记者在选择事实时,是受真实性制约的。事实的有些侧面和细节,甚至是背景材料,如果对整个事件影响较大,你若采取视而不见,甚至故意回避的态度,报道就不能是客观性与倾向性的统一。

总之,要想把广播新闻稿写得平实就要做到语言通俗、文风朴实、具

体形象和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