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平教授

来源:管理员 | 添加时间:20##-09-01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467

    假如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个人,那么“勤奋、实在、开阔、创新”就是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宁平教授精神和品质的写照,正是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品格,他创造了卓越的工作成绩,获得了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勤奋是他成长的阶梯

    “勤奋”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对应于宁平教授就有了确定的含义,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他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凝结了孜孜以求艰苦拼搏的汗水。

    20世纪70年代,15岁的宁平从云南省开远县一中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农村插队,每天天不亮就和社员们一起出工,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练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两年半后他招工进了开远解放军化肥厂,在劳动强度最大的造气车间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车间生产的煤气用来供给合成氨,工人每天三班倒,恶劣的工作环境使他一个班下来除了两只眼睛是亮的浑身都是黑乎乎的煤粉,在这样境际中每年他都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这在当时的青年工人中完全是佼佼者。

    1977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宁平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化工系,一年后该系转为环境工程系,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倍加珍惜,工厂恶劣的工作环境更让他萌生学好知识有所作为的信念。在每月靠国家15元助学金维持基本生活的条件下,他如饥似渴勤奋学习,大学三年级,因各方面表现突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因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而留校。

    留校后的宁平就站在了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课,带毕业生到工厂实习。1985年考上环境工程研究生,1989年参加国家选拔作为云南省公派学生留学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在德国的第一年非常辛苦,因德国不承认中国硕士学历,所以必须重新学习硕士课程,而且5门课每门都要分课程内容、实验、面试三项考试。宁平在大学学的是英语,德语只是出国前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习过一年,其程度和水平可想而知,困难没有使他低头,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赴德国三个月他就顺利地通过德国大学入学外语考试PNDS,一年之后完成了硕士生的全部课程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做博士论文的课题是建立“有机气体活性碳吸附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导师不客气地说,能不能做出来要看他的运气,因为在德国,工学硕士到博士的升学率仅25%,毕业率仅70%。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计算机已相当普及,网络系统已很完备,这一切对宁平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大学时上过有限的计算机实习课还是在纸带上打孔,出国前整个学校也没有几台计算机。于是一切从头开始,学习操作系统,学习相关计算机语言,选修《工业数学》、《计算机程序开发》等课程,然后是到学校的计算中心进行课题研究。为了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和保证程序运行的连续,他经常是带几个面包在计算机中心一待就是一个星期,渴了喝几口自来水,熬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当课题完成时导师怎么也不相信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国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结果。所以宁平仅用了3年时间就取得德国化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而德国工学博士正常的学习年限是5年。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来了个教授问他是不是想读博士后,于是他又开始做“柴油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机理研究”,出色的工作成绩再次受到了导师的赞赏,直到现在,这位德国教授一直虚位以待,随时欢迎宁平到他的研究所工作。

    1996年8月宁平学成归国,当年教育部选送公派德国的50多人,回国的只有三四人,而宁平是第一个学成归国的人。回到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宁平面对的又是一个艰难的开头,整个系只有一个本科专业,没有科研启动费,实验设备简陋,科研基础薄弱,……用学校给的一万元安家费买了台计算机,他开始了新的工作,为本科生开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法》,编写《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申请863项目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进行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研究,担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带硕士和博士,开展对外的合作与交流。年复一年,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用来工作,从不午休,有时端一盒快餐边吃边给硕士生上课,夜晚常常工作到深夜,就是在出差途中的火车上,也和同事们讨论着课题的申请报告,……正是凭着超常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他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认可:

    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基金、原有色金属总公司科研基金、国家环保局科研基金、云南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重点基金项目等40多项,获得科研经费上亿元;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80余篇。其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6项,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从20##年起任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委员会委员,20##年担任副主任、还担任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实实在在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

    环境工程是近年来随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门学科,地处云南边陲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要发展,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学科前沿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正是由于宁平的积极努力,获得了国内环境科学权威专家清华大学郝杰明院士的支持,受到教育部的重视,使昆明理工大学在20##年进入了中日核心大学JSTS合作项目。当时双方各有5所大学参加,中国方面的是清华、北大、同济、大连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地方院校跻身于国内著名大学参与该项目,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据此学院每年可派3名教师到日本进行学习与交流,至今已有20多名教师从该项目中受益。20##年,宁平教授又经多方努力争取,获得德国学术交流基金会DAAD的资助,每年学院与德方互派15名本科学生到对方进行学习。选拔的过程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德国学习的学生不仅了解到德国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积极意识,对从事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两个项目的推进,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工作创建了一个极好的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其实宁平教授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能够通过努力为学院争取到参加国际项目交流的机会确属不易,而且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教师学生对他都很有好感,靠的是什么呢?宁平教授说,靠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以诚心来取信于人。

