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解书—法院1

谅解书 广南县人民法院: 20xx年4月14日,我们与××打架纠纷一案,因××故意造成我们身体伤害,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事发后,我们谅解了××的违法犯罪行为,理由如下:

1、××及其家属深刻地认识到××的故意伤害行为触犯了刑法,将会受到刑事惩罚,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其违法行为给我们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严重影响。

2、××及其家属除积极赔偿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伤残赔偿金等一切损失,还积极赔礼道歉,有明显的悔罪表现。

3、××家住农村,家有年老的父母,无工作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小孩,都靠他们一人打工来维持他们的生活。考虑到××是其全家的主要劳动力,如长期关押将会使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同时也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长。

4、打架的起因是因为我们对矿山的道路进行堵塞,并向××进行了挑衅,过错主要在我们,不该堵路,妨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产,我们对自己当时的错误行为也感到后悔。

5、××与我们打架不是其他恶性犯罪,且××是初犯,其行为是因我们堵路引起,也是一时的情绪失控所知,是无组织、预谋的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不大。

综上,××的犯罪行为及其轻微,对社会的危害不大,而且又是初犯,并且主要过错在我们,他们已经积极赔偿了损失,我们已经谅解了他们,请求贵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要追究刑事责任,我们恳请贵院对其刑事责任能从轻、从宽处理。

谅解人:

谅解人:

谅解人: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第二篇:静一论书寄到中国书法院1

静一论书

高军、笔名静一,19xx年1月29日生,江西九江人,寒泉书院学术委员,一直在乡政府工作,但对书法极为热爱,非常喜欢研究思索历代书论思想并以自己对大自然,对生活,美学、哲学的思考融入书论思想,文章尚浅,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为感。

静一论书内容提要

本论文从书法风格的角度,表现了一个书法爱好者对书法无法热爱和探索精神,并寄予了书法美好的追求和忠实的信仰。

全文分九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笔法,从学院派的角度,分析书法的笔法特征,行笔经典,从四大体的笔法特征和情性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而论王羲之书论思想的精要“”十迟五急, 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展开深析,使读者对笔法有一定认识。第二部分论书法的笔势,笔势是笔法基础上的,分析笔势的确定与实现一致性的美,或者错落的美的关系,从不同书体隶、汉简、魏系,楷、行中说明笔势因体不同,同时强调笔势与贯气是相通的,对各字体贯气的类型进行分析,特别是草书贯气对书法气韵,情感表现的重要性进行表述,第三部分是心静与物境,表述了心静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心静的一些办法,以及创作过程中意的作用,心境与物境的关系进行统述。第四部分是学习书法的路径和过程,谈了一些书法的路径,说明了书法由低到高,

由楷到草的基本过程,从形神意气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入分析。第五部分重点讨论线条与哲学空间,从线条的美学概念进行阐述,从连接、断裂、大小、轻重、枯涩干湿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第六部分是书法的性情与气息,强调人的诗意性影响气息,从而影响书法的精神世界。第七部分是书法的风格与各人性格的关系,强调每个事物有每个事物的特质,并且会自然在书法的风格内必然自然显现。第八部分讨论了一下草书的创作思想,从大自然的角度,从山水雷电,风物变化来强调想象力在草书创作的积极意义。第九部分讨论了笔兴与才情,说明了创作好的作品往往在是笔兴与才情的高度融合。

