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目前学生面对习作越来越茫然,教师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不够重视,直面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反思自己作文教学,深入探讨其中缘由。

一、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到底怎样

平时看看学生作文簿里的文章你可能还感到不错,但是如果你仔细的阅读学生的考试作文,你就会发现目前的大部分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担忧。

一是习作结构雷同—— “三大块”几乎成了学生习作的模板。小学生习作要求“我以我笔写我心”。近几年来,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标准”取消了过多过严的篇章结构限制。但现在小学生的习作结构却惊人的相似:开头从题人手,中间稍作具体描写,最后点题结束。清清楚楚“三段论”。由此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科举时的“八股文”。习作结构雷同,千篇一律,简直让人震惊。

二是套作、背作泛滥——套你、抄你没商量。乍一看部分学生的习作虽然写得像模像样,仔细阅读却觉似曾相识——原来学生的所谓习作绝大部分来自“一些优秀作文刊物或网络。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工夫去选择和背诵范文,去套作、背作。有的学生从三年级背诵的优秀习作一直用到六年级甚至初中,有的作品离题万里拿来照用,有的语文试卷整个班级习作内容惊人的一致,拿来主义正在被学生 “发扬光大”。

三是缺乏真情实感——短、假、虚,毫无阅读价值。小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应试而写的。有的文章短小但并不精悍,有的文章冗长啰嗦无主题,习作中描述的生活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去甚远,甚至望风捕影、无中生有地编造故事,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有些习作爱恨混淆,正义与邪恶颠倒,多彩的现实生活正渐渐远离学生的视野,网络世界正一步一步向他们走来,道德与情操也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渐行渐远。

二、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

几年来,各地都在深入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但与其相反的是学生习作上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再深思的重要问题。探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生活枯燥,习作之源枯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质量的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当今的学生每天在学校里面对的接踵而来语数外课和铺天盖地的各科作业,甚至音体美课都很少上,来到家里直奔令人着迷的网络世界,哪有时间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写参观游览活动而不去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物产而不给学生搜集的时间,在“安全重于一切”的高压下,关门造车,缺少了 “材料”和的“源泉”的写作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只好滥用范文,从而造成作文质量不尽人意或误入歧途的窘境。

二是从上至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几年来,各地、各校的教研活动可谓“轰轰烈烈”,仔细想一想,阅读研究课铺天盖地,占据绝大部分时间的阅读课几乎和写作毫无联系,而真正以写作作为研究重点的活动可谓少之又少。“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被写作以外的研究活动所“涵盖”。语文教师的习作指导课、作品讲评课名存实亡,教师的写作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作文教学思路不明。取而代之的是“填鸭式”阅读,在老师眼里,套作、背作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良药,于是乎一些所谓的“优秀范文”先后走进了课堂和学生的大脑中,最后堂而皇之地迈进了考试卷里。如此“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能提高才是怪事呢。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面对上述令人堪忧的习作现状,老师应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呢?我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一要扎扎实实用好教材中的文章,借助阅读教学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教材中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教师舍近求远、舍本求末从课外阅读中挑选大量的文章作为写作的范文而忽视了对教材的挖掘,实在是得不偿失。阅读教学不仅要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既要学会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恰当,又要活

学活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段落,既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又要明确并借鉴课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教材中的文章非常优美,而且要让学生明确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进行写作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力争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要把写作的训练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行之有效的写作训练。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如果再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就能够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的困难。

二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网络,利用习作张扬个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顺应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树立“大语文观”的教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将视野从课堂中走出来,延伸到文外天地,课外天地,语文生活以及语言实践,服务社会等空间,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优势丰富见闻、拓展习作资源,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充分地促使学生真正学会观察、学会思维、学会表达、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拓展学生的实践活动领域,促进学生,鼓励学生写出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甚至充分张扬个性的作文。

三要重视学生作品的修改讲评,通过修改讲评让学生体验写作成果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评改,更要鼓励学生自评自改作文,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习作中的精美片段。在作文讲评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篇作文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来对待他们,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获得肯定的机会。尤其对于个别写作感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把其习作中精妙的语句或篇段摘抄在黑板或出示在电子屏幕上,让全体同学学生品评欣赏,确实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但是作文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写作的有心人,重视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加以指导,相信经过小学阶段的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

 

第二篇:小学生习作

我的影子不见了

那是一个仲夏的夜晚。浩瀚的苍穹好似风平浪静的大海,月牙儿成了一叶扁舟,无忧无虑地浮在海面上,皎洁的月光泼洒在一个农家小院里。伴随着蛐蛐轻柔舒缓的歌声,充满童稚的我不时发出阵阵开怀的笑声。跑啊,跳啊,幸福洋溢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倏然回眸,一个修长而亲切的影子总是跟着我不停的移动;抬头仰望,海面上那叶扁舟也似乎很善解人意。我奔跑时,她快速前移;我驻步时,她温柔地凝视。我主宰着自己的影子,月牙儿在我面前显得温顺驯服。

自那以后,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孤单,什么是寂寞。在洋溢着温暖和幸福的小院里,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直到有一天,我从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出来,背起小书包,步入书声朗朗的校园里。这时才发现,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快乐竟无处不在。影子也寸步不离。在这里,我结识了众多和我一样带着影子来寻找快乐的小伙伴。课堂上,我们一起分享知识的乐趣;下课后,互相嬉戏,闹中取乐。因为在老师和家人的眼中,我们仍然是一群羽翼未丰、童心未泯的毛头孩子;我们仍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轨迹自由运动;偶尔也可以冒出些自己的天真想法,尽管是那么的可笑不可及。但我们很快乐。

那年初秋,我的人生轨迹开始迈入正途,影子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变得模糊了。自由和快乐仿佛也随之离我远去。小学、中学,虽然只是一字只差,但学习生活的方式却是天壤之别。面对竞争时代的中学生,已经不再是梦幻中的天使,不再是自由飞翔的小鸟,都变成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工具,他们像一架永不停息的机器,尽管身心疲惫,却补得片刻休息。在父母周密的安排下运作,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跋涉。每天除了无休止的作业,便是不间断的辅导。校园和家庭中传出的不再是月光下那清脆悦耳的笑声,而是莫名其妙的困惑。这时的我才发现,属于自己的影子真的不见了。

我曾经试图从家庭里、从课堂上、从父母期盼的眼神中、从老师抑扬顿挫的讲授中,寻找回那个曾经随我在月光下狂欢、花丛中嬉戏、校园里追逐的影子。然而,无数次的努力都是徒劳。所以,冥思苦想中,只能得出这样一种诠释:或许今天的枯燥和寂寥能为明天的展翅翱翔积蓄更多的能量。但愿明天的我能飞上高空,飞出地球,飞到永恒美丽的月的怀抱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