    “实实在在”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原则和信条,对待工作和治学,他始终坚持严谨和求实,不放过一点点差错和疏漏;与人相处他总是一份真诚与平和,只要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做好;碰到问题,就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批评或提出建议。所以,尽管他没有很好的口才,也不大会见人就笑脸相迎,但无论是外国专家,国内著名院校学者教授,还是学院同事、工厂技术人员,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真诚和朴实,从而转化为一份敬重。但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宁平教授的这个原则就变成了责任和严格。一次他安排一名博士生完成一份课题申请报告,因当时事情比较多,这位博士生就做得比较马虎,宁平教授检查时发现问题后态度非常严厉,当即退回去要他连夜改写第二天交,而且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完成。这样的事例在学生中举不胜举,虽然受到了批评,但学生们却对宁平教授充满了崇教,一是因他渊博的学识而对问题洞察秋毫,二是因为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所以在他的身体力行和严格要求下,学生们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以开阔的眼界和胸怀领军学科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要在办公室找到他们的院长总是不太容易,宁平教授说,我就是喜欢在外面跑,在国外,看看有什么新东西,到工厂看看有什么新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对于他,这个国外的新东西决不是繁华的大街,时髦的服装,著名的旅游胜地,而是环境科学领域新的理论和技术。他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在德国生活过5年,此后又因做访问学者和带学生进行互访多次去过这个既现代又有优美环境的欧洲国家,但每当别人问起那些风景名胜,他都一无所知,而津津乐道的却是德国大学和研究所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某项成果以及德国人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好习惯。环工学院张德华副教授曾和宁平教授一起到日本,完成了礼节性的学术交流后,宁平教授带着他和另一位教师在地处偏僻的日本丰桥科技大学实验室一待就是三天,了解正在进行的研究和实验情况,参观考察实验设备。……这种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关注和学习,使他的工作和研究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方法,从而屡有建树。

    宁平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所带博士生有20多个,硕士生也有30多人,他采用的就是国外大学的方法,以课题组为单元由博士生负责。博士生带硕士生进行研究,并同时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任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这样就形成了本科生参与到课题组中学习做一些基础工作,硕士生更多地担任实验,博士生既要进行研究又负责指导组织大家共同的工作梯形组织框架,同时各个层次的学生有问题都可以与导师进行交流得到指导,所以尽管宁平教授带的学生人数多,但决没有出现将学生放羊或为指导学生疲于奔命的现象,整个课题组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研究组织方式。除此之外,他还引进了研究进展汇报例会的模式,即每隔一周课题组举行例会,由负责各项目单元的博士生汇报工作情况和碰到的问题。这既是对各自工作的一种检查和促进,又是一种交流和学习,对于问题的解决,宁平教授决不是一言堂,而是由在这一方面有专长的老师作指导。马丽萍教授在建立数学模型方面是专家,而曾向东老师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非常在行,……在这样一次次的会议中,大家不仅了解了各自工作的进展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而且学到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工作汇报会虽然是一种形式,然而延伸出的意义却有着非凡的价值,今天的科学研究早已走过了学科、技术单一发展的历史阶段,每一个辉煌的后面必定都有着互相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由众多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贝尔实验室早已用一次次成功证明了团队的力量。正是对这一点的清醒认识,宁平教授说,做科研决不能自私,形不成团队,就干不成大事,就不可能作出成绩。这在宁平教授不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的资料都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借用;他在国外访问学习和国内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经常会打电话把收集到的有关信息通报给学院的同事或研究生,希望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对大家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有启发,能够借鉴。对于年轻的教师,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长,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参与科研工作,通过讲基本思路、提供范本、讨论研究,手把手地教大家写课题基金申请报告、专利申请书,指导编教学大纲和编教材,写完之后他再帮助修改、把关。此外,还积极提供机会和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大学攻读学位或进修,对在外学习的老师,他也会经常电话联系,指导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意看别人在做什么研究,或者在管理方面有没有好的东西值得学习,希望他们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当教师们因研究工作或带学生实习需要联系企业和科研院所时,他总是热情关心支持,积极给以帮助。

    宁平教授用宽阔的胸怀和点点滴滴的心血,帮助了一批年轻教师提高、成长,建立了合理的科研教学梯队,并且在他的带动和倡导下,学院形成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气氛,使学院科研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发展登上新的台阶,由原来唯一的一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发展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拥有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科研在国内同行业中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用创新精神铸就辉煌的事业

    其实从德国学成归国时宁平可以选择清华大学等条件更好的单位,一家德国公司也以优越的待遇力邀他的加盟,也许是因为一份母校情结,也许是对家乡的眷恋,他回到昆明理工大学。但在这片红土高原能做什么,宁平的心里也没有清晰的方向,一次学校组织到昆阳磷肥厂的参观考察触发了他,黄磷尾气燃烧排放产生的巨大火炬是那么的令人震惊和使人心痛,国外研究工作的基础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使他发现了能够有所作为的领域,据此宁平开始了他对工业废气净化和资源化的研究。

    历经十余年的刻苦工作和潜心研究,宁平教授在这一领域逐步形成了气体的吸附与催化、气体吸收与液相催化、污染控制过程研究三个稳定的方向,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研究成果。他发明了还原气氛下工业废气催化氧化的净化方法,建立了低温微氧催化净化工业废气理论体系,研发了相应的净化系列技术,以及利用工业废气制备一碳化工产品成套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家7300万元投资,该技术和设备在江川磷化工厂和四川已进入中试阶段,目前已为企业创造了极好的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正是由于此项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中的突破和创新,他多次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和科技进步奖,国家也因此在环境法中重新确定了黄磷尾气的排放指标,他主持编写的《大气污染控制》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是环境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对工业废弃物和固态垃圾的处理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在对这一领域的涉及和研究中宁平教授发现,目前国内对此没有一套完整的控制处理方法,更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于是在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指导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他提出了设立相关专业的建议,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率先将昆明理工大学原有的再生科学与技术专科提升为本科。这是一个教育部目录之外的专业,在国内完全是首开先河独树一帜,当然也意味着整个教学和实习过程都需要建立和组织。为了专业建设进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他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主持编写了由大量的实际工作和科研成果支撑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书,并主讲该门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在副院长陈建中、青年教师陈梁、瞿广飞等人的共同努力下,20##年该课程获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所编写的教材同时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所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欢迎。这一创新性的成果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绽放出的异彩,受到了国内外环保行业的极大关注,许多国内外大学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和寻求合作。