静一论书全文

论书者自古至今,才相高出,语言惊叹,静一年少,效古人之行,思书自悟,机不成熟,亦示之天下。

晋人尚逸,而形重姿,用笔提按,唐后尚法,多形重势,用笔使转,魏碑多彩,更重神采,用笔天姿,我又若何? 褚,米天才,破王之法,一取其笔,一取其韵。

今世之书多有嫁接,各体重合,组装大成。

重线条得笔意,重提按得形质,重结体得停匀 止于参差错落得视觉冲击之美

而使粗细,轻得,浓淡,枯涩为情感之美,诗境之美也 故或大或小,或倚或正,或排列或类比,或反差止乎性情,是心

情变化,气愤或高亢之,激情之使然也。

书贵乎气通,或连或断,或勇或疑,借以停顿借有连绵,借有重力趋之,借以轻巧婉转,是心之变化也。

书道之深,更是无穷,存乎自然,表于生活,万事万物万象万机,皆是书道。

入王入厅,离王离道,此是花魁,然其它法亦可达乎性情,但多有野逸,孤怪之性。

一、论用笔 用笔亦称笔法,学院派重笔法故得经典,江湖派因用笔不深究,随意放肆故野逸。

初学者可以四体分步学习,一个学习几个月,然后精一门以后,就会明白楷法的不同会造成字的不同感觉,会在起笔落笔之间得到自己的选择,如果想表现博大,雄浑取颜之笔画,如果表现筯力用柳之圆骨,如果表现幽深、俊美用欧之切笔法、如果写的字太涩了补充赵体的肌肤,达到灵润,妩媚,四体的出现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出现的不同字体,欧体代表心灵幽静一类人学习,颜体代表有王气,官仕学习,柳代表才子,赵代表妩媚,脱俗而诚恳一类人学习。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精先一门学习,以此完成结构,结体的认识,并完成笔画的运用,在四体初通与精通一门后大概己经学习书法10年了,然后为了深化自己的功底,达古意、静美、在神态、情景、思想感情表现上有更高,完美的追求,所以要向上学,学魏晋之楷,如黄庭经,乐毅,再上

至宣示表一类,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古人用笔纯朴,大量吸收了大量南北碑的养分,使每个字都有深刻的内涵,每个笔画都不是自我臆想,是有来历的,从而似气息流转没有失去隶书的自然,同时有了楷书本身的形动态,这里谈到融魏晋于楷中这就是最魏的笔法取一部分放到楷的运行中,这叫融合,也是高手创新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写隶,或写纯楷,现在不少人单学一种书法后不知如何融合,实际上思维的局限性,也是才情的短失,单学一种不融合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高手,我们说学王字,其实王羲之提供给我们学习的字很少,少得可怜,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字贴,善于在一己之体上不断吸收,又不断放弃一些原来的东西,这个过程步是提高进步的过程,学习楷书融入魏晋的碑意是便楷书生动,耐人回味的唯一办法。同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关于把学习的笔画与大自然的物像相联系,如横如千里之排云,竖如万岁之枯藤,卧钩如强拏,等等,这还是基本的,我们很快要发现,单一个笔画如横的写法有非常多种,自己想用哪几种就用哪几种,这是形成风格的物件,实在学不来,又不想形成风格的可不学,同样在学贴 中选字而学,不是什么都学,结果消化不了,所有的好碑有近万种,人生短短2万多天,你学得来吗?所以要选自己喜欢的,公众评价好的,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做到情到、 神到、心到、力到、切求形全,至求神形全然。如此刻苦学之,每作一笔画要心笔同路,感觉到笔的尖端的弹性,每背一字要意在笔前,意不静,不纯不可动笔。

“用笔,千古不易。”(赵子昂)。有了以为是用笔方圆中侧,有人从执笔不同寻找笔法,各有其理,其实书体随时代需要,如篆、隶、行、草……不是永久固定不变的,且有承前启后的关系。“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又曰:“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尤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

领会。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

用笔之别,无非方圆起笔,波折曲直之形,提按使转行收笔,在时间上晋及以前为因带波而有隶味,很有古意,绝法唐法四体重视规矩一致,易生呆滞,所以从唐法学王书只得其恬,而从魏隶学王得其内质姿意。所以很多人学习书法向上追塑原因也在此,唐法归束,衣冠楚楚,秦汉名碑方显自然道法,入情入境。用笔之法应知藏露之法,所以唐法只能为入门之用,欧险峻内敛,柳只得峭骨之硬,颜有金石之气,博大雄浑,赵为画笔,多有媚态。初学之者看局长情性,学数年后应转贴旁通然后向魏隶秦汉向上。 王羲之《书论》说“每书欲十迟五急, 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 谓书”,“迟急”、“曲直”、“藏出”、“起伏”都是讲的用笔的变化。