    从1982年留校至今,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热爱使宁平教授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教书和科研的相得益彰更是让他如鱼得水乐此不彼,获得“全国第三届教学名师”的称号证明了他的成功,也证明了他对新时代教师职责的理解和诠释:今天大学里的优秀教师,决不仅仅是拿支粉笔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把某种知识讲解得头头是道的人,他更应该是某一学科的领军人物,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只有在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与科学知识、技术的发展同步,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才能建立起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学科领域的前沿学习新的知识,开拓眼界看到广阔的发展空间。

    宁平身上闪光的品质还很多,他的故事还在延续。20##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学校党委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号召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灾情,关心受灾群众,支援灾区人民,宁平教授积极响应校党委的号召,两次捐款,其中个人缴纳特殊党费达10000元人民币。在20##年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中,宁平教授又带头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人民币……。

    当谈到今后的设想时,他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只是脸上充满了自信的微笑。是啊,对于这位年轻的学者,明天意味着更大的挑战,相信这些优秀品质会使他获得更大的成功!

真诚奉献 用心育人——记20##年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马莎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报 | 添加时间:20##-07-19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413

马莎20##年毕业后就从事辅导员工作,先后担任管理与经济学院20##级年级辅导员、20##级年级辅导员、学院团委书记等职。她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信条,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亲近学生,为人师表,真诚待人,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真诚的付出和努力使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成为众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对学生的培养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作为辅导员的马莎把积极与专业导师配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同学们学会学习当作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

马莎认为,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愿意学习,培养优良学风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方法,为此她下了很大功夫去观察、发现各个班级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而后对症下药。比如04营销班学习松懈、集体主义缺乏,她就组织各类座谈会,与其他老师一起和学生交流,谈理想、谈信念、讲团队精神;针对04工商管理班四六级过关率低,学习缺乏动力等问题,她召开专题班会,分析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每次考试结束后,马莎都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不及格学生的名单,了解他们发挥失常的原因,当他们因此灰心丧气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发现自身不足,进而找准努力方向。通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马莎积极鼓励他们学会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去生活,并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无私奉献    用心育人

六年来,马莎始终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20##年9月呈贡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级新生全部入驻呈贡,为了有效地对新生进行管理,各学院需派遣辅导员到新校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开始时,考虑到马莎老师当时的实际情况,学院并未打算安排她入驻呈贡,但她认为作为年级辅导员和团委书记,只有和学生近距离地生活在一起,才能做好工作,因此她主动提出申请到呈贡校区工作。

而当时马莎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校区周边设施不完备、交通不便、与家人聚少离多的问题,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困难压在她身上:丈夫因意外右腿骨折,出院后还在进行跟踪治疗,行动尚有不便需要人照顾;母亲手术出院不足三个月,而且患有高血压,需要马莎的悉心照料,作为女儿、妻子,这些都是她应该承担的。可是为了工作,她只能把重担转到年迈的父亲身上,看着成天忙里忙外、几个月下来苍老了许多的父亲,马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常常偷偷拭泪却坚持着,没有向领导反映自己的困难,没有要求其他老师顶替。当学院领导知道后提出让人替换她时,她说新生刚刚熟悉她,她也已渐渐了解学生,中途更换辅导员对开展工作不利,家庭的困难她能克服。去年10月甲流肆虐,呈贡校区对发烧同学实行隔离观察治疗,校区处在封闭状态,因为怀有身孕,学院领导安排马莎返回老校区上班,但是她心系学生,要求留在呈贡校区,同事们都为她捏了把汗,她只是微微一笑,说:“看着那么多可爱的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再多的苦也值得。”

“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是马莎对每一位学生的承诺。她向学生公开自己的电话,保证24小时开机,让学生随时可以联系到自己。深夜电话常影响她休息,周末的时候还会影响到家人,但她没有任何怨言;每当节日来临或是天气恶劣时,她就会走进一间间学生宿舍,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学生回家没有路费她借钱给学生,学生有困难她主动给予帮助,每一次雪中送炭,都让同学们感到无比温暖。马莎还精心组织形式各样的活动,“新起点,新希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新老学生学习交流,还有独具特色的管理与经济学院辩论赛、校园书画展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帮助新生尽快适应了大学生活。

创新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辅导员的工作是繁杂的,而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因此要做好这份平凡的工作,除了坚持不懈地努力外,还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为此,马莎开始研读心理学等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理论,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在近六年的工作里,她建立了贫困学生、“问题学生”、违纪学生、特长学生、学生干部党员的“信息档案”,重点解决部分学生痴迷游戏、专业方向迷茫、就业困惑等等问题。

通过不断总结,马莎发现:做好学生工作仅仅依靠辅导员是不够的,培养一批学生干部至关重要。她采取公开选拔学生干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竞争的方式,学生干部上岗后她认真抓培养、促锻炼,重视理论培训及工作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并鼓励学生干部大胆创新。她要求每位学生干部负责联系一个寝室,平时多留意,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对学习成绩差、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她安排学生干部与其谈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快捷的平台,但其中的一些不健康内容也给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极大冲击。意识到这一点,马莎开始把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她通过网络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网络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逐步完善学院网站学生工作专栏的建设、建立QQ群、并尝试用飞信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学校、学院工作动态,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