“迟急”说用笔的速度、节奏;主要用在起笔,落笔,为了韵律的变化而采取的控制速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用暗力,稍

用明力。迟笔一般用在出转折处那部分,目的是用心力表现藏的质量和内涵,因为速度有时是完不成这个感觉的。比如也字最后一笔,比如刀字之横折钩,这里的迟就是在转成钩的过程,而出为急只的是那个出来的钩,在横画上中间那部分为千里之排云,如野马落平川,但是收笔又谓之迟,目的是精确,完美。

“曲直”讲用笔平面运动的轨迹;这部分用笔主要在横坚上,捌捺也要用到,所以才形成了丰富的横和捌捺,因字因时因情而用,全篇不可用同样的笔画,相同之字不可用相同的笔形。

“藏出”指起、收笔是藏锋还是露锋;重点是起笔到左尖还是右上自然隶尾收笔,但是形状还是横的形状,这就是为什么楷是由隶而来的意思,也是气场相通,天然自流的妙决,在藏上主要是起笔,转角,在出上主要是提,横折钩,卧钩中的藏出,同时由于藏出的不同而形成了以欧为主的明笔出钝锐的钩,和以颜为主的细针钩,两者之所有不同一个是取方笔藏,一个是取圆笔藏,至于取45度角出锋和90度角出这是因字因文不同而不同。

“起伏”言用笔的提按。起伏是作书,和临书的重点,上笔之伏才有下笔之起,在楷书中说明了执笔的姿态中锋、侧锋、以用笔离中心方圆之间的角度都决定了起,更决定了伏的力度、神态、形质、是表现圆险还是锐狠、或者俊朗或者丰泽等等笔意之关健,从而影响到下一笔的全形,这就是上笔之伏决定下笔之形意的意思,作行草这里是关健,因为影响到行书的变化、斜倚、

以及前三者的关系。这里要强调初学者不可学草,草是在深厚的楷、行、隶篆基石上进化的。

以上四种都是用笔的要点。“迟”见沉静,“急”得形势;“曲”克平板,“直”存刚劲;“藏”则浑成,“出”即爽利;“起”可灵动,“伏”能稳重,然而又都不是绝对的,一味的“迟”则易板滞,一味的“急”则易浮滑;单纯的“曲”没有力度,单纯的“直”则太僵硬;没有“出锋”的映衬,一味“藏”则缺乏生机.而没有“藏”作陪伴,一味“出锋”,则又陷入尖刻;没有提按起伏的变化,线条只能平铺直过,构不成书法点画。因此,王羲之总结出这四对矛盾,决不是没有理由的。

但还必须弄清楚“十、五”二者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王羲之的本意。在这里,“十、五”显然并非确指,如果将这两字读死的话,要在每一字中作“十迟五急”等处理,则成呆汉了。但是,以“五”对“十”,应该说自有王羲之的深意在。这组数字传达出王羲之对上述四组矛盾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观点:强调“迟、曲、藏、起”,而以“急、直、出、伏”为辅。以前者为主,正符合本篇《书论》的大旨:“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凡书贵乎沉静”。十与五的关系是二与一的关系,也是按一定比例关系来控制字的速度,更应该是各人气息、内力、气度的关系,具体来说要分清自己是什么气,是将士之气,还是君子之气,还是英雄之气,便绝对不是小人之气、书奴之气,因为不同的气度而进行分布“十”与“五”的关系 。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善用笔者必强调变化,丰富多变的笔法将使你的书作增辉,而单调乏味的用笔,则“平直相似,状若算子”,失去书法的韵味了。一千多年前王羲之所总结出来的这些用笔原则,是我们学王书的真经,也是俗书与真书的根本区别。