大学生会遇到学习、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要让他们健康成长必须首先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从刚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无论是青春期朦胧情愫的困扰,还是人生目标迷茫的烦恼,他们都愿意向马莎倾诉。马莎已经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而她的秘诀就是用“心”沟通。她经常走访宿舍,深入与同学们谈心,努力了解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积极生活。

    已经毕业的04级学生谈起马莎总是充满了感激。在她的精心教导下,04级同学中有185人成为共产党员,300多人次在各类专业学习、学科竞赛中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表彰。现在20##级的同学在她的关心帮助下愉快地学习和生活着。马莎说她的工作理念是“无私奉献,用心育人”,她会坚持以这样的理念推动工作。她知道学生工作是一种良心活,必须做到问心无愧,决不能误人子弟。言必行,行必果,她不仅如此说,更是这样不懈实践的,令她感到欣慰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看到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快快乐乐地完成学业,她觉得这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做学生最信赖的人——记20##年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余红珍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报 | 添加时间:20##-07-19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418

余红珍现任电力工程学院20##级辅导员,她从事辅导员工作已近6年了。在这6年中,先后担任20##级辅导员,20##级和20##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学工办副主任,以辛勤的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学习探索辅导员工作方法,为学校的学生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诚感人    用心关怀

余红珍对辅导员工作充满了热情,对学生充满着爱。因为她深知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必须对学生付出真诚无私的爱。特别是很多来自外省的同学,他们远离父母亲人,更需要辅导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20##级水电班的一位男生,入学后迷恋游戏整天上网,成绩下滑,余红珍多次找他谈话都收效甚微。20##年元旦前两天,他夜不归宿,电话也无法接通。余红珍及时通知他的家人,并冒着严寒开始在昆明的各家网吧寻找,直到深夜她仍在无人的街道奔波。当得知该生上网后住进了一家旅社,她在旅社门口一等就是5个多小时,学生家长赶到后看到疲惫不堪的她都被深深感动了,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位学生,他说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关心他,是老师无私的爱感化了他,他一定痛改网瘾。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缺席过,成绩明显上升,毕业工作后还常常打电话问候余红珍。

现在余红珍每周都坚持到宿舍走访,与学生交流沟通,一旦发现学习态度消极、思想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她便会特别留意。为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她曾经与学生谈到凌晨1点,了解情况后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通过交流沟通,余红珍成了许多同学信赖的大姐姐,甚至别人眼里的“问题学生”都与她很亲近。

一切以学生为先

余红珍的家位于云南丽江一个偏远的小镇,家中有体弱多病的双亲,父亲中风导致半边瘫痪和失语多年,母亲10年前患上了重症肌无力,丧失了劳动力。20##年10月,余红珍的奶奶和外婆相继去世,因为担心这个消息会影响她刚刚才开始的工作,父母一直瞒着她,待到寒假她准备回家看望老人时,才得知两位老人去世的消息。20##年4月,父亲病情加重送到医院急救,医院连下了3张病危通知单,因为深知她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家人又一次没有告知她。没能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留在身边,尽到做女儿的责任,余红珍充满了内疚和自责,但想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她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勤奋工作以回报亲人。

20##年,04级毕业班的学生进入就业阶段,作为年级辅导员的余红珍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电力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那段时间,学院共组织了121场招聘会,为此她放弃了周末的休息,由于毕业生人数较多,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整理毕业生档案,并亲自督促学生干部,确保每场招聘会的信息和具体安排通知到每位同学。她针对各专业学生不同情况和就业形势以及特贫困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场分期进行就业指导和交流答疑,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

毕业生工作顺利完成后,忙碌了一年的余红珍本想利用暑假回家陪陪父母,却接到通知:学校和长江电力签订的“三峡班”需参加暑期实习,作为班主任,她二话没说,带领学生奔赴三峡。整个实习过程她都和学生在一起,对学生给予关怀和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难题,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想学生所想    急学生所急

20##年9月,学校呈贡新校区投入使用, 20##级学生入驻呈贡新校区。作为第一批常驻呈贡校区的专职辅导员,余红珍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因为呈贡新校区还在建设阶段,周边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给学生带来了乘车、购物、就医等诸多难题,加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外地,又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余红珍一个人负责351名学生,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她不怕苦、不怕累,竭尽所能把工作做好。她忙碌的一天从清晨6点30分检查学生早操情况开始,早上早早起床,察看学生是否到齐,及时联系未出操的学生,弄清原因;学生上课后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及时谈话;课间对日常管理事务进行安排,处理各项事宜;到了晚上还要查访学生宿舍,92间宿舍全部查完需要3个小时,所以每天晚上她都要到12点以后才能休息。刚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和国庆节,为了使同学们不感到孤单,她放弃自己的假期休息,组织了中秋晚会、国庆“五天乐”活动,留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过节。她说,虽然每天的工作都是简单重复的,但是和学生们在一起,所有的工作就变得开心而有意义了。

学生在半夜生病是很常见的,不管任何时候,余红珍都能做到第一时间陪学生就诊,直到确认学生病情稳定。一次,一名女同学晚上突然下腹疼痛,校医院医生初步诊断是内出血,为保证学生安全,余红珍及时联系救护车,将她送往昆明市区的医院。因为夜间气温较低,余红珍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盖在生病的同学身上,到了医院她更是彻夜守护,直到确认学生病情好转。第二天,一夜没合眼的余红珍匆匆赶回学校,又默默地投入到工作中。

付出总有回报,余红珍对学生点点滴滴的爱换来了学生们的深情。有一次她发高烧,坚持给学生开完会后浑身无力地回到宿舍。没想到学生们很快就给她送来药,第二天她一打开门,便发现门口摆放着早餐。这时,旁边宿舍的老师告诉她,前一天晚上有学生干部在她门口守候,是其他老师再三劝说才离开的。工作中,再苦再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而就在那一刻眼泪却溢满了她的眼眶,学生的深情留在了她的心里。

在6年的辅导员工作中,余红珍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面对困难不推诿、不消极,积极主动、承担解决,这样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深受同事们的敬佩。她说自己要做爱的播种者,爱的耕耘者,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对学生的赤诚之心。成绩属于过去,她仍然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把辅导员工作做得更好,永远做学生最信赖的人。

教书育人的楷模 科技创新的先锋——记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杨斌教授

来源:管理员 | 添加时间:20##-09-01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345

    杨斌,是昆明理工大学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教学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他发扬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云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杨斌于1965年5月出生于云南元谋,1990年在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已在教师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在从事冶金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20年中,他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用这些重要的理论来指导和检验自己的工作,将马列主义等重要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各项管理工作中。

    他始终把教书育人摆在工作的第一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理想、行为教育学生、感召学生。对学生,他严格要求,精心培养,耐心帮助,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业上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1996至20##年,杨斌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冶金系冶金专业96级本科班的班主任,班级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20##年,他再次担任冶金08级新生本科班专业辅导员。期间,他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班级两次获得昆明理工大学“先进班级体”光荣称号,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团支部”荣誉;他无私奉献,关爱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上照顾困难的学生,没有一个学生因生活和学习困难而出现辍学和留级现象;他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5%;他努力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前列。

    他一直坚持承担冶金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过《冶金新技术》、《真空冶金》、《生产技术学》、《矿业概论》等课程。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的新知识,他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他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教授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作风。通过课堂的“教”而授之学生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他教过的学生都肯定地说,听杨老师讲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自1999年指导硕士研究生以来,杨斌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择题、确立研究方向,极力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产业化的探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至今他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8名。

    20年的辛勤耕耘和付出,使杨斌教授深受学生的爱戴,同时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精神也得到人们的肯定,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等荣誉和表彰,20##年他作为课题参与者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了云南省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

    在党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云南省提出建设创新型云南的目标的今天,科技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也成为高校教师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多年来,杨斌教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科研工作中,他先后承担了一批有色金属冶金方面的科研课题,在金属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二次资源的再生、有色金属冶金的新工艺等方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发和人才培养挥了重要的作用。

    杨斌教授在做科学研究工作的时候,还十分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针对行业重大关键问题及企业急需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铝土矿真空还原歧化法制备金属铝的基础研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轻金属铝镁真空热还原的基础研究”等国家级项目3项,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资助项目“真空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硅新工艺研究”等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云南省创新人才团队项目“铝镁钛锌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研究”1项,参加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研究成功的“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工艺和设备”、“热镀锌渣真空蒸馏工艺和设备”、“铅锡合金真空处理的成套技术和设备”等在国内外应用,累计新增产值超过16亿元,利税5亿余元。他还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或收录40多篇;出版了《有色金属材料真空冶金》、《锂的真空冶炼》和《金属及矿产品深加工》等5部学术专著,获得业界专家一致好评;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申请发明专利33项。

    由于在科技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杨斌教授先后被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云南省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委组织部代省委管理和联系的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等,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现担任昆明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20##年杨斌教授主持完成的“从含铟粗锌中高效提炼金属铟的技术”课题一举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云南省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是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科研队伍几十年科研积淀结出的硕果。金属铟主要应用于国防、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和现代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物质之一。铟主要伴生于锌、铅、锡等复杂硫化矿中,含量低且分散,锌、铅、锡冶炼的副产物是提取金属铟最主要的原料。杨斌教授课题组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真空冶金技术为核心,集成湿法冶金、电冶金等技术,发明了高效提取金属铟的清洁冶金新技术及与新技术配套的新装备,完成了基础研究、工艺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开发,实现了从含铟0.1%的粗锌中提炼99.993%以上的金属铟的产业化生产,铟的回收率大于90%,直收率大于80%,远远高于传统金属铟生产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止到20##年底新增产值累计约10.4亿元人民币,创外汇约500万美元,实现利税约1.715亿元人民币。这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典范,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足工作岗位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学校科技处处长,杨斌立足工作岗位,自觉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他带头学习上级文件和精神,注重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关心国家大事,留心身边的小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旗帜鲜明地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以一名优秀的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志,共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思想上,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牢记“五带头”,扎扎实实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他善于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在同事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互助与反思、完善自我中共同提高。他坚持原则,始终自觉地维护集体班子的良好形象,努力工作,自觉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尤其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工作作风上,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爱岗敬业、勤奋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增强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和创新思维,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狠抓落实,尤其是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他不断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主动为领导分忧解难,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向前迈进。他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廉洁自律,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以人民教师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他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各项活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学校科研项目申请、科技奖励获得、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云南省正处在“两强一堡”建设的新阶段,昆明理工大学正处于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杨斌认为,作为高校的教师党员,应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加强服务社会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科研为人生乐趣攀登科学高峰——一个优秀大学生党员的精神品质