二、笔势与贯气

学书先通笔法,后学笔势,然后才能生气韵风神,笔势是汉字的形体结构,随着字体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丰富变化的笔势,书法的取姿而形成独特的笔势,通过笔势的确定而实现一致性的美,或者错落的美,而一致性里有隶、汉简、魏系,楷、行、唯草书的一致性的美最不可用,原因是草书更顺乎表现个人的的情性,而错落美,倚正、疏密最可以在这时表现,所以草书不宜取一致性美,但有整体气韵美。

所有的书法都必须贯气,如此才不相互冲突,气息零乱,篆书是内向型贯气,隶书是横向型,草、行、真书都是外向型贯气,但从贯气的强弱程度和结构、笔画来讲又分静态型、动态形、和大动态型。真书是静态型贯气,行书是动态型、草书是大动态型贯气。这也是三者风格的差异。

三、心静与物境

如何心静呢,写字是性情活,须做到情到、 神到、心到、力到、切求形全,至求神形全然。如此刻苦学之,每作一笔画要心笔同路,感觉到笔的尖端的弹性,每背一字要意在笔前,

意不静,不纯不可动笔,那么如何使自己心静呢?沐浴、更衣、听佛教音乐、或者琴音、务求宁静、高远为妙。每作行书、草书时可选择与文章相似的音乐,可以让行文或者娴静或者姿媚,或者放野。

至于达到何种境界,至少有三种,第一种是物境、物境分植物境和动物境,当下大多数书法字只达到这个水平,即植物树根之形也,达到至好的就近意境了。有的由于楷书功底和行书功夫不到位,写出来的字如树枝折断,而纠缠不清,动物之境是说像动物行动的动作,这一类动物指的是是野兽类,如达到米的字就如狮子捉象,有的取虫态、大多篆书取其就得生动之形,王羲之养鹅,而之字得其形,这就开拓了书法的形态的新境界,即状物法,通过线条的与字的形状去完成一个物像的表现,同时也证明了还要更式的物像没有开拓出来,有没有王羲之一样的高山在宇宙之间呢,无疑是有的,就像秦不知后有王一样呀,颜不知后有柳呀。当今出现的现代派书法家实则是用了现代的材料造字,加上一些美术元素,不能不说这些更让大家接受,因为懂书法高水平欣赏的人实在太少了,但是天天研空这些,一幅作品表现的感情极为单一,不能引起震憾,实则是书家修养的不够,如果一个真正的高手,就是随便写一笔,也可以让人心驰神远了。米的字是物像成功的写照,在运用魏碑上非常自我,大胆,并形成了独特的形态,可以说一个造 书者是十分痛苦的,因为取了一种形态会一直用下去,而失去一些很想用的,形成个人风格就是如

此,非要舍弃一些非常好的笔画,形态,我想米在自创过程中没有达到每个字好看又完全展现自己,也一定痛苦过,同样当下后现的舒体、田体、及至启功体,都很有无奈,这些宗师穷尽一生也只攻下了这些,可见书法如汪洋大海,取法、学习必须慎重,在进入风格的过程中,必须以理论指导实践,毛主席说,书法里面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世界,是的,写到了流妍就失之庄重,我们要反复在这个对立冲突的世界是找到平衡的美,所以想形成什么样的风格就以这种风格的理论为指导,来完成对笔画的选择与起用,用回避和丢弃一些与此相冲突的笔画,但是不管怎样创作,一定要言之有物,要书之有情,要有来历,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随意,我们说米书放纵,但是他的每个字笔画都是有来历的,可以说每个大书法家都看了大量的收贴,而最终选择了自己本性中的那一部分,而实现了树立风格。这指的单个字的形态,同时整篇的气像就是如此。第二种境界意境,像写韵,这一类书法并不太追求单个字的结体之完美,而是通过所有的字,和全篇的布臵,每一个字的形态,如音乐的七符,共同的错落,粗线、流转等手法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乐谱,这样的书法整体之美无可语言也,第三种是形式和流妍与深远相统一的字,如张芝,以及王羲之,献之一路的字,这也是书法的最高形式。而后出现的诸家书法各人千秋,但有的是名山,有的是野道也,甚至不少取了一点点笔意,而在小局面内就成了一位名人了,学颜肩并最后是取其草法也,那就是宽博、在雄浑在草法中有表达大丈夫的气势,而