来源:管理员 | 添加时间:20##-09-01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525

    冯晶,昆明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本科学习阶段即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3篇被SCI和EI同时检索;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知名度较大的杂志发表SCI或EI文章20余篇;研究生二年级起被邀请担任多种国内外SCI检索杂志的审稿人;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其中两项进入Derwent世界专利数据库;20##年12月,他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成为云南省仅有的两名获奖者之一,同时也是全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高校学生。

    无数的荣誉证明,冯晶同学不仅在学习方面是众多大学生中的领头羊,而且在科学研究方面绝对算得上是新一代大学生中的佼佼者。问及他成功的经验时,他平静而沉稳地说:科学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坦荡的,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创新是灵魂。这就是他心中一直坚持的信念,也是他多年来学习和实践的真实写照。

    勤学善思、勇于创新是他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

    20##年8月,冯晶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开始了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习生活。大学二年级时,由于兴趣爱好主动进入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参加实验与学习。在周荣、陈敬超教授的辛勤指导下,他不仅全面深入地学习了材料学有关的专业书籍,而且自学了多门专业课,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为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补充进行科研项目的知识,图书馆和实验室构成了他全部的大学生活。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个离开宿舍,每天晚上,最后一个回到宿舍的也是他。熟悉他的同学都说,晚上11点半之前很难在宿舍找到他,要想找到他,除了图书馆就是实验室。在这期间,冯晶自学和选学了《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化学》、《材料设计》、《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原理》、《物质结构》、《计算材料学》等几十门课程,自学的专业课种类与数目达到教学专业课的两倍有余。与此同时,他还掌握了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阅读了大量专业文献,其中包括大量的外文文献。

    20##年,自参加课题研究以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勤奋学习,冯晶逐渐掌握了显微硬度计、高能球磨机、真空烧结炉、X-Ray衍射仪、电子透射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现代材料制备与检测仪器的常规操作。20##年9月,他被老师提出的新材料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即稀贵金属材料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迷上了这个方向,并决定朝这个方向努力。新的领域发展,必定会遇到新的困难,尤其是该方向需要深厚的凝聚态物理知识,这仅靠教学专业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冯晶都是在图书馆里浸泡过来的。别人玩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在睡觉的时候,他还在学习,他不断地挤出时间阅读文献,增强自己理论知识的功底。

    20##年,冯晶自行设计了一个新的制备纳米显影剂的方法,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开展实验,和好友肖冰一起省吃俭用拿饭票的钱买了实验用的药品,在实验室老师的鼓励下做了课题研究可行性报告,并借得了实验平台。开始时制备样品没有经验,当实验用到浓硝酸时没有戴防护手套,所以被实验过程中溢出的高浓二氧化氮把手背严重腐蚀,上表皮全部坏死,忍着疼痛做完了该项实验。但他并没有被实验中的困难所吓倒,而是一如既往的进行下去。在新的实验中,曾发生过一次试剂瓶爆炸,虽然没有受伤,但那次实验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历这么多失败的教训,冯晶相信,科研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坚持不懈才可能获得成功。几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他从未午休,中午都一直在实验室工作。暑假里,为了争取实验时机、按时完成实验任务,他强忍着对父母和兄弟的思念,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地工作。七、八月里在实验室看炉子烧样品,如同蒸笼一样闷热,不到几分钟便汗流浃背、衣服湿透,而且很多时候都要连续烧好几天,晚上都必须要专人值守,所以又有很多个夜晚在实验室与炉子相伴,可是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科学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坦荡的,天才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

    除了勤奋学习之外,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也是冯晶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他认为创新研究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模仿和借鉴,做文献中的经典工作,获得已成功实验的各方面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实验技巧,而且可以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并不断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在具备基本知识后,可以借鉴前人的思想或者其他领域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范围。这样的模仿和借鉴毕竟都只是一种学习和提升的过程,但这也是为创新研究打好基础所不可或缺的阶段。第二层面才是研究创新。只有在掌握了模仿和借鉴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后,经过缜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才可能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冯晶认为,在攀登科学的高峰中,我们更应该爱好科学,树立浓厚的兴趣,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愿意在此方面投入全部精力,不懈努力地追求。只有思想活跃,有很好的科学思维,敢于尝试,突破常规,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多问“为什么”,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爆发!科研的过程是既枯燥又困难的过程,既需要继承先辈的艰苦创业精神,真正把教科书上的口号和例子放到实践中去不断检验,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勤于动手、动脑,严谨做人、做事,同时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难敢于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新性的科学思维,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冯晶说,大胆的尝试和广泛的兴趣会使我们的科研工作推陈出新,不断闪亮在世界的科学舞台上……

    功夫不负苦心人,冯晶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终于收获了骄人的成绩。在本科学习阶段,他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3篇被SCI和EI同时检索;五年来,他在参加材料学习和研究工作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知名度较大的杂志发表SCI或EI文章逾20篇,其中包括国际固体材料领域知名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cics,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 Solid State Science,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Physics B, 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等;研究生二年级起担任Materials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B, Materials Chemical Physics, Physics B,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amical Solid, 物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等SCI检索杂志的审稿人,目前已为这些国际知名杂志审稿60余次;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其中两项进入Derwent世界专利数据库;20##年8月,他参与主办了“20##年电介质计算与模拟博士论坛”,并获大会“最佳组织奖”;20##年12月,他在人民大会堂获得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科技强国是他作为青年共产党员心中的历史使命