柳表现在转折时的骨力也,赵表现在线条的中间肤润也,欧表现气息匀称自然也。再兹以王楷将丰富神秘之美也。

四、学书路径与进程

初学者先学形,形全后求质,二生后求息,最后得神,形又要诸形,结体,倚正、轻重、宽松,变化,得其形取法诸笔画、笔法、

取形可走汉简一路,二王一路,四体一路,篆加诸体一路或相互交合,无论取何形,都要体现正统的中国哲学元素,取形的过程是一生都要完善的过程,其间以羲之为代表的表现了女人之形态,以魏碑为主的写力和四体风格,以隶为形的风格,还有楷隶等形式,包括了所有的书体之形,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线条形式语言,从中完中楷笔意、行笔画、草笔路。其中楷又有不同笔画,行有不同笔画,草亦是,那么要根据个人的情性,是纯碎一点还是多种汇合呢,依个人才气的丰富性和单一性决定 。非常有必要提出的是,要找到从古至今自己那一路书法的所有名家,当然也要思索,这些形式为生活,于自然的统一关系,形式创造反映了书者的美术天才。

当形完成后,就是书法的第二个阶段 书意,书意即是书法表现出来的意境,像一幅国画,山水画,所反映出来的意境或者一首诗歌、音乐一样,是表现空间关系,还是表现情格关系,表现空间关系,是精密还是空淡高远,意境务求静、神远、让 人心灵如滴清泉,给人美好的心灵感应。所以提高意境的办法是学

会欣赏艺术,特另是中国古典文学,对音乐有相当令会,个人在诗文方面尽有所造化,或者对佛、道、或世界不同文明找到哲学上的观点,可以说书法表现出来的意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所以意是原始的还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虽要作者善良表现那个时代的意境,作书时如进入那个时代,意字易说,求之十难也。

书法的第三个队段是写气,万物万像,气息是每个生物存在的第一,所以气息停匀,顺应自然是气之法旨,然气作用于人身上,由于修养之不同,品类之相异,有罡正之气,有污秽之气,有纯静之气,灵息如清风、吐呐如仙家,灵息好的笔力在回转使力过程中表现了最高才气,灵息是一个人灵魂的呼吸,是一种君子气度,是一种晋人气质,灵息是呼吸,却呼吸不是灵息,灵息相当于灵气,在运笔过程中感觉气息流动,书气静怡,妙在速度,气妙取如琴弦之韵律,如美人正抚,其中吞息之妙也,自有跌变,缓急如流水.,自得情致神彩也。求息之法是静修,剑、茶、棋、弦、瑜伽,入佛皆可矣。这一路书法以弘一大师,叔同师父见长。最后是第四个阶段,称之为神,形、意气比修到静我无俗,通理透颖,全备之时自然可以创作神品了。

然天下唯钟王、怀素得矣,其别各取其一而成。当今天下取形第一关都 迷离了很多书家,十在学书颖者少也。几许人少得形变而在社会名一时,可见今人投入书法几人得钟王之心法?