    由于冯晶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优秀表现,他于20##年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和党的辛勤教育下,他认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及党的有关理论,一直以来积极为班级体做贡献,带领身边同学学习党的有关知识和科研基本知识,与广大同学畅心交流,获得了很大进步。他密切联系同学,获得了广泛好评;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优良作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为广大同学办事。他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党的培养和导师的辛勤教育。他心中深知,一切成绩来之不易,这不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除了周荣、陈敬超两位导师指导外,还离不开党组织的关心与支持,是党给了他学习、发展和创新的平台。因此,服务人民、报效国家成为他心目中坚定不移的理想和志向。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学历共产党员,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呢?这是冯晶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学历的年青党员,更应该牢记党的宗旨,潜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科技强国!要潜心钻研,发展科技,强我中华!

    他认为,今天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思考,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国家和社会支柱的时候,当我们这一代人接过前辈们历经沧桑艰苦创业旗帜的时候,当我们这一代人老去的时候,我们能为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留下什么?在他看来,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应把生活的舒适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不应把碌碌无为作为生活的态度,而应当想国家和人民之所想,急国家和人民之所需!他常说,国家是我们的国家,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建设,谁来建设?如果我们不愿意从最艰苦处做起,如果我们以各种理由独善其身而逃避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如果我们也随大流,拜金,腐败,庸俗,那么二三十年后的我们,是否还经得起祖国母亲的考验?我们是否还能对得起我们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国度?

    他说,青年共产党员,应该是有血性、有理想的时代领潮人,应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的各行各业添砖加瓦,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员,奉献于科研,提升祖国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自己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而他也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职责和使命。作为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几年来,他在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做课题,熟悉了各种仪器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得到老师们的肯定。20##年9月至20##年2月,他光荣地担任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期间积极配合学院党委的各项工作,参加了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多项科研活动,在工作与学习上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并尽最大努力帮助身边的同学。他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切实做好领导们与同学之间的纽带作用。他依靠自己多次发表论文的写作经验与心得,带领同学们申请学校举办的课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创作论文,在实验室研究生班级中掀起了“作科研,学科学”的热潮,以对科学研究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同学中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动作用,使得所在的06级新材料研究生班荣获学校优秀班级体等多项荣誉。而他个人也曾获得云南省“三好学生”、昆明理工大学“伍达观”优秀学生奖、优秀研究生奖、创新创业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与奖励计划资助等一系列荣誉和表彰,并于20##年获得昆明理工大学“感动校园”人物称号。

    冯晶所取得的一系列荣誉和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正如昆明理工大学“感动校园”年度人物组委会写给他的评语:“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把许多事情都做好。一个二十来岁的研究生做到了,因为他把别人休息和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科研上,因为他对待学习和科研极为认真的态度,才收获了金灿灿的果实,因为如此,他才显得如此丰富而充实,他的青春才如此闪闪发光。”

    面对未来,冯晶代表新时代的年青共产党员,铿锵有力地说出来心中的声音: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已经背起行囊,准备好迎接祖国科技强国的重任,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每一个共产党员,请为我们的使命加油!他信心满满地表示,自己将以科研为人生的乐趣,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

    目前,冯晶的研究工作重点为稀贵金属材料设计,着重从第一原理和分子动力学对材料的基本性质进行基础研究。让我们为他加油吧!让我们为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接受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的年青共产党员们加油鼓劲!

最迷人的课堂——记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贾凤姿

来源:人民网 | 添加时间:20##-07-16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303

渤海湾的晨曦里,海天一色、涛声阵阵。大连海事大学临海而立。

20##年3月30日,普通的一天。这是贾凤姿28年执教生涯中普通的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照例,她用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化解着哲学原理的深奥;照例,她用温暖的目光关照着课堂上近百名学生的眼神和举动;照例,她的课程趣味横生、酣畅淋漓,让人恨时间太短……

无数个“照例”,映照着二十八载三尺讲台上的平凡日子;无数个“照例”,映照着她对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仰和对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爱;无数个“照例”,映照着一位普通思政课老师最朴素的追求——于无声处润心灵。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既能上天,也能及地,思政课原来也可以很有趣

“上得了天,下不了地。”这是业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戏说——理论宏大,落不到实处,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在贾凤姿的课堂内,这种印象被打破了,其实,思政课可以很贴近、很有趣。

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好,无所谓坏。老子讲“有无相生”,王籍讲“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是互为发展的,科威特常年干旱炎热,沙漠遍布,恶劣环境,水是当地最为稀缺的资源,但不利的水环境也促使科威特的海水淡化工程世界领先。”贾凤姿总能找到最恰当的例子来阐释深奥的哲学原理。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理解,接受书本上的理论,真学、真信、真用?贾凤姿的办法是让辩论与讲授相结合,让真理在同学们当中越辩越明。一堂课下来,经常是你上来、我下去,要上台发言的同学在教室整整围了一圈。不知不觉间,同学们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笑容可掬的面容、风趣幽默的话语,贾凤姿的三尺讲台仿佛就是一个磁场,吸引着全场学生随同她一起畅游思想政治理论的海洋。如今在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老师的思政课已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招牌课”,是同学们心目中“最迷人的思政课”。