米得羲之缠丝而天下名,王铎得书之韵律而天下名,四体只是一书写一家物像完善而至罢了。

五、线条韵律与哲学空间

线条是以抽象语言是书法作为艺术情感寄托的依赖,作者的情感审美、意趣时不时通过笔端流露。书法的形式从古至今出现了曼妙横生,或意趣风发,或内敛中严,或宽博或内紧,或轻飘如柳风,或继绝如崖松。。。。。。这就说明了书法具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个是以形式语言描写自然万物形式和意趣的王系书法。另外一条路就是由于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冲与合,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利与钝、连接处的入与收,行笔中的静与动,内线与外线,在组合之间把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个平面作为记述,通过空间流转,扩大与缩小,递进与迂回,在情感上的奔放与内郁,用笔上的抑扬顿挫劈而构成另外一种书法空间,书法的哲学空间。

在书体的创作过程中,最为美妙的是使转,提按的角度服务、轻重服务于作者微妙的感觉,这也是书法之美最根本的原因,让视者根据线条微妙的变化,产生同等艺术感应,引入想象之空间,而哲学空间是通过事物与事物的放臵,在位臵上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受,哲学空间改决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组合问题,特别是远近,舒与收,左或右,是一种参差错落之中的美,还是一种规整雕刻之美。书法的绘画关系与音乐关系引向书法无疑对书法的生命注入了无穷的想象,因为绘画语言和音乐语言融合中西方文化,这就大大深化了书法以好看为目的小视野了,那么如何让书法有绘画语言和音乐节律关系呢?这就必须融合线条的抽像语言和形式的哲学空间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书写多样的线条,在

楷书上的创作无疑四体具有代表性,但是四体作为装饰性和单一性审美空间,又大大弱化了秦汉和魏系书法天真自然,得古风诗经之美的意味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四体对审美的单一性和和单一性的完善性,所以只有线条或者圆骨精筋,或者轻灵飞舞,或者强化某一线条,以加深该情感的表现,或者弱化某一种力度,而取其形式,在用笔上应以站式,多中峰用笔,指,手腕、身体全用,而最关键在手腕尔,这也是古法使转中提按可以顺应自然,提按富有韵致而自然的原因了,而手指偶然或轻或重或画或带过,如一片文章,偶出诗境了。

书法中的线条组合成字以后,要解决连接、映带、参差错落等可变形式,那么就要解决好空间切分,扩大,缩小,倚正,收放,张驰,要特别重视毛笔裹挟水墨运行于纸上形成线条的质感、量感,以及线条的外在形式轮廓构成线条的综合质量。空间则是可以被线条任意分割的一个单元或多个单元,以及由此形成的图式形象。线条的质量和空间的图式形象传达出整个作品与作者或观者内心世界相默契或相冲突的精神取向和文化意趣。

六、书法的气息与性情

关于书法线条分割空间造成的气息、气氛、气脉来讲,用实例来说,《爨宝子碑》由于线条与线条之间几乎不连与空间的频频分割,气脉远远比号称千古名帖的颜真卿《刘中使帖》、黄庭坚《黄州寒食诗》等名帖显得通畅、豁亮。这也是为什么王珣《伯远帖》等晋代行草书名迹比唐宋行草书名迹高古、豪迈的原

因,也是晋代行草书名迹长期被世代书法家们追捧的最根本原因,这些是我们用附会作者人品、学养的办法所无法搞清楚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金文,通篇弥漫着鲜活的气息和跳跃着线条的精灵,气脉是那样的酣畅淋漓和精神充盈。相反,历代多少行草书法名迹,因为大肆地夸张线条和无所顾忌地连绵游走,使书法的气脉是如此地局促、断裂和封闭。用线条营造情绪和用线条分割空间制造意趣来看,明清及现代人的作品,匠气太重,虽十二分地注重空间及形式造型,但却无法接近唐以前人在形式上的大气、深厚和平和自在,无法真正破解书法艺术的黑白深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看似平常的古代特别是唐以前的作品前能感受到不同寻常的原因,远的不说,近的如董其昌的精品,如徐生翁的作品,如乐泉的作品,在这些作者的作品中我们才能找到久违的秦汉大气和浩然正气,尽管我们并不以大气和浩然正气作为判定书法优劣的唯一标准。明清以后的书法家努力于书法的形式,钻研于书法的线条,结果是更加把书法艺术带进了写字的圈儿,使书法更加徒具形式,线条的精灵不见了,线条的内涵不见了,空间变得非常地空洞乏味,真是到了快餐文化时代。

书道线条为情性,用笔为法理,而其表达,需通因书体之不同,因文章之不同,因情感之不同也。用笔第一,体势第二,形姿第三,机变第四,状物第五,成篇章法,布臵思想,设计安排,应当尽心境,尽情性,尽文意为绝妙,古书不止乎求静,不

止于求动,不止乎哪家古法尽得,妙书实为通神道也。

七、书法风格与个人个性

那么书法风格的形成和作人有关系吗,书法的风格应该

说和个人的气质类型有关,但高尚的书法真是要作人为先,人的

性格类型是区分书法风格的决定因素,做人境界的高境又影响到

个人气质类型,鲁公之书雄壮中求险,羲之示精绝美逸,怀素求

飞笔圆转,峰回路转,王铎求山水尽生,可听泉水,因自然之像

有万美,故风格参差可各取所偏。从体势上分析,风格相异,隶

楷行草,从气势上分析更是包罗万像,所以性格刚强者劲健挺拗,坚质豪气,一派高风亮节,如岳飞之书,文天祥之字。而一派奴

人之心者,只有奴字,站不起来。观《书谱》,熟则熟矣,然但

觉太草率,欠沉着。怀素《食鱼帖》,太急促,动中无静,似不

安稳,但运动性极强,精干利落,率脱有致。大王字便不然,笔

笔流动,动由静出。寓脆快于从容之中,故能笔笔可人。

《石门铭》硕大娟秀,有王者风。气度雍容涵厚,一片大

德气貌,有若容人之宽者焉。不疾不徐,此其德也。

《瘗鹤铭》字笔力厚实,仪态正大,伟然令人起敬。又瘦

劲,有大人气态,精神飞越,大手大脚,敞步迈去,极有派势。

山谷过于烈妇气,显得单薄,此则有柔气,且柔中寓刚。

以北魏为根,山谷、王铎、傅山为主干,章草、晋人为枝

叶花。行草足观矣。

僧人诗、字,充满了佛气,理之固然,个人生活修炼自然心灵流露而成己书之气质也。书贵有个人情怀,而各人情怀贵有诗书情致,洞达胸怀。个人的思想、行径,变化极复杂,所以临同一书会得个千百个脸孔来也。从人的气质类型来说,性格温和的人用笔情性使缓,但皆清晰,野逸多者则时有奇殊,然多常人不理之笔,而寻规者专描古人点画,规正极像,却终生不得离其原步也。固踏实脚步者需汲收野逸以破死水,变化丰富者需追求情趣横生,充分展现才气,而不可苦研死楷也,各人性情不同,字之情性亦不同,因才施教,充分展其所长,避其所短是理也。书与作人也有相当,书小气者处处心机,气大气者,则一笔横扫。世上绝无又精致细腻,又气象吞蛇之事也。所以作一书需要入情入境,先静心归属此物像,然后运力导气,或作小姿秀丽之书,或作气吞山河之字,或作秀木并排之状,或作跌拓起伏之书,或如山水曲直有琴,或如飞天奔月之韵。作各书应会其文之要旨,如此来摆布参差大小轻重使转,同一字因表达意像不同,笔法字形皆不同耳,此法亦合王书思想。

八、草书的妙决

时人论草法,讲求先险后正,先乱后平,第一行有平正,第二行取险式,如此参差错落而生存整体自不呆板。讲求实处着力,虚处多变,草贵气长力韵,一笔之内尽量丰厚线条内蕴,故自然有颜、魏之笔,而有晋人之韵 也。而草字之组合,更是大开放,绝不是唯章草之规、王草之谨、怀素之圆转,铎之音韵,