指引者,师之功也——

既在育之,也在化之,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教导做人的方法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育’的本质在于‘化’,‘化’的主要表现为‘变’,因此,教育的本质是引起受教育者人格塑造以及心性灵魂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转变。”思政课堂上,贾凤姿不仅教给学生们知识和理论,还教授着孩子们做人、做事的方法。

她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老子的老师商容,游学许久,归来后召见老子,什么也不说,只是伸伸舌头,老子悟出老师在告诉自己以柔克刚,弱能胜强。舌头柔软跟随人一生,牙齿刚硬却终会脱落。贾凤姿意在启发学生,走向社会,当柔则柔。她念起晚唐诗人杜荀鹤的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意在告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做到居安思危。

贾凤姿上课不喜欢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同学们当中,一边讲,一边用微笑和眼神关照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几次上课,她注意到一名学生总是坐在角落里,不太与同学交流,经了解得知,这名同学叫刘志强,来自湖北农村,家庭困难,加之个头矮小,十分自卑。为帮助这名同学走出自卑,贾凤姿在讲授到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问题时,有意地阐述了空间是客观的,人的身高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以意志为转移,无论个高、个矮,只要努力都会成为强者。潜移默化地,刘志强目光里的冰封开始融化,无精打采的他开始挺直了腰板,逐渐变得乐观向上。

正是这个学生,假期回到家,在家乡县城书法最有名气的老先生家门口站了3天,为贾凤姿求来四个大字“翰墨奇香”,母亲用了几个晚上一针一线地将字绣在布上,父亲连夜赶制了镜框,返回学校的路上,刘志强背着它在火车上站了一天一夜……

这块匾见证着学生对老师最朴素的感激,也见证着老师对于学生教之、育之、化之的润物无声。

师者父母心——

既是老师,也是母亲。妈妈讲的道理,我听、我信

教育根植于爱。二十八载从教,贾凤姿始终将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做到爱生如子、待生如友。她常说,先做母亲、后做老师,教授思政课,要把母亲的责任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在一起,这样说出来的话,学生才容易接受。

心中有大爱,小事见真情。贾凤姿的硕士研究生刘建涛,家庭贫困,没有电脑,每次查资料都要到网吧,得知这一情况,贾凤姿将自家的电脑当作礼物送给刘建涛,并鼓励他继续深造,还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为他当复习考博的自习室。几次假期,贾凤姿都会资助那些因家庭贫困为了省下路费而没能回家的同学。

有一段时间有学生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逃课。贾凤姿到宿舍或网吧把他们找回来。开始,学生很不情愿,“我妈都管不了我,你干嘛那么认真。”贾凤姿说,“妈妈离你太远管不到你,我一定要管。在学校,我既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妈妈。”马克思主义学院年轻女老师王晓娜说,从前,我是贾老师的学生,现在,我是贾老师的同事。从敬畏到喜欢,如今,我想成为贾老师那样的老师。

一年“母亲节”,贾凤姿在上课前让同学们给家中辛苦操劳的母亲打个问候电话,教室里响起温馨而热闹的问候声。不一会儿,贾凤姿的手机也响个不停,“妈妈,节日快乐!”全班同学都在给他们视为母亲的贾老师发来节日的问候。

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也——

既在传授,也在学习。与时俱进更新知识、更新观念

厚积薄发,游刃有余。贾凤姿为了使自己的课常讲常新,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她每天都关注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新动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不断地把年轻人关注的热点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和青年学子的思想脉动。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贾凤姿只要在家,电脑就开着,随时关注网上的热点问题及其评价,为了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她学会了用QQ,学会了语音聊天。贾凤姿常说,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问题,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鸣,引起思想的共振,从而打开学生的心扉。

学生们常说,贾老师什么都懂,我们服她、崇拜她。在讲到哲学原理中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一章时,为了讲清楚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贾凤姿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了黎曼几何、欧式几何、罗氏几何三种几何学,还讲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推导公式,而这些内容,是贾凤姿在大学物理的课堂上整整听了20个学时的课才掌握的。明明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回避,为什么贾凤姿这样“自讨苦吃”?“我就是要让我的学生认可我,尤其是让一些认为社会学科知识肤浅、不值得花工夫学的理工科的学生认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内心接受我,从而接受思政课及其理论。”

“信仰科学理论、智慧人生担大任,忠诚崇高事业、躬耕播爱育英才。”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王昭翮对贾凤姿老师的评价,代表了贾凤姿同事们的评价,也描绘了更多躬耕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战线老师的整体形象。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二十八载三尺讲台,贾凤姿踏踏实实地书写着大爱无痕、大音希声的育人历程……

短评:“热爱”唤“热度”

在大连海事大学,思政课是最受同学喜爱的必修课之一,被誉为“最迷人的课堂”。以贾凤姿老师为代表的思政课教师,用不懈的努力,用对思政课的热爱,唤来了“80后”、“90后”学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度。

只有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教导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思政课如同磁场,吸引每位学子。贾凤姿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让人受益终生。用这份热爱,她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只有真正热衷于思政课教学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爱,她为自己设置教学难题,提高教学难度;源于这份爱,她将教材理论语言变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吸引同学兴趣的生动教学语言。

只有对学生满腔热情,爱生如子,待生如友,才能走入学生内心。贾凤姿相信爱是阳光,可融化坚冰,爱是春雨,能滋润幼苗,她的爱博大而自然。这样的老师,自然会唤来学生的接纳。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让更多的贾凤姿涌现出来,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校思政课队伍,无论对于创建一流大学,还是对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