亦非米之刷笔与章草之体势。更不是唯有树藤点画法作字,书取之灵气,而不唯庄严,取之清逸而不飘浮,取之迟重,而不失天真,故书之本身世界亦是相冲相撞之世界,书道之者,取是从中选取,造乎心中之物也。书需有劲道,亦需要清爽天真烂漫,唯有劲,让人心疲,故有10分力,着7分即可,有3分力,要10分着。无力之书,韵难生焉,气力吐纳不合乎书之基本运行,必是自作多情,枉然也,虽不唯有惜墨如金之心,亦当笔笔下去,是有心按排,此为谋略也。

故天下之书,各有其体势,精神气息、吐纳举止。故韵为第一,质为第二,至于结体参差变化,看文章样式,书体表达,个人习惯而己。书法充实之道,一分生活经历,一种知识学问,多一种经验阅历,书法便多一种营养、滋补,愈见其淳厚,愈见其精神,体会不尽。谁知艺道无终穷。

九、书法创作的才情与笔兴

先要学会把握线条的主要视觉心理感受,有轻柔、厚重、有幽恬、有燥烈,从速度上来讲,有迅捷、迟凝之分,从曲直来讲有弯曲如月有直如标尺,而折中亦弯中有曲,曲中有直,而从线条表现内在来讲,有削骨之力者有绵绵如肥肉者,也有外看丰韵而内力深厚者,此法字多媚,字无肉绝对无媚,而亦有只有筋力者,此字全在线条之力,而丰富多变无法达到。

书之气势,为心之激情,勇力,郁忧,诗情,或豪强中干,或小姿多才,或有将军帝王之气,指点江山,激杨文字,此书当

然斩马入阵,左右冲杀,大刀阔斧,或缠缠绵绵,如丝映带,或蛇行草地,或写盼顾生情,故字之情态如人之情丝,万变万缕,

学书者,应三才,识得做为人在天地之间的身份,气宇,然后知世上之事皆在阴阳,书法之内亦有哲学世界,亦是本世界,亦是本本以外世界,有本世界之一切美,亦有一切之冲突,对立统一,亦有本本以外之世界,即多维之空间。

作书虽修心,去除名利之心,而存于大自然之境,以无生有,以舍生得,穷一生炼功,悟一切自然为法,修炼舍得,自然得神游也。

观自然之法,当有回归自然之心,听流水而生妙音,听鸟鸣而知和弦,不同树卉之错落,而生不同之景致,同一树木亦姿不同而意不同也,故作字之姿是为无限之空间,无限之才情也。

书法高手,笔兴一到,管他南派、北派,张颠素狂,全都踏倒,一任神行,无忌皆忌,无法皆法,及乎蓄成泼墨云烟浑然一体,拆合不得,乃成得妙作。

字中须富有天籁、画意。风声、雨声、瀑布、急响,又似万马奔腾者。总之,宇宙奇观无不包罗,乃入杰作、神品,否则不足观也。字如人,要有棱角,有脾性,斗争性。一人有一人的特点,字失其特点,如一般人,庸俗,尚得为字乎?所谓“一字有一字之天,一行有一行之天”。天即自然的突出的风韵,以别于他字者也。不可忽。

笔兴来时,无心无意,无笔无纸,一任神行,何知碑帖,字法安排,间架结构,全是多余。笔锋到处,粗细、大小、斜正、行间、距离,都是好的,所谓“化境”也。一片生气、灵动,沁人心脾,魔力无穷,乃为神品、逸品。此非大才人、大智者不能到。深于佛事禅业者,自无论灵台静界,哪容个凡俗扰扰。惟有我,有天地乃大,能无我、无人、无天地更佳。

1、论文字数不得超过一万字,须附200字以内提要。投稿要求用A4纸打印并附电脑光盘。

2、投稿作者须使用真实姓名,注明准确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限于人力,所有来稿均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3、来稿请寄: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55号军分区八一宾馆“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办公室”,邮编:041000,电话:0357—2010025,联系人:贾双平136xxxxxxxx,贾岩鸿137xxxxxxxx。

4、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xx年12月31日止(以邮戳日期为准